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失蹤兒童紀事》看親子關係

84013400葛世欣


以一平凡的家庭做範本

    一個再普通不過典型法國中產階級家庭,父親是一名獸醫,為了家計終日地忙碌,也因此忽略了和子女的互動;性格略帶憂鬱且神經質的母親伊麗莎白,生活的重心不外乎是家庭和兩名子女。有一天,小兒子奧利維突然離家出走,這個意外帶給這個家庭巨大的衝擊,而杜瓦一家就這麼破裂了。但在六年後的某一天,當年負責調查的警察捉住了一名年僅十五歲的小罪犯,而他竟然就是至今下落不明的奧利維!當他被帶回家中,一家人都渴望團圓的時候,卻發現他不是真正的奧利維,而真正的事實是:奧利維早在六年前就死了!電影中表現的親子關係同時也代表了現代社會的家庭問題。

以溫馨做背景

    導演安妮斯卡•賀蘭(Agnieszka Holland, 1948)為一波蘭籍的女性導演,她所拍攝的電影,如一九九二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歐洲,歐洲》(Europa Europa, 1990)、改編於原著小說《秘密花園》(The Secret Garden, 1993)等作品,如同《失蹤兒童紀事》(Olivier, Olivier, 1991/原譯:《奧利維,奧利維》)一樣,都圍繞著「兒童」的主題,並注重家庭親子之間的關係。影片開頭由兩個小孩子在田野間進行幻想式的遊戲,帶領觀眾進入童稚的世界,也令人喚回自己童年的記憶,在如此溫馨的畫面中,背景的音樂卻透露著一絲絲寂寥、悲傷的氣息,似乎預警著一場意外的即將發生,當鄰居馬歇吹起了小喇叭,相同的音樂一貫略帶著憂傷在意外發生的同時,也在耳邊響起,似乎以音樂緊抓住劇情的發展。

家庭結構的分解與重組

    如同大家所知的,法國這個國家,如同中國一樣,相當重視家庭的精神;而以一個普通中產家庭為骨架,其中成員之間的關係為內容,奧利維的失蹤如同酵素般的使得家庭結構起了變化開始分解,彼此的關係、角色改變。例如:母親伊麗莎白昏倒,甦醒時無助地依偎在女兒娜汀的懷裡,娜汀儼然成為了母親的角色。在奧利維回來之後,家庭關係又因此重組,原本威嚴的父親,卻像朋友似的和奧利維一起在倉庫裡偷喝酒;在家庭分解而後重組,當然也就不似先前的穩固,即使大家都昧於事實、小心翼翼地維護得來不易的重組關係,但他仍然脆弱的不堪一擊,直到發現了事實真相。

  1. 以母親的角度為出發點:
  2. 神經質的母親只有不安全感,從父親那兒無法得到情感的滿足,轉而寄託於兒子奧利維身上,表面上看來,奧利維晚上不敢一個人睡,偏要窩在伊麗莎白的懷裡,顯示奧利維對伊麗莎白的依賴;但在奧利維失蹤之後伊麗莎白的倉皇失措,卻也表現了伊麗莎白對奧利維精神上某一定程度的依賴,而在丈夫離家以後,她依賴轉而至女兒娜汀的身上,母女的相互依存、信賴;當奧利維的再出現,伊麗莎白的依賴在被分配到奧利維身上,她重新找回了他的生活支柱,在接奧利維回家的途中,火車上,她買各式各樣的麵包,是一種討好,也等於如將會供給她任何所需包括一個正常家庭生活……等,早餐桌上,伊麗莎白略帶威脅地告訴奧利維:如果你再不見,我真的會自殺。足見母親將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兒女身上的例證。

  3. 以女兒的角度為出發點:
  4. 伊麗莎白對奧利維的依賴,影響了娜汀的心理情緒,娜汀對奧利維的不斷捉弄,起因為母親與弟弟之間的關係,娜汀對奧利維的心裡是又愛又恨;愛,是因為手足的親情,恨,卻是因為嫉妒而生;奧利維失蹤後娜汀的自虐式懲罰卻表現對奧利維的愛,天真的認為如此的自虐能換回奧利維,並以身體的痛苦減輕心裡的罪惡;而母子之間相互依賴、穩固的關係,容不得娜汀的介入參與,一連串的捉弄只為了報復奧利維得到了較多的母愛。娜汀與伊麗莎白在奧利維失蹤後所建立的依賴、信任,在奧利維的再出現之後,又有了背叛的產生,原本母女的二人世界,因奧利維的介入,娜汀難以接受新的關係,得到的愛被分享,使娜汀覺得被背叛所以當所有的人一致認為奧利維是真正回家了,娜汀卻反感地懷疑奧利維的真實身份,甚至以做測驗的方式明白地表達對奧利維的不信任。同時鄙視母親在家中的弱勢地位,試圖改變、反抗既定的規則,她總表達自己的意見,如同她在片中對著她父親大喊著她不要當一隻溫馴的貓。以防止因沈默而逐漸被忽略,被支配,跳脫出他母親被男性操控的角色,而保有對自己的支配權。

  5. 以父親的角度為出發點:
  6. 為維持家計鎮日工作的父親,並沒有因他對家的貢獻,而在子女心目中佔有地位,這或許也是現代社會中,父親這個角色不被認同的悲哀。雖然父親幾乎是隱形的,但因為他代表著支配的「律法」,因此在心裡分析上他是存在的;他有著對家庭的支配權,即使娜汀在當時不願與她父親同去查德,而選擇留下來陪伴她的母親,或許個性獨立的娜汀是父權威權統治下唯一的例外!

  7. 奧利維的角色解剖:

    不以奧利維的角度來連接各成員之間的關係是因:(一)奧利維非真的奧利維,而他的角色,似乎是一種「全知的上帝」來描述觀察整件事,更是以「真相的揭發者」的身份出現的。(二)況且他本身即為事件的起點、導火線。奧利維對其他人的影響是全面的,甚至是鄰居馬歇,姑且不論為何他能鉅細靡遺地描述未曾謀面的杜瓦家人,瞭解小奧利維的所有細節,或許就當它是小說中的「偶然」(hasard)的成分,奧利維為電影帶來了更多的主題,例如,馬歇的戀童癖、從奧利維拿走娜汀的照片,第一次見面,有「性」的暗示,到彼此有親密的接觸,都騰處到所謂的女性電影中出現的話題。

家庭在今日社會所扮演的角色

  《失蹤兒童紀事》中,以社會中經常出現的家庭型態小康的中產階級,最簡單的家庭關係父母子女的交叉關係來探討家庭生活。如同導演賀蘭說:在今日社會裡孩童成了虐待和縱慾的犧牲品,這是件值得大家關心和家庭走向惡質傾向有關的社會問題我相信家庭的歷史是文明的關鍵歷史,在法國家庭生活是非常重要的,然而也是非常不幸的。因為今日身為人父母者並沒有扮演稱職的角色,所以我希望透過這部電影來解釋我的擔憂,和身兼母親及女人的經驗。

參考資料:

E. Ann Kaplan: 《女性與電影:攝影機前後的女性》,遠流

 

| 專題一得 recherches |

CCPF(C)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