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期 治療學專題

從人本心理學到超個人心理學的思索--中西方心理治療之融合


陳玉芳


  精神分析、行為學派與人本心理學派合稱心理學的三大學派,並且有人將精神分析(佛洛依德派)稱作心理學的第一勢力,行為學派稱作第二勢力,而Maslow稱人本心理學派為第三勢力。人本心理學派的興起主要是對於行為學派將人客體化到「完全否定有『內的自由人』的存在」之反動。從一九三○年代起,人本心理學家致力於典範的開拓,這一運動持續了約二十年之久,人本心理學派的組織日益完備,在這個派別中,以Abraham Maslow、Anthony Sutich及Carl Rogers為代表人物,他們與傳統的行為學派最大的不同,在於強調人的主體性和個人的尊嚴,認為心理學應該研究的對象是「人的整體經驗」──包括外在行為、內在的活動,如個人價值觀、思想、意向、目標等。


  一九五○至一九六○年代,在美國,人本心理學的思潮大受心理諮商界、甚至教育、社會工作、護理界的歡迎。本商界、甚至教育、社會工作、護理界的歡迎。本文主要是探討首度提倡「以受輔者為中心」治療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的Carl Rogers(註一)及Abraham Maslow 等人本心理學派的學者其思想進展至近三十年來新興的「超個人心理學」過程中,東方思想(尤指老子、莊子)在其中所扮演的角色。


  壹•人本心理學派之理論與老莊


  一、人性觀


  人本心理學派對人性的看法是:認為人是美好的,每個人內心都有一股強大的力量,可以讓我積極向上的那一面生長。Carl Rogers說:「我的體驗告訴我說:人都具有一個基本上是積極的方向。」……「人若得以自在地發揮功能,則基本天性是有建設性,而且可信賴的。」(註二)Maslow也說:「我們每一個人天生即具備一種實質的『內在自然』(inner nature)。這種自然有其生物性根基,因此就某種程度而言,是不可變更的。……這種內在自然,就我們目前所知,本質上似乎不是邪惡的,而是中性的或良性的。人類之所以會有邪惡行為,大多是這種內在自然遭受挫折的緣故。」(註三)而莊子對人性的看法,則是認為人性中最寶貴的是「天真」,也就是最沒有人為造作的氣息。自然之道所化育出來的是沒有美醜、高低、好壞、成毀的區別的,直接呈現出自己本來的面目,就好像回到初生的狀態一樣。《莊子•齊物論》中說:「道行之而成,物謂之而然。……物固有所然,物固有所可。無物不然,無物不可。故為是舉莛與楹,厲與西施,恢詭憰怪,道通為一。惟達者知通為一為是不用而寓諸庸。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適得而幾矣。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謂之道。」」「真君」、「真宰」即強調人性的天真之性;〈大宗師〉中的「反其真」宗師〉中的「反其真」,也就是要人返樸歸真。老子要人回歸到嬰兒,因為嬰兒乃是最純潔、最沒有認知分別的時期。基本上,老莊對人性的看法都是抱持著積極的態度。但是隨著人的成長,與世界交往愈頻密切,來自同儕、父母、長輩等等的壓力和競爭,逐漸使人們失去自己的純真,人格開始扭曲、變形。要「復歸」這樣的本心乃不必外求,只要去追回這原本就屬於我們本身的天真和自然。每個人的內心都擁有這樣的潛能,等待我們將它找回來。由此看來他們都一致地認為人的本性是良善的,人的行為出現偏差是由於後天環境在人們身上所施加的不良影響而造成的。


  二、人生目標


  莊子的人生目標,如在〈逍遙遊〉中所說的:「北冥有魚,其名為鯤。鯤之大,不知其幾千里也。化而為鳥,其名為鵬。鵬之背不知其幾千里也。怒而飛,其翼若垂天之雲。是鳥也,海運則將徒於南冥,南冥者,天池也。」人的生命如同小小的魚子,經由人格修養和心靈的鍛鍊以至於能成長到如「鯤」之大,再由「鯤」幻化而為大鵬鳥般,展翅怒飛,牠張開雙翼就好像如雲之垂天旁。這是一種精神上逍遙的境界,而在具體的實踐上,莊子主張「無用之用是為大用」,不必依循世俗的標準去符合「成功」定義,只要實現你自己想成為的樣子,達到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就是成功了。這不正是Carl Rogers所說的:「成為如其所是的自我」(註四)嗎?能實現自己的人,乃是想要追求自己生命的提昇、和自我悅樂的滿足,而不一定是世俗欣喜、認同的地方。


