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吳何踏夢而行的魔術之路

104學年度新生營歡迎大學新鮮人

朱順一合勤獎學金首度頒發

天文所陳文屏教授專訪/載自〈研發處電子報〉

地科系許樹坤教授專訪/載自〈研發處電子報〉


 

2015.09.24

吳何踏夢而行的魔術之路

手中紙牌化為神秘幻覺

文/校園記者陳昱昊

 
吳何在「魔術界奧運」中大放異彩,成為台灣年輕一代魔術師第一人。陳昱昊攝

2015年七月,FISM國際魔術大賽的會場上,吳何在迷幻的燈光中翻動紙牌,看似不經意的動作,普通尺寸的卡牌竟在翻轉之間逐漸變大。滿堂掌聲與驚呼中,吳何神秘的笑著,抱回有「魔術界奧運」之稱的FISM大賽冠軍,以來自台灣之名,在魔術領域劃下一道璀璨的光痕。 

源起 敞開魔幻的窗口 

夏日午後,身為中央大學英文系校友的吳何排開許多事項,回到母校接受採訪。他首先提到,自己最早的啟蒙來自國二逛書展時,楊連益老前輩在販售魔術道具的攤位前,以自創道具在吳何面前展現出千變萬化的戲法,他的世界像是開啟了另一片宇宙的大門,從此為魔術而沉醉。

「後來才知道,劉謙的第一個魔術道具也是來自那位先生手上。」吳何說,他對於魔術的好奇藉由當時火紅的魔術節目不斷擴充,同時開始努力摸索不同的技巧與手法,讓自己從一個觀眾變成魔術的演出者。

大眾都以為學習魔術需要拜師學藝或找家教,但吳何卻是自學,他認為,很多資源都存在於日常生活當中,例如書籍、網路、社團…等,不一定要老師手把手的帶領,藉由國外的魔術書或教學光碟,同樣也能完整且有系統的學習。

魔術除了充實多元且大量的魔術知識外,更重要的是觀賞表演以及與同好交流,魔術師之間相互請教不只彼此學習,也可以激發更多新的靈感;最後如何組織成真正的表演,吳何形容這像是科學實驗的排列組合,「把這些知識加以延伸或是組合應用,就可以迸出新的可能性。」

瞭望 結合所學發展不同的「魔術觀」

為了讀懂外文的魔術書籍,吳何選擇了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系,大學期間他不斷的累積表演經驗,高中就自創魔術社團的他,在大一就以傑出的表現擔任了中大魔術社內的教學長,並且成為成發上台次數最多的紀錄保持人。如潮的佳評讓吳何接到了校內各系與行政單位的演出邀約,在校外也擔任許多社團的指導老師。

「魔術同時融合了理性與感性。」不只是單純的研究知識與手法,一場好的表演,還得建立在與觀眾之間的互動關係,手腦並用之外,兼顧考慮到音樂、道具以及氣氛的種種配合,這讓他想起在系上修的「自然書寫」課,他認為這和魔術很像,同是把自己的聯想力與生活產生共鳴,並產生新的可能;系上所學不僅精進他的外文能力,他同時藉由閱讀文本並分析培養了批判性思考,用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一件事物。

魔術事業的繁忙又加上學分壓力,他究竟如何在之間取得平衡?吳何以「截長補短」作為結論,如同一般大學生,自己同樣趕報告、打工、打電玩,但是他了解並掌握自己課業上的時間分配,在有限的時間中專注自己偏好的科目,盡力取得高分。

植樹 「有夢要追」勉勵莫忘初心

努力實現自己魔術夢的故事想必激勵許多想朝自己夢想追尋的學弟妹,吳何鼓勵追逐夢想,但同時更建議「仔細思考自己是怎麼樣的人?什麼是你真正的夢想?」起初家中擔心魔術所費不貲而不支持吳何向此發展,但是觀察後發現其實不然,在學習魔術中他反而找到最純粹、沒有負擔的快樂,進而轉為支持。追夢即是如此,找到原初的快樂與理想為要,而不須強加別人的成功經歷於己身、或太受限於社會價值觀的框架,若是一味看向物質面,反而會失去了更重要的無形之物。

夢想是道直線,只是路上的誘惑與阻礙太多,莫忘初衷才能抵達目標。「等到你的能力到了,一切資源都不會是問題。」他舉自己出國比賽為例,不該一直擔心枝微末節,而該好好充實自己的能力,如果魔術技巧不到家,籌足再多旅費也是枉然。 

超越 「因為自身的才華而餓死,是世界的悲哀」

FISM大賽的冠軍獎盃被視為魔術師的最高榮譽及名聲,但吳何卻謙虛的揮手道:「其實不能說是頂峰,沒有這麼高!」比賽每三年一次,而自己不過是得了其中一個部門的冠軍,這不代表已達頂點,只能說是在同期世界上研究紙牌魔術的人當中較認真而已。「或許得獎最方便的地方是以後自介時,不必得再變幾個魔術來證明自己是魔術師。」他幽默笑道。

