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微粒子凝聚的方法來檢測病原菌 |
||
造成人類疾病的細菌,正藉著自然及文化的改變(如禽鳥遷移、旅行,農產運銷等),快速的流傳散播。就以農產食品來說,迅實的病菌檢測,除了直接保障消費者的健康,也維繫著食品工業的發展。傳統的檢測方式是以病菌培養,再以生化或免疫血清的技術做判別。這樣的策略,先決條件是病菌能被分離培養,還要有可用於判別的形態或生化反應。也因為如此,整體檢測所需的時間甚長。自從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PCR)的技術問世之後,以病菌專一性基因為標地的檢測方式,大幅改善了傳統免疫生化所需的程本及時間。 所有以PCR為基處的檢測方式,都包含對擴增子(amplicon)之有無進行檢驗的步驟,而目前較被採用的方式是膠體電泳分析,或是利用螢光的即時PCR系統。膠體電泳雖然原理簡單,但多以專人操作,又有無法野地進行及大規模自動化的缺點。即時PCR雖然改善了膠體電泳的缺點,但須要特殊標定的引子(primer),測量螢光的機器精密而昂貴,相對的降低了其普遍性。 為了發展一更快速、更簡便、更經濟的擴增子檢測方式,本實驗室針對膠體電泳及即時PCR系統的缺失,嘗試利用微粒子凝聚的原理來創新改良。作法是在進行PCR所須的左右引子,各標以biotin (生物素)。如此得到的擴增子兩端,都將帶有biotin。由於biotin與streptavidin(卵白素)有極高的親合性,將兩端帶有biotin的擴增子與披覆有streptavidin的微粒子混合,就可使微粒子產生凝聚的現像。 |
||
當病原菌存在時,產出之擴增子兩端會帶有biotin。在與微粒子表面之streptavidin產生親合作用後,形成微粒子凝聚現象。若病原菌不存在,不會有擴增子的生成。而單端帶有biotin的引子,無法使微粒子形成微粒子凝聚現象。
|
||
|
上圖:在載玻片上進行凝聚反應。
左圖:在多孔盤進行凝聚反應。此時因微粒子凝結而沉降在孔槽底部,顯現出特殊之環狀。 |
|
本實驗室此刻對擴增子誘發之微粒子凝聚研究,主要在下列幾個要項 1.檢驗不同大小及密度之微粒子,以其縮短凝聚所需之時間。 2.以多孔盤進行微粒子凝聚沉降實驗時,孔槽大小及孔壁斜率對結果的影響。 3. 以超音波加速微粒子的凝聚反應。 4. 以光學穿透率檢測凝聚結果。 5. 自動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