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期 永續發展專題

綠建築--人類迷思或永續願景?


李永展


  綠建築/環境規劃設計的原則應該是在大自然之涵容能力下,結合美學、文化、地景、及規劃設計方案的共同交集,在這個交集中必須有大家認同的儉樸生活方式


 壹、前言


  關於綠建築/環境規劃設計的討論最近愈來愈受到重視,這些討論可以光譜的類比方式加以說明。在光譜的這一端,專業者嘗試分辨「好」建築與「綠」建築之間的差別,有些人將玻璃圍幕牆、不銹鋼、室內空調、及高價位的跨國公司大樓及商業辦公大樓稱之為「生物氣候建築(bio climate architecture)」(Lloyd Jones, 1997),而將綠色運動稱之為透過規劃設計以得到永續的答案(Woolley, 1998)。而光譜的另一端,則有愈來愈多有趣但缺乏中心思想的建築科技做法的提出,這些思想家致力於發展各種不同的方法,例如「環境偏好方法(Environmental Preference Method)」(Anink et al., 1996)等,這些方法將環境議題簡化成系統性的技術選擇,但這些選擇往往只是為了獲得「綠色標章」的讚賞,並沒有真正對永續發展的社會變遷作出任何貢獻。


  光譜的這二端都急於撇清他們和一般「嬉痞式(hippie)」環境規劃設計的分野,對上述這二類型的專業者而言(這些人冀望使「綠建築」成為政治上受尊敬且正確的選擇),泥土、稻草、木材、及玻璃屋頂蓋起來的綠建築不啻讓他們膽顫到心頭。


  即便如此,「深層綠色(deep green)」方法及新的「綠色技術官僚(green technocrat)」之間的政治對話卻很少浮上檯面(Woolley, 1998),或許是因為不少綠色運動的擁護者為了增加環境意識並減少對產業的負面衝擊,而接受類似「自然的一步(the Natural Step)」替公司企業在「源頭」背書的作法(即便這種作法是弱永續性且會稀釋綠色的原則),例如,大多數木材商都會說他們的木材來自「永續的來源」或「經營良好的森林」,即便這些木材很少符合WWF及Soil Association所建議的國際標準(Brady, 1998)。


 貳、綠色材料?


  不少公司供應「對環境友善的漆料」,雖然這些漆料包含低的溶劑,但它們大多數建構在人工合成的化學物及石化工業上而會製造環境問題(即便室內空氣品質聲稱己被改善)(B&Q, 1998)。


  目前有愈來愈多的製造商提供「綠色」產品,但即便在技術水準上仍有許多地方待改進,以分辨什麼是「綠色」、什麼不是「綠色」,在公共辯論上卻很少觸及這個議題,也尚未有科學的共識出現。其中,道德的議題往往是討論的核心,但是如果和財政、投資及農業部門相比,營建業界及環境規劃業界對這個議題仍舊是處於「無厘頭」的盲點,有些推動方案(大多數是由產業界所推動的)可能只會「粉飾太平」或只是「綠色幌子」,而不去探討真正的環境規劃設計之衝擊及製程之決策;而消費者只能猜測他們是否真正被引導到永續的生活方式。檢驗許多建築物及營建材料的環境分類系統發現,即便大部份有合理且客觀的評估標準,有些仍然相當主觀且深受政府及社會大眾態度的影響(Woolley et al, 1997)。


  我們可以從綠建築及環境規劃設計的角度上提出一個類似的問題:使用者如何知道建築師或環境規劃師具有綠色的信念?雖然有一些學界的研究人員在從事綠建築或環境規劃設計的研究,但是專業技師團體(例如中華民國建築師學會或都市計劃學會)現階段並無法提供專業人員進行這方面的檢定(註1)。建築師或規劃師彼此的態度也有相當大的差異,有的專業者認為綠建築及環境規劃設計和其他傳統方法雷同,只是「新瓶舊瓶」的差別而已,但有的專業者則對綠建築及環境規劃設計投入相當多的心血,且認為未來將成為這個領域的主流。


 參、另類實作方式的發展


  除了將綠色及環境觀念加入傳統的環境規劃設計實作演練外,也有一些「邊陲」的方法存在,例如,在台灣一向廣受民間重視的「風水」(近年來西方社會也有愈來愈多人在從事風水的研究,Woolley, 1998),有些風水師本身是有執照的建築師或規劃技師,但大部份都不是。


  這些「另類」的顧問也是環境規劃設計運動的部份成員,而有些空間規劃及綠色建築的業主甚至期望他們所僱用的建築師、規劃技師、地景建築師、或室內設計師對風水要有些基本的認識,以便在規劃設計時能善加利用。尤其是對許多認為空間或建築物的健康議題是相當重要的人而言,風水往往被認為是設計健康建築物的一個相當有用的工具,但是風水和環境規劃設計並不等同,而且許多風水的概念並不見得對環境是友善的。


