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期 生態旅遊與環境倫理
生態旅遊的基本主張與核心價值
文化大學生物學系教授 鄭先祐
競爭市場(competitive markets)是很好的僕人,但卻是壞的主人。
── M. D. Young (1992)
「旅遊」(觀光)業從上個世紀快速發展起,目前保守估計全球旅遊業收入超過3.6兆(2000年的估計),佔全球GNP約11%。全球直接或間接投入旅遊職場中的人數約有2億人,超過全球人力資源的8%(每12個工作有一個和旅遊業有關)(Mastny, 2002)。隨著各國的開放政策,以及便捷交通工具的研發,縮短國與國、城市和城市間的距離,加速國際旅遊的發展,造就5%至6%的全球國際貿易量,使得旅遊運輸得以躋身為全球貿易的第一大項目。
相較於實質工業所產生的公害問題,旅遊活動往往被視為較不具污染性,因此被冠上「無煙囪工業」的雅號。然而,旅遊業背後需要許多相關產業的支持,包括交通運輸、農業、工業等,涉及層面相當廣泛(賴柏欣,2002),且旅遊的大量活動已經對全球各地的環境(包括:水、土壤、空氣、動植物、衛生、景觀美學、文化社經等方面)產生顯著的衝擊。面對這些負面的問題,現代的「生態旅遊」(ecotourism)就成為化解衝擊的替代出路。
按美國的國際生態旅遊學會(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的定義,「生態旅遊」是「到自然地區的負責任旅遊方式,同時關心生態環境且保障當地人的福祉」。聯合國宣佈2002年為「國際生態旅遊年」(The International Year of Ecotourism)的基本理念,同樣是包含自然生態與人文社會兩個層面。全球號稱是生態旅遊的產業,按照國際生態旅遊學會估計每年成長20%(整體旅遊產業只有7%),而且已經創造1,540億美元的年收入(2000)(Mastny, 2002)。
國際生態旅遊的持續成長,已經產生許多正面的利益。因為生態旅遊的需求,全球已經畫出許多自然野地為國家公園及保護區,避免落入農耕、伐木、採礦等破壞環境的用途。譬如於1997年,有六成到南非觀光旅遊者(600萬人次),佇足停留於國家公園或保留區(reserve)(Mastny, 2002)。在一份對中美洲觀光客的問卷調查中,有一半的回答者認為保護區是他們來此觀光旅遊的主要原因。許多當地的生態旅遊活動,因為和外界有伙伴關係而受惠,包括政府機構、私營部門、及非政府組織(NGOs)(Mastny, 2002)。生態旅遊與其相關經濟活動,較傳統的農牧業更有經濟利益。南非野生動物觀光的淨收入是畜牧業的11倍,工作機會則是增多15倍(林鴻忠,2002b)。
然而,生態旅遊是否真的只有正面的利益,而沒有負面的影響?號稱是生態旅遊,真的合乎生態旅遊的基本原則?甚至是生態旅遊的定義和內涵,仍是存在著許多灰色地帶。本文將試著探索生態旅遊的內涵、基本主張與核心價值。
壹、生態旅遊的內涵
生態旅遊的內涵包含參與、保育(護)、和利益,三個互動關聯的目的(楊宏志,2002)。經由參與生態旅遊的活動,可以獲得個人與地區的利益,以及保育自然環境。反過來說,保育自然環境,讓生態旅遊得以實現,而獲取個人和地區的利益。因為個人和地區的獲利,才得以支撐生態旅遊,以及保育自然。
保育自然環境,地區因而可以獲利,這是生態旅遊持續的原動力。自然環境的利用,本質上有「承載量」(註一) (carrying capacity)的問題。於自然環境的承載量限制下,提高生態旅遊的獲利,就必要著重於參與品質的提昇。這也就是所謂的「智價革命」(鄭先祐,1994b),經濟利益的獲取是以智慧價值取代資源的耗用。