獲獎對他來說同時是一個起漲點,吳何擁有了更多邀約出國表演或是教學,酬勞令人咋舌。然而這也無疑是把雙面刃,他形容獎盃很像是「魔戒」,面對接踵而來的工作機會讓他一度陷入金錢的掙扎與不斷演出的疲累當中,吳何發現昔日最無負擔的魔術,而今卻是不快樂的主因,他靜下心想,這些工作機會固然能賺到許多錢,但是自己冠軍的光環三年後就會更替,三年之間,該做什麼事才符合自己對於魔術的初衷。

他選擇推掉大部分的演出邀約,將時間留給自己,實驗新的魔術點子、探索魔術領域,並且接受演講邀請,希望用自己的故事來感染年輕人,讓他們找到人生的方向與熱忱。

未來  從自己的土地萌芽 

未來他規劃投入魔術產業中,不只是全職魔術師、顧問,他更希望可以成為魔術的推廣者。「台灣還沒把表演藝術當作平時休閒娛樂的習慣。」吳何說,魔術平時都被視為商演或廣告噱頭,少了多元化的認知與觀賞的態度。「大家可以接受同時各類歌手唱不同類型的歌,但卻希望每個魔術師都變成劉謙,都變一樣的魔術…」其實台灣的魔術水準是國際認可的亞洲前三名,但是魔術產業要在台灣生存,要得到自己人的認同卻還得跨上一大步。

訪談之中,吳何親切幽默,講話不急不徐,像是鄰家的大男孩而不是傳統印象裡,在舞台上從飛舞的銀粉與卡牌中亮相的魔術師。或許像他對於魔術的定義一樣,魔術不是一種迷幻的戲法或騙局,而是從多方面思考切入的生活態度。我們要思考如何讓手中硬幣消失不見,用各種角度達成這個可能性,並且去嘗試,同時觀眾也再用不同的觀點去思考與猜測你的手法;魔術存在於生活與你我之間,理解事物的不可思議,創造更全面與宏觀的視野。


2015.09.09

104學年度新生營歡迎大學新鮮人

立定志向 夢想啟航

文/秘書室 

大一新生於百花川懸掛夢想風鈴,寫滿對大學生活的期許。朱韻璇攝

立定志向,夢想啟航!迎接大學新鮮人來到中大校園,學務處課外活動組、系聯會九月八日、九日共計兩天辦理「104學年度新生營」,周景揚校長率領一級行政主管及八院院長等人歡迎新生入學,全體師長身著中大幫T恤,象徵愛校團結精神。周校長特別勉勵新生:「大學四年要立定志向,才能入寶山而不空返!」知名的社會公益青年沈芯菱小姐也來到新生營,分享她從事公益的心得和感動。 

八日上午十點開幕的大一新生營,由管樂社開場帶來壯闊悠揚的樂音,接著放映小中大電視台所製播新生搬入宿舍的短片,採訪新生和家長們對學生宿舍的第一印象,以及對未來的期許。多數新生已認識到自己將學習獨立、期待交到好朋友、參加社團活動也兼顧學業成績。陪同搬宿舍的父母則希望孩子能好好享受大學生活、獨立生活照顧好自己。片中也有新生幽默地說:「爸媽不要太想我」、「不要太快吃膩這裡的食物」……引起會場一陣大笑。

中大的大家長周景揚校長勉勵新生要立定志向,並做好時間管理,大學生活才能真的由你玩四年。成為大學生,擁有更多的自由和時間,在這四年內應該要發掘自己的志趣,充實專業學識和培養軟實力,校內提供給學生參與的活動相當豐富多元,希望新生能多加體驗和接觸。另一方面,妥善管理時間分配也是需要學習的重要課題,善用時間兼顧學業和課外活動,讓自己累積更多未來發展成就的資本。等到大學畢業時,不論是進修或求職,都將能踏上更寬廣的道路。 

周校長也期勉新生:「中大人受良好的教育,也要有良好的教養。」先學做人,再學專業,這是中大人應該具備的人文關懷情操。大學生開始獨立生活,要學習適應、學習與他人相處和良性溝通;面對問題則要勇於嘗試和超越自己。此外,外語能力、國際視野、專業能力將會是拓展國際經驗的關鍵要素,周校長期許新生將眼光放遠、與世界接軌。 

知名的社會公益青年沈芯菱小姐也來到中大新生營專題演講。曾獲頒十大傑出青年、兩度獲得總統教育獎等多項殊榮,自11歲投身公益,現年26歲的沈芯菱努力不懈經營多個「台灣希望工程」公益計畫。她與在場大學新鮮人分享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和體悟,她從所遇到的挫折和困難中,學習到「轉彎思考」,把抱怨變成抱「願」,以及結交志同道合的好朋友的重要性。她也勉勵同學,有痛苦才有進步,永遠不要放棄任何機會。 

長期擔任志工從事公益活動,沈芯菱表示她從中所學到的就是「愛」這個字。「學習傾聽,愛要及時」,大學四年內應該好好學習「L.O.V.E」,即Listen(傾聽)、Observe(觀察)、Voice(表達)、Effort(努力)。現場她帶領在座學生拿出手機,假設2分鐘後就是世界末日,你會對誰說我愛你?在座新生氣氛熱烈,沈芯菱也與學生互動,詢問大家撥電話的情形。不少人打電話給媽媽或家人,溫馨洋溢,也有人打給才剛認識不久的鄰座同學,融化尷尬陌生,瞬間拉近彼此距離! 

