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不性的迷思──「性/別研究室」 【記者楊立萱報導】走在時代潮流前端的性/別研究室,勇於面對飽受世俗爭議的話題,卻常常給予一般人迷思與偏頗的眼光,以為性/別研究室只是同性戀的園地。其實性/別研究室有其專業的學術研究,不單單只是沒有理論的大放厥詞。 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於1995年成立,擁有二十坪的專屬研究室空間,影印機、傳真機、電腦設備一應俱全,有來自中央大學英文系、中文系、哲研所、通識中心等跨系所院單位對兩性教育有興趣及專業素養的教師:何春蕤、丁乃非、甯應斌、白瑞梅、康來新、王燦槐、林文淇、曾安國、白大維、裴新、李振亞,加入成為研究員,共同為推動性/別研究及教育而努力。 性/別的研究和理論在人文及社會科學迅速擴張。例如:同性戀研究、性學研究、文化研究、婦女研究、應用哲學研究等等,都已有豐碩的研究成果,成為跨領域研究中的顯學;這些跨領域視野的深刻研究,以及對各種社會運動與議題的關懷,促使學術社群的專業實踐改頭換面,而這些方面的發展正是許多教授的主要研究內容。 中大的「性/別研究室」在思考框架及研究進路上,不以既有的性別框架為骨幹,而是根本的對既有的男/女兩性的二元區分及其所代表的形上學假設,異性戀思考,社會權力區分的體制進行分析及質疑。研究室在命名為「性/別研究室」時,意思涵蓋「性別」、「性」、「別」,所以也超越性別上的差異,以階級、族群、年齡、性別等社會「差異」或「別」結合同性戀等「性」議題,從批判的人文社會理論出發,以同性戀、女性主義、性教育、性學、性/別文化與性/別文學、性/別倫理與哲學為研究焦點。 在課程方面,性/別研究室的成員每年在中央大學開設至少十門和性/別研究相關的大學部及研究所課程,從起碼的通識課程到研究所的尖端討論課程,兼顧歷史與開拓性的研究,已經形成頗具規模的性別教育學程雛形。 在資料部份,性/別研究室擁有性/別相關書籍,中文部份有九百餘冊,全部開放閱覽,英文部份多為研究室成員個人藏書,大約有五千餘冊,不開放閱覽。另外,性/別研究室也持續收集平面媒體的性/別相關資料,目前已有剪報一萬餘件建檔收存,提供校內相關課程的師生研究參考。另外,國內相關的研討會論文集、性/別研究方面的碩博士論文、與性/別議題相關的演講錄音帶、新聞事件錄影帶、特殊性/別劇情長片等也是我們收集的對象,目前計有三百餘件。 學術交流活動上,則定期邀情國際知名的性/別研究學者來台講學。亦不定期舉辦小型學術研討會,如「性/別研究超薄型學術研討會」已舉辦了三屆。在一般活動方面,則定期舉辦性/別午餐會,邀請這方面的寫作人士來校演講,或播放影片,促進校內師生的討論和閱讀風氣。在開展學術研究方面,性/別研究室自成立以來已經連續六年主辦甚有口碑的「性教育、性學、性別研究暨同性戀研究國際學術研討會」,為本地唯一專門探究「性」相關議題的大型學術研討會。
為積極推動國內對性/別研究尖端學術的思考風氣,曾在1998年年初開始出版《性/別研究》學術刊物,每期都有專題,為國內性/別研究的學術社群提供資訊和討論的空間,並成立網站http:sex.ncu.edu.tw。 可見,性/別研究室是一個頗具規模、兼具強大活動力的研究和教育中心。無論是本土耕耘或是國際連線,都有可觀的成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