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期 基因改造專題

二十一世紀生命科學的展望


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生物系教授 曾哲明


  每一個新生命的誕生,總是充滿著驚喜,使得人類對於生命現象,似乎是永無止境的探索。二十世紀生物學的研究,為人類社會與生活的環境,帶來前所未有的衝擊;邁向二十一世紀,預期生命科學的研究,將更是精彩絕倫、歎為觀止。


  十九世紀中業,達爾文發表了他對物種起源的看法,將生物學從宗教思想的禁錮中解放出來,於是一系列化石的證據,勾勒了生命演化的腳步。百餘年來,科學家並未停下腳步,由於不斷的發現新證據,使生命的起源推向38億年前,而能行光合作用的細胞,也可能在25億到30億年前,即生活在地球上;就在1999年,科學家從中國的雲南昆明附近,更發現了可能生活在5億3千萬年前的脊椎動物祖先? 海口蟲(Haikouella)。近年來,利用分子生物技釦Q用分子生物技術,科學家以各種生物的DNA分子結構相互比較,推測出生物間的演化順序及親源關係,透過遺傳物質的變異程度,更精確的判斷物種演變的過程。可預見演化學仍將是二十一世重要的生物學門。


  隨著人類對地球環境變遷的重視,生態環境的保護及物種歧異度的維持,也將是二十一世紀生物學的重要課題。大氣中的CO2含量就是個最明顯的例子。科學家發現現在大氣中的CO2含量與工業革命前相較,多了近30%,CO2所帶來的溫室效應,可能嚴重影響地球上的生物生存環境,故世界各國在二十世紀即將結束之前(1997年),於日本京都達成協議,希望在公元2010年時,能使CO2排放量比1990年減少5% 。預計在2010年時世界總人口數將逼近70億,其中約80%將是開發中國家的居民,故邁向二十一世紀的今天,生物學家勢必要針對生態環境與農業改革,注入更多的心力。


  二十一世紀生物學的重點學門之一,為腦神經生理學。從複雜的腦部構造,到神經傳導的分子機制,還有很大的研究空間空間。二十世紀末,科學家利用核磁共振等尖端儀器,獲得了許多人類腦部活動的資料,如不同睡眠期,腦部活動的型式,以及癲癇病人抽搐時,腦部活動與正常未發病時的不同等;近來,科學家更發現人類及其他動物的「生物時鐘」,與光線誘使腦部減少Melatonin分泌有關,而melatonin是使人入睡的神經傳導物。如果將腦與人類行為、思想的關係納入考量,則更有無數留待探討的課題,也更突顯腦神經生理學對人類社會的衝擊。


  當然,二十世紀最令人振奮的生物學進展,就是生物技術科學。科學家利用對遺傳物質? DNA的操縱,幾乎是開拓了一個無所不能的領域。1953年,來自美國的James D. Watson與英國科學家Francis H. C. Crick共同在Nature雜誌第171卷發表了一篇關鍵性文章,題目是「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 A structure for deoxyribose nucleic acid」,確定DNA的立體構造為雙股螺旋體;至此生命科學的研究,開始逐漸邁入分子生物的時代。由DNA上的遺傳訊號到蛋白質構造之間的一系列過程,也被陸續揭示出來。


  首先,帶有基因的一段雙股DNA分子必須分開,接著利用特殊的酵素系統,依照DNA分子上的含氮鹽基序列,一次合成一段mRNA,故mRNA上的鹽基序列乃忠實的將DNA上的遺傳訊息抄錄下來,故這段過程稱之為「轉錄」,mRNA隨後離開細胞核,進入細胞質中,與核糖體結合,形成mRNA-核糖體複合體;此時,含有特定補密碼子(可與特定密碼子配碼子配對的三個含氮鹽基),並攜帶有特定胺基酸的傳送RNA(tRNA)就依據mRNA上密碼子的順序,依序接上胺基酸,最後合成一條有特定胺基酸序列的蛋白質,這項將鹽基序列翻譯成胺基酸序列的過程稱之為「轉譯」。


