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竣瓘批判大陸研究台文缺失

現場政治味更甚煙硝味

【記者譚志琪報導】「林海音及其同輩女作家學術研討會」議程第一天的第二個場次,本校中研所博士班三年級生梁竣瓘於發表〈試論中國大陸林海音小說研究〉一文時,與對岸學者迸出了「火花」。

 梁竣瓘企圖在論文中爬梳與判讀中國大陸近二十年來研究林海音的狀況,並將對岸收編林海音的因素歸納為四個要點:為中國婦女代言;富有反封建色彩;反映現實的鄉土;懷鄉是愛國的表現。此外,也對大陸研究林海音的特色與缺失加以評價,她指出大陸研究林海音時見「延用與雷同」之處、著重意識型態的批評、較少分析描寫中國以外的作品。

 對此,與會的大陸學者,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研究員傅光明表示,大陸的林海音研究在資料匱乏的局限下,將自己的學術觀點建立在別人的學術觀點之上,應該是可以被允許和寬容的。並指出雖然梁竣瓘的寬容度不夠,但願意接受,不過大陸「面對面」的學術批判風氣很少見就是了。

 北京語言文化大學漢學系教授閻純德甚至指出,「愛鄉」和「愛國」本來就是分不開的,台灣問題確實一向為大陸人所關注,並且表示:「只要兩邊合起來,那麼國家就更強了。」

 儘管特約討論人陳信元對此論文提出多項史料和論點的的指正,重以大陸學者的「反批判」,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助理教授應鳳凰仍對梁竣瓘的論文表示肯定。

 梁竣瓘對此的回應則是,大陸研究當代台灣文學的風氣確於九Ο年代後有所改變,然而這批學者仍未居主流,希望兩岸學術界只就文學論文學的那一日快快來到。

 次日民生報的報導認為其「初生之犢的直率讓會場氣氛難免檻尬」。然而不可否認的是,新生代學者如梁竣瓘者,確為道貌岸然的研討會注入鮮活的力量。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