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第24期 生態旅遊與環境倫理
總是要有人做事:尤其為了永續發展
(編按:生態旅遊之推動: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之誕生與工作簡介。)
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秘書長 賴鵬智
壹、前言
曾經到英國觀摩保護區的經營管理,驚訝於工業革命後的生活與生產形態改變,把英國的土地翻了好幾翻,蹂躪得快沒了森林,使得所謂的保護區幾乎都是人工復育出來的。大概源於此,歐美「先進國家」不希望他們的後花園(非洲、中南美)也遭到同樣的命運,因此提出了「生態旅遊」或「永續旅遊」的概念,希望藉著生態旅遊的作法,讓第三世界發展觀光求取生存時,又能留住大片的自然資源。特別是面對原住民的生活壓力,生態旅遊的引進,可以讓他們賺取觀光財,但也讓他們瞭解所處的自然環境與特有的人文風情,就是他們的金雞母,於是原住民成為旅遊地的守護神,把守著生態環境,傳承著歷史文化。
台灣歷經西、荷、日等外族及漢人四百年來的墾殖開發,加之半世紀所謂的「台灣奇蹟」,無一不是摧殘掠奪式的經營方式。如今綠色大島除了中央山脈一片綠籬外,其餘土地千瘡百孔,自然資源急速消失,天災人禍(政經社會混亂)年甚一年,眼看著再不積極採取有效行動,台灣就要沈淪下去了。
「生態旅遊」應該是一種溫和、積極又有效的藥方,它有生態保育的任務,有環境教育的內涵,有社區參與的精神,有文化傳承的使命,有永續利用的理想,同時也要達到遊憩休閒的基本目標。於是有一群人,想在台灣藉著推動生態旅遊,對苟延殘喘的台灣生態環境注入一股新的生命力,讓她脫胎換骨,煥然重生!
貳、推動生態旅遊成為政府重要政策
2000年7月31日,行政院觀光發展推動小組(陳錦煌政務委員擔任召集人)第四十一次委員會議決議推動由陳章波、郭城孟二位委員提出的「推動兼顧生物多樣性保育功能之生態旅遊之研究規劃及實施方案」。
同年9月29日,交通部觀光局假圓山飯店舉行「廿一世紀台灣發展觀光新戰略」研討會,交通部長葉菊蘭在綜合討論時,重要的結論談話為:「中央政府應頒佈觀光總路線,其內涵為本土文化、生態、觀光、社區營造四位一體,列為國家重要政策。」
2001年5月2日,行政院(張俊雄擔任院長)第二七三二次行政院會核定「國內旅遊發展方案」,發展策略中明訂:結合各觀光資源主管機關,共同推動文化旅遊、生態旅遊與健康旅遊。其中發展生態旅遊的具體措施為「推動中部地區地震地質景觀生態之旅」、「推動森林步道系統健康與生態之旅」、「推動海岸地質景觀、溼地、海洋生物生態之旅」、「推動脊樑山脈地形景觀、動植物、原住民文化生態之旅」。
同年11月14日,政府公布施行修正後的「發展觀光條例」,其中增加「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與「專業導覽人員」的設置。
2002年1月16日,行政院第二七六九次行政院會,核定通過觀光發展推動小組所提「二○○二生態旅遊年工作計畫」,並宣示2002年為「台灣生態旅遊年」,台灣正式進入生態旅遊世代。
參、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誕生
2000下半年,在行政院農業委員會與交通部觀光局支持下,由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結合學者專家與中華鳥會等保育團體,進入谷關松鶴部落進行重建工作輔導,並以資源調查、解說員訓練為重點,協助該社區發展生態旅遊。同一時間,中央研究院動物研究所研究員陳章波、台灣大學植物系副教授郭城孟、交通部觀光局副局長蘇成田、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理事長林俶圭等積極整合各界人士,籌組推動生態旅遊的相關團體。
