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期 生態旅遊與環境倫理

台灣生態旅遊之特性及其展望


國立臺灣大學植物系教授 郭城孟


壹、臺灣推動生態旅遊之優勢


  臺灣具有許多世界級的特色,是別的地方比不上的,就生物與生態環境的角度而言,臺灣的特色就是小而多樣。臺灣面積雖小,但卻容許相當大的變異。以山系地形複雜的程度而言,臺灣的中央山脈可比擬歐洲的阿爾卑斯山、美西海岸的內華達山脈、亞洲的喜馬拉雅山、日本的縱貫山脈、南美的安地斯山脈等世界著名的山脈。不過除了喜馬拉雅山之外,其餘地區的緯度均較臺灣為高,所以這些地方的熱帶、亞熱帶生態現象不顯著,而較偏溫帶及寒帶的景觀。臺灣的生物相與東喜馬拉雅山屬同一起源,景觀較相似,但短距離裏有較大之景觀變化,在臺灣高山健行,雖有其潛在之危險性,但一般而言較喜馬拉雅山安全,一方面冰封的情況較少,另一方面這些步道系統過去都在原住民的傳統狩獵範圍之內,自古以來即有傳統步道系統可供支援,所以基本上臺灣具有可能是全世界景觀最多樣化,比較上也最安全之高山健行步道系統,透過這些系統也可呈現臺灣多樣化的原住民文化。


 北迴歸線上少見的森林   臺灣擁有世界沙漠帶中罕見的,以樟、楠為主的亞熱帶雨林。在大氣候的影響之下,臺灣的植物群落基本上是屬於森林的形態,如比較全世界同緯度各地區的植物群落,在美洲為墨西哥高原,在非洲及中東地區為沙漠或半沙漠,在印度則為疏林或季節性乾旱之森林,這些地區都不利於複層森林的發育,唯一可與臺灣比擬的只有中國大陸的雲南一帶,該地因西南氣流帶來充沛的雨量而維持著森林的外貌。


 擠壓的山形造就多樣化的棲息空間   臺灣位於亞洲大陸棚東南邊緣,受海洋板塊的擠壓,造成臺灣島的隆起,是一個地質年代甚輕的褶皺山脈地區。區內高山林立,山脈走向亦約略與本島長軸(南北走向)平行且縱貫全島。山勢高低起伏,3000公尺以上高山眾多,山頭林立,形成一座座的棲息島,山與山之間甚至每一山頭都可形成許多微環境,這些變化多端的因素,提供了不同樣式、細膩的生物棲息環境。


 世界黑森林的南限   全世界黑森林主要分佈在北緯50-70度的平地,隨著緯度減少10度,其海拔分佈就要上升1000-2000公尺,由於亞洲在低緯度沒有夠高的山地,而歐洲地區阿爾卑斯山脈走向為東西向,美洲地區在較冷涼之冰河期,古老生物無法全部進入狹窄的中美洲瓶頸地帶,二者都不利於生物遷徙。所以在過去兩百萬年間之冰河期之際,僅有亞洲地區的生物得以留存,因此在臺灣海拔3000公尺的古老黑森林,就成了世界分佈的最南端。


 熱帶森林的北限   臺灣是熱帶森林的北限,北部地區是亞熱帶雨林,中南部則是季節性乾旱的森林,而沿著南部溪谷至北部溪谷則有熱帶雨林,這些都屬於熱帶生態體系。此外,板根、幹生花、纏勒等也是熱帶的生命現象。由於臺灣部分熱帶森林的種子是隨著黑潮從南方漂流而來,所以有些物種與東南亞地區相似,例如紅樹林及海岸林植物即屬之。這些熱帶的植物隨著緯度的增加,熱帶樹種隨之減少,顯示出臺灣是熱帶生態的北限。


 北半球生態系的縮影   北回歸線從臺灣攔腰而過,低海拔地區因此形成亞熱帶森林生態體系;而南部地區恰為熱帶的北界,許多熱帶植物的種子隨著洋流北上,在沿岸形成具有熱帶氣息的海漂林。地處亞熱帶的臺灣,正是南方的熱帶和方的溫帶交界之處,熱帶植物多分佈在南部且向北遞減,而溫帶植物則偏在北部,向南逐漸減少,這是臺灣低海拔地區植物生態分化的主要因素。此外,中央山脈的縱向阻隔,使得狹長的臺灣島東西部亦有差異存在。而在三千公尺以上高山林立的中央山脈,因溫度隨海拔上升而遞減,正好提供了暖溫帶至寒原各類生態系之條件。此造成臺灣小而侷限的土地,卻分化孕育出從赤道到北方極地的各種植被形相,使得臺灣具有北半球之各種森林型。


