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記憶—台聯大四校聯合典藏展
102年5月27日(一) ~ 102年6月15日(六)

展覽開放時間:10:00~17:00(週日休館)

地 點:中央大學藝文中心展覽室
-------------------------------------------------------------------------
作者簡歷及自述作品精選專文 |觀點 | 活動花絮回選單

展出者簡介

中央大學與浮世繪
浮世繪是16世紀末至19世紀間,流行於日本江戶地區(今東京)的版畫藝術。「浮世」一詞源自佛教用語,原指對人生無常的感慨,然以「浮世」為名的浮世繪,卻是反映對現世生活肯定的一種藝術體現。早期的浮世繪以描繪美人的風俗畫與風景畫為主,後逐漸加入歌舞伎、相撲等描繪社會風俗的題材,這種以當時社會百態入題的藝術手法,使浮世繪成為研究日本社會文化變遷的重要依據。19世紀末,浮世繪隨著日本鎖國政策的解套流至歐美,在歐美藝壇掀起一股東方風潮,影響印象派的創作理念以及新藝術運動的發展,成為世界美術的一環。
    1998年,中央大學藝文中心在前國立歷史博物館館長黃光男先生的協助下,獲得日籍收藏家五井野正先生所珍藏之一百幅浮世繪精品。時任浮世繪「歌川派」榮譽會長的五井野正先生,長期致力於浮世繪版畫的收藏及推廣,其贈予本校之浮世繪作品,共計有歌舞伎場景和演員畫74幅、文學題材(如源氏物語等)10幅、「畫狂人」葛飾北齋的漫畫10幅、風俗畫及其他類等6幅,其中首推源自國貞(後改名為三代豐國)之手。2001年,本校藝術學研究所所長周芳美老師帶領研究生針對此批館藏進行相關研究,並推出「浮世繪典藏品特展」,為作品留下精闢的出版論述,也為中央大學的藝文氣息添增一抹大和風情。

交通大學與楊英風
  楊英風(1926-1997),臺灣宜蘭人,為聞名國際的景觀雕塑與環境設計藝術家,也是朱銘的老師。曾先後求學於日本東京美術學校、臺灣師範大學藝術系等學校,並於六0年代前往義大利羅馬大學及造幣學校進行藝術研究,學貫中西的習藝歷程,使其作品在西方技法的脈絡下,體現富東方哲思的人文底蘊。其創作年代橫跨二次大戰戰後到二十世紀末,藝術創作媒材廣及油畫、版畫、速寫、水墨、漫畫、美術設計、獎座設計、雕塑、景觀規畫等,藝術創作風格多變,從早期鄉土寫實到中晚期抽象藝術,致力於人文與藝術哲思之思考,提出「大乘景觀」藝術之雕塑理論,可以說是臺灣戰後在藝術創作與藝術理論兩個領域中皆有卓越成就的重要藝術家。
  楊英風早年擔任〈豐年雜誌〉的美編時期,曾深入臺灣農村,將所見付諸「鄉土系列」版畫與雕塑創作,以藝術為早期鄉村生活留下見證;晚期的「不鏽鋼系列」雕塑為創作生涯成熟期,以簡約的抽象造型寓中國生態美學及佛家思維於金屬媒材之中。而其師法自然、尊重自然、美化自然,並融於一般大眾生活中的藝術美學,實踐了「藝術生活化、生活藝術化」的文化意識,對臺灣公共藝術發展的影響甚鉅。
    楊教授與交通大學結緣於1996年,適逢交大百年校慶,應邀製作大型不鏽鋼雕塑作品〈緣慧潤生〉(位於交通大學圖書館前)。1999年,交通大學為支持楊英風藝術創作研究,並提倡科技與人文藝術教育的共同發展,與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共同成立「楊英風藝術研究中心」,以期有系統地整理、典藏楊教授的原始資料,並透過出版,宣揚其創作理念及美學觀,落實社會藝術教育、促進當代藝術研究,使其藝術成為人民共有之文化財。
  此次展出的楊英風鄉土系列畫作目前由財團法人楊英風藝術教育基金會珍藏,二件雕塑品則由交通大學藝文中心珍藏。

清華大學與澄泥硯
    澄泥硯,與廣東端硯、安徽歙硯、甘肅洮硯並稱中國四大名硯,是以澄泥作原料,經特殊焙燒工藝製成的珍貴硯種,需經采泥、澄細、製胚…等幾十道複雜工序,製作難度較石雕硯更大,融雕塑、繪畫、設計於一爐。澄泥硯的產地據記載,多分布於中國北方山西、河南等地,而絳州(今山西省新絳縣)澄泥硯源於秦漢,盛於唐宋,於明代達爐火純青,不過其製作工藝於明清之際失傳,湮沒三百餘年。為傳承澄泥硯這項文化瑰寶,曾任新絳縣博物館業務館長的藺永茂與其子藺濤、媳婦解玉霞,於1986年創立「絳州澄泥硯研製所」,開始投入澄泥硯的研製、保存工作,開啟長達二十餘載的文化探求。其研究之心勞受到各界肯定,除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並四度蟬聯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傑出手工藝品徽章」,使澄泥硯重獲新生。
    朱自清曾任大陸清華大學教師,其膾炙人口的《荷塘月色》一文,就是描繪北京清華大學清華園中令人流連忘返的荷塘景緻,使荷塘成為清華大學的代表印象。而曾於2007年參加清華大學高級工商管理研究進修班的藺濤夫婦為向母校表達培育之恩,歷時三年,製作二百方不施彩釉、演繹荷塘月色的澄泥硯,作為兩岸清華大學百年校慶之回饋獻禮,以國粹精品表達身為清華校友的自豪與驕傲,並以藝術為兩岸清華搭起文化之橋。
  此次展覽的澄泥硯由臺灣清華大學圖書館珍藏。

陽明大學與攝影
    學者John Berger在《觀看的方式》中提到:「注視是一種選擇行為。」這種選擇將觀者和被觀看的事物連結在一起,我們所注視的從來不只是事物本身,而是事物與我們之間的關係,因此,每個影像都具現了一種融入觀者認知與思維的觀看方式。而攝影是最唾手可得的藝術表現方式,只要舉起相機,人人皆可拍下自己眼中的那份感動;我們透過鏡頭,觀看,以快門擷取眼下的視界,以影像紀錄所感知的瞬息片刻。2011年,由陽明大學學生會舉辦的「吾攝陽明-校園攝影比賽」,在校園帶起一陣攝影熱潮,陽明師生以鏡頭刻畫他們心目中的校園印象。山坡石徑、建築角落,或是學生活動的生活紀錄,透過觀看與選擇,同學們以率真的紀錄視角,詮釋他們對這個每天學習、生活環境的生命觀察,賦予影像一份屬於陽明人的獨特記憶溫度。
    以生醫教學著名的國立陽明大學,於2007年成立藝文中心,致力在校園中提供一個自由的藝文空間,希望學生能透過藝術的陶冶體驗生命,在未來以更人性的思維行走於生醫道路。而為支持陽明學生對藝文創作的熱情參與,藝文中心也於2011年展出「吾攝陽明」最後脫穎而出的26組作品,並由教務處編輯《吾攝陽明─校園攝影》專冊,共同為學生藝術熱情留下足跡,企盼在校園灑下藝術種子,為學生開闢一處兼具理性與詩性的生醫環境。

-------------------------------------------------------------------------
作者簡歷及自述作品精選專文 |觀點 | 活動花絮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