沈芯菱也要大家想想,自己有多少時間能做想做的事情?自己想要創造怎樣的大學生活?每個人都要學習創造自己的價值,更重要的是,走出自己熟悉的環境,看看這片土地上身邊的人,感受每個人的溫度和他們的人生故事,幫助他人,也在這片土地上,創造價值。 

新生營第二日挑戰「中大知識王」,藉由Q&A的問答方式讓新生快速認識中大,並教唱校歌和進行系呼大對決,現場系旗飛舞、士氣昂揚!活動順利閉幕後,全體大一新生來到中大地標百花川沿岸繫上夢想風鈴,寫滿希望的小卡片迎風飄揚,象徵求學新階段的開始,也是對未來四年的期許! 

九月十四日正式上課前,本週內新生將繼續參加健康檢查、心理適應座談及職業興趣測驗,讓新生適應新階段的轉變和找出適合自己的生涯發展,為嶄新的大學生活做好準備。

 
周景揚校長率領一級行政主管、八院院長歡迎新生入學。朱韻璇攝
 
沈芯菱(中)現場帶領新生call out,勇敢說出我愛你,
並鼓勵大學生勇於發掘 和創造自己的價值。朱韻璇攝

2015.09.09

朱順一合勤獎學金首度頒發

肯定中大學子

文/秘書室

合勤科技董事長朱順一(第一排中)特別蒞校嘉勉獲獎學子,
與本校師長一同恭 喜得獎同學。朱韻璇攝

深感教育是翻轉前途的機會,合勤科技朱順一董事長個人捐贈五百萬元予中央大學,設立「朱順一合勤獎學金」。本(九)月九日於中央大學校內舉行獎學金頒發典禮,共計11位學業優良獎、5位運動績優獎學生獲此殊榮,現場由朱董事長親自頒贈銀製獎牌,意義別具。

周景揚校長開場致詞表示,朱順一董事長創業有成,不忘回饋社會及獎勵後進,捐助中央大學成立獎學金。為彰顯紀念,今天特別辦理頒獎典禮,邀請到朱董事長蒞校頒獎,希望獲獎同學領受的不只是金額獎助,更應該體會這份獎學金所賦予的榮譽。

朱順一合勤獎學金為首度頒發,設有學業優良獎、運動績優獎兩種獎項,獎助最高達十萬元,屬校內高額獎學金。申請者需為正式學籍的大學部三年級學生,除了操行、學業表現優異,申請運動績優獎的同學則需為本校代表隊且於專長領域有特殊表現。

朱董事長表示,設定大三學生才能申請該份獎學金,主要希望同學進入大學後,仍要注重學業、認真唸書。獎學金申請審核時可以看到過去兩年的學習成果,所以大一入學後就要好好努力。

創立合勤科技的他認為,投資創業繫於是否願意承擔風險,但投資自己,則是看對自己的信心!朱董事長恭喜在座獲獎學生,已具備優異資質又懂得用功,將來成就不可限量,日後也不要忘記回饋社會。

學業優良獎獲獎學生由通訊系楊尚典代表致謝詞,同屬通訊領域,可從合勤科技董事長手中接過獎牌,讓他感到莫大的光榮。他認為,大學四年僅有一次機會能申請合勤獎學金,今日獲獎就是對自己大學努力的肯定!

 就讀企管系的許彤伊為運動績優獎的致詞代表,她說,參加學校代表隊讓她學到合作精神,也學習懂得聆聽對方。平常練習以外的時間,代表隊員也要用功兼顧課業,她非常感謝有運動績優獎學金的設立,這表示有人看到了他們的努力。

 今年朱順一合勤獎學金獲獎人共16名,分別為學業優良獎:通訊系楊尚典、資工系許昱琳、電機系丁修賢、土木系張世昇、機械系林柏宏、經濟系何世傳、企管系桂禎、地科系柯冠伃、化學系陳亭安、物理系洪誌偉、法文系林亭君;運動績優獎:企管系許彤伊、財金系張泰萱、企管系陳冠臻、數學系張逢文、英文系陳靖雯。

 
運動績優獎企管系許彤伊(左)、學業優良獎通訊系楊尚典(右)代表致謝詞, 兩人
均認為獲得這份獎學金是對自己所付出努力的肯定!朱韻璇攝

 

首度頒發「朱順一合勤獎學金」,獲獎學生從合勤科技朱順一董事長
手中接過銀製獎牌,意義別具。朱韻璇攝

研發處電子報

刊登日期:2015-10-12

天文,追尋真理的浪漫

天文所陳文屏教授專訪

採訪/撰文:鍾佳玲、黃思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天文,追尋真理的浪漫─天文所陳文屏教授專訪

現職:國立中央大學天文所特聘教授兼天文所所長

學歷: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天文博士

專長:觀測天文學、恆星形成

榮譽:97、100、103學年度中央大學特聘教授獎

連結:陳文屏教授個人網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古至今,天文學家常走在時代最前沿。天文學(astronomy)是從人類對宇宙和大自然的好奇心中所誕生的最古老的科學,不僅與天象觀測、物理及幾何等知識緊密相連,也是諸多古文明的文化核心,在每個時代裡扮演著推動人類智慧向前邁進的重要角色,既浪漫又極具挑戰性的特質,正是天文學的魅力所在。

