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傳韜校長時期:1982年-1990年

 

文/編輯部

大興土木建設 創新學研


一九八二年七月,李新民校長任期屆滿,由余傳韜接任校長至一九九○年余氏辭職,共八年。八○年代,臺灣面臨中美斷交與第二次石油危機的衝擊,轉而發展耗能少、低污染、高附加價值的科技產業,經濟走向自由化與國際化。此時期需要大量經建管理與高科技人才,故對國立大學之發展,以研究所教育為主,優先設立博士班(見表1)。


表1:中大1982~1990年院系成立

因應系所增設需求,中大在余氏指導下,規模化大興土木,為保留校園中心綠地,開始向校區北端(即今男九舍至中大湖一帶)及西側(即今依仁堂至太空與遙測中心一帶)的相思林雜草區開發。因西側校地狹長又有缺口不利建設,遂於一九八三、八五年分批購入西側相鄰土地六甲餘,使校地增加到六十甲餘。這段期間興建許多高樓,包含學生宿舍、運動場地與環校公路(見表2)等,讓中大教職員工生,有更完善的校園生活。


表2:中大1982~1990年興建館舍一覽表

中大於一九八八年承辦第十九屆全國大專院校運動會,爭取到較多的體育設施經費,用以建設今日依仁堂(左方白色建築)、運動場人工跑道以及溫水游泳池等。圖中左方為余傳韜校長。(來源/本校校史館館藏)

人類在步入二十世紀以後,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社會分工愈漸精細,雖大幅提昇了生活品質,但在各自發展欠缺整體溝通的情況下,人際關係愈漸疏離。學術研究方面,各學門亦趨專門化及分殊化,對國家社會整體的均衡發展產生不良影響。

歐美國家早在一九四○年代即對此有所警覺,開始強調「科際整合」,我國自一九八○年代起,各界相關呼籲漸起 。一九八四年起,政府推行科際整合政策,鼓勵大學與企業界合作,中大陸續設立太空及遙測中心、環境工程研究中心及光電科學研究中心等校級研究中心(見表3),冀望透過研究中心的設置整合校內師資與設備,提升研究水準,並向國科會與業界申請經費,將理論研究落實到應用層面,為日後中大特色領域奠基,也為學校開闢新財源。

↑中大太遙中心,創立於一九八四年。資源衛星接收站則於一九九三年建站完成。(來源/本校校史館館藏)

表3:中大1984~1987年校級研究中心成立一覽表

一九八六年,理學院提出「理學院大一不分系」教學計畫,率先由物理、地球物理、大氣物理三系進行一、二年級不分系,三年級才自由選系之教育實驗,意在解決大學聯考「一試定終身」所帶來的弊端,避免大一新生選填到興趣不符的科系。在原規劃裡,此法若是可行,中大將整合此三系為物理科學系,並於原三系之學程之外,增設化學、生命科學、太空科學及光電科學等學科,同時籌設上述四學科之研究所。

適逢教育部推行科際整合,於是同意中大在一九八八年以「物理與地球科學系」參加大學聯招,進行一、二年級不分系實驗。及後,此一作法卻因下列因素而宣告終止:其一,三科系學門涵蓋太廣,核心課程未能達成共識,師資設備無法配合學生彈性選擇,導致系務運作困難。其次,因新生不分系,使得大三以上學生未能明確落實學弟妹制度,導致新生無所歸屬,紛紛轉系。為解決上述問題,師生、系務、院務及校務會議裡曾多次討論,聘請校外專家評估討論後,建議回歸原來的分系招生。一九九○年物理地球科學系終究恢復三系分別招生,地球物理學系更名為地球科學系,大氣物理系更名為大氣科學系。

〈大學法〉二○○五年修正條文,開放大學不用新增系所,透過整合既有系、所、院的課程,開設頒發學士或碩士文憑的「學位學程」,讓大學不受新設系所辦法的限制,得因應時代需求,設立各種學位學程,讓課程安排更具彈性 。嗣後,「不分系」招生成為大學的趨勢之一。而中大早在一九八六年遂推出類似之舉,雖未成功,對教育之遠見由此可觀。

研究生增幅大 組織變革因應


一九八○年代,為因應政府著重科技發展的走向,高等教育莫不重視高級人才培育,大量增加研究生人數。中大因而新設六個研究所,並有七個研究所增設博士班(見表2-10),校方大幅調整行政單位,包括圖書館改組,教務處增設研究教學組,共同科改隸文學院,電子計算中心改為一級單位等等。

在校務運作上,變革與影響深鉅者有三,其一為擴大經費稽核委員會職權,其二為設立研究發展委員會,其三為校務會議成員異動。

早期的經費稽核委員會代表,僅能明暸學校經費運用之情形;改革後,委員會代表可以對學校經費使用情形進行稽核(一九八二年),並參與學校預算編列(一九八三年);其功能由早期僅能對學校提請建議,轉為委員會開會時有權查閱與經費支用相關檔案,包括各種帳冊、請購單(簽呈),招標(議價)記錄、合約書、驗收單,支付憑證印領清冊等等(一九八八年)。

