2013/11/26

付出最樂 中大獲服務學習示範性計畫獎

文/服務學習辦公室
 


中央大學榮獲「服務學習示範性及研究計畫」大專院校組佳作獎,由教育部次長黃碧端頒發獎狀,
由中央大學陳宣毅副學務長代表領獎。照片政治大學數位文化行動研究室提供

 

為提倡學生「做中學」,透過具體或創新的服務行動,找到學習新價值,中大學務處全力投入服務學習課程的多元化發展,鼓勵服務學習導師,帶領學生創造更具創意與意義的服務學習模式。今年一舉榮獲「服務學習示範性及研究計畫」大專院校組佳作獎。

首次由青年發展署主辦的計畫徵件活動,從全國非營利組織、各級學校與研究人員中,依不同組別選出最具代表性的績優單位。中央大學化材系由黃爾文助理教授帶領的服務學習課程班級團隊,以「社區支持服務-心路桃園分會適性教/輔具製作計畫」,在眾多競爭單位中脫穎而出,在今年「2013服務學習全國研討會」中由教育部次長黃碧端親自頒獎表揚。

美國服務學習創始人Kielsmeier博士在會中也表示,希望藉由推動服務學習,轉化青少年的社會角色,從被動消費者變為主動給予者,更能改變年輕人的處境,轉而投入策劃解決貧窮、疾病、環境永續等問題,進而提升為領導者。

此計畫是化材系學生應用所學,以工程訓練利用電腦遊戲設計、玩具開關改造、繪本電子化、資源回收積木盒製作、成人PCP圖片、溝通圖製作等簡易材料,製作出品質良好,且適合心身障礙人士使用的客製化教/輔具,節省下昂貴的購置費用。隨後更獲得美國青年領袖會邀請,成為明年第25屆全美服務學習年會SHOW CASE展出團隊之一,將前往華盛頓,向來自世界各地的參與者展現中大師生的創意與成果。

從傳統勞作教育,到當今已成為全球趨勢的「服務學習」,體驗教學儼然已成為一種新的教學法及潮流。服務學習最可貴的,就是結合專業、從做中學;透過有系統的課程設計和反思歷程,提升學生學習動力與發展。學務處因應這股趨勢,利用服務學習兼具「服務」及「學習」的雙重特點,與課程結合,並在兩年前設立了中大最具特色,集專業與熱誠於一身的「服務學習導師」,希望用老師們具有深度及高度的眼界與胸襟,親自帶領學生去認識服務學習這份人生瑰寶。

同時學務處也致力發展課程的多元設計,協助連結校內外資源與提供充足經費,短短兩年時間已將服務學習課程提升到一個全新境界。讓服務學習成為最有趣也最具學習成效的課程,不僅提升學生軟實力及未來競爭力,更啟發學生社會關懷的情操,培養公民參與的熱忱。

 

>>回前頁

 

 

 



2013/12/02

大一親師座談 校長勉家長:放手協助孩子獨立

文/新聞組
 


大一親師座談會,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感性分享其教育理念和親子教養。照片諮商中心提供

 

以親切、溫馨為訴求的大一親師座談會,深秋的週末在大講堂登場,來自全台各地的新生家長齊聚一堂,關心孩子在校的學習與生活狀況,並與師長面對面分享教育理念。周景揚校長以過來人身份鼓勵家長們,放手協助孩子學習獨立,別讓孩子成為「媽寶」或「爸寶」;用「祝福」代替「擔心」,作為孩子永遠堅實的後盾!

「態度」比能力和學歷都重要

在諮商中心的悉心籌劃下,小松鼠志工、全校各學系總動員,展開臂膀歡迎家長們的蒞臨。親師座談會中,揭開序幕的是,大提琴家陳建安帶領的中大弦樂團表演,讓家長感受中大學子的人文藝術涵泳。

教務長陳志臣鼓勵學子跨領域學習,塑造中大π型人,學校推動五年雙學位、雙聯學制和國內外交換學生。學務長郝玲妮說,「學生是學校的主體」,關心學生的身心、生活及學習狀況,引領學生知識與智慧的成長,是學務處的責任。總務長顏上堯提及中大整體校園規劃,以及現階段的重大建設,以建構永續校園為使命。國際長許秉瑜以「許孩子一個國際化的未來」為題,分享如何提升學生在全球潮流中的國際競爭力。

中央大學周景揚校長談到,中大具優良傳統,在大陸時期是南北雙雄之一,目前則是全國最頂尖的五所大學之一,他希望建構中大成為一所具人文關懷的一流大學,並分享在新生訓練時,給學生的一些勉勵。

在社會變化快速的時代,周校長希望中大學子都能學會適應,認清時勢潮流,隨時預作準備。其中「態度」比能力和學歷都重要,鼓勵中大人企圖心要大,勇敢走自己的路。剛進入大學,可能一時還不知未來的方向,那就先把目前的事情作好,要活得全心全意,對生命充滿熱忱!

