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 盧 文 弨 群 書 拾 補 ( 下 簡 出 姓 名 ) 云 : 「 余 校 晏 子 將 竣 , 吳 槎 客 示 余 元 人 刻 本 , 其 每 卷 首 有 總 目 , 又 各 標 于 當 篇 , 今 本 皆 缺 目 錄 , 當 以 此 補 之 。 」 ◎ 黃 以 周 晏 子 春 秋 校 勘 記 ( 下 簡 出 姓 名 ) 云 : 「 元 刻 本 每 篇 前 記 篇 章 , 後 標 題 。 首 行 云 : 『 晏 子 春 秋 內 篇 諫 上 第 一 , 凡 二 十 五 章 , 』 其 下 別 云 : 『 莊 公 矜 勇 力 不 顧 行 義 晏 子 諫 第 一 』 云 云 。 」 ◎ 則 虞 案 : 明 活 字 本 、 吳 鼒 刻 本 與 元 刻 本 同 , 楊 慎 評 本 、 凌 澄 初 本 前 亦 有 目 , 如 : 「 莊 公 奮 勇 力 」 、 「 病 酒 」 云 云 , 明 人 擅 刪 也 , 茲 從 元 刻 。 文 內 作 「 奪 乎 勇 力 」 , 而 題 改 「 奮 」 為 「 矜 」 , 似 亦 未 當 。
〔 二 〕 則 虞 案 : 墨 子 曰 「 聖 王 既 沒
, 天 下 失 義 , 諸 侯 力 正 , 」 「 民 之 為 淫 暴 寇 亂 盜 賊 , 以
兵 刃 毒 藥 水 火 , 退 無 罪 人 乎 道 路 率 徑 , 奪 人 車 馬 衣 裘 以
自 利 者 並 作 , 由 此 始 , 是 以 天 下 亂 。 」 乃 若 所 言 , 即 此
之「
奮 乎 勇 力 , 不 顧 于 行 義 」 也 。 墨 子
明 鬼 以 為 致 亂 之 由 , 始 諸 疑 鬼 神 之 有 無 ; 晏 子 書 主 譎 諫
, 而 歸 於 薦 善 引 過 , 立 言 略 同 而 恉 意 有 別 , 出 於 墨 而 兼
綜 儒 術 矣 。 又 韓 非 子 外 儲 說 左 下 有 費 仲 說 紂 請 誅 西 伯 昌
事 , 紂 曰 : 「 夫 仁 義 者 , 上 所 以 勸 下 也 , 今 昌 好 仁 義 ,
誅 之 不 可 。 」 三 說 不 用 , 故 亡 。 此 法 術 之 言 , 以 為 顧 乎
仁 義 不 尚 勇 力 以 亡 者 也 , 與 晏 子 之 言 適 相 反 。
〔 三 〕 孫 星 衍 云 「 『 行 義 』 一 本 作
『 仁 義 』 。 」 ◎ 則 虞 案 : 元 刻 本 及 明 刻 各 本 無 作 「 仁 義
」 者 , 孫 云 「 一 本 」 , 未 知 何 本 。 此 四 句 有 二 讀 : 一 曰
, 太 平 御 覽 七 十 七 引 作 「 莊 公 奮 乎 勇 力 , 不 顧 于 行 , 尚
勇 力 之 士 , 無 忌 于 國 。 」 王 念 孫
讀 書 雜 志 ( 下 簡 出 姓 名 ) 云 : 「 『 不 顧 于 行 』 與 『 無 忌
于 國 』 對 文 , 『 尚 勇 力 之 士 無 忌 于 國 』 , 本 指 莊 公 而 言
, 今 本 『 尚 』 作 『 義 』 , 則 以 『 義 』 字 上 屬 為 句 , 而 以
『 勇 力 之 士 』 二 句 連 讀 , 則 『 無 忌 于 國 』 者 , 專 指 勇 力
之 士 而 言 , 非 其 旨 矣 。 案 下 文 曰 : 『 勇 力 之 行 也 , 』 又
曰 : 『 下 無 替 罪 誅 暴 之 行 , 』 又 曰 : 『 行 本 淫 暴 , 』 又
曰 : 『 循 滅 君 之 行 , 』 此 四 『 行 』 字 , 正 對 莊 公 『 不 顧
于 行 』 而 言 。 又 曰 : 『 崇 尚 勇 力 , 不 顧 義 理 , 』 正 所 謂
『 尚 勇 力 之 士 無 忌 于 國 』 也 。 今 本 作 『 不 顧 于 行 義 』 者
, 涉 下 文 諸 『 義 』 字 而 誤 。 一 本 作 『 仁 義 』 者 , 又 涉 下
文 『 仁 義 』 而 誤 。 」 錢 熙 祚 從 其 說 , 指 海 本 即 刪 「 義 」
字 , 「 尚 」 字 從 下 句 讀 。 二 曰 , 黃 以 周 云 : 「 盧 紹 弓 後
校 本 云 : 『 不 顧 于 行 義 』 作 一 句 , 是 盧 氏 不 從 御 覽 , 當
矣 。 」 蘇 輿 云 : 「 黃 說 是 也 。 下 文 推 侈 、 大 戲 、 費 仲 、
惡 來 , 皆 古 勇 力 無 忌 為 亂 于 國 者 , 引 此 以 警 莊 公 。 是 『
無 忌 干 國 』 , 本 屬 『 勇 力 之 士 』 說 , 王 以 『 不 顧 于 行 』
絕 句 , 以 『 無 忌 于 國 』 屬 莊 公 , 于 辭 為 複 。 御 覽 『 義 』
作 『 尚 』 者 , 蓋 緣 下 文 『 崇 尚 勇 力 』 而 誤 , 王 以 『 行 義
』 為 涉 下 諸『
義 』 字 而 誤 , 失 之 。 」 後 一 說 是 也
。
〔 四 〕 則 虞 案 : 元 刻 本 、 活 字 本 、 嘉 靖 本 俱 作 「 貴 賤 」 ; 吳 勉 學 本 、 綿 眇 閣 本 作 「 貴 戚 」 , 是 也 ; 顧 校 從 之 。 貴 戚 者 , 同 姓 之 卿 也 。 薦 , 進 也 , 陳 也 , 不 進 盡 忠 言 也 。 偪 邇 者 , 近 臣 也 。 不 引 過 , 謂 見 過 惡 而 不 敢 諫 。
〔 五 〕 則 虞 案 : 御 覽 七 十 七 引 作 「 理 義 」 。
〔 六 〕 孫 星 衍 云 : 「 韓 非 解 老 篇 : 『 理 者 , 成 物 之 文 也 。 』 說 文 : 『 ● , 微 畫 也 。 』 『 文 , 錯 畫 也 。 』 『 理 』 蓋 『 ● 』 假 音 。 」 ◎ 則 虞 案 : 「 此 『 理 』 字 當 從 通 訓 , 孫 氏 舍 直 求 曲 , 反 晦 其 旨 。 」
〔 七 〕 則 虞 案 : 「 替 罪 , 不 避 眾 , 謂 不 以 人 眾 而 避 之 , 雖 千 萬 人 。 吾 往 矣 。 」
〔 八 〕 于 鬯 香 草 校 書 ( 下 簡 出 姓 名 ) 云 : 「 玩 『 家 殘 』 字 , 則 『 匹 夫 』 蓋 當 作 『 大 夫 』 , 小 戴 曲 禮 記 鄭 康 成 注 、 公 羊 桓 二 年 傳 何 休 解 詁 , 並 云 : 『 大 夫 稱 家 。 』 」 ◎ 則 虞 案 : 「 殘 」 字 , 吳 懷 保 本 作 「 賤 」 。 于 說 是 也 。
〔 九 〕 劉 師 培 補 釋 云 「 墨 子 所 染 篇 、 明 鬼 篇 均 作 『 推 哆 』 , 而 明 鬼 篇 又 言 其 為 湯 所 禽 。 韓 非 子 說 疑 作 『 侯 侈 』 , 呂 覽 佚 文 ( 路 史 注 引 ) 作 『 惟 多 』 , 賈 子 新 書 連 語 篇 作 『 雖 侈 』 , 『 亦 作 『 隰 侯 』 , 淮 南 主 術 訓 作 『 推 移 』 , 漢 書 古 今 人 表 作 『 推 侈 』 , 與 晏 子 春 秋 同 。 蓋 『 推 』 、 『 惟 』 、 『 雖 』 三 字 字 形 相 似 , 『 侈 』 、 『 哆 』 、 『 移 』 『 多 』 四 字 亦 字 形 相 似 , 故 多 通 用 。 惟 據 抱 朴 子 良 規 篇 以 『 推 哆 』 與 『 崇 侯 虎 』 並 稱 為 『 崇 、 推 』 , 則 『 侈 』 字 當 從 新 書 或 本 作 『 侯 』 。 推 蓋 國 名 , 新 書 或 本 作 『 隰 』 , 亦 係 訛 文 。 自 『 侯 』 訛 為 『 侈 』 , 而 其 義 不 可 考 矣 。 」 ◎ 則 虞 案 : 墨 子 明 鬼 云 : 「 故 昔 夏 王 桀 貴 為 天 子 , 富 有 天 下 , 有 勇 力 之 人 推 哆 、 大 戲 , 主 別 ( 御 覽 作 『 生 捕 』 ) 兕 虎 , 指 畫 殺 人 。 」 又 云 : 「 王 乎 禽 推 哆 大 戲 , 」 此 文 即 本 明 鬼 篇 之 說 。
〔 一 十 〕 孫 星 衍 云 : 「 呂 氏 春 秋 簡 選 篇 : 『 湯 以 戊 子 戰 於 郕 , 遂 禽 推 移 、 大 犧 。 』 高 誘 注 : 『 桀 多 力 , 能 推 大 犧 , 因 為 號 , 而 禽 克 之 。 』 不 知 是 臣 名 , 謬 也 。 」
〔 一 一 〕 孫 星 衍 云 : 「 費 仲 名 仲 潏 , 蜚 廉 父 , 說 紂 誅 西 伯 昌 , 見 韓 非 子 外 儲 說 。 」 ◎ 則 虞 案 : 墨 子 明 鬼 : 「 故 昔 者 殷 王 紂 貴 為 天 子 , 富 有 天 下 , 有 勇 力 之 人 費 中 ( 太 平 御 覽 引 作 『 仲 』 ) 、 惡 來 、 崇 侯 虎 , 指 畫 殺 人 。 」 又 : 「 王 乎 禽 費 中 、 惡 來 。 」 此 文 蓋 亦 據 明 鬼 篇 之 說 。 孫 說 云 者 , 史 記 秦 本 紀 : 「 其 玄 孫 曰 仲 潏 , 」 集 解 徐 廣 曰 : 「 一 作 『 滑 』 , 」 正 義 引 宋 衷 世 本 云 : 「 仲 滑 生 飛 廉 。 」 是 費 仲 , 飛 廉 之 父 也 。
〔 一 二 〕 則 虞 案 : 墨 子 所 染 : 「 殷 紂 染 於 崇 侯 、 惡 來 。 」 呂 氏 春 秋 當 染 篇 同 , 高 誘 注 : 「 惡 來 , 嬴 姓 , 飛 廉 之 子 , 紂 之 諛 臣 。 」 史 記 秦 本 紀 云 : 「 蜚 廉 生 惡 來 , 惡 來 有 力 , 蜚 廉 善 走 , 父 子 俱 以 材 力 事 殷 紂 。 」 又 : 「 惡 來 革 者 , 蜚 廉 子 也 。 」 高 注 蓋 據 此 。
〔 一 三 〕 則 虞 案 : 此 即 善 走 之 義 , 兼 飛 廉 言 之 。
〔 一 四 〕 則 虞 案 : 太 平 御 覽 三 百 八 十 六 引 作 「 手 制 兕 虎 」 , 又 四 百 三 十 六 作 「 手 裂 」 , 秦 本 紀 集 解 引 晏 子 春 秋 曰 : 「 手 裂 虎 兕 。 」 作 「 兕 虎 」 者 是 。 此 文 「 里 」 、 「 理 」 、 「 虎 」 、 「 下 」 為 韻 , 「 手 裂 」 云 者 , 即 墨 子 明 鬼 篇 之 「 主 別 兕 虎 」 。
〔 一 五 〕 則 虞 案 : 後 漢 書 朱 浮 傳 : 「 帝 以 浮 輘 轢 同 列 , 」 注 : 「 猶 欺 滅 也 。 」
〔 一 六 〕 盧 文 弨 云 : 「 御 覽 無 此 句 。 」 ◎ 則 虞 案 : 見 四 百 三 十 六 引 。
〔 一 七 〕 孫 星 衍 云 : 「 御 覽 作 『 專 行 威 力 』 。 」
〔 一 八 〕 則 虞 案 : 楊 本 、 凌 本 「 義 」 「 理 」 互 倒 。
〔 一 九 〕 孫 星 衍 云 : 「 『 戲 』 、 『 來 』 、 『 里 』 、 『 力 』 、 『 罪 』 、 『 理 』 、 『 滅 』 、 『 衰 』 為 韻 , 『 虎 』 、 『 下 』 為 韻 。 周 秦 之 語 多 相 協 , 以 輕 重 開 合 緩 急 讀 之 。 」 ◎ 王 念 孫 云 : 「 案 『 戲 』 字 古 韻 在 歌 部 , 『 來 』 字 在 之 部 , 『 里 』 『 理 』 在 止 部 , 『 力 』 在 職 部 , 『 罪 』 在 旨 部 , 『 滅 』 在 月 部 , 『 衰 』 在 脂 部 , 此 十 三 旬 , 唯 『 虎 』 、 『 下 』 為 韻 , 『 理 』 字 或 可 為 合 韻 , 其 餘 皆 非 韻 也 。 淵 如 於 古 韻 未 能 洞 徹 , 但 知 古 人 之 合 , 而 不 知 古 人 之 分 , 故 往 往 以 非 韻 者 為 韻 。 又 見 高 注 呂 覽 淮 南 有 急 氣 緩 氣 閉 口 籠 口 諸 法 , 遂 依 放 而 為 之 , 不 自 知 其 似 之 而 非 也 。 故 音 義 中 凡 言 『 某 某 為 韻 』 、 『 某 某 聲 相 近 』 及 『 急 讀 緩 讀 』 者 , 大 半 皆 謬 , 於 古 音 若 一 一 辯 正 , 徒 費 筆 墨 。 但 發 凡 於 此 , 以 例 其 餘 , 明 於 三 代 兩 漢 之 音 者 , 自 能 辨 之 也 。 」
〔 二 十 〕 孫 星 衍 云 : 「 太 平 御 覽 作 『 行 流 』 , 古 『 流 』 字 似 『 本 』 。 」 ◎ 則 虞 案 : 「 流 」 「 本 」 形 不 相 近 , 此 疑 別 一 本 。 流 者 , 歸 也 , 行 歸 於 淫 暴 也 。
〔 二 一 〕 孫 星 衍 云 : 「 『 循 』 , 太 平 御 覽 作 『 修 』 。 」 ◎ 蘇 輿 云 「 案 『 循 』 猶 依 也 , 與 『 反 』 字 對 文 , 下 篇 『 循 靈 王 之 跡 』 , 文 與 此 同 , 御 覽 作 『 修 』 , 非 。 古 『 循 』 『 脩 』 字 多 相 亂 。 」
〔 二 二 〕 孫 星 衍 云 : 「 太 平 御 覽 作 『
未 嘗 聞 』 。 」
〔 一 〕 則 虞 案 : 此 篇 與 景 公 飲 酒 命 晏 子 去 禮 晏 子 諫 章 相 合 , 記 者 略 異 其 辭 耳 。 其 事 又 見 韓 詩 外 傳 九 , 蓋 外 傳 襲 晏 子 以 說 相 鼠 之 詩 。 侍 君 小 燕 、 三 觴 罷 酒 之 禮 , 不 見 於 禮 經 ; 玉 藻 及 左 氏 傳 有 之 , 亦 不 詳 其 節 文 , 獨 賴 此 書 之 傳 。 其 禮 蓋 嘗 行 乎 春 秋 之 際 , 秦 漢 後 久 廢 , 此 文 自 非 後 世 人 所 能 偽 託 。 全 章 大 旨 , 亦 以 勇 力 與 禮 義 相 較 , 以 明 禮 之 用 。 然 結 之 飭 法 修 禮 , 與 儒 者 以 禮 為 終 始 者 有 間 。
〔 二 〕 則 虞 案 : 莊 子 田 子 方 : 「 諸 大 夫 蹴 然 曰 , 」 釋 文 : 「 本 或 作 『 愀 』 。 」 「 蹴 然 改 容 」 , 即 上 林 賦 之 「 愀 然 改 容 」 , 彼 注 云 : 「 變 色 貌 。 」
〔 三 〕 孫 星 衍 云 : 「 讀 『 令 長 』 之 『 長 』 。 」 ◎ 則 虞 案 : 以 下 文 例 之 , 「 其 」 字 衍 。
〔 四 〕 則 虞 案 : 此 有 二 說 : 于 鬯 云 : 「 『 而 』 當 讀 為 『 如 』 , 詩 都 人 士 篇 鄭 康 成 箋 云 : 『 而 , 亦 如 也 。 』 莊 子 人 間 世 篇 陸 德 明 經 典 釋 文 云 : 『 而 , 崔 本 作 「 如 」 , 』 『 而 禮 不 使 也 』 者 , 如 禮 不 使 也 , 如 禮 不 使 , 則 是 禽 獸 矣 , 文 義 自 明 。 若 以 『 而 』 作 轉 語 , 則 不 可 解 。 」 此 一 說 也 。 劉 師 培 補 釋 云 : 「 案 『 使 』 字 當 作 『 便 』 , 『 禮 不 便 』 一 語 , 與 上 『 固 欲 君 無 禮 』 相 應 , 『 便 』 『 使 』 二 字 因 字 形 相 近 而 訛 。 」 此 又 一 說 也 。 案 : 劉 說 是 。
〔 五 〕 孫 本 「 以 」 作 「 矣 」 , 黃 以 周 云 : 「 『 矣 』 字 誤 , 當 依 元 刻 作 『 以 』 。 下 云 『 群 臣 以 力 為 政 』 , 文 與 此 同 。 」 蘇 輿 本 改 從 元 刻 作 「 以 」 。 ◎ 則 虞 案 : 黃 蘇 二 君 皆 未 見 元 刻 , 故 所 云 有 誤 , 元 刻 本 、 活 字 本 、 嘉 靖 本 、 吳 懷 保 本 俱 作 「 矣 」 。 黃 之 寀 本 、 楊 本 、 凌 本 、 吳 刻 本 俱 作 「 以 」 , 今 從 之 。
〔 六 〕 則 虞 案 : 元 刻 本 、 活 字 本 、 嘉 靖 本 、 吳 勉 學 本 、 吳 懷 保 本 、 凌 本 俱 作 「 曰 」 , 楊 本 、 吳 本 、 指 海 本 俱 作 「 日 」 , 作 「 曰 」 非 。 易 主 者 , 盧 文 弨 曰 : 「 國 策 『 寧 為 雞 口 』 , 一 云 當 為 『 雞 尸 』 。 『 尸 』 即 主 也 , 禽 獸 以 彊 者 為 主 , 更 有 彊 者 則 易 主 矣 , 雞 尤 人 之 所 常 見 者 也 。 」 盧 說 是 。
〔 七 〕 則 虞 案 : 此 「 日 」 字 各 本 無 作 「 曰 」 者 , 益 證 上 文 作 「 曰 」 者 形 訛 。
〔 八 〕 則 虞 案 : 此 引 邶 風 相 鼠 之 詩 。 毛 序 : 「 刺 無 禮 也 。 」 韓 詩 外 傳 卷 一 、 卷 三 、 卷 九 , 屢 引 此 詩 , 皆 言 禮 之 重 大 。 白 虎 通 諫 諍 篇 以 為 妻 諫 夫 之 詩 , 與 毛 說 違 。 晏 子 引 詩 , 多 與 毛 合 , 而 與 齊 魯 之 說 不 同 , 餘 當 文 別 見 。
〔 九 〕 孫 星 衍 云 : 「 說 文 : 『 沈 于 酒 也 。 』 周 書 曰 : 『 罔 敢 湎 於 酒 。 』 玉 篇 : 『 亡 兗 切 。 』 」 ◎ 俞 樾 諸 子 平 議 ( 下 簡 出 姓 名 ) 云 : 「 按 此 但 言 公 之 不 聽 耳 , 非 必 言 其 沈 湎 也 。 『 湎 』 疑 『 偭 』 字 之 誤 , 離 騷 『 偭 規 矩 而 改 錯 』 , 王 注 : 『 偭 , 背 也 , 』 公 聞 晏 子 言 而 不 樂 , 故 背 之 而 不 聽 耳 。 『 偭 』 『 湎 』 同 聲 , 又 因 本 篇 言 飲 酒 事 , 遂 誤 為 『 湎 』 矣 。 」
〔 一 十 〕 孫 星 衍 云 : 「 說 文 : 『 ● 、 按 也 。 』 俗 作 『 抑 』 。 」
〔 一 一 〕 孫 星 衍 云 : 「 當 為 『 曏 』 。 說 文 : 『 不 久 也 。 』 玉 篇 : 『 許 兩 切 , 』 『 向 』 乃 『 曰 』 之 誤 在 下 耳 。 」
〔 一 二 〕 俞 樾 云 : 「 『 也 』 當 作 『 邪 』 , 乃 詰 問 之 詞 , 古 『 也 』 『 邪 』 通 用 , 故 陸 德 明 經 典 釋 文 曰 : 『 「 邪 」 「 也 」 弗 殊 。 』 顏 氏 家 訓 音 辭 篇 曰 : 『 「 邪 」 者 , 未 定 之 詞 , 北 人 即 呼 為 「 也 」 。 』 並 其 證 矣 。 荀 子 正 名 篇 『 其 求 物 也 , 養 生 也 , 粥 壽 也 。 』 楊 倞 注 : 『 「 也 」 皆 當 為 「 邪 」 , 問 之 詞 。 』 正 與 此 同 。 」
〔 一 三 〕 則 虞 案 : 爾 雅 釋 詁 : 「 請 , 告 也 。 」
〔 一 四 〕 則 虞 案 : 黃 之 寀 本 「 已 」 作 「 也 」 。
〔 一 五 〕 王 念 孫 云 : 「 案 『 若 』 當 為 『 善 』 , 『 公 曰 善 者 』 , 善 晏 子 之 言 也 。 『 是 孤 之 罪 也 』 , 別 為 一 句 , 不 與 上 連 讀 。 外 篇 上 記 景 公 命 去 禮 , 晏 子 諫 之 , 事 略 與 此 同 , 彼 文 亦 作 『 公 曰 善 也 』 , 今 本 『 善 』 作 『 若 』 , 則 既 失 其 句 , 而 又 失 其 義 矣 。 『 善 』 『 若 』 字 相 似 , 又 涉 上 文 『 若 欲 無 禮 』 而 誤 。 ( 諫 下 篇 『 善 其 衣 服 節 儉 』 , 雜 下 篇 『 以 善 為 師 』 , 今 本 『 善 』 字 並 誤 作 『 若 』 。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據 王 說 改 。