陳文屏教授是臺灣參與國際天文觀測計畫的主持人之一,從1998年起,帶領我國研究團隊接連參與中美掩星計畫及國際泛星計畫,除讓臺灣在國際天文合作中佔有一席之地,也為本校鹿林天文台的發展奠定基礎,也藉此與國外學術單位建立交換學生機制,積極為我國天文領域培養下一代人才菁英。

 

中美掩星計畫 尋找小行星及彗星的故鄉

中美掩星計畫(Taiwanese American Occultation Survey; 簡稱TAOS)是1992年陳文屏教授至中大任教後,首次的國際合作計畫,由臺灣、美國、韓國共同參與,目的在於利用掩星技術及小型望遠鏡,偵測並清點包含古柏帶天體(Kuiper Belt Objects)以及更遠處的直徑約1公里的小型天體。

在太陽系的內圍,天體成分以金屬及氧化物為主;太陽系外圍天體的成分則以冰體為主,目前的假說認為被大行星拋出的小型冰體,分佈在太陽系以外的廣大球狀區域中,稱為「歐特雲」,Edgeworth及Kuiper兩位學者認為,歐特雲的內層另有扁平的結構,大約與行星所在的黃道面平行,是短週期(小於兩百年)彗星的發源地,這個區域稱為「古柏帶」。

在1990年代,天文學家利用大型光學望遠鏡,陸續在古柏帶區域發現新的天體,證實古柏帶確實存在,成為行星科學近年來的重大突破,原先一些奇特的天體也有了新的認定,例如冥王星被發現其實是個古柏帶天體,因而在2006年被國際天文聯合會從太陽系九大行星中除名的重大天文事件,引發全球的熱烈討論。陳教授表示,這些小天體由於直徑小、亮度低,因此非常不易被偵測,然而其不但保存了早年太陽系生成的訊息,也對早期行星的演化,包括大氣與海洋的形成、生物的起源以及急遽的環境變遷,有極關鍵的影響。

那麼要如何偵測這些小天體呢?陳教授指出,目前唯一的方式就是透過掩星技術,「當彗星掩過恆星時,恆星的亮度瞬間會變暗,稱為掩星現象。藉由監測彗星發生掩星的機率,便能夠推測彗星的數量及大小。」TAOS計畫的內容就是清點這些小型天體的數量,同時進一步估計它們的大小分佈及空間分佈。陳教授坦言,這是一項非常困難的工作,因為掩星現象發生的時間很短,甚至比眨眼的時間還要短,而且發生機率很低,因此必須同時監測上千顆星星,持續數年,才可能有機會偵測到位於古柏帶之小天體對遠處背景恆星造成的掩星現象。

TAOS計畫由我國中央研究院、中央大學,以及美國、韓國等單位參與,一共建置了四座口徑50公分的超廣角望遠鏡,安裝於嘉義鹿林山上的鹿林天文台,也為天文台的系統建置打下基礎。TAOS計畫自2005年開始收集資料,結果並沒有偵測到任何的掩星事件,一方面表示太陽系外圍天體的數量,沒有某些學說估計來得多;另一方面也由於受限於望遠鏡性能及臺灣天氣不佳等因素,因此觀測結果不如預期。

雖然TAOS計畫沒有獲得預期的成果,但陳教授樂觀表示,這項計畫所發展的各項前瞻性技術都是世界第一,在科學上仍深具意義,目前TAOS二期正在墨西哥興建三座口徑1.3公尺的望遠鏡,希望能藉由口徑更大的望遠鏡、速度更快的相機、觀測條件更理想的位址,觀測到足夠的掩星事件,揭開太陽系如何形成的歷史之謎。 

 

國際泛星計畫 提升臺灣天文實力

天文學家所研究的天體及宇宙現象,不論時間或空間,都距離現在的地球十分遙遠,和人們日常生活的關聯性可說是微乎其微,但1994年發生的一件重大天文事件,卻從此改變了這項認知。

1994年7月,被天文學家稱做「珠鍊」的彗星(Shoemaker-Levy9)碎塊陸續地撞上木星,這一撞的威力等同於數百萬噸黃色炸藥,不僅在木星表面造成巨大破壞,也撞出了人類對於彗星不知何時來襲的憂慮,人們意識到,即使宇宙浩瀚無邊,「彗星撞地球」的情節仍有可能真實上演。由於此事攸關人類文明的延續,2005年美國布希總統簽署法案,要求NASA提出可行的規劃,以清點軌道可能與地球相交的近地小行星。

「泛星計畫」(Panoramic Survey Telescope And Rapid Response System; Pan-STARRS)便由此而生,英文名稱直譯為「全天域觀測望遠鏡及快速反應系統」,由夏威夷大學負責建構,口徑1.8 公尺的超廣角望遠鏡,配備新技術開發具備14億個像元之電子數位相機,針對整個天空觀測,單個天區每個月循環好幾次,藉由比對前後的影像,找出亮度或位置有變化的天體,以進行各項科學課題的探討。