2000年12月20至22日,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在谷關舉辦「推動永續生態觀光研討會」,這是台灣第一次正式且大規模的對生態旅遊領域事務進行公開研討。同時進行了「生態旅遊協會」(原先稱「生態觀光協會」)的發起人暨第一次籌備會議。會中有一重要決議是將「Ecotourism」統一翻譯為「生態旅遊」而不用「生態觀光」,以避免因台灣人對「觀光」的刻板印象與作法,而使Ecotourism在台灣走入歧途。
2001年3月31日,呼應聯合國與世界各地相繼推廣生態旅遊的潮流,在關心台灣這片土地的產、官、學、保育人士、媒體工作者等共同響應下,以多樣性的創意思維,深切愛護鄉土的情懷,齊心成立了台灣第一個推廣本土生態旅遊的菁英團隊—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
隊代表-中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第一屆理監事陣容
職別 |
姓名 |
現職 |
|
理 事 長 |
高志明 |
義美環保基金會執行長 |
常務理事 |
王 鑫 |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教授 |
常務理事 |
汪靜明 |
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主任 |
常務理事 |
郭城孟 |
台灣大學植物系標本館館長 |
常務理事 |
湯曉虞 |
農業委員會技監 |
常務理事 |
廖世卿 |
前中華民國野鳥學會理事長 |
常務理事 |
蘇成田 |
交通部觀光局局長 |
理 事 |
方力行 |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館長 |
理 事 |
任培義 |
永嘉旅行社總經理 |
理 事 |
宋秉明 |
東華大學觀光暨遊憩管理研究所所長 |
理 事 |
林永發 |
內政部營建署雪霸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 |
理 事 |
林宗賢 |
台灣大學園藝系教授 |
理 事 |
林俊全 |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系主任 |
理 事 |
周清玉 |
立法委員 |
理 事 |
周蓮香 |
台灣大學動物系教授 |
理 事 |
范巽綠 |
教育部政務次長 |
理 事 |
張玉成 |
通霄西濱海洋生態教育園區總經理 |
理 事 |
黃裕星 |
農委會林務局局長 |
理 事 |
趙永清 |
立法委員 |
理 事 |
楊懿如 |
國立台灣科學教育館展覽組主任 |
理 事 |
劉英欽 |
華視新聞部記者 |
常務監事 |
陳章波 |
中研院動物所研究員 |
監 事 |
方國運 |
農業委員會林業處保育科科長 |
監 事 |
林俶圭 |
前中華民國自然步道協會理事長 |
監 事 |
葉世文 |
前內政部營建署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處長 |
監 事 |
劉美玲 |
公共電視節目部製作人 |
|
(按姓氏筆劃排序) |
肆、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的宗旨
以倡導維護自然生態環境,增進自然生態知能,提升國人生活品質,在環境永續經營之原則下推展旅遊活動。
伍、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的理念
期望藉由永續生態旅遊的觀念傳遞、推廣,以創新的思考導引,細說台灣之美,讓台灣民眾重新發掘與發覺對這片土地獨特自然資源、文化資產的珍視情感,喚醒沈睡已久的環境意識並培養土地倫理情操。
