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期 台灣本土生態理念的關懷

全球性的思考,地區性的行動?


呂光洋


  編按:


  台灣有許多人畢生投入本土的生態保育教育,透過以下兩篇文章,我們可以概略看到台灣本土生態教育中,在學術界與實務界的兩個不同面向。首先,我們可以看到師大生物系教授呂光洋先生,對如何提升保育及環保觀念的見解,以及在保護野生動物方面的呼籲與做法。其次,畢業於師大環境教育研究所的余錚皞先生,現為雪霸國家公員管理處解說員,從他的文章我們可以約略看出國家公園在保育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其個人解說服務的經驗,以及解說的內涵與生態保育之間的關聯性。


  上述的標題是過去幾年來聯合國相關機構在推動全球自然保育(Nature Conservation)及環境保護(Environmental Protection)時,一句相當重要的口號。其重點在指出:自然保育與環境保護的問題是屬於全球性,與全體人類都息息相關;一個局部地區的環境問題必會直接或間接的影響到千萬里外的人,故個人、社區或國家不能自掃門前雪。要解決全球性的環境相關問題時,必須從個人生活周圍的環境開始行動,再擴及到全球。類似中國人所言:要治國,必先齊家,然後才能平天下。


 壹、如何提升保育及環保之觀念?


  環保及自然保育相關問題的解決,首先就是要人們能關心他們生活周圍的環境開始。一個人如果對他生活周圍的環境一點也不瞭解,那他要如何「關心」 起?故讓他「知道」、讓他「瞭解」生活周圍的「事」與「物」是提升民眾「自然保育」與「環保」概念的第一步(筆者在上課時,稱為「與環境談戀愛」)。透過認識及瞭解的步驟,民眾最後當然就會去關心他的生活環境。反觀國內的各級教育系統,雖有認識鄉土的課程,但其中認識鄉土動植物的相關資料相當少,反而是歷史、人文等方面的著墨不少。記住動植物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牠們的分佈是跨越政治疆界與部族的活動範圍,故狹隘的觀念往往不利自然保育之推動。


  目前在我們的生物課本中雖亦有介紹本土的動植物,但因其是一門學科,故無法詳細介紹真正與鄉土相關的資訊。因此現在的大學生在登山的過程中,有多少人能正確叫出郊外步道旁的十種動植物?寥寥可數。難怪大學生不關心環境問題。即使生物科系相關的學生,在「生物科技」於媒體的炒作下,大都僅知道片段的DNA或RNA,對於來自於何種生物的DNA與RNA,可能就完全不知道也不在乎。想想有多少傑出的科學家能夠正確叫出實驗動物或模式動物(Model Animal)之科學名呢?應該是少之又少。就因為不瞭解其生活史,其生態習性及在環境中扮演之角色,所以也就不在乎某一種生物的DNA片段移植到另一物種生物的體內去,到底會有何種負面影響。眾人所熟知諾貝爾科學獎之頒布也都特別強調獲獎者之研究對改善人類的生活、延長人類壽命與健康有貢獻,他們的貢獻似乎很少提到是否涉及其他生物的福祉。這種現象也是對自然保育的推動一個很大的絆腳石,我們的教育經常呼籲學生以那些得獎人為追隨對象,這中間是否缺少了某個銜接之環節?


  近代的科技,尤其是電腦的普及,在教育的推動上有相當大的助益,在認識鄉土生物上,藉著電腦圖像輔助對學習是有助益的。但「生物」到底是活生生的東西,要真正瞭解必須真正能摸到、聽到、嗅到等,才能真正體會出生物之為生物之奧妙。「虛擬」的環境或生物即使瞭解再多,到頭來還是不真實。因此各種利用電腦為輔助工具的教學實有深入檢討之必要。真不知「亞卓市」的市民長大後是否會有環保的概念?會關心到與其共棲之活生生的動植物?


 貳、黑面琵鷺與全球性的思考


  最近幾個月來,黑面琵鷺在媒體上經常出現,國人也非常關心,尤其是一些NGO及台南縣的鄉親。而最近十五隻受肉毒桿菌毒素感染的黑面琵鷺,經治療康復再釋放回野外的消息,也引起相當多人關心。據報在為這些屬於全體人類共有資產的動物上「腳環」以利追呭研究時,卻出現了違反世界潮流及一般保育界共識的做法(詳細情形可見2003年2月中旬各媒體)。在將琵鷺釋放回自然界時,釋放單位在為鳥隻上腳環的過程中,並不遵照國際鳥盟及其他國家保育團體所有的共識。主辦單位用了這些只有主辦單位能辨識的腳環,不在乎聯合國屬下保育團體之遵循通則。因此這十五隻琵鷺在春天北返過程所停棲的地區,他國研究人員即使看到這十五隻鳥,也不知其研究代表何處來的;因為只有台灣的主辦單位才認識這些腳環。


  有關琵鷺保護過去十年來,台灣在NGO及政府的積極保護下,保育成果是相當受到國際之讚揚,唯這次腳環的事件,顯示出不少人的保育觀念與世界的潮流仍有一大段差距。野生動物非屬某一地區或某國家的私有資產,尤其是遷移性的鳥類,如果一些NGO將候鳥視為私有資產,不讓其他團體或其他國家來共同關心、保育,那是違反世界潮流的。由此事件可看出,我們對自然保育之大眾教育(正確的資訊)有待各單位來共同關注與提升。


 參、結語


  國內一般民眾自然保育,尤其是野生動物保護概念的提升歷程、紅尾伯勞燒烤的取締及灰面鷲(國慶鳥)的遷徒,可說扮演極大的角色,自此一般民眾及政府單位都開始注重保育及環保,唯世界在變,保育的觀念也隨時在調整,因此我們除了要加強自我環境認識之教育之外,亦應多吸收外界的資訊,隨時提升民眾的保育概念,以符合世界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