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大首頁 | 校友服務網 | 中大校史館 | 數位校史網 .
訂閱本報取消訂閱查閱舊訊我要捐款聯絡我們
   

校園焦點

校友專區 松林記事 活動簡訊
  
     
 
 
賀!圖書館躍升「世界大學機構典藏網站」Top 80

  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網路計量研究中心(Centre for Scientific Information and Documentation, CINDOC-CSIC)公布2011年7月最新之「世界大學機構典藏類系統排名」 (Ranking Web of World Repositories),國立中央大學有2系統進入世界前100大,圖書館學位論文系統榮獲全球排名第71名;圖書館機構典藏系統榮獲全球排名第79名

  該項排行榜每半年公布一次,評鑑指標包含規模(網站頁數)、能見度(被外部連結次數)、學術檔案數、學術搜尋(學術文獻數) 4類,可綜合呈現各網站之內容質量與能見度。

  為提升臺灣各大學的學術研究成果在網路上的能見度及影響力,教育部自95年起推動各大學建置臺灣地區學術成果典藏系統(Institutional Repository, IR),如各校學術研究成果能迅速且便利的被檢索及取得,不但可以與國際接軌,提升大學的能見度與國際影響力,更可增加研究人員與國際學術單位的知識交流與合作機會。

  由此次排名顯示,中大師生向世界分享本校學術研究成果的努力,已開始獲得國際顯著的肯定,未來將持續推展,與全校師生共創佳續。

文/資料來源: http://repositories.webometrics.info/

 
 

 
大永真空捐資中大壹億 開創產學合作新典範
 
  文/圖秘書室第一組提供

   深耕真空鍍膜領域四十餘年的大永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本著取之於社會,用之於社會及培育人才的理念,將從民國100年起,分10年捐贈國立中央大學薄膜技術中心共計新台幣1億元(含卷對卷真空鍍膜設備Hybrid Roll-to-Roll Vacuum Coater),作為中央大學薄膜敎研合作以及培育新一代鍍膜菁英之用!

  雙方共同成立聯合研發中心,專注前瞻有機/無機混合薄膜技術,並扮演台灣軟性電子產業材料研發的推動者,同時,透過此技術創新平台,結合產學技術製程開發,進行跨領域合作,期待整合雙方優勢以開創世界級軟性電子與光學薄膜研究,創新研發技術,提昇產業競爭力,共創產學雙贏,建立產學合作新典範!

  大永真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楊貽謀董事長表示,企業要能夠搶佔產業先機,登上國際舞台,唯有靠積極培育人才!國立中央大學理學院李正中院長所帶領的薄膜技術中心,為台灣首屈一指的卓越研究單位,李正中院長為台灣光學薄膜研究的開創先導,同時是美國光學學會(OSA) 和國際光學工程學會(SPIE) 雙會士(Fellow),學術地位崇高,研發成果更深受業界青睞,此次大永真空爭取與中央大學薄膜技術中心合作,雙方將共同成立聯合研發中心,專注前瞻有機/無機混合薄膜技術,相信透過李正中院長的指導,將能引領大永真空研發層次精益求精、更上層樓。

  中央大學校長蔣偉寧表示,中大名列全球五百大,為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重點培植大學,日趨蓬勃的光電科技是當前重點發展領域之一,感謝大永真空的慨然捐助,實質地給予中大肯定。捐贈儀式,特別選在李國鼎故居舉辦, 國鼎先生為中大最偉大的校友之一,被譽為「台灣經濟奇蹟的推手」,他推動科技治國,致力國家的現代化發展,中央大學與大永真空共同合作,為國舉才,開創產學合作新典範,正是 國鼎先生的精神延續。

  蔣偉寧校長也感謝李正中院長對中央大學的貢獻。李院長歷年來因為協助業界成效卓著,口碑甚佳,頗受國內及日、美、法各國讚賞,因此為學校爭取不少贊助經費,包括獲得贊助興建「國鼎光電大樓」;此次再獲得大永真空公司捐贈1億元,李院長的學術成就與長久以來以工程技術對業界服務的熱誠,再度受到業界的肯定與支持。

 
 
.
 
 
土木系40週年紀念

 

 

更多精彩照片請連結
http://www.cv.ncu.edu.tw/html/Anniversary/40photo/ALBUM/100-06-04/index.html
 
 
.
 
