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踏入二十一世紀,資訊社會(information society)進一步深化,有人用「知識社會」(knowledge society)來描述這階段的發展。不管用那個名詞,資訊社會與知識社會在性質上重疊的地方肯定不少,而在論者中有很高共識的一個共性,是在資訊社會中資訊及通訊科技(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s)(本人簡稱之數位科技)有廣泛的使用,無論在經濟政治社會文化個人社群生活等各個層面,電腦通訊科技的滲透性愈來愈深,人類生活對數位技的依賴性愈來愈高,數位化程度與日俱增。
人們對資訊社會不乏美麗的願景,其中一個是:人人可以自由使用資訊來改善自己的生活!然而,數位落差的出現顯示這個願景仍是一個願景,數位落差的持續無法得到解決,可能令這個願景成為虛幻的妄想!美國政府的商業部早在九十年代中期就邀請專家學者開始研究這個問題,一九九五年發表了研究報告,就是舉世知名的『漏網之魚』(Falling through the Net),之後一直有跟進的研究,連同第一份報告一共出版了四部報告,最近的一份是在二○○○年出版的(報告總共有四份:1995,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A survey of the “have nots” in rural and urban America; 1997,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II: New Data on the Digital Divide; 1999,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Defining the Digital Divide, 2000,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Toward Digital Inclusion)。美國政府投入龐大的資源要全方面地了解國內數位落差問題,可見問題不只發生在第三世界貧窮國家,富有國家亦有自身的數位落差的情況。不要以為只有美國有這個問題,號稱富人俱樂部的G-8,及OECD國家亦同樣受到國內的數位落差的困擾,由此可見問題的普遍性。
以通訊的基礎設施的的架建而言,投資不平等亦是明顯的,投資集中在富有的城市及近效地區,而遍遠貧窮地區或城中的貧民窟的基建則付之闕如(Graham and Marvin, 2001)。網路興起之初,對網路的熱烈願景之一是,網路打破了地理的限制,「距離死亡」、「超越地理」的豪語可謂代表了當時的精神。然而,現時我們從基建及投資的不平等就可以清楚發現,網路並沒有超越地理,而是一直受制於地理。
英文 “divide” 這個字引發的一個二分的聯想:資訊有產者在鴻溝一邊,資訊無產者在鴻溝的另一邊(information haves vs information have-nots)。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而是有與無之間存在數不清的不同程度的有及不同程度的無,即社會中不同的人或社群對擁有或熟練地使用數位科技在程度上有很大的差別。例如,一個在倫敦金融區一家大股票行的總執行長(此人對網路有點「感冒」,只偶然上網,其餘資料的獲取由下屬代勞);一位在香港網路拍賣公司的總資訊執行長(此人每天要收發來自世界各地的數百封電郵),一名在印度農村的農民利用一個社區的電腦中心的一台舊電腦接連電話線上網(此人剛知道有網路這東西,好奇來玩一玩)。單就這三人的情況而言,他們的數位狀態已經有很大的差異。在這三個簡例之外肯定存在數不清的其他變異。這個事實反證了二元分法的簡陋,甚至誤導。有一個例子可以說明數位鴻溝的誤導性,在美國,一般的印象是黑人應處於鴻溝的無的一邊,但事實郤不是如此。因為黑人社群之中存在極大的變異,而收入是關鍵,高收入的黑人與高收入的白人的差異愈來愈少(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 2000)。這個二分法亦帶來一些情緒的意含,鴻溝有的一邊是有文化的科技使用者,居於無的一邊是無文化的不懂科技的落後一群。數位鴻溝還有一個弱點,就是不能用來建構一個使用科技來促進社會發展的路引,原因如上文所言,是它過份重視硬體及連接的重要性,而忽略其他的因素。
1. Castells, Manuel (1989), The Information City: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conomic Restructuring, and the Urban-regional Process, Cambridge, MA.: Basil Blackwell.
2. Castells, Manuel (1996), The Rise of the Network Society, Cambridge, MA.: Blackwell.
3. Graham, Stephen and Simon Marvin (2001), Splintering Urbanism: Networked Infrastructures, Technological Mobilities, and the Urban Condition, New York: Routledge.
4. Ip, P. K. (2003), “Visions of Information Society and the Ethics of Digital Divide,” paper presented at a workshop on “Digital Divide – Review and Looking Forward” , organized by the Learning Institute of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22 July, 2003.
5. Mansell, Robin and Uta Wehn, editors (1998), Knowledge Societie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6. Norris, Pippa (2001), Digital Divide: Civic Engagement, Information Poverty, and the Internet Worldwid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7. OECD (2001), Understanding the Digital Divide, Paris: OECD
8. Servon, Lisa J. (2002), Bridging the Digital Divide: Technology, Community, and Public Policy, Malden, MA.: Blackwell.
9. US Department of Commerce, Economic and Statistics Administration, 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Information Administration(2000), Falling Through the Net: Toward Digital Inclusion.
10. Warschauer, M. (2002), “Reconceptua- lizing the Digital Divide”, First Monday, vol.7, no. 7, Ju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