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eoHydraulics Research Group (土水力學研究室):

一、緣起
研究室的成立之初,原本想用「環境資源研究室」或「土水資源研究室」,以搭配環境資源部的業務內容,以及比較廣泛的研究領域,包括(地下)水資源相關的議題。後來覺得,這樣的名稱比較缺乏「工程」的意涵,偏向「科學」的方向,而實際上自己的研究是屬於跨「工程」與「科學」的領域,且應用地質研究所跟資源工程學系相似,都屬於跨「工程與科學」系所。因此,最後決定在研究室名稱中加入「力學」兩字,以強調研究室的背景與特色包含「科學」與「工程」。

「土水」又是什麼意思?台語的「土水」就像是土木工程的師傅,「土水」在環保領域會被認為是「土壤與地下水污染」議題。兩個領域其實都算是有包括到。但自己取「土水」的意涵,主要在強調「土與水」的交互作用與耦合系統,也就是呼應自己的主要研究議題,土水耦合理論與應用。

「土水力學研究室」標註了四個研究項目,土水耦合理論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主要為地層下陷與地震水文、第四個議題則是(地下)水資源。

        •第一個議題在探討土體與水體耦合交互作用的機制,簡單說,就是土的變形跟水的壓力變化會有互相影響的作用。土體變形影響水壓變化,水壓變化也會影響土體變形。但土跟水之間到底怎麼交互作用,就是我想要探討的議題。
        •第二個地層下陷議題大家比較熟知,簡單的例子是抽水引起土體的壓密而造成沉陷,而實際上這個現象就是一個土水耦合交互作用的行為。希望可以藉由觀測資料的分析與透過物理模式來了解地層下陷的根本原因,並解決地層下陷問題。
        •第三個地震水文議題台灣作機制探討的人比較少,簡單說就是研究水跟地震的關係。地震引起水文變化,水文變化也會誘發地震。例如土壤液化或是注水引震的議題,都是土水交互作用現象。試著從觀測資料的分析中來了解地震跟水的關係,並作些應用。
        •第四個議題是比較實務的研究,主要延續過去在業界參與的計畫項目,進行水資源相關的調查與評估等工作,並從中尋找有趣的研究議題。例如進行水文的現地監測與實驗、建立(數值)模式進行案例分析與量化評估等。


二、特色
國立中央大學地球科學學院中的應用地質研究所,應該是全國少數(唯一?)幾乎全英文化的研究所。對於「土博」的自己,對於沒有「海漂」經驗的自己,著實是一個挑戰。但換個角度思考,這大概也是全台灣唯一一個可以讓自己像在國外教書的環境(自以為是國外教授)。因為有許多的外籍生,開課用全英文,指導學生常用英文,所以也試著經營一個充滿英文的研究團隊。針對研究室的福利與特色,簡單說明如下:

  1. 福利
        (1) 碩士班助學金每月六千元起跳,博士班每月八千元起跳,外籍生補助額度則配合學校政策。若研究表現優良或協助研究室工作有功,每學期會進行一次調整。研究室內之碩士班升博士班學生,研究助學金將延續碩士班往上調整,不受八千元限制。大學工讀生每月三千元為原則,新生每月工作18小時,舊生每月工作15小時。若有私人需求,請與老師洽談。
        (2) 鼓勵學生出國參加研討會。每年每位教授大概能支持一位學生出國參加會議,以研究成果已經完成英文初稿為優先。該生之出國經費先自行申請科技部或其他單位補助,若未申請到補助或補助非常不足,老師會另外提供經費補助。原則上,學術相關的開銷皆會支持,私人部分請自理。
        (3) 鼓勵研究室學生到業界實習。鼓勵本籍碩士新生於報到的暑假兩個月期間申請業界實習(部分單位3月底前要申請),所上與老師將協助接洽業界公司與研究單位,促進媒合。在學表現優異之學生,第二個暑假仍可協助推薦實習,以利建立未來工作之人脈關係。外籍生因實習規定較多,且國內企業接受度不一,若有適合人選與單位,仍可協助媒合,並曾成功媒合。
        (4) 鼓勵大學生參與研究室工作。每年提供數個工讀生名額,供大學部學生協助研究計畫工作,以學習為目的來了解研究室的研究工作。若對特定議題有興趣,則鼓勵研提科技部大專生參與研究計畫,老師會指導研究議題與計畫書撰寫等相關內容。曾有通訊系學生跨域成功通過計畫,之後老師並協助其甄試錄取台大研究所。(當然,如果能留在研究室是最好~)
        (5) 每年一到兩次研究室聚餐,包含口試後聚餐或尾牙聚餐,並可能會有臨時性的小聚會。聚餐部分經費由研究室補助,研究室全員可參加,大學生則以有修專題之學生優先。

