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期 全球貧窮之倫理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倫理教育現況


楊哲銘•邱弘毅•林碧玉


  一、醫學倫理對醫學教育的重要性


  「水可載舟亦可覆舟」。醫師的專業技術是救人的利器,但只執著於心臟的跳動、呼吸的持續,而忽略了人性的價值,也可能是一把傷人的利刃,該如何在這個界線達到平衡與取捨,是醫學倫理教育的智慧。


  隨著全民健保的實施,對醫療生態引起轉變,例如民眾醫療需求日增;醫院為求生存誘導醫療需求的增加;醫師為獲得預期的收入,看診量不斷提昇;健保局為抑制醫療費用的膨脹,對於每筆醫療費用的審核日益嚴格等種種醫療環境的失衡現象,造成醫病關係的緊張、惡化與醫療糾紛的層出不窮;為避免醫療市場高度商業化,專業醫師過度功利化,在在顯示醫學倫理教育奠基的重要性以及當前醫療環境對其需求的急迫性。


  西元前四世紀西方醫學之父Hippocrates提示醫者:「醫治人最好的方法就是給予愛心、付予關懷、傾予瞭解、慎予照料。」目前醫療生態所引起的轉變,卻是醫治病狀而非醫人,「人」是有情感的生命個體,亦是「倫理」意識備受高度重視的因素。在科技、知識爆炸的年代,醫師與病人的互動方式一再地改變,如何於漫長的醫學生涯中,適應各種變遷,建立醫者自我的專業尊嚴,也是醫學倫理教育想培養的。


  二、北醫大醫學倫理教育的規劃


  鑒於當前醫療生態的問題與提昇醫學倫理在醫學教育的重要性,本校對醫學倫理教育的規劃有三大特色:


  提供具倫理內涵的多元課程。


  落實醫學倫理原則在臨床實務的應用。


  強化互動式教學。


  三、北醫大醫學倫理教育課程的架構


  圖一 北醫大醫學倫理教育課程的架構


  


  拇山人文講座


  1. 課程精神:


  二十一世紀北醫新鮮人自我探索與願景塑造。


  使本校學子不論在理論研究或在醫療工作上,能時時以人道的關懷、尊重人性為出發點。


  透過各專業領域的傑出人才,提供本校學子最廣泛的人本思維之參考方向,使其能對當代資本主義社會下的醫療觀念進行深切而多面的省思。


  2. 授課主旨:


  課程以立足臺灣為出發點,並關懷普遍性的議題,整合科技與人文,擬塑造學生多元宏觀的視野,並以學生與演講者互為主體,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判斷的能力。


  3. 授課情形:


  學 分 數──本校一年級通識課程必修2學分。


  上課時數── 每位講座教授授課一次,每次100分鐘。


  上課形式── 以學生分組(一小組8-12人)與演講者互相討論相關議題。


  4. 執行精神:以學生與演講者互為主體,增進師生的互動模式。


  5. 各小組工作內容:


  每次演講由4小組擔任主要發言者。


  各小組分別負責蒐集演講者資料。


  各小組分別設計問題內容。


  各小組分別做成書面報告,該報告包括演講者個人資料、擬與演講者討論的議題、工作程序報告、分工表,作為學期成績評量的依據之一。


  6. 引言人工作內容:


  產生方式:由四組中自願或協調。


  工作內容:


  a. 介紹演講者、報告會議進行方式。


  b. 帶領討論(教師從旁協助)。


  c. 開放討論。


  d. 控制時間:發問者以3分鐘為限。


  7. 講座進行程序:


  a. 引言人時間:5-10分鐘,介紹演講者、演講程序。


  b. 講者時間:約30-60分鐘。


  c. 小組發問(每小組約有15分鐘發問)與現場開放發問。


  d. 引言人總結(5分鐘)。


  跨領域醫學人文學程


  為使學生能接觸到更多面向、除專業領域之外的知識與視野而規劃,有下列幾項:


  1. 文、史、哲學:中華文化與現代價值、醫學史、哲學與人生、死亡學……。


  2. 藝術(美術、音樂):醫學與藝術……。


  3. 心理、社會:臨床心理學、醫學倫理導論、醫療社會學、醫事法律、醫學新聞評論……。


  臺北醫學大學醫學人文通識教育提昇計劃


  近年來本校體察醫療環境的種種失衡現象,反映醫學人文素養對醫療專業人才的重要性以及醫學人文教育在醫學教育中相對的不足,因此北醫大十分重視醫學人文教育,先後成立醫學人文中心及在醫學研究所增設醫學人文組,作為推動醫學人文教學、研究與學術交流活動的單位。因而北醫大結合專業醫療領域的豐富經驗以及醫學人文領域的既有基礎,向教育部提出國內第一個以醫學人文為核心的通識教育提昇計畫,希望藉由此計畫教育及訓練北醫大學生成為具有豐富醫學人文知識與人文關懷的醫療人員,並預定將成果分享國內其他醫學院,期盼有效改善國內醫病關係的緊張;建立以醫學倫理為本的國內新醫療生態環境,大幅提昇國內醫療品質,將是此研究計畫最重要的特色。


  此計畫的總目標在培養21世紀具豐富的人文素養與精深醫學專業知識的醫療人才。為達成此一總目標,本計畫將以三項子計畫的目標,彼此分工合作相輔相成以達成之,以下簡述三項子計畫之目標:


  1. 子計畫一──醫學人文學程規劃及推動計畫之目標:


  設立醫學人文學程核心課程:使學生對人類歷史文化所蘊含的人文史觀及生活體驗有深入的了解,從而成為提昇其人文素養的基礎知識。


  提供與醫學人文相關多面向選修課程:使學生從不同領域課程的修習中,豐富其人文素養,培養其寬廣的視野與實踐醫學人文知識的充足能力。


  推動及整合核心與選修課程成為醫學人文學程:設立國內第一個醫學人文學程,供醫學系學生選讀,修畢者可由校方出具學程證明。未來並可接受國內其他醫學院醫學系學生修讀,以全面提昇國內醫學系學生醫學人文素養。


  2. 子計畫二── 醫學倫理教學範疇擬定與教材之編撰計畫之目標:


  以學者及專家委員會討論的方式建議醫學倫理教學與研究範疇的議題。


  依據學者專家委員會所擬定教學範疇的議題,編撰國內第一套探討醫學倫理的教材,供國內醫學倫理教學使用,以及臨床人員於醫療行為中實踐醫學倫理的參考。


  3. 子計畫三─楓香書屋創立與運作計畫之目標:


  建構國內第一個醫學人文資料庫,提供醫學人文通識教育教學與研究的必要參考資料。


  結合國內人文、醫學、倫理、文學、史學、哲學……等等專業人士組成醫學人文圖書、期刊資料評審委員會:發表相關書評導讀,推薦醫學生人文領域好書,供國內各醫學院師生參考,以利他精神提供醫學院師生研讀醫學人文經典好書的管道。


  配合醫學人文通識教育教學與研究需要,舉辦系列活動,提供師生互動的園地。


  四、醫學倫理課程特色


  根據本校一項對「學生對醫學倫理教學的期望」的調查,自認具備醫學倫理知識程度不足的有15.2%,普通的有43.5%,良好的有37.0%,豐富的有4.3%。自認具備倫理判斷程度無的有2.2%,不足的有4.3%,普通的有43.5%,良好的有43.5%,豐富的有6.5%。何種授課方式最能引起興趣,第一是以實際個案為例,第二是小組討論,第三是臨床典範學習;緣此,本校的醫學倫理課程有以下特色。


  落實人文理念在實務中


  1. 醫學倫理導論(醫二):


