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太空所張起維副教授專訪/載自〈研發處電子報〉

天文所葉永烜教授專訪

物理系郭家銘副教授專訪

法政所孫煒教授專訪/載自〈研發處電子報〉


研發處電子報

2016-01-12 

太空所張起維副教授專訪

直面挑戰 開創自己的科學年代

撰文:鍾佳玲、黃思閔

 

現職: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副教授
學歷:PhD, University of Colorado, USA
專長:高層大氣動力學、大氣潮汐、行星波、中氣層、恆溫層、大氣-電離層耦合、衛星資料分析、衛星遙測
榮譽:101學年度新進教研人員獎勵、102學年度新聘傑出教研人員獎勵、104年度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連結:張起維副教授個人簡介

 
 

張起維,日地物理年輕學者,現任國立中央大學太空科學研究所副教授,致力於中、高層大氣物理研究及小衛星研發工作,目標是將太空科學與航太工程結合,不僅帶領中大學生執行小衛星研發計畫,亦積極尋求國際合作,與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學者均有合作關係,並已發表多篇國際期刊論文,因傑出表現,連續兩年榮獲國立中央大學新進及新聘傑出教研人員獎勵,並於2015年獲頒科技部「吳大猷先生紀念獎」。

 

 

 

日地物理研究 科學與工程相輔相成


        2012年張起維副教授獲延攬至本校太空所任教,於2015年榮獲科技部為表揚優秀青年學者而設立的「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成績斐然。
       談起研究,張教授一臉興奮神情,對太空科學有興趣的他,讀高中時就立志從事太空研究,大學時甚至放棄當時已經申請上的熱門科系,而轉讀物理系,專攻天文物理和光學。由於對天文物理和應用物理十分感興趣,因此研究所時選擇進入美國科羅拉多大學航太工程系就讀,希望能將科學與工程結合。
        張教授的研究領域為中、高層大氣,或稱「日地物理(solar terrestrial physics)」,主要是研究太陽和地球之間的影響關係,近年越來越受到國際間的重視。他解釋,因為中、高層大氣會直接與人造衛星在地球軌道的運作環境相關,因此相關研究對太空系統的作業環境很重要,包含追蹤人造衛星及調整衛星運行軌道,整個太空任務的設計與評估都是必須考量的因素,有了相關規劃,太空任務才能成功。
       在博班時期,他就開始針對上下層大氣耦合現象中大氣潮汐(atmospheric tides)與行星波(planetary waves)所扮演的媒介角色進行研究,也對這方面的相關現象(如:平流層急速暖化、行星波耦合等)在電離層及中性熱氣層提出多項模型及觀測結果。在2011年曾與國立成功大學林建宏教授進行研究合作,指導研究團隊運用福衛三號電離層觀測,對2009年南半球平流層急速暖化期間進行潮汐分析,研究結果首度發現該期間電離層變化主要由太陽同步潮汐帶動,打破學界先前的刻板印象,也更進一步地了解到電離層的機制,相關合作成果已發表於美國地球物理聯盟《Geophysical Research Letters》期刊。
        除了電離層的變化外,張教授也利用福衛三號的資料分析高層大氣的運作,希望能揭開高低層大氣的相互影響關係。
        以往學界認為,高層大氣的驅動機制是太陽或太陽風,再由上而下影響中低層大氣,但近十年的研究結果發現,大氣層是連結一體的,低層大氣的現象,例如熱對流、雲系及降雨,這些擾動事實上能夠傳到高層大氣,甚至產生巨大影響,因此讓他對高低層大氣耦合現象十分感興趣,並且著手利用福衛三號這個觀測平台,針對相關問題進行分析,試圖分析電離層哪些現象受到低層大氣影響;哪些是受到高層大氣,例如太陽和太陽風的週期所影響,並與本校太空所劉正彥教授合作探討相關機制。
        目前國內研究中高層大氣的學者為數不多,但由於該領域的發展攸關太空任務(如發射人造衛星)及無線通訊的成敗,國際上亦趨重視,張教授表示,未來仍將進行相關科學研究,了解地球高層大氣受到哪些因素影響,並試圖將科學與工程結合,以尋求更進一步的突破。

 