泛星計畫為美、德、英與台灣等國參與之大型國際合作,陳文屏教授為我國計畫主持人之一,除了中央大學,其他還有清華大學、台灣大學、台灣師範大學、成功大學,以及中央研究院的學者,主要研究宇宙時變現象。陳教授表示,泛星望遠鏡的最大功能在標認出可能撞擊地球的小行星,該成果與人類文明的延續息息相關,為發現近地小行星最成功的計畫。泛星計畫產生極大資料量,所涵蓋的天空深度、廣度以及時間覆蓋面都前所未有,對觀測天文學產生革命性影響,對象包括古柏帶天體、變星、系外行星、超新星、迦瑪射線源,以及宇宙大尺度研究。

由於事前已預期到巡天觀測的影像拍攝會產生龐大資料,計畫一開始台灣團隊就結合天文與資訊工程學者一同加入國際團隊,針對此計畫之巨量資料建立資料庫,結果十分成功,是成功的跨國且跨領域的合作。暨數位革命後,巨量資料的強大功能在世界上開啟各領域的新紀元,尤其是天文研究,觀測設備隨時都在蒐集宇宙中的各種數據,而要如何在這龐大的資料裡去蕪存菁分析星際間的各種新發現,跨領域的整合顯得格外重要。「計畫整合很重要。」陳教授說,「大量的數據如何儲存、分配、傳輸,要事先規劃好。例如一開始就要與統計學家討論實驗設計,而不是等到數據收集完畢,再找他們商量如何分析。」

 

泛星計畫成果 全民共享

目前泛星第一期計畫已於2014年執行完畢,所產生的龐大資料預料將會有許多新發現,。令人期待的是,並非只有研究團隊才能拿到第一手資料,陳教授表示,泛星計畫的成果將在2015年底,由美國馬里蘭州的太空望遠鏡研究中心向全世界公開資料,由於資料量非常龐大,要以何種方式公開,成了一項艱鉅的挑戰。

陳教授解釋,美國天文學界對於使用公家經費取得的觀測數據,常規定取得一年後必須對外公開。有些人覺得自己國家花了很多錢,或是團隊費了很多時間建造了儀器,這樣不公平,但長期觀察發現這對整個領域的發展很有幫助,讓學界在更開放的環境中相互競爭,反而有助成長。「相較於其他領域,天文在科教這方面做得比較出色,主要因為宇宙本身吸引人,又有迷人的照片。例如哈伯太空望遠鏡,以及很多大型望遠鏡的影像提供免費使用,結果並沒有讓科學家少做研究,反而在良性競爭當中得到更好的成果,一般民眾也輕易能在網路下載美麗的宇宙天體圖像。」

雖然所有人未來都可使用泛星計畫的資料,但陳教授指出,真正的本事是如何使用數據。台灣的研究團隊從中美掩星計畫,有處理大量資料的經驗,再加上泛星計畫的數據,探討近地天體、超新星,天體運動等,也順勢與加州理工學院合作另一項名為 PTF 的國際計畫,一樣是探討宇宙天體隨時間變化的現象。陳教授的團隊利用泛星計畫尋找銀河系中尚未發現的星團,或是在已知星團中指認出低質量恆星,甚至棕矮星成員,以研究其特性。今年陳教授與博士後研究員姜博識就利用大型紅外線望遠鏡在距離太陽400光年之處,發現了年齡僅百萬年,而表面溫度不到攝氏600度的棕矮星,為天體誕生與早期演化提供了關鍵樣本,也幫助科學家推測系外行星的神秘面貌。

※註:中大天文所團隊發現棕矮星之研究論文刊載於最新一期《天文物理通訊(Astrophysical Journal Letters)》期刊(請參閱中央大學首頁校園新聞:http://www.ncu.edu.tw/campus/article/1729)。

 

打破疆界 國際合作經驗談

「國際合作在學術界很常見,天文學這個領域更是非常自然,幾乎沒有不合作的。」地球公轉讓大家日夜輪替,有些天文現象需要不同經度的天文台接力觀測。也因為天文是門觀測的學科,需要把觀測設備放在條件好的地點,除了太空,就是地球上高海拔、氣候晴朗的地方,而現代大型設備更需要在資金與技術方面跨國合作,造就了國際合作的必要。

 面對國際合作,陳教授表示團隊間的彼此信任非常重要。科學發現當然有其獨享性(只有第一),頂尖的成果常源自激烈的競爭,「一將功成萬骨枯」在科學團隊裡面也是一樣。我們不希望永遠當科學代工,但也不該幻想可以一蹴可及成為超級英雄。陳教授回想合作經驗當中,曾經剛開始小心謹慎,彼此深怕被搶先發表的顧慮,事後發現其實可以探討的課題非常多,關鍵在於如何與同伴既競爭又合作,反而要注意專精而不要貪多。國際合作還能體驗不同文化,尤其需要保持開放的態度。合作需要隊友之間互補,首重溝通,常需要電話會議,來自不同時區的合作者,根本約不到大家都方便的時間,有時候這裡半夜三點鐘,已經精神不濟了,還要費能量解讀不同口音的英文,很是辛苦。

 

既浪漫又富挑戰性的工作─天文學家

成為天文學家是陳文屏教授從小就確立的目標。他認為天文學家和化學家、物理學家一樣都是科學家,只是研究場域是宇宙,雖然可以研究的題目很多,但因為距離遙遠,常有別於其他領域的挑戰,但樂此不疲。

