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期 生態旅遊與環境倫理

淺談生態旅遊


國立嘉義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教授 吳宗瓊


壹、生態旅遊的起源


  1960至1970年之間,快速且持續成長的旅遊活動及遊客數量對美國北部國家公園及保護區內的生態系統造成嚴重衝擊,在永續發展理念的催化下,生態觀光(eco-tourism)的概念開始成形(Miller, 1993)。生態旅遊概念的形成可以追溯至1965年,當時Hetzer體認觀光活動造成 生態環境的衝擊,乃呼籲各界重新思  考文化、教育以及觀光的內涵,並提倡一種「生態上的觀光」(ecological tourism),Hetzer認為所謂「生態上的觀光」具有  四個內涵:環境衝擊最小化(minimum environmental impacts)、尊重當地文化  並將衝擊最小化(minimum cultural impacts)、給予當地最大經濟利益的支持(maximum economic benefits to host country)、以及遊客滿意最大化(maximum recreation satisfaction)(Miller, 1993)。Hetzer認為休閒旅遊已經形成一種趨勢,屬於人們生活上重要的一環,而旅遊活動所造成的資源使用壓力已很難避免,如何創造並且利用一種新的旅遊概念,使得旅遊活動對於資源的破壞減到最低,並讓遊客能從遊程中獲得最大的滿足,才是未來旅遊市場最重要的問題所在,因此他提出了「生態上的觀光」的概念,期望藉此一概念的推廣來達到資源永續利用的目的(Orams, 1995)。


貳、生態旅遊政策趨勢的形成


  二十世紀末期,觀光產業已成為全世界最主要的一項經濟活動,根據國際關貿組織(WTO)於2000年的統計,全球觀光產業於1999年的總產值已經超過4,400億美金,約佔全球商業貿易總額的32.8%,並將以每年6.7%的成長率逐年成長,其中自然旅遊的市場約佔總觀光市場的7 %,且預期每年以10 %-30 % 的比例快速成長。面對自然旅遊的快速成長,如何處理其衍生出來的契機與危機變成是國際旅遊發展的重要課題。1992年聯合國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地球高峰會議(Earth Summit),與會一百餘個國家在會中共同提出二十一世紀章程(Agenda 21),其中第十九條特別議程便是為觀光產業做了永續經營的承諾。為了永續發展觀光資源,降低遊憩活動的衝擊,保育具有吸引觀光利益的自然與文化資源,以及鼓勵地方居民參與等發展生態旅遊的措施,漸漸成為政府及業者經營的目標。隨著生態旅遊概念的推廣,國際性的觀光組織與保育團體陸續加入發展生態旅遊的行列,有鑒於這股熱絡的驅力,聯合國經濟暨社會委員會(The Economic and Social Council)於1998年決議訂定2002年為「國際生態旅遊年」(The International Year of Ecotourism)。此次大會決議文提到二十一世紀議程的落實需要全面整合觀光產業,以確保觀光產業在各聯盟間不但能提供經濟利潤,並對地球生態系的保育與重建有所助益。同時在永續經營原則下發展國際旅遊與觀光事業,使得環保融入旅遊發展的一環,進而考量到落實生物多樣性、氣候變遷等國際重要環保課題。於2002年在聯合國環境組織以及世界觀光組織的聯合推動下,草擬了(魁北克)生態旅遊宣言,確認推動生態旅遊的綱要,並且明確闡釋政府部門、民間企業、非營利組織、跨國合作機構、以及地方社區在推動生態旅遊所應扮演的角色。


  台灣在光復後致力於經濟發展,國內旅遊也隨著經濟的發展而起飛,1990年代國內旅遊的年成長速率約為8%-10%。但國內旅遊「質」的提昇無法趕上「量」的增長,觀光旅遊所導致的「環境」以及「社會文化」問題不斷上演,觀光衝擊的課題浮上檯面;同時1980年代後期,環境保護意識的催化,政府與民間開始重視環境保護與生態保育課題,並逐步建立環保相關之各種體制與法令。行政院成立「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來推動國家的永續發展。2000年行政院「中華民國永續發展策略綱領」在觀光業之永續發展策略中提出政府應訂定「觀光政策白皮書」、「生態觀光發展策略」,及建立「生態觀光認證制度」等發展生態旅遊的工作方向,此乃我國政府發展生態旅遊政策性之明確指示。另外,交通部為加強觀光產業之發展,提出「二十一世紀台灣發展觀光新戰略」,宣示要營造台灣本土、生態、三度空間的優質觀光發展新環境。2002年行政院配合國際生態旅遊年,訂定2002年為台灣生態旅遊年,同時核定通過「二○○二生態旅遊年工作計畫」,台灣生態旅遊的推動工作正式展開。