  課程簡介:醫學倫理是有關人性的學問,它不是一個靜態的字眼,隨著時代的推演,在不同的時空背景,醫學倫理的內涵也與之變遷。隨著社會價值觀、醫療環境的改變,功利思潮取代了傳統的人情、道義,醫病之間形成對立與抗爭的關係,醫病關係劍拔弩張究竟非民眾之福,但如何促進醫病關係也取決於醫師團體的自發努力,本校謝故董事長獻臣嘗言:「服務的精神及慈悲的心是醫學倫理的基礎」。加以近年來國內大學興起「勞動服務」課程的概念,即是實施「服務教育」,目的是在培養服務的人生觀,也是教育改革的內容,如何結合服務教育與倫理教育以促進醫病關係是本課程設計的重點。


  教學目標:本課程的設計是希望醫學系同學在臨床見習之前,就有機會接觸醫療環境,以醫療志工的角色觀察醫病關係,並實踐志願工作的精神、多元思維能力的培養。


  2. 醫學倫理專題討論(醫六):


  課程簡介:醫病關係專題討論是針對疾病間的各種倫理問題,以臨床個案、小組討論、情境模擬,問題導向的學習模式(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對臨床個案進行醫病關係各面向的實務討論,使進入臨床課程的醫學生對醫病關係問題的本質與可能的因應方式有所瞭解。


  教學目標:醫學系六年級是學生進入臨床見習的階段,一方面透過親身所見,由資深醫師與病患的互動當中達到典範學習的成效。另一方面,藉由兩院舉辦的「醫學倫理論壇」,醫六的見習生以PBL的方式模擬進入臨床後會遇到的倫理議題與處理方式。


  強化互動式教學


  1. 小組討論、PBL教學:


  問題導向教學法是啟發學生思想的一種教學方法。


  問題教學法針對傳統講述法的缺點,由師生共同合作,共同計畫,共同提出問題,以求共同解決問題。


  問題教學法的「問題」,在性質上乃指較為困難的問題,這種問題必須經由小組討論的方式,由教師指導學生先去蒐集資料,憑藉資料,互相交換意見,再運用思考去設法解決它。


  2. 醫學臨床個案演劇:


  邀請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與萬芳醫院針對一醫學倫理議題輪流舉辦「醫學倫理論壇」,讓醫護人員及學生有機會實際參與演練,期對教學成效有潛在的功用。


  一開始把握15分鐘的時間以演劇方式將欲探討的個案主題點出爭議論點來,然後利用交叉辯論的方式進而達到醫學倫理共識的塑造,最後自由討論的時間裡,主治醫師群、資深醫師及其他與會人員互相分享個人臨床經驗與心得。


  3. 分組辯論。


  五、醫學人文與社會服務


  培養醫學人文觀一直是北醫大的教學目標,我們期許學生們具備豐富人文素養並養成終身學習態度與興趣,也能熟悉倫理規範並能運用於臨床工作,更重要的是營造良好互動之醫病關係。所以社會關懷服務也是教學和學習重點,從服務弱勢族群實際經驗,更能體認醫學人文的內涵。目前北醫大已完成的服務隊有:


  1. 921地震緊急醫療救護:附設醫院及萬芳醫院主導


  2. 921地震災民協助:公衛系,醫學人文中心主導


  3. 山地離島偏遠地區醫療服務:寒假暑學生醫療服務隊


  4. 育幼院及獨居老人社區服務:社服及康輔相關社團


  六、結論


  醫學倫理教育一直是一個應被重視且不可忽略的課題,對於醫學專科大學來說更是如此。但被重視不等於被重用,目前醫界的現況對醫學倫理的認知、態度、實踐的確有落差,倫理教育是生活教育的一環,潛移默化比耳提面命更有成效,臺北醫學大學醫學倫理教育的現況嚐試由生活中培養學生對倫理的感受,並藉由多元化課程的提供、落實醫學倫理原則在臨床實務的應用及強化互動式教學來促進醫學倫理課程的學習效果及建立同學的倫理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