小衛星計畫 在中大打造衛星作業中心

小衛星的研發是張教授目前另一項戮力研究的領域,其發展根基於他一直以來對中高層大氣結構的研究。在2013年,張教授就曾帶領學生與交大「前瞻火箭研究中心(ARRC)」及國家太空中心合作,讓大學生自製「罐頭衛星(CanSat)」,並成功裝載於交大的APPL-7Ⅱ火箭上發射,這是國內第一個由學生自行研發的火箭科學酬載,也是小衛星研發過程中一次成功的嘗試。
       張教授表示,科學與工程一體兩面、相輔相成,兩者的結合對於一個有延續性的太空任務或太空計畫是必需的,了解中高層大氣結構後,一方面可以形成太空任務的任務目標;另一方面則能夠推估人造衛星在地球軌道運行時會遭遇的太空環境,除了可以更了解地球的大氣系統,也可以對長期處於這種環境的太空任務進行環境監測和評估。而小衛星的研發,正需要結合科學與工程,以達成延續性的計畫目標。
        自2015年開始,他開始參與母校美國科羅拉多大學「大氣及太空物理實驗室」的小衛星學校計畫,負責設計符合任務目標的小衛星主體工程體,包含通訊系統、指令系統、熱控系統和軌道。張教授表示,這是一個學術及研究交換的國際合作計畫,一方面因為美方負責團隊需要找尋國際夥伴,以針對事先選擇的酬載(科學儀器)分析中高層大氣的風場和溫場,恰好與他的研究領域吻合;另一方面,則是人際關係的因素,他幽默地說,因為負責人是他的博士班同學,又剛好想找符合任務瘋狂程度的人一起合作,於是他成了首選。
        小衛星的發展在科學上尚處於萌芽階段,由於人造衛星的開發及發射是相當昂貴的計畫,十年前開始,美國一些學校為了將人造衛星的價格壓低到一般學校負擔得起,因此將人造衛星的大小縮小,並且將尺寸標準化,稱為「立方體衛星(CubeSat)」,原始的立方體衛星長寬高均只有10公分,且價位為一般學術單位可以負擔。現在已有許多單位投入研發工作,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亦已成功發射兩次小衛星任務,兩者都順利運作也都回傳大量數據,產生了很多論文和研究結果,最特別的是,其設計團隊由研究生主導,每個次系統都由幾名研究生負責,再聘請科學家或工程師擔任顧問,可說是一項實驗性質的計畫。
        張教授表示,這個任務不僅有趣,亦對科學領域有所貢獻,還能將他一直想帶領學生進行太空任務的課程也帶到中大,難得有機會可以兩全其美,因此自認一向愛自找麻煩的他果斷接下這個計畫,一方面引進由學生帶領的任務設計課程;另一方面建立衛星作業中心,讓學生可以持續進行資料下載及處理,對小衛星進行指令上傳。另外,還向國家太空中心申請計畫,請其協助進行可行性評估,以及針對特定系統向參與學生們進行講解,他表示,除了國家太空中心,目前也計畫向其他單位申請協助,希望未來能與這些學術單位建立起長期合作關係,作為發展小衛星計畫的基礎。
        自2015年起,中大學生已經開始針對小衛星計畫的酬載及任務的架構和目標進行分析,評估其是否能依循「立方體衛星(CubeSat)」的成功模式研發,並由國家太空中心協助進行可行性評估,目前計畫目標是通過可行性評估後,完成初步設計,將完成後的工程體送到美國與酬載的工程體結合,通過環境測試、熱真空測試、震動測試等,再依測試結果提出可用的飛行體。
        張教授表示,美方負責小衛星計畫的團隊希望能將計畫發展成國際學校,預計2016年會先舉辦第一次小型研討會,目前他正在積極爭取將研討會帶來中大,如此一來不僅可以讓同學們了解要設計一個太空任務,究竟要考量哪些因素,也可以廣邀相關領域的學者、工程師及學術單位,例如印度太空總署、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等,希望能藉此機會建立起溝通管道,不僅擴展國際合作的規模,也讓合作關係更加穩固。

 

