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文學與音樂︰霍格里耶敘述文類的曲式結構和意義的生成 (Literature and Music: The Musical Structure and The Production of Meaning in Alain Robbe-Grillet's Fiction)


計畫編號:NSC 88-2411-H-008-008
執行期限:民國八十七年八月一日至八十八年九月十五日
主持人:劉光能
國立中央大學法文系
E-mail: luminis@cc.ncu.edu.tw

一、中文摘要

法國當代文學的「新小說」運動可以說是一場文學書寫的重大實驗﹔其中最受矚目的作家霍格里耶同時結合電影和音樂語法,便是絕佳的代表。本計畫案結合電影研究,重點在於探究類似鏡頭剪接、蒙太奇、鏡頭運動等語法的應用和小說文本意義的生成之間的互動關係。結合音樂研究,則意圖從一般「曲式」或「系列音樂」的基本概念切入,檢視其中重點情節或情節局部的重複、變化,其頻仍一如音樂不斷反覆、變奏的情形,分析小說的文本和音樂的本質之間可能存在的結構性關係。最終的目標當然在於透過霍格里耶的書寫特質探究其敘述類文本其中的意義如何生成,又是否果真蘊藏「反向理性主義」──個人稱之為︰「推理」即「推」翻「理」性思惟──的特殊思想。

關鍵詞︰法國「新小說」、文學書寫、電影運鏡、系列音樂、反向理性主義

Abstract

The French "Nouveau Roman" is known for its daring experiments in writing new kind of fiction. Its representative writer Alain Robbe-Grillet (1922-) incorporates cinema and music languages in his narrative compositions. This project aims to investigate the contributions of film language (such as editing, montage, and the movement of the camera) and music language (such as repetition and variation in musical form and "serial music") to the production of narrative meaning in Robbe-Grillet's fiction. By focusing our attention to the possible structural relations of these three media, we may understand better Robbe-Grillet's supremely anti-rational way of thinking.

Keywords : Nouveau Roman, cinema, serial music, anti-rationalism

二、緣由與目的

1.當今國際學界對「跨領域研究」的重視無庸贅言。就文學而言,國內的外文學界效法歐美,結合人文與社會科學--比如哲學、社會學等學門--的研究可說行之已久。至於結合諸如電影、音樂之類學門的研究,在國內的英美學界方興未艾,在法文學界則較為罕見,值得積極開發。

2.法國當代文學的「新小說」運動可以說是歐美文學在本世紀最重大的書寫實驗之一﹔霍格里耶 (Alain Robbe-Grillet, 1922-) 甚至和五○年代以降從歐洲開始興起的當代文學理論產生跡近相生相成的關係。大體而言,法國學界在五、六○年代研究他的敘述文類作品,偏好結合馬克思主義、現象學、結構主義﹔美國學界則從八○年代開始藉助解構主義、後現代主義,提出不同的詮釋。

3.霍格里耶對於視覺描繪的愛好在早期的文學作品之中表露無遺,所以迅速在法國評界獲得「目視派」 (Ecole du regard) 的別名﹔隨後也同時從事電影創作,並且引起電影符號學理論界的高度興趣。此外,西方當代音樂的創作者或愛好者閱讀他的文學和電影作品,也常作「系列音樂」 (musique serielle) 的聯想。可惜,就是在法國也少有文學學者真正借重電影語法或是「樂種」 (genre musical) 、「曲式」 (forme musicale) 的概念對他的文學作品進行相關的研究﹔同時結合文學和電影、音樂等藝術加以探討,恐怕更是全新的嘗試。

4.個人數年前開始借重文學敘述理論以及現象學研究霍格里耶的小說,隨即發現有所不足﹔因而進一步從文學與電影互動的角度以及反向理性主義 (anti-rationalisme; 個人稱之為︰「推理」即「推」翻「理」性思惟)的觀點切入,總算較有心得。近期則又確認,唯有一併引進音樂的概念,才可能更為完整的掌握該作的精髓。最終的目的,一者,在於透過他的書寫特質探究文本 (texte) 的意義如何生成、其中又蘊藏何種思想,二者,在於對一部和當代西方思潮的發展息息相關的傑作,提出一套兼具創意與說服力的詮釋。

三、結果與討論

1.基於電影的發明遠較音樂為晚的理由,文學結合音樂的研究當然有一段更長的發展史。弔詭的是,文學結合電影的研究,在今日的台灣學界似乎後來居上,聲勢已成;而且,「改編」的問題固然仍舊不時落入「忠實」與否的不當爭議,倒是從「比擬」的觀點著手,主張文學「書寫」可以「類似」電影的運鏡、分鏡、剪接、蒙太奇……,反而變成無可質疑的常識。文學結合音樂的研究,其實並沒有不能也從「比擬」的角度切入的道理。