  雖然不少人重視風水,但從整個趨勢來看,風水似乎開始有點退流行,但我們更應該注意的是,老祖宗如何把這個極具神秘色彩的古老「藝術」轉化為環境規劃設計中相當重要的一環。探討這個問題引發了某些已被視為綠色設計中心思想的邏輯概念之有趣議題,我們必須追問的是,是否有足夠證據說明風水強化了環境規劃設計的實務演練,並且對處理目前的環境問題有所幫助?這個問題的答案可能有助於我們在面臨其他流行技術及信仰之挑戰時建立應有的應對態度。


 肆、什麼是「風水」


  風水可以說是採納某些西方「新世代」(New Age)思想的一門東方哲學,風水起源於中國古老的占星學而和土占很有關係,它是「以虔誠的方法蓋房子」的藝術,也包含了建築及花園設計、選址、及配置的「氣」(流通能量)。


  遠在數千年前,中國古代的經書就已記載當時官府建築要看風水的說法:「太保朝于洛,卜宅,厥既得卜,則經營。」意思是說,太保的官到洛的地方,用卜卦看好了屋宅的位置,就開始著手興建。《禮記》也這樣記載:「大夫卜宅與葬日。」其含義是說,人死後由大夫看好墓穴和埋葬的時辰。


  由此可知,老祖宗對於「住宅」和「墳墓」的興建,都非常重視風水,到了漢朝就把看風水變成專門職業,稱之為「堪輿家」,對風水之事,也就稱之為「堪輿」之術。


  堪輿家(風水師)往往在東方社會中擁有很大的權力,而信仰者也往往願意支付大筆的諮詢費。我們不能說風水師全是騙子,但從風水的相關書籍可發現有誇大風水效益的「祭拜儀式」活動。風水設計的書籍中可以看到許多這些例子,譬如住宅的西方不要有缺陷,否則對家中子女及健康不利;西南方的突出物將會使屋內的男人變得懶散而女人變得較積極;從正面觀之,房子的形狀不能成為凸字形,這種家相易生大災;住宅不要建在死胡同的盡端,地勢形同死角,天災人禍連袂而至;而大部份的風水書籍都會提到如果辦公室的座位或大門能夠適當加以安排的話,將會使人升官發財、官運亨通。


 伍、風水是常識嗎?


  許多利用風水觀念規劃設計其住家的人認為,風水其實包含許多「常識」在內,如果按照這種說法,風水能提供的大部份都可以經由好的規劃或設計來達到。然而,風水師所強調的空間安排之純理論法則很難讓用心的規劃設計師認同,這些實證主義原則的應用似乎很少探討使用者或規劃意涵所需的彈性及解決問題的方法。


  一般人都知道風水設計原則具有階層性、形式主義、及專權的本質,但是如果人們知道風水原來的用意是在替皇帝及統治者尋找皇宮或王府的區位而非替升斗小民謀利的話,那麼人們的反應必然會相當不一樣。傳統上,風水是用來強化統治者的權力結構,而且大部份的風水是非常男性中心主義的,尤其在很多時候都是用來強調男性風水師的「大師」,而大大增加了統治者的權力;但令人訝異的是,大部份熱衷風水的卻是女性(Waring, 1993)。


  風水書籍中記載了各種因風水而致富或獲病的例子,但這些可能是風水師不負責任的傳統所導致的;儘管如此,仍有不少風水師比較謙虛中肯並且會以多年從事風水的經驗來告知人們一些法則,這些風水師也會對一些只是為了賺錢牟利的風水師提出嚴厲的批評。


 陸、與傳統醫藥的對比


  接下來我們要探討一些和傳統醫藥有趣的對比,許多人可能會提到他們從不同的輔助醫療方法得到療效,例如「香料醫療」(aromatherapy)或「反射療法」(reflexology)等,而其他的輔助醫療法也愈flexology)等,而其他的輔助醫療法也愈來愈受到正視且嘗試提昇其正面的效益。雖然有些醫療方法和化學或醫藥有密切的關係,但許多醫療方法往往只依賴病人的信心或甚至只建構在批評正規醫療方法上(這種作法和寬心劑效果非常類似)。我們或許也可以把風水比擬作「信心治療法」,因為風水似乎要人們相信它宣稱所經歷的好處,輔助醫療和風水看起來是植基於相同的說法,這可能和風水的大受歡迎有關。


  有些傳統醫藥已被視為主流的醫療方式之一,中國醫藥學院中醫系事實上一直是致力於提升中醫學術及醫療地位的重鎮,也有許多明顯的成就。此外,針灸的「氣穴」究竟是否真的存在也是科學研究一直想找出證據的重點,雖然科學對那些篤信針灸真的有療效的人而言並沒有太大的意義,但客觀的科學評價的確相當迫切且需要。


  可惜的是,綠建築研究中比較客觀且明顯的內容都很少能找到研究經費支持,更遑論那些比較具神秘色彩的研究了,但是實質環境在心理上及心理上的確會對人體健康產生明顯的影響。