〔 一 六 〕 則 虞 案 : 禮 記 玉 藻 : 「 君 若 賜 之 爵 , 則 越 席 再 拜 稽 首 受 , 登 席 祭 之 。 飲 卒 爵 而 俟 君 卒 爵 , 然 後 授 虛 爵 。 君 子 之 飲 酒 也 , 受 一 爵 而 色 洒 如 也 , 二 爵 而 言 言 斯 , 禮 已 , 三 爵 而 油 油 , 以 退 。 」 鄭 注 : 「 禮 , 飲 過 三 爵 則 敬 數 , 可 以 退 矣 。 」 孔 疏 引 熊 氏 云 : 「 此 經 據 朝 夕 侍 君 而 得 賜 爵 , 故 再 拜 而 後 受 , 必 知 此 經 非 饗 燕 大 飲 者 , 以 此 下 云 受 一 爵 以 至 三 爵 而 退 , 明 非 大 饗 之 飲 也 。 若 燕 禮 , 非 惟 三 爵 而 已 。 」 孔 疏 又 云 : 「 言 侍 君 小 燕 之 禮 , 唯 已 止 三 爵 , 顏 色 和 說 而 油 然 說 敬 , 故 春 秋 左 氏 傳 云 : 『 侍 君 宴 過 三 爵 , 非 禮 也 。 』 」 疏 引 左 氏 傳 者 , 宣 公 二 年 文 。 趙 盾 「 趨 登 曰 : 『 臣 侍 君 宴 過 三 爵 , 非 禮 也 。 』 」 疏 亦 云 : 「 是 小 飲 酒 耳 , 非 正 燕 也 。 」
〔 一 七 〕 則 虞 案 : 此 『 蓋 』 字 語 助 詞 , 不 作 疑 辭 解 。
〔 一 八 〕 孫 星 衍 云 : 「 『 禮 』 , 一 本
作 『 理 』 , 非 。 」 ◎ 則 虞 案 「 飭 」 黃 本 作 「 飾 」 , 吳 勉
學 本 作 「 理 」 。
〔 一 〕 孫 星 衍 云 : 「 詩 傳 : 『 病 酒 曰 酲 , 』 說 文 : 『 一 曰 醉 而 覺 也 , 』 玉 篇 作 『 醉 未 覺 』 。 」 ◎ 則 虞 案 : 北 堂 書 鈔 一 百 四 十 八 引 「 酲 」 作 「 醒 」 , 誤 。
〔 二 〕 蘇 輿 云 : 「 發 , 起 也 , 言 醉 寢 三 日 而 後 起 也 。 下 文 『 今 一 日 飲 酒 而 三 日 寢 之 』 , 是 其 證 。 」
〔 三 〕 俞 樾 云 : 「 小 爾 雅 廣 言 : 『 周 , 匝 也 , 』 蓋 觴 各 五 獻 一 而 止 , 故 曰 『 周 觴 五 獻 』 。 」 ◎ 孫 詒 讓 札 迻 云 : 「 『 周 』 當 為 『 酬 』 之 假 字 ( 儀 禮 鄉 飲 酒 禮 注 云 : 『 酬 之 言 周 。 』 ) 。 『 五 』 疑 當 為 『 三 』 。 前 景 公 飲 酒 酣 願 諸 大 夫 無 為 禮 晏 子 諫 章 云 : 『 觴 三 行 遂 罷 酒 。 』 外 篇 重 而 異 者 , 景 公 飲 酒 命 晏 子 去 禮 晏 子 諫 章 亦 云 : 『 用 三 獻 , 』 是 不 得 過 三 獻 也 。 」 ◎ 則 虞 案 : 三 獻 者 , 侍 君 小 燕 之 禮 。 此 云 「 男 女 群 樂 」 , 與 侍 飲 於 君 者 不 同 。 孫 說 有 誤 。 群 飲 不 過 五 獻 , 亦 古 之 逸 禮 。 禮 有 禮 食 、 常 食 二 者 , 禮 食 如 鄉 飲 酒 義 「 降 , 說 屨 升 堂 , 脩 爵 無 數 。 飲 酒 之 節 , 朝 不 廢 朝 , 莫 不 廢 夕 , 賓 出 , 主 人 拜 送 , 節 文 遂 終 焉 。 」 此 云 「 爵 無 算 」 , 當 不 限 於 五 獻 。 常 食 者 , 如 賓 朋 燕 飲 , 故 獻 不 過 五 也 。
〔 四 〕 孫 星 衍 云 : 「 鄭 氏 注 周 禮 : 『 誅 , 責 讓 也 。 』 」 ◎ 則 虞 案 : 見 太 宰 注 。
〔 五 〕 孫 星 衍 云 : 「 詩 傳 : 『 服 , 思 之 也 。 』 」 ◎ 陶 鴻 慶 讀 諸 子 札 記 ( 下 簡 出 姓 名 ) 云 : 「 孫 說 於 本 文 之 義 未 合 。 禮 記 孔 子 閒 居 篇 『 君 子 之 服 之 也 , 』 注 云 : 『 服 猶 習 也 。 』 此 云 『 君 身 服 之 』 , 謂 君 習 於 此 禮 以 為 倡 率 也 。 」 ◎ 則 虞 案 : 孫 陶 二 說 皆 未 允 。 蘇 輿 云 : 「 服 , 行 也 , 言 上 必 身 自 行 之 以 率 下 也 。 管 子 權 修 篇 : 『 上 身 服 以 先 之 , 』 荀 子 宥 坐 篇 : 『 上 先 服 之 , 』 義 並 同 。 彼 房 楊 二 注 , 『 服 』 俱 訓 『 行 』 。 」 劉 師 培 補 釋 亦 訓 為 「 行 」 。 左 傳 文 十 八 年 傳 : 「 服 讒 蒐 匿 。 」 杜 注 云 : 「 行 也 。 」 身 服 之 者 , 猶 言 躬 行 之 也 。 訓 行 者 是 。
〔 六 〕 劉 師 培 補 釋 云 : 「 案 『 怨 』 當 作 『 蘊 』 。 左 傳 昭 十 年 『 蘊 利 生 孽 , 』 本 書 作 『 怨 』 , 則 此 文 亦 誤 『 蘊 』 為 『 怨 』 矣 。 又 荀 子 哀 公 篇 云 : 『 富 有 天 下 而 無 怨 財 , 』 楊 倞 注 亦 云 : 『 怨 當 作 薀 , 』 其 旁 證 也 。 說 文 云 : 『 薀 , 積 也 , 亦 作 蘊 。 』 廣 雅 云 : 『 蘊 , 聚 也 。 』 文 選 蜀 都 賦 云 : 『 雜 以 蘊 藻 , 』 注 云 : 『 叢 也 。 』 又 詩 雲 漢 『 蘊 隆 蟲 蟲 』 , 韓 詩 作 『 鬱 』 , 則 『 蘊 』 即 叢 脞 之 意 矣 。 外 無 蘊 治 者 , 言 外 無 叢 脞 之 政 也 ; 國 治 蘊 者 , 言 國 政 叢 脞 , 莫 之 或 理 也 。 『 蘊 治 』 與 『 亂 行 』 對 文 , 『 蘊 』 即 左 傳 昭 二 十 五 年 『 蓄 而 不 治 將 薀 』 之 『 蘊 』 。 蓋 『 蘊 』 『 宛 』 二 字 , 聲 近 義 同 , 如 荀 子 富 國 篇 『 夏 不 宛 暍 』 , 『 宛 』 當 訓 薀 是 也 。 『 怨 』 『 宛 』 均 從 夗 聲 , 故 又 借 『 宛 』 為 『 怨 』 , 若 以 『 怨 』 字 本 義 訓 之 , 失 其 旨 矣 。 」
〔 七 〕 孫 星 衍 云 : 「 一 本 『 怨 』 作 『 怒 』 , 非 。 」 ◎ 則 虞 案 : 黃 之 寀 本 、 活 字 本 、 吳 懷 保 本 、 吳 勉 學 本 、 凌 本 、 子 彙 本 , 「 怨 」 俱 作 為 「 怒 」 。
〔 八 〕 蘇 輿 云 : 「 『 勸 』 疑 作 『 勤
』 , 緣 下 『 勸 』 字 誤 也 。 『 勤 』 與 『 惰 』 對 文 , 言 刑 罰
不 準 , 故 人 弛 其 防 而 為 非 之 心 轉 勤 也 。 」 ◎ 劉 師 培 補 釋
同 。 ◎ 則 虞 案 : 小 爾 雅 廣 詁 : 「 勸 , 力 也 。 」 高 誘 戰 國
策 注 「 勸 猶 力 也 」 。 「 力 」 與 「 惰 」 正 對 文 , 義 自 可 通
, 不 必 改 為 「 勤 」 。 又 「 防 」 , 吳 懷 保 本 誤 作 「 妨 」 。
〔 一 〕 孫 星 衍 云 : 「 『 弦 章 』 , 韓
非 外 儲 說 有 『 弦 商 』 。 『 章 』『
商 』 聲 相 近 , 一 人 也 , 事 桓 公 。 』
◎ 盧 文 弨 云 : 「 呂 氏 春 秋 勿 躬 篇 、 說 苑 君 道 篇 , 皆 以 弦
章 在 桓 公 時 , 韓 非 外 儲 說 左 下 作 『 弦 商 』 , 當 即 『 弦 章
』 。 唯 新 序 雜 事 四 在 桓 公 時 者 乃 弦 寧 , 後 問 上 作 『 弦 甯
』 , 實 一 字 。 據 此 , 則 弦 章 正 事 景 公 者 。 」 ◎ 蘇 輿 云 :
「 孫 盧 說 是 。 『 章 』 『 商 』 古 字 通 , 費 誓 『 我 商 賚 汝 』
, 『 商 』 , 徐 邈 音 章 。 荀 子 王 制 篇 『 審 詩 商 』 , 王 引 之
讀 『 商 』 為 『 章 』 , 並 其 證 。 弦 甯 事 桓 公 , 別 一 人 , 當
依 新 序 。 」 ◎ 則 虞 案 : 孫 志 祖 讀 書 脞 錄 說 同 。
〔 二 〕 王 念 孫 云 : 「 『 飲 酒 』 上 不 當 有 『 欲 』 字 , 蓋 即 『 飲 』 字 之 誤 而 衍 者 , 上 文 『 景 公 飲 酒 , 七 日 七 夜 不 止 』 , 無 『 欲 』 字 。 」 ◎ 梁 履 繩 云 : 「 『 欲 』 疑 『 今 』 字 。 」 ◎ 俞 樾 云 : 「 『 欲 』 蓋 即 『 飲 』 字 之 誤 衍 者 。 」 ◎ 文 廷 式 云 : 「 『 欲 」 字 上 當 奪 『 從 』 字 , 諫 上 篇 『 從 欲 而 輕 誅 』 , 諫 下 篇 『 從 君 之 欲 不 足 以 持 國 』 , 是 其 證 。 從 欲 , 即 縱 欲 也 。 」
〔 三 〕 蘇 輿 云 : 「 臣 為 制 , 言 制 于 臣 也 , 下 云 『 則 是 婦 人 為 制 也 』 , 義 同 。 」
〔 四 〕 則 虞 案 : 元 本 、 綿 眇 閣 本 、
黃 之 寀 本 、 子 彙 本 「 令 」 俱 作 為 「 今 」 , 明 鈔 本 作 「 夫
」 。
〔 一 〕 則 虞 案 : 楊 本 缺 。 此 章 與 孟 子 對 梁 惠 王 之 言 合 。 孟 子 曰 「 庖 有 肥 肉 , 廄 有 肥 馬 , 民 有 飢 色 , 野 有 餓 莩 , 此 率 獸 而 食 人 也 。 獸 相 食 , 且 人 惡 之 , 為 民 父 母 行 政 , 不 免 於 率 獸 而 食 人 , 惡 在 為 民 父 母 也 ! 」 又 云 : 「 狗 彘 食 人 食 而 不 知 檢 , 塗 有 餓 莩 而 不 知 發 。 」 漢 書 王 吉 傳 云 : 「 今 民 大 饑 而 死 , 死 又 不 葬 , 為 犬 豬 所 食 ; 而 廄 馬 食 粟 , 苦 其 太 肥 。 王 者 受 命 於 天 , 為 民 父 母 , 用 意 若 是 乎 ? 」 亦 同 此 義 。
〔 二 〕 孫 星 衍 云 : 「 爾 雅 釋 天 : 『 淫 謂 之 霖 。 』 左 傳 : 『 凡 雨 自 三 日 已 往 為 霖 。 』 」
〔 三 〕 孫 星 衍 云 : 「 姓 柏 名 遽 。 」 ◎ 于 鬯 云 : 「 案 此 『 命 柏 』 與 下 文 『 令 柏 』 同 。 下 文 云 : 『 令 柏 巡 氓 家 室 不 能 禦 者 予 之 金 , 』 俞 蔭 甫 太 史 諸 子 平 議 以 柏 為 官 名 , 與 『 伯 』 通 , 引 管 子 輕 重 丁 篇 『 左 右 伯 』 , 謂 此 伯 即 左 右 伯 也 。 又 云 : 『 其 職 即 古 之 常 伯 , 』 『 古 之 常 伯 猶 漢 之 侍 中 , 乃 近 臣 也 。 』 『 發 金 與 民 , 出 自 內 府 之 藏 , 故 使 近 臣 將 命 焉 。 』 然 則 此 『 命 柏 』 亦 即 此 『 柏 』 矣 , 致 能 歌 者 而 命 近 臣 , 於 事 尤 為 切 合 。 遽 乃 急 遽 之 意 , 小 戴 儒 行 記 陸 釋 云 : 『 遽 , 急 也 。 』 彼 鄭 注 云 : 『 遽 , 猶 卒 也 。 』 國 語 晉 語 韋 昭 解 云 : 『 遽 , 疾 也 。 』 『 卒 』 『 疾 』 亦 並 即 『 急 』 義 。 孫 星 衍 音 義 以 柏 遽 為 姓 名 , 蓋 非 。 」 ◎ 則 虞 案 : 黃 本 作 「 伯 遽 」 。
〔 四 〕 則 虞 案 : 大 夫 稱 家 , 家 粟 者 , 大 夫 祿 田 之 粟 。
〔 五 〕 孫 星 衍 云 : 「 任 器 , 任 用 之 器 , 可 以 負 載 。 」 ◎ 則 虞 案 : 周 禮 牛 人 : 「 以 載 公 任 器 , 」 注 : 「 任 , 猶 用 也 。 」 司 隸 「 為 百 官 積 任 器 」 , 鄭 司 農 云 : 「 百 官 所 當 任 持 之 器 物 , 此 官 主 為 積 聚 之 也 。 」 玄 謂 : 「 任 , 猶 用 也 , 」 賈 疏 云 : 「 用 器 , 除 兵 器 之 外 , 所 有 家 具 之 器 , 皆 是 用 器 也 。 先 鄭 、 康 成 說 有 不 同 。 」 以 此 文 推 之 , 晏 子 「 致 任 器 于 陌 」 者 , 接 上 句 分 粟 而 來 , 則 任 器 者 為 擔 持 之 器 , 使 得 粟 者 擔 荷 而 歸 。 下 云 「 粟 米 盡 于 氓 , 任 器 存 于 陌 」 , 粟 盡 而 器 存 者 , 是 得 粟 者 載 持 以 歸 , 巳 反 其 任 器 , 故 粟 盡 而 器 存 ; 苟 任 器 為 日 用 家 具 之 器 , 晏 子 出 以 賑 民 , 胡 為 乎 復 存 於 陌 耶 ? 是 『 任 器 』 之 釋 , 當 以 先 鄭 為 是 。 知 經 失 者 在 諸 子 , 晏 子 之 書 , 涉 及 禮 制 名 物 者 固 不 少 。
〔 六 〕 則 虞 案 : 徒 行 者 , 以 車 馬 皆 能 載 持 , 已 致 之 於 陌 , 故 徒 行 。
〔 七 〕 則 虞 案 : 各 本 「 十 」 上 脫 「 霖 雨 」 二 字 , 王 念 孫 據 上 文 補 , 指 海 本 亦 據 王 說 增 。
〔 八 〕 孫 星 衍 云 : 「 懷 寶 , 言 富 家
也 。 」 ◎ 王 念 孫 云 「 自 此 句 以 下 , 皆 言 百 姓 飢 寒 困 苦 之
事 , 若 云 富 家 鄉 有 數 十 , 則 與 下 文 不 類 矣 。 下 文 說 賑 恤
之 事 云 : 『 懷 寶 二 千 七 百 家 , 用 金 三 千 』 , 謂 以 金 散 給
之 也 ( 孫 云 言 富 民 出 金 也 , 尤 非 ) 。 若 是 富 家 , 則 無 庸
賑 恤 矣 。 予 謂 『 懷 寶 』 當 為 『 壞 室 』 , 『 壞 室 』 與 『 飢
氓 』 對 文 , 下 文 云 『 室 不 能 禦 者 予 之 金 』 , 是 其 證 也 。
「 懷 」 與 「 壞 」 字 相 似 , 俗 書 『 寶 』 字 作 『 ● 』 , 與 『
室 』 亦 相 似 , 故 『 壞 室 』 誤 為 『 懷 ● 』 。 後 人 不 達 , 又
改『
● 』 為 『 寶 』 耳 。 」 ◎ 則 虞 案 : 洪
頤 烜 讀 書 叢 錄 說 同 。 指 海 本 據 改 作 『 壞 室 』 。
〔 九 〕 孫 星 衍 云 : 「 當 為 『 糠 』 。 」 ◎ 則 虞 案 : 本 字 為 「 康 」 , 說 文 : 「 穀 皮 也 。 」
〔 一 十 〕 孫 星 衍 云 : 「 即 『 敝 ● 』 假 音 字 。 說 文 : 『 ● , 人 不 能 行 , 』 玉 篇 : 『 蹩 躠 , 旋 行 貌 』 , 『 撤 』 又 『 徹 』 俗 字 。 」 ◎ 則 虞 案 「 敝 」 為 「 蹩 」 之 假 借 , 「 撤 」 即 「 ● 」 字 , 見 漢 書 賈 誼 傳 注 。
〔 一 一 〕 孫 星 衍 云 : 「 說 文 : 『 卹 , 憂 也 , 』 一 本 作 『 恤 』 。 」
〔 一 二 〕 孫 星 衍 云 : 「 當 為 『 厭 』 , 玉 篇 : 『 饜 , 飽 也 , 於 艷 切 。 』 」 ◎ 則 虞 案 : 孟 子 : 「 猶 芻 豢 之 悅 我 口 , 」 謂 食 芻 之 牛 羊 也 。 月 令 鄭 注 : 「 養 牛 羊 曰 芻 , 犬 豕 曰 豢 。 」 「 狗 饜 芻 豢 」 , 言 狗 飽 牛 羊 犬 豕 之 肉 , 故 下 文 言 「 肉 」 。
〔 一 三 〕 盧 文 弨 曰 : 「 三 保 蓋 阿 保 之 流 。 」 ◎ 孫 詒 讓 云 : 「 『 三 保 』 當 作 『 三 室 』 。 考 工 記 匠 人 : 『 內 有 九 室 , 九 嬪 居 之 。 』 蓋 天 子 六 宮 有 九 室 , 諸 侯 三 宮 則 三 室 也 。 此 篇 『 室 』 字 多 訛 為 『 寶 』 ( 上 文 『 懷 寶 鄉 有 數 十 』 , 洪 頤 烜 讀 書 叢 錄 謂 『 懷 寶 』 為 『 壞 室 』 之 訛 是 也 ) , 『 寶 』 又 訛 為 『 保 』 , 遂 不 可 通 耳 。 『 保 妾 』 亦 『 室 妾 』 之 訛 。 」
〔 一 四 〕 俞 樾 云 : 「 『 里 窮 而 無 告 』 , 義 不 可 通 。 據 下 文 云 : 『 民 飢 餓 窮 約 而 無 告 , 』 即 承 此 文 言 之 , 則 此 文 亦 當 作 『 窮 約 而 無 告 』 矣 。 『 里 』 字 上 疑 當 有 『 鄉 』 字 , 據 上 文 云 : 『 懷 寶 鄉 有 數 十 , 飢 民 里 有 數 家 , 』 以 鄉 里 並 言 , 是 其 證 也 。 晏 子 原 文 蓋 云 : 『 故 鄉 里 窮 約 而 無 告 , 無 樂 有 上 矣 ; 飢 餓 而 無 告 , 無 樂 有 君 矣 。 』 因 脫 『 鄉 』 字 『 約 』 字 , 遂 不 可 通 耳 。 上 文 『 懷 寶 』 乃 『 壞 室 』 之 誤 ( 說 本 王 氏 念 孫 ) , 此 所 謂 『 窮 約 』 者 , 即 承 上 『 壞 室 鄉 有 數 十 』 而 言 ; 所 謂 『 飢 餓 』 者 , 即 承 上 『 飢 氓 里 有 數 家 』 而 言 。 」
〔 一 五 〕 孫 星 衍 云 : 「 左 傳 『 策 名 委 質 』 , 服 虔 注 : 『 古 者 始 仕 必 先 書 名 於 策 , 』 『 奉 數 之 筴 』 , 謂 持 策 以 待 書 事 也 。 『 筴 』 當 為 『 策 』 , 隸 書 多 以 『 束 』 為 『 夾 』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 數 』 下 疑 有 挩 字 , 『 數 』 與 『 計 』 同 。 」
〔 一 六 〕 則 虞 案 : 「 使 上 」 之 「 使 」 字 , 疑 在 「 民 飢 餓 窮 約 而 無 告 」 句 之 上 。 劉 師 培 以 「 百 官 之 吏 」 , 「 之 」 為 衍 文 , 「 吏 」 為 「 使 」 訛 , 屬 下 讀 , 非 是 。 「 百 官 之 吏 」 者 , 即 荀 子 不 苟 篇 之 「 官 人 百 吏 」 , 「 吏 」 非 訛 字 。 「 淫 湎 」 , 黃 本 誤 作 「 淫 酒 」 。
〔 一 七 〕 蘇 時 學 爻 山 筆 話 ( 下 簡 出 姓 名 ) 云 : 「 請 身 , 謂 乞 身 也 。 」
〔 一 八 〕 則 虞 案 : 黃 本 「 從 」 作 「 追 」 。
〔 一 九 〕 孫 星 衍 云 : 「 言 兼 程 以 進 。 」 ◎ 于 鬯 云 「 『 兼 』 蓋 讀 為 『 歉 』 , 塗 長 而 足 力 不 足 及 之 , 故 曰 『 歉 于 塗 而 不 能 逮 』 , 下 文 因 有 趣 駕 之 事 。 孫 星 衍 音 義 謂 兼 程 以 進 , 非 也 。 兼 程 以 進 , 何 以 不 能 逮 乎 ? 或 云 : 當 讀 為 『 ● 』 , 說 文 雨 部 云 『 ● , 久 雨 也 』 , 與 上 文 霖 雨 之 說 亦 可 合 。 」 ◎ 則 虞 案 : 孫 于 之 說 皆 非 。 「 兼 」 疑 「 溓 」 之 假 借 , 考 工 記 輪 人 「 雖 有 深 泥 , 亦 弗 之 溓 也 」 , 鄭 司 農 云 : 「 『 溓 』 讀 為 『 黏 』 。 」 說 文 : 「 黏 , 相 著 也 。 」 今 霖 雨 十 七 日 , 泥 塞 于 塗 , 黏 著 不 易 行 , 故 曰 「 兼 于 塗 而 不 能 逮 」 。