自介與發問 跨出國際合作的第一步

自美返台任教後,張教授仍與母校美國科羅拉多大學保持密切聯繫,彼此有許多合作機會,包括小衛星計畫及中高層大氣相關研究等,形成國際合作的夥伴關係,不僅如此,他也透過參與國際學術性場合的機會,積極與其他相關領域學術團隊建立關係,希望拓展自己的學術版圖,目前與美國、日本、俄羅斯等國學者均有合作關係。
        張教授直言,人際關係的培養是建立國際合作的首要關鍵,而培養人際關係有很多管道,在學術界,參與國際研討會是一個最直接的方式,藉由專家學者公開發表研究成果的場合,面對面地與其他學者交流彼此的研究主題,以開啟雙方的合作契機,交流的重點是讓雙方都能熟悉彼此,了解雙方的背景及專長,並留下對方的聯絡方式,下回如果遇到相關問題還能互發電子郵件討論,開啟溝通管道後,後續也別忘記透過持續交流延續合作關係,自然就較易促成雙方的國際合作。
        透過與各國學者的交流互動,促成了幾次重要的國際合作,因此張教授也十分鼓勵學生參與國際研討會,練習如何介紹自己及發問,把握建立關係的好機會。他分享自己第一次參與研討會的經驗,就讀碩士班一年級時,他在指導教授的指示下參加了一場2、3百人的研討會,當時會場熱絡友善的交流氛圍,拉近了學者與學生們之間的距離,學者們願意駐足聆聽學生們的分享,亦不吝惜給予適時的建議,甚至是更進一步的牽線協助,因此令他印象深刻,也讓他了解到自己研究的價值,於是接下來的每一次研討會,他都會做足準備,不僅是對自己的期許,也是為自己創造更多機會。
        為了讓中大學生也能體驗這難得的經驗,2012年返台任教之初,張教授就在系所其他老師的鼓勵與支持下,於2013年7月在中大舉辦了為期四天的「第24太陽週期間全大氣層耦合」國際研討會,研討會的主軸在跨國間的同步觀測協調與交流,活動約有50位國內外專家學者及學生參加,其中外國學者就佔了20多位。張教授鼓勵系所內的學生積極參與,他想對學生傳達的理念是做研究並不是關起門來孤軍奮戰,而應多多接觸同領域但有不同專長的人,結合團隊的力量,同時貢獻自己的專長,研究之路才能延續下去。也因為這個研討會,他結識了在日本九州大學的教授,2014年暑假即獲邀至日本Kyushu University進行研究交換,隔年即有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Space Physics》上。
        「謙虛不代表耍自閉,如果覺得自己有可以貢獻的地方,就可以主動講,對我們來說不論是研討會或是其他地方相遇,都是建立關係的好機會。」張教授表示,如果對方知道有需要時可以很容易和你聯繫並且合作,對長期合作相當有助益,事實上國際合作關係必須花時間培養,並非一蹴可幾,平時就主動積極地維持自己的學術網絡,才是找尋合作夥伴的不二法門。

 

邁向2016 規劃及期許

2016新的一年,對張教授來說仍是忙碌的一年,除了持續利用我國福衛三號資料分析所進行的中高層大氣研究外,小衛星計畫也有望在今年更加延續及擴展,一方面在中大設立衛星作業中心,建立太空作業、設計和環境監控的能力,並配合氣象局在2015年成立的太空天氣作業辦公室,提供該單位在進行衛星作業時,所需要的環境變化監測數據。另一方面預計在今年爭取到在中大舉辦小衛星計畫第一次研討會暨國際學校的機會,希望能帶動我國一波參與小衛星研發的熱潮。

另外,張教授於2015年開始執行的台俄雙邊計畫,今年也有新的發展,他曾帶領學生前往俄國俄國科學院西伯利亞分院日地物理研究所(INSTITUTE OF SOLAR TERRESTRIAL PHYSICS)進行研究參訪,參觀了全歐亞最大的太陽真空望遠鏡(The Large Solar Vacuum Telescope)等太陽觀測儀器設備,本次合作計畫由俄方提供儀器蒐集資料,而由我方負責衛星資料分析,目前資料正在進行分析中,期盼未來能有更進一步的成果發現。

 

【回目錄】


2015.11.26

遊刃星際間的謙謙君子

天文所葉永烜教授

文/秘書室 

 

