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期 應用倫理教學之探討

「環境倫理」作為通識課程科目的架構與教學實例之反省


程進發


  本文的意旨在於構思「環境倫理」作為通識教育課程的一個科目,在安排教學內容時所考量的指導原則是什麼?以及實際教學操作之後的檢討。


  通識課程擔負著提升學生作為一個有全人理想內涵的目標,在國內已有諸多論述,況且執行操作多年,當初實施的要點中也明確指出:「其意並不在於貫輸各學科龐雜的、瑣碎的知識,而在於讓學生通過這些課程,了解自身與自身(包括生理和心理)、自身與環境、自身與自然世界等,相互之間的種種關連,使學生生活於現代社會而善知如何自處。」(註一)又如美國全人教育宣言〈教育2000:一種全人的觀點〉的十大原則中第九條:「為地球的人文關懷而教。」(註二)這顯示出通識教育、全人教育與環境倫理學有一個共同的交集,即是對環境的關懷。「環境倫理」作為通識教育課程的一個科目,也可以發揮其效用,因為它是以探究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及應該如何與自然環境永續共存的議題為對象。自然具有某種「引導功能」;它教導(educate)和指點我們,使我們知道自己是誰,置身何處,我們的天職是什麼。(註三)「自然」會開啟其功能,並且教導我們自身存在的事實與應然之道,前提在於我們是有覺察能力,並且能夠先自我肯認成為其中的一個成員而謙虛受教;在這樣的意思之下環境倫理教學要選擇什麼內容題材來作為啟發無疑是一個重要的起點。


  根據美國環境教育哲學家大衛•歐(David W. Orr)的觀點,他說21世紀的教育目標是「生態素養」(ecological literacy)。什麼是生態素養呢?簡單地說一個具有人文理想的人就是有生態素養的人;他知道自己的存在與週遭的存有物共構成一整體,並且關愛著他們;如果缺乏這種感受能力而不知道他們的重要性,這樣的學生或許有專業能力,但通常是浮蕩的野蠻人。有生態感知能力的人與冷漠的人的對列,在他看來可以被涵蓋在兩個觀念的不同,即「寄居」(reside)與「棲息」(inhabit)。(註四)前者是一個短暫無根的佔住者,對一個寄居者而言重要的是知道銀行與商店在那裡便可,他的角色性質是一個消費者而不帶有道德的相干性;如果要進行一種與自然的對話,後者可以成就詩意地篇章,「自然書寫正是蝕刻在大地表面的生命版畫」,而寄居者只是唱著一場獨角戲。更具


  體地說生態素養的涵義,可以歸結出以下四點:(註五)


   一、一種廣度的理解,人與社會如何相互關連及如何關連到自然系統,甚至是如何才能永續的問題。


   二、認識我們所面臨的環境危機惡化的速度。


   三、廣泛地熟悉生態學意識的發展。


   四、一種如梭羅、克魯泡德金(Kropotikin P.)、繆爾、利奧波德與史懷哲等人的生活風格,此風格強調民主的參與、倫理的義務擴展到土地共同體、儉樸與自然系統共生的能力,是一種根植於生命是神聖不可浪費與不虛度光陰的信念所建立起來的風格。


  大衛•歐(David W. Orr)的觀點,其脈絡固然是在說環境教育以提升學生的生態素養為目標,和環境倫理教學目標是有很多的重疊相通之處;環境倫理的教學以提升學生生態素養為目標。然而,環境倫理作為應用倫理學重要的一支,在構思環境倫理作為提升學生作為一個具有全人理想內涵的人時,我們考量的因素,一方面需要與環境教育有區隔,一方面也要突顯出環境倫理作為另一種專業學門的特性。特別是就環境倫理學理論及其證成,與倫理學原則及其思辨兩部分需納入考量。在教學中作如此安排,除了可以訓練學生的思考能力外,在諸多環境議題的兩難與解決之道中增益可能性,真正凸顯出指引作用。至此,我們可以歸結出選定環境倫理教學內容的原則。


   一、生態環境的認知


   二、價值和倫理原則的思考判斷


   三、具體落實的關懷與實踐


  這三個原則作為架構環境倫理教學內容,我們是盡可能能夠符應生態素養的涵義,也表達出一個哲學研究者在教授應用倫理學的一個課程所必須掌握的特性。這樣的歸納推導或顯鬆泛,但正如教育哲學家諾丁斯(Nel Noddings)所說的,每一個教學者可以有自己的風格特色;重要的是在決定細部內容與實際操作過程,真正能夠往提升學生生態素養的目標推進。以下是個人實例及檢討。