一般地區的經濟發展,往往需要耗用地區的資源,諸如,伐木、或是開礦,或是讓空氣、水體或是土壤承載污染,或是大量供應水源等等。然而,地區的資源耗用,總是有限,不可能永續。智慧價值的輸入,取代資源的耗用,這是永續的基本原則(鄭先祐,1994a)。智慧的來源,部分是地區文化的資產,原住民族(住民)千年或百年的生活智慧(文化)。另一部分則是來自現代的生態智慧。
智慧力的輸入,是生態旅遊的重要支柱,關係著成敗。去年(2001)四月於澳洲首府坎培拉舉行的「全球第一次綠盟大會」 (Global Greens Conference, 2001),全球有70多個國家,600多位代表參與研商全球的「綠色憲章」中,就特別提出我們應該要重視「生態智慧」(Ecological Wisdom)。「生態智慧」包含如下三項內涵:
1.人類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
2.承認世界上原住民的智慧,他們是土地以及資源的守護者。
3.人類社會依賴地球上的生態資源,而且必須確保生態系統的完整性,並保存生物多樣性及維繫系統的生命復原力。
貳、生態旅遊的基本主張
今年五月於加拿大魁北克省舉辦的「世界生態旅遊的高峰會」(the World Ecotourism Summit),特別對生態旅遊提出下列四個基本主張(李長青,2002譯):
1.積極投入自然和文化遺產的保護。
2.在計畫、開發和經營生態旅遊時,必要納入當地居民和原住民部落,並將成果回饋給他們。
3.向遊客解說生態旅遊地區的自然和文化遺產。
4.生態旅遊的定位,較適合自助旅行者和其他有組織的小旅行團。
按此四個基本主張,生態旅遊的基本精神包含:自然與草根文化發展的結合,以及分散多元和小即美的原則。小型且合乎地區生態環境條件的生產與處理方式,是達到社會公平的基本條件。自然和草根文化發展的結合,源自於「弱者福利的提昇」,也就是「公平正義」(鄭先祐,2000)。
「公平正義」包含同世代的和跨世代的公平。跨世代的公平,有如下兩個通則(Young, 1992)。
1.每一代應必要維護其由上一代傳接得到的自然資源,使其留給下一代時,平均每人的資源總量不可少於其傳接得到時。
2.可再生資源、資源龐雜度、和生態功能,都應永遠地維持。
弱者福利的提昇同世代的公平,是基於生態學的「最低限定率」(Law of minimum),生命的成長受其環境因子中最低限者(供給最差)所限制。生態環境品質的維持,亦受到此社會最差的因素所限制。生態環境的保育和未來發展機會的保育,其必要條件之一就是在目前社會中最窮困者的生活改善(鄭先祐,1997)。
參、生態旅遊的核心價值
旅遊規劃、經營、參與者的心態和文化,以及和當地社會的關係等,生態旅遊都有別於一般的旅遊(表1)。生態旅遊代表人類對文明反省之後,所找到的可能出路。這是現代人類主動企劃的方向,其內含有多項的核心價值。生態旅遊的核心價值,至少可有如下的5項:
自然與文化的融合:
1.人類是自然世界的一部分,且是依賴自然世界,才得以生活。地球上所有生命都依賴其周遭環境而生活。在其生活過程中,生命不斷地需要從其周遭環境獲取其生活所需之物質與能量。人類也是一種生命體,當然不例外。舉凡人類的食衣住行與育樂等所有生活所需之物質和能量,最終都是來自環境。
2.近代文明發展,逐漸切割人類文化與自然世界的關聯,讓人們遠離體驗自然世界的機會。生態旅遊帶領人們進入自然世界,有促進生活文化與自然世界的融合的功能。同時,讓人們有機會了解傳統文化的生活智慧,特別是與自然環境相關聯的智慧與經驗。
精神與品質的提昇
1.人類基本的需求,著重於量的獲得。質的提昇是精神上的附加價值。生態旅遊,是以智慧價值的輸入,取代資源(量)的消費,提昇精神生活上的品質。自然孕育人類的出現,人類的心靈深處潛藏著回歸自然的渴望。藝術創作,或是理性的科學研究靈感,往往都需要有自然的滋養。許多的重大發現,是在自然野地渡假的過程,才猛然頓悟。
