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奧利維埃.奧利維埃》與《秘密花園》看導演賀蘭影片裡的親子關係

葛世欣 84013400

電影內容

《奧利維埃》在敘述一普通的法國中產階級家庭,因小兒子奧利維埃的離奇失蹤,所帶給這個家庭的巨大衝擊-家庭因此而破裂。六年後,分崩離析的家庭成員又因奧利維埃的被尋回而再度重聚,當一家人都渴望團圓的同時,卻發現奧利維埃並非是當初離家出走的奧利維埃,而真正的事實是:奧利維埃早在六年前就死了!《秘密花園》是改編自同名原著小說「秘密花園」的電影。小女孩瑪麗因失去雙親轉而投靠她的姨父;偌大的城堡宛如一孤絕的世界:絕望的姨父,認為自己即將不久於人世、虛弱且蒼白的表弟。但他們卻都沒料想到,藉由瑪麗及她所發現的一座荒廢的秘密花園,所帶給他們的震撼及改變,讓他們重新發現了快樂,並重拾了生命的目標。

電影主題

《奧利維埃》及《秘密花園》都是由波蘭籍的女性導演安妮斯卡 & 賀蘭(Agniesz Holland)所執導,藉由女性導演的細膩敏銳,帶出了男性導演較為缺乏,而女性所特有的、潛意識中的「母性光輝」;二部電影都是繞著「兒童」的主題,探討親子之間的關係。《奧利維埃》在影片開頭時,娜汀與奧利維埃在田野間進行的幻想式遊戲;秘密花園中,瑪麗、迪肯及柯林在花園盪鞦韆、嬉戲等,都帶領著觀眾進入童稚的世界裡,也重新喚醒了深鎖於腦海裡屬於自己童年的記憶。在處理此類題材時,就如同「普通級」電影一般,溫馨童趣的場面不可缺少,結尾-一家人團圓和樂的畫面更是像「王子與公主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一般的制式化;在《秘密花園》中可輕易地得到證明,這也是觀眾較能掌握住整部電影劇情節奏的原因。但相對地《奧利維埃》就稍微的打破了這種溫馨小品裡、傳統印象中既定的規則:先是母親伊麗莎白因失去奧利維埃而表現出精神耗弱般的歇斯底里、娜汀自殘式的自責、到最後真相大白所牽扯出兇手馬歇爾的戀童癖…,在在都顯示了所謂的「兒童電影」,除了探討親子之間的關係之外,也由於現代社會中,家庭形式及價值觀的扭曲變形,而衍生出了更多的社會問題,然而這些問題已並非是從前的兒童電影所能涵蓋的範圍。

親子關係中,角色的分析比較:

母親形象的角色:

《奧利維埃》片中,神經質的母親具有不安全感,從丈夫那兒無法得到的情感滿足,轉而寄託於兒子奧利維埃的身上,在情感上依賴奧利維埃,但其實是依賴一種需求-基於一種生物本能般,孩子對於母親的需要。在奧利維埃失蹤後,情感依賴再從奧利維埃身上轉移到女兒娜汀的身上,而產生了一種「母親-女兒結盟」的關係:母女之間的相互依存、彼此依賴。但此種結盟關係是具有排外性的、是不容許產生背叛的,所以,在奧利維埃被尋回,母親的情感依賴再度重回到奧利維埃身上時,母親與女兒之間的結盟關係便岌岌可危了。大體上來說,母親與子女之間的依賴關係皆起源於母親對子女的情感投射作用;而在《秘密花園》中,表面上看來,我們似乎都沒有看到母親的角色在親子關係中作用:瑪麗與柯林的母親在他們仍年幼時,就都相繼地去世了,母輕的形象對他們而言,是遙遠而模糊的;如果真要舉出母親固定形象的角色,或許女管家梅洛太太勉強算是一種代替母職的角色。但事實上,母親的形象在片中卻是建立在固定的一些物品上-對瑪麗而言,母親=被摔斷鼻子的雕刻大象;對柯林來說,母親=母親的油畫畫像,而荒廢的秘密花園,同樣地,也是屬於母親形象的化身,甚至於到後來取代了先前的大象雕刻及油畫畫像。母親的角色是存在在潛意識中,慢慢地在思想及行為上發酵。在《奧利維埃》裡,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是上對下-母親對於兒女的依賴;然而《秘密花園》中,情感交流的方向卻是相反的,屬於下對上的關係-兒女憑藉著對於母親的懷念,投射到讓屬於母親形象化身的廢棄花園重生;母親的角色無論是以物化或是替代的形象,都存在在影片裡的各個角落中。