 壹、「環境倫理」課程設計定位


  本課程從切身的實際問題作為刺激學生思考與啟發關懷環境的起點,如:生活環境之美與特殊性的觀察和體認、再進而認識台灣自然生態之美與環境現況;環境倫理學作


  為當今應用倫理學的一個議題,除了凸顯出人類道德關懷、責任的擴展外,更顯示出人類共同面對地球生境,究竟應該要如何與自然共處?一般而言,對環境倫理的進路也可以從人類對生態的破壞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等議題著手,探究其倫理學上的相關意涵。因此,這樣的課程強調知性的理解與實踐關懷,對基本環境倫理概念、代表人物與著作、世界環境倫理議題的認識之外,終究歸聚在學生生態素養的提升,期能真正體現一種符合環保永續的生活方式。


 貳、課程內容綱要


  何謂環境倫理學?台灣生態環境的特殊性;台灣綠色競爭力、檢視2008年國建中的構想;從台灣創造城鄉新風貌、社區總體營造到災後重建、環境與人文內涵的提升;具有代表性的生態(環境)哲學家簡介:如梭羅、李奧波德、羅斯頓……;環境倫理學主要的概念,如:生態學、人類中心主義、動物權利論、自然步驟……,具有代表性的生態環境哲學著作簡介或導讀:如《綠色希望》、《我們共同的未來》、《沙鄉年鑑》、《瑞秋•卡森傳》、《ㄋ一ˇ也做得到!愛護動物101》、《田園之秋》……;台灣•海洋生態環境資源與污染、台灣環境污染問題,何謂「綠色建築」?台灣或世界案例;自然美學與生命教育;何謂「生態旅遊」?何謂「生態素養」?何謂「生態女性主義」?何謂「有機生活」?世界地球高峰會的發展脈絡台灣觀點與接軌、「普世倫理」與環境議題。


 參、課程教材與進行方式


  課程實際執行方式有:


  𣇈講述,內容有二:一為針對課程主題選輯八篇文章,開學時即給學生影印裝訂成冊;二是教師編寫的幾篇教材。


  𥌓案例討論,案例則以配合課程主題或台灣、國外案例為主,將學生分組,針對幾個主題做預先討論,並在課堂上由各組分派組員上台分享。


  矅利用圖書館多媒體視聽設備,有多次影片相關資料做解說。教材內容如下:


  𣇈-1 課程講述所選輯的八篇文章為:


    1. 郭城孟〈台灣生態旅遊之特性及其展望〉。


    2. 陳玉峰〈台灣山林水土之恨〉《台灣生態悲歌》13-19頁。


    3. 程進發〈環境倫理學家羅斯頓的自然美學與生命教育〉。


    4. 〈西方生態倫理的精神先驅〉,何懷宏(主編)《生態倫理─精神資源與哲學基礎》113-135頁。


    5. Paul Hawken(等著)〈下一場工業革命〉,《綠色資本主義─創造經濟雙贏的策略》24-47頁。


    6. 〈水與綠建設計畫〉,行政院《挑戰2008:國家發展重點計畫2002-2007》。


    7. 汪靜明〈生物圈2號的生態省思與學習〉。


    8. Cornell, J.(著)〈永遠的登山者〉、〈山之愉悅〉、〈大自然的善意〉,《學作自然的孩子─國家公園之父繆爾如何觀察自然》。


  𣇈-2、為課程講述編寫的教材有:何 謂「環境倫理學」(environmental ethics)?何謂「生態學」(ecology)?「生態復育」(ecological restoration)?利奧波德(Leopold, A.)的「大地倫理」、關於「綠建築」、環境與企業。


  𥌓學生分組討論的主題有:分享國內五個生態環境的網站、海洋生態環境網站議題與專書介紹、台灣綠建築案例分享、何謂「有機生活」?


