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期 全球貧窮之倫理

編者的話—全球貧窮的倫理挑戰


葉保強


  據最近一份受世界銀行委託完成的報告(Washington Post, April 23, 2004),依現時的趨勢估計,聯合國千禧年發展計劃的一些目標,包括全球要在教育、醫療衛生、食水、環境保護方面,恐怕無法依時達致原初制定的目標。例如,計劃的第一個目標:希望在2005年消除男女學童在中小學的人學人數差距方面,就無達到。不單如此,據估計,就算到2015年要三分之一的發展國家完成這個目標的可能性很低。


  全球貧窮是21世紀重大的挑戰,人類社會怎樣回應這個挑戰,對政治、經濟、文化、環境、世界和平及人權方面肯定有深遠的影響。過往對全球貧窮及貧窮問題的論述,主要從社會福利或經濟發展方面佔多。近年隨著人文發展(human development)的理念在發展論述上逐漸取得應有的注意,全球貧窮的分析及論述已從過往的純經濟角度擴大到社會及人文發展方面;同時,將貧窮關連到與發展自由(development freedom)及人權的理念上的論述亦陸續出現,並逐漸取得研究界及發展界的認同,成為理解及論述全球貧窮的架構。這樣的一個擴大的論述架構的一個重要結果,就是有效地突顯了全球貧窮問題的倫理面。


  貧窮不單是經濟問題,同時亦是倫理問題。全球貧窮問題之倫理面,可用一個簡單但重要的提法來展示:為何極少數人擁有如此多的財富?而絕大多數人郤如此的匱乏?這表面上是一個經驗的問題其實隱藏了一些重要的倫理涵義──我們應否接受、容忍、容許這些嚴重的不平等?這樣的財富分配是否符合正義嗎?事實上,貧窮的倫理不單涉及財富及資源的分配正義的問題,同時包括富有國家的人民、政府及企業界對貧窮應有何種義務的問題。


  本期專號的論文都是以全球貧窮為主題,尤其是從一個廣角度來探討其中的重要面向。王篤強的〈為什麼要幫助窮人〉指出,這個問題的提問與回應均須置入地理、歷史、文化等時空因素的脈絡中而言,如果我們能夠創造出足以產生可欲的脈絡環境,那麼就有產生可欲助人價值的可能。王永慈的〈對目前國際間處理全球貧窮問題的一些思考〉一文認為,處理全球貧窮問題其背後所隱含的基本意義應該回歸到三代人權的實踐,也就是共同致力於公民權與政治權(第一代人權)的落實、經濟社會權(第二代人權)的保障、以及集體權利(第三代)的推動。


  葉保強的〈商業倫理與全球貧窮〉是從商業經營倫理的角度,以經營貧窮人口為經營對象的新經營方向,展示出商業倫理的一個新的面向,扶貧亦應是企業在回應世紀挑戰的社會責任。李春旺在〈全球貧困問題的倫理思維〉一文中認為,雖然聯合國千禧年的宣言中將消除全球貧困列為各國領袖共同努力的目標。但可惜他們仍以經濟因素看待全球貧困的問題,而忽略貧困問題在社會政治和宗教等文化危機的因素。本期的專題另外提及中國大陸和台灣的貧困現象及反貧困的政策。賴文遠〈中國大陸貧困問題之探究〉文中引述學者的研究指出,即使從八十至九代的改革開放,但中國大陸的貧困現象一直是一個社會問題,雖然較以前改善,但在某些偏遠或貧脊的地區,或較為鄉下的地方,仍有不一而足的貧困問題。黃柏翰則對於台灣貧困的現象引述官方的統計資料指出,台灣的低收入戶,也就是所謂的「窮人」的人數持續在增加中。另外,本專號亦整理了一些有關全球貧困的簡單的統計資料。


  通過這些文章的論述,希望能引起學界及社會對貧窮問題的更多的關心及回響。同時,本刊對台灣目前有仍少數的學者關注這個重大的問題及對問題做了研究,感到份外的鼓舞。期望有更多的年青學者加入這個領域的研究,加深我們對貧窮問題的了解,及提出相應的解決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