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科幻小說堆中考古  

向鴻全與科幻文學的對話

【記者楊立萱報導】五、六年前由於中文系康來新老師一個創意教學的念頭,於是幾名教大一國文的博士生,便率先設計具有創意的課程,當時的向鴻全就以科幻與文學這樣的跨領域課程獲得好評。

當初編選教材的過程中,他尤其刻意以台灣的科幻文學作品為文本。無奈八Ο年代之前的科幻文學選集範圍太廣,況且不是所有的文本都符合上課的需要,於是只好自己影印上課講義。爾後在偶然的機會下,向鴻全得知葉振富老師正在進行一系列「台灣現代文學教程」讀本選輯的工作,以為大學開設台灣現代文學課程之用,於是向鴻全就毛遂自薦,主編科幻文學選集。

一部反映台灣科幻文學歷程的選集

向鴻全認為編科幻文學選集,不只是因應教學的需求,他個人亦很期待一本能完整呈現台灣科幻文學歷程的選集的誕生。至今雖然專注於此的作家、作品為數不多,但他希望能蒐羅台灣較具代表性的作家作品,藉以反映台灣從西化到當代的科幻文學演變過程。

向鴻全選擇從歷史的角度來編選。除了考量作品本身的知識性傳達之外,更兼顧文學性。雖然科幻往往是從科學的角度來探討人性,卻不單只有創意或娛樂性,向鴻全認為還應該富於社教意義。

台灣文壇中科幻文學已有幾個寫作技巧相當成熟的作家,如:林燿德、張大春、平路等,但科幻文學仍無法進入學術領域,讀者群也仍是小眾。一方面固然是因為專注於科幻小說創作的台灣作家並不多,台灣科幻文學還是較邊緣的次文類;二來是因為大眾對閱讀科幻文學有所誤解,認為科幻文學的閱讀需有相當程度的科學背景知識。

東方的武俠就是西方的科幻

向鴻全認為東方的武俠就是西方的科幻。西方以為東方的輕功、劍氣為笑鬧劇;反之,東方人不盡然能理解西方所建構的外星世界。向鴻全的詮釋是,不論是武俠或科幻都可以成人童話視之。

科學與人文的橋樑

科幻文學結合了科學與人文的傳統。現代分工愈益精細,以致科學家不懂人文,認為文學家不切實際,文學家則不理解科學,以為科學太過冷漠。科幻小說則扮演上述兩者的橋樑,使科學與文學有互相結合的機會,生成了對話的空間。

科幻文學往往使用不同的角度詮釋深奧的科學理論。向鴻全認為,文學家除了讀經史子集,科幻文學則提供了不同的視角,向讀者深入淺出的介紹科學理論,如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此外,科學不單單只是理論或公式,還可以應用在人生的其他層面裡。科幻小說便提供了這樣的可能,不但具有科學的內容還包含了人性。

科幻小說滿足想像

向鴻全認為,台灣早期的科幻小說有政治的傾向,大多是在塑造一個政治烏托邦。把政治亂象書寫在科幻小說中,場景架設在一個斷裂的時空,實際上是台灣的縮影,那是一種感時憂國情懷的體現。

而近代的作品政治已漸退居次要,一些性別錯亂或是性別不明顯的特色逐漸浮現。這或許和網路有很大的關係,網路上也有寫手在發表類似的科幻小說,網路使我們的生活和科技接近,於是更多的奇想、創意可以藉著科幻小說來實現。

科幻小說的歸屬

科幻小說一直不能打入文學的主流,因為這樣的小說形式究竟算不算文學仍有所爭議。當兩大報文學獎對科幻文學另眼相待時,張系國便出來成立了一個「科幻小說文學獎」,培育了不少科幻作家。而交通大學的葉李華更成立了「科幻研究中心」,舉辦「倪匡科幻獎」,並設立「科科網」,讓科幻文學作家們有發表作品、交換心得的園地,也讓科幻小說的讀者群有個歸屬。向鴻全表示,科幻小說應該可以像寫實小說、鄉土文學一樣,被當成主流來探討。

「也算是一種考古吧!」

向鴻全在編選的過程中一直存有的焦慮是,是否有科幻小說會被遺漏?是否不夠完整?是否遺漏了重要的作家或作品?……因為有些作品發表的場域十分邊緣,甚至不易尋得。於是他秉持著考古的心態去搜羅科幻小說,讓鮮為人知的作品重見天日。另外,也希望能藉由這本選輯向大師們致意。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