參、生態旅遊的意含


  國內外許多學者曾針對此「生態旅遊」一詞之定義進行闡釋(Ziffer, 1989、Boo, 1991、楊宏志,1992、Valentine, 1993、The Eco-tourism Society, 1993、Buckley, 1993、Mcintosh et al., 1995、王柏青,1995、Lindberg et al., 1996、Wight, 1996、Ceballos- Lascurain, 1996、趙芝良,1997、Meric and Judith, 1998、Hvenegaard and Dearden, 1998、謝文豐,1998、Sirakaya et al., 1999)。其中較具代表性的包括,The Eco-tourism Society(1993)之定義-「在自然地區有目的的旅遊,以瞭解當地文化和自然歷史為主要目的,注意不影響當地生態系統,同時提供當地人得以保育當地環境的經濟機會。」;Ceballos - Lascurain (1996)之定義-「生態觀光是對環境負責的旅遊方式,造訪相對未發展的自然地區,以欣賞自然、提倡環保、減少負面衝擊,並提供當地人有利的一種社會經濟的活動」。分析多位學者的定義內容,生態旅遊的意含應可涵蓋以下幾個主要項目:


  生態旅遊是以資源為其發展的基礎:楊宏志(1992)認為,生態旅遊是為了要欣賞風景、野生動植物及歷史文化;謝文豐(1998)強調,生態觀光是享受當地自然及人文資源,而其他學者亦強調生態觀光所利用之資源以自然資源為主,尤其是風景及野生動植物(Lindberg et al., 1996、Ceballos-Lascurain, 1996、Meric and Judith, 1998、Sirakaya et al., 1999),另外,Ziffer (1989) 以及趙芝良(1997)認為,資源應包括當地歷史文物及原住民文化。


  生態旅遊活動發生之地區多半在未受人為干擾的自然地區:Ziffer(1989)以及Valentine(1993)強調,生態旅遊主要是前往相對未開發的地區。


  特殊的遊客動機/目的:The Ecotourism Society(1993)強調,生態旅遊是一種有目的的旅遊,前往自然地區以瞭解自然及文化;Boo(1991)以及Sirakaya et al.(1999)認為,欣賞、參與、感受、學習、研究風景、植物、動物是為遊客參與生態觀光活動主要的動機及目的。楊宏志(1992)則提出,生態旅遊活動的參與者具有特殊的學習目的,以崇敬及欣賞的方式從事旅遊。


  永續發展之概念:Buckley(1993)強調,生態觀光必須以永續的觀念來加以管理;謝文豐(1998)認為,生態觀光是一種永續發展的觀光方式。生態旅遊強調遊憩活動應減少對當地的衝擊、減少消耗當地資源,藉此讓當地資源得以永續利用,使得地方觀光產業得以永續發展之論述不斷的重複在相關文獻中(Valentine, 1993、洪慎憶,1995、Ceballos-Lascurain, 1996、聯合國永續觀光宣言,2002)。


  強調保育的概念:Wight(1996)認為,生態旅遊必須對於生態系統保育有所助益。Hvenegarrd and Deraden(1998)以及謝文豐(1999)進一步認為,生態旅遊須在旅遊中強調保護當地自然環境,並且傳達生態系統為生態旅遊的重要內涵。


  對當地社區有貢獻:Mcintosh et al.強調,生態觀光必須維持當地社區居民的福利;謝文豐(1998)認為,生態觀光必須維護當地的發展。易言之,生態旅遊須以經濟回饋的方式對當地的保育工作及社區發展有所貢獻。


  負責任的遊客行為:遊客在生態旅遊活動的參與中必需以負責任的遊客行為方式來進行,而所謂負責任的遊客行為,意即不發生對環境可能造成破壞之遊客行為(Hvenegaard and Deardan, 1998; Mcintosh et al., 1995)。


  當地社區參與的概念:Ziffer(1989)認為,生態旅遊隱含了地方社區參與觀光發展的模式,目的在於使得地方旅遊的發展合乎地方的需要,使社區能適當地行銷、設定旅遊規範與產業經營規範,以及合理取得財務來源,用以支持提昇社區的資源與環境品質。


