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央大學  |  哲研所  |  儒學中心  |  所友會  |
活動公告  |   關於中心  |   應倫通訊  |   應倫專題  |   研究資源  |   網路資源  |   活動照片  |   聯絡我們  
 
 
第33期 公司治理

高科技產業公司治理之哲思


資深工程師暨光電元件計畫主持人 洪金良


壹、前言


  高科技產業近年來發展迅速,有機會搶食大餅的產業及產品,企業主都不會放棄,企業強者恆強,遂成為資本主義下的產物,一個高科技企業,其經營的宏觀精神在哪裡?產業的策略在哪裡?產品的策略在哪裡?


  地球村時代早已來臨,跨國企業其雄心萬丈,對周遭的環境是否關心過?人文主義的注入企業體,是有其必要,沒有人文精神的事業,是一個沒有生命內容與情境的驅殼,其又有何意義和價值呢。


  本文企圖對高科技公司治理,提出一個富有哲理的省思,用後設(Meta)的方式與根底的思想,釐清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很可能沒人想過,或者,想過但還是身陷迷霧之中,盼本文能導出一些更具文明、更具進步的思潮。


貳、企業的宏觀精神


  一般企業之經營,都是以服務客戶為最高目標,因客戶是利益的來源,未能形成直接利益的因子,於是成為次要的。但是現代許多文獻中,一再顯現出企業組織與社會已形成一種生命共同體,能夠去顧慮周遭環境的問題,每個消費者的利益,甚至地球村內每個居民的利益,才是具有宏觀思維與精神的企業。這般的企業才能被更多人認同,並賦予其社會地位,更能增加其正面的利益。


參、產業與產品的進路


  高科技產品從實驗室的研發,再導入工業化的量產,其目的乃是為了造福人類,而不是為人類帶來麻煩。實驗室的學術創新可能代表著人們更高的一種成就,進一步商品化,是希望人類能享受到科技文明所帶來的一種物質上的幸福。


  若是成為一種麻煩或不幸福,人們就應該制止它。這是值得人們深思的。是否會成為一種反文明,是吾人要關切的。


  其次,產業與產品發展的同時,是否造成人力上的浪費,是否能將人力轉移到更有益於人類的產品的開發,這又是一項值得省思的問題。


肆、人文主義精神的注入企業體


  一個企業就是一個社會,吾人在家庭、社會中不可失去人文,一種關心,一種關愛,一種和諧。同樣地,企業發展不能以商業利益為導向,若一昧地以商業利益為導向,則容易失去人的主體性,形成一個被客體包覆的驅殼。


  人文主義以人和人的價值具有首要的意義,能夠看到人文精神在一個企業裡流動,才是一個具有靈魂(soul)的企業。也才是一個不偏頗的好企業。


伍、高科技產業公司經營的宏觀進路


  (一) 產品、商品的意義與價值:一個產品,吾人似乎也要思考著它的意義和價值,而不是隨手就買下來,或者,隨手就製造出來,這不只是攸關環保的問題,這已經不是有沒有能力做,或有沒有能力買的問題,是值得製造者與消費者思考的問題。


  (二) 創新更有益於人類的產品:創新有益於人類需求的產品,是能造福人類,為大眾謀福利,這應該擺在設計創新理念的第一位。而經濟學上水與鑽石的邊際效用比喻,更證明了唯有創新出獨特的、更有用的、更好的、更有價值的產品,才能有更佳的利益出現。


  (三) 人類的需求,就是產品開發的一項前提理念:如何讓人們付出少數費用,而能滿足人的需求。而這樣的產品又是有益於人類社會的,提供方便、迅速與效率,並解決人們生活上的問題。


  (四) 供過於求的思考:供過於求是當代工業化社會值得思考的問題,由於高度的自動化,大量的製造與生產成為容易的事,但這些產品可能會消化不完,供給過剩,而造成環境上的一種破壞,同時供給大於需求,價格必下跌的經濟學原理機制(註一),也讓公司獲利受到擠壓,產業界人士,賣力辛勤的工作,最後的價值何在?成為須要深思的問題。


  (五) 能有遠見、並能解決時代大問題的高科技公司,才是一家具有宏觀思維的頂級科技公司:人類生活在這地球上,並非一生下來就能享受到幸福,有太多的問題讓人們無法快樂,在物質上若能解決一些大問題,就能增進許多人的幸福,具這樣前瞻性思維的科技公司,才是頂級、具有遠見的公司。


 註釋:


  註一:經濟學上的供需法則之一:當產品的供給大於需求時,價格即可能下跌;當需求大於供給時,則反之。


 
  
 

Copyright © 2008 國立中央大學 - 哲學研究所 - 應用倫理研究中心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SimonSay Worksh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