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擔任橋樑與整合的角色,連結政府單位、學術機構、保育及環保團體、文史工作者、相關業者、旅遊地社群、大眾遊客的參與,進行完善的旅遊地資源評估與規劃、推動具生態觀與環境教育價值的導覽解說、監控自然資源與遊程品質、推行兼具自然保育與遊憩功能的生態旅遊規範,充實具有科學、美學、哲學內涵的本土生態旅遊,繼而達到保育、觀光、產業、社區永續發展的理想。在生態保育與產業發展權衡並進的健全基礎下,以嶄新的綠色觀光矽島,在國際舞台上綻放光彩。(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與相關單位之夥伴關係規劃見圖一)
陸、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的任務
- 一、舉辦永續生態旅遊之各項推廣活動。
- 二、接受國內外學術機構及機關團體委託辦理有關永續生態旅遊之資源調查、生態研究、教育及保育事項。
- 三、舉辦永續生態旅遊相關人員之教育訓練及授證事項。
- 四、推動永續生態旅遊之國際合作、交流及聯繫事項。
- 五、編輯及出版有關永續生態旅遊之出版物。
- 六、其他與永續生態旅遊相關事項。
柒、如何開始做事
協會成立後,理監事會積極研擬協會工作項目,希望能在短期間內建構台灣發展生態旅遊的環境。於是訂定了2001到2003的預定工作項目(表一),分階段逐一進行推動生態旅遊所需的軟體工程。
理監事會下設研發、推廣與評鑑三組,目前分別由郭城孟、賴鵬智、陳章波擔任組長,並聘請專家學者擔任委員,針對預定工作項目進行實際分工與執行,其操作模式請見圖二。
時 程 |
主 要 基 礎 工 作 項 目 |
2001年 |
訂定台灣發展生態旅遊白皮書與一般性規範 |
生態旅遊中文網站之建構與架設 |
|
建立生態旅遊地評估準則 |
生態旅遊教育訓練及推廣 |
|
2002年 |
生態旅遊地探勘評估 |
生態旅遊教育訓練及推廣 |
訂定生態旅遊業者、生態旅遊地等之評鑑準則 |
|
研擬九年一貫生態旅遊學習地評選辦法 |
|
|
2003年 |
生態旅遊外文網站之建構 |
旅遊業者、飯店業者、旅遊地等之評鑑認證與標章之核發 |
擬定生態旅遊地環境監測準則 |
|
訂定生態旅遊解說員認證準則 |
培訓生態旅遊外語人才(導遊─全陪、解說員─地陪) |
|
年 度 |
常 態 性 工 作 項 目 |
2001年 |
第一屆永續生態旅遊研討會 |
北部地區種子教師訓練營:講師級人才培養 |
示範性生態旅遊(台南濱海濕地) |
教育單位主管人員講習 |
協助地方社團推動生態旅遊 |
相關文宣品編印 |
勘選生態旅遊地 |
2002年 |
第二屆永續生態旅遊研討會及二○○二生態旅遊學術論文發表會 |
中部地區種子教師訓練營:講師級人才培養 |
示範性生態旅遊(大甲「匠師的故鄉」、埔里桃米村、彰化福寶村) |
公務單位教育推廣 |
協助地方社團推動生態旅遊 |
相關文宣品編印 |
勘選生態旅遊地 |
一般大眾推廣教育 |
生態旅遊地之生態人文資源調查 |
旅遊地社區居民推廣教育 |
輔導生態旅遊地 |
旅行業體系之推廣教育 |
參加國際性生態旅遊會議 |
協辦國際鳥盟生態旅遊策略聯盟全球第一次規劃會議 |
大眾媒體文宣 |
|
|
|
|
|
|
2003年 |
第三屆永續生態旅遊研討會 |
花東地區種子教師訓練營:講師級人才培養 |
示範性生態旅遊(花東地區) |
公務單位教育推廣 |
協助地方社團推動生態旅遊 |
相關文宣品編印 |
勘選生態旅遊地 |
一般大眾推廣教育 |
生態旅遊地之生態人文資源調查 |
旅遊地社區居民推廣教育 |
輔導生態旅遊地 |
旅行業體系之推廣教育 |
參加或主協辦國際會議 |
大眾媒體文宣 |
推動生態旅遊聯營中心運作 |
加強輔導地方生態旅遊協會 |
分區分級生態旅遊解說員教育訓練及認證 |