肆、生態旅遊發展的期許與省思


  生態觀光是一種新的旅遊概念,其理念有別於一般型態之觀光活動,著重於資源保育與經濟利益平衡的永續發展模式。筆者認為生態旅遊不但是一種旅遊型態,更是一種對人類社會發展的省思。生態旅遊的遠景包含了三個關懷。第一個關懷是對「環境資源」的關懷,期許在旅遊的過程尊重「生態環境」,不但帶領遊客體會土地與資源的珍貴,同時正視與關心生態環境的相關課題,例如資源利用、環境衝擊、資源保育以及生物多樣性等。第二個關懷是對「地方社區」的關懷,期許在旅遊的過程尊重「在地發展」,生態旅遊一方面讓遊客有機會體驗地方社區特有的社會人文,一方面也要求旅遊能對地方社區的永續發展有貢獻,例如,強調對社區的回饋、了解與減少社會文化面的潛在衝擊、重視遊客行為與產業經營的規範,以及在地參與的必要性。第三個關懷是對「人」的關懷,現今社會人的生活常常是非常忙碌且盲目的,能夠放下日常生活的束縛,省思與經營生活品質的機會不算多。旅遊通常是提供人們追求生活品質的好方式之一。然而,一般的旅遊型態較流於遊覽,缺乏體驗與深度,因此旅遊的價值僅止於休息、享受與購物等。而生態旅遊提倡知性與深度的旅行,引領旅人在休閒歡愉的情境下體驗生態與生命,因此旅遊的迴響與滿足比較深刻。


  生態旅遊具有高度的理想。試圖透過生態資源(Ecological)、經濟利益(Economical)、遊客體驗(Experiencing)的3E平衡發展來達到永續經營的最大整體效益。但從1960、1970年代資源管理學者提出容納量、可接受程度的使用、永續觀光等相關理念,甚或今天的生態旅遊,似乎多停留在理念的贊同,實際的經營與操作上卻往往與理念有相當大的落差。筆者認為部分經營者將「生態旅遊」當成是廣告行銷的手段,若長久發展將使得「生態旅遊」流為另一個廣告標語;生態旅遊的理念涵義深遠,實務落實的挑戰性較高,且眾人對生態旅遊的範疇與重心看法分歧,使得有效的實踐策略擬定不易;生態旅遊經營需要高度且多元的專業,發展較落後的生態旅遊地區通常是缺乏的;生態旅遊的成功發展往往需要多元專業領域的導入,建立不同領域的共識與合作平台是十分困難的;以及生態旅遊的發展需要時間的養成,政府政策以及經營單位通常缺乏耐心與恆心。上述五點是形成「理念與現實」落差的主要原因。實現生態旅遊的理念是一條長遠的路,透過生態旅遊的推動希望逐步達到提昇生態資源品質、共創真正富裕幸福生活的願景。


參考文獻


  1.Boo, E. (1991), “Making Ecotourism Sustainable: Recommendations for Planning Development, and Manage- ment”, Nature Tourism Managing for the Environment, 187-199, Island Express.


  2. Buckley, R. (1993), “A Framework for Ecotourism”,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1(3), 661-669.


  3.Ceballos-Lascurain, H. (1996), Ecotourism: A Guide For Planners and Managers Volume 2, The Ecotourism Society.


  4.Hvenegaard, G.T. and Dearden, P. (1998), “Ecotourism Versus Tourism in a Thai National Park”,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5(3), 700-720.


  5.Lindberg, K., Enriquez, J. and Sproule, K. (1996), “Ecotourism Questioned Case Studies from Belize”,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3(3), 543-562.


  6.Mcintosh, R. W. et al. (1995), Tourism Principles, Practices, Philosophies, John Wiley and Sons, Inc.


  7.Meric, H. J. and Judith, H. (1998), “Ecotourists’ Motivational and Demog- raphic Characteristics: A Case of North Carolina Travelers”,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6(4), 57-61.


  8.Miller, M. L. (1993), “The Rise of Coastal and Marine Tourism”, Ocean and Coastal Management, 20, 181-199.


  9.Orams, M. S. (1995), “Toward a More Desirable Form of Ecotourism”, Tourism management, 16(1), 3-8.


  10.Sirakaya, E. et al. (1999), “Attitudinal Compliance with Ecotourism Guidelines”, 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 24(4), 919- 950.


  11.The Ecotourism Society (1993), “Eco- tourism: A Guide for Planners and Managers. North Bennington”, The Ecotourism Society.


  12.Valentine, P. S. (1993), “Ecotourism and Nature Conservation: a Definition with Some Recent Development in Mic- ronesia”, Tourism Management, 14(2), 22-36.


  13.Wight, P. A. (1996), “North American Ecotourism Markets: Motivation, Prefe- rence, and Destination”, Journal of Travel Research, 34(1), 3-10.


  14.Ziffer, K. A. (1989), “Ecotourism: The Uneasy Alliance”, Conservation Intern- atioal, Ernst and Young.


  15.王柏青(1995),「遊客之生態觀光環境態度及生態旅遊經營管理之研究」,東海大學景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台中。


  16.洪慎憶(1995),「影響遊客對生態旅遊態度因子之探討──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台大園藝所碩士論文,台北。


  17.楊宏志(1992),「生態觀光—一項責無旁貸的推展工作」,《台灣林業》,18(10),29-23。


  18.趙芝良(1997),「森林生態旅遊地選址評估模式之研究」,中興大學園藝系碩士論文,台中。


  19.謝文豐(1998),「遊客對生態觀光環境知覺之研究—以恆春生態農場為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