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10.25:向法國「新小說教皇」霍格里耶致敬

本室全力策劃,向訪台法國當代文學與電影大師霍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 1922)致敬,和中大藝文中心、國家電影資料館、中國時報「人間」副刊、桂冠出版社合作,先在10月23日假台北市誠品書店敦南館舉辦霍格里耶電影展與「國內學者觀點」座談會,然後又在10月25日假台北市台大校友會館主持霍格里耶本人在台唯一的公開演講活動。對於大師到訪以及上述系列活動,國內媒體曾譽為「世紀末國內文壇第一盛事」。

在台灣,法國「新小說」並不是陌生的文學流派,可是一般只認識一九八五年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西蒙(Claude Simon),以及因為自傳「情人」(L'amant)而晉身暢銷作家之列的莒哈絲(Marguerite Duras),反而不清楚還有位號稱「新小說教皇」的核心人物:霍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 1922)。開啟法國「新浪潮」的電影之一「去年在馬倫巴」(L'annee derniere a Marienbad),曾經是一代文化青年膜拜的不世傑作,卻仍少有人知道,導演雷奈(Alain Resnais)的創意完全出自分鏡劇本的執筆作者,霍格里耶。

其實,霍格里耶在法國本國的聲望相較毫不遜色,而且還是「爭議大全」的化身,別具傳奇色彩。在世界各國特別是美國,甚至贏得法國當代文學乃至法國深層文化的代言人這樣的推崇。成名作「窺視者」(Le voyeur)在法國出版之初,由於文壇名筆的評論兩極化,因此轟動一時。當時貶方撰文譏嘲,聲稱作者應當扭送精神病院監禁;褒方之中則有大師級的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赫然發現,「零度書寫」的理想從此變成事實,為之驚喜莫名。至於雷奈和他兩人的合作,又是因為大導演拜讀青年作家遊走於小說與電影邊緣的代表作「妒」(La jalousie)為之驚艷而起。整體而言,霍格里耶偏愛採用異色偵探小說/電影為原型,把通俗化甚至低俗化的「推理」改造成「推翻理性主義」的實驗藝術,攪亂既有的價值和思考模式,所以詭異奇妙。

霍格里耶的作品過去廣受歐美結構主義、現象學理論界的垂青,近年又深獲大相逕庭的後現代主義、渾沌理論的學者、評界的注意。不過,一般人只要先行解除造成無謂束縛的閱讀慣性,釋放自我、找回個人的想像力,也就不難發現閱讀的喜悅;進一步則又未嘗不能把普通的閱讀行為轉變成足以和作者在紙上/片上互動的「新鬥智遊戲」。

1997年10月﹐霍格里耶首度抵台訪問﹐歡歡喜喜帶著兩年之後重訪的期望返回法國﹐台灣的種種想必會在諾曼地專為他創立的「霍格里耶文物館」留下痕跡。至於台灣的文化界有幸在世紀之交親眼目睹世界級大師談笑風生、平易近人的風采﹐相信也留下一段十分珍貴的回憶。謹此向出版霍格里耶兩本小說中文譯本的「桂冠出版社」以及視野開闊、引介大師不遺餘力的中國時報「人間副刊」、「開卷」……致謝。

 

[ 室說新聞 actualites ]
CCPF(C)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