其次,要有良好的溝通能力,懂得跨界溝通、換位思考和反向思考等,每個人都是獨特的、與眾不同的,最重要的是要彼此尊重與真誠的關懷。大學的基本功,雖可增加就業機會,但後續發展的資本靠的是人文素養與軟實力,所以要多元化跨領域學習,拓展國際觀,並作好時間管理。

用「祝福」代替「擔心」

周校長也分享自己的成長經驗和親子教養。小時候因環境較為刻苦,跑步到校需40-50分鐘,因此鍛鍊出強健體魄。成長之路,沒什麼人提點,他就按部就班把眼前的事做好,培養出務實的態度。

重視家人關係的他,孩子在大學期間,也曾參與大一親師座談。陪伴孩子成長,是其最快樂的時光,孩子從小學到高中,溫馨接送情長達十二年,因此感情特別好,彼此沒什麼隔閡。如何培育具國際視野、全球關懷與博雅專精的年輕人,周校長也分享了他的經驗。

他說,孩子的求學之路,成績難免高低起落,但他總是要求孩子務必保有一項運動,兩個女兒都是運動健將。求學時期都曾面臨轉部轉系抉擇,但過程中也嚐試不同的學習,舉凡擔任海外志工或海外研修課程等;凡走過必留下痕跡,繞路也好,走錯路也罷,都將豐富每一段人生旅程。

他最後鼓勵家長們放手協助孩子獨立,讓孩子學習接受挫折的能力,只要給予適度關懷和鼓勵即可,用「祝福」代替「擔心」,作為孩子永遠堅實的後盾,來幫助孩子逐夢踏實!

 




大提琴家陳建安帶領的中大弦樂團表演,讓家長感受中大學子的人文藝術涵泳。照片諮商中心提供





大一親師座談會以親切、溫馨為訴求,會場佈置十分用心。陳如枝攝

 

>>回前頁

 

 

 



2013/12/09

杏壇杏林攜手合作 中大壢新產學合作醫院成立

文/秘書室
 


國立中央大學壢新醫院產學合作醫院正式成立,揭牌貴賓左起:壢新醫院許詩典資深副院長、
黃忠智執行院長、張煥禎院長;教育部長蔣偉寧、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副校長劉振榮。陳如枝攝

 

中央大學˙壢新醫院產學合作醫院,十二月十八日在教育部長蔣偉寧和衛生福利部次長許銘能的見證下歡喜成立,同時邀請各界賢達、地方鄉親參與見證這樁杏壇與杏林攜手合作的喜事!將成立「生醫理工學院」的中央大學,期許結合壢新醫院的豐沛醫療資源和臨床經驗,在學術研究、人員交流和健康照護等方面作更緊密的合作,以造福鄉里,回饋社會大眾。

國立中央大學與壢新醫院於2006年簽署「中央大學、復旦中學、壢新醫院三方策略聯盟協議書」起,締結彼此認識與合作,提昇雙方產學資源效益。合作初期互相支援,包括員工健康照護、社團交流、運動會支援等,建立良好互動基礎。之後,在李羅權校長及蔣偉寧校長積極努力下,雙方在2010年共同成立研發平台,迄今在學術論文產出、專利技術取得、外部資源引進、產學產品研發及人才交流培訓等範疇成績斐然,充分實現合作目標。

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指出,中大在未來規劃與發展方面,已將生醫理工學院列入重點發展項目,涵蓋的領域包括生命科學系、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系統生物與生物資訊研究所、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和轉譯醫學研究所等重要系所,因此強化與各醫院間的合作,為當務之急,期許與壢新醫院的產學合作,能讓研發能量和研究成果更上一層樓,並將雙方創新醫療成果加以推廣應用,以造福鄰里,貢獻人類社會。

壢新醫院院長張煥禎表示,壢新醫院做為台灣知名的區域醫院,雖然是一家沒有醫學院之醫院,但在醫院及教學醫院評鑑時,屢次都取得最好的成績,是一家真正有醫學中心實力之最佳區域教學醫院。有鑑於目前因台灣的醫學中心受到衛生署的限制,名額已固定,無法申請成為醫學中心,但在醫療專業上,壢新醫院依舊追求突破,長期以來與中央大學維持良好的合作關係,雙方已有許多頗有成果的學術發表,在未來臨床上,將能更快速的為病患帶來精湛的治療技術。

揭牌典禮之外,同時進行101年度研究成果發表,於會場發表自動化人工呼叫器、新世代智慧型手機中風即時檢測與隨身復健應用程式及UV-B LED用於可攜式局部乾癬治療研究等數項研究成果,並進行實體展示。

壢新醫院將持續以與中央大學產學合作醫院方式,朝向轉型為中央大學之附設醫院。相信藉這次產學合作醫院的揭牌,除了締造雙方更緊密的合作關係,也能在全國創造獨特亮點,並成為國際上最知名之合作典範。



雙方主管與各界賢達共同參與見證這樁杏壇與杏林攜手合作的喜事!陳如枝攝

 