生態旅遊外語人才(導遊─全陪、解說員─地陪)培訓 |
建置台灣生態旅遊網外文網頁 |
旅遊業者、飯店業者、旅遊地等之評鑑認證與標章之核發 |
地方主管觀光業務之公務人員講習 |
生態旅遊地環境監測 |
|
|
|
|
|
|
捌、重要工作紀錄
●辦理示範性生態旅遊活動
- 2001/10/19舉辦「台南濱海濕地生態之旅」,陳錦煌政務委員親自參與七股潟湖生態之旅,視察七股發展生態旅遊的魅力所在。
- 2001/11/3∼4、11/10∼11與觀光局東北角風景管理處合辦「海與石的對話」生態導覽活動。
- 2002/04/11∼13舉辦「武陵太魯閣生態旅遊觀摩考察團」,帶領旅遊業者觀摩生態旅遊。
- 2002/5/29舉辦旅行業從業人員烏來生態旅遊觀摩一日遊。
- 2002/10/25舉辦大甲「匠師的故鄉」、埔里桃米村、彰化福寶村生態旅遊觀摩一日遊。
●教育訓練
- 2001/9/4∼12/18在台北舉辦「第一期種子教師訓練營」,32位實力雄厚、各有來頭的學員在室內研討與戶外實習雙重學習下順利結訓,目前均積極協助協會從事生態旅遊教育推廣工作。每月並舉行一次「充電會」,持續充實相關知識。
- 2001/11/20、11/21在日月潭舉辦「生態旅遊推動九年一貫課程研習會」觀摩行程的解說員訓練。
- 2002/5/27∼29承辦交通部觀光局「旅行業從業人員生態旅遊訓練」。
- 2002/5/8∼11/16在台中辦理「第二期種子教師訓練營」,30位推廣生態旅遊的生力軍將在中部地區奉獻心力。
●研討會、論壇、研習會、座談會
- 2001/10/6∼11/17與北投文化基金會合辦「生態旅遊論壇」
- 2001/10/18假台南成功大學醫學院校區舉辦「第一屆永續生態旅遊研討會」。
- 2001/12/5∼6假日月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辦「運用生態旅遊推動九年一貫課程研習會」。
- 2001/12/11假中研院動物所會議廳舉辦「鯨豚生態旅遊策略聯盟座談會」。
- 2002/05/18假林務局國際會議廳舉辦「2002生態旅遊學術論文發表會」。
- 2002/7/17假台中縣立港區藝術中心舉辦「台中海線永續發展策略聯盟工作坊(Ⅰ)」。
- 2002/10/12假台中區漁會舉辦「台中海線永續發展策略聯盟工作坊(Ⅱ)」。
- 2002/10/26假東海大學舉辦「第二屆永續生態旅遊研討會」。
●其他重要事項
- ※承辦交通部觀光局研擬「生態旅遊白皮書」、「一般性生態旅遊規範」、「生態旅遊業者、生態旅遊地經營者之評鑑辦法」。
- ※承辦交通部觀光局「生態旅遊地點勘選計畫」,實地走訪各地,評估潛在生態旅遊地,作為未來推薦與輔導之依據。
- ※協助交通部觀光局研擬「自然人文生態景觀區專業導覽人員管理辦法」。
- ※協助交通部觀光局競標亞太旅行協會(PATA)2003永續觀光會議暨交易會到台灣舉辦。
- ※協助交通部觀光局編印「台灣地景尋奇」摺頁及「英日語生態旅遊導覽詞彙手冊」。
- ※承辦農委會漁業署研擬「賞鯨業評鑑作業」、「賞鯨活動回饋機制」。
- ※承辦教育部研擬「九年一貫課程生態旅遊地點評選辦法」。
- ※承辦原民會「原住民部落發展生態旅遊地點評估計畫」,評選相關縣政府提報之原住民部落生態旅遊遊程。
- ※承辦原民會「台北縣烏來鄉福山村發展生態旅遊輔導計畫」。
- ※承辦文建會「運用生物多樣性進行社區總體營造」影片攝製及摺頁編印。
- ※協助青輔會「生態旅遊創業貸款說明會」生態旅遊教育宣導。
- ※加入國際生態旅遊協會(The International Ecotourism Society)並協助製作中文網頁。
- ※翻譯2002年世界生態旅遊高峰會(World Ecotourism Summit)魁北克宣言(QUEBEC Declaration On Ecotourism)、國際生態旅遊協會網頁教育資料,供相關單位、團體、業者及各界參考。