 受冰河影響,地質年輕而生物古老   臺灣島約在第四紀初隆起於海面,之後有數次規模較大的冰河期,在冰期極圈附近結冰面積增加,導致臺灣海峽海水面下降,海床露出水面而成為陸地,臺灣因而與大陸相連,因此許多歐亞大陸第三紀古老物種漸次進入臺灣,成為冰河期生物避難所的一部分。而幾次冰河期中,臺灣都未覆冰,因此植被未受到毀滅式的傷害。冰河北退之後,往高處遷移的物種,分散到各個山頭生存下來,在臺灣中海拔偏高的涼溫帶針葉林,即檜林帶,正是當時氣候的寫照,因此區內有許多當時的種類或其相近種得以存活,這也是此一林帶古老、孑遺生物特多的原因。


 島中有島的特性   臺灣四周環海,生活在島上的生物,等於是被隔離的一群,與鄰近地區少有基因交流的機會,但生物也因此得以演化出獨立的種類。由另一角度觀之,臺灣因高山林立,鄰近山頂的一些植物,由於相互之間生物基因交流困難,所以每一山頂也都一個個的生物島。臺灣的環境是一個島中有島的生物棲所,創造了許多生物獨立演化的空間,這也是為何臺灣在狹小的範圍卻能擁有許許多多不同類生物的另一個原因。


 幸運的地理位置   臺灣的地理位置相當特殊,是北方寒帶環境的南限,南方熱帶的北限,也是西邊歐亞大陸古老生物的東限。且因為與大陸地缺有海峽相隔,具有產生新物種的隔離機制。加上海洋性氣候的影響,位在親潮與黑潮的交會帶,這些不同環境相會的特質,使得臺灣兼具熱帶及溫帶、古老與現代之雙邊色彩。


 文化多樣性   有許多學者都指出臺灣是許多南島原住民族的起源地,目前的南島原住民可能是數千年來,甚至是數萬年來,由臺灣向南遷徙的結果,現今臺灣島上的原住民仍保留著部分數千年來悠久的文化。在世界少見如臺灣一般,在狹小空間卻擁有如此多樣性的文化特色,這或許就如同生物多樣性一般,眾多高聳、擠壓的山脈,加上多變的空間,這些都有利於不同的文化在不同的空間生存,數千年來得以獨立發展至今。其實多樣化的生存空間和多樣化的自然資源,正是建構多樣化文化的自然條件,因此臺灣原住民不僅族群類型眾多,居住在不同地區的部落間彼此也有大小不等的文化差異。所以說自然資源和人文色彩的多樣化,也是臺灣重要的特色。


貳、臺灣的國土規劃展望與生態旅遊


 土地利用史   臺灣在明鄭時期以前,人類活動極少,且多以狩獵生活為主,僅有少數外地來臺灣墾荒的人,但也都祇在平原地區活動。到了清國時期,因有理「蕃」政策的影響,漢人逐漸進入山區,因此低海拔山區已有屯墾的情形,但是都未進到海拔1000公尺以上的山區。1895年臺灣進入日本時代,由於日本以官方經營的方式,在臺灣大規模採樟、伐檜、挖礦,不但破壞力加大,面積也急劇擴張,破壞範圍也逐漸往中高海拔移動,土地利用壓力上升至海拔2500公尺。1945年之後,國民政府承續日本的經營方式,持續採伐木材及礦石,並鋪設多條公路,以及開發武陵、梨山等高山果園等,將開發腳步再往高海拔地區推進,俟後的「農業上山」更讓臺灣的森林面臨一場新的浩劫。近年來雖然農業開墾已有減緩的趨勢,但休閒觀光所帶來的壓力卻取而代之,未能考量當地特色之永續經營,對當地的生態、人文都將是沈重的負擔。


 臺灣的土地利用現況   不過比起歐美地區200年之開發史,因緯度及地形的關係,臺灣仍保留較多的自然環境。依土地利用型態,臺灣的土地可粗放的分成三部分,即海拔50公尺以下,多都會區及重大工程建設如公路網等;海拔50-500公尺之範圍多農業區;500公尺以上多自然環境,多原住民部落及文化。在這三個不同開發程度之地區,面臨最大危難的地區是海拔50-500公尺的中度開發區,以及海拔500公尺以上地區的鄰近道路地區。因為這些地區不僅面對著不斷增加的開發壓力,其破壞後的環境多承載不起太大的壓力,大自然的反撲如坍崩、土石流、山洪暴發…等,都將隨著開發的腳步而加劇。


 生態旅遊與海拔分區   如果連結原住民部落及其傳統狩獵範圍,原住民的活動空間幾乎等同脊樑山脈,加上臺灣具有全世界最小面積但具有最多樣化生態及文化之特性,臺灣500公尺以上地區之原住民部落可視為交通網路之端點,脊樑山脈步道系統之起點,類似臺灣脊樑山脈環境的地區有歐洲阿爾卑斯山,亞洲的喜馬拉雅山及日本黑部立山,北美洲的優勝美地一帶,不過在臺灣脊樑山脈步道系統健行,除了有多樣化的原住民文化及生態之外,比起類似緯度的喜馬拉雅山其安全性較高,比起高緯度的其他地區其景色也較多樣化;臺灣的農業在世界上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加入WTO之後,農業精緻化、在地化,與休閒、旅遊結合經營,似乎是必然要走的路,海拔50-500公尺之範圍,可視為較高海拔保育區與較低海拔高密度開發區之緩衝地帶,此區應是臺灣未來可生活(生態環境可以適度建構)、有產業、適宜居住的空間,結合農村產業、農村生活以及生態工程之生態旅遊,是此一範圍的重點;50公尺以下低海拔地區,則是傳統文化與近代建設的發展範圍,臺灣縱軸雖然不長,但北南氣候差距頗大,因應氣候與土地特色,各地之人文及地方產業也各自不同,此一範圍由於交通便捷較適宜發展大眾旅遊。