 
葉永烜教授對於人生「LIFE」有一套獨特的解讀。邱妤平攝

國立中央大學國鼎講座教授葉永烜榮獲第十九屆教育部國家講座,二度獲獎使他榮晉終身榮譽講座。睽違近十年再度獲得國家講座肯定,顯示他在天文研究上的卓越貢獻。驚訝時光飛逝之餘,他特別感念中央大學的推薦,並謙虛地表示獲獎來自於其他教授的承讓。

天文就是回應人類的夢想

近年葉永烜的研究專注於土星和其它行星系統的電漿作用,以及彗星表面與彗星中湧現氣體與塵埃的構造。他說:「天文就是回應人類想要了解自身存在價值與起源的夢想。」近二十年天文發展有許多突破,甚至可以用「breathtaking(令人屏息、驚歎)」來形容,宇宙論已由哲學變成了真正的科學,而系外行星更是一門顯學。

在見證宇宙的浩瀚後,自然會反思自己與生命。葉永烜在課堂上經常與學子分享他的感悟,尤其是對生命的看法。生命也就是「LIFE」,L是我們出生即負載的文化累積、傳承(legacy);I是我們對於自我的了解(identity);F是我們即將前往的未來(future),最後再透過教育(education)才得以成長茁壯,這些匯聚的種種,是生命的意義與光輝。

培養適應力,合作跨領域

葉永烜重視學子在大學四年間的學習,在《給大學新鮮人的12封信》中,便指出國際觀和語言能力在現今社會的重要性,「課本之外的學習很重要,但課本上的知識也不可偏廢。」他鼓勵學子多與外系朋友打交道「這是接觸多元面向思維,了解文化全貌的好方法」。他也以無國界醫生組織負責人廖滿嫦為例,強調有志者事竟成,秉持信念向夢想前進,便能將理想化為現實。然而目前時局變化快速,面對不可預測且變動劇烈的未來,適應力的培養也日益重要,「大學該培養具備適應時代脈動能力的全才。」

科學是互相激發、牽動的循環,如同小規模的經濟圈,把視野擴大才能把學術的餅作大,尤其,台灣身處島國必須積極與國際接軌,透過跨領域合作我們才能步上頂峰,台灣聯合大學系統就是一個很好的合作平台,期待平台上能有更多交流,以迸發更多跨領域合作。

以人類有限追尋宇宙無限

葉永烜回憶起求學時出國深造的插曲,那時家境無法負擔赴美學費,雖然已申請到美國匹茲堡大學,卻苦於買不起機票,所幸姑媽葉庚英伸出援手,由於祖母早逝,他的父親也幾乎由姑媽帶大,相依為命。葉永烜說:「她對我們家兩代人的恩情永難忘懷,她是我最感謝的人。」飲水思源之情表露無疑。

天文要以人類的有限生命,追尋宇宙的無窮廣闊,更是人類想像的延伸,這與創作有許多相似之處;葉永烜樂於作畫,也開過幾場畫展,對他來說透過勾勒、著色時的辛勤,才能有最後修飾時的心滿意足,作畫如是,做學問亦如是,「研究就像作畫,拼湊手邊素材,以不同筆法呈現,並試著構圖、上色完成最棒的畫作。」

【回目錄】


2015.11.25

醉心物理之美的實踐者

物理系郭家銘副教授

文/秘書室

郭家銘副教授投入CMS製作已13年,見證緊湊渺子線圈實驗偵測器從無到有,如同自己的孩子誕生。
圖為郭家銘手持CMS偵測器水晶雷射模型。邱妤平攝

長期致力於「緊湊渺子線圈實驗(CMS)」建造的物理系郭家銘副教授榮膺104年吳大猷先生紀念獎殊榮。他將得獎歸功於自己不同求學階段的指導恩師:博士班指導教授林宗泰、Mark Baker及博士後研究時期給予諸多建議的張元翰教授,「得獎代表我的責任更重,我該更努力工作。」


契機 物理是最美的樂章

1994年郭家銘進入中大物理系就讀,入學之初他對物理的印象還留存於高中參考書上的計算,直到大二時三位必修課老師扎實且生動的授課,帶領他一窺物理的奧妙,才對物理改觀並引發興趣。

他回憶當時需要自行創發且規劃的實驗課期末專題,「我和夥伴從實驗工具開始動手車床銑床,在實驗室熬了好幾夜才完成。」親手操作讓他逐漸領略物理之美,完成實驗的成就感,激發他持續研究的熱忱,大二暑假起便投入了磁性超導現象的研究。

