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刊號 愛滋病專題

愛滋病患瞭望台


中央大學哲研所研究生 蔡文義


  當我們忘記,我們也是統計數字中的一部分(不論是在之內或之外)時,數字永遠只是數字,在驚歎之餘總是落了個「吹皺一池春水,干卿底事」的下場。胡塞爾的意向性讓我們對生活世界產生了有意義的聯結,而我們在這裏所希望提供的,絕不是一堆無意義的統計數字與病例報導,而是希望在讀者的意向與這份資料之間,有某種意義上的聯結,體認到我們亦都籠罩在這世紀的、國際的浩劫之中,這才是問題的「本質」,而不僅僅是問題的「現象」。


  ※1981年,美國提出首位愛滋病患報告。【不過,更正確地說,應該是病患報告。【不過,更正確地說,應該是1979年到1980年,美國疾病管制中心開始注意境內原本健康的同性戀、血友病患、靜脈注射藥物成癮者,因後天性免疫性缺乏,而易有伺機性感染及癌症者,並命名為Acquired immuno deficiency syndrome,AIDS】


  ※自此以後,美國本地以及歐洲許多國家,陸續有新病例出現,而且是以驚人的幾何倍數增加;以美國為例,1982年有747例,到了1983年則有2124例,增加了184%,再加上特高的死亡率(二年存活率只有10%至30%而已),因而引起了世人的恐慌,而有「廿世紀的瘟疫」之稱。


  ※目前任職於聯合國AIDS防疫組織的Peter Piot,在1981年參加美國愛滋病會議時,聲稱他1970年代,曾在中非發現這種病症,後來經證實的確是愛滋病,不過並非像美國是發生在同性戀身上,而是發生在夫妻之間,為區別起見,醫學界通常將在美國的發現的病例稱之為第一型AIDS,而在中非發現的病例稱之為第二型AIDS。


  ※在1984年以前,由於醫學界對AIDS的病因尚未能掌握,因此一直將它當作是一種症候群,而視之為傳染病的一種;而在1984年4月,由美國的Robert Gallo以及法國的Luc Montagnier兩位學者,首度成功地分離出AIDS的病毒HIV,也開啟了愛滋病在病離出AIDS的病毒HIV,也開啟了愛滋病在病毒學研究的新紀元。


  ※國內第一例愛滋病患於1984年底發現,患者為美籍人士;1986年3月首次出現本國籍愛滋病例,引起國人極大的震撼。


  ※1985年3月,美國將HIV抗體檢驗列為捐血者例行檢驗。


  ※1985年4月第一屆愛滋病國際會議在美國亞特蘭大舉行。


  ※行政院衛生署於1985年5月間,成立「愛滋病防治小組」,於同年6月召開第一次會議,正式公佈列為報告傳染病,並決議選定台大醫院與榮民總醫院為AIDS診療中心,接受社會諮詢及轉介病患;此小組於1991年擴大編制,成立「愛滋病諮詢委員會」。


  ※1986年某大學學生被發現有愛滋病,也引發學校與衛生部門對就學權益與施行抗體篩檢意見不一致。


  ※1987年3月,第一個抗愛滋病毒劑AZT,在美國核准上市;在1991年十月之後,DDI與DDC這兩種藥品也分別研究成功而上市,在愛滋病的治療上有重大的進展。


  ※世界衛生組織(WHO)選定1988年12月1日為首次愛滋病的世界日。


  ※於1988年起,全國各捐血中心將HIV抗體檢驗列為捐血者例行檢驗,以提高輸血安全。


  ※1990年11月「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防治條?血安全。


  ※1990年11月「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防治條例」在立法院三讀通過,翌年(1991年9月)衛生署公佈「後天免疫缺乏症候群防治條例施行細則」。


  ※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NIH)的研究人員,由1982年的27名很快地增加到1991年的1183名,增加了四十幾倍;而研究經費更由1982年的三百多萬增加至1991年的八億,增加了200多倍,這還不包括其他單位及民間人力物力的投注。


  ※1992年8月,「中華民國AIDS防治協會」正式成立。


  ※1992年12月,國內有關愛滋病的專刊「愛滋病防治季刊」創刊。


  ※由國內愛滋病感染途徑來看,自1990年感染途徑逐漸複雜化,而因異性戀而感染者,已於1992年超越同性戀者。


  ※以往醫學界皆認為愛滋病毒有所謂潛伏期,而在1995年1月由George Shaw及David Ho(何大一)的報告指出,並無所謂潛伏期,愛滋病毒與人的抗體一直是處在激烈的“作戰狀態”之中,一直是維持著一種此消彼長的連續過程。


  ※就在前述的研究基礎之下,何大一開始研究如何抑制愛滋病毒的活躍性,抑止它的分裂活動,而於1995年12月,提出中文所謂「雞尾酒療法」的新治療法。


  ※1995年,澎湖某國小學童感染愛滋病,引起社會普??※1995年,澎湖某國小學童感染愛滋病,引起社會普遍的關切。


  ※1995年11月,國內第一個由患者與家屬組織成立「愛滋病患者權益促進會」,爭取他們應有的尊重與權益。


  ※有五十名血友病患約在十一年前,因使用未經加熱處理的血液製劑而感染愛滋病毒(其中18名已死亡),於1995年11月召開公聽會,並請求監委調查是否有人員疏失。


  ※1995年12月,一名男嬰在出生時由母體垂直感染愛滋病毒,而不久後奇蹟似的自動解毒,不僅為國內首例,國際醫界亦為罕見。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1996年7月估計:全球已有2180萬人口被HIV感染,目前已演變成AIDS者共計約760萬例,而其中580萬例已死亡。而根據1997年1月TIME雜誌上的資料顯示,全球受HIV感染者已有2940萬人,演變成AIDS者有840萬例,其中640萬例則已死亡。【值得一提的是,WHO在1991年感染人數的估計是1000萬】


  ※面對AIDS,美國及歐洲各國皆投入大量的人力與經費來研究防治之道,相形之下,亞洲國家似乎並不那麼在乎,以泰國為例,在一開始由於對愛滋病的無知,使得愛滋病帶原者的數目在六年內由十位數、百位數、千位數而增加到五十萬,終於逼得泰國政府不得不積極防治。更有十萬,終於逼得泰國政府不得不積極防治。更有甚者,在世界各國皆以戒慎恐懼的態度面對AIDS而使得疫情得以控制的情形之下,專家根據資料指出,愛滋病的下一波高峰將是出現在亞洲。


  ※據衛生署1996年11月的統計,國內感染愛滋病毒者共計1135人,而發病者為390例,其中有237例已死亡。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統計資料中顯示:感染者的年齡大多在20~39歲之間,這對生產力、家庭穩定性、社會成本來說,都是個很大的問題。


  ※何大一作為《TIME》1996年底封面人物。 十六年,對人類的文明歷史來說,實在是一個很短的時間,但在對愛滋病的歷史作一簡單的回顧之後,讓人不禁懷疑人類面臨如?一個前所未有的大浩劫,是否還有希望?不論你是悲觀還是樂觀的,請將整個社會視為一個共生的團體,讓我們由認識愛滋、防治愛滋,進而接納並關懷愛滋病患,畢竟愛滋病雖然可怕,然而愛滋病患者並不可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