感動100
地物所第三屆研究生於苗栗校園內合影(魏兆歆,後排左起第二位)
   
二平山憶往

口述:魏兆歆教授(54級地物所校友)  
採訪:劉英貝、林柏堅/整理:林柏堅

        當年初到苗栗二平山的中大地物所報到,這個學校景物非常「簡單明瞭」,北苗只有火車站,南苗只有公路局車站,而學校那裡是一個小山坡。印象中從外觀看學校,主體就只有一座今日行政大樓大小的校舍,旁邊有些矮房子。校門左側的柱子,跟今天中大門口的建校紀念塔形狀一樣。大門前面就是上、下坡公路。行政、辦公、教學和研究統統都在同一棟大樓裡面。旁邊的矮房子是學生宿舍、公用餐廳、浴廁等等。有些教師從是中油探勘處借聘,因為當時很少地球物理的教師、學者,學生宿舍後面有個簡陋的教員宿舍。這個校園是「見方之地,一目了然」。大門前平坡有個小池塘,大山竹子環繞。生活可以說是「風聲竹聲讀書聲,聲聲入耳;校事國事天下事,事事關心。」

        生活很簡單,就是上課、下課。週末也沒地方去,有時到苗栗鎮上走走,那裡也只有一條街,從南苗通到北苗。當地客家人很樸素保守,在他們店裡逛久還會趕人,所以我們沒什麼好逛的。苗栗有一條河,河底常沒水,宿舍旁有個小花圃,也就這樣。還有將軍山,下面有火車隧道,車過會震動。我們的學校在二平山,上去兩三百公尺就是大坪頂,坪頂上還有駐軍。民風樸素,沒什麼好玩,甚至一直到第三屆學校裡都還沒有女學生,感覺有點像進到了和尚廟,我們便戲稱是「上山出家,帶髮修行」。學校一面是竹林(正面),其他三面都是相思木,一圈就逛完,面丘背坡,也沒有操場。因此非讀書不可,對本來就嗜讀書的我,可謂是如獲至寶了。

        學校老師上完課大多就走,但學生少,加上老師經常要帶學生作實驗,因此互動密切,情如兄弟。全校學生不過四十多人,我們學生跟事務職員有些互動,有個事務組長還跟我們一起打籃球。當時我們組成一個中大籃球隊,那個組長還充當研究生跟我們一起代表學校出去新竹交大比賽。因為沒有其他活動,所以很安靜,很適合靜下來讀書。當時住宿不用錢,吃飯一個人一個月三百元。最常吃炒豆乾,魚、肉都很少,連炒蛋都少,想吃煎蛋還得另掏腰包,桌上大多都是青菜豆腐蛋花湯。因為只有讀書一條路,喜歡讀書的就待得住。沒人吵,吵也沒人理,這也是我為何會優等畢業的原因。

        中大的兩年生活改變了我的人生,讓我找到我所喜歡的興趣,對我的影響非常大,眼界打開,也幫助我接軌到大環境的潮流。中華民國建國百年(1911-2011)和中央大學創校百年(1915-2015),環環相扣,彌足珍貴。冀望中大未來能落實研究型大學的宏觀理想,邁向國際頂尖大學的巔峰,以徹底達到世界大學排名前矛的水準和榮耀。

 

 
   
顧孟餘軼事-沙坪壩中央大學雜憶

閻鴻聲

        顧孟餘先生原籍浙江,先世宦居北平,因署籍京兆,清光緒十四年(一八八八)生。幼年就讀譯學館,後留學德國柏林大學,畢業回國。民國三十年七月出任國立中央大學校長,三十二年二月辭職。

        顧孟餘先生主持中大校務雖僅兩年,頗多興革,對於中央大學日後之發展,確有深遠影響。玆特摭拾其中富有意義又極饒趣味之故事,錄舉一二,以供關心中國教育史實者的參考。

爭用禮堂演出鬧劇

        當年中央大學自校長羅家倫先生領導,全校師生共同努力,歷經千辛萬苦的磨難,終於由南京撤出,遷到重慶,在沙坪壩的一座小山頭地名松林坡上,環坡闢建校舍。惟以限於經費,不得不因陋就簡,搭建些臨時房屋。所以那時學校的教室、學生宿舍、實驗室、圖書館、辦公廳等都非常簡陋,又極擁擠,老實說根本不具備國立大學的規模。校內雖亦有個集會所,因兼作學生餐廳,遂致油污滿地,氣味異常難聞。

