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期 諮商倫理專題

和尚道士是放縱恣肆嗎?--論牟宗三與張明宗的觀點


蕭志同


 摘 要


  張明宗先生引用牟宗三先生的學說(註一);嘗試以牟先生的「道德的理想主義與積極向上之精神」和自己所知的「產業組織與管制」理論,來解釋台灣民眾為何有比較高的積極向上之精神及其重要性。就全文的主要論述,堪稱具有創見。然而,張先生在第一節中附帶引述牟先生對佛老思想的觀點,並且加以認同。基本上是不解佛教的基本教義與精神。因此,本研究試以佛門的經典為依據,作一些觀念的釐清;並且指陳「勇猛精進」才是佛家的精神所在,絕非牟、張所認知的「軟性的放縱恣肆」或是「物質的,肉欲的,頂實的粗暴」。


  本文第一節介紹佛家的積極精神,第二節則探討牟、張論點的錯誤,第三節探索出家人叢林道場的生活型態,最後是本文的結論。


 壹•佛家的積極精神


  《華嚴經》云:「勇猛精進度一切眾生出生死海」。《佛遺教經》中又云:「汝等比丘,若勤精進,則事無難者;是故汝等當勤精進…」。在《八大人覺經》的「第四覺知:懈怠墜落,常行精進,破煩惱惡,摧伏四魔,出陰界獄」。而《八大人覺經》文末又再提到「精進行道,慈悲修慧;…」。所以,佛教的精神是積極地在專業上(佛法)求證。換言之﹐業上(佛法)求證。換言之,「勇猛精進」才是佛門的生活態度。什麼是勇猛精進呢?是指身、口、意全用功於修行(自度度人)上。因此,《華嚴經•普賢菩薩行願品》中有所謂的「虛空界盡、眾生界盡、眾生業盡、眾生煩惱盡、我供(註二)乃盡,…,念念相續、無有間斷,身語意業,無有疲厭」。


  因此,佛門中常勸人要隨緣盡份。每個人必須「活在當下」;即活在每一個現在,積極活在每一分、每一秒當中。所以,佛教的思想是強調積極的生活態度;而非消極的,逃避的,只是一味清談或棲身於山林。


 貳•牟、張論點的錯誤


  張先生文中提到:「牟宗三先生肯定佛老思想對中國文化的貢獻,但他也對佛老思想發出一些的警語。對個人而言,這些警語在現在看起來也如暮鼓晨鐘,值得吾人深思:『佛老的思想之形成社會上的那種山林氣,清談風,根本是儒者所反對的。這種風氣帶有一種藝術性格,光風霽月,流連光景,自以為是很清高的,人們亦說它是很高雅的精神生活。其實在儒者看來,只是一種放縱恣肆,並不真是精神生活。放縱恣肆有兩型:一是軟性的,一是硬性的。和尚道士,魏晉清談,名士風流,紅樓夢裡的賈寶玉,都是軟性的放縱恣肆。今日的共產黨,左傾的浪漫,則是硬性的放縱恣肆。有以往的那些軟性的放縱恣肆,右傾的浪漫,隨時代所趨,就一翻而可以有今日的共產黨。有軟性的那種夢幻生活,感觸的,直覺的光風霽月,清涼散,一經揭穿,就成為那種物質的,肉欲的,頂現實的粗暴』。觀諸國人奢飲高山茶這種高品味的嗜好導致童山濯濯,政府高官爭先恐後迎接佛牙這些現象,使吾人不禁對牟先生幾十年前的深謀遠慮折服不已」。


  這段內容與佛教教義與精神根本背道而馳。佛法的思想在於「行菩薩道」,即自度度人。遠離塵世只是藉山林間的清淨來修戒、承修戒、定、慧;最後要走入人間來度眾生。即以「出世的心」行「入世的行為」。例如,當今慈濟功德會的證嚴法師,不計名利來服務救濟世人一般。因此,絕非所謂的「軟性的放縱恣肆」。這可言之對佛法的誤解。


  牟先生認為「和尚道士,…,有軟性的那種夢幻生活,感觸的,直覺的光風霽月,清涼散,一經揭穿,就成為那種物質的,肉欲的,頂現實的粗暴」。這更是對和尚、佛法的錯誤認知。因為佛教是反對追求物質的,肉欲的。佛法中一切物質皆無真實相,一切感官覺知亦是虛偽的。為什麼呢?好比一個人的本來面目(相貌)為何?色盲之人視之,是灰色;凡人見之是彩色;用X光頻率看到的是一具骷髏;紅外線看到的一團紅色的能量。因此,感官覺知在不同條件下有不同結果,無真實相。這是佛教所超越的。是故,心經》云: 「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聲香味觸法…」;一切物質、感官全是假的,也才有「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說法。連一切物質、感官皆非,何來「物質的、肉欲的」批判呢?佛法精神強調超越五欲(財、色、名、食、睡)享樂等,怎可貪著山林清安的生活呢?