參、生態旅遊之精神、遊程規劃與監測方向


 近代生態旅遊之精神   生態旅遊在於創造旅行業者、旅館業者、旅遊者及旅遊地多贏的局面,尤其是旅遊地居民之參與,可視為生態旅遊之重點。而生態旅遊之意涵是在欣賞旅遊地之生活方式、其文化及其與環境之關係,進而帶動當地的地方產業。生態旅遊亦可視為帶動地域性地方文化及產業精緻化之動力,在地之導覽人員由於熟知當地之人脈、小空間、文化發展及產業,居民參與之重要性不可言喻。


 遊程規劃與監測方向   生態旅遊之遊程規劃不外乎位在下列數種空間,例如都會區、都會區近郊、農漁村及其鄰近風景區、原住民部落及其相關之步道系統,而生態旅遊之進行方式有旅行業者、交通業者、導覽業者、旅館業者、在地導覽人員、旅遊地經營者等之參與,不過更重要的是旅客,所以監測方向除了空間特性之考量外,尚有相關業者、參與者之考量。


肆、生態旅遊品質之監測與評鑑


 生態旅遊的理念   生態旅遊標榜的是自然、簡單、精緻的旅遊方式,標榜的是吃的健康、穿得舒適,住宿環境乾淨但不簡陋,多用雙腳走路,20人或40人的交通工具或許較符合旅遊成本,10-15人之小團體僱用一位當地導覽人員,多看當地各種空間及生活方式,鼓勵研發具當地特色之產品,也鼓勵購買,儘可能不在旅遊地留下垃圾。


 生態旅遊之監測與評鑑事項   為維持生態旅遊之品質,對於生態旅遊活動應有明確之界定與規範,讓參與者有依循之標準,並得以朝向永續經營之理念邁進。其監測或評鑑之方向包括:a. 旅館、民宿、旅遊地餐飲業等食物供應者其飲食衛生之監測;b. 旅遊地環境衛生之監測;c. 旅運業可能造成環境衝擊因素之監測;d. 旅遊地評鑑;e. 旅行業評鑑;f. 優良遊程之獎勵;g. 導覽人員之認證;h. 旅遊地區廢棄物(垃圾、廢污水)處理監測;i. 替代能源之評估;j. 生態環境變遷監測;k. 人文環境變遷監測;l. 城鄉風貌與社區參與評鑑……等。


伍、臺灣生態旅遊之展望


  臺灣的生態與原住民文化都非常具有特色且多樣性,而臺灣觀光的發展似乎都侷限在低海拔海岸地區,如東北角、東海岸、澎湖、綠島等地。而與多樣化陸域生態及原住民文化有關的旅遊活動,則尚待發掘。在永續發展的前題下,如何兼顧旅遊活動與自然保育,也是一項值得注意的問題,例如各種生態系生物多樣性之維護,其中包含了野生物休養生息的時間與空間、野地建物之生態性與環保性、環境衛生問題、與生態之協調性。


  臺灣的生態旅遊其實需要許多單位一起協調合作,例如國家公園系統、農委會林務局系統、原民會系統、觀光局系統,甚至環保署、文建會及各縣市政府都可扮演相當程度的角色,而民間的專業型團體,亦有其貢獻力量的機會。


  臺灣的生態環境有其本質上的脆弱性,例如:島嶼生態的脆弱性,生態環境分化非常細膩、易受傷害之脆弱性,…等。基本上大面積及高頻度的開發行為,會導致生態品質下降是顯而易見的,而生態旅遊應是脆弱型生態環境的一種較可接受的開發行為。


陸、結語


  「生態旅遊」可以讓一地區以現有的資源發展觀光,並因為了維持觀光資源的永續,而主動並積極地保留現有之自然及人文資源。臺灣的生物與生態環境,是世界級的寶庫,由其所形成的自然與人文景觀,則是台灣區域性特色的最佳發言人,當然也應是我們國家級的瑰寶,如何設計遊程使觀光活動促進地方資源之保育,是生態旅遊的願景。因此旅遊活動的設計,除了結合地方自然及文化資源,居民參與更是必要投入的項目,由當地居民帶領外地遊客深入認識此間自然之美,此有別於過去蜻蜓點水式的觀光事業,將成為台灣地區永續發展的另一種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