  矅利用圖書館多媒體視聽設備作解說的主題有:台灣地理環境、台灣環境污染問題、海洋生態、哥倫比亞大學生物圈2號簡介。


 肆、期末問卷評量重點整理


  學生學習心得與建議,綜結有:


   1. 接觸許多從來沒有去察覺的問題,覺得有趣;在搜尋資料準備課堂報告過程也學得許多知識,惟美中不足之處是沒有實地探訪。


   2. 多利用圖書館多媒體視聽設備作解說,或在學校戶外空曠的場地上課。


   3. 建議老師提供實地勘察照片、旅遊經驗。


  學生在修習某一課程之後有所收穫,固然是正面的效益;但只是整體成效的一部分。從評量表問卷中或可以了解能夠針對某些議題做表達的學生仍然很少。


 伍、課程綜結成效檢討


  一、教材內容檢討


  「環境倫理」課程在通識課程中作為一門選修課的必要性為何?又與通識中心所扮演的角色之間的關係是什麼?這些問題通常我們還必須在課堂上作解釋。許多的環境教育學家或倫理學家已經證明了環境倫理學作為應用倫理學的一個範疇,它與生命教育有密切的相關性,對於提升學生全人生命內涵的素質有正面的助益;我們常會覺得學生在閱讀與思考上都顯得貧乏,而期望從許多的課程中能夠對治、改善這種頹勢!


  此外,基於一種教育哲學的角度來思考,教師對於課程的設計可以,甚或要有自己的風格。在最初設計課程內容與選擇讓學生閱讀的文章,有一部分是主觀的,是個人曾經經歷與探討的主題;我曾自問是否太難?過於龐雜?深層生態學家納斯(Naess, A.)將其「深層生態學」(Deep Ecology)的思想稱為「生態智慧T」(Ecosophy T),“ T ”代表他挪威的家鄉地名的字首,一方面表示一個生態哲學家的生態智慧是從他所生長的地方逐漸掘發出來的;其實,任何一個人對環境的關懷、愛和參與何嘗不是從他生活的地方開啟的呢?因此,如果有某種難度,我們是可以解讀,因為學生可能從來很少或沒有關愛過自己生活的環境;說過於龐雜也就只是顯示出生活中諸多可以或應該參與的環境問題。從實際教學經驗中我們發現,學生特別是在環境倫理學理論及哲學基礎,與倫理學原則及其相關的思考部分顯得較弱。


  二、授課方式


   1. 課程講述所選輯的八篇文章,固然是要讓學生可以在環境倫理的主題領域有一個較廣度的認識,但某些文章可能過長、艱澀。


   2. 討論的議題可以加多,惟要控制操作進度;學生反應出收穫、印象深刻一部分是他們仔細搜尋要討論的議題與閱讀資料的過程。


   3. 針對學生建議內容如:多利用圖書館多媒體視聽設備作解說,包括我個人登山經驗、環境實勘、旅遊經驗等,或在學校戶外空曠的場地上課,或甚至是帶領學生作實地探訪等,確實可行與有待改進。如果學校通識中心能支持這種操作方式,授課教師與學生能夠共同累積創造出一些成果,而這些是可以作為教學的素材。


   4. 「環境倫理」課程進行中能與台灣社會平時發生的相關議題與學生互動:如禁用塑膠袋環保政策、素食、清大學生登嘉明湖罹難事件…等,可讓課程更活潑。


  三、關於成效


  選修學生的某些報告能夠作為學校、通識中心可加以利用的素材,這也可以算是總體成效之一。


  通識中心有「環境倫理」課程,既然是針對學生生態素質的提升而開設;如果通識課程的老師也都能針對自己較熟悉的某個議題與學生分享,這或許更能較有效地推進教學目標。


  真正的成效要延伸時間與空間的尺度,在學生畢業離開學校之後,他的生態素質如何?是否真能落實環境意識與實際參與。因此,在我們的課程中必須涵括一些能夠讓學生繼續延伸思考及參與的能力,在自我的生活方式中活現出來真正是一個有生態素養的人,這才可能說是課程的成效!


 註釋:


  註一:大學通識教育選修科目實施要點,黃政傑、歐陽教(編):《大學教育的革新》台北.師大書苑,頁24-25。


  註二:http://members.iinet.net.au/~rstack1 /gate.htm#principle9


  註三:環境哲學理論之一「自然價值論」建構者羅斯頓在其著作中諸多論述。


  羅斯頓(Rolston, H.)《環境倫理學─大自然的價值以及人對大自然的義務》第六,九章王瑞香(譯)台北國立編譯館,1996年。


  《哲學走向荒野》第五章,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年1月。


  註四:David W.Orr〈Ecological Literacy: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Miller, Ron, (ed.) New Directions in Education: Selections from Holistic Education Review. Pp. 91-2 Brandon,VT: Holistic Education Press. 1991.


  註五:Ibid. pp. 93-5. 此外,大衛•歐也主張大學評鑑要將學生的生態素養納入做為評鑑項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