 柒、另類方法


  並不是只有風水擁護者會從比較神祕且較不具科技的面向去探討綠建築及環境規劃,有些作者也會提及具美學的及整體性的綠建築會由採光、區位、其他上百種理由、及設計師的直覺中形塑某些特色及氛圍,有些建築師甚至利用信仰或精神的說法描述地點的精神:


  地點的靈魂是一種看不見的感覺──由許多不同的東西所構成,例如,它是昏沉沉的、有松樹味道的、友善的、有氣的、靜的;它的道路及路徑並不緊繃而是緩緩轉彎的,因此,所有物件都可以在每次被看到的時候呈現不同的感覺…我們可以開始感受到這個地點的確有某些特殊的東西存在…(Day, 1990) Day的說法相當感性且具有某種程度的經驗法則(而非信仰教條式的),這種直覺的、彈性的及抒情的說法事實上和風水有關,但他的確提出某些和空間效果、光、及色彩對建築物有影響的建議,也主張綠建築具有醫療的效果。另外有些作者則提及「在精神的層次上,最重要的便是花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在一個新的區位上,去知道這個地點是如何被感受的」以及「具療效的建築」(healing architecture)及「設計及營建過程也是醫療方式之一」(Pearson, 1989)。


  Pearson廣泛地從風水引經據典而傾向於主張應該採用更實用的方法,相對地,另外一位美國建築師在比較東方及西方的切入點時,指出「歐洲人提到山丘及海域的組合時便會聯想到美麗的視野,這種歡愉是美學且客觀的;中國人的感受則是宇宙觀的…宇宙是天、地、人…風水便是確保人類回應宇宙所運行的力量」(Sehechter, 1991)。換句話說,相信風水便必須接納宇宙觀的整個信念,而不是只採納歐洲抒情的觀點而已。


 捌、迷思或願景?


  我們如何詮釋目前大受歡迎的傳播媒體所追求的靈異流行風尚?想想看,時下流行的「X檔案」在播出神祕的劇情之後會提出二種不同的看法:理性的說法及靈異的解釋,播出幾集之後,理性的說法逐漸被靈異的解釋取代。令人擔憂的是,靈異的說法有時反而會成為鼓舞士氣的來源,而神祕的要求則看當作是健康且應被強化的。


  這種兩難的情結也經常出現在對環境友善的建築及環境規劃之爭辯上──究竟綠建築/環境規劃應該被建構在道德及理性科學的調查上或是依賴神祕的信仰?除非我們能找到真實的科學調查依據,否則我們無法說服人們某些材料或觀念的應用會影響人類的健康或某些設計會造成令人沮喪的環境。然而,如果客觀且科學的知識受迷信及反科學態度的信仰所左右,我們便很難去說服持懷疑態度的使用者及政府決策者來相信正當的理念。


  綠色科學的調查目前仍在草創階段,而且可能仍是那些以科技及產業為主導的人所倡議的方法,而不是(環境規劃專業所主張的)以人性且具想像力的方法來主導;經由合理且客觀方法所產生的直覺且具創造力的設計構想應該可以和超自然及模擬兩可的方法一併使用。


  回顧了這些綠建築、環境規劃設計、及風水的關係之後,以下的提問或許值得大家好好反思:你願意由風水師或環境規劃專業技師來規劃設計你的住所?這方面的討論早就該在環境規劃設計專業之間好好被思辯了!


 註釋


  國內目前對於綠建築方面的研究可參考林憲德(1998)的研究,該研究將綠色建築標章分為七項指標,分別為:綠化指標、基地保水指標、水資源指標、溫室氣體排放指標、日常耗能指標、營建廢棄物指標、及污水及垃圾指標。


 參考文獻


  林憲德,(1998),「七星級的綠色社區-綠色建築與環境共生」,《能源報導雜誌》,七月號。


  Anink, D., C. Boonstra, & J. Mak (1996), Handbook of Sustainable Building. London: James and James.Brady, A. (1998),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Timber Industry, MSc Thesis, Queens Universit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Brady, A. (1998),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in the Timber Industry, MSc Thesis, Queens University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Day, C. (1990), Places of the Soul, Architecture and Environmental Design as a Healing Art. Wellinborough: Aquarian Press.


  Lloyd Jones, D. (1997), Architecture and the Environment. London: Lawrence King.


  Pearson, D. (1989), The Nature House Book-Creating a Healthy, Harmonious and Ecologically Sound Home. London: Gaia Books/Conran.


  Sehechter, L. (1991), Design Primer.


  Waring, P. (1993), The Way of Feng Shui Harmony, Health, Wealth and Happiness. London: Souvenir Press.


  Woolley, T. (1998), "Green Architecture-Man, Myth or Magic?" Environments by Design, 2(2): 127-138.


  Woolley, T., Kimmins, S., Harrison, P. and Harrison, R., (1997), Green Building Handbook, London: E. & F.N. Sp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