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過一連串學校建校初期的學長訪談之後,位於宵夜街前小斜坡與行政大樓之間的地球科學系所在我心中的地位,一下子從「好老好舊的房子!」層層躍升,變成了「中大歷史聖地」。在這個學院裡一草一木,似乎都灌注著歷史的香氣,所有在文獻上看到的史料文字,其精神之凝聚彷彿就在這裡,每一夜不斷隨著聚而又散的露水凝聚、昇華。這裡,是追尋校史的人們,不能不虔誠朝聖的中大核心。
在這樣的心情下,我踏著恭敬的腳步上到地科院二樓,見到今天訪問的主角──呂明達老師,也是建校初期頭幾屆地物所的學長。
學長(老師)是個出乎意料的親切、客氣的人。訪問之前,我有點擔心曾經在中油擔任過重要職位的學長,會誤會我們今天是要訪問他光榮的工作歷史。不過訪問開始沒多久以後,學長和來訪的我們便一起掉進40多年前那初到中壢的中大地物所歷史裡,那些寶貴的印象即使時間久遠,仍然可以在學長每次「啊」地回憶之下,一片一片拼湊起來。
特別是當學長手指斜斜指向窗外,說著「那裏本來是餐廳」、「我們宿舍就在對面」,或是「當時環校道路都是紅土」等等的時候,看向窗外的我,好像也可以看見40多年前的校園在面前展開。
那是一所在中壢廣大的雙連坡上草創不久、只有一棟施工中的教學兼行政大樓,而且系所不過三、四個的新興大學;那也是一個精密儀器付之闕如,但是圖書室卻有著完善而新穎的科學期刊的學術搖床。更神奇的是,這教學大樓四十餘年後還在,而當時學長們住的宿舍,也仍堅持地屹立在大樓前方。從今天的角度看來,這「大樓」並不大,今日作為招待所的當年宿舍也稱不上舒適宜人,可是那一天在我的眼前展開的景象,卻是那樣動人而充滿希望。
學長在外奮鬥三十年後,又回到中央大學,以教師的身分,在同樣的校舍,教導晚進的學弟妹們,在他眼中所看到的中大景象,又是什麼模樣呢?
一定,比我們那天隨著他的手指看出窗外時,所見到的風景更美麗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