轉捩 驚豔於粒子物理之美

投入磁性超導研究數年後,郭家銘遇上了研究撞牆期,對未來一片茫然,直到他偶然聽了一場由林宗泰教授主講的粒子物理演說,他的物理世界至此展開了新的篇幅。郭家銘開始收集資料並大量閱讀相關書籍,後來毅然更換研究領域,從此踏入粒子物理的世界。

在林宗泰教授的指導與安排下,郭家銘在美國Brookhaven國家實驗室前後待了將近三年,他表示,「物理系的低師生比讓學生享有的資源相對豐富,師長不吝於回答學子難題並樂意提供學生深造機會。」透過與國際卓越研究團隊交流切磋,更使思維躍上頂尖。

 

堅持 別害怕追逐夢想

根據希格斯機制,基本粒子和希格斯場耦合而獲得質量,有上帝粒子之稱的希格斯玻色子是希格斯場存在的明確證據,被視為物理學界的聖杯。學界為證明希格斯玻色子確實存在開啟了「大強子對撞機計畫」,而緊湊渺子線圈實驗(CMS)是計畫實驗的其中一項,希望透過實驗證明物體質量的來源。

郭家銘與台灣團隊一同參與CMS實驗製作轉眼就是13年,見證偵測器從無到有的過程。談及希格斯玻色子,他迫不及待分享目前的研究進度,「根據目前實驗解讀新粒子大致符合標準模型,但由於目前只判讀了百分之一的數據,未來還有一段路要走,我們希望可以更了解它的性質,並且獲取新的物理訊號,這個計畫對我來說是一趟奇幻的旅程。」

在這項大型跨國合作中,研究者之間既競爭又合作,尋求突破的壓力讓郭家銘形容每次開會都像是場比武大會。但面對醉心的真理,他保持鍥而不捨的積極精神,不斷砥礪自己在研究上更精進,也正如同他對學子的勉勵「別害怕追逐夢想,實踐才是通往夢想的第一步。」

郭家銘將物理形容成美麗的樂章,打趣的說:「我不但是欣賞者也是作曲家」,他享受思考激盪出的火花與物理深度的內涵;「每每在關鍵時候我都遇到貴人相助,非常感謝師長培養我獨立研究的能力,讓我得以在喜歡的題目上發揮長才。」未來他將持續在物理這片浩瀚海洋中探尋真理,並且樂在其中。

 

 

【回目錄】


研發處電子報

刊登日期:2015.11.05

打破界限,開展客家研究新視野

法政所孫煒教授專訪

採訪/撰文:鍾佳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現職:國立中央大學法政所特聘教授兼客家學院院長
學歷:美國馬里蘭大學公共政策博士、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

    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系學士
專長:公共行政與政策研究、非營利組織研究、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
榮譽:103學年度中央大學特聘教授獎、

    95、100學年度中央大學研究傑出獎
連結:孫煒教授個人簡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央大學法律與政府研究所孫煒教授,現任客家學院院長,是公共行政及政策學者,長期關注臺灣、兩岸及全球的脈動所衍生的新公共政策議題,在人力資源政策、環境政策、非營利組織、準政府組織等領域與議題有深入研究,並致力將研究成果回饋社會,著有專書及多篇期刊論文,傑出成果榮獲2014年中央大學特聘教授獎。由於他認為社會科學研究代表個人心智的建構,因而大多數著作都以單人形式發表,且刊載於SSCI或TSSCI期刊,故其論著發表前都曾反覆修改多次,篇篇內容精闢入裡,對我國公共政策及制度有相當深入的分析。
        2014年接任客家學院院長後,致力於推動客家學院走出中大,發展跨領域研究,將客家研究從語言及社會文化拓展至產業、公共事務、行政法制,甚至是海外;2015年更與桃園市客家局簽署合作備忘錄,強化雙方客家文化交流與合作,並於校內成立桃園市第一個「客家學生社團」,希望藉由學術研究及公共事務的參與,打開客家研究的格局,並吸引更多青年投入客家事務。

 

