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期 SARS 倫理 社會

專題:煞疫倫理面面觀編者的話


葉保強


  這一陣的煞疫(SARS)風暴將台灣社會打得人仰馬翻,人心惶惶,醫護界拆損慘重,人民對政府無法有效控制疫情怨聲載道。這輪煞疫風暴無情地暴露出政府的無能,醫護專業倫理的失守,社會倫理的失序,及商業倫理的敗壞,政風的不正等,令台灣在控制煞疫這一戰爭上在國際上蒙上污名。SARS真像一面照妖鏡,將台灣社會潛伏的諸多頑疾一下子暴現於世人面前。這一役煞疫牽連極廣,涉及了政府的危機管理、醫界的專業管理及倫理、業界的商業倫理及社會大眾的公民道德等。


  人人都想生活在一個安全及健康的環境中,良好的公共衛生環境是社會的公共財 (common good),今次煞疫嚴重地損害了社會的公共財,公民的生命健康受到威脅,政府的天職就是要保護這一塊公共財。能否有效及快速地保衛這塊公共財,是衡量政府優劣的試金石。在控制煞疫方面,政府的責任是清楚不過的,但單憑政府的力量,沒有企業、公民社會及一般人民等社會因素的配合,是無法打勝這場戰爭的。企業及公民在這一役中是否有發揮其應有的責任,會影響這場戰役的成敗。公共財的保衛,不單是政府的責任,商界及公民亦有不可推卸的責任。一個社會是否有良好的商界及公民水平如何,亦可以從他們在抗煞過程中的行為上看到。


  本著一貫對時代的重要倫理問題作理性的回應及探討的精神,本期專題是對煞役的倫理面作各個層面的探討。煞役倫理面所涉及的層面多,包括醫療衛生,專業倫理,同時還涉及社會倫理,行政倫理,社會風險管理,媒界倫理,商業倫理等層面,因此專號除了一些在醫護界的專家論文之外,還有從其他層面的分析文章,今次,中央大學哲研究所的研究生在這個議題上的分析文章,是年青的研究員在應用倫理學上努力的表現,值得鼓舞。


  林綺雲的〈煞死與官、醫、病、媒倫理疑義〉一文,將SARS疫情事件中醫療機構、醫護人員、病眾、公眾及媒體等多面向之間所發生的倫理疑義作了一般的描述,作者認為,醫療機構建立工作職場安全,以及確實掌控疫情的有效機制才能避免醫療人員的抗爭藉口,也才能避免醫療環境上的工殤或抗煞烈蹟,否則醫護人員有其正當性去爭取他們應有工作安全的權利。


  黃崑巖文章〈防疫破洞,暴露醫護教育缺失〉則從這次SARS事件中反應了目前醫學教育的嚴重問題,從一醫護學生的挑選,醫學教育課程,乃至黃金階段的臨床教育,不但技術層面的設計有問題,並且普遍缺乏倫理的培養;而目前醫療商業化的結果,不但降低醫品質也會對醫療教育造成負面影響,他語重心長的提出醫學教育應該是:先做人,再做醫師;先為一般科醫師,再為專科醫師。


  醫療廢棄物的處理是現代醫療倫理問題中的一個重要環結,在此次SARS疫情的事件中尤其顯現其重要性,釋修禪一文〈SARS的涉利者模式分析〉以涉利者的觀點分析整個事件中所涉及的利害關係者,特別是日友公司與元長鄉民的角力過程,為商業倫理提供更廣泛的思考與解決方案。林雅萱的〈SOGO百貨與大葉高島屋百貨處理員工染SARS之比較〉一文,是經由涉利論及道德決策兩種觀點來看SOGO百貨與大葉高島屋百貨兩者面臨道德決策時的態度。大葉高島屋的員工染SARS事件比SOGO來得晚,雖能循前車之鑑作決策,其實主要關鍵是企業平時是否對危機處理有一套管理措施。林永崇的〈台灣SARS疫情事件中媒體的商業倫理〉一文,以厚實社會責任論的模型來解決此次SARS疫情中所發生的媒體爭議事件,作者認為,部分媒體的新聞專業要求已不符合企業經營的理念,事件中新聞自由的訴求其實是遭到扭曲的,媒體經營是企業經營的一環,並不能離開社會責任而只追求狹窄的利潤之說。曾傳家的〈SARS對台灣交通與旅遊衝擊所產生的倫理議題〉一文,從喜來登飯店讓理查斯醫生住房、離島病患就醫以及金門陳姓女士就醫等具體案例進行涉利者影響分析指出,全民對公共道德與安全意識的學習是不夠的,政府必須建立一套更積極、有效的公共衛生網絡。


  葉保強的〈SARS風險管理大崩盤〉是從一個社會風險管理的角度,以和平醫院封院這個事件為分析的主軸,探討管理煞風險中那些環節出了錯,發現在於缺乏協調的割斷式的本位主義決策,是抗煞失敗的主要原因之一。黃漢忠的〈從高雄長庚SARS感染事件論醫院的風險溝通問題〉主要是從風險溝通這個角度來分析高雄長庚醫院SARS感染事件,探討在溝通上出現什麼問題。


  通過以上的文章,希望能為煞役之亂象作一初步的分析,及引起更多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