2.整體上,文學與音樂之間的關連,如果「由外而內」──從傾向於只將文學當作記載音樂 (musique) 的檔案資料,以迄討論文學本身的音樂性 (musicalite) ──加以分門別類,約略有:

a.文學作品裡對當時樂器、樂曲、樂風、社會功能、官民品味……的記載和描述(比如莎士比亞眾多的劇作,或是類似普魯斯特 (M. Proust) 《追憶似水年華》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的音樂聚會以及某個樂句 (phrase) 對文中敘述者的記憶產生的作用)的整理和分析。
b.單一曲類--比如歌劇--來自文學的啟示(譬如小說《卡門》、戲劇《費加洛的婚禮》等原著的改編、作家應邀創作新劇、撰寫唱詞…)、特定流派(尤其是浪漫主義)在文學、音樂、繪畫等鄰近領域的互通、互動關係。
c.口述文學與歌謠、詩/歌可吟可唱、相生相成的傳統關係。
d.再來便是從「比擬」的立場出發,探討有關韻文詩或散文體的文本(包括小說)自身的「音樂性」 (musicalite) ,比方法國當代女作家莒哈絲 (M. Duras) 文句 (phrase) 的長短變化、交錯,相同字串或是相近音色在字句層次的反覆出現所構成的某種音樂感。
e.更新的方向則是,仍舊由「比擬」的立場出發,語帶模糊的借用音樂從莫札特以降逐步豐富的「對位法」 (contrepoint) 或是作曲家華格納特有的「母題」 (leit-motiv) 概念,不過,「對位法」可能只是「對比/contraste」的同義詞,「母題」代表的是某種「主題/theme」的「反覆出現」,而且大體上有些失之局部、甚至流於點綴性質的技巧描述;
f.至於小說的文本和音樂的本質之間可能存在的「結構性關係」,就法國而論,過去在這方面的嘗試較覺零星,也所以留下廣大的拓展空間。

3.關於上述的結構性關係,一個相當典型的範例是法國當代作家葛諾 (R. Queneau) 的《文體練習》 (Exercices de style) ;該書以九十九種不同的文體(style)描述一個日常瑣事,本質上酷似巴哈的《高德堡變奏曲》 (Variations de Goldberg) 組合一個主題 (theme) 和三十一個變奏 (variations) 的模式,也和貝多芬的《狄雅貝里變奏曲》 (Les variations de Diabelli) 如出一轍。至於同樣被歸入「新小說」運動的班傑 (R. Pinget) ,則著有一部小說題為 Passacaille,明言以類似該種舞曲的形式架構全書。

4.霍格里耶所作的書寫實驗,其複雜、豐富的程度當然不止於此。

a.應美國出版社之約所撰一部專為法文教學而作但又兼具個人一貫風格的小說《精》 (Djinn) ,一方面緊扣法文動詞的八種時態 (temps) 變化,另方面也酷似一個主題加上七個變奏的樂曲,便是其中一個實例。
b.除此之外,他也因為個人的文學書寫和一般的音樂作曲有些異曲同工,所以應邀和作曲家 Hilding Rosenberg 合作撰寫過《表面可疑的痕跡》 (Trace suspect en surface) 一書。
c.更重要的是,不僅他本人曾經公開列舉當代的音樂大師Alban Berg自況,西方音樂的創作者或愛好者在閱讀他的文學時,也常作「系列音樂」 (musique serielle) 的聯想。
d.結合音樂知識研究霍格里耶的敘述文類,簡要說來,便是從「系列音樂」或是一般的「曲式」 (forme musicale) 的概念切入,檢視譬如《妒》 (La jalousie) 、《幽會屋》 (Maison de rendez-vous) 等作品的重點情節或情節局部的重複、變化,其頻仍一如音樂不斷反覆 (repetition) 、變奏 (variation) 的情形,然而因此產生極其詭異的正/反/亂 (positif /negatif /eclatement) 結構,導致「故事」的敘述、「意義」的釐清、「真相」的建立為之懸空無解的結果。
e.進行上述研究最基本也最有效的辦法當然是利用電腦科技:首先是借重文件掃描及辨識軟/硬體 (Scaner & OCR) 建立數位化的文本資料,繼而利用文件檢索與比對軟體完整搜尋特定的字詞或詞組在文本中出現的正確位置以及相較於全文的重要性。話雖如此,包括歐美在內的相關軟體現有的功能卻仍只限於字詞的檢索,甚至無法處理句法結構之類的問題,因此進一步分析故事情節或是文本的整體架構,仍須仰賴人腦而非人工智慧。
f.分析的最終目標並非只限於現象的羅列,而在於意義的詮釋;至於意義的詮釋當然也必須藉助結合多種人文社會科學而且發展最完備--所以不管是電影、繪畫或是音樂研究﹐在現階段都習於也喜於從中擷取養分--的文學理論。