那些政府沒告訴你的事

談及公共行政或公共政策,不免讓人感覺有些冰冷而無生氣;但對孫煒教授來說,公共政策研究是一門將學術與實務結合的學問,在看似冰冷的法條及制度背後,隱含的是影響社會民生的重要議題,他透過公共行政理論觀點,針對現行政策議題提出分析,不僅從中抽絲剝繭出「那些政府沒告訴你的事」,更希望藉由提供具體的政策建議,能協助制定更符合社會大眾需求的政策。
        公共政策(public policy)是政府在特定時期為了解決公共事務或公共問題所採取的政策,並藉由立法及司法機構制定法規以符合執政原則,對社會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在每個時期,隨著臺灣、兩岸及全球的變動情勢,孫煒教授的研究也一再地調整研究取向。博士班時期研究臺灣的人力資源規劃,1999年至中央大學任教後發展出環境政策研究,之後又接續進行非營利組織、代表性文官、準政府組織等研究,晚近則受公民運動影響,開始研究公民參與式決策。
        孫教授表示,研究社會科學必須具有前瞻性,考量全體社會、政治、經濟、文化當下的發展,甚至要預測未來的發展,他也強調,自己做研究絕不閉門造車,而是隨著臺灣、兩岸及全球時事的脈動調整,不論是期刊或專書論文,他採用單人形式發表,並投稿SSCI或TSSCI期刊,希望透過對政策議題的分析,釐清制度形成的基礎、過程、優缺點,並對現行公共政策提出具體政策建議。

第三部門崛起喚醒臺灣客家意識

臺灣在2000年總統大選的結果,發生了首度「政黨輪替」,不僅在我國政治發展史上是劃時代的里程碑,也對政治環境產生了重大影響。行政院新內閣提出政府改造方案,在過程中,政府角色與職能漸漸轉型,原屬政府管轄範疇內的公權力亦隨之減縮,原先很多政府的業務都改採外包方式,以契約形式委外給民間機構辦理,在公共政策上出現許多公私協力的情形,使得非營利組織的角色和地位越來越重要,也讓孫教授對這個現象產生研究興趣。

非營利組織(Nonprofit Organization,NPO)是指不以營利為目的的組織或團體,在學術上稱為第三部門,與政府部門(第一部門)和企業界的私部門(第二部門),形成三種影響社會的力量。孫教授對非營利組織的研究,主要是探討組織本身的發展,以及與政府之間的關係,他表示,如果從公共政策的角度來看兩方公私協力的過程,在不同政策領域中,如社會福利或環境保護等,現在多是由政府和地方的非營利組織相互合作,共同執行原本專屬政府的業務,這種情形尤以地方政府最為普遍。

另一方面,孫教授也觀察到,非營利組織不僅與政府部門密切合作,本身亦慢慢地轉型,產生產業化或企業化的現象,公益性質的「社會企業」(social enterprise)有一部分就是從非營利組織慢慢演化而來,孫教授對此亦有一系列的相關研究。.

除了企業化,非營利組織也有地方化的傾向,並跟地方草根性的社區團體相互連結。孫教授的研究顯示,這對臺灣客家意識的形成有相當大的影響,1987年臺灣解除戒嚴後,1988年臺灣客家族群發起了「還我母語」運動,被視為晚近臺灣客家意識覺醒的契機,由於運動的發展是由下而上(由民間發起),因此跟在地組織,尤其是地方草根性的非營利組織的發展息息相關,可以說正是非營利組織的蓬勃發展促進了臺灣族群運動的發展。

 

客家行政機關成立尋求真正平權

孫煒教授從非營利組織的研究中,慢慢地進入客家研究的領域後,又將研究方向轉回較典型的公共行政領域中,研究臺灣的政府部門,特別是中央部門中的客家行政機關─客家委員會(以下簡稱客委會)。

我國2001年政黨輪替後所成立的客委會,是一個新設立的中央部會行政機關,成立之後,地方客家行政機關亦紛紛成立,至今已有7個地方政府擁有專責客家事務的一級地方行政機關,包括台北市、新北市、桃園市、台中市、高雄市等,都有客委會或是客家局的設置。它們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和一般行政機關有什麼不同?與較早成立的原住民族委員會(以下簡稱原民會)的層級、角色是否相同?針對這些議題,孫教授透過對西方公共行政理論的爬梳,試圖為臺灣的客家行政機關尋找理論基礎。