〔 二 十 〕 孫 星 衍 云 : 「 詩 傳 : 『 趣 , 趨 也 。 』 」 ◎ 盧 文 弨 云 : 「 『 趣 』 與 『 促 』 同 。 」 ◎ 則 虞 案 : 皆 失 之 。 「 趣 」 通 「 取 」 , 莊 子 齊 物 論 「 趣 舍 不 同 」 , 即 「 取 捨 不 同 」 。 釋 名 釋 言 語 : 「 取 , 趣 也 , 」 是 其 證 。 此 云 「 令 趣 駕 」 者 , 上 云 「 晏 子 徒 行 見 景 公 」 , 此 云 「 走 而 出 」 , 亦 必 徒 行 。 「 公 從 之 , 兼 于 塗 」 , 公 亦 徒 行 以 從 , 為 其 不 能 逮 , 故 命 取 駕 。
〔 二 一 〕 則 虞 案 : 疑 有 挩 文 。
〔 二 二 〕 孫 星 衍 云 : 「 爾 雅 釋 宮 : 『 五 達 謂 之 康 。 』 」
〔 二 三 〕 盧 文 弨 云 : 「 『 倍 』 與 『 背 』 同 。 」 ◎ 孫 星 衍 云 : 「 『 倍 』 讀 如 『 負 』 。 」 ◎ 則 虞 案 : 「 援 」 者 , 助 也 。 魯 語 : 「 夫 為 四 鄰 之 援 , 」 注 : 「 所 攀 援 以 為 助 也 。 」
〔 二 四 〕 文 廷 式 云 : 「 『 約 』 當 作 『 為 』 , 草 書 形 似 而 訛 。 」 ◎ 則 虞 案 : 此 「 約 」 字 不 當 訓 為 約 束 。 楚 辭 招 魂 注 : 「 屈 也 。 」 此 云 寡 人 固 不 足 以 屈 夫 子 , 其 如 社 稷 百 姓 何 。
〔 二 五 〕 則 虞 案 : 「 存 」 者 , 易 繫 辭 疏 : 「 存 , 謂 保 其 終 也 。 」 「 幸 存 寡 人 」 , 謂 幸 保 寡 人 。
〔 二 六 〕 則 虞 案 : 「 請 奉 」 , 凌 本 作 「 請 本 」 , 誤 。
〔 二 七 〕 孫 星 衍 云 : 「 一 本 作 『 塗 』 。 『 涂 』 『 途 』 古 字 , 『 塗 』 俗 字 。 」
〔 二 八 〕 孫 星 衍 云 : 「 命 稟 , 言 給 之 稟 也 。 下 云 『 柏 』 , 則 此 或 臣 名 。 」 ◎ 俞 樾 云 : 「 孫 說 與 前 文 義 未 合 ; 後 說 稍 近 之 , 然 亦 非 也 。 稟 乃 官 名 , 即 周 官 廩 人 也 。 『 稟 』 『 廩 』 古 字 通 耳 。 使 之 巡 行 氓 間 , 有 乏 食 者 周 給 之 , 正 廩 人 之 事 。 」 ◎ 蘇 輿 云 : 「 俞 說 非 也 。 若 是 廩 人 , 似 不 當 但 言 『 稟 』 ( 下 云 『 伯 』 , 失 同 ) , 疑 當 以 臣 名 為 是 。 」
〔 二 九 〕 則 虞 案 : 荀 子 天 論 注 : 「 本 , 謂 農 桑 也 , 」 故 布 縷 得 言 本 。
〔 三 十 〕 孫 星 衍 云 : 「 此 字 元 刻 本 並 作 『 期 』 。 」 ◎ 則 虞 案 : 吳 勉 學 本 、 凌 本 、 活 字 本 同 。
〔 三 一 〕 孫 星 衍 云 : 「 薪 橑 , 禦 雨 之 具 。 」 ◎ 則 虞 案 : 誤 。 管 子 侈 靡 : 「 雕 卵 然 後 瀹 之 , 彫 橑 然 後 爨 之 。 」 橑 亦 薪 也 , 薪 橑 所 以 供 炊 爨 , 非 禦 雨 之 用 。 上 言 「 無 委 積 之 氓 」 , 「 無 委 積 」 者 , 指 無 積 薪 者 言 ; 下 言 「 以 畢 霖 雨 」 者 , 言 所 與 之 薪 足 以 畢 久 雨 而 及 雨 霽 。
〔 三 二 〕 孫 星 衍 云 : 「 柏 即 柏 據 。 」 ◎ 俞 樾 云 : 「 按 『 柏 』 亦 官 名 也 , 與 上 文 『 命 稟 』 一 律 , 古 『 柏 』 與 『 伯 』 通 , 故 漢 書 古 今 人 表 『 伯 與 』 作 『 柏 譽 』 , 『 伯 益 』 作 『 柏 益 』 , 『 伯 封 』 作 『 柏 封 』 , 『 逢 伯 陵 』 作 『 逢 柏 陵 』 , 是 其 證 也 。 此 『 柏 』 字 亦 當 作 『 伯 』 。 管 子 輕 重 丁 篇 : 『 令 謂 左 右 伯 沐 涂 樹 之 枝 , 』 然 則 此 所 謂 『 伯 』 , 即 左 右 伯 也 , 其 職 即 古 之 常 伯 。 周 書 立 政 篇 曰 : 『 王 左 右 常 伯 常 任 , 』 文 選 藉 田 賦 注 引 應 劭 漢 官 儀 曰 : 『 侍 中 , 周 成 王 常 伯 任 。 』 是 古 之 常 伯 , 猶 漢 之 侍 中 , 乃 近 臣 也 。 說 文 の 部 : 『 ● , 迮 也 , 』 引 周 書 『 常 ● 常 任 , 』 ● 訓 迮 , 有 迫 成 之 意 , 是 此 官 名 本 當 作 『 ● 』 , 『 伯 』 『 柏 』 並 假 字 也 。 發 金 予 民 , 出 自 內 府 之 藏 , 故 使 近 臣 將 命 焉 。 」 ◎ 蘇 輿 云 : 「 『 令 』 當 作 『 命 』 , 與 上 文 一 律 , 『 命 』 『 令 』 形 近 而 訛 。 『 柏 』 , 孫 說 是 。 」
〔 三 三 〕 則 虞 案 : 「 不 能 禦 」 者 , 不 能 禦 風 雨 也 , 「 禦 」 下 似 挩 二 字 。
〔 三 四 〕 則 虞 案 : 黃 本 上 方 校 語 云 : 「 『 寡 』 當 作 『 家 』 。 」 劉 師 培 云 : 「 校 語 非 。 」
〔 三 五 〕 孫 星 衍 云 : 「 畢 後 , 謂 後 葬
也 。 既 予 之 金 , 將 責 其 緩 葬 之 罪 。 」 ◎ 王 念 孫 云 : 「 『
死 』 字 與 上 下 文 義 不 相 屬 , 蓋 衍 字 也 。 『 三 日 而 畢 』 當
絕 句 , 此 言 巡 氓 者 限 三 日 而 畢 事 , 如 有 後 期 者 , 則 以 不
用 令 之 罪 罪 之 也 。 下 文 云 『 三 日 , 吏 告 畢 上 , 』 是 其 證
。 孫 以 『 畢 後 』 連 讀 , 云 : 『 畢 後 , 謂 後 葬 也 , 』 蓋 因
上 文 『 死 』 字 而 誤 。 」 ◎ 俞 樾 云 : 「 按 『 死 三 日 而 畢 』
五 字 為 句 , 『 死 』 當 作 『 終 』 , 字 之 誤 也 。 古 文 『 終 』
字 或 作 『 ● 』 , 廣 雅 釋 詁 曰 : 『 ● , 竟 也 , 』 『 ● 』 與
『 ● 』 相 似 , 因 致 誤 耳 。 『 巡 求 氓 寡 用 財 乏 者 , 終 三 日
而 畢 』 , 若 過 三 日 , 是 不 用 令 , 將 治 以 罪 , 故 曰 『 後 者
若 不 用 令 之 罪 』 。 下 文 云 『 三 日 , 吏 告 畢 上 』 , 是 適 如
其 期 , 無 敢 後 也 。 」 ◎ 黃 以 周 云 : 「 孫 王 二 說 皆 未 是 。
『 巡 』 即 上 『 命 稟 巡 』 『 命 柏 巡 』 之 『 巡 』 , 『 求 氓 寡
』 與 『 用 財 乏 』 對 文 , 『 死 』 句 絕 , 言 有 隱 匿 其 數 , 少
與 金 者 死 ; 後 三 日 之 期 者 , 如 不 用 令 之 罪 也 。 下 文 『 三
日 , 吏 告 畢 上 』 , 言 無 後 期 。『
貧 氓 萬 七 千 家 , 用 粟 九 十 七 萬 鍾 』
云 云 , 言 其 求 氓 眾 , 用 財 多 。 」
◎ 蘇 輿 云 : 「 『 寡 用 財 乏 』 , 王 說 是 ; 『 死 三 日 而 畢 』
, 俞 說 是 。 」 ◎ 于 省 吾 云 : 「 王 、 俞 、 黃 三 家 之 說 並 誤
。 書 之 一 厄 也 。 『 死 』 、 『 尸 』 古 字 通 , 金 文 及 古 籍 斯
例 習 見 。 按 主 管 其 事 曰 尸 , 猶 今 人 言 職 務 , 爾 雅 釋 詁 :
『 職 , 尸 , 主 也 。 』 是 『 職 』 『 尸 』 同 訓 。 諫 上 第 七 『
而 職 計 莫 之 從 』 , 職 計 猶 尸 計 , 麥 尊 , 死 咸 , 謂 職 事 畢
也 。 上 言 巡 求 氓 寡 用 財 乏 者 , 此 云 尸 三 日 而 畢 , 言 其 職
尸 之 事 , 三 日 而 畢 也 。 」 ◎ 則 虞 案 : 「 死 三 日 而 畢 , 」
俞 說 亦 未 允 。 「 死 」 字 疑 「 比 」 字 之 訛 , 說 文 : 「 皆 ,
俱 詞 也 , 從 比 。 」 徐 鍇 曰 : 「 比 , 皆 也 。 」 此 云 如 是 施
為 者 , 皆 限 以 三 日 而 畢 。
〔 三 六 〕 孫 星 衍 云 : 「 『 撤 』 當 為 『 徹 』 。 」
〔 三 七 〕 孫 星 衍 云 : 「 說 文 : 『 鬻 , 鬻 也 , 或 作 。 』 玉 篇 : 『 , 記 言 切 。 』 」
〔 三 八 〕 孫 星 衍 云 : 「 詩 傳 『 弗 , 去 也 。 』 『 拂 』 與 『 弗 』 同 , 言 屏 去 之 。 」 又 云 : 「 說 文 『 嗛 , 口 有 所 銜 也 。 』 『 嚌 , 嘗 也 。 』 『 齊 』 與 『 嚌 』 同 , 言 減 去 口 味 。 揚 子 法 言 問 神 篇 : 『 狄 牙 能 喊 , 狄 牙 不 能 齊 不 齊 之 口 。 』 『 喊 』 亦 『 嗛 』 俗 字 。 」 ◎ 王 念 孫 云 : 「 案 孫 云 『 減 去 口 味 』 是 也 ; 而 引 說 文 『 嗛 , 口 有 所 銜 也 』 , 『 嚌 , 嘗 也 』 , 則 非 此 所 謂 嗛 齊 者 矣 。 予 謂 : 嗛 者 , 快 也 , 莊 子 盜 跖 篇 曰 : 『 口 嗛 於 芻 豢 醪 醴 之 味 。 』 釋 文 : 『 嗛 , 苦 簟 反 。 』 趙 策 曰 : 『 膳 啗 之 嗛 於 口 , 』 魏 策 曰 : 『 齊 桓 公 夜 半 不 嗛 , 易 牙 乃 煎 敖 燔 炙 , 和 調 五 味 而 進 之 。 』 高 注 : 『 嗛 , 快 也 。 『 齊 』 讀 若 『 劑 』 。 鄭 注 周 官 鹽 人 曰 : 『 齊 事 , 和 五 味 之 事 。 』 又 注 少 儀 曰 : 『 齊 , 謂 食 羹 醬 飲 有 齊 和 者 也 。 』 高 注 呂 氏 春 秋 本 味 篇 曰 : 『 齊 , 和 分 也 。 』 淮 南 本 經 篇 曰 : 『 煎 敖 焚 炙 調 齊 和 之 適 然 。 』 則 此 所 云 『 嗛 齊 』 者 , 謂 齊 和 之 嗛 於 口 者 也 。 」 ◎ 洪 頤 烜 云 : 「 『 辟 拂 』 當 作 『 辟 席 』 。 文 選 上 林 賦 『 逡 巡 避 廗 』 , 李 善 注 : 『 「 廗 」 與 「 席 」 古 字 通 。 』 『 廗 』 『 拂 』 字 形 相 近 。 或 云 : 席 以 拂 拭 為 敬 , 故 『 辟 席 』 亦 謂 之 『 辟 拂 』 。 史 記 孟 軻 列 傳 『 側 行 襒 席 』 , 索 隱 : 『 張 揖 三 蒼 字 詁 : 「 襒 , 拂 也 , 」 』 即 其 證 。 」 ◎ 蘇 時 學 云 : 「 『 辟 』 當 讀 如 『 嬖 』 , 『 辟 拂 』 , 疑 即 女 嬖 充 下 陳 者 。 下 言 : 『 辟 拂 三 千 , 謝 於 下 陳 』 , 可 證 。 『 齊 』 讀 如 『 齋 』 , 『 嗛 齊 』 , 謂 茹 素 也 。 」 ◎ 黃 以 周 云 : 「 『 辟 拂 』 疊 韻 字 , 亦 作 『 』 , 皆 狀 歌 舞 之 貌 。 下 云 『 辟 拂 三 千 , 謝 于 下 陳 』 , 與 『 人 侍 三 , 士 侍 四 , 出 之 關 外 』 相 對 為 文 , 是 辟 拂 亦 侍 御 之 倖 臣 也 。 上 云 『 馬 不 食 府 粟 , 狗 不 食 肉 』 , 言 減 物 畜 之 飼 ; 此 云 『 辟 拂 嗛 齊 , 酒 徒 減 賜 』 , 『 辟 拂 』 與 『 酒 徒 』 對 文 , 言 減 倖 臣 之 祿 。 『 嗛 』 『 歉 』 古 多 通 用 , 說 文 『 歉 , 食 不 滿 也 。 』 『 齊 』 與 『 嚌 』 通 。 音 義 是 。 」 ◎ 蘇 輿 云 : 「 文 選 上 林 賦 注 引 韓 詩 章 句 云 : 『 辟 , 除 也 。 』 『 辟 拂 嗛 齊 』 , 猶 言 除 去 甘 味 。 黃 從 『 ● 』 , 而 引 南 都 賦 以 為 狀 歌 舞 貌 , 殊 為 未 合 。 既 指 倖 臣 , 不 得 但 言 其 歌 舞 狀 , 且 『 』 與 『 酒 徒 』 , 亦 非 對 文 , 又 與 下 『 謝 于 下 陳 』 之 文 不 類 , 孫 說 自 安 。 『 嗛 齊 』 , 王 說 是 。 」 ◎ 劉 師 培 補 釋 云 : 「 案 黃 說 是 , 惟 『 齊 』 從 孫 說 , 則 非 。 『 齊 』 即 『 資 』 之 假 字 也 。 詩 大 雅 楚 茨 , 禮 記 玉 藻 篇 鄭 注 引 作 『 薺 』 , 楚 詞 離 騷 王 注 又 作 『 薋 』 , 此 『 齊 』 『 資 』 古 通 之 證 。 左 傳 僖 公 三 十 三 年 『 惟 是 脯 資 餼 牽 竭 矣 』 杜 注 : 『 資 , 糧 也 。 』 國 語 晉 語 『 資 困 窮 』 , 韋 注 : 『 資 , 稟 也 。 』 『 嗛 資 』 者 , 即 減 省 所 給 之 祿 養 也 , 故 與 『 減 賜 』 並 文 , 『 齊 』 假 為 『 資 』 , 猶 『 采 薺 』 之 或 作 『 采 薋 』 , 『 齊 盛 』 之 或 作 『 資 盛 』 也 。 」 ◎ 長 孫 元 齡 晏 子 春 秋 考 云 : 「 通 鑑 辨 誤 : 『 王 僧 虔 奏 , 大 明 中 即 以 宮 懸 合 鞞 拂 。 』 按 『 鞞 拂 』 皆 舞 名 。 『 辟 拂 』 即 『 鞞 拂 』 , 蓋 舞 人 也 。 嗛 , 不 足 貌 。 『 齊 』 , 『 齎 』 省 字 。 言 舞 人 齎 去 者 不 多 , 酒 徒 亦 所 賜 少 也 。 」 ◎ 于 省 吾 云 : 「 孫 星 衍 改 『 拂 』 為 『 弗 』 , 改 『 齊 』 為 『 嚌 』 , 訓 為 減 去 口 味 , 殊 為 牽 強 , 且 不 釋 『 辟 』 字 , 義 尤 不 憭 ; 王 念 孫 以 『 嗛 齊 』 為 快 和 , 是 從 孫 弗 去 之 訓 也 ; 蘇 輿 訓 『 辟 』 為 除 , 除 去 甘 味 , 殊 無 所 指 ; 黃 以 周 以 辟 拂 為 侍 御 之 倖 臣 , 義 則 近 是 ; 而 謂 辟 拂 襒 ● 皆 狀 歌 舞 之 貌 亦 非 。 辟 , 輔 也 , 與 『 弼 』 義 相 因 。 盂 鼎 『 乃 辟 一 人 』 , 克 鼎 『 辟 天 子 』 , 師 望 鼎 『 用 辟 于 先 王 』 , 牧 殷 『 命 女 辟 百 寮 有 司 事 』 , ● ● 『 用 辟 我 一 人 』 , 辟 均 謂 輔 佐 , 乃 古 義 之 僅 存 者 。 『 辟 拂 』 猶 言 輔 拂 , 劉 師 培 謂 『 齊 』 『 資 』 古 通 , 是 也 ; 『 辟 拂 嗛 資 』 與 『 酒 徒 減 賜 』 對 文 , 言 輔 拂 損 於 資 給 , 酒 徒 減 於 賞 賜 也 。 」
〔 三 九 〕 則 虞 案 : 黃 本 作 「 九 千 七 萬 鍾 」 , 誤 。
〔 四 十 〕 孫 星 衍 云 : 「 一 本 脫 『 用 』 字 , 非 。 言 富 民 出 金 也 。 」 ◎ 則 虞 案 : 黃 本 、 吳 勉 學 本 正 脫 「 用 」 字 。 此 云 用 金 三 千 以 賜 壞 室 之 民 。 凡 有 三 事 : 「 貧 氓 萬 七 千 家 , 用 粟 九 十 七 萬 鍾 」 為 一 事 , 即 上 「 命 稟 巡 氓 , 家 有 布 縷 之 本 而 絕 食 者 , 使 有 終 月 之 委 , 絕 本 之 家 , 使 有 期 年 之 食 」 。 「 薪 橑 萬 三 千 乘 者 」 為 二 事 , 即 上 云 「 無 委 積 之 氓 , 與 之 薪 橑 」 也 。 「 懷 寶 二 千 七 百 家 , 用 金 三 千 」 者 為 三 事 , 即 上 「 命 柏 巡 氓 , 家 室 不 能 禦 者 予 之 金 」 是 也 。
〔 四 一 〕 則 虞 案 : 詩 羔 羊 「 退 食 自 公 」 , 鄭 云 : 「 退 食 , 謂 減 膳 也 。 」 後 漢 書 楊 秉 傳 注 同 。 孔 疏 引 孫 毓 云 : 「 自 非 天 災 , 無 減 膳 之 制 。 」 今 齊 霖 雨 十 七 日 , 故 景 公 退 食 , 與 詩 義 合 。 魯 詩 說 「 退 食 自 公 , 私 門 不 開 」 , 言 自 公 朝 退 而 就 食 , 非 退 歸 私 家 , 故 私 門 不 開 。 此 云 「 就 內 退 食 」 , 則 非 公 朝 , 與 魯 詩 違 。 晏 子 引 詩 , 其 義 多 與 毛 鄭 義 合 , 而 與 三 家 殊 , 有 涉 於 禮 制 者 尤 顯 。
〔 四 二 〕 則 虞 案 : 禮 記 曲 禮 「 士 無 故 不 徹 琴 瑟 」 , 注 : 「 憂 樂 不 相 干 也 。 故 , 謂 災 患 喪 病 。 」 云 士 , 亦 上 通 於 君 。 景 公 琴 瑟 不 張 , 鐘 鼓 不 陳 , 非 為 節 儉 , 實 卹 災 眚 也 。
〔 四 三 〕 孫 星 衍 云 : 「 『 虞 』 同 『 娛 』 。 」 ◎ 蘇 時 學 云 : 「 『 虞 』 或 『 慮 』 字 之 訛 。 」 ◎ 則 虞 案 : 蘇 說 是 。 「 留 」 者 , 「 流 」 之 同 音 假 借 , 考 工 記 「 寒 奠 體 則 張 而 不 流 」 , 注 : 「 流 , 移 也 。 」 此 云 「 足 以 留 思 慮 」 者 , 即 移 情 易 慮 之 謂 。 此 請 退 者 有 二 : 左 右 便 嬖 , 一 也 ; 可 令 舞 歌 以 移 情 者 , 二 也 。
〔 四 四 〕 孫 星 衍 云 : 「 爾 雅 釋 宮 : 『 堂 途 謂 之 陳 。 』 言 所 退 歌 舞 思 虞 之 人 謝 于 堂 下 而 去 。 」 ◎ 黃 以 周 云 : 「 謂 歌 舞 者 三 千 人 , 皆 謝 去 之 。 上 云 『 請 退 歌 舞 』 , 謂 此 。 」 ◎ 蘇 輿 云 : 「 孫 說 非 也 。 文 選 李 斯 上 秦 始 皇 書 李 善 注 : 『 下 陳 , 猶 後 列 也 , 』 謝 于 下 陳 , 猶 辭 去 不 與 于 後 列 耳 , 下 篇 『 願 得 充 數 乎 下 陳 』 , 是 其 證 。 」 ◎ 則 虞 案 : 蘇 說 是 也 。
〔 四 五 〕 盧 文 弨 云 : 「 當 是 予 以 三 日
、 四 日 之 限 。 」 ◎ 俞 樾 云 「 按 三 謂 三 日 , 四 謂 四 日 ; 人
則 以 三 日 為 期 , 士 則 稍 優 容 之 , 以 四 日 為 期 , 皆 使 得 辦
裝 也 。 」 ◎ 黃 以 周 云 : 「 當 依 元 刻 本 作 『 人 侍 三 , 士 侍
四 』 。 『 人 侍 』 『 士 侍 』 , 即 所 謂 『 嬖 御 人 』 『 嬖 御 士
』 也 , 『 三 』 『 四 』 , 人 數 。 『 出 之 關 外 』 , 謂 逐 去 之
。 上 云 『 請 退 左 右 』 , 謂 此 。 」 ◎ 則 虞 案 : 黃 說 近 是 。
景 元 鈔 本 「 人 待 」 「 士 待 」 皆 作 「 待 」 , 活 字 本 、 嘉 靖
本 下 「 待 」 字 作 「 侍 」 。