- ※自2001年11月起與「Taiwan News 財政經總合周刊」合作推出生態旅遊專欄。
- ※2002年協助「康健雜誌」每月推出一個生態旅遊地專輯。
- ※2002全年分赴各公務單位及民間團體宣導推廣生態旅遊。
- ※2002/3/18-3/23參加「國際自然保育聯盟世界保護區委員會東亞區域第四屆會議暨研討會」保育展示。
- ※2002/5/10-5/12參加「台北市生態保育週」宣導展示。
- ※2002/7/20-8/2參加新竹林管處主辦之「生態人文三峽遊系列活動」生態旅遊特展。
- ※2002下半年協助各國家風景區、國家公園進行生態旅遊遊程評鑑工作。
- ※常接受各式大眾媒體訪談,宣導生態旅遊。
- ※常提供大眾媒體、業者、民間團體、廣告或公關公司之諮詢,作為相關報導或活動企劃參考。
玖、期待
一、在國民道德與遊樂素質仍待提升的今天,生態旅遊的推廣首重教育宣導,只有先讓大眾瞭解什麼是生態旅遊,生態旅遊如何玩法,生態旅遊有哪些要求必須配合,生態旅遊不是為所欲為……等,才能將台灣人帶到自然人文資源豐盛的環境敏感地帶,從事高層次的生態旅遊。
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除了積極協助相關單位努力建構台灣的生態旅遊基礎環境,在推廣初期,擬以一般大眾旅遊路線精緻化、環保化、教育化來引導民眾進行生態旅遊。免得一開始推動生態旅遊,就把台灣的山巔水涯給破壞殆盡。
二、台灣的生物多樣性與文化多元性舉世聞名,特殊的地理位置與地形景觀世所罕見,生態旅遊正可以凸顯台灣的特異風情,對中外遊客而言都會是重新認識台灣價值與深切體驗台灣文化的最佳方式。所以生態旅遊在台灣的觀光產值不能以它是「小眾市場」而遭輕忽,長期而言,它反而是打造「綠色矽島」的主流戰略才對。生態旅遊不是只在「生態旅遊年」才受重視,推動生態旅遊應是政府永續的政策,不因主導政策者而異,也不因政黨輪替而易。
三、生態旅遊的環境關連性奇高,必須在儘可能不影響生態與文化環境條件下進行遊憩休閒活動。在「開發」一處生態旅遊地之前,應有嚴密的資源調查與配套措施,及其後的監測機制,方能使生態旅遊地受到的干擾最小,發揮的功效最大。政府與學術機構應大力支持相關的學術研究,例如持續深入調查台灣沿海鯨豚生態、建立環境監測指標與技術、改良旅遊地建設工程技術、研究旅遊地生物相變遷、記錄社區(部落)文化變異……等。
四、台灣長期的觀光科系教育,偏重在餐飲、飯店、旅行業的經營管理與活動行銷上,希望現在開始,可以多關注一些永續發展的課題,讓未來的台灣觀光業領導人或從業人員都有生態保育、環境保護與文化尊重的素養。
五、現下原住民部落青壯年人口為了生計,外移嚴重,多數部落盡是老人與小孩,活力不足,文化傳承缺縫日益擴大。生態旅遊若能從原住民部落開展,或能逐漸增進年輕人回流,挽救原住民部落老化與弱化的危機。
六、生態旅遊如果少了專業解說,少了環境教育功能,就不能稱為生態旅遊。目前台灣要發展生態旅遊最缺的就是從出發地到目的地之間負責沿路解說的「全陪」—導遊或領團與生態旅遊地在地解說的「地陪」—專業解說員,全陪與地陪都必須具備相當的自然生態與人文專業知識,非長期培養不可得。尤其是外文能力更是一大弱點,政府若要吸引外國人到台灣生態旅遊,就要設法引導及訓練現有的外語導遊人員具備生態旅遊全陪或地陪的能力。
七、但願在中華民國永續生態旅遊協會的大力倡導下,生態旅遊會是台灣永續發展的主力旅遊方式。當然,不是一般性大眾旅遊不見了,而是不管他是大眾或小眾,只要在台灣遊玩,他的玩法都能符合生態旅遊的理念與作法,台灣的美才能千千萬萬年的傳續下去。
八、國際社會常誤認台灣很髒很亂,不適合人居住。藉著生態旅遊,可以讓國際人士實際瞭解台灣山水之美與人文之豐,改變刻板印象,從而提升台灣的國際形象。生態旅遊應是推銷台灣很好的賣點,善加運用,台灣是很容易在國際舞台上大放光彩的。
|
(圖一)
(圖二)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