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想像力所失去的自由:霍格里耶《妒/窗》讀創〉 見霍格里耶著/劉光能譯:《妒》,1997年,165-197頁。


閱讀霍格里耶的作品,不論是小說或是電影,都是一種考驗。就第三部小說也是代表作而論,讀者的想像力必須自求解放的理由,首先在於《妒》(La Jalousie, 1957)的書寫已經開創一種遊走於小說/電影、唯物/唯心、透明精密/爆裂紛飛……邊緣的「多點臨界美學」。

《妒》的特殊寫法類似採用電影主觀鏡頭,主角則好比是身上配備輕便型機器的攝影師,或者根本就是攝影機本身,所以在全文裡無影無蹤卻又無所不在。全書的內容甚至盡是他的視覺(及其他感官的)活動、是他自覺與不自覺的意識活動的內容。

話說回來,借由電影鏡頭的觀念切入,固然具備相當的說服力,可是利用音樂曲式的概念另行閱讀,又會是另一番景象。比如其中看似雜亂無益的枝節,便如同「多聲部」(polyphonie)樂曲的「主題」(sujet)一般,各自在本身的反覆與變化、重複與變奏之中塑造一名充滿猜疑和臆測的妒夫,並且在彼此穿插出現的途中互動、互滲,以迄最後組成一個質疑人類自以為足以經由自以為充分具備、完全掌握的「理性」(raison)認識自己、看清世界的綜合變奏。

 

| 專題一得 recherches |
CCPF(C)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