父親形象的角色:

延續傳統社會中的父系制度,使得父親一角,在任何形式、題材的影片中,幾乎都是屬於「威權的象徵」。在《奧利維埃》中,父親鎮日埋首工作中,賺錢養家,因為有了他的供給,才有了家的存在,所以在心態上,父親的角色都以「家的主宰者」自居,並擁有著身為一家之主、對於家庭的支配權;同樣地,在《秘密花園》裡,也可觀察到相同的情形:克拉文爵士一身黑衣,更象徵著不可侵犯的威權,加上片中時代背景、社會地位的關係,父親角色的威權更勝一籌。然而,如此高不可攀的威權及維持家計、供給物質需要的功能,卻有著不被子女認同的悲哀!就因為父親威權的角色有著不可侵犯的地位、高高在上的支配權,在親子之間的關係中,就等於是豎立起「禁止親近」的告示牌。《奧利維埃》片中,父親幾乎是以一種近乎命令式的語氣,希望娜汀與他同去查德;而在《秘密花園》中,柯林第一次見到瑪麗時,就板起臉孔地命令著瑪麗替他調整枕頭的位置,並向他「宣告」著:當他的父親不在時,他就是這座城堡的主人。這無疑是父親威權形象的提早表達;而這些固定、刻板的角色功能,似乎一代傳過一代地延續下去,也難怪大多數電影對於父親、母親、兒子及女兒在親子關係中,各個都被賦予著不同的角色功能。

父母角色功能的異常

然而是否有可能角色功能是可以被取代的?例如《奧利維埃》片中,娜汀在奧利維埃失蹤、父親出走後,扶持、照顧著母親,宛如是母親伊麗莎白的母親一般;《秘密花園》裡,女管家梅洛太太替死去的女主人照顧著小主人柯林,猶如取代母親的角色,執行母親角色的工作;腰間上一長串的鑰匙,隨著她的身影穿梭在各房間中,叮叮噹噹的鑰匙聲充斥在城堡的各角落,似乎在提醒著她所擁有的支配權,這又與父親的角色功能重疊了。觀察到這些,不禁質疑先前問題的答案是否是肯定的?但完整地看完整部影片之後,末了電影的結局似乎推翻了先前問題的假設。電影中的兩個家庭最後都以完滿的結局作收尾,《秘密花園》中的父親對於他的孩子來說,給予身為一位父親,在親子關係中所該給予孩子的感情,並有親子之間情感交流的產生,真正做到了一位「父親」的角色,而不再只是個人、單方面地是一種形象化的父親角色;同樣的例證在《奧利維埃》中也可看到:奧利維埃與父親躲在儲藏室裡聊天、喝酒,甚至分享秘密…等;親子關係中,父母親的角色相對於孩子,的確是比較容易「脫軌」的,也就因為有這種「脫軌」現象的發生,才會讓人有父母親的角色能輕易地被取代的錯覺;事實上,在親子關係中,父母親的角色是不可取代的,在孩子的心目當中,父母親的位置永遠是寫上名字的,即使他們中途離席,位子也絕不容許其他的人坐上去。

孩子形象的角色:

親子關係中,相對於父母親角色的「易脫軌」現象,孩子角色的穩定性就高了很多,也許是他們的年紀,又或許是不善於言詞的表達,使得他們不得不堅守於自己的角色中。

而再以性別細分:

女兒形象的角色:

賀蘭所創造出的女兒的角色,相較於兒子的角色,大都有著不被重視、且無論是在言詞上、或是在情緒上皆不善於表達的特質,甚至有被人遺棄的感覺,也因為有這種感覺的產生,她們有著孤僻的個性、不安全感、不易親近、及帶有敵意的雙眼凝視和觀察,瑪麗及娜汀都有相似的性格,且此種人格特質皆來自於環境的影響;父權制度下,女兒角色的重要性與兒子的角色比較起來,份量顯得小的多,且較易被犧牲,所以娜汀與瑪麗隱藏自己的情緒,不輕易表達喜怒哀樂,尤其是「哭」這項情緒,因為「哭」就等於「示弱」,一但表現懦弱,就等於是被淘汰,所以她們選擇了「不表達」,這等於也是對於現實,表現出她們的無奈及抗議,甚至是不認同;然而這種現實的無奈及無言的抗議又將跟隨著她們多久呢?-一直到她們學會了表達。就如同片中,瑪麗最後說的:我哭了,而姨父笑了。而另一種她們證明自我存在的方式,即是對於威權的挑戰。娜汀、瑪麗對父親及女管家梅洛太太的不順從,不但表示對現狀的不滿,也是女性跳脫出以往一向被威權操控的被動角色;而回顧導演是女性的身分,即可得知此種安排也是順應近年來女性意識抬頭的潮流,透露出女性重新取回對於自我支配權的想法。