由中央大學資工系吳曉光教授(中)帶領的研究團隊與壢新醫院合作,發表智慧型手機看護系統。陳如枝攝

>>回前頁

 

 

 



2014/01/14

培養跨領域人才 「生醫理工學院」成立

文/新聞組

 

中央大學宣布成立「生醫理工學院」,培養跨領域優秀人才,帶動台灣生醫產業發展。
(照片左為美國波士頓大學歸國的徐沺教授、中為周景揚校長、右為美國哈佛大學歸國的彭仲康院長。)

為培養跨領域優秀人才,帶動台灣生醫產業發展,中央大學宣布成立第八個學院-生醫理工學院,整合一系四所,將在今(103)年8月正式對外招生。該學院延攬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彭仲康教授領軍,以「破壞性創新」逆向操作,希望優先帶動國內生醫產業,為學子創造就業之藍海,讓教學、研究和產業得以三頭並進,打造台灣新一波契機!

順應潮流 配合國家整體發展

在教育部的核定下,中央大學整合現有「生命科學系」、「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 所」、「系統生物與生物資訊研究所」、「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和「跨領域轉譯醫學研究所」等一系四所,正式成立「生醫理工學院」,在既有的紮實基礎之下,更上一層樓。

中央大學校長周景揚表示,成立「生醫理工學院」乃是順應國家發展潮流,行政院於2012 年10 月公開宣示,將推動第二期大型重點計畫「生技產業起飛行動方案」,全力發展生醫等相關產業,中大掌握這一波發展契機,希望培養跨領域之人才,全力扶植台灣的生醫產業發展。

周校長說,醫療照護產業是一個跨領域且整合度相當高的產業,與國民健康和經濟發展息息相關,考量到產業的整體需求,因此生醫理工學院的課程設計從「產業端」回推到「課程端」,希望我們培養出來的人才,能適時地與產業結合,支持整個產業發展,形成良性循環,貢獻台灣經濟,乃至影響全世界!

鮭魚返鄉 國際名師貢獻台灣

生醫理工學院大師雲集,除現有中央研究院院士黃鍔、國家講座主持人李弘謙、認知與神經科學所洪蘭所長等名師之外。更延攬到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彭仲康教授擔任創院院長,彭教授願意放棄美國高薪全心投入,從民國101年8月起受聘擔任生醫理工學院籌備處主任,帶領生醫理工學院創院維艱,「從無到有」,精神可嘉。

彭仲康教授為一統計物理學家,深具國際學術威望,目前已發表超過150篇論文,被引用超過1萬4千次。他是美國國衛院國家級複雜生理訊號資料庫(PhysioNet)的創辦人。過去十年,與產業界密切合作,其發明及相關專利已有21項技術轉移給業界,並有2項通過 FDA 許可應用於臨床。去(2013)年2月更獲得哈佛醫學院教學醫院BIDMC的技術轉移中心頒發的十年創新獎(2002-2012 Innovator Award)。

在他的強力號召下,連帶地產生「磁吸」效應。延攬到美國波士頓大學醫學院徐沺教授鮭魚返鄉,徐教授是一位全球知名的發育與癌症生物學家,他在鋅指 (zinc-finger)修飾DNA結合蛋白的研究成果,有兩篇論文發表於頂尖期刊《自 然》;他同時也是國際研究人類疾病之系統生物學的先鋒,傳統殺死癌細胞的「癌 症戰爭」,歷經四十多年爭戰未能完全奏效,徐教授選擇另闢蹊徑,以系統生物學全新觀點,審視整個身體對患病組織的反應,可望將生醫理工學院之研究推向世界最前端!

破壞性創新 優先帶動國內產業

面對大學生「畢業即失業」之窘境,彭仲康院長以長遠的眼光,大膽提出「破壞式創新」思維,希望優先帶動國內產業發展,為學子開創就業之藍海。除整合校內單位,與全國各大醫院合作之外,更積極與產業界合作,對象包括神達電腦、宏達電、台達電、宏碁電腦、聯發科、鴻海、神隆和順天堂等知名企業;另建立跨國合作關係,與美國哈佛大學醫學院、英國倫敦大學合作,與世界一流的研究接軌。

彭院長強調,以全球觀點來看,現代醫學正處於「一個最好的年代,也是最壞的年代。」隨著不斷增加的醫療保健成本,未來數十年間全世界所有發展中國家,以及已開發國家包括台灣在內,都將面臨相當大挑戰。台灣的醫療照護優於中國大陸,這是我們的優勢,如能把握契機,有效提出全球性解決方案,不僅能有效降低社會福利支出,更能創造可觀的經濟效益。

他的觀察,未來醫療照護產業將「由集中走向分散」,以醫院為中心的醫療模 式,改為以地方診所或病患居家為主的醫療模式。因此生醫理工學院著手的破壞性創新有兩大方向,一是開發「低成本」的創新醫療技術,二是推動「預防醫療」的創新技術。將以跨領域之教學方法培育廿一世紀之生醫人才,幫助學生成為學用合一之人才,造福人類社會。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