〔 一 〕 孫 星 衍 云 : 「 杜 , 姓 ; 扃 , 名 。 望 羊 , 猶 仿 佯 也 。 史 記 孔 子 世 家 『 眼 如 望 羊 』 , 集 解 : 『 王 肅 曰 : 「 望 羊 , 望 羊 視 也 。 」 』 」 ◎ 于 鬯 云 : 「 『 杜 扃 』 , 當 謂 門 關 閉 耳 。 說 文 戶 部 云 : 『 扃 , 外 閉 之 關 也 , 』 是 也 。 下 文 云 『 君 奚 故 不 朝 』 , 正 因 杜 扃 而 發 問 也 。 蓋 君 出 朝 必 門 闢 , 無 用 扃 杜 矣 。 孫 星 衍 音 義 云 : 『 杜 , 姓 , 扃 , 名 , 』 疑 非 。 又 云 : 『 望 羊 , 猶 仿 佯 也 , 』 或 云 望 羊 , 或 轉 是 人 名 。 」 ◎ 則 虞 案 : 孫 云 「 杜 姓 扃 名 」 固 臆 測 , 于 云 「 門 關 閉 」 , 亦 非 。 諸 侯 之 制 , 雉 門 內 曰 治 朝 , 路 門 內 曰 燕 朝 , 凡 朝 , 皆 指 治 朝 言 。 朝 于 治 朝 , 群 臣 辨 色 始 入 , 君 日 出 而 視 之 。 景 公 夜 發 不 朝 , 是 晨 興 未 蒞 治 朝 聽 政 無 疑 。 然 治 朝 無 堂 無 階 , 廷 之 前 更 無 門 戶 , 杜 門 云 者 , 自 無 門 之 可 杜 。 若 謂 指 雉 門 言 , 雉 門 為 諸 侯 之 正 門 , 屏 雉 門 內 , 所 謂 「 邦 君 樹 塞 門 」 者 是 , 自 亦 無 可 扃 者 。 于 說 不 可 從 。
〔 二 〕 群 書 拾 補 「 以 」 下 有 「 朝 」 字 , 盧 文 弨 云 「 舊 脫 」 。 ◎ 于 省 吾 云 : 「 盧 文 弨 謂 『 朝 』 字 舊 脫 , 按 無 『 朝 』 字 是 也 。 『 以 』 , 『 已 』 , 字 通 , 詳 經 傳 釋 詞 。 上 云 『 君 奚 故 不 朝 』 , 此 對 曰 『 君 夜 發 , 不 可 已 』 , 是 『 不 可 已 』 正 承 『 君 奚 故 不 朝 』 言 , 無 庸 意 補 『 朝 』 字 明 矣 。 」 ◎ 則 虞 案 : 黃 本 上 方 校 語 及 蘇 時 學 筆 話 俱 云 脫 「 朝 」 字 , 指 海 本 、 蘇 輿 本 皆 據 補 , 是 也 。 于 說 非 。 「 夜 發 」 者 , 盧 文 弨 云 : 「 謂 夜 不 寐 也 。 」
〔 三 〕 盧 文 弨 、 蘇 時 學 俱 云 「 據 」 下 「 扃 」 字 衍 文 。 ◎ 文 廷 式 云 : 「 扃 , 密 也 。 呂 覽 君 守 篇 : 『 扃 而 又 閉 天 之 用 密 , 』 是 『 扃 』 字 之 義 。 」
〔 四 〕 虞 者 , 蘇 時 學 云 : 「 歌 者 名 」 。 ◎ 則 虞 案 : 文 選 嘯 賦 注 引 晏 子 春 秋 : 「 虞 公 善 歌 , 以 新 聲 感 景 公 , 晏 子 退 朝 而 拘 之 。 」 又 注 云 : 「 漢 興 , 又 有 虞 公 , 即 劉 向 別 錄 曰 : 『 有 人 歌 賦 楚 漢 興 以 來 善 雅 歌 者 魯 人 虞 公 , 發 聲 清 哀 , 遠 動 梁 塵 。 』 」 是 虞 公 為 樂 人 善 歌 者 之 稱 。
〔 五 〕 宗 祝 , 孫 星 衍 云 「 官 名 」 。
〔 六 〕 則 虞 案 : 新 樂 者 , 指 變 齊 音 言 。
〔 七 〕 孫 星 衍 云 : 「 『 與 』 讀 如 『 豫 』 。 」
〔 八 〕 則 虞 案 : 元 刻 本 、 活 字 本 、 吳 勉 學 本 、 子 彙 本 皆 作 「 夫 樂 何 夫 必 攻 哉 」 , 黃 本 上 方 校 語 云 「 『 何 夫 』 之 『 夫 』 疑 。 」 楊 本 作 「 夫 樂 何 失 必 攻 哉 」 。 ( 黃 以 周 云 : 「 凌 本 作 『 夫 樂 何 失 必 攻 哉 』 , 蓋 楊 本 之 誤 。 」 ) 孫 星 衍 據 下 文 「 君 奚 輕 變 夫 故 哉 」 , 訂 「 攻 」 為 「 故 」 , 又 「 夫 」 「 必 」 乙 。 指 海 本 、 蘇 輿 本 同 。
〔 九 〕 劉 師 培 補 釋 云 : 「 『 政 亡 而 國 從 之 衰 』 為 句 , 『 之 』 下 『 國 』 字 衍 。 」
〔 一 十 〕 孫 星 衍 云 : 「 疑 有 脫 文 。 文 選 卷 五 引 此 書 『 桀 作 東 歌 南 音 』 , 當 在 此 。 」 ◎ 則 虞 案 : 元 本 、 活 字 本 、 嘉 靖 本 , 各 本 「 從 之 」 之 下 有 「 國 衰 臣 懼 君 之 逆 政 之 行 有 」 等 十 一 字 , 顧 廣 圻 云 : 「 以 下 十 一 字 , 在 下 章 『 惰 君 』 之 下 , 錯 誤 入 此 。 」
〔 一 一 〕 則 虞 案 : 史 記 殷 本 紀 : 「 於 是 使 師 涓 作 新 淫 聲 北 里 之 舞 , 靡 靡 之 樂 。 」 文 心 雕 龍 樂 府 篇 : 「 塗 山 歌 於 候 人 , 始 為 南 音 ; 有 娀 謠 乎 飛 燕 , 始 為 北 音 。 」 與 此 說 異 。
〔 一 二 〕 孫 星 衍 云 : 「 幽 厲 , 周 二 王
。 『 顧 夫 淫 以 鄙 』 , 『 里 』 『 鄙 』 『 為 』 韻 , 謂 二 王 所
作 之 音 。 」
〔 一 〕 則 虞 案 : 治 要 「 令 」 作 「 命 」 , 下 「 令 三 出 」 同 。
〔 二 〕 孫 星 衍 云 : 「 沈 啟 南 本 注 云 : 『 一 作 「 職 計 算 之 」 , 』 並 下 『 士 師 』 亦 同 。 」 ◎ 黃 以 周 云 : 「 『 職 計 莫 之 從 』 , 元 刻 本 同 。 校 語 云 : 『 一 本 作 「 職 計 算 之 」 , 』 下 『 士 師 』 同 。 」
〔 三 〕 則 虞 案 : 治 要 「 令 」 下 衍 「 之 」 字 。
〔 四 〕 王 念 孫 云 : 「 治 要 作 『 職 計 筴 之 , 士 師 筴 之 』 。 治 要 是 也 。 『 筴 』 , 隸 書 『 策 』 字 也 。 據 下 文 云 『 請 從 士 師 之 策 』 , 則 本 作 『 策 之 』 明 矣 。 ( 策 之 , 蓋 謂 以 策 書 諫 也 , 故 曰 『 請 從 士 師 之 策 。 』 ) 一 本 作 『 筭 之 』 者 , 俗 書 『 筭 』 字 或 作 『 ● 』 , 與 『 筴 』 字 相 似 也 , 故 『 筴 之 』 誤 為 『 ● 之 』 。 今 本 作 『 莫 之 從 』 者 , 『 筭 』 字 或 作 『 算 』 , 而 隸 書 從 『 竹 』 從 『 草 』 之 字 多 相 亂 , 故 『 算 』 字 或 書 作 『 莫 』 , 形 與 『 莫 』 相 似 , 故 『 算 之 』 又 誤 為 『 莫 之 』 。 後 人 不 解 『 莫 之 』 二 字 之 義 , 又 見 下 文 有 『 令 吏 必 從 』 之 語 , 因 加 『 從 』 字 , 以 曲 為 附 會 耳 。 」 ◎ 孫 詒 讓 札 迻 云 : 「 治 要 引 是 也 。 『 筴 』 與 『 策 』 同 , 下 文 云 『 請 從 士 師 之 策 』 可 證 。 」 ◎ 俞 樾 云 : 「 按 王 說 非 也 。 『 職 計 莫 之 從 』 『 士 師 莫 之 從 』 , 文 義 甚 明 ; 若 作 『 筴 之 』 , 則 義 轉 晦 矣 。 王 氏 謂 『 以 策 書 諫 』 , 無 論 以 策 書 諫 不 可 僅 謂 之 『 策 』 , 且 亦 豈 待 令 三 出 而 始 諫 乎 ? 令 三 出 而 莫 之 從 , 正 見 其 持 之 堅 ; 若 令 三 出 而 始 諫 , 轉 病 其 諫 之 晚 矣 。 蓋 晏 子 原 文 正 作 『 莫 之 從 』 , 傳 寫 奪 『 從 』 字 , 則 『 莫 之 』 二 字 于 義 未 足 , 後 人 因 下 文 有 『 請 從 士 師 之 策 』 句 , 以 意 妄 改 之 , 或 為 『 筴 』 , 或 為 『 算 』 。 禮 記 仲 尼 燕 居 篇 注 曰 : 『 策 , 謀 也 。 』 文 選 運 命 論 注 引 倉 頡 曰 : 『 算 , 計 也 。 』 是 『 策 』 『 算 』 義 相 近 ; 疑 下 文 『 請 從 士 師 之 策 』 或 作 『 請 從 士 師 之 算 』 , 後 人 各 據 所 見 本 改 之 耳 。 不 作 『 策 』 而 作 『 筴 』 者 , 因 『 策 』 字 之 形 與 『 莫 』 字 不 類 也 。 即 此 可 知 原 文 之 作 『 莫 』 矣 。 晏 子 曰 : 『 今 君 賞 讒 諛 之 民 , 而 令 吏 必 從 , 』 正 指 兩 『 莫 之 從 』 者 而 言 。 凡 古 書 之 義 , 必 求 其 安 , 未 可 喜 新 而 厭 故 也 。 」 ◎ 蘇 輿 云 : 「 下 文 『 君 正 臣 從 』 『 君 僻 臣 從 』 之 『 從 』 , 亦 是 承 『 莫 之 從 』 說 , 觀 於 文 曰 『 公 怒 』 , 曰 『 公 不 說 』 , 令 莫 之 從 , 斯 怒 而 不 說 耳 , 俞 說 是 也 。 」
〔 五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民 』 本 作 『 臣 』 , 凡 以 讒 諛 事 君 者 , 皆 臣 也 , 非 民 也 。 下 篇 云 : 『 景 公 信 用 讒 佞 , 賞 無 功 , 罰 不 辜 , 』 則 此 篇 之 萬 鍾 、 千 鍾 , 皆 是 賞 讒 諛 之 臣 , 而 非 賞 民 也 。 治 要 正 作 『 賞 讒 諛 之 臣 』 。 」 ◎ 蘇 輿 云 : 「 晏 子 文 本 作 『 民 』 , 不 必 從 治 要 作 『 臣 』 , 此 與 尚 書 盤 庚 『 于 民 』 之 『 民 』 同 訓 , 蓋 兼 臣 民 言 之 。 民 可 統 臣 , 臣 不 可 統 民 , 景 公 所 賞 , 祗 是 國 中 倖 嬖 之 人 , 如 酒 徒 ( 前 云 『 酒 徒 減 賜 』 , 可 見 平 日 原 有 重 賜 ) 御 夫 ( 後 云 『 欲 祿 御 夫 以 萬 鍾 』 可 證 ) 之 類 , 非 必 有 爵 位 之 貴 , 故 以 『 民 』 統 之 。 」 ◎ 則 虞 案 : 蘇 說 是 也 。 治 要 作 「 臣 」 者 , 避 太 宗 諱 。
〔 六 〕 則 虞 案 : 治 要 「 勸 」 作 「 親 」 。
〔 七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立 惡 』 本 作 『 去 惡 』 , 去 惡 斯 可 以 禁 暴 , 今 作 『 立 惡 』 , 則 文 義 相 反 矣 。 『 去 』 本 作 『 ● 』 , 『 立 』 本 作 『 ● 』 , 二 形 相 似 , 又 涉 上 句 『 立 愛 』 而 誤 也 。 治 要 正 作 『 去 惡 』 。 」 ◎ 俞 樾 云 : 「 按 王 說 非 也 。 此 『 惡 』 字 乃 愛 惡 之 惡 , 非 善 惡 之 惡 , 若 改 『 立 惡 』 為 『 去 惡 』 , 則 上 句 『 立 愛 』 之 文 又 不 可 通 , 必 改 為 『 立 善 』 始 得 矣 。 禮 記 祭 義 篇 : 『 立 愛 自 親 始 , 教 民 睦 也 ; 立 敬 自 長 始 , 教 民 順 也 。 』 此 云 『 立 愛 』 『 立 惡 』 , 義 與 彼 同 , 不 當 改 『 立 』 為 『 去 』 。 治 要 作 『 去 惡 』 , 乃 後 人 不 知 『 立 』 字 之 義 而 妄 改 之 耳 。 」 ◎ 陶 鴻 慶 云 : 「 俞 說 是 也 。 『 立 愛 』 『 立 惡 』 , 猶 言 『 立 賞 』 『 立 罰 』 , 下 文 『 明 所 愛 而 賢 良 眾 , 明 所 惡 而 邪 僻 滅 』 , 正 申 言 此 義 。
〔 八 〕 則 虞 案 : 治 要 作 「 平 治 」 。
〔 九 〕 則 虞 案 : 「 君 上 」 之 上 疑 有 「 今 」 字 。
〔 一 十 〕 則 虞 案 : 治 要 無 「 臣 懼 君 之 」 四 字 。
〔 一 一 〕 則 虞 案 : 治 要 有 「 矣 」 字 。
〔 一 二 〕 則 虞 案 : 治 要 無 「 國 內 之 祿
」 等 九 字 , 此 句 似 殘 缺 。
〔 一 〕 則 虞 案 : 綿 眇 閣 本 此 章 誤 連 上 章 。
〔 二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冊 府 元 龜 二 百 五 十 三 『 信 』 作 『 任 』 。 」
〔 三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元 龜 『 望 』 作 『 望 見 』 。 」 ◎ 則 虞 案 「 望 」 當 讀 如 詩 都 人 士 「 萬 民 所 望 」 之 「 望 」 謂 仰 望 , 非 望 見 也 , 元 龜 誤 。
〔 四 〕 孫 星 衍 云 : 「 『 說 』 , 今 本 作 『 悅 』 , 非 。 本 書 多 作 『 說 』 , 據 以 訂 正 。 」 ◎ 則 虞 案 : 「 今 與 左 右 」 , 楊 本 『 今 』 作 『 令 』 。
〔 五 〕 孫 星 衍 云 : 「 比 死 , 言 將 及 死 也 。 」 ◎ 蘇 輿 云 「 即 唐 風 『 且 以 喜 樂 , 宛 其 死 矣 』 意 。 」 ◎ 則 虞 案 : 蘇 說 不 盡 合 , 見 下 釋 。
〔 六 〕 孫 星 衍 云 : 「 說 文 : 『 黥 , 墨 在 面 也 。 』 言 不 為 樂 , 僅 愈 罪 人 , 猶 二 世 云 『 監 門 之 養 』 。 墨 者 守 門 , 蓋 古 有 是 語 , 一 本 作 『 黔 』 。 」 ◎ 蘇 輿 云 : 「 愈 , 猶 安 養 , 意 為 仁 乃 安 民 之 事 。 『 黥 』 當 為 『 黔 』 , 黔 民 即 黎 民 , 言 吾 但 勉 為 樂 耳 , 不 欲 為 仁 以 為 安 民 之 事 也 。 下 文 云 云 , 正 申 明 此 意 。 孫 說 疑 非 。 」 ◎ 則 虞 案 : 蘇 說 恐 非 。 此 句 當 合 上 句 觀 之 , 此 之 「 黥 民 」 , 即 上 句 之 「 比 死 者 」 也 ; 此 讒 佞 之 人 極 言 之 辭 , 比 死 者 且 勉 為 喜 樂 , 我 何 能 依 為 仁 義 之 行 , 僅 勝 於 刑 人 也 哉 。 黃 本 「 黥 」 作 「 黯 」 , 誤 。
〔 七 〕 蘇 輿 云 : 「 左 傳 作 『 內 寵 之 妾 , 肆 奪 於 市 , 外 寵 之 臣 , 僭 令 于 鄙 』 。 」 ◎ 則 虞 案 : 見 左 昭 三 十 年 傳 晏 子 對 齊 侯 之 言 。 綿 眇 閣 本 重 「 之 」 字 。
〔 八 〕 孫 星 衍 云 : 「 『 荷 』 讀 如 『 苛 』 , 經 典 多 以 『 荷 』 為 『 苛 』 。 」 ◎ 洪 頤 烜 云 : 「 『 荷 』 即 『 苛 』 字 , 禮 記 檀 弓 『 下 無 苛 政 』 , 釋 文 : 『 本 亦 作 「 荷 」 。 』 左 氏 昭 十 三 年 傳 『 苛 慝 不 作 』 , 釋 文 『 「 荷 」 本 或 作 「 荷 」 。 』 隸 釋 衡 方 碑 『 糾 剔 荷 忒 』 , 街 彈 碑 『 吏 無 荷 擾 之 煩 』 , 『 苛 』 皆 作 『 荷 』 。 」
〔 九 〕 則 虞 案 : 約 者 , 猶 言 貧 困 也 。 論 語 「 不 可 以 久 處 約 」 , 皇 疏 : 「 貧 困 也 , 」 是 其 證 。
〔 一 十 〕 于 省 吾 云 : 「 王 念 孫 謂 『 尤 佚 』 即 『 溢 尤 』 , 是 也 。 按 『 姦 驅 』 不 詞 , 『 姦 驅 』 本 應 作 『 姦 匿 』 , 『 匿 』 古 『 慝 』 字 。 蓋 『 匿 』 字 訛 作 『 區 』 , 後 人 不 解 而 改 為 『 驅 』 耳 。 」 ◎ 則 虞 案 : 「 姦 驅 」 之 「 驅 」 , 疑 為 「 區 」 之 假 字 。 荀 子 大 略 注 「 區 , 藏 也 , 」 姦 人 之 所 藏 , 故 曰 「 姦 驅 」 。 左 傳 「 道 殣 相 望 , 而 女 富 溢 尤 」 , 句 法 正 同 。 「 富 」 與 「 藏 」 義 亦 近 , 「 尤 佚 」 即 「 溢 尤 」 , 謂 益 甚 也 。
〔 一 一 〕 盧 文 弨 云 : 「 『 奄 』 『 掩 』 同 。 」 ◎ 則 虞 案 : 蘇 時 學 說 合 。
〔 一 二 〕 王 念 孫 云 「 按 『 蔽 』 者 , 擁 蔽 ; 『 諂 』 者 , 諂 諛 ; 二 字 義 不 相 近 , 不 當 以 『 蔽 諂 』 連 文 。 『 諂 』 當 為 『 』 , 字 之 誤 也 , 『 』 讀 若 『 滔 』 , 滔 者 , 惑 也 , 謂 隱 其 情 , 掩 其 惡 , 以 蔽 惑 其 君 也 。 爾 雅 『 蠱 , 滔 疑 也 』 , 疑 即 惑 也 。 管 子 五 輔 篇 曰 : 『 上 滔 君 上 , 而 下 惑 百 姓 。 』 」
〔 一 三 〕 則 虞 案 : 若 , 猶 彼 也 。
〔 一 四 〕 王 念 孫 云 : 「 『 之 』 字 衍 。 」 ◎ 則 虞 案 : 有 「 之 」 字 義 亦 通 , 不 為 衍 。
〔 一 五 〕 則 虞 案 : 元 刻 本 、 活 字 本 、 嘉 靖 本 作 「 而 馬 」 , 綿 眇 閣 本 、 吳 勉 學 本 、 吳 刻 乙 。
〔 一 六 〕 王 念 孫 云 : 「 姓 韓 名 子 休 。 」 ◎ 孫 詒 讓 云 : 「 韓 非 子 外 儲 說 左 上 云 : 『 齊 景 公 遊 少 海 , 傳 騎 從 中 來 謁 曰 : 「 嬰 疾 甚 , 且 死 , 恐 公 後 之 。 」 景 公 曰 : 「 趨 駕 煩 且 之 乘 , 」 使 騶 子 韓 樞 御 之 。 』 此 韓 子 休 疑 即 彼 騶 子 韓 樞 也 。 」
〔 一 七 〕 王 念 孫 云 : 「 案 『 順 教 』 即 『 訓 教 』 。 」 ◎ 蘇 輿 云 : 「 王 說 非 。 言 不 能 順 承 其 教 以 至 此 極 。 『 順 』 固 有 『 訓 』 義 , 而 非 此 之 所 謂 『 順 』 也 。 」 ◎ 則 虞 案 : 此 句 與 上 文 「 望 聖 人 而 信 其 教 」 而 來 , 「 不 能 順 教 」 , 即 不 能 信 其 教 。 「 以 至 此 極 」 , 加 深 言 之 耳 。
〔 一 八 〕 孫 星 衍 云 : 「 言 棄 國 而 去 。 」 ◎ 蘇 時 學 云 : 「 當 作 『 而 焉 往 』 。 」
〔 一 九 〕 蘇 輿 云 : 「 而 , 猶 汝 也 。 」
〔 一 〕 孫 星 衍 云 : 「 翟 王 之 子 名 羡 。 」
〔 二 〕 盧 文 弨 云 : 「 『 以 』 下 似 當 有 『 干 景 公 』 三 字 。 」 ◎ 蘇 輿 云 「 『 干 』 『 于 』 形 近 , 此 疑 傳 寫 者 誤 以 『 干 』 為 『 于 』 , 遂 謬 加 『 臣 』 字 於 上 耳 。 『 臣 』 字 當 衍 , 盧 臆 增 , 未 可 從 。 」 ◎ 于 鬯 云 「 『 駕 』 下 當 有 『 八 』 字 , 蓋 即 因 『 公 』 字 上 首 正 『 八 』 字 , 傳 寫 脫 去 一 『 八 』 字 耳 。 下 文 云 『 夫 駕 八 固 非 制 也 , 今 又 重 此 , 其 為 非 制 不 滋 甚 乎 』 , 則 此 文 作 『 以 重 駕 八 』 顯 甚 。 重 駕 八 者 , 即 駕 八 而 又 重 之 , 謂 十 六 馬 也 。 第 曰 『 以 重 駕 』 , 則 義 不 白 。 」
〔 三 〕 孫 星 衍 云 : 「 嬰 子 , 景 公 之 妾 也 。 」
