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期 生態旅遊與環境倫理

生態旅遊地環境監測機制:動物生態監測


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 陳章波


去年我回去,你們剛穿新棉袍。今年我來看你們,你們變胖又變高。
你們可記得,池裡荷花變蓮蓬,花少不愁沒顏色,我把樹葉都染紅。

──西風的話,廖輔叔◎詞,黃自◎曲
壹、前言


  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北邊山上有一個峭壁,下雨的時候,猴子就會到那兒避雨,變成旅遊的賣點。根據這樣的習性,我們就可以在下雨天從遊客中心看這些猴子的行為,計算數量,觀察習性。遊客觀察欣賞的時候,也同時做了生態監測的記錄。也就是說,除了管理人員,遊客也都應該藉著監測觀察而學習,領會到動物的種種跟棲地的關係。


貳、生態旅遊vs生態監測:同一外景,不同內觀


  生態旅遊是到比較自然荒野的地方去看美景、動植物及人類文化等等。因此如何維護住自然,避免環境的破壞、避免動物不見了,也就是說監測環境是「保全」的首要工作,不然就是殺鵝取卵,生態旅遊就沒能永續經營。


  你到旅遊地,你的目的是享受它、去體驗它,這就是生態旅遊;倘若你的觀察重點是在於環境有沒有破壞、動物有沒有減少、有沒有受到傷害,這就是環境監測。完全是同一個外景,只是內觀不同罷了。所以在做生態旅遊的時候,同時也就是在做生態、動物等等的監測工作。


參、生態旅遊地的規劃:要有自然景,也要文化景


  生態旅遊要有三業並重的觀念,也就是產業、就業和保育的志業。沒有就業、產業的話,保育的志業是做不來的。


  我最近深切體會到生態旅遊追求人少,但是價格高、品味在,應該像女生的內衣一樣,價格貴可是布料很少。女性形體的內在美,還有衣服的裝飾做得很漂亮,不僅襯托出內在美,又有保護功能。也就是說要有自然的景,再加上少許人造景,加在一起,就可以量很少,可是價格很高,環境也不會被破壞。不要那種「俗又大碗」的,破壞環境。


  生態旅遊地的規畫應有幾個面向:(1) 永續的時間軸,規畫為期十年?還是十五年?還是二十五年? (2) 限量的遊客人數,希望多少人,承載量是多少?要有多少人,自然景就會沒有了?要有多少人,產業才能做得出來?生態旅遊地要先預估旅遊人數是多少,國際觀光客有多少,國民旅遊的人數有多少。沒有這個的話,是沒有辦法算承載量的。承載量的估算有兩個重要因子,一個是自然的限制條件,一個是想要的遊客數。就阿里山為例,有缺水、有坍方,也就表示說這裡的承載量是有限制的;做了人的措施之後,可以增加多少承載量?(3) 文化面是很重要的觀光特質,把它排除掉就絕對不對。(4) 不可讓新貴財團剝奪了現有資源的使用者,而要讓他們有參與的機會,提昇他們的水準,他們才能就業。不然就等於是把原住民的生活、現有在地的觀光產業都趕走,這樣的話一定會產生很多社會的衝擊。(5) 生態旅遊是服務業之一,(國際)觀光客要的是什麼服務?這個一定要界定很清楚,如果把它弄成都市的標準,有KTV、冷氣等等,遊客就會說為什麼要老遠的跑到山上來享受都市裡的生活?沒有享受到自然風的涼爽、沒有享受到林間漫步的快樂,那我到山上來幹嘛?所以服務的標準一定要重新界定過,在不同的地方、不同的特色,就有不同的服務方式。(6) 復育,我們要做的是復育的工作,而不是做開發的工作,原有的破壞沒有恢復過來,不要談新的的開發。以日月潭為例,它在清晨和黃昏的時候最美,美在它的寧靜,霧中的矇矓,住在那裡真是一大享受。但是湖的四周都是建築物,就很難看。復育的方法是「半面江山」,半面的湖是住人的,半面的湖是自然的景,這樣分區使用,大家才能夠看到美景。此外,污水絕對不可以入日月潭,才不會破壞生態環境。


肆、動物生態監測


  就生態旅遊地的生態特色,以生物多樣性中的生態系為重點,製備生態環境監測及動物相長期的調查與監測計畫,在未來要做到在地理資訊系統以及衛星定位系統的輔助下,把生態環境監測系統的所有資料以數位化的方式加以整合建立,以達成往後生態旅遊地的永續經營。相關的請參閱金門的案例(陳,2002)。


 監測要領


  可以分為動物本身跟棲地,而事實上這兩者是不可分的,有好的棲地才會有動物。在做動物生態的監測有四個作業要領:


  
  • 生態系及動物棲息地的調查:就旅遊地的地理、地質、氣候、植被等區分出那些生態區,再依區設定監測細目。


      
  • 動物保育名錄:先查核有那些是屬於保育類的動物,再查核有那些是特有的物種,也就是在保育屬性層級上確定動物名錄。


      
  • 動物棲地及行為的改變:動物形態、行為的觀察,像賞鳥我們就要注意鳥住在那裡,怎麼吃、怎麼築巢等等。動物的行為有沒有因為遊客而有所改變,是不是因為人的餵食而喜歡接近人,或者是因為人的干擾而逃跑了。觀察動物物種的種類、個體數量、行為、分布等等。


      
  • 指標種的應用:挑選不同的動物來做環境或是遊客衝擊的影響。


      
  • 敏感種:為了彰顯微小的衝擊,一定要挑敏感的物種來放大它的效應。


      
  • 常見種:隨著人口的增加、建築物的增多,麻雀的族群數會增加,我們以為說人類的活動對動物生態沒有影響,其實麻雀、八哥的增加,也反應自然被人化了,這樣的反面指標,具操作容易的優點,可為另類思考的方向。


      多少變才是有意義的變?


      宇宙的本質是變的,從分子、原子,到生老病死,一切都是在變動。石頭看起來好像不變,其實它也有風化的現象。所以變是一個常態,而變到多大才是有顯著的變、有影響的變,那才是在抉擇上最重要的問題。


      動物本身在變,棲地在全球氣候變遷下也在變,生態旅遊的加入也會促成它的變。所以到底有多少變是來自於人類生態旅遊相關的影響,是我們在做動物生態監測上所應該要注意的事項。


      生態旅遊地的管理者,要判斷生態有沒有意義的變,這是一個很有智慧的課題,並不像會計制度上要抽多少稅、要罰多少款,不是這樣的人為設定,而是要隨著大環境、隨著旅遊遊客量、遊客行為、管理操作方式而變,所以是要隨時檢討,隨時根據狀況而調適,而不是不變的。


      這種自然的變,再加上人為促成的變並不是那麼地單純,在作業上一定要很敏銳地觀察出來,作業人員要非常地敏銳。怎麼訓練觀察人員的敏銳呢?


    伍、監測人員


      人比當前許多敏銳的儀器更加敏銳,而且能做綜合的研判。環境監測過程中,人仍然是最有用的,所以監測人員的學養及行為是非常地重要的。監測人員要了解棲地、要了解動物的生態,然後才不會在監測過程中干擾了牠們;而更能「一葉知秋」,明察秋毫早早見出變化。這類的專業知識也正是生態旅遊地的解說人員要有的認知能力。


      最近,一個在自然的環境成長的十歲小女生寫了一本很有?發的書-「我的野生動物朋友」。在小孩子的時候,大腦皮質的理智思維並沒有什麼發展,所以她完全是用大腦邊緣的情緒覺知能力,跟她的野生動物朋友相處。所以她說是用眼睛來看,而不是用嘴巴來講。不只是眼睛感覺敏銳,所有的感覺器官都參與了環境監測,也就是所謂的將心比心。


      在這本書的序文裡面提到了高更這個畫家,他不喜歡世俗的文明,到南太平洋的大溪地,過原始人的生活。所以人有兩種流程來親近自然,「一種是經過理性思維,想要回到無約無束的生活,進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另一種是感性而無為的,生而自然,甚至在細胞裡都天人合一。」這就是我們做生態旅遊的目的。年輕的、還非常有可塑性的,就讓他從小由感性而進入;而歲數比較大的,已經有大腦皮質發展,理性的文明洗禮的人,要讓他再次進入自然、享有自然。


      環境監測工作者,他本身跟生態旅遊者完完全全是看到感覺到同一個外景,只是不同的內觀而已。他是更深層的,不只是欣賞、享受自然而已,他還要更加地要保護、維護、了解動物生態有沒有任何的變化,所以是付諸於行動,落實的作業。一個生態旅遊者要能夠也是一個動物生態監測者,是一個生態的維護者,那他更是走到了天人合一的境界。


    陸、結語


      生態健康,景就美,動物就健康、活潑,人去大自然欣賞,就會得到天人合一的享受,讚賞,進而興起維護自然之美,永續存有。能夠欣賞大自然,才能夠做好環境的監測工作。在整個監測過程中最重要的是承載量,每一棲地類型或每一物種都有不同的脆弱及需求,多樣性的維護是變動與否的重要判讀準則。根據這些監測結果,絕對避免把自然過度地人化,否則生物就沒辦法生存。


    柒、參考文獻


      
  • 蒂皮•德格雷(2002),《我的野生動物朋友》,如何出版社有限公司。


      
  • 陳章波(2002),「金門國家公園環境監測實施計畫」,第六屆海峽兩岸國家公園暨保護區研討會,pp.39-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