兒子形象的角色:

長久以來父系社會的傳統,使得親子關係中,因為子女性別的不同而有著不一樣的態度,尤其是兒子的角色。最明顯的即是他們以一種近似於「小霸王」的角色在家庭裡出現,因為他們明白他們是家庭的繼承者,身負延續家庭的希望及責任,也因此他們擁有著特權及威權,在同輩中,地位也就略高了一點,這也是父權制度之下的性別差異;但若單單只將原因歸咎於父權制度卻是有失公平性的做法。從電影中,我們馬上可以發現奧利維埃及柯林還有一個相同點,那就是對於母親的依賴,或許說是戀母情結的作祟。從奧利維埃晚上硬要在母親的懷中入睡,到柯林因為表妹瑪麗一雙長的像他母親的眼睛,而起了移情作用,甚至對瑪麗說:他將來一定會娶她。這種很典型的戀母情結的例子--將自己母親的影子轉移至妻子的身上,不僅只出現在電影中,在現實生活裡,也不難從周圍的人的身上發覺到;而戀母情結的投射不僅出現在人的身上,更有將之投射於物體之上:對柯林來說,那座擁有母親回憶的秘密花園,柯林置身其中,宛如重回母親的子宮內,早產兒的他,在回到母親子宮(花園)裡,猶如去彌補他提早出世,而未待在母親子宮裡完整生長的日子,所以,柯林是在花園中、瑪麗鼓勵的眼光下,等於是在母親的凝視及懷抱裡,學習著如何站立及走路的;歷經母親子宮內的再成長,當他再次出現在眾人眼前時,已是一個正常且完整的人。

性別影響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

然而,親子之間除了父親-女兒及母親-兒子的相互作用影響之下,並非完全沒有父親-兒子及母親-女兒之間的互動。例如瑪麗以躲在床底下,來表現潛意識裡對母親的懷念,及奧利維埃的父親為拉攏奧利維埃對家的歸屬感,而在倉庫中與奧利維埃展開一場類似朋友間、屬於男人與男人之間的對話。

結語

家庭親子關係向來是女性導演拍攝電影的主題之一,以自己身為女兒、妻子及母親的角色,婦女問題、下一代的教養問題等,都是她們日常必定接觸到的課題,所以嘗試將這些想法、問題以電影的方式呈現出來,藉以喚起其他人的共鳴與重視。這也是男性導演,通常以男人的角度,來看待這些對他們來說,並不太受重視的小事,以至於忽略身邊的生活細節,而常常這些都是我們每天所必須接觸且甚至有些是迫在眉睫、急待處理、解決的問題。賀蘭運用女性細膩的觀察力,將她在生活上所觀察到的現象完整地呈現出來,以象徵、隱喻等的手法表達出親子之間的關係。現代人尋求感官的刺激,在各方面的口味不斷地加重,所以對電影的要求也是一樣,不僅是聲光的效果,連主題也同樣要求辛辣,以尋求刺激;然而在逐漸的加重刺激之下,卻變的較為麻木,反而會失去了最原始的反應。賀蘭的作品,不僅主題回歸生活,溫馨小品式的風格,在其他尋求感官刺激為訴求的電影中,也開始讓我們回歸以最原始的方式、思考去看待日常生活的態度,也從虛幻的世界拉回現實的生活中。無論是《奧利維埃》中,中產階級的家庭或是《秘密花園》裡,十八世紀貴族家庭的描寫,它們所透露出的訊息是相同的:也就是家庭中親子之間的關係。現代社會變遷的腳步太快,使得生活在其中的人們追趕不上,進而衍生出的社會、家庭問題,更是千奇百怪:攜子自殺、虐童、弒父弒母的案件不斷,我們不能奢望這些問題能在短時間之內完全地解決,我想,治本最簡單、最根本、有效的方法,還是必須回歸於家庭、回歸於親子關係中,父母子女都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這樣才能讓家庭逐漸走向惡質傾向的社會問題消失,甚至是達到像在《秘密花園》中,世外桃源般的境界。

| 專題一得 recherches |

CCPF(C)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