孫教授說明,世界上現在有4個多元民族國家,分別是美國、加拿大、澳洲及紐西蘭,由於其民族組成十分複雜,也因此發展出許多相關理論,「代表性文官理論(Representative Bureaucracy)」所發展出的「代表性行政機關」即為一例,他強調,「不論是原住民族的行政機關,或是客家行政機關,要求的並非特權,求的是平權,要獲得和多元社會中的少數族群一樣平等的權利。」理論只是發展學術論述的基礎,真正的目的是檢視現行族群政策是否合理,是否符合族群平權的多元文化主義。

但孫教授也坦言,少數族群要在主流社會裡立足十分不容易,必須採取很多策略,以客委會的設立為例,除了加強與客家菁英社團的結合外,也要巧妙地運用朝野之間的矛盾,才能把握成立的契機,但成立初期仍免不了須面臨政治性的敏感問題。研究中除理論分析外,孫教授也針對部會官員進行深度訪談,結果發現原民會在1996年設立的過程居然與客委會的設立過程極為相似,顯見客委會的設立並非特例,而是在臺灣特殊政治社會背景之下所發展出的一種制度設計。

 

公私之間準政府組織引發管理疑慮

在研究臺灣的行政機關時,孫煒教授發現不論是客委會及原民會等「代表性行政機關」,或是中央選舉委員會及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等「獨立機關」,都相當具有臺灣自己的色彩,即使美國及歐陸等國都有獨立機關的設置,其性質卻有明顯差異。他認為,這是由於臺灣有非常獨特的歷史背景以及特殊的政治經濟社會文化結構,此性質主導了臺灣行政機關的設置,故而有時可以發現某些從實際需求中誕生的特殊性質的組織存在於行政機關中,例如公設的財團法人。

公設財團法人是孫教授在研究獨立機關的過程中,所發現的一種性質奇特的組織,其性質介於第一與第三部門之間,名稱通常是「財團法人○○基金會」,乍看之下很像私部門,但實際深入探究後發現,是由行政院裡的部會所捐資成立的,使用的是公共資源,有些可以行使公權力,也有些從事的業務不盡然完全屬於政府業務,由於此模稜兩可的性質,孫教授將它們取名為「準政府組織」,如今我國行政院已有高達數百個各種不同名稱的準政府組織。
孫教授表示,我國的「準政府組織」在全世界並非特例,各個現代國家、民主或非民主國家都有這種處於公私邊陲地帶的機關,包括美國、英國及歐洲各國等,其資金、人員甚至主管機關都來自中央,成立目的也是為了公共性的目標,但由於其性質為民間組織,因此擁有人事、財務及組織上的彈性,這也是行政機關設立這些公設財團法人的目的─執行政府業務或運用政府資源時能擁有更大的彈性。

這種特殊性質引起孫教授的興趣,他指出,如海峽兩岸間由於外交政治上的特殊因素,為促進交流而成立的政治單位,我國稱為「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海基會)」,中國稱為「海峽兩岸關係協會(海協會)」,即為一例,兩者雖為民間組織,以民間對等的方式交流,但很明顯是由雙方政府在背後支持,具有高度政治色彩;另外,美國在我國派駐的外交單位「美國在台協會」也是類似組織,由於美國與我方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因此必須透過非營利組織交流。

準政府組織的特殊性質各有優缺點,這也正是孫教授的研究重點。由於這些準政府組織多數都相當地封閉,他不諱言研究初期相當艱苦,尤其是社會大眾對部分機關有不良印象,其人事酬庸的現象也常常被社會所詬病,都增加了研究的難度,因此他花了整整4年的時間,才完成論文〈民主治理中的準政府組織的公共性及課責性〉,並在中研院《人文及社會期刊》上發表,這是臺灣第一篇針對公設財團法人的學術性研究,孫教授花了相當多的時間撰寫並進行深度訪談;另一方面,他也把論文發表在上海復旦大學的《復旦公共評論》上,中國近年因行政部門精簡,成立許多準政府組織,也引發了很多相關討論。

如何對這些準政府組織進行有效管理呢?孫教授指出,根本之道在於必須先通過《財團法人法》,對目前現有組織進行盤點後,才能制定特別法以加以全面管理,但《財團法人法》草案於2010年由行政院院會通過後至今尚未立法,何時才能通過,端賴行政立法兩部會的溝通協調與智慧。