        顧先生到校後,首先認為學生宿舍每室住八人,四張高架床塞滿整個房間,頗不適宜,立囑總務單位設法改善,惟因受經費短絀限制,只能先作小幅度改進,每室遂以六人為準,並添備桌椅,供學生自修。其次,即興建大禮堂一所,供全校師生聚會之需。重慶氣候溫暖,又無強風,一般建材大都採用竹料,興工頗為簡易,祇要經費有著,幾個月立即完成。記得當學生宿舍改善及大禮堂建成後,校內立即洋溢起一片歡欣氣氛,尤其是學生們更興高彩烈的舉辦各項慶祝活動,就是一向不愛多事的職員們,也感覺到整個學校都在變了,師生們似已由沉悶中活躍起來,個個顯得活潑有朝氣,人人都有進取精神,還真是可喜的現象。

        民國三十一年秋季開學後,各院系學生又興起一股迎新晚會的熱潮。當然囉,大家都極力爭取周末時段的大禮堂場地。記不清確定的日期了,師範學院教育系同學和工學院電機系同學都在爭取同一時間的大禮堂會場,教育系同學搶先一步,得訓導處的許可,但電機系同學頗不服氣,就在教育系同學迎新晚會開始後,發揮學得的專長,將大禮堂電燈的外線剪斷了,因而爆發一場小小的風波。

        來是學生間的爭執,不幸竟演變成院系間的誤會,訓導處雖出面協調,亦以院系間各持己見,互不相讓,爭議遂無法平息,最後不得不提請校務會議商決。在校務會議中,先由訓導長周綸閣(鴻經)先生報告核准教育系同學使用大禮堂及未核准電機系同學申請之原委,以及兩系同學釀成糾紛的經過詳情後,教育系主任常導之先生發言,深為教育系同學鳴不平,痛責電機系同學剪線行為之不當。電機系主任陳章先生又極力為該系同學辯護,並指責訓導處措施失當,致引發此次不幸之紛爭。繼之師範學院院長許恪士先生亦力為教育系同學抱屈,請整肅校規,嚴懲肇事學生。工學院院長楊瑾叔(家瑜)先生又力為電機系同學洗刷,諉責於訓導處。於是舌槍唇劍,爭辯不己,其他出席人員鑒於自身之立場,無法置詞。主席顧先生先則靜坐聆聽各方之辯駁,面色凝重,後以爭辯不休,似感不耐,乃肅然起立,制止各方發言,鄭重表示:「大學為研究真理、發揚正義、明辨是非之最高學府,諸位都是領導學生從事研究真理之人,可是我剛才聽到諸位發表的意見,竟都不顧事實,曲意為自己院系的學生辯護,很令我失望,也很為當前大學教育的發展前途而感到憂心!要知道諸位都是國立中央大學的教授,並非某院某系的教授,理應站在學校整體的立場,對問題詳加分析,對糾紛仔細查證,然後尋求一合理的解決方法,怎可私心自用,完全置事實於不顧,而各逞狡辯之能?」當時大家聽了顧先生義正詞嚴的指正後,都面面相覷,默不作聲。於是顧先生又繼續說:「現在事實已全盤明白,不必再浪費時間,就由我作一決定:(一)今後大禮堂只供公眾集會及學術研究之用,對於同鄉會或同學會等無關學術之會議,一律不准借用。(二)訓導處既已核准教育系學生舉辦迎新會,應許其補辦一次,下不為例。(三)電機系學生如再搗亂,則一系學生鬧事,開除一系,一年級學生鬧事,開除一年級,全院學生鬧事,開除全院,重新招生,我負責任。」(以上係顧先生講話大意,為行文方便,故加括號,謹特註明。)

        一場鬧劇,就這樣落幕了。這雖屬小事一宗,亦可窺知顧先生心胸之開闊,氣勢之磅礡,魄力之宏毅,其能令全校師生衷心傾服,確非無由。

文章節錄自:《中外雜誌》,第38卷第5期(1985),頁87-91。

 
 
.
     