  三、非指導的態度


  Carl Rogers在一九六四年以後加入西部行為科學研究所(WBSI)的研究工作,並且投入大量時間和精力在匡大量時間和精力在成長團體活動的推廣上。他在《存在之道》一書中曾經紀錄了《老子》給他團體活動經驗中智慧的寶藏。Carl Rogers說:「近年來我發覺自己很喜歡佛教、禪宗的法門,尤其是老子的言論……」他認為,老子曾為最佳的團體領袖作了定義。他引了《老子》兩段話:「太上,不知有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有信不足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第十七章)和「我無為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民自樸。」(第五十七章)


  個人中心治療學派要治療者對待當事人時,是用一種真誠一致的態度來進行諮商。諮商員要以非指導的態度對待當事人,純粹只是尊重當事人本身的需要,積極傾聽,並適時給予回應。這個立場很像是《莊子•應帝王》中:「明王之治,功蓋天下,而不似自己,化貸萬物而民弗恃,有莫舉名,使物自喜,立乎不測,而遊於無有者也。」以及《老子》:「生而不有、為而不恃、長而不宰」的態度。諮商員好比一位明王,他的重要性好比溫暖的陽光和清新的空氣,使你感受到供給和成長;當你成長了、從中獲益了,才發現到他早就退到後面去了。


  貳•超個人心理學的興起


  如前面所提到,Carl Rogers在一九六四年時曾經公開表明過東方哲學思想,尤其是《老子》對他個人的諮商生涯體驗產生的啟發,其實在一九六○年代中葉以後,不只Carl Rogers這位人本心理學家有過類似的體會,另一位人本心理學家Maslow、意義治療學家Joseph Fabry、以及其他如Robert Gerard、Carl Jung、Erich From、Assagioli, R.、Frank, V. E、Allport, G.W……等心理學家,大約在一九六○年代起,約在一九六○年代起,都已經開始去反省「以個人為中心」的立場是否也有不足的地方。人本心理學可以說是典型的美國文化產物,數十年來,心理學一直受制於行為主義的典範,避免進入人的內心或主體範疇。因經不住人本心理學家再三強烈的抨擊,最後才擴展典範,開始研究人的內在主體性,逐漸形成自我心理學的新領域,而盛行於一九五○年代。但是Maslow說:


  「我視第三勢力心理學的人本思潮只是過渡性的,為『更高的』第四心理學,即超個人或超人本心理學舖路,它是以宇宙為中心,而不只注意人性需求或興趣而已,它超越人性、自我及自我實現等觀念……我們需要『比我們更大的』東西,激發出敬畏之情,並奉獻自己…。」


  第一,Maslow親眼看到了人本思潮過度強調自我的個體性所帶來的遺害,如自戀症、自私心,神經質式的自我中心傾向;第二,他對高峰經驗的探討研究使他了解人超越個體性的需求,這需求若不得滿足,個人及社會雙方都將極其空虛不滿,缺乏意義感,莫名的焦慮、漠不關心、浮躁不安等等現象叢生;第三,他由東方的經典中發現其他文化中的自我觀極其不同,十分強調『大我』的層次,然後才會論及小我的問題(註五)。除了Maslow所提到的對不同文化自我觀的再檢討,當時美國的迷幻藥文化、悲觀的存在主義;以及「新物理學」(註六)的革命及它所帶來的新的科學,都為超個人心理學提供了有利的發展環境。


  我們所需要的超越人性,自我實現的層次,可以用來和人本心理學的需求層次做個比較:


  結 語


  近三十年來,西方心理學者主張還可以向東西方及其他文化學習。但是,因為西方主流心理學對行為學派的典範充滿無上的信心,以此為普世的準繩,凡是不合於此「典範」的觀點總是本能地加以排斥,不肯深入研究,因為他們認為與此相異的觀點絕不可能是真的。這樣極端以西方為本位主義的觀點在六十年代逐漸被提出來討論。Rogers和Maslow到了晚年,兩人都開始強調靈性或超越層次,投入了超個人的思潮運動。Maslow說:「學院派說的心理學過度限於西方,實在需要汲取東方的資源。」其他如完型治療法的創始人Fritz Perls,也是一位深受東方心理學,尤其是禪宗影響的心理學家,他特別強調「覺性」及所謂的「當下一刻」。在他的自傳中常引用禪宗的教訓,甚至附上一幅幽默的自畫像,他穿著如禪宗和尚一般,盤腿坐在蒲團上。曾任美國心理學會會長的Gardner Murphy熱衷東方文化,與L. B. Murphy合編一本《亞洲心理學》,書中介紹了印度心理學、瑜珈心理學、儒家心理學、道家心理學及佛教心理學。更有一位Encyclopedia of Psychology(1984)的主編Corsini認為超個人心理學是「西方與東方心理學融會的產物」。


  超個人心理學尚在發展當中,或許未來它還會以融合他種文化的面貌呈現,不過我們可以說,超個人心理學是心理學的一個新典範,也代表「西方心理學」和「東方心理學」有互相學習,進而融通的可能性。


  註 釋:


  1.最初稱為非指導(nondirective)治療法,一九五一年出版《受輔者為中心的治療法》(Client-Centered Therapy)時將名稱改為:「受輔者為中心治療法」,一九七四年,Carl Rogers與其同事又把「以受輔者為中心的治療法」改為「以個人為中心的治療法」(person-centered therapy)因其名稱「以個人為中心」更有尊重之意。(見《羅嘉思──人性的好園丁》,心理學叢書,風雲論壇出版社,頁223)。


  2.轉引自《成為一個人》,頁30、231。


  3.《人本心理學之父─馬斯洛》初版,莊耀嘉著,台北,允晨文化實業有限公司,民國71年11月,頁57。


  4.這是Rogers引用齊克果的話,他認為以此來說明生命的目標,最為貼切。(1957)


  5.Maslow, A H. (1968) toward a Psychology of being (2nd ed.) New York, N Y: Van Nostrand Reinhold Company, pp. III-IV 轉引自《超個人心理學》, 頁323。


  6.主要是對十九世紀初John Dewey主張「以科學的」世界觀來取代一切屬於舊傳統的世界觀,使科學方法成未來的權威說法的推翻。新物理學提丕使科學方法成未來的權威說法的推翻。新物理學提出另一套新的世界觀:「以完全不同的方式來認識時間與空間;物質也不再居首要地位,普遍的決定論、純粹客觀性及完全的可測性都已被視為『迷思』;因果關係也比先前所了解的複雜的多;世界不再是由一固定的零件組成的巨大機器,它如今被視為各部份如蜘蛛網一般緊密相聯所構成的有機整體。(超個人心理學,頁199)


  7.轉引自《超個人心理學》,頁202。


  參考書目:


  《莊子讀本》三民書局印行,黃錦鋐著譯,民國83年。


  《成為一個人》,桂冠圖書公司,Carl R. Rogers著,宋文里譯,民國79年。


  《羅嘉思》,風雲論壇出版社,柯永河著,民國80年。


  《超個人心理學》,李安德著,若水譯,桂冠圖書公司,民國83年。


  《莊子學與心理諮商──理論與應用的結合》,中央大哲學研究所陳小雯碩士論文。


  《人的潛能和價值》,弗洛姆、馬斯洛等著,結構群出版社,民國79年。


  《諮商理論與技術》,魏麗敏,黃德祥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國84年。


  《心理治療與衛生》,柯永河著,張老師出版社,民國82年。


  《行為改變的理論與技術》,馬信行著,桂冠圖書公司,民國79年。


  《行為改變技術─其理論與應用》,陳榮華著,行為科學出版社,民國6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