四、成果自評

1.本計畫案進行跨領域、跨媒體的研究,可以說是個人從既有專長推及相關領域、由「已知」推及「未知」的嘗試。目前的研究成果暫時遵照國科會的報告格式和篇幅規定簡要交代,完整的論文則將在後續的研究完成之後依循公開發表的模式就教高明。

2.本案主要的特色在於結合電影與音樂知識應用於文學研究,並且借重資訊科技的辨識、檢索技術,系統化、多角化分析霍格里耶的作品。研究過程帶來的重大收穫之一是,個人過去對於電腦的使用一如多數的人文學者,僅限於文書處理的層次,摸索期間則逐步熟悉不同的軟/硬體,尤其是全文完整辭庫的建立、特定字詞或詞組的定位和檢索,乃至文體分析 (analyse stylistique) 及比較的絕佳工具:法國尼斯大學 (Universite de Nice) 文學教授研發的軟體 Hyperbase。電腦絕非萬能,個人所受的影響卻十分顯著而且絕對正面,此後也將踏上借重更多現代科技之途。

3.額外而可貴收穫是,因為進一步認識音樂的特質,連帶發現可以採用較為準確的方法處理霍格里耶的電影作品介於影/音兩者之間勉強可以稱之為「辯證對位法」 (contrepoint dialectique) 的關係。個人下一步的相關研究,便打算從備受推崇可惜飽受誤解的名作《去年在馬倫巴》 (L'annee derniere a Marienbad) 片中男/女主角 (X/A) 和影/音之間亦步亦趨、互補而又矛盾的關係出發,擴及《歐洲特快車》 (Trans-Europ-Express) 、《撒謊之男》 (L'homme qui ment) 等電影作品,分析霍格里耶如何改寫有聲電影原本可以變化無窮然而長期遭到全面簡化的影/音關係。

五、參考文獻舉要︰

A. 霍格里耶研究:

1.Collectif, Esprit n° 7-8 : Le "Nouveau Roman", 1958

2.Collectif, Nouveau Roman : hier, aujourd'hui, 2 tomes, Colloque de Cerisy, 10/18, 1972

3.Collectif, Robbe-Grillet, Colloque de Cerisy, 2 tomes, 10/18, 1976

4.Collectif, Obliques : Robbe-Grillet, n° 16-17, 1978

5.Allemand Michel et al., Le Nouveau Roman en question : Nouveau Roman et archetype, 2 tomes, La revue des lettres modernes, 1992 et 1994

6.Barthes Roland, Essais Critiques, Seuil, 1964

7.Gardies Andre, Le cinema de Robbe-Grillet : Essais semiocritique, Albatros, 1978

8.Gardies Andre, Approche du recit filmique, Albatros, 1980

9.Goldmann Lucien, Pour une sociologie du roman, Idees/ Gallimard, 1964

10.Leenhardt Jacques, Lecture politique du roman : La Jalousie d'Alain Robbe-Grillet, Minuit, 1973

11.Morrissette Bruce, Les romans de Robbe-Grillet, Minuit, 1963

12.Oriol-Boyer Claudette, Nouveau Roman et discours critique, Ellug, Grenoble, 1990

13.Wolf Nelly, Une litterature sans histoire : essai sur le Nouveau Roman, Droz, Geneve, 1995

B. 文學與音樂及其他︰

1.Backes Jean-Louis, Musique et litterature : Essai de poetique comparee, PUF, 1994

2.Bernard Michel, Introduction aux etudes litteraires assistees par ordinateur, PUF, 1999

3.Escal Francoise, Contrepoints : Musique et litterature, notamment "Musique et fiction : Balzac et Beethoven : le theme de la Cinquieme symphonie dans Cesar Birotteau et Un roman musical : Consuelo de George Sand" (pp. 15-92), Meridiens Klincksieck, 1990

4.Matore Georges et al., Musique et structure romanesque dans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notamment "Ecriture proustienne et ecriture musicale" (p.p. 240-261) Klincksiecke, 1972

5.Pautrot Jean-Louis, La musique oubliee : La nausee, L'ecume des jours, A la recherche du temps perdu, Moderado cantabile, Droz, Geneve, 1994

6.Piette Isabelle, Litterature et musique : contribution a une orientation theorique : 1970-1985, Namur, PU de Namur, 1987

7.Sabatier Francois, Miroirs de la musique : La musique et ses correspondances avec la litterature et les beaux-arts XIXe-XXe siecles, Fayard, 1995

 

| 專題一得 recherches |
CCPF(C)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