〔 四 〕 陶 鴻 慶 云 : 「 『 乎 』 當 為 『 子 』 字 之 誤 , 故 晏 子 曰 『 駕 御 之 事 , 臣 無 職 焉 』 。 」 ◎ 則 虞 案 : 示 , 猶 寘 也 , 陳 也 , 使 翟 王 子 羨 陳 之 , 作 「 乎 」 義 通 。
〔 五 〕 陶 鴻 慶 云 : 「 『 一 』 疑 為 『 美 』 之 壞 字 , 下 文 云 『 且 君 苟 美 樂 之 , 國 必 眾 為 之 』 , 又 云 『 君 苟 美 樂 之 , 諸 侯 必 或 效 我 』 , 並 其 證 。 」 ◎ 則 虞 案 : 黃 本 上 方 校 語 云 : 「 『 是 』 下 疑 脫 『 以 』 字 , 」 非 也 。 如 有 「 以 」 字 , 與 「 其 足 乎 」 語 氣 不 合 。 「 是 」 字 恐 衍 文 。 歸 有 光 評 點 本 自 「 欲 」 字 截 讀 , 義 亦 通 。
〔 六 〕 孫 星 衍 云 : 「 衛 國 之 士 姓 東 野 , 荀 子 哀 公 篇 : 『 定 公 問 於 顏 淵 曰 : 「 東 野 子 之 善 馭 乎 ? 」 』 又 曰 : 『 東 野 畢 之 馬 失 , 』 未 知 即 其 人 否 。 」
〔 七 〕 盧 文 弨 云 : 「 『 曰 』 訛 。 」 ◎ 黃 以 周 云 : 「 『 曰 』 字 誤 。 元 刻 本 作 『 因 』 。 」 ◎ 則 虞 案 : 黃 說 非 是 。 元 刻 本 作 「 曰 」 , 不 作 「 因 」 , 作 「 因 」 者 , 吳 勉 學 本 如 是 。 活 字 本 、 嘉 靖 本 、 綿 眇 閣 本 、 子 彙 本 、 凌 本 、 楊 本 皆 作 「 曰 」 , 不 作 「 因 」 , 以 文 氣 觀 之 , 作 「 曰 」 者 意 自 順 。 「 公 曰 不 說 」 者 , 非 實 不 說 , 因 嬰 子 之 不 說 而 詭 稱 曰 不 說 ; 下 云 「 公 因 說 之 」 , 公 初 不 悅 , 因 嬰 子 而 說 之 , 為 請 厚 祿 而 許 之 , 故 用 「 因 」 字 , 義 各 有 當 , 情 意 自 見 。 此 「 曰 」 字 非 訛 。
〔 八 〕 則 虞 案 : 此 句 有 二 讀 : 楊 慎 、 歸 有 光 自 「 御 」 字 截 ; 凌 本 自 「 夫 」 字 截 , 是 也 。 下 云 「 以 祿 御 夫 以 蓄 怨 」 是 「 御 夫 」 連 文 之 證 。
〔 九 〕 孫 星 衍 云 : 「 『 狹 』 當 為 『 陝 』 , 說 文 『 隘 也 , 』 玉 篇 『 陝 』 作 『 狹 』 。 」
〔 一 十 〕 則 虞 案 : 自 「 君 」 字 逗 , 「 一 」 疑 衍 文 。
〔 一 一 〕 黃 以 周 云 : 「 『 飢 』 當 從 元 刻 作 『 饑 』 。 」 ◎ 則 虞 案 : 活 字 本 、 楊 本 、 凌 刻 、 歸 有 光 評 本 、 吳 本 、 指 海 本 皆 作 「 饑 」 。
〔 一 二 〕 則 虞 案 : 黃 本 「 先 君 」 作 「 先 王 」 。
〔 一 三 〕 則 虞 案 : 上 下 文 皆 稱 「 君 」 , 不 稱 「 公 」 , 此 「 公 」 字 當 為 「 君 」 字 之 誤 。
〔 一 四 〕 孫 星 衍 云 : 「 小 雅 采 菽 之 詩 , 『 誡 』 作 『 屆 』 , 箋 : 『 極 也 。 』 按 : 當 從 此 。 說 文 : 『 誡 , 敕 也 。 』 」 ◎ 王 念 孫 曰 「 按 孫 說 非 也 。 晏 子 引 詩 亦 作 『 屆 』 , 今 作 『 誡 』 者 , 俗 音 亂 之 也 。 『 屆 』 者 , 至 也 , 『 君 子 所 屆 』 者 , 君 子 至 也 , 『 所 』 , 語 詞 耳 。 ( 說 見 釋 詞 。 按 『 君 子 』 , 謂 來 朝 之 諸 侯 也 。 鄭 箋 : 『 屆 , 極 也 , 諸 侯 將 朝 王 則 驂 乘 , 乘 四 馬 而 往 , 此 之 服 飾 , 君 子 法 制 之 極 也 。 』 與 詩 意 不 合 。 ) 若 改 『 屆 』 為 『 誡 』 , 而 訓 為 誡 敕 , 則 其 不 可 通 者 有 二 : 『 屆 』 字 以 由 為 聲 ( 『 由 』 古 , 『 塊 』 字 , 於 古 音 屬 至 部 ) , 於 古 音 屬 至 部 , 其 上 聲 則 為 旨 部 , 其 入 聲 則 為 質 部 。 詩 中 用 『 屆 』 字 者 , 小 雅 節 南 山 與 『 惠 』 、 『 戾 』 、 『 闋 』 為 韻 , 小 弁 與 『 嘒 』 『 淠 』 『 寐 』 為 韻 , 采 菽 與 『 淠 』 、 『 嘒 』 、 『 駟 』 為 韻 , 大 雅 瞻 l 與 『 疾 』 為 韻 。 以 上 與 『 屆 』 為 韻 之 字 , 古 音 皆 在 至 部 。 若 『 誡 』 字 則 以 『 戒 』 為 聲 , 于 古 音 屬 志 部 , 其 上 聲 則 為 止 部 , 其 入 聲 則 為 職 部 。 詩 中 用 『 戒 』 字 者 , 小 雅 采 薇 與 『 翼 』 、 『 服 』 、 『 棘 』 為 韻 , 大 田 與 『 事 』 、 『 耜 』 、 『 畝 』 為 韻 , 大 雅 常 武 與 『 國 』 為 韻 , 易 震 象 傳 與 『 得 』 為 韻 , 楚 辭 天 問 與 『 代 』 為 韻 。 以 上 與 『 戒 』 為 韻 之 字 , 古 音 皆 在 志 部 。 此 兩 部 之 音 , 今 人 讀 之 相 近 , 而 古 音 則 絕 不 相 通 , 至 於 老 莊 諸 子 , 無 不 皆 然 。 此 非 精 于 三 代 兩 漢 之 音 者 , 固 不 能 辨 也 。 今 改 『 屆 』 為 『 誡 』 也 , 則 與 『 淠 』 『 嘒 』 、 『 駟 』 之 音 不 協 。 此 其 不 可 通 者 一 也 。 下 文 云 : 『 夫 駕 八 , 固 非 制 也 , 今 又 重 此 , 其 為 非 制 也 , 不 滋 甚 乎 。 』 是 晏 子 之 意 , 謂 古 之 諸 侯 所 駕 不 過 四 馬 , 今 駕 八 則 非 制 矣 , 況 又 倍 之 乎 。 故 引 詩 『 載 驂 載 駟 』 云 云 以 諫 也 。 若 云 『 載 驂 載 駟 , 君 子 所 誡 』 , 則 三 馬 、 四 馬 亦 當 誡 矣 , 三 馬 四 馬 當 誡 , 則 諸 侯 但 可 駕 兩 馬 矣 , 豈 其 然 乎 ! 此 其 不 可 通 者 二 也 。 檢 王 伯 厚 詩 考 所 載 異 字 。 曾 無 『 君 子 所 誡 』 之 文 , 蓋 伯 厚 所 見 本 尚 未 誤 作 『 誡 』 也 , 乃 反 以 子 書 中 之 誤 字 為 是 , 而 以 經 文 為 非 , 見 異 思 遷 而 不 顧 其 安 , 是 惑 也 。 」 ◎ 蘇 輿 云 : 「 王 說 是 。 馬 瑞 辰 釋 詩 引 此 , 遂 據 以 為 假 借 字 , 殆 不 然 歟 ! 」
〔 一 五 〕 則 虞 案 : 「 八 固 非 制 也 」 者 , 謂 古 無 此 制 也 。 夏 制 , 天 子 始 六 馬 , 荀 卿 言 「 六 馬 仰 秣 」 , 公 羊 言 「 天 子 駕 六 」 , 白 虎 通 言 天 子 之 馬 六 , 示 有 事 于 天 地 四 方 。 蓋 言 夏 制 也 。 商 周 損 之 以 四 , 商 頌 「 八 鸞 鎗 鎗 」 , 詩 車 攻 、 吉 日 「 四 牡 龐 龐 」 , 「 四 牡 孔 阜 」 , 皆 天 子 之 事 也 。 後 世 又 復 用 六 馬 。 史 記 稱 始 皇 以 水 數 制 乘 六 馬 , 西 京 賦 「 天 子 駕 雕 軫 六 駿 」 , 是 後 世 之 制 亦 無 八 馬 , 故 曰 非 制 。
〔 一 六 〕 則 虞 案 : 諸 侯 之 大 夫 , 大 事 駕 四 , 詩 采 虯 言 方 叔 , 曰 「 乘 其 四 騏 」 , 四 牡 言 使 臣 , 曰 「 四 牡 騑 騑 , 不 嫌 與 天 子 諸 侯 同 數 。 惟 天 子 乘 龍 , 諸 侯 乘 騋 , 大 夫 乘 駒 , 是 其 異 耳 。 大 夫 小 事 駕 二 , 左 襄 二 十 七 年 傳 「 陳 成 子 以 乘 車 兩 馬 賜 顏 涿 聚 之 子 , 晏 子 解 右 驂 以 遺 越 石 是 也 。 此 云 「 國 必 眾 為 之 」 者 , 言 大 夫 以 上 皆 效 之 用 十 六 馬 也 。 「 用 馬 數 倍 」 者 , 言 大 夫 四 馬 , 今 用 十 六 馬 , 則 增 馬 四 倍 , 故 云 。
〔 一 七 〕 張 純 一 引 墨 子 非 命 中 篇 「 昔 者 三 代 之 暴 王 , 不 繆 其 耳 目 之 淫 , 不 顧 其 國 家 百 姓 之 政 」 , 義 同 。
〔 一 八 〕 陶 鴻 慶 云 : 「 『 遠 』 下 疑 脫 『 人 』 字 。 」
〔 一 九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 以 』 疑 『 此 』 訛 。 」 ◎ 陶 鴻 慶 云 「 『 蓄 怨 』 上 當 有 「 此 所 」 二 字 , 上 文 云 『 此 非 所 以 子 民 、 彰 名 、 致 遠 、 親 鄰 國 之 道 也 』 , 詞 有 反 正 , 而 文 例 正 同 。 」
〔 二 十 〕 孫 星 衍 云 : 「 大 雅 瞻 l 之 詩 。 」 ◎ 則 虞 案 : 晏 子 春 秋 引 詩 與 毛 詩 多 合 , 說 已 見 前 。 魯 詩 『 哲 』 作 『 悊 』 , 列 女 傳 、 漢 書 谷 永 傳 引 瞻 l 皆 作 『 悊 』 , 此 作 『 哲 』 , 亦 毛 詩 文 。
〔 二 一 〕 盧 文 弨 云 : 「 元 刻 作 『 免 』
, 疑 是 『 克 』 誤 。 」 ◎ 黃 以 周 引 俞 樾 說 云 : 「 『 免 』 疑
作 『 勉 』 。 」 ◎ 則 虞 案 : 活 字 本 、 嘉 靖 本 、 吳 刻 本 皆 作
「 免 」 , 吳 勉 學 本 、 子 彙 本 、 楊 本 、 凌 本 、 歸 評 本 、 皆
作 為 「 思 」 。 作 「 思 」 義 亦 通 。
〔 一 〕 孫 星 衍 云 : 「 公 子 嘉 、 公 子 駒 、 公 子 黔 、 公 子 鉏 、 公 子 陽 生 。 時 荼 尚 未 生 。 」 ◎ 則 虞 案 : 史 記 作 「 公 子 壽 、 駒 、 黔 、 駔 、 陽 生 。 索 隱 云 : 「 凡 五 公 子 。 」
〔 二 〕 則 虞 案 : 「 傅 」 , 元 本 、 活 字 本 、 嘉 靖 本 、 吳 懷 保 本 皆 誤 作 「 傳 」 , 下 「 召 其 傅 」 亦 誤 。 「 有 車 百 乘 者 」 , 謂 大 夫 也 , 孟 子 梁 惠 王 趙 注 : 「 百 乘 之 家 , 謂 大 國 之 卿 , 食 采 邑 有 兵 車 百 乘 之 富 者 也 , 若 齊 崔 , 衛 甯 , 晉 六 卿 等 。 」
〔 三 〕 孫 星 衍 云 : 「 言 以 所 傅 之 善 者 為 世 子 也 。 」 ◎ 則 虞 案 : 公 召 其 傅 , 乃 召 傅 者 五 人 , 分 別 召 而 謂 之 也 。 「 而 」 即 「 汝 」 , 謂 以 汝 所 傅 者 為 太 子 也 , 故 晏 子 以 離 樹 別 黨 諫 之 。
〔 四 〕 俞 樾 云 : 「 按 『 今 有 之 家 』 , 文 義 未 明 。 上 文 云 : 『 景 公 有 男 子 五 人 , 所 使 傅 之 者 , 皆 有 車 百 乘 者 也 , 』 疑 此 當 云 『 今 有 車 百 乘 之 家 』 , 傳 寫 奪 之 耳 。 」 ◎ 于 省 吾 云 : 「 按 俞 說 非 是 。 之 , 猶 是 也 , 詳 經 傳 釋 詞 。 是 家 即 承 上 文 『 有 車 百 乘 者 』 言 , 非 有 奪 文 也 。 」 ◎ 則 虞 案 : 黃 本 上 方 校 語 云 : 「 句 可 疑 。 」
〔 五 〕 孫 星 衍 云 : 「 已 樹 太 子 而 離 間 之 , 又 別 立 黨 。 」
〔 六 〕 則 虞 案 : 「 願 君 」 , 元 刻 本
作 「 顧 君 」 , 活 字 本 、 嘉 靖 本 、 吳 勉 學 本 、 子 彙 本 、 楊
本 、 凌 本 仍 作 「 顧 」 。 吳 懷 保 本 作 「 願 」 , 顧 校 亦 作 「
願 」 。
〔 一 〕 則 虞 案 : 楊 本 缺 。 此 齊 人 之 言 也 。 公 羊 傳 記 齊 事 獨 翔 實 , 晏 子 齊 人 , 記 之 者 亦 齊 人 , 故 於 齊 事 往 往 與 公 羊 合 。 此 章 曰 : 「 若 夫 恃 讒 諛 以 事 君 者 , 不 足 以 責 信 , 」 有 所 指 而 言 , 其 事 惟 公 羊 有 之 。 哀 六 年 傳 : 「 景 公 謂 陳 乞 曰 : 『 吾 欲 立 舍 , 何 如 ? 』 陳 乞 曰 : 『 所 樂 乎 為 君 者 , 欲 立 之 則 立 之 , 不 欲 立 則 不 立 。 君 如 欲 立 之 , 則 臣 請 立 之 。 』 陽 生 謂 陳 乞 曰 : 『 吾 聞 子 蓋 將 不 欲 立 我 也 。 』 陳 乞 曰 : 『 夫 千 乘 之 主 , 將 廢 正 而 立 不 正 , 必 殺 正 者 。 吾 不 立 子 者 , 所 以 生 子 者 也 。 走 矣 ! 』 與 之 玉 節 而 走 之 。 」 後 果 陳 乞 立 陽 生 而 弒 荼 , 所 謂 讒 諛 不 足 信 者 殆 謂 此 ( 與 左 氏 傳 異 ) 。 又 曰 : 「 臣 恐 後 人 之 有 因 君 之 過 以 資 其 邪 , 廢 少 而 立 長 以 成 其 利 者 , 」 此 亦 指 陳 乞 言 也 。 廢 少 , 殺 荼 也 ; 立 長 , 立 陽 生 也 。 成 其 利 , 田 氏 因 專 齊 政 。 據 此 , 足 以 與 公 羊 互 發 , 清 人 治 公 羊 者 , 惜 俱 未 之 及 。
〔 二 〕 孫 星 衍 云 : 「 括 地 志 : 『 淳 于 國 , 在 密 州 安 丘 縣 東 北 二 十 里 。 』 」
〔 三 〕 孫 星 衍 云 : 「 左 傳 『 鬻 姒 之 子 荼 嬖 。 』 服 虔 注 : 『 鬻 姒 , 景 公 妾 , 淳 于 人 所 納 , 』 蓋 本 此 。 ( 惠 棟 云 : 『 未 詳 所 出 』 , 誤 。 ) 史 記 齊 世 家 : 『 景 公 寵 妾 芮 姬 。 』 」 ◎ 則 虞 案 : 左 傳 作 姓 「 姒 」 , 史 記 作 「 芮 」 。 鄒 誕 生 本 作 「 芮 姁 」 , 見 史 記 索 隱 。
〔 四 〕 孫 星 衍 云 : 「 公 羊 傳 作 『 舍 』 , 音 相 近 。 左 傳 云 『 安 孺 子 』 , 史 記 作 『 晏 』 。 」 ◎ 則 虞 案 : 孫 云 公 羊 者 , 見 公 羊 哀 公 六 年 傳 文 , 「 音 相 近 」 者 , 「 荼 」 「 舍 」 古 音 同 部 也 。 穀 梁 傳 亦 作 「 荼 」 , 音 舒 。 左 傳 「 安 孺 子 」 者 , 為 左 傳 哀 公 六 年 傳 文 。 竊 疑 此 當 云 「 生 子 荼 」 , 「 孺 」 字 後 人 誤 增 。 史 記 齊 世 家 : 「 景 公 寵 妾 芮 姬 生 子 荼 , 下 文 始 云 : 「 太 子 荼 立 , 是 為 晏 孺 子 。 」 又 書 「 晏 孺 子 元 年 春 」 。 左 哀 六 年 「 以 安 孺 子 如 賴 」 , 亦 即 位 後 文 。 此 始 生 , 故 不 當 有 「 孺 」 字 。
〔 五 〕 則 虞 案 : 左 傳 哀 公 五 年 傳 : 「 諸 子 鬻 姒 之 子 荼 嬖 , 諸 大 夫 恐 其 為 大 子 也 , 言 於 公 曰 : 『 君 之 齒 長 矣 , 未 有 大 子 , 若 之 何 ? 』 公 曰 : 『 二 三 子 間 於 憂 虞 , 則 有 疾 疢 , 亦 姑 謀 樂 , 何 憂 於 無 君 ! 』 公 疾 , 使 國 惠 子 、 高 昭 子 立 荼 , 寘 群 公 子 於 萊 。 」 史 記 齊 世 家 同 , 俱 無 諸 臣 謀 廢 陽 生 之 明 文 。 惟 左 傳 有 鮑 子 「 孺 子 牛 」 之 對 , 史 記 有 「 景 公 之 命 」 云 云 。 諸 臣 之 謀 , 或 亦 有 之 , 可 與 此 互 證 。
〔 六 〕 則 虞 案 : 此 誤 也 。 史 記 景 公 四 十 八 年 , 書 「 是 歲 晏 嬰 卒 」 , 五 十 八 年 荼 始 生 , 去 晏 子 之 死 有 十 載 , 安 有 告 晏 子 之 事 ! 追 敘 者 未 之 審 耳 。
〔 七 〕 則 虞 案 : 治 要 無 「 曰 」 字 , 黃 本 「 可 」 下 有 「 也 」 字 。
〔 八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置 大 』 本 作 『 置 子 』 , 今 本 『 子 』 作 『 大 』 者 , 後 人 不 曉 『 子 』 字 之 義 而 妄 改 之 也 。 『 子 』 , 即 太 子 也 , 『 置 子 立 少 』 , 謂 廢 太 子 而 立 少 子 也 。 上 章 公 謂 五 子 之 傅 曰 : 『 勉 之 ! 將 以 而 所 傅 為 子 , 』 本 章 曰 : 『 立 子 有 禮 , 故 孽 不 亂 宗 , 』 皆 其 明 證 矣 。 治 要 正 作 『 置 子 立 少 』 。 」 ◎ 俞 樾 云 : 「 按 王 說 非 也 。 下 文 云 『 廢 長 立 少 , 不 可 以 教 下 , 』 又 云 : 『 今 君 用 讒 人 之 謀 , 聽 亂 夫 之 言 也 , 廢 長 立 少 , 臣 恐 後 人 之 有 因 君 之 過 以 資 其 邪 , 廢 少 而 立 長 , 以 成 其 利 者 , 』 並 以 『 長 』 『 少 』 對 言 , 則 此 文 亦 當 作 『 置 大 立 少 』 。 國 語 周 語 曰 : 『 是 以 小 怨 置 大 德 也 , 』 韋 注 曰 : 『 置 , 猶 廢 也 。 』 然 則 置 大 立 少 , 猶 云 廢 大 立 少 , 正 與 廢 長 立 少 同 義 。 晏 子 原 文 疑 本 作 『 置 大 立 小 , 亂 之 本 也 』 , 『 大 』 與 『 小 』 對 , 猶 『 長 』 與 『 少 』 對 也 。 後 人 因 下 文 『 立 少 』 字 兩 見 , 因 亦 改 為 『 立 少 』 耳 。 『 少 』 『 小 』 音 義 並 相 近 , 故 易 淆 亂 。 儀 禮 鄉 飲 酒 禮 『 主 人 少 退 』 , 注 云 : 『 少 退 , 少 避 , 』 釋 文 作 『 小 避 』 。 特 牲 饋 食 禮 『 挂 于 季 指 』 , 注 云 : 『 季 , 小 也 , 』 釋 文 作 『 季 少 』 。 並 其 證 也 。 王 氏 不 知 『 少 』 為 『 小 』 字 之 誤 , 而 反 以 『 置 大 』 為 『 置 子 』 , 失 之 矣 。 」
〔 九 〕 孫 星 衍 云 : 「 今 本 脫 一 『 生 』 字 , 以 意 增 。 陽 生 , 悼 公 。 」 ◎ 王 念 孫 云 : 「 孫 加 『 生 』 字 , 非 也 。 此 文 本 作 『 夫 陽 生 長 而 國 人 戴 之 』 , 言 陽 生 長 於 荼 而 為 國 人 所 戴 也 。 今 本 『 長 而 』 誤 作 『 而 長 』 , 又 加 『 生 』 字 於 其 上 , 則 贅 矣 。 群 書 治 要 正 作 『 夫 陽 生 長 而 國 人 戴 之 』 。 」 ◎ 蘇 時 學 曰 : 「 案 當 作 『 陽 生 長 而 國 人 戴 之 』 , 孫 本 重 『 生 』 字 , 亦 是 。 」
〔 一 十 〕 孫 星 衍 云 : 「 言 陽 生 雖 為 君 , 荼 亦 得 享 聲 色 而 無 患 也 。 」