一九八七年,設立研究發展委員會,負責規畫學校中長程發展計畫,審議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建教合作專案之執行成效,制訂校內單位辦理技術服務、在職進修、學術研討會等規章辦法,管理專題研究、建教合作、及對外服務等管理費之分配及使用等,對校務發展影響甚深。至一九八九年,更名為研究事務委員會,不再擔負規劃學校中長程發展之責任。

一九八○年代後期,正值社會解嚴,學運興起,衝擊舊有體制,中大校務運作受其影響,在一九九○年校務會議中增加講師、助教、職員、工友代表、研究生及大學生代表列席。此時,新制度尚未建立,舊體制已受撼動,主事者的權力漸失,抗爭、衝突、變革頓成時代背景。

學運風起雲湧 怒濤挑戰體制


臺灣在一九四九到一九八七年間實行戒嚴 ,一九八○年代受第三波全球民主化浪潮 影響,國內開始出現解嚴訴求。一九八六年民主進步黨 率先宣佈成立,政府順勢於一九八七年宣佈解嚴,並陸續開放黨禁與報禁。

然而,社會追求自由開放與民主的風氣,並未同步擴散至校園 。故自一九八六年起,學生運動開始出現在各大學院校,又以成立學生政府(如學生會等)及爭取校園言論自由為普遍目標。

一九八七年六月十四日,中大校園出現《怒濤》刊物,發刊詞上表明以「理性批評才是校園進步的動力,真誠關懷方能落實改革的根基」為其基本主張,目的是「將政黨勢力及教育官僚逐出校園;……達到校園民主、學生自治、教授治校的要求」。《怒濤》公開指責學校行政措施,並挑戰學校對學生刊物的審稿制,在中大掀起學運開端。

學校為因應《怒濤》的指控,一方面透過〈中大校訊〉說明澄清,以免謠言充斥校園;另一方面增加與學生溝通的管道 。一九八八年六月,《怒濤》成員何東洪、夏樂祥等十八人赴教育部陳情,要求教育部長毛高文不要續聘余傳韜校長。隨後,余校長成立「溝通小組」加強校內溝通;十一月訓導處發行〈訓導通訊〉強調有問必答,以化解學校與學生間的隔閡;一九八九年二月,校方推出言論廣場、意見牆,並訂定學生公開發表言論的規則;在學生自治的理念下,協助學生訂定〈學生活動中心大會章程〉、學生宿舍自治管理;而過去規定全校參與的越野賽,也打破過二十年來的傳統,改由學生自由報名參加。一九八九年底,中大在校務會議中增列職員、工友、學生、新聞性社團代表席次 ,校園民主的理念已被多數教師所認同;同一時期,下學年度的學生會因諸多因素,無人參選正、副總幹事,最後依其組織規程規定而解散。

《怒濤》發刊號題詞。(來源/翻拍自余傳韜《陣痛的年代》,頁138)

 

一九八七年《怒濤》出現,伴以黑函,挑戰威權體制,余傳韜將行政措施透明化,試圖與學生溝通說明,然而校務推動已受學運影響。在激情抗爭的時代背景下,余傳韜於一九九○年辭去校長職務,而學運波瀾動盪,如野火蔓燒。


圖2-1-17:《中大校訊》與《訓導通訊》翻拍。《中大校訊》改版自民國六○年十二月一日創刊的《中大新聞》,自民國六十三年六月一日開始發刊,以報導校內重大要聞與聯絡校友為主要目標。《訓導通訊》由訓導處發行,於民國七十七年十一月創刊;民國八十五年一月六日起,因應訓導處改組為學務處,更名為《學務通訊》,主要報導與學生息息相關的教務、活動與規定等。(來源/本校校史館館藏)

 

參考資料:
(1)中大六十週年校慶籌備會紀念特刊編輯委員會,《國立中央大學六十週年紀念特刊》(桃園:國立中央大學,1975年)
(2)七十週年特刊委員會編,《中央大學七十年》(桃園:國立中央大學,1985年)。
(3)中大八十年校慶特刊編輯委員會,《中大八十年》校慶特刊(桃園:國立中央大學,1995年)。
(4)吳振漢主編,《國立中央大學簡史1902-1999》(桃園:國立中央大學,1998年)。
(5)中大數位校史網http://sec.ncu.edu.tw/ncudhis/
(6)朱延祥、謝玉連主編,《飛越:劉兆漢校長與中央大學》(桃園:國立中央大學,2008年)。
(7)丁亞傑主編,《突破:劉全生校長與中央大學》(桃園:國立中央大學,2006年)。

 

 

>>回前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