  所謂「重組DNA」是將兩段不同來源的DNA組合成一條DNA,這段DNA可被轉移到宿生細胞中,而重組DNA的基因可經過轉錄及轉譯的過程,製造出特定的蛋白質,以正確的表現此基因所帶有的遺傳訊息。1973年,科學家成功合成了人類史上第一段自然界中不存在的「重組DNA」。完成這項歷史性任務的科學家,是美國史丹佛大學的Stanley Cohen,Paul Berg以及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Herbert Boyer;換言之,科學家已經可以依據紙上的藍圖,建構出遺傳物質,這種技術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遺傳工程」。


  遺傳工程對人類的重大貢獻,首推人工胰島素的合成,直到重組DNA技術產製胰島素獲英國、美國、紐西蘭核准上市之前,胰島素的主要來源是豬和牛的胰臟,供應來源很不穩定。據估計,全世界約有6千萬名糖尿病病人,其中約4百萬人正以胰島素治療,而糖尿病的病人數目正以全球每年近2%的速度在增加,而施用胰島素的人數則以每年5-6%的速度增長。遺傳工程產製的胰島素,造福了千萬個糖尿病的病人。


  今日的生物技學,還得利於二十世紀許多關鍵技術的突破,如1983年由Kary Mullis發展出來的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技術,為分子生物技學帶來革命性的進展。PCR技術被廣泛使用在疾病的診斷、犯罪偵查、親源鑑定及許多生物技術科學的研發上。


  改變單一細胞的性狀並不是遺傳工程的目標,生技學家希望能在受精卵奔受精卵或胚胎時,即能增加或刪除細胞中的基因,改造遺傳訊息,「製造」出特殊性狀的子代。1981年左右,美國的Richard D. Palmiter及Ralph L.Brinster等人,即以顯微注射的技術,將一段病毒酵素(Herpes Thymidine kinase gene)打入老鼠的受精卵中,使母老鼠生出的小老鼠,體內細胞有能力製造病毒的酵素,成功的「製造」出基因轉移鼠。Palmiter 等人的成功,激勵了其他的研究群,製造了更多的基因轉移鼠,並將此技術拓展到果蠅、魚、海膽、青蛙、豬、羊、雞、牛等動物上,使人類能真正建構遺傳訊息,製造出基因轉殖動物,呈現出人類所設計的表型。除了顯微注射之外,以病毒為載體攜帶的外來基因,感染胚胎細胞,也是導入外來基因的方法;此外,將囊胚期胚胎中的幹細胞(未分化的細胞)取出,植入外來基因,再放入囊胚的技術,也被廣泛的使用。


  1996年,蘇格蘭愛丁堡近郊的Roslin研究所成功的複製了一頭羊,取名為桃莉(Dolly),這項遺傳工程技術的成功,震撼了世界每一個角落。Roslin研究群是將來自六歲大的母羊乳房細胞離體培育起來,再從一受孕的母羊體內取出一卵細胞,隨後將卵細胞的細胞核去除,再與乳房細胞融合,使卵細胞獲得新的細胞核,被換過核的卵細胞再以電極刺激,促使細胞分裂,分裂數次之後,再植入代孕母羊子宮中,發育成小羊。由於核中帶有6歲母羊整套的遺傳訊息,故小羊桃莉應該是6歲母羊的複製品。1998年,日本的科學家也成功複製了4隻小牛,可見複製動物的故事才正要開始。利用核轉植技術,科學家也正在嘗試以幹細胞複製人類的器官。


  「基因治療法」是二十世紀生物技術的另一項重要突破。具有醫療功能的基因,因,往往鑲入一環狀且經過特殊建構的DNA質體中,醫護人員將質體以皮下或肌肉注射的方式,打入病人體內,以達到治療效果。首位接受基因治療法的例子,是治療一位罹患腺嘌呤去胺脢(adenosine deaminase)基因異常()的女孩Ashanthi De Silva,這是一種先天性免疫缺失症,她從四歲起接受基因療法治療,現在(2000年)已經13歲了,仍然接受定期的檢查與治療。基因治療法的目標還包括癌症、過敏、愛滋病等許多二十世紀無法解決的醫療難題。


