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語電影中的兒童

從《托托小英雄》、《奧力維耶,奧力維耶》談起

84015400郭珮甄


0.

    近來商業化頃向的國片,起用童星作為拯救國片的號召。回顧從《好小子》系列以來童星在國片中扮演的角色,皆以喜劇演出居多,與其它國家兒童電影的主人翁類型則相去甚遠。此處將經由《托托小英雄》(Toto le Heros, 1991/Jaco van Dormael, 1957),《奧里維耶,奧里維耶》(Olivier, Olivier, 1991/Agnieszka Holland, 1948)這兩部電影,試圖探討法語兒童電影中表現的兒童形象。

1.亂倫頃向

  「人的一切存在都以控制伊底帕斯情節己任。」(佛洛伊德)

    佛洛伊德所闡釋的伊底帕斯情結,發生於三歲到五歲之間,以小男孩對母親產生的獨占慾出發,進而廷伸到兒童與父母之間,那種微妙的情感關係。佛洛伊德認為「伊底帕斯情結」在人格(personnalite)的形成和人的慾望的定向之中起著根本性的作用。以此一情結來看,《托托小英雄》中的Thomas,將可獲得另一種截然不同的觀感。

    Thomas的慾望對象,顯然地,並非從火場中將之抱回的母親,而是Alice。在童年Thomas中的一段童言童語提到Alice的出生。父親戲劇性的降落在母親門前,於是就有了Alice。與他描述自己來到這個家庭的方式有著天壤之別。Alice是父母愛情發酵後的產物,是一切美好、幸福的化身。在一邊描述時,鏡頭帶至吹著喇叭,穿著鵝黃色洋裝的Alice,不正符合了前述的形象?!何以Thomas的慾望對象不是母親呢?這牽涉到「母親」此一形象的建立。在Thomas想像中,火場內將之抱錯的母親,與其說是母親,不如說是鄰家的阿姨來得確切。而父親的感覺,更像一位經常來訪親切的叔叔。在此一條件下,從小與Thomas玩在一起,溫暖年長的Alice,便成為伊底帕斯情結中的母親角色。

    在「情結」積極的形式(forme positive)下,「情結」的表現方式與希臘神話中「伊底帕斯王」衝突的故事是相一致的:希望同性的競爭者(父親)死亡,和對異性(母親)性的慾念。在Thomas與Alice的關係中,並無明顯的父親形象的介入。但既然父親在此一情結所代表的形象是禁止者、獨佔者和剝奪者,後來介入他們之間的艾非則正符合了這個形象。事實上,Thomas對於自己身份的定位是十分矛盾的,這可以從青年托瑪對Eveline的態度中印証。Thomas一面享受著與Alice未能達成的戀情(藉由Eveline, Alice的化身),一面又恐懼著亂倫的犯罪心理。小Thomsa一面自我說服自已並不屬於這個家,一面又不得不承認自己Alice存在著血緣關係(來自於亂倫的恐懼)。艾非的出現,在他與Alice的關係中,則提醒了此一血緣關係。在艾非的眼光中,Thomas 與Alice的確是姐弟,於是起了禁止的作用。此外,就Alice對艾非的態度來說,不可否認的,以Thomas的角度,艾非的的確確扮演著獨佔者及剝奪者。處於所謂積極的形式下的Thomas,對Alice抱怨,指責她忘了父親的死、母親的羞辱,實則是對艾非嫉妒的表現。

    Alice的死亡,若說是使Thomas更恨艾非,不如說是對Thomas嫉妒、衝動下的懲罰,也就是亂倫的處罰。Thomas從此逃不出這不幸的陰影,也因此他永遠無法從此一情結中走出來,Alice並未在他成長過程中淡去。當其他男孩子,由來自父親的去勢之威脅(menace de castration),而放棄把母親作為亂倫的對象時,Alice的死亡反而使Thomas更無忌憚的愛戀她。畢竟在肉體上她已經不存在,並不構成亂倫的威脅,直到Eveline的出現。童年Thomas的伊底帕斯情結並未「昇華」 (sublimation),反而因Alice的死而延續,因Eveline的出現,再次得到懲罰(因無法將伊底帕斯情結昇華,而無法與Eveline共同生活---亂倫的恐懼)。

    在情結的消極形式(forme negative)下,伊底帕斯情結,表現為相反的情況:對父母中同性者的愛戀和對父母中異性者的嫉妒與仇視。《奧里維耶,奧里維耶》中的姐弟關係不似《托托小英雄》中複雜,也看不出小奧里維耶具有怎樣的伊底帕凘情結。這裡所要探討的是姐姐對母親表現出來的伊底帕斯情結,也就是處於積極形式下的伊底帕斯情結,若只單純的看奧里維耶、母親、姐姐這三方面的關係,會認為姐姐的反應不過是老大情結的產物。但後來,由於父親的離去,此一伊底帕斯情結被突顯並強化,姐姐對母親的愛戀藉由取代父親(照顧母親,同枕而眠,獨占母親)而明顯化。但《奧里維耶,奧里維耶》中的姐姐並未呈現出亂倫的恐懼,反而顯露出對同性世界的好奇。

    這兩部電影各表現了兩種伊底帕斯情結的典型,若藉由性別的不同比較兩者在伊底帕斯情結的表現與亂倫的認定,或許能更深人地探討議題,但此處並非精神分析或性別的研究,僅是提供一種角度來探討法語兒童電影所呈現的兒童形象。這裡雖不能斷言所有的法語電影皆表現出此一主題,但不可否認的,卻是經常使用的元素之一。反觀國片,卻難得發現這樣的議題。而相同的,好萊塢電影中也少見這樣的主題,大都強調兒童的獨立能力,如《七寶奇謀》、《小鬼當家》中所塑造的兒童形象。美國電影中的兒童形象與其立國精神不謀而合,而台灣關於戀母情結的表現變相隱形於婆媳關係中(日本更甚)而成為電視連續劇的主要題材。

2.不安於室

P:「以前小孩子不乖的時候爸媽就會說妳是在垃圾堆裡撿到的。」

O:「我爸說我姐是後門檢的,我好些是前門檢的。」

C:「除了垃圾堆來撿來的外,還有要把我送給賣蘋果的。」

D:「真奇怪,是某種台灣文化傳統嗎?小時候我父母也會偶爾這樣說;不過到沒聽說要把我送人的,多半是覺得我不乖就把我趕到門外。」

(未完)

參考資料:

杜聲鋒:《拉康結構主義精神分析學》,遠流,1988,第132-146頁

 

| 專題一得 recherches |

CCPF(C)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