2.按人類演化過程,人類基本健康的環境狀態(參閱表2),總共20項條件,其中相關精神層面的就占有14項,有七成之多。近代文明的發展,讓人們的生活環境遠離原本孕育人類的自然環境狀態。如此產生「演化偏離」 (evo-deviation)的現象,也就是所謂的「文明病」。如同離開自然野地的野生動物,進入動物園雖然可以有如同五星級的待遇,但是其生理和心理仍然會有「不正常」的現象。
3.生態旅遊讓人們回歸自然世界的懷抱,這是導正「演化偏離」的唯一途徑。
分散與多元的原則
1.自然野地,分散各地;各地的自然野地,多元多樣。自然物理化學的現象,趨向單調,人類的量化生產趨向一致,但是自然生物的運作卻是趨向多元多樣。多元分散是自然生物運作的特質,也是生態旅遊的基本原則。
邊緣與核心的對換
1.於邊緣地帶的住民,往往都是弱勢者。隨著生態旅遊的發展,最大挑戰之一就是如何避免陷入財團與外力的主導範疇,且還能產出潛在的利益,讓當地的住民分享。
2.近代的政經運作都是以都市為核心,但是生態旅遊的操作卻是回歸於自然野地。長期的土地開發,自然野地只能殘留於邊緣地帶。生態旅遊是否可以成功,必要排除來自都市核心的政經力量。
知識與經驗價值的肯定
1.生態旅遊是件極困難的挑戰,如何於有限的資源運用下,享有最大的價值。譬如,如何了解「遊憩機會序列」(Recreation Opportunity Spectrum, ROS)和「可接受的改變限度」(Limits of Acceptable Change, LAC),規劃與經營生態旅遊(林鴻忠,2002)。這些都是需要知識和經驗的輸入與運用。
2.同時,對自然野地,以及傳統文化的研究與了解,更是生態旅遊附加價值的所在。
結語
環境重要,或是說生態重要,或是高喊永續發展,這些聽起來都很好,但是內涵卻可能是各自不相同。生態旅遊也有同樣的問題。知識的成長,不僅是快速,且是持續的蛻變。知識份子個人的知識,佔全世界知識總量的比率,逐日下降。因為習取知識是個人,但是研析創造發表知識的卻是數以千計。於術語言論氾濫的時代,追根究底的了解各種名詞背後的內涵,是建立穩固知識基礎的必要條件。
表1 生態旅遊與一般旅遊的差異。(Mastny, 2002)
項 目 一 般 旅 遊 生 態 旅 遊
遊客數量 大規模、人數無限制,有時會過量,但有時會稀少。 限制人數,承載量管制、較可能長久維持一定的數量。
旅遊地開放程度 全面開放、都會地區。 局部輪流開放、非都會區。
遊客抱持的心態 吃香喝辣啖美食、宿高級飯店、走馬看花、到此一遊、血拼。 關懷愛護自然、尊重生命、樸素品質,力行環保、深入瞭解旅遊地生態與人文特色。
遊客成員 來者不拒、雜匯各種階層。 按旅客的文化背景,分不同的梯次進行。
解說服務 旅行社導遊。 旅遊地當地專業解說員。
對旅遊地居民的影響 干擾居民,居民沒得到任何利益。 當地居民受惠,獲得尊重,並獲得經濟來源。
費用 價格低廉,俗擱大碗,以賺錢為目的。 價格可能較高(因有專業解說員),但未必然高貴。
對環境資源的影響 破壞殆盡,迅速消失。 資源永續經營利用。
對當地文化的影響 輕蔑、不莊重、鄙視。 尊重當地傳統的文化風俗習慣及價值觀。
旅遊後的擁有 舟車勞頓,身心疲憊。 接觸自然,獲得知識與心靈的提昇。
表2 人類基本健康的環境狀況
1.自然的食物(無:化學添加物,農藥殘留,……等)。
2.清淨的水。
3.無達傷害程度的電磁輻射線。
4.甚少接觸微生物和原生寄生蟲和病原。
5.擁有可免於惡劣氣候傷害的住宅。
6.有情感的支持網路(emotional support network),可提供相互關心(照顧),以及交換共同興趣和關注事項的資訊。
7.有小團體合作互動的機會與誘因。
8.感官可享用自然環境的訊息。
9.有適度的運動,包含:一些短時間的激烈運動,較長時間的中量且多樣的運動,並且有充分的休息。
10.有創造性行為的機會和誘因。
11.學習和練習手工技術的機會和誘因。
12.主動參加遊憩活動的機會和誘因。