陳教授坦言,因為天文研究不賺錢,所以一定要有興趣。做為職業天文學家的工作不多,但是跟其他國家比起來,我國的天文學家數量還是相當不足。一般的物理系,應該都要有天文學家,因為宇宙是個好大的實驗室,有好多值得研究的問題。要成為天文學家,除了在數學、物理、英文等基礎訓練上必須紮實,也要學習與人合作、溝通,培養尋找問題、思索答案的能力。天文所的學生常有機會到國外接受訓練,一方面學習如何做研究,也藉由告訴別人自己的研究內容,來釐清自己的觀念。一定要透過國際合作的舞台,讓學者有實力和全世界競爭。

2002年中央大學安裝在鹿林天文台的一米望遠鏡,是目前台灣最大口徑,提供了師生基本的研究與教學的工具。陳教授認為,受限於台灣的研究社群規模以及天氣條件,不適合建構大型觀測設備,但是可以利用我國現有的望遠鏡,和國際上其他天文台合作觀察具有時間變化的天文現象,另外目前我國中央研究院也透過在夏威夷、智利等地與他國合資設置望遠鏡,以換取望遠鏡的觀測機會,如果未來能再配合臺灣自建的兩米望遠鏡,想必能夠大大提升臺灣在國際天文領域的競爭力,並促進天文領域在我國的發展。

 

蛇夫座恆星形成區發現兩顆最年輕的棕矮星,編號Oph-T03、Oph-T17。中大天文所姜博識提供。

 

 
棕矮星與太陽、行星的大小示意圖,本次發現的棕矮星約1到2個木星質量。中大天文所陳文屏教授提供。

 

研發處電子報

刊登日期:2015-09-07

地體構造專家 從海洋觀點看地震

地科系許樹坤教授專訪

採訪/撰文:鍾佳玲
照片提供:李美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體構造專家 從海洋觀點看地震─地科系許樹坤教授專訪
現職:國立中央大學地科系教授兼環境研究中心主任
學歷:法國西布列塔尼大學博士
專長:地球物理學、海洋科學
榮譽:2014年臺法科技獎、97、100、103學年度國立
          中央大學特聘教授獎
連結:許樹坤教授介紹網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球表面的71%被海洋所覆蓋,其主宰著地球的氣候變化、物質循環及整個生態系的運作,但一直到20世紀後,人類對海洋的了解才有了較大的進展。海洋就像一個龐大的資料庫,將地球歷史上曾經發生的地形變動、氣候變遷及生物演化軌跡,蝕刻在獨特的地質構造及生態系中,而這些資訊正靜靜地躺在海底,留待海洋地球物理學家去發掘及解密。

地科系教授暨環境研究中心主任許樹坤教授,專長為地球物理學及海洋科學,是地體構造專家,多年來致力於臺灣及其四周海域的地體構造機制和相關地質地震災害研究,曾參與多項國際合作計畫,因傑出貢獻於2014年與法國學者Jean-Claude Sibuet共同榮獲「台法科技獎」,成效卓著。近年與菲律賓大學及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機構合作,針對南海地體構造演化及琉球、馬尼拉隱沒帶的地殼構造有深入研究,成果豐碩,已有多篇文章發表於國際期刊,其研究不僅對人類社會影響深遠,雙方亦透過國際地球科學合作加強交流,拓展友邦關係。

 

勇於跨出舒適圈  毅然投身海洋研究

許樹坤教授畢業於師大,碩士班就讀台大海洋研究所,師承徐春田教授從事海洋地球物理研究工作,畢業後原本有安穩的國中教職工作,後來決定轉換跑道,考上高考,任職於氣象局地震預報中心,在朝九晚五的公務員生涯中,由於無法忘情研究工作,起了出國求學的念頭,在幸運之神的眷顧下,通過公費考試,遠赴法國攻讀博士,也開啟了他的學術之路。雖然人生轉了好幾個彎,但他仍覺得自己十分幸運,能從事熱愛且擅長的研究工作。 

1995年,許教授經Jean-Claude Sibuet 指導取得法國西布列塔尼大學 (Université de Bretagne Occidentale) 博士學位,返台後持續與法方相關研究群保持密切的合作關係,尤其與Jean-Claude Sibuet 長期合作臺灣及其四周海域的地體構造機制和相關地質地震災害的研究,
至今共同發表了 32 篇 SCI 國際期刊論文,其中有 3 篇獲得期刊的“Most Cited Paper Award”。他們兩人的合作也共同培育出兩位博士,投入國內海洋地球物理的研究工作。

因為在海洋地球物理領域的傑出成就,許樹坤教授自2008年起連續榮獲三屆本校特聘教授獎,並於2014年與法國學者Jean-Claude Sibuet 共同榮獲「台法科技獎」,目前除從事研究工作外,亦積極推動國內博碩士生參與國際合作計畫,不僅促進了國際地球科學的相互交流,亦為我國培育出不少海洋地球物理領域的未來菁英。

 