客家學院邁開大步向世界前進

2015年孫煒教授接任客家學院院長,致力於推動客家學院走出中大,發展跨領域研究。「我想客家學院未來要走一條更前瞻性的、更有社會影響力的道路,應該要往甚麼方向發展呢?在我的規劃裡,客家是少數族群之一,是臺灣最大的少數族群,要在主流社會裡面生存及發展,要靠智慧,要把客家或客家事務公共化,客家研究必須採取科技整合性的研究,議題也要放在多元族群的背景下。」

在擔任院長之前,孫教授就已經開始推動整合型研究,「臺灣少數族群文化發展的全球治理與在地實踐」計畫自2014年開始執行,共有8個子計畫,由孫教授擔任總計畫主持人。他指出,這項計畫有幾點突破:第一、跨學科由政治學、社會學、人類學領域學者參與;第二、跨領域邀請本校太遙中心劉說安教授,運用GPS技術進行桃園地貌研究;第三、跨校除本校客家學院,另邀政治大學及空中大學的教授共同參與;第四、跨國研究範圍涵蓋臺灣、日本及東南亞。孫教授透露,未來還將召集更多學者向科技部提出另一項整合型計畫,透過客家知識雲的研究及建置,推動客家研究的科技化,完成後就能將研究成果放在雲端,和全世界共享。

孫院長再三強調,客家研究不能故步自封,除了文化的保存與語言的復育外,客家研究如能應用到不同領域,例如產業、公共事務、行政法治,或是海外,才能拓展客家研究的範疇。他指出,目前臺灣客家族群估計約420萬人,全球推估約有6500萬人,所以客家研究的市場非常大,不但可以針對臺灣客家做研究,也可以跟國際客家,特別是東南亞及東北亞的客家做連結,打開客家學院的格局,放眼全球,只要有客家人、語文、文化的地方就是客家研究的範圍。

除學術研究外,在孫院長的推動下,客家學院與桃園市客家局簽署合作備忘錄,強化雙方客家文化交流與合作,並於校內成立了桃園市第一個「客家學生社團」。他表示,客家學院做了很多在地實踐和在地服務,除在桃園地區設置客家書院外,在泰國曼谷也設立了書院,希望將客家研究成果散佈到海外,如果海外客家鄉親在地方上推動公共事務,也會提供諮詢性的服務,目的就是希望藉由學術研究及公共事務的參與,打開客家研究的格局,並吸引更多青年投入客家事務。

追求知識是成就自我的利器

研究我國人力資源政策多年,孫教授坦言,高等教育已在臺灣市場失去價值,不再是唯一挑選人才的手段,甚至在學校學到的知識,畢業後也可能因為環境快速變遷而無法適用,在這個知識價值降低的年代,要在人群中突出自我,必須具有更原創性的想法。

 「現在這個時代,能力可能比學歷甚至是知識更重要。」建立什麼樣的能力呢?學者專家指出第一是溝通(communicate)的能力、第二是移動(move)的能力、第三是連結(connect)的能力這三項能力是年輕人一定要培養的。由於現在網路便捷,許多學生因此認為能上網就不需要親自去看去聽,但事實並非如此,孫教授強調,以社會科學領域而言,研究是用腳親自跑出來的,關在圖書館裡是無法做好學問的,如果虛擬的東西可以滿足一切,世界各國又何必花費這麼多資源建造高速鐵路呢?所謂知識的獲得,就是必須花費時間及精神去溝通、去感受,才能激盪出創意的火花,並與他人作出區別。孫教授認為依據中央大學客家學院的特色,可以提供同學們「語言溝通」、「文化感受」以及「公共管理」三種能力,使本院同學畢業之後展現與其他學科不同的職場發展能力。

從事學術研究多年,孫教授已將研究工作視為終身的志業「研究本身不是事業,不是達到別的目標的工具,追求知識本身就是目標。」他以自身經歷分享,從事研究工作必須把名利看低,並把全副時間精神投入研究,也鼓勵年青學子,只要不排斥客家,可以接受多元文化的社會,想培養語言溝通力、文化感受力及公共管理力,都歡迎來到客家學院,一同體驗客家文化之美。

 

【回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