13.具有因其內在人們活動而產生之價值的生活環境。
14.有自發行為的機會。
15.具有多樣的每日經驗。
16.一般行為傾向有滿足的出路。
17.具有可短期內完成目標的周期。
18.有如下特質的生活環境:參與感,有目標,有歸屬感,有責任感,有挑戰,有同志,有愛,有成就感。
19.沒有如下特質的生活環境:疏離感,被剝奪,無聊,孤單,挫折。
註釋:
承載量,農委會林務局稱其為「容納量」,其內包含生態容納量、實質容納量、設施容納量、和社會容納量等四種型態(林鴻忠,2002)。
參考文獻
1.王道還(1989譯),《科學革命的結 構》(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Thomas Kuhn原著,遠流出版。
2.李長青 (2002譯),「魁北克世界生態旅遊高峰會宣言」,於:台灣生態旅遊網站,http://www.ecotour.org.tw/。
3.林鴻忠(2002a),「生態旅遊之基本理念與推展策略(一)向森林走去」,《大自然季刊》,75: 72-76。
4.林鴻忠(2002b),「國家森林生態旅遊--遊程規劃與活動設計」,《台灣林業》28(1): 55-67。
5.郭岱宜(1999),《生態旅遊21世紀旅遊新主張》,揚智文化,台北市,台灣。
6.楊宏志(2002),「生態旅遊制度的建立」,《台灣林業》28(1): 68-75。
7.鄭先祐(1994a),《人類生態與社會文明》,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主編,幼獅文化事業出版。
8.鄭先祐(1994b),「生態主張的困境與出路」,《思與言》32(4): 27-49。
9.鄭先祐(1997),「永續之道:社會樸素運動」,《環耕》(ProEco)第9期:42-48。
10.鄭先祐(2000),「新世紀的綠色思潮──文明擴張下的台灣」,《現代學術研究》,專刊10,頁79-129,現代學術研究基金會。
11.賴柏欣(2002),「生態旅遊的定義」,於:台灣生態旅遊網站,http://www.ecotour.org.tw/。
12.Beeton, Sue. (1998), Ecotourism: A practical guide for rural communities, pp. 186, Landlinks press, Collingwood, Australia.
13.Global Greens Conference (2001),「全球綠色聯盟憲章」,周翔翎、劉仕傑、邱郁芬、郭恩平、林泰猷(譯),於:生態主張者 Ayo 清華站,http://mx.nthu.edu.tw/~hycheng/
14.Mastny, Lisa (2002), "Redirecting Intern- ational Tourism," IN Christopher Flavin, et al. (eds) State of the World 2002: Special World Summit Edition, Chapter 5, Worldwatch Institute, Washington DC, USA.(郭金泉和華健,2002譯,看守台灣研究中心,尚未出版)。
15.Young, M. D. (1992), Sustainable invest- ment and resource use. United Nations educational, Scientific and Cultural Organization, The Parthenon Publishing Group Limited, Carnforth.
回上一頁
友善列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