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號 愛滋病專題

愛滋病的應用倫理反思


銘傳管理學院共同科 鈕則誠


一、為什麼要談愛滋病?


  《應用倫理研究通訊》創刊號選擇以愛滋病做為關懷的主題,表現了強烈的入世用心。倫理思考原本是十分貼近生命的,無奈過去部分學者在智識上的努力有時竟遠離了生活主題,如今我們才需要標幟著「應用」學術以示回歸道德實踐的立場。然而應用倫理研究終究還是重於言詮,筆者在此只能藉釐清問題以呼籲世人改善現狀。環顧周遭,足堪為應用倫理學重視的題材不在少數,但像愛滋病這般引起專業人員及社會大眾焦慮心理和道德爭議的事象尚不多見。從應用倫理觀道德爭議的事象尚不多見。從應用倫理觀點反思愛滋病對社會文化帶來的衝擊進而尋求改善之道,無疑是一份極有意義的工作。


二、什麼是愛滋病?


  愛滋病的正式名稱為「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愛滋」(AIDS)乃取其英文名稱四字字首組合的諧音。此病顧名思義並非單一疾病,而是一組免疫能力失去作用下的症候群,結果足以致命。然其發病實導因於一種「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的感染;世界首次對愛滋發病的報告出現在美國,時間為1981年6月5日。愛滋病的感染管道主要是性行為的體液傳染,此外受污染的輸血和針頭注射亦會致病,懷孕母親可對胎兒垂直感染。目前因愛滋病而死亡的人數已累積達六百四十萬。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估計,至公元2000年,世界上約有四千萬至一億人將受到HIV感染,其中百分之九十以上患者居住於第三世界國家。


三、如何談愛滋病?


  現象說明:事實認定討論愛滋病牽涉到現象說明和意義詮釋兩個層面,也就是事實認定與價值判斷,二者分屬科學與哲學的論述。然而根據科學哲學的看法,事實認定本身即含有價值判斷,價值判斷則必認定本身即含有價值判斷,價值判斷則必須扣緊事實而發,因此二分下的考察只是權宜之計,並非必然分化。愛滋病自感染到發病,病毒的潛伏期相當長,自四年至十五年不等。至於從實際感染到足以被檢測出已遭受感染之間,則有一段二至六個月的空窗期,有人即在此時將病毒傳染給他人而不自知。病毒一旦活化致病,約有一半的患者會在一年內死亡,但存活五年的比例也有百分之十五。


  咸信愛滋病毒最早形成於非洲中部的靈長類身上,時間約在七○年代中期,當地黑人受其感染,再通過異性間的性行為而擴散。它進入美洲的窗口是美洲唯一的黑人國家海地。在非洲及海地大多是經由異性性行為感染,可是世界上頭一次對此病的醫學報告卻針對美國五名白種同性戀男子,其後愛滋病遂在世人心目中烙下「男同性戀傳染病」的刻板印象。這個偶然的原因造成日後世人對愛滋病產生認知上的偏差,以為異性性行為不易感染,結果反倒助長了蔓延。


  意義詮釋:價值判斷世界上有九成愛滋病帶原者居住在下撒哈拉非洲、南亞與東南亞,以及拉丁美洲與加勒比海等地區的國家中,九○年代間將有一千萬名兒童會被父母傳染而死於非命,這些事實卻被父母傳染而死於非命,這些事實卻在已開發國家的媒體上得不著重視。由於部分知名人士以男同志身分感染愛滋而去世,受到媒體渲染,西方國家人民遂對同性戀者、雙性戀者加以醜化或污名化(Stigmatize)投予歧視,歧視對象並波及注射毒品者和娼妓,造成「愛滋病恐慌」,歷久不衰。


  歷史上對某些特定團體集體醜化的事實屢見不鮮,甚至有利用政府力量強制執行者,二次大戰間美國政府將日裔美人集中安置於沙漠地區以免其協助日軍侵美便是一例。如今有些國家對愛滋帶原者的強制篩檢亦屬類似反應,這種反應多半來自恐懼和嫌惡的心理。恐懼心理導因於愛滋乃是致命的傳染病,嫌惡心理則形成於對同性戀及雙性戀的不悅。此外預防和治療愛滋需要花費大量人力財力,也會讓社會大眾有所詬病。當矛頭一致指向帶原者及患者時,醜化的動作便層出不窮了,其中尤以醫療保健人員的不佳態度最令當事人感覺受到傷害。專業人員的執業態度涉及醫療倫理中的重大議題,此即是醫病關係(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hip)。


四、愛滋病的倫理反思


  醫療倫理醫療倫理學是應用倫理學的主要部分,醫病關係又是醫療?倫理學的主要部分,醫病關係又是醫療倫理學的主要部分。醫病關係的兩個極端是家長主義(paternalism)與消費者主義(consumerism),病患的自律(autonomy)自前者向後者遞增。當代醫療倫理學家歸結出生命醫療倫理學四原則途徑(four-principles approach to biomedical ethics),這四組(cluster)道德原則包括:


  尊重自律-對任何具有自主能力的人所做的決定予以尊重。無傷(nonmaleficence)──避免對患者造成傷害。增益(beneficence)──為患者帶來福利,並將這些利益同風險及成本加以調和。正義──將利益、風險、成本予以公平分配。據此等道德原則觀之,愛滋病帶原者及患者的確未曾受到合理待遇。這又以個人自律不受尊重最為根本。


  尊重他人的自律包括尊重的態度和尊重的行動兩部分,唯有能知亦能行方為真正的尊重。社會大眾對愛滋感到恐慌是由於無知,醫療人員具備專業知識卻依然秉持世俗成見而排斥愛滋患者,就有失專業倫理了。


  人本關懷醫療倫理可以基於宗教情操,也可以反映人本關懷;後者的動力是同理心或共感(sympathy),此即小說家米蘭昆德拉所描述的同情(compassion):與受苔米蘭昆德拉所描述的同情(compassion):與受苦難折磨的人相處,並體會他所有的感受。愛滋患者感受到癌症患者同樣的絕望,且必須承擔後者所無的社會歧視,這種雙重傷害是醫療倫理首先要面對並克服的。愛滋病毒潛伏期甚久,當事人從HIV檢驗呈陽性反應到發病有很長的路要走。去年榮膺美國《時代》雜誌年度風雲人物的華裔科學家何大一博士的貢獻,即是提供一種特殊療法以抑制愛滋病毒發作。這項努力的結果雖然延長了患者的存活期,卻也帶來相應的醫療倫理困境:在醫療科技尚未能有效根治愛滋的情況下,當事人必須忍受更長久的社會歧視和心頭陰影。此時醫護專業人員理應秉持尊重自律的人本精神,協助當事人對自己的未來從?理性抉擇,包括就醫、就業或就學的生活方案。最要緊的是,醫護人員需要培養出同理心以善待患者,並協助其家屬或親密伴侶作出適當判斷及度過難關,以免患者自暴自棄。


  總之,以宗教的或非宗教的人本關懷去妥善照顧愛滋患者,既為醫護人員責無旁貸的神聖使命,也是社會大眾人溺己溺的崇高理想。這是倫理研究的迫切課題,亦為道德實踐的當下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