  「生物晶片」將是二十一世紀的新興生物技術產業。基因晶片(gene chip)為生物晶片的一種,依照製造方式及附著在晶片上物質的不同,分為「寡核甘酸晶片」(Oligonucleotide Chip)及「DNA微陣列」(DNA Microarray)等兩種。「寡核甘酸晶片」是利用光化學原理,在每一直徑0.05毫米平方(mm2)的微小方格內,依照欲檢驗基因的核甘酸序列,合成一段寡核甘酸探針,故每個方格中的寡核甘酸的序列皆可能不同,使一片127cm×1.27 cm的晶片上,可同時檢驗4900個基因。使用時,將樣樣品DNA放大並兩股分開,並在每一條DNA尾端接上螢光標標籤,隨後滴在晶片上與探針雜合(hybridization),如果樣品中某基因發生突變,核甘酸序列無法與探針互補,則在適當的鹽濃度清洗下,會被沖洗掉,只留下完全互補的DNA配對。晶片隨後在顯微鏡下,以螢光偵測器判讀,並將千萬個雜合訊息傳送至電腦分析,沒有訊號的點代表此基因發生突變。「DNA微陣列」(DNA Microarray)在每一直徑0.05毫米平方(mm2)的微小圓點內,使用自動機械將PCR的產物(作為探針)以高密度附著上去,每個圓點中的探針皆可能不同,使一片2×2 cm2的晶片,可同時檢驗兩萬個以上的基因。樣品的測試方法與「寡核甘酸晶片」(Oligonucleotide Chip)相似。


  1990年科學家開始一項很有野心的計畫,稱為「人類基因組計畫」,預定以15年的時間,將人類約三十億個核甘酸的序列辨識出來。科學家借此資訊,可深入研究藏在其中的8至10萬個有功能的基因。更可配合生物晶片與基因治療技術,嘉惠千萬個罹患遺傳疾病或癌症的病人。這項計畫由於核甘酸判讀技術及選殖基因技術的改良,預期2000年夏天即可完成,較預期時間早了5年。


  生物技術的研發,與歷史上許多的新技術公諸於世之時一樣,也為社會帶來社會性的恐慌,尤其是在現代生物技術學中居於關鍵地位的遺傳工程技術,更為社會帶來倫理與宗教層面的衝擊,例如人是否可以是遺傳工程的對象?人是否允許被複製?基因治療所用的基因種類,是否應該加以限制?等問題,皆成為爭論的焦點。某些技術如「試管嬰兒」技術,也引起一灶一些新的問題,如精子和卵子的來原是否應該受限制?販賣精子和卵子是否為非法行為?代孕者是否應該有所規範?等。目前有部份國家,已經針對這種體外人工受精技術加以規範,如英國政府規定醫生每次只能用3到4個胚胎,以減少了一胎多嬰的現象;大部分的國家對精子或卵子的捐贈者,皆採用匿名的方式,有的國家甚至限制捐贈的次數,以防止涉及營利行為或倫理問題。


  DNA指紋屬於個人基本的特徵,故涉及隱私權,依常理應不得公開,基因圖譜更可能涉及個人權益,影響人生規劃。如果某人的基因圖譜顯示罹患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機率,比正常人高30%,則他的基因圖譜將可能會影響其工作、婚姻、交友,甚至健康保險的費率。故基因圖譜應該列入隱私權的範圍。


  生物技術如果用在生物戰劑的研發。則對全人類將造成可怕的威脅,如伊拉克曾在1982及1988從美國取得炭疽病桿菌,並大量培養,以發展成生物戰劑。有鑑於此,美國疾病防治中心即列出伊波拉病毒、鼠疫桿菌等24種病原菌及12種毒素為違禁品,嚴格管制其運轉。


  文章已經進入尾聲,然而探索生命奧祕的旅程才剛要開始,生物由簡而繁的構造,彼此密切配合,從誕生到死亡,維繫了綿延不息的生命現象,在這過程中,生物皆能生產、孕育子代,使物種的生命也能綿延不息的存在地球上。然而,不可否認的,人類對生命現象維持的機制,仍然有許多疑問,尤其對人類自己的認識,可說甚為膚淺。許多疾病仍找不出疾病的根源,許多構造發育上的缺失,仍找不到原因;更值得注意的是,人對於「思想」(不論是意識或淺意識)如何產生?如何運作?幾乎是一無所知,至於人類在遺傳與行為上的關連,更是無更是無從理解。由此觀之,只掌握了遺傳的關鍵分子,解讀了遺傳訊息,即試圖去建構自然界不存在的新生命形態,或複製即有的生物體,彷如小孩子駕馭大車,充滿了危險。總之,「生命科學」是一門無限延伸的學問,但「遺傳工程」卻必須依人類認知的程度有所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