南海大驚奇:解開南海3700萬年演化之謎

海洋地球物理和地球物理相同,都想了解地球的構造以及如何演化,只是研究區域在海洋。許教授表示,如果把海洋的海水抽乾,就會發現陸地都是相連的,而如果想了解海底構造,就必須出動研究船出海,在研究區域內蒐集海上反射震測、水深、重力、磁力和底質剖面等地球物理資料。目前許教授的主要研究工作範圍涵蓋臺灣周遭海域如沖繩海槽、西菲律賓海盆及南海的地殼構造及地體演化,以及琉球隱沒帶及馬尼拉隱沒帶的構造,及其可能引起的地震及海嘯也在研究範疇。

許教授在南海的研究開始得很早,自2001年起,開始研究南海北部的震測和磁測的地體構造研究至今,已有豐碩成果,其中最重要的成果包含找到南海最老的海洋地殼位置並確認其年齡為3700萬年,確認磁力條帶和破裂帶在南海北部的分佈,了解南海北部海洋地殼的特性、分佈以及地殼厚度變化。許教授表示,雖然上述研究成果仍有些科學問題有待解決,但對於了解南海的地體構造已經很有幫助,這部分成果目前已在國際期刊上發表了7篇文章,包括《Marine Geophysical Research》的南海地體構造專輯及《Tectonophysics》期刊的東亞地體與活動構造專刊。

臺灣與大部分東南亞國家都圍繞著南海,有地體構造的親密關聯性,事實上,南海在3700萬年前並不存在,換言之,東南亞國家當時可能是彼此緊臨著的。許教授表示,南海除了蘊藏豐富資源外,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其地體構造演化史顯得相當重要,如印度和中國碰撞形成喜馬拉雅山,並進而影響氣候的資訊都在海裡,有關南海的相關研究歸根究底就是希望知道南海的地殼如何擴張?何時停止擴張?以及造成甚麼影響?目前已經初步了解,南海在1500萬年前停止擴張,未來如透過進一步研究,了解其對環境及生物的衝擊,或許就能對人類有所幫助。

2013年許教授帶隊,探勘我國最具地質能源及生物資源潛力的南海北部海域,利用反射震測及底拖底質譜面資料分析,不僅發現東沙海底有六十幾座的海底火山及綿延六十幾公里的海底斷崖,並證實東沙南方海域有天然氣水合物的蘊藏;更首度發現南海海面可以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許教授表示,雖然學界早年對南海的研究並不多,但研究團隊對南海演化的研究已有重要成果,目前正在整理研究資料,預計一年內將陸續發表研究成果,對釐清南海如何演化有重要進展。

南海主權之爭一直以來是國際上的重大焦點議題,南海位處世界上最繁忙的水道之一,其海域蘊藏了豐富的漁業、礦產資源,鄰近國家人口眾多,經濟正在起飛中,海域汙染及生物資源的永續利用將是不可避免的課題。我國近年來於南海已進行多項初步探測,發現南海有獨特物理特性及豐富的生物及非生物資源,透過與鄰近國家如菲律賓或越南的合作,不僅可以拓展我國對南海的研究範圍,也可以有效提高我國國際學術地位,也可以對南海的海洋物理、海洋化學及海洋地質和地體構造有完整的認識。

 

隱沒帶構造解密  開啟國際合作防災與預警

除了南海地體構造的相關研究外,近期許教授的研究專注於琉球隱沒帶及馬尼拉隱沒帶,探討兩個區域的地殼構造及特性研究。由於隱沒帶是孕育大地震的區域,災害性地震與其伴隨的海嘯往往造成人命財產嚴重損失,因此相關研究除有助了解大地震成因,也希望能協助預防相關災害。

臺灣與呂宋島間的馬尼拉隱沒帶介於南海和菲律賓海之間,南起於呂宋島西方,止於臺灣西南外海,全長約為1200公里,在地體構造上佔有極重要的地位,為美國地質調查所列具有高潛勢發生災害型大地震的隱沒帶之一,具有相當複雜的板塊構造活動。2006年底在屏東外海發生規模7.0的地震引起國人關切,許教授研究團隊把握時機出海布放11個海底地震儀以接收餘震,進而了解地震機制和馬尼拉海溝北部的地殼構造,研究發現,臺灣西南海域的隱沒板塊有被反折(unbending)的現象,地震引發海底山崩並造成濁流,結果使得16條海底通訊電纜斷裂,造成經濟財產的損失。

許教授表示,臺灣與鄰近地區構造複雜,屬於活動性板塊聚合邊緣,有關馬尼拉隱沒帶的研究除了瞭解區域地體構造外,同時也可提供區域自然災害防範與預警,由於過去在馬尼拉海溝的地殼構造研究上較少,僅有呂宋島弧西側的零星研究及最近北緯20度以北的一些研究,加上位處海域,地質與地球物理資料的取得非常困難,因此大規模有系統的研究仍然嚴重缺乏,整個區域的地體構造特性和意義並不清楚。

對臺灣而言,較具有海嘯威脅的隱沒帶地震源區只有琉球和馬尼拉海溝區附近,因此對於此隱沒帶的地殼構造研究顯得格外重要,許教授研究團隊已在研究中發現聚合帶海床的溢氣行為和海床微震明顯受到潮汐漲落潮的影響,某些海床大量溢氣的現象有可能是某些地震的前兆,近期將繼續研究此聚合帶的流體移棲現象和地殼構造特性的關係,並從事海床地球物理調查,以詳細了解隱沒帶的各種機制,推估此隱沒帶可能引起的大地震或海嘯可能性。