 參•叢林道場的生活型態


  一般人並不瞭解出家人山林生活的真正型態,以為那只是耽於清談、離俗、流連光景,自以為是很清高的精神生活。世人的認知隱含修行人只是圖安逸地生活在大自然中。甚至,認為那是一種放縱恣肆,這可說是不恰當的形容。


  且讓筆者略述親身所體驗的佛門叢林生活的型態;道場中(註三)於清晨三點半打板(起床),大眾盥洗後紛紛上殿作早課,早課的梵唄聲於六點半左右結束,準備早齋並唱供,齋後隨即分工出坡(工作);十一點半左右用午齋;因為,出家人是「過午不食」。午齋後養息約一小時,則再共修拜八十八佛;再各自用功,或打坐、誦艇揮丑B誦經、閱讀…等。傍晚除沐浴、洗衣時間外,就是晚課和放蒙山(法事),共修完畢至叩鐘時,已是夜間十點左右了,安板後始可開大禁躺下來睡眠。這種叢林生活並非出家人的生活目的,而是學習佛法,好比是大學生在學校的學習課業一般;相信沒有人會去批判,為何提供幽雅、清淨學習環境給大學生?山林道場是為了焠鍊修行人高超品德的熔爐。更需要破除名利之心與培養同體大悲的精神。


  上述的山林道場生活只是一個典例。遇到信眾問法,和尚也須觀機逗教,或舉辦法會、閉關苦修。而且,隨著修行人的志願,廣開法席、研究教理;或興學校、辦醫院;或建立慈善機構(育幼院、養老院…等);乃至推動宗教團體法避免有人魚目混珠,製造迷信。然而,慈善機構辦得太好,有人批評排擠了其它慈善活動經費來源。關心社會時政,則有人貼上「政治和尚」標籤,質問為何不回歸山林安心辦道?常住山林,更有人質疑出家人對社會有何貢獻?


  太多人不解佛教的教義與誤解出家人的生活。佛法的精神在於看破世間的無常,故當隨緣盡本份,活在當下,勇猛精進,自利利他,令一切眾生離苦得樂。


 結 論


  本文主旨是以傳統佛教「勇猛精進」的精神,來闡明和尚的修行生活並非如牟、張兩人所認知的情形。換言之,「放縱恣肆」與佛法教義是背道而馳。因此,筆者特別指陳佛門中的修行人,是積極地在實踐佛陀的教義。以隨緣盡份,活在當下,自利利他的悲天憫人的態度,欲幫助普天下眾生離苦得樂。職是之故,佛法不但和儒家積極向上之精神結合,更超越了名利、成敗、是非之心。也就是說佛門中出家人秉持悲智雙運之觀念,正積極實踐自度度人之菩薩道,更為社會注入一股活潑的清流。


 註 解:


  1.張明宗,(1998),「道德的理嫂「道德的理想主義、積極向上之精神、產業組織與管制」,《應用倫理研究通訊》,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第六期,第1~7頁。


  2.指「法供養」:如說修行供養,利益眾生供養、攝受眾生供養、代眾生苦供養、勤修善根供養、不捨菩薩業供養、不離菩提心供養。


  3.南投縣水里鄉蓮因寺。


  4.有關佛教基本精神可參考《正信的佛教》一書,釋聖嚴,台北:法鼓文化出版社。


  5.感謝東海大學經濟系鄭怡嵩老師的寶貴意見,唯文中任何錯誤,當由作者負責。


 參考文獻:


  《佛遺教三經解》,明、藕益大師註解,台北:佛教出版社,民國八十年。


  《佛學概要十四講》,李炳南教授編表,台中:台中蓮社,民國八十二年。


  《佛教各宗大意》,黃懺華,台北:文津出版社,民國八十年。


  《普賢菩薩行願品》,唐、罽賓國三藏般若法師譯,水里:蓮因寺,民國八十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