  2. 特色
        (1) 研究室的團體討論要求用英文報告,但報告內容可以自選。國內有英文報告練習的機會不多,試了幾次,以後就不怕講英文了。除了專業內容外,有人介紹彰化縣的民情風俗、有人分享全球金融概念、有人教大家使用軟體、有人教大家準備國考的科目等。基本原則就是,讓學生練習英文報告,並且跟大家分享自己的專長,可以讓聽眾學到東西。但個別的研究內容,請另外跟老師約時間討論,不要在團討時耽誤大家的時間。
        (2) 碩一修課、碩二研究這件事,不會發生在土水力學研究室內。在我的認知中,研究所培養的學生,在為了成為一個研究人員作準備。念研究所,不是為了延續大學內容,而是為了創造知識。碩士班在學習怎麼作研究,博士班則真正開始作研究。所以,我個人認為,研究所的修課是為了作研究,不是為了學知識。學知識這件事,是本分,研究生本來就該具備基本知識,或是有能力自學更進一步的知識。所以請不要跟我說,因為修課的關係,沒時間作研究(絕對打槍)。
        (3) 研究題目可多元。如果學生已經有明確的方向,老師將協助該方向的研究建議,但如果該方向不是老師的專長,就請學生帶著老師一起前進(理想上)。如果學生沒有方向感(常迷路?),老師會先依據學生的大學背景出發,提供一些想法與建議,或是依據老師現有的研究計畫內容,提供幾個研究議題作參考。通常進研究室的前兩個月就會有明確的方向,開始閱讀相關文獻作準備。
        (4) 協助現地與野外工作。因老師計畫或部分研究室成員可能有現地或野外工作,研究室成員有義務協助相關工作,但會提供出差津貼。另外,所有新生皆會安排到現地進行見習,了解相關觀測儀器之操作與方法,甚至親自操作。課堂中也會盡量安排野外現勘課程,配合課堂內容並結合實務體驗。
        (5) 碩士畢業要求,除了論文口試之外,需要完成一個研討會的發表,以及一篇至少EI等級的文章初稿。期刊文章可以跟老師合作,或是自己撰寫。中文就發EI期刊,英文會以SCI等級為目標。博士畢業除了資格考筆試與口試等基本要求外,需要完成一個國際研討會的發表,以及兩篇SCI等級的文章發表。相關要求跟一般國立大學的標準差不多。


三、能力
我個人認為,碩士班的研究過程中,做什麼研究課題,並不是最重要的事;最重要的,是學習作研究的方法。專業當然重要,可以讓你對研究的議題有比較深入的瞭解,但研究課題往往不是畢業後會用到的東西。因為碩士班只有兩年的時間,很難完成一個完整的研究課題,或是說,很難完成一個可以發表在SCI等級期刊的研究。大部分的碩士論文,都在使用已經存在的研究方法,應用到不同研究區域或不同的資料。在所謂的科學學術研究的貢獻上,創新度是不足夠的,也所以很難發表在傳統的頂尖SCI期刊上(現在有些期刊花錢就能發表,不在討論範圍內)。
大部分碩士班作研究的過程中,學會怎麼使用不同工具取得資料與分析資料,然後學習透過研究的流程與架構,獲得結果,再學習怎麼與過去的文獻做些比較與討論,最後作成結論,並提供未來研究的建議。碩士班訓練最缺乏的,是透過再搜尋(re-search)去尋找未解決的問題,然後提出具有創意的方法去解決它。而這就是博士班訓練最重要的部分,找問題,發展方法,創造知識。
工作能力的差異如何?在我的經驗中,台灣大部分大學生具有基本的知識,可以處理知識相關的工作,但遇到問題,會相對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像是邏輯思考與系統架構。碩士班的訓練可以讓學生具有解決問題的基本能力,知道一些思考的方法與邏輯,知道一些既有的方法與技術,依循一定的流程與步驟,可以解決一些問題。而博士班的訓練,則是從尚未發現問題的地方找到問題,然後可以發展出過去沒有的方法與技術,進而解決大部分的問題。
以顧問公司來說,碩士是CP值最高的員工,薪水不會太高,但可以做大部分的工作跟解決面臨的問題。因為台灣目前大部分的顧問公司,比較沒有在開發新的領域跟技術,主要是應用層面,所以對薪水高很多的博士需求比較低。大學畢業可以做第一線的工作,但要再往上,則需要學會解決問題的能力,可以透過累積經驗或進修。不過要特別說明的是,博士學位除了在業界會比較受尊重外,因為具有創新的能力,通常是高階管理階層的基本要素。當然,不是每個博士都很有創意,也不是每個有創意的人都有博士學位。你能幫公司賺多少錢,就是你的價值。
所以,初步瞭解碩士班與博士班的訓練重點與具備能力後,學生就可以認真思考,自己有沒有必要念碩士班或博士班;念了,對自己未來嚮往的生涯,是不是有所幫助。或是,如果常迷路的話,可以等迷路了,再回到原點,重新尋找出路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