除了馬尼拉隱沒帶外,許教授表示,根據2009年與美國合作的地體動力學研究計畫(TAIGER)在琉球隱沒帶蒐集的長支距反射震測資料顯示,該區域有明顯的分歧斷層(splay fault),可能造成大的地震及海嘯威脅東亞沿岸國家,因此未來仍將繼續研究近臺灣端的琉球隱沒帶地殼構造和發震機制,以協助災害防治。

臺灣飽受地震、火山、海嘯等天然災害威脅,如何清楚認識區域地體構造和降低自然災害損失是臺灣和菲律賓兩國的重要課題,也因此有「臺灣及菲律賓的地體動力學研究」整合型計畫之產生,透過科學合作整合研究資源。我國方面除本校許樹坤教授帶領的研究團隊外,尚有中研院、台灣大學、成功大學、海洋大學、景文科大、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及國研院海洋科學研究中心,八個研究機構的不同領域專家學者共同參與;菲律賓方面合作對象為菲律賓大學、菲律賓火山地震研究機構,菲律賓科技部則提供在菲實驗的各項協助。目前兩國每兩年就會舉辦一場次長級會議,針對雙邊合作進行交流,並成立「火山地震海洋委員會」,許樹坤教授為現任主席。

透過國際合作,可拓展我國地球科學在南海和菲律賓海的研究範圍,並增進與鄰近國家的國際學術交流。許教授表示,此計畫有多名國內博士生及碩士生參與,透過此計畫的執行不但可以訓練我國學生未來從事我國海洋探測及研究能力,並透過進一步了解臺灣與鄰近地區的地體動力特色,提升區域的天然災害如海嘯及地震的預警或應變能力。

 

堅持走對的路  為中大帶進第一滴海水

臺灣四面環海,不論是戰略、地形、氣候、演化或資源等調查都需要海上研究提供資訊,近年科技部能源國家型計畫更把離岸風力及海洋能源列為主軸之一,許教授回想1995年自法國學成歸國時,當時的地球物理研究多數集中在陸地上,海上研究資源相對較為不足,甚至還有人還勸他不如回歸陸地,但他直言:「當初不重視海洋是錯的!現在環境變了,哪一件事情不需要海洋?」憑著一股衝勁,他堅持所愛,硬是把羊腸小徑走成了一條康莊大道。

「臺灣很多事情都需要海洋的參與,現在做陸地研究的有時候還要跳到海洋裡做(研究)。」1998年至中大任教以來,今年已邁入第17個年頭,許教授透露,當初剛到中大任教時,學校並沒有發展海洋研究領域,但是由於海洋事務繁多,相關的研究計畫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加上他發現臺灣在四周海域的測繪或是調查資料都相當缺乏,因此便毅然投身海洋研究。「臺灣還有很多事沒有做,海域地質圖也還沒做,還有太多的空白!」為了填補空白,除了目前正在進行的研究外,未來幾年他還計畫從臺灣東北部開始,調查全臺的海域礦產,希望能為我國海洋研究盡一分心力。

許教授驕傲地說,自己為中大帶進了第一滴海水,發展至今,點滴涓流已匯聚成川河,不但中大於2001年成立「水文科學研究所」(後於2008年更名為「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包含許教授在內,科技部連續兩屆的海洋學門召集人都出自中大;而地科系內部也形成了海洋領域研究群,朝向多元發展,除了致力學術研究外,也培育出許多海洋研究菁英,奠定本校在國內海洋地球物理領域的領先地位。

 

地球醫生出動  海洋研究需求升

關於地球物理學家的工作內容,許教授有個十分貼切的比喻:「地球物理學家就和醫生一樣,只是醫生研究的對象是人,而地球物理學家則是將整個地球作為研究對象。就像醫生看診時會利用各種儀器檢查身體一樣,地球物理學家也在不破壞環境的前提下,用各種工具及方式觀察地球的內部結構,以隱沒帶為例,很容易產生地層斷裂,就像人容易骨折,如果知道哪個地方比較危險,就可以事先預防。」人有生老病死,地球也有,而研究其中的過程就是地球物理學家的工作。

許教授坦言,做海上研究不是件輕鬆的工作,需要適應海象,且每年可以使用探測船的時間有限,必須把握時間在時限內蒐集大量資料,學生適不適合做研究,到了海上一見分明,如果天生不會暈船就很適合這一行。由於海上研究的事務相當繁雜,不可能獨力完成,需要團隊合作,因此在許教授的實驗室裡,每個人都各有專長,幾乎就像一個所一樣,互相搭配才能順利完成任務。

由於海洋地球物理的調查對於防災及資源來說是相當重要的資料,現在相關計畫及工作的需求量提升,但願意留在學校繼續念書的學生卻越來越少。許教授感慨地說,不論是學術界或產業界,地球科學相關領域還是有很多空間,重點是學生自己願不願意投入時間,現在學生素質及投入程度明顯下降,很多空缺沒有適當的人選,相當可惜。

訪談最後他以當年赴法求學的經驗勉勵同學,不要太容易滿足現況,全心全意投入更多努力,就能在學習上進展快速,只要基礎科學有基本功力,具備溝通用的英文能力,再加上對此領域有濃厚的興趣,就能為自己的未來開拓無限寬廣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