〔 一 一 〕 則 虞 案 : 黃 本 「 賊 」 作 「 殘 」 。
〔 一 二 〕 黃 以 周 云 : 「 元 刻 脫 『 為 』 字 。 」 ◎ 則 虞 案 : 活 字 本 、 吳 刻 均 脫 ; 嘉 靖 本 、 綿 眇 閣 本 、 吳 勉 學 本 、 吳 懷 保 本 、 子 彙 本 、 凌 本 均 有 「 為 」 字 。 又 治 要 作 「 以 為 義 失 而 憂 」 。
〔 一 三 〕 蘇 輿 云 : 「 『 恃 』 , 治 要 作 『 持 』 。 」
〔 一 四 〕 蘇 輿 云 : 「 治 要 無 『 聽 』 字 『 也 』 字 文 義 較 適 。 此 『 也 』 字 係 羨 文 。 」
〔 一 五 〕 則 虞 案 : 治 要 無 「 君 」 字 ,
與 「 立 陽 生 」 作 一 句 讀 , 下 文「
殺 陽 生 , 立 簡 公 」 與 此 文 句 相 同 ,
有 「 君 」 字 者 是 。
〔 一 六 〕 孫 星 衍 云 : 「 田 氏 , 陳 乞 、
陳 常 也 。 『 田 』 『 陳 』 聲 相 近 , 經 典 通 用 。 乞 弒 荼 , 常
弒 簡 公 者 , 陽 生 則 鮑 牧 所 弒 , 以 為 田 氏 者 , 乞 使 之 。 」
◎ 則 虞 案 : 田 氏 殺 君 荼 , 見 春 秋 哀 公 六 年 經 傳 。 弒 荼 者
, 朱 毛 陽 生 ; 春 秋 書 陳 乞 者 , 所 以 著 禍 由 乞 始 , 此 云 與
春 秋 合 。 殺 陽 生 見 哀 十 年 經 。 簡 公 , 即 悼 公 子 壬 , 亦 景
公 子 。 史 記 齊 世 家 : 「 田 常 弒 簡 公 于 } 州 , 田 常 乃 立 簡
公 弟 驁 , 是 為 平 公 。 平 公 即 位 , 田 常 相 之 , 專 齊 之 政 。
平 公 卒 , 子 宣 公 積 立 。 宣 公 卒 , 子 康 公 貸 立 。 康 公 十 九
年 , 田 常 曾 孫 田 和 始 為 諸 侯 , 遷 康 公 海 濱 。 二 十 六 年 ,
康 公 卒 , 呂 氏 遂 絕 其 嗣 , 田 氏 卒 有 齊 國 。 」
〔 一 〕 則 虞 案 : 黃 本 、 楊 本 此 章 下 有 景 公 飲 酒 樂 及 景 公 至 自 畋 、 景 公 賞 賜 及 後 宮 三 章 , 與 元 本 不 同 。
〔 二 〕 孫 星 衍 云 : 「 說 文 : 『 疥 , 搔 也 。 』 顏 之 推 家 訓 以 為 『 痎 』 字 。 左 傳 昭 二 十 年 『 齊 侯 疥 遂 痁 』 , 杜 預 注 : 『 痁 , 瘧 疾 。 』 」 ◎ 蘇 輿 云 : 「 『 疥 』 不 當 作 『 痎 』 。 周 禮 疾 醫 『 夏 時 有 痒 疥 疾 , 秋 時 有 瘧 寒 疾 』 , 賈 疏 云 : 『 四 月 純 陽 用 事 , 五 月 已 後 , 陰 氣 始 起 , 惟 水 沴 火 , 水 為 甲 , 疥 有 甲 , 故 有 疥 痒 之 疾 。 』 素 問 生 氣 通 天 論 : 『 春 傷 于 風 邪 , 氣 流 連 乃 為 洞 泄 , 夏 傷 于 暑 , 秋 為 疾 瘧 。 』 瘧 論 : 『 風 之 與 瘧 也 , 相 似 同 類 。 』 疥 亦 風 所 致 , 故 轉 而 為 瘧 也 。 」 ◎ 則 虞 案 : 蘇 說 是 。 以 「 疥 」 為 「 痎 」 , 此 六 朝 人 之 誤 。 顏 氏 家 訓 書 證 篇 , 左 昭 二 十 年 正 義 引 袁 狎 云 「 疥 當 為 痎 」 , 釋 文 引 梁 元 帝 音 「 該 」 , 作 「 痎 」 , 皆 誤 。 說 文 「 痁 」 篆 下 引 左 傳 作 「 齊 侯 遂 痁 」 , 可 證 。 痁 者 , 說 文 云 「 有 熱 瘧 。 」 疥 者 , 搔 也 。 齊 侯 疾 愈 一 年 , 其 初 疥 痒 , 熱 入 於 臟 府 , 遂 成 為 熱 瘧 。 左 傳 曰 : 「 疥 遂 痁 , 」 此 云 「 疥 且 瘧 」 , 曰 「 遂 」 , 曰 「 且 」 , 以 明 先 後 之 序 。 宋 咸 熙 惜 陰 日 記 卷 五 有 考 , 可 參 閱 。
〔 三 〕 則 虞 案 : 左 傳 作 「 期 而 不 瘳 」 , 與 外 篇 第 七 章 同 。
〔 四 〕 孫 星 衍 云 : 「 會 譴 , 姓 會 , 名 譴 。 」 盧 文 弨 云 : 「 『 會 譴 』 即 左 傳 之 『 裔 款 』 , 外 篇 所 載 與 傳 同 。 』 ◎ 則 虞 案 : 事 見 左 昭 二 十 年 傳 , 杜 注 云 : 「 二 子 齊 嬖 大 夫 。 」
〔 五 〕 孫 星 衍 云 : 「 說 文 : 『 病 , 疾 加 也 。 』 高 誘 注 呂 氏 春 秋 『 病 , 困 也 。 』 」
〔 六 〕 孫 星 衍 云 : 「 周 禮 『 史 以 書 敘 昭 穆 』 , 蓋 小 史 也 , 名 固 。 祝 佗 , 祝 官 , 名 佗 。 」 ◎ 盧 文 弨 曰 : 「 左 傳 作 『 祝 固 史 嚚 』 , 外 篇 同 。 」 ◎ 俞 樾 云 「 按 衛 祝 鮀 , 漢 書 古 今 人 表 作 『 祝 佗 』 , 是 祝 佗 衛 人 , 未 聞 齊 亦 有 祝 佗 也 。 『 佗 』 疑 『 佞 』 字 之 誤 。 昭 二 十 年 左 傳 『 君 盍 誅 于 祝 固 史 嚚 』 , 此 云 『 史 固 祝 佞 』 , 即 彼 『 祝 固 史 嚚 』 也 。 『 祝 』 『 史 』 互 錯 , 『 嚚 』 與 『 佞 』 聲 近 而 誤 耳 。 」 ◎ 蘇 輿 云 : 「 左 傳 服 虔 注 : 『 祝 固 , 齊 太 祝 ; 史 嚚 , 太 史 也 。 謂 祝 史 之 固 陋 嚚 暗 , 不 能 盡 禮 也 。 』 李 貽 德 賈 服 注 輯 述 云 : 『 傳 云 「 誅 于 祝 固 史 嚚 」 , 似 言 于 祝 誅 其 固 , 于 史 誅 其 嚚 者 , 故 釋 之 如 是 。 』 今 此 云 『 使 史 固 與 祝 佗 』 , 足 徵 其 為 人 名 矣 , 疑 服 偶 有 不 照 也 。 」 ◎ 則 虞 案 : 蘇 說 是 。 左 莊 三 十 二 年 傳 又 有 「 史 嚚 」 , 又 正 義 引 世 族 譜 齊 雜 人 內 有 祝 固 史 嚚 , 是 皆 人 名 。 此 史 固 與 祝 佗 皆 為 人 名 無 疑 。
〔 七 〕 王 念 孫 云 : 「 『 數 其 常 多 先 君 桓 公 』 , 文 不 成 義 , 當 作 『 其 數 常 多 於 先 君 桓 公 』 , 謂 所 用 犧 牲 珪 璧 之 數 , 常 多 於 桓 公 也 , 故 下 文 曰 『 桓 公 一 則 寡 人 再 』 。 今 本 『 其 數 』 誤 作 『 數 其 』 , 又 脫 『 於 』 字 。 」 ◎ 蘇 時 學 云 : 「 案 數 語 脫 誤 , 不 可 疏 解 。 」 ◎ 蘇 輿 云 : 「 此 句 並 無 脫 誤 。 『 數 其 常 』 , 謂 以 常 數 數 之 , 即 下 所 謂 『 桓 公 一 則 寡 人 再 』 者 ; 『 多 先 君 桓 公 』 , 即 多 于 先 君 桓 公 。 古 語 如 是 , 不 必 添 『 於 』 字 。 」 ◎ 陶 鴻 慶 云 : 「 王 氏 謂 『 數 其 』 當 為 『 其 數 』 , 是 也 。 又 謂 『 多 』 下 脫 『 於 』 字 , 則 非 。 『 常 多 先 君 』 者 , 即 常 多 於 先 君 也 。 古 人 文 字 簡 直 , 多 有 此 例 。 本 篇 第 八 章 云 『 吾 安 能 為 仁 而 愈 黥 民 耳 矣 』 , 謂 愈 於 黥 民 也 ; 第 十 四 章 云 『 楚 巫 微 導 裔 款 以 見 景 公 』 , 謂 導 於 裔 款 也 , 並 省 去 『 於 』 字 。 史 記 驃 騎 列 傳 『 所 斬 獲 功 已 多 大 將 軍 』 , 言 功 多 於 大 將 軍 也 , 例 與 此 同 。 此 主 倒 誤 說 也 。 」 ◎ 則 虞 案 : 陶 說 是 。
〔 八 〕 則 虞 案 : 此 與 左 傳 有 出 入 。 左 昭 二 十 年 傳 文 云 : 「 梁 丘 據 與 裔 款 言 於 公 曰 : 『 吾 事 鬼 神 , 豐 於 先 君 有 加 矣 。 今 君 疾 病 , 為 諸 侯 憂 , 是 祝 史 之 罪 也 。 諸 侯 不 知 , 其 謂 我 不 敬 君 。 盍 誅 於 祝 固 史 嚚 以 辭 賓 ! 』 公 說 , 告 晏 子 。 」 云 云 。
〔 九 〕 孫 星 衍 云 : 「 『 若 以 為 有 益 』 上 , 疑 脫 『 晏 子 曰 』 三 字 。 」 ◎ 黃 以 周 云 : 「 盧 校 本 旁 注 『 晏 子 免 冠 曰 』 五 字 , 云 : 『 下 文 有 「 加 冠 」 二 字 , 則 此 當 有 「 晏 子 免 冠 」 之 文 。 』 」
〔 一 十 〕 則 虞 案 : 左 傳 作 「 祝 有 益 也 , 詛 亦 有 損 」 。 此 「 為 」 字 之 上 疑 挩 「 祝 」 字 。
〔 一 一 〕 孫 星 衍 云 : 「 遠 拂 , 詩 傳 : 『 佛 , 輔 也 。 』 『 拂 』 與 『 佛 』 同 。 」 ◎ 于 鬯 云 : 「 案 『 拂 』 當 讀 為 『 ● 』 , 『 ● 』 , 古 『 弼 』 字 , 輔 即 左 輔 , 拂 即 右 弼 。 雜 上 篇 云 : 『 則 內 無 拂 , 而 外 無 輔 , 輔 拂 無 一 人 , 』 亦 用 『 拂 』 字 。 」 ◎ 蘇 輿 云 : 「 『 拂 』 讀 為 『 弼 』 。 弼 , 所 以 輔 正 弓 弩 者 也 。 荀 子 臣 道 篇 : 『 有 能 比 知 同 力 , 率 群 臣 百 吏 而 相 與 彊 君 撟 君 , 君 雖 不 安 , 不 能 不 聽 , 遂 以 解 國 之 大 患 , 除 國 之 大 害 , 成 于 尊 君 安 國 謂 之 輔 ; 有 能 抗 君 之 命 , 竊 君 之 重 , 反 君 之 事 , 以 安 國 之 危 , 除 君 之 辱 , 功 伐 足 以 成 國 之 大 利 謂 之 拂 。 』 是 輔 拂 原 有 分 別 , 不 得 訓 『 拂 』 為 『 輔 』 。 孫 說 失 之 。 」
〔 一 二 〕 孫 星 衍 云 : 「 『 嘿 』 當 為 『 默 』 。 說 文 : 『 瘖 , 不 能 言 也 。 』 玉 篇 : 『 於 深 切 。 』 」 ◎ 蘇 輿 云 : 「 『 瘖 』 同 『 喑 』 。 說 苑 正 諫 篇 『 下 無 言 則 謂 之 喑 』 。 」 ◎ 則 虞 案 : 黃 本 「 嘿 」 正 作 「 默 」 。
〔 一 三 〕 蘇 輿 云 : 「 此 言 見 周 語 韋 注 : 『 鑠 , 銷 也 。 』 」
〔 一 四 〕 孫 星 衍 云 : 「 聊 攝 , 杜 預 注 左 傳 : 『 聊 攝 , 齊 西 界 也 。 平 原 聊 城 縣 有 攝 城 。 』 」 ◎ 則 虞 案 : 「 攝 」 , 一 作 「 聶 」 。
〔 一 五 〕 孫 星 衍 云 : 「 姑 尤 , 杜 預 注 左 傳 : 『 姑 尤 , 齊 西 界 也 。 姑 水 尤 水 , 皆 在 城 陽 郡 東 南 入 海 。 』 」 ◎ 則 虞 案 : 此 二 水 繞 齊 東 界 , 故 云 「 姑 尤 以 西 」 。
〔 一 六 〕 則 虞 案 : 此 與 左 傳 合 。 傳 云 : 「 聊 攝 以 東 , 姑 尤 以 西 , 其 為 人 也 多 矣 , 雖 其 善 祝 , 豈 能 勝 億 兆 人 之 詛 ! 」
〔 一 七 〕 則 虞 案 : 左 傳 作 「 其 祝 史 薦 信 , 是 言 罪 也 ; 其 蓋 失 數 美 , 是 矯 誣 也 。 」 上 下 說 辭 , 左 氏 與 此 皆 不 同 , 外 篇 卻 與 左 傳 合 。
〔 一 八 〕 孫 星 衍 云 : 「 一 本 『 刑 』 作 『 則 』 , 非 。 」
〔 一 九 〕 孫 星 衍 云 : 「 『 余 』 , 一 本 作 『 予 』 。 」 ◎ 黃 以 周 云 : 「 元 刻 本 作 『 予 』 。 」 ◎ 則 虞 案 : 凌 本 誤 作 「 子 」 。
〔 二 十 〕 則 虞 案 : 「 之 乎 」 , 齊 人 語 也 , 即 「 諸 」 字 , 齊 人 語 緩 , 公 羊 又 作 「 之 諸 」 。
〔 二 一 〕 孫 星 衍 云 : 「 說 文 : 『 悛 , 止 也 , 』 玉 篇 『 且 泉 切 』 。 」 ◎ 則 虞 案 : 即 今 之 「 痊 」 字 , 方 言 : 「 致 也 。 自 山 而 東 或 曰 悛 。 」
〔 二 二 〕 于 鬯 云 : 「 力 , 猶 功 也 。 周 禮 司 勳 職 云 『 治 功 曰 力 。 』 ( 下 文 『 多 』 字 亦 當 即 司 勳 職 『 戰 功 日 多 』 之 『 多 』 , 然 文 有 脫 。 ) 」
〔 二 三 〕 「 邑 狐 」 , 孫 星 衍 云 : 「 一 本 作 『 孤 』 , 地 未 詳 。 吾 友 洪 亮 吉 曰 『 狐 駘 』 , 近 是 。 『 與 穀 』 者 , 左 傳 昭 十 一 年 : 『 申 無 宇 曰 「 齊 桓 公 城 穀 而 置 管 仲 焉 」 。 』 杜 預 釋 例 : 『 濟 北 穀 城 中 有 管 仲 井 。 』 」 ◎ 則 虞 案 : 城 穀 , 見 春 秋 莊 三 十 二 年 經 。 左 傳 云 : 「 城 小 穀 , 為 管 仲 也 。 」 』 案 齊 有 穀 , 魯 有 小 穀 。 公 羊 經 「 城 小 穀 」 , 解 云 : 「 二 傳 作 『 小 』 字 , 與 左 氏 異 。 」 是 左 傳 作 「 城 穀 」 , 二 傳 作 「 城 小 穀 」 。 今 本 左 氏 之 「 小 」 字 , 必 後 人 誤 添 , 此 三 傳 今 古 文 之 分 也 。 此 云 「 邑 狐 與 穀 」 , 不 作 「 小 穀 」 , 與 左 氏 古 文 合 。
〔 二 四 〕 長 孫 元 齡 云 : 「 左 氏 襄 三 十 年 傳 : 『 豐 卷 將 祭 , 請 田 焉 , 弗 許 , 曰 : 「 唯 君 用 鮮 , 眾 給 而 已 。 」 』 杜 注 : 『 鮮 , 野 獸 , 眾 臣 祭 以 芻 豢 為 足 。 』 然 則 桓 公 賜 邑 於 管 仲 , 不 啻 食 采 , 兼 以 為 狩 地 , 猶 魯 用 重 祭 之 比 也 。 」
〔 二 五 〕 孫 星 衍 云 : 「 地 名 , 未 詳 。 」
〔 二 六 〕 孫 星 衍 云 : 「 『 其 宗 廟 之 養
鮮 也 』 , 言 非 宗 廟 常 禮 , 故 以 為 惡 。 左 傳 : 『 鳥 獸 之 肉
不 登 于 俎 』 」 。 ◎ 于 省 吾 云 : 「
按 『 養 鮮 』 不 詞 , 『 養 』 本 應 作 『 羞 』 , 爾 雅 釋 詁 : 『
羞 , 進 也 。 』 周 禮 庖 人 『 與 其 薦 羞 之 物 』 , 注 : 『 備 品
物 曰 薦 , 致 滋 味 乃 為 羞 。 』 然 則 『 羞 鮮 』 即 進 鮮 。 說 文
古 文 『 養 』 作 『 ● 』 , 甲 骨 文 及 金 文 『 羞 』 字 均 作 『 ●
』 , 形 近 易 訛 。 」 ◎ 則 虞 案 : 孫 說 有 誤 。 「 其 宗 廟 之 養
鮮 也 」 七 字 , 疑 後 人 字 旁 注 文 , 其 意 即 指 上 文 「 邑 狐 與
穀 , 共 宗 廟 之 鮮 」 而 言 , 後 闌 入 正 文 , 致 失 其 解 。
〔 一 〕 則 虞 案 : 治 要 此 章 在 雜 上 , 元 本 、 活 字 本 、 嘉 靖 本 作 「 祝 之 」 , 顧 廣 圻 依 目 錄 校 之 。
〔 二 〕 孫 星 衍 云 : 「 韓 詩 外 傳 作 『 桓 公 逐 白 鹿 至 麥 丘 之 邦 』 。 新 序 雜 事 篇 作 『 桓 公 田 至 麥 丘 』 。 」
〔 三 〕 劉 師 培 補 釋 云 : 「 案 韓 詩 外 傳 十 以 此 為 桓 公 事 。 其 言 曰 『 齊 桓 公 逐 白 鹿 至 麥 丘 之 邦 , 遇 人 曰 : 「 何 謂 者 也 ? 」 對 曰 : 「 麥 丘 之 邦 人 。 」 』 新 序 雜 事 篇 作 『 臣 麥 丘 之 邑 人 』 , 雖 所 記 與 此 殊 , 然 足 證 此 文 之 『 封 』 即 『 邦 』 字 之 假 , 猶 書 序 『 邦 諸 侯 』 之 假 『 封 』 為 『 邦 』 也 。 『 邦 人 』 即 邑 人 , 非 官 名 之 封 人 也 。 」 ◎ 則 虞 案 : 劉 說 可 信 , 此 「 封 人 」 蓋 沿 莊 子 天 地 篇 「 堯 觀 乎 華 , 華 封 人 曰 : 『 嘻 ! 請 祝 聖 人 』 」 而 改 。 治 要 「 何 」 下 無 「 矣 」 字 。
〔 四 〕 孫 星 衍 云 : 「 韓 詩 外 傳 新 序 『 五 』 作 『 三 』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案 太 平 寰 宇 記 十 二 , 以 麥 丘 屬 譙 縣 , 引 桓 譚 新 論 云 : 『 齊 桓 公 行 見 麥 丘 人 , 問 其 年 幾 何 , 對 曰 : 「 八 十 三 矣 。 」 公 曰 : 「 以 子 壽 祝 寡 人 乎 ? 」 答 曰 : 「 使 主 君 甚 壽 , 金 玉 是 賤 , 以 人 為 寶 。 」 』 ( 下 云 : 『 即 此 邑 人 也 。 』 ) 雖 桓 氏 所 據 非 此 文 , 然 亦 作 『 三 』 不 作 『 五 』 , 與 韓 詩 外 傳 新 序 同 , 或 『 五 』 為 訛 字 。 」
〔 五 〕 則 虞 案 : 外 傳 作 「 美 哉 」 , 新 序 作 「 美 哉 壽 乎 」 。 此 「 壽 哉 」 疑 「 善 哉 」 之 訛 。 下 文 兩 言 「 善 哉 」 , 此 句 當 一 律 。 「 善 」 者 , 此 善 其 壽 , 下 善 其 言 。 「 善 」 「 美 」 形 義 皆 近 , 故 外 傳 新 序 易 為 「 美 」 字 。 此 文 今 作 「 壽 」 者 , 後 人 不 知 「 善 哉 」 之 義 而 改 之 也 。
〔 六 〕 則 虞 案 : 新 序 作 「 子 其 以 子 壽 祝 寡 人 」 。
〔 七 〕 孫 星 衍 云 : 「 詩 『 胡 考 之 寧 』 , 傳 : 『 胡 , 壽 也 。 』 諡 法 解 : 『 彌 年 壽 考 曰 胡 , 保 民 耆 艾 曰 胡 。 』 」 ◎ 洪 頤 烜 云 「 『 胡 』 即 『 遐 』 字 通 用 。 詩 南 山 有 臺 『 遐 不 眉 壽 』 , 鄭 箋 : 『 遐 , 遠 也 。 』 『 遐 』 又 通 作 『 瑕 』 , 禮 記 表 記 『 瑕 不 謂 矣 』 , 鄭 注 : 『 瑕 之 言 胡 也 , 』 皆 同 聲 假 借 字 。 與 孫 說 合 。 ◎ 俞 樾 云 : 「 『 胡 』 者 , 蓋 謂 齊 之 先 君 胡 公 靜 也 , 詩 齊 譜 正 義 言 : 『 胡 公 歷 懿 王 、 孝 王 、 夷 王 , 是 其 享 國 久 矣 。 』 諡 法 : 『 保 民 耆 艾 曰 胡 , 』 則 胡 公 壽 考 令 終 可 知 , 故 封 人 以 為 祝 辭 。 而 史 記 乃 有 見 殺 之 說 , 或 傳 聞 之 異 , 不 足 據 也 。 」 ◎ 蘇 輿 云 : 「 俞 說 較 優 。 」 ◎ 則 虞 案 : 治 要 引 作 「 使 君 之 年 , 長 於 國 家 」 。
〔 八 〕 孫 星 衍 云 : 「 『 嗣 』 『 年 』 為 韻 。 」 ◎ 王 念 孫 曰 : 「 按 『 曰 』 上 原 有 『 封 人 』 二 字 , 『 鄙 臣 』 作 『 鄙 人 』 , 與 上 下 文 同 一 例 , 今 本 脫 『 封 人 』 二 字 , 『 鄙 人 』 又 誤 作 『 鄙 臣 』 。 治 要 作 『 封 人 曰 : 使 君 之 嗣 壽 , 皆 若 鄙 人 之 年 』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據 補 「 封 人 」 二 字 。
〔 九 〕 陶 鴻 慶 云 : 「 得 罪 于 君 , 不 專 指 鄙 民 ; 當 以 『 誠 有 鄙 』 三 字 為 句 , 蓋 謂 封 人 之 言 鄙 野 而 無 義 理 也 。 上 文 封 人 兩 答 景 公 , 皆 自 謂 鄙 人 , 故 景 公 以 此 諧 之 。 」 ◎ 則 虞 案 : 陶 說 非 是 。 外 傳 作 「 無 使 群 臣 百 姓 得 罪 於 吾 君 , 無 使 吾 君 得 罪 於 群 臣 百 姓 」 。 此 章 下 云 「 誠 有 鄙 民 得 罪 於 君 則 可 , 安 有 君 得 罪 於 民 者 乎 」 , 以 「 民 得 罪 君 」 與 「 君 得 罪 民 」 並 提 , 即 承 上 文 而 來 。 「 使 君 無 得 罪 于 民 」 下 , 似 脫 「 使 民 無 得 罪 於 君 」 一 句 , 「 鄙 」 字 衍 文 。
〔 一 十 〕 則 虞 案 : 治 要 作 「 對 曰 」 。
〔 一 一 〕 則 虞 案 : 自 「 彼 疏 者 」 至 「 誰 將 治 之 」 二 十 六 字 , 治 要 無 。
〔 一 二 〕 則 虞 案 : 「 固 也 」 , 治 要 作
「 過 矣 」 。
〔 一 〕 孫 星 衍 云 : 「 楚 之 巫 名 微 。 導 , 引 之 也 。 姓 裔 , 名 款 。 」 ◎ 王 念 孫 云 : 「 微 , 蓋 楚 巫 之 名 , 御 覽 作 『 徵 』 。 孫 以 導 為 引 , 非 也 。 『 導 』 本 作 『 道 』 , 此 後 人 不 曉 文 義 而 改 之 也 。 道 者 , 由 也 。 裔 款 , 齊 之 佞 臣 , 故 薦 楚 巫 於 景 公 , 是 楚 巫 由 裔 款 而 見 景 公 也 。 下 文 曰 『 裔 款 以 楚 巫 命 寡 人 , 』 是 其 證 。 若 作 『 導 』 而 訓 為 『 引 』 , 則 是 楚 巫 引 裔 款 以 見 景 公 , 與 本 事 相 反 矣 。 太 平 御 覽 人 事 部 九 十 七 引 此 正 作 『 道 』 。 」 ◎ 則 虞 案 : 王 訓 「 道 」 為 「 由 」 , 是 也 。 以 「 微 」 為 「 徵 」 之 誤 , 徵 乃 楚 巫 名 , 非 也 。 苟 徵 為 楚 巫 名 , 下 文 當 出 「 楚 巫 徵 」 , 不 當 獨 略 「 徵 」 字 。 竊 以 此 「 微 」 字 當 為 「 媺 」 字 之 訛 , 古 與 「 媄 」 通 。 「 媄 」 , 說 文 : 「 色 好 也 , 」 後 用 「 美 」 而 少 用 「 媄 」 與 「 媺 」 。 此 章 言 雩 祭 , 雩 祭 皆 用 女 巫 。 此 楚 巫 色 美 , 裔 款 因 以 進 , 故 下 文 一 則 曰 「 公 悅 之 」 , 景 公 自 謂 曰 「 寡 人 見 而 說 之 」 。 夫 說 之 者 , 先 說 其 色 而 後 信 其 言 也 。 後 「 媺 」 訛 為 「 徵 」 , 而 「 徵 」 又 訛 為 「 微 」 , 致 失 其 義 。 祀 五 帝 為 雩 , 雩 必 用 女 巫 , 詳 下 。
〔 二 〕 則 虞 案 : 顧 廣 圻 改 元 本 「 神 明 」 為 「 明 神 」 。 孫 星 衍 音 義 出 「 神 明 之 主 」 , 而 刻 本 仍 作 「 明 神 」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引 及 活 字 本 、 吳 懷 保 本 、 楊 本 、 凌 本 、 吳 勉 學 本 、 子 彙 本 俱 作 「 明 神 」 , 下 文 「 明 神 未 至 」 , 亦 作 「 明 神 」 。 作 「 明 神 」 者 是 。 「 晏 子 曰 」 下 「 神 明 之 主 」 亦 當 作 「 明 神 之 主 」 , 故 乙 。
〔 三 〕 王 念 孫 云 : 「 案 『 有 』 上 有 『 十 』 字 , 而 今 本 脫 之 。 『 有 』 讀 為 『 又 』 , 若 云 『 即 位 有 七 年 』 , 則 『 有 』 字 可 刪 矣 。 太 平 御 覽 引 此 正 作 『 十 有 七 年 』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據 增 。
〔 四 〕 孫 星 衍 云 : 「 爾 雅 釋 言 : 『 濟 , 益 也 。 』 太 平 御 覽 作 『 神 明 』 。 」
〔 五 〕 孫 星 衍 云 : 「 五 帝 , 五 方 之 帝 。 」 ◎ 蘇 輿 云 : 「 五 帝 之 名 , 見 於 孔 子 家 語 及 大 戴 禮 , 其 說 有 二 : 其 一 , 孔 子 答 季 康 子 以 伏 羲 配 木 , 神 農 配 火 , 黃 帝 配 土 , 少 昊 配 金 , 顓 頊 配 水 , 此 言 數 聖 人 革 命 改 號 , 取 法 于 五 行 之 帝 , 非 五 帝 定 名 也 。 其 一 則 孔 子 所 答 宰 予 五 帝 德 , 曰 黃 帝 , 曰 顓 頊 , 曰 帝 嚳 , 曰 堯 , 曰 舜 。 史 公 所 述 五 帝 紀 是 也 。 皇 甫 謐 作 帝 王 代 紀 , 蘇 轍 作 古 史 , 鄭 樵 作 通 志 , 則 並 祖 孔 安 國 , 以 伏 羲 、 神 農 、 黃 帝 為 三 皇 , 少 昊 、 顓 頊 、 帝 嚳 、 堯 、 舜 為 五 帝 , 五 峰 雙 湖 胡 氏 又 主 秦 博 士 天 皇 、 地 皇 、 人 皇 之 議 , 而 以 伏 羲 、 神 農 、 黃 帝 、 堯 、 舜 為 五 帝 。 竊 謂 諸 說 唯 史 公 較 為 有 據 , 道 原 劉 氏 以 胡 說 為 定 論 者 , 恐 非 。 」 ◎ 則 虞 案 : 蘇 輿 之 說 , 與 此 章 之 義 無 涉 。 下 文 云 「 巡 國 郊 以 觀 帝 位 」 , 是 合 五 帝 於 壇 而 祭 之 也 。 此 惟 天 子 之 大 雩 如 此 , 大 雩 在 南 郊 , 魯 用 天 子 禮 樂 , 故 魯 之 南 門 曰 雩 門 。 諸 侯 不 然 , 雩 則 雩 上 公 而 不 能 雩 上 帝 , 今 齊 欲 以 五 帝 祀 之 , 則 於 禮 僭 矣 , 故 晏 子 以 為 慢 行 。 惟 古 雩 用 女 巫 , 女 巫 舞 雩 見 於 周 禮 春 官 「 司 巫 」 及 「 女 巫 」 , 檀 弓 亦 有 望 之 愚 婦 人 之 譏 , 此 楚 巫 當 亦 為 女 巫 , 故 景 公 憐 其 色 之 美 。 五 帝 之 名 , 出 於 巫 史 , 巫 咸 、 甘 、 石 三 家 天 文 之 書 , 以 人 事 定 星 位 , 甘 氏 中 官 , 有 天 皇 大 帝 一 星 在 鉤 陳 口 中 , 又 有 五 帝 內 坐 五 星 在 華 蓋 下 。 史 記 天 官 書 多 用 甘 氏 星 經 , 又 有 五 星 五 帝 坐 在 南 官 蓋 中 宮 , 天 皇 大 帝 象 圜 丘 , 五 帝 內 座 象 郊 , 南 官 五 帝 座 象 明 堂 。 甘 公 石 申 皆 周 人 , 其 所 據 當 三 代 古 書 , 此 五 帝 者 , 當 以 此 說 為 是 。 蘇 說 , 後 儒 依 託 之 辭 也 。
〔 六 〕 孫 星 衍 云 : 「 水 經 注 淄 水 : 『 自 山 東 北 流 逕 牛 山 西 , 又 逕 臨 淄 縣 故 城 南 。 』 元 和 郡 縣 志 : 『 牛 山 在 臨 淄 縣 南 二 十 五 里 。 』 」
〔 七 〕 孫 星 衍 云 : 「 御 覽 『 齋 』 下 有 『 具 』 字 。 」 ◎ 蘇 輿 云 ; 「 請 齋 , 謂 請 致 齋 也 。 言 致 齋 而 後 能 登 , 非 請 齋 具 而 登 之 也 。 御 覽 『 具 』 字 緣 下 『 齋 具 』 而 衍 耳 。 」 ◎ 則 虞 案 : 蘇 說 是 也 。 下 云 「 公 令 楚 巫 齋 牛 山 乎 」 , 是 齋 為 楚 巫 之 齋 ; 其 具 , 景 公 供 之 耳 。 黃 本 「 齋 」 作 「 齊 」 。
〔 八 〕 則 虞 案 : 「 恃 巫 」 , 張 純 一
本 改 「 恃 誣 」 。 下 文 「 棄 賢 而 用 巫 」 , 此 「 恃 巫 」 即 「
用 巫 」 之 意 , 張 改 非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引 無「
公 令 楚 巫 」 至 「 神 明 之 主 」 八 十 五
字 。
〔 九 〕 蘇 輿 云 : 「 『 也 』 當 讀 『 邪
』 , 下 同 。 」 ◎ 則 虞 案 : 凌 本「
明 」 作 「 其 」 , 誤 。
〔 一 十 〕 則 虞 案 : 御 覽 引 作 「 苟 得 」 。
〔 一 一 〕 則 虞 案 : 宋 本 御 覽 「 君 之 帝 王 不 亦 難 乎 」 以 上 殘 缺 , 此 處 獨 完 , 作 「 而 求 帝 王 , 不 亦 難 乎 」 , 是 也 。 此 正 申 說 上 二 「 不 苟 」 之 義 , 「 而 」 字 一 轉 。
〔 一 二 〕 劉 師 培 補 釋 : 「 嘗 即 試 也 , 小 爾 雅 廣 言 篇 曰 : 『 嘗 , 試 也 , 』 『 嘗 』 『 試 』 義 同 , 『 試 』 蓋 後 人 旁 注 之 字 , 嗣 併 入 正 文 , 今 當 刪 。 」
〔 一 三 〕 孫 星 衍 云 : 「 『 知 』 讀 如 『 智 』 。 」 ◎ 蘇 輿 云 : 「 案 『 過 于 內 』 , 言 使 公 獲 過 于 內 也 。 」
〔 一 四 〕 孫 星 衍 云 : 「 易 見 , 輕 見 也 。 」 ◎ 盧 文 弨 云 : 「 言 我 不 信 而 使 外 諸 侯 信 之 , 是 之 謂 易 。 」 ◎ 黃 以 周 云 : 「 書 般 庚 『 無 俾 易 種 于 茲 新 邑 』 , 孔 疏 云 : 『 「 易 」 即 今 俗 語 云 「 相 染 易 」 。 』 俞 云 : 『 易 讀 如 「 惡 之 易 也 」 之 「 易 」 , 』 是 也 。 或 云 : 『 易 』 古 『 ● 』 字 , 非 。 」
〔 一 五 〕 長 孫 元 齡 云 : 「 左 傳 襄 十 九 年 : 『 遂 東 太 子 光 。 』 齊 原 東 國 , 則 齊 東 者 齊 之 邊 裔 , 以 為 流 放 之 地 。 東 楚 巫 者 , 放 之 於 東 裔 也 。 」
〔 一 六 〕 盧 文 弨 云 : 「 『 故 』 下 『 曰
』 字 衍 。 東 濱 海 , 不 與 諸 侯 鄰 。 」 ◎ 陶 鴻 慶 云 : 「 『 曰
』 蓋 『 因 』 字 之 誤 , 第 九 章 『 公 曰 「 不 說 」 , 遂 不 觀 』
, 『 曰 』 字 元 刻 本 作 『 因 』 , 即 其 例 。 」 ◎ 劉 師 培 校 補
同 。 ◎ 則 虞 案 : 陶 劉 說 非 是 。 「 曰 」 蓋 「 囚 」 字 之 訛 也
, 左 定 公 九 年 傳 : 「 執 陽 虎 , 將 東 之 。 陽 虎 願 東 , 乃 囚
諸 西 鄙 。 」 言 囚 而 逐 之 。 此 亦 然 。 「 囚 」 與 「 拘 」 相 對
。
〔 一 〕 則 虞 案 : 太 平 御 覽 三 十 八 、 又 八 百 七 十 九 、 又 九 百 三 十 二 、 藝 文 類 聚 一 百 、 合 璧 事 類 二 、 記 纂 淵 海 五 引 俱 作 「 齊 大 旱 」 , 無 「 逾 時 」 二 字 。 說 苑 辨 物 作 「 齊 大 旱 之 時 」 。 元 本 「 時 」 作 「 」 , 「 時 」 「 」 古 今 字 , 今 當 一 律 作 「 時 」 。
〔 二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案 寰 宇 記 十 八 引 作 『 問 群 臣 』 , 事 文 類 聚 前 集 五 引 作 『 乃 召 群 臣 而 問 』 。 」 ◎ 則 虞 案 : 合 璧 事 類 二 引 「 問 」 上 有 「 而 」 字 。
〔 三 〕 黃 以 周 云 : 「 『 饑 』 當 依 元 刻 本 作 『 飢 』 。 」 說 苑 、 藝 文 類 聚 兩 引 俱 作 「 饑 」 , 惟 御 覽 引 作 為 「 飢 」 , 元 本 作 「 饑 」 , 顧 校 改 為 「 飢 」 耳 。 ◎ 則 虞 案 : 「 且 」 , 御 覽 八 百 七 十 引 作 「 皆 」 , 三 十 八 引 仍 作 「 且 」 。 藝 文 類 聚 一 百 作 「 民 且 饑 色 」 , 七 引 作 「 民 有 饑 色 」 。
〔 四 〕 王 念 孫 云 : 「 案 『 卜 云 』 本 作 『 卜 之 』 , 此 草 書 之 誤 也 , 若 作 『 云 』 , 則 當 別 為 一 句 , 破 碎 不 成 文 理 矣 。 藝 文 類 聚 災 異 部 、 御 覽 咎 徵 部 六 並 引 作 『 吾 使 人 卜 之 』 , 說 苑 辨 物 篇 同 。 」
〔 五 〕 則 虞 案 : 御 覽 三 十 八 引 作 『 旅 在 高 山 廣 澤 」 , 又 八 百 七 十 九 、 藝 文 類 聚 七 及 一 百 俱 引 作 「 廣 澤 」 。 說 苑 辨 物 、 寰 宇 記 十 八 亦 作 為 「 澤 」 。
〔 六 〕 孫 星 衍 云 : 「 言 少 少 賦 民 , 以 為 祭 山 之 費 。 『 祠 』 , 初 學 記 、 御 覽 作 『 祀 』 。 」 ◎ 盧 文 弨 云 「 『 祠 』 , 御 覽 八 百 七 十 九 作 『 招 』 。 按 周 禮 男 巫 『 旁 招 以 茅 』 , 招 , 四 方 之 所 望 祭 者 。 他 卷 亦 或 作 『 祠 』 作 『 祀 』 。 」 ◎ 王 念 孫 云 「 案 作 『 招 』 者 , 誤 字 也 。 御 覽 固 多 誤 字 , 不 必 附 會 以 周 官 之 『 旁 招 』 。 且 祠 是 祭 名 , 而 招 非 祭 名 , 可 言 『 祠 靈 山 』 『 祠 河 伯 』 , 不 可 言 『 招 靈 山 』 『 招 河 伯 』 也 。 ( 周 官 『 男 巫 掌 望 祀 望 衍 授 號 , 旁 招 以 茅 』 。 望 是 祭 名 , 而 招 非 祭 名 , 故 可 言 『 望 于 山 川 』 , 不 可 言 『 招 于 山 川 』 。 ) 按 下 文 『 晏 子 曰 「 祠 此 無 益 也 」 』 , 『 公 曰 「 吾 欲 祠 河 伯 」 』 , 其 字 皆 作 『 祠 』 。 又 此 章 標 題 云 『 景 公 欲 祠 靈 山 河 伯 , 』 其 字 亦 作 『 祠 』 , 則 此 文 之 本 作 『 祠 靈 山 』 , 明 矣 。 御 覽 咎 徵 部 雖 作 『 招 靈 山 』 , 而 下 文 之 『 祠 此 無 益 』 及 『 祠 河 伯 』 仍 作 『 祠 』 , 則 『 招 』 為 『 祠 』 之 誤 , 明 矣 。 初 學 記 天 部 下 、 御 覽 時 序 部 二 十 並 引 作 『 祀 靈 山 』 , 『 祀 』 『 祠 』 古 字 通 , 則 仍 是 『 祠 』 字 。 藝 文 類 聚 山 部 、 災 異 部 及 御 覽 天 部 十 一 並 引 作 『 祠 靈 山 』 , 說 苑 同 。 」 ◎ 則 虞 案 : 初 學 記 二 、 宋 本 御 覽 十 一 、 三 十 八 又 八 百 七 十 九 、 合 璧 事 類 二 引 俱 作 「 祠 」 , 無 作 「 招 」 者 , 王 說 是 也 。
〔 七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藝 文 類 聚 一 百 引 作 『 群 臣 皆 莫 有 對 者 』 , 御 覽 八 百 七 十 九 引 同 , 無 『 有 』 字 。 」
〔 八 〕 則 虞 案 : 合 璧 事 類 二 引 「 不 」 上 有 「 此 」 字 。
〔 九 〕 孫 星 衍 云 : 「 『 固 』 , 初 學 記 作 『 故 』 。 『 為 髮 』 , 藝 文 類 聚 、 太 平 御 覽 作 『 毛 髮 』 , 非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寰 宇 記 引 作 『 為 毛 髮 』 。 莊 子 逍 遙 遊 釋 文 引 地 理 書 云 : 『 山 川 草 木 為 髮 , 』 則 『 毛 』 為 衍 字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十 一 、 三 十 八 、 記 纂 淵 海 卷 五 引 皆 無 「 固 」 字 。 藝 文 類 聚 七 引 誤 作 「 因 」 , 又 類 聚 七 、 又 一 百 、 御 覽 十 一 、 三 十 八 、 八 百 七 十 九 、 合 璧 事 類 二 引 皆 有 「 毛 」 字 。 此 「 毛 」 字 恐 沿 說 苑 增 。
〔 一 十 〕 孫 星 衍 云 : 「 『 久 』 , 初 學 記 、 御 覽 作 『 苟 』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三 十 八 、 八 百 七 十 九 、 記 纂 淵 海 五 引 皆 無 「 久 」 字 。
〔 一 一 〕 則 虞 案 : 初 學 記 二 、 御 覽 十 一 引 無 「 將 」 字 。 史 容 山 谷 詩 外 集 卷 四 注 , 兩 「 將 」 字 俱 作 「 且 」 。 御 覽 三 十 八 引 作 「 髮 毛 將 焦 」 。 類 聚 一 百 、 御 覽 十 一 、 八 百 七 十 九 、 合 璧 事 類 二 皆 作 「 燋 」 , 寰 宇 記 十 八 作 「 焦 枯 」 。 合 璧 事 類 「 熱 」 又 作 「 」 。
〔 一 二 〕 則 虞 案 : 初 學 記 二 引 「 獨 」
上 有 「 久 旱 」 二 字 。 類 聚 七 引「
獨 」 作 「 焉 」 , 寰 宇 記 作 「 猶 」 ,
史 容 山 谷 詩 注 引 作 「 豈 」 , 皆 無「
彼 」 字 。
〔 一 三 〕 王 念 孫 云 : 「 『 祠 之 無 益 』
, 案 『 無 益 』 本 作 『 何 益 』 , 上 文 已 言 『 祠 此 無 益 矣 』
, 故 復 作 問 詞 以 終 之 曰 『 祠 之 何
益 』 。 若 云『
祠 之 無 益 』 , 則 直 與 上 文 相 複 矣 。
說 苑 作 『 無 益 』 , 亦 後 人 依 誤 本 晏 子 改 之 。 下 文 論 祠 河
伯 之 事 , 先 言 『 無 益 』 , 而 後 言 『 何 益 』 , 正 與 此 文 相
應 。 藝 文 類 聚 山 部 、 災 異 部 及 御 覽 天 部 、 咎 徵 部 、 地 部
三 並 引 作 『 祠 之 何 益 』 , 御 覽 時 序 部 作 『 祀 之 何 益 』 ,
皆 是 『 何 』 字 。 」 ◎ 則 虞 案 : 記 纂 淵 海 五 引 作 「 何 益 」
, 寰 宇 記 、 合 璧 事 類 俱 作 「 無 益 」 。
〔 一 四 〕 則 虞 案 : 御 覽 十 一 、 合 璧 事 類 二 、 記 纂 淵 海 五 引 皆 無 「 不 然 」 二 字 , 御 覽 八 百 七 十 九 引 有 。
〔 一 五 〕 則 虞 案 : 御 覽 十 一 引 無 「 吾 欲 」 二 字 。
〔 一 六 〕 則 虞 案 : 後 漢 書 卷 六 十 一 周 舉 傳 引 作 「 晏 子 諫 曰 」 , 御 覽 十 一 引 無 「 不 可 」 二 字 , 說 苑 「 可 」 字 下 有 「 祠 此 無 益 也 」 五 字 。 劉 師 培 云 : 「 證 以 上 節 , 似 當 有 。 」
〔 一 七 〕 則 虞 案 : 後 漢 書 周 舉 傳 引 「 河 」 上 有 「 夫 」 字 , 「 國 」 上 有 「 城 」 字 , 說 苑 、 事 文 聚 類 前 集 五 , 「 國 」 上 亦 有 「 城 」 字 。
〔 一 八 〕 孫 星 衍 云 : 「 『 鱉 』 , 說 苑 作 『 鱉 』 , 是 。 俗 從 『 魚 』 。 」
〔 一 九 〕 則 虞 案 : 御 覽 八 百 七 十 九 引 「 泉 」 上 有 「 水 」 字 , 「 川 」 下 有 「 將 」 字 , 事 文 類 聚 前 集 五 、 合 璧 事 類 二 、 記 纂 淵 海 五 , 「 川 」 下 均 有 「 將 」 字 。 案 說 苑 作 為 「 水 泉 將 下 , 百 川 將 竭 」 , 指 海 本 已 據 增 「 水 」 「 將 」 二 字 , 是 也 。
〔 二 十 〕 則 虞 案 : 御 覽 八 百 七 十 九 、 記 纂 淵 海 五 引 「 國 」 下 無 「 將 」 字 。 事 文 類 聚 前 集 五 、 合 璧 事 類 二 引 作 「 國 民 將 亡 矣 」 。
〔 二 一 〕 則 虞 案 : 說 苑 「 不 欲 」 作 「 不 用 」 。 御 覽 十 一 引 無 「 彼 」 字 。
〔 二 二 〕 則 虞 案 : 御 覽 八 百 七 十 九 、 記 纂 淵 海 五 引 「 誠 」 作 「 試 」 , 「 暴 」 作 「 曝 」 , 以 下 句 「 幸 」 字 觀 之 , 「 試 」 字 義 長 。 「 暴 露 」 者 , 孫 星 衍 云 : 「 說 文 : 『 暴 , 晞 也 。 從 日 出 廾 米 。 』 玉 篇 : 『 步 卜 切 , 又 蒲 報 切 。 』 」
〔 二 三 〕 則 虞 案 : 御 覽 八 百 七 十 九 、 記 纂 淵 海 五 引 作 「 與 山 河 共 憂 」 。 事 文 類 聚 、 合 璧 事 類 引 「 共 」 下 皆 有 「 其 」 字 。
〔 二 四 〕 則 虞 案 : 初 學 記 二 引 作 「 當 雨 」 , 御 覽 十 一 、 三 十 五 引 作 為 「 其 索 雨 乎 」 。 作 「 幸 」 字 是 , 「 索 」 「 幸 」 形 近 而 訛 。
〔 二 五 〕 王 念 孫 云 : 「 『 野 』 下 本 無 『 居 』 字 , 『 出 野 暴 露 』 四 字 連 讀 , 後 人 誤 以 『 出 』 字 絕 句 , 故 又 於 『 野 』 下 加 『 居 』 字 耳 。 初 學 記 、 太 平 御 覽 引 此 皆 無 『 居 』 字 , 說 苑 同 。 」 ◎ 則 虞 案 : 王 說 是 也 。 御 覽 八 百 七 十 九 引 「 出 野 」 作 「 即 出 」 , 事 文 類 聚 作 「 乃 出 」 , 足 見 不 從 「 出 」 字 絕 讀 。
〔 二 六 〕 則 虞 案 : 初 學 記 、 御 覽 十 一 引 無 「 三 日 」 二 字 。
〔 二 七 〕 孫 星 衍 云 : 「 『 時 』 讀 如 『 蒔 』 , 說 文 : 『 更 別 穜 。 』 說 苑 作 『 樹 』 。 」
〔 二 八 〕 則 虞 案 : 說 苑 「 德 」 下 有 「
也 」 字 。
〔 一 〕 王 念 孫 云 : 「 『 將 』 字 後 人
所 加 。 『 與 晏 子 閒 立 』 , 即 謂『
於 淄 上 』 也 。 則 上 句 本 無 『 將 』 字
明 矣 。 群 書 治 要 及 太 平 御 覽 人 事 部 六 十 九 皆 無 『 將 』 字
。 」 ◎ 淄 上 者 , 孫 星 衍 云 : 「 『 淄 』 當 為 『 』 , 地 理
志 : 『 泰 山 萊 蕪 , 水 所 出 , 東 至 博 昌 入 泲 , 幽 州 H 。
』 括 地 志 : 『 淄 州 縣 東 北 七 十 里 原 山 , 淄 水 所 出 , 俗 傳
云 禹 理 水 功 畢 , 土 石 黑 , 數 里 之 中 , 波 若 漆 , 故 謂 之 淄
水 也 。 』 」
〔 二 〕 則 虞 案 : 治 要 、 御 覽 四 百 二 十 八 引 無 此 句 。
〔 三 〕 則 虞 案 : 治 要 引 無 「 公 」 字 。
〔 四 〕 則 虞 案 : 治 要 引 無 「 于 」 字 , 御 覽 「 于 」 作 「 之 」 。
〔 五 〕 則 虞 案 : 治 要 「 聞 」 下 有 「 之 」 字 。
〔 六 〕 王 念 孫 云 : 「 案 『 聲 』 字 義 不 可 通 , 蓋 衍 文 也 。 群 書 治 要 無 。 」 ◎ 于 省 吾 云 : 「 按 王 說 非 是 。 治 要 不 解 『 聲 』 字 之 義 而 刪 之 也 , 不 可 為 據 。 聲 、 猶 言 也 , 大 戴 記 子 張 問 入 官 『 發 乎 聲 』 , 注 『 聲 、 言 也 』 , 鬼 谷 子 反 應 『 以 無 形 求 有 聲 』 , 注 『 聲 即 言 也 』 。 呂 氏 春 秋 論 人 『 聽 則 觀 其 所 行 』 , 『 聽 』 『 聲 』 字 通 , 謂 言 則 觀 其 所 行 。 」
〔 七 〕 則 虞 案 : 治 要 「 學 」 作 「 立 」 。
〔 八 〕 則 虞 案 : 治 要 「 方 」 上 無 「 其 」 字 。
〔 九 〕 孫 星 衍 云 : 「 『 存 』 、 『 安 』 為 韻 , 『 德 』 、 『 疾 』 、 『 怨 』 為 韻 , 『 怨 』 急 讀 得 之 。 」
〔 一 十 〕 盧 文 弨 云 : 「 言 不 能 有 加 也 。 」
〔 一 一 〕 于 鬯 云 : 「 『 并 』 本 有 『 從 』 義 , 故 其 字 從 『 從 』 , 從 , 持 二 也 。 說 文 從 部 云 : 『 并 , 相 從 也 。 』 然 則 『 并 于 樂 』 猶 云 『 從 於 樂 』 也 。 問 下 篇 云 : 『 從 南 歷 時 而 不 反 謂 之 流 , 從 下 而 不 反 謂 之 連 , 從 獸 而 不 歸 謂 之 荒 , 從 樂 而 不 歸 謂 之 亡 , 』 彼 四 『 從 』 字 正 可 解 此 『 并 』 字 。 『 并 于 樂 』 , 猶 彼 言 『 從 樂 』 也 。 又 後 章 云 『 是 以 從 欲 而 輕 誅 』 , 『 從 樂 』 即 『 從 欲 』 也 。 後 章 又 云 『 今 君 嗜 酒 而 并 于 樂 』 , 放 此 。 或 云 『 并 』 讀 為 『 屏 』 , 或 為 『 庰 』 。 『 屏 』 『 庰 』 皆 訓 『 蔽 』 , 見 說 文 尸 部 、 な 部 。 謂 為 淫 樂 所 蔽 , 故 云 『 蔽 于 樂 』 。 」
〔 一 二 〕 孫 星 衍 云 : 「 治 要 『 因 』 下 有 『 于 』 字 , 『 刁 』 , 古 作 『 刀 』 。 」 ◎ 王 念 孫 云 : 「 案 『 因 』 下 亦 有 『 于 』 字 , 與 上 句 對 文 , 而 今 本 脫 之 。 群 書 治 要 有 。 」 ◎ 顧 廣 圻 云 : 「 『 因 』 當 作 『 困 』 。 」 ◎ 錢 熙 祚 云 : 「 『 因 』 為 『 困 』 誤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據 補 「 于 」 字 。
〔 一 三 〕 孫 星 衍 云 : 「 胡 宮 , 史 記 正 義 引 顏 師 古 云 : 『 身 死 乎 壽 宮 , 』 『 胡 』 之 言 『 胡 壽 』 , 蓋 一 宮 二 名 。 」 ◎ 則 虞 案 : 史 記 正 義 引 顏 師 古 曰 云 者 , 乃 顏 氏 引 呂 氏 春 秋 知 接 篇 文 , 亦 作 「 壽 宮 」 。 張 純 一 云 : 「 胡 宮 即 齊 先 君 胡 公 靜 之 宮 , 胡 公 壽 考 , 故 亦 稱 『 壽 宮 』 。 」 此 說 似 是 而 非 之 也 。 齊 世 家 言 胡 公 都 薄 姑 , 獻 公 徙 臨 淄 , 地 非 一 處 , 壽 宮 自 非 胡 公 之 宮 明 矣 。 且 古 亦 未 有 以 先 公 之 號 名 宮 室 者 , 所 云 不 足 信 。
〔 一 四 〕 孫 星 衍 云 : 「 管 子 小 稱 篇 : 『 堂 巫 、 易 牙 、 豎 刁 、 公 子 開 方 , 四 子 作 難 , 圍 公 一 室 不 得 出 , 乃 援 素 幭 以 裹 首 而 絕 死 。 十 一 日 , 蟲 出 於 戶 , 乃 知 桓 公 之 死 也 , 葬 以 楊 門 之 扇 。 』 史 記 齊 世 家 : 『 桓 公 尸 在 床 , 六 十 日 尸 蟲 出 於 戶 。 』 」 ◎ 則 虞 案 : 呂 氏 春 秋 知 接 作 「 蟲 流 出 於 戶 上 」 。
〔 一 五 〕 孫 星 衍 云 : 「 不 能 更 惡 於 此 也 。 」
〔 一 六 〕 孫 星 衍 云 : 「 大 雅 蕩 之 篇 。 」
〔 一 七 〕 則 虞 案 : 治 要 「 君 」 作 「 國 」 。
〔 一 八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二 十 八 引 「 若 」 作 「 如 」 。
〔 一 九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二 十 八 引 下 有 「 不 亦 難 乎 」 四 字 。
〔 二 十 〕 王 念 孫 云 : 「 『 誅 虐 』 , 本 作 『 虐 誅 』 , 『 虐 誅 』 與 『 肆 欲 』 對 文 , 倒 言 之 則 文 義 不 順 。 群 書 治 要 正 作 『 虐 誅 』 。 」 ◎ 則 虞 案 : 治 要 「 于 」 作 「 其 」 。
〔 二 一 〕 則 虞 案 : 治 要 「 身 」 下 有 「 矣 」 字 。
〔 二 二 〕 王 念 孫 云 : 「 案 『 于 』 字 涉 上 文 四 『 于 』 字 而 衍 。 外 上 篇 曰 『 嬰 老 不 能 待 君 之 事 』 , 文 義 與 此 同 , 則 本 無 『 于 』 字 , 明 矣 。 群 書 治 要 無 。 」 ◎ 于 省 吾 云 : 按 『 使 』 字 不 詞 , 本 應 作 『 事 』 , 金 文 『 使 』 『 事 』 同 字 , 外 篇 第 十 五 『 嬰 老 不 能 待 公 之 事 』 , 義 與 此 同 。 」
〔 二 三 〕 孫 星 衍 云 : 「 倉 頡 篇 : 『 革 , 戒 也 。 』 說 文 ; 『 ● , 更 也 , 』 『 革 』 省 文 。 」
〔 二 四 〕 則 虞 案 : 治 要 「 耳 」 作 「 矣
」 。
〔 一 〕 孫 星 衍 云 : 「 文 選 注 作 『 牛 首 山 』 。 括 地 志 : 『 齊 桓 公 墓 在 臨 淄 縣 南 二 十 一 里 牛 山 上 , 亦 名 鼎 足 山 , 一 名 牛 首 堈 。 』 」 ◎ 則 虞 案 : 史 記 齊 世 家 正 義 引 同 。
〔 二 〕 則 虞 案 : 文 選 卷 十 三 注 引 作 「 臨 齊 國 」 。 凌 本 自 「 北 」 字 截 讀 , 非 也 。 「 北 臨 」 猶 「 北 面 」 , 與 下 章 作 「 北 面 望 睹 齊 國 」 同 。
〔 三 〕 則 虞 案 : 文 選 卷 十 三 注 引 作 「 乃 流 涕 而 歎 曰 」 。 御 覽 二 十 八 、 六 十 二 兩 引 皆 無 「 而 」 字 。 韓 詩 外 傳 十 、 列 子 力 命 俱 用 此 文 。 外 傳 上 有 「 美 哉 國 乎 , 鬱 鬱 泰 山 」 , 列 子 作 「 美 哉 國 乎 , 鬱 鬱 芊 芊 」 , 此 處 似 挩 二 句 。
〔 四 〕 則 虞 案 : 列 子 作 「 若 何 滴 滴
去 此 國 而 死 乎 」 。 蓋 「 滂 」 作 為 「 ● 」 , 與 「 滴 」 形 近
而 訛 。 文 選 卷 十 三 注 引 作 「 奈 何 去 此 堂 堂 國 者 而 死 乎 」
, 韓 詩 外 傳 同 。 竊 疑 此 處 本 作 「 若 何 去 此 旁 旁 而 死 乎 」
,「
旁 旁 」 , 大 也 , 又 盛 也 , 見 廣 雅 釋
訓 ; 「 堂 堂 」 亦 訓 「 盛 」 , 見 劇 秦 美 新 注 。 是 「 堂 堂 」
即 「 旁 旁 」 之 假 借 , 後 訛 為 「 滂 」 , 而 越 在 「 去 此 」 之
上 , 因 前 後 有 「 流 涕 從 而 泣 」 語 , 致 誤 為 滂 沱 之 義 。 又
文 選 二 十 八 、 六 十 一 注 引 皆 無 「 滂 滂 」 二 字 。
〔 五 〕 孫 星 衍 云 : 「 姓 艾 , 名 孔 。 列 子 作 『 史 孔 』 。 」 ◎ 盧 文 弨 云 : 「 列 子 『 史 』 , 釋 文 仍 作 『 「 艾 」 , 五 蓋 切 』 。 」 ◎ 蘇 輿 云 : 「 艾 , 齊 地 。 孔 蓋 以 地 為 氏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元 和 姓 纂 十 四 『 泰 艾 姓 』 條 云 : 『 晏 子 春 秋 齊 大 夫 艾 孔 之 後 。 』 即 左 傳 裔 款 也 。 」 ◎ 則 虞 案 : 是 也 。 本 書 又 作 會 譴 , 皆 齊 人 音 殊 。
〔 六 〕 則 虞 案 : 文 選 二 十 八 、 六 十 注 引 無 「 從 而 」 二 字 。
〔 七 〕 則 虞 案 : 列 子 「 而 泣 曰 」 下 有 「 臣 賴 君 之 賜 , 疏 食 惡 肉 , 可 得 而 食 , 駑 馬 稜 車 , 可 得 而 乘 也 , 且 猶 不 欲 死 , 而 況 吾 君 乎 」 。 韓 詩 外 傳 十 略 同 。 或 晏 子 原 有 此 文 , 後 挩 耳 。
〔 八 〕 則 虞 案 : 文 選 二 十 八 、 六 十 注 引 無 「 于 旁 」 二 字 , 十 三 引 作 「 晏 子 獨 笑 曰 」 。
〔 九 〕 則 虞 案 : 列 子 作 「 雪 涕 」 , 文 選 二 十 八 注 引 作 「 公 收 涕 而 問 之 , 晏 子 曰 」 。 卷 六 十 引 與 二 十 八 注 同 , 惟 「 涕 」 作 「 淚 」 。
〔 一 十 〕 則 虞 案 : 列 子 「 日 」 下 有 「 之 」 字 , 當 據 補 。
〔 一 一 〕 則 虞 案 : 文 選 二 十 八 、 又 六 十 注 引 作 「 使 賢 者 常 守 , 則 太 公 桓 公 有 之 」 。
〔 一 二 〕 孫 星 衍 云 : 「 靈 公 名 環 , 莊 公 父 。 史 記 齊 世 家 : 『 二 十 七 年 , 晉 使 中 行 獻 子 伐 齊 , 齊 師 敗 , 靈 公 走 入 臨 淄 。 晏 嬰 止 靈 公 , 靈 公 勿 從 , 曰 : 「 君 亦 無 勇 矣 。 」 』 亦 好 勇 之 證 。 」 ◎ 蘇 輿 云 : 「 『 莊 公 』 當 在 『 靈 公 』 下 , 傳 寫 誤 倒 。 」 ◎ 則 虞 案 : 列 子 「 勇 」 上 有 「 有 」 字 , 文 選 二 十 八 、 六 十 注 引 作 「 使 勇 者 常 守 , 則 莊 公 有 之 」 。
〔 一 三 〕 則 虞 案 : 文 選 二 十 八 、 六 十 一 注 引 作 「 吾 君 安 得 有 此 」 。 列 子 、 外 傳 猶 有 文 一 段 , 蓋 兼 用 諫 第 十 八 之 文 。
〔 一 四 〕 則 虞 案 : 列 子 作 「 見 不 臣 之 君 , 見 諂 諛 之 臣 , 臣 見 此 二 者 」 。 外 傳 作 「 見 怯 君 一 而 諛 臣 二 」 , 文 選 二 十 八 、 六 十 作 「 見 不 臣 之 君 一 , 諂 諛 之 臣 二 」 。
〔 一 五 〕 則 虞 案 : 文 選 兩 引 皆 無 「 竊
」 字 。
〔 一 〕 則 虞 案 : 此 章 三 責 , 皆 與 左 氏 合 。 一 曰 「 古 而 無 死 」 者 , 此 即 用 左 昭 二 十 年 傳 文 。 傳 曰 : 「 飲 酒 樂 , 公 曰 : 『 古 而 無 死 , 其 樂 若 何 ? 』 晏 子 對 曰 : 『 古 而 無 死 , 則 古 之 人 樂 也 , 君 何 得 焉 。 昔 爽 鳩 氏 始 居 此 地 , 季 萴 因 之 , 有 逢 伯 陵 因 之 , 蒲 姑 氏 因 之 , 而 後 大 公 因 之 。 古 者 無 死 , 爽 鳩 氏 之 樂 , 非 君 所 願 也 。 』 」 二 曰 梁 丘 據 馳 及 和 同 之 對 者 , 亦 昭 二 十 年 傳 文 。 傳 曰 : 「 齊 侯 至 自 田 , 晏 子 侍 于 遄 臺 , 子 猶 遄 而 造 焉 。 公 曰 : 『 唯 據 與 我 和 夫 ? 』 晏 子 對 曰 : 『 據 亦 同 也 , 焉 得 為 和 ? 』 公 曰 : 『 和 與 同 異 乎 ? 』 對 曰 : 『 異 。 和 如 羹 焉 , 小 火 醯 醢 鹽 梅 , 以 烹 魚 肉 , 燀 之 以 薪 , 宰 夫 和 之 , 齊 之 以 味 , 濟 其 不 及 以 洩 其 過 , 君 子 食 之 , 以 平 其 心 。 君 臣 亦 然 。 君 所 謂 可 而 有 否 焉 , 臣 獻 其 否 以 成 其 可 ; 君 所 謂 否 而 有 可 焉 , 臣 獻 其 可 以 去 其 否 。 是 以 政 平 而 不 干 , 民 無 爭 心 。 故 詩 曰 : 「 亦 有 和 羹 , 既 戒 且 平 , 鬷 嘏 無 言 , 時 靡 有 爭 。 」 』 又 曰 : 『 今 據 不 然 。 君 所 謂 可 , 據 亦 曰 可 ; 君 所 謂 否 , 據 亦 曰 否 。 若 以 水 濟 水 , 誰 能 食 之 ! 若 琴 瑟 之 專 壹 , 誰 能 聽 之 ! 同 之 不 可 也 如 是 。 』 」 三 曰 禳 除 彗 星 者 , 見 左 昭 二 十 六 年 傳 文 。 傳 曰 : 「 齊 有 彗 星 , 齊 侯 使 禳 之 。 晏 子 曰 : 『 無 益 也 , 祗 取 誣 焉 。 天 道 不 , 不 貳 其 命 , 若 之 何 禳 之 ! 且 天 之 有 彗 也 , 以 除 穢 也 ; 君 無 穢 德 , 又 何 禳 焉 ! 若 德 之 穢 , 禳 之 何 損 ! 詩 曰 : 「 惟 此 文 王 , 小 心 翼 翼 。 昭 事 上 帝 , 聿 懷 多 福 。 厥 德 不 回 , 以 受 方 國 。 」 君 無 違 德 , 方 國 將 至 , 何 患 於 彗 ! 詩 曰 : 「 我 無 所 監 , 夏 后 及 商 。 用 亂 之 故 , 民 卒 流 亡 。 」 若 德 回 亂 , 民 卒 流 亡 , 祝 史 之 為 , 無 能 補 也 。 』 公 說 , 乃 止 。 」 三 者 皆 與 左 氏 合 , 而 辭 有 不 同 。
〔 二 〕 則 虞 案 : 初 學 記 十 八 引 作 「 公 皋 」 , 無 「 于 」 字 。 治 要 及 御 覽 七 百 六 十 五 引 作 「 景 公 出 遊 」 。 公 阜 者 , 孫 星 衍 云 : 「 不 詳 其 地 。 」 長 孫 元 齡 云 : 「 『 公 』 與 『 堂 』 篆 體 頗 似 。 左 傳 莊 九 年 杜 注 : 『 齊 地 。 』 ◎ 則 虞 案 : 「 堂 阜 」 又 見 文 十 五 年 傳 , 堂 阜 即 今 山 東 蒙 陰 縣 , 與 魯 界 , 去 齊 之 都 城 遠 甚 , 且 「 公 」 「 堂 」 篆 體 不 相 近 , 長 孫 之 言 未 可 信 。 左 傳 作 「 遄 臺 」 , 在 臨 淄 西 南 , 此 云 北 望 , 蓋 即 其 地 。
〔 三 〕 則 虞 案 : 初 學 記 無 「 睹 」 字 。
〔 四 〕 陶 鴻 慶 云 : 「 昭 二 十 年 左 傳 