 
 
「2011年i-Star國家創新發明大賽暨系列講座」~徵件起跑

 

競賽目的:
國立中央大學、政治大學、中正大學、中山大學,協同國家型雲端創育聯盟(Innovative National Cloud Creation Unions, iNCCU)及各單位資源,以主流趨勢「雲端」為題,舉辦「2011年i-Star國家創新發明大賽」,冀望提供校園師生一個運用知識、相互交流、盡情揮灑的舞台,並透過此良性競爭以激發出無數創意活力,進而培育或發掘更多優秀人才,促進產學研發技術及服務之發展。

籌辦單位:
指導單位:教育部、經濟部中小企業處
主辦單位:國立中央大學
協辦單位:國家型雲端創育聯盟、中華民國創業投資商業同業公會、台北市電腦同業公會、社團法人中華創業育成協會、全國創新育成中心
聯盟推動單位:國立中央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國立中山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國立中正大學創新育成中心、國立政治大學創新育成中心

比賽說明:
(一)    發明產品不限定任何領域,但其創新技術與軟體需利用雲端運算概念,或是透過現有雲端產品所衍生之各創新服務與構想等。
(二)    其創新產品、服務或概念需具有「提高效率、改善功能、便利生活、增加新用途以及具商業價值」,並詳細撰寫創新發明構想書。
(三)    創新發明構想書若參考既有應用軟體、服務應說明其差異性與創新性,可應用情境提供完整操作流程於文件中。
(四)    需為原創性設計,已商品化之產品,不得參加本競賽,無仿冒或侵害他人智慧財產權。
(五)    初選入圍之隊伍,須參加決賽簡報,最後評定選出前四名及佳作六名。

 參加辦法:
(一)   適用對象:
報名可為個人或至多5員之團體,每團體之成員至少1位需為國家型雲端創育聯盟大專生或研究生(中央大學、中山大學、中正大學、政治大學)。

(二)   報名限制:
每人(包括個人報名和團體報名)最多得報名3件創新作品參賽。

(三)   競賽與系列講座報名方式:
1.創新發明大賽報名
至中央大學、中山大學、中正大學、政治大學,任一之創新育成中心官網下載報名資料,資料須填寫完整並繳交如下,否則等同報名失效。

  • 報名表
  • 創新發明構想書(撰寫以5頁為限以A4紙12號標楷體排版)
  • 作品未抄襲切結書簽名正本

於截止日前2011/11/21(一)至中央大學創新育成中心網站http://140.115.8.15/IICE/uploads依規定上傳報名表創新發明構想書,並親送或郵寄上述三項報名資料紙本一式至中央大學、中山大學、中正大學、政治大學,任一之創新育成中心收。

2.系列講座報名

  • 主講場地:依各校安排賽前講座課程活動。
  • 請至各場次舉辦之創新育成中心官網進行報名作業
  • 中央大學場次報名http://www.iic.ncu.edu.tw/activity.php

獎勵辦法:
   凡參賽與入圍者皆獲證明書,競賽之獎金或給與依綜合所得稅法規定除扣繳20%稅款
金牌一件:獎金新台幣5萬元、獎盃及獎狀;有意成立公司並接受學校輔導者,享有國家型雲端創育聯盟各育成中心專案優惠。
銀牌一件:獎金新台幣3萬元、獎盃及獎狀;有意成立公司並接受學校輔導者,享有國家型雲端創育聯盟各育成中心專案優惠。
 銅牌二件:每件獎金新台幣2萬元、獎盃及獎狀;有意成立公司並接受學校輔導者,享有國家型雲端創育聯盟各育成中心專案優惠。
佳作六件:每件獎金新台幣1萬元及獎狀。 

諮詢方式
國立中央大學
聯絡電話:(03)422-7151#57028
地址:320桃園縣中壢市中大路300號松果一館

 
 

 
校友可線上更改資料了
 
網址 : https://www4.is.ncu.edu.tw/schoolmate/personal_edit.php

 

  • 帳號為身分證字號(或居留證號碼),密碼請輸入您的出生年月日共七碼(例如出生年月日:65年1月1日,則輸入0650101)
  • 若您是民國84年(含)以前入學的校友,由於學籍資料尚未完全由紙本轉成數位化資料,將可能導致無法登入系統;若有任何的問題,煩請聯絡秘書室校友組:潘采芹 (03-4227151轉57043)補登相關個人資料,造成不便,敬請見諒!
  • 盡量避免使用公用電腦進行異動資料服務,在登入前,建議先取消IE瀏覽器自動記憶帳號密碼之功能,避免個人資料外洩。步驟如下:(1)開啟IE瀏覽器(2)點選[工具](3)點選[網際網路選項](4)點選〔內容〕標籤(5)在〔自動完成〕處點選〔設定〕進入,不要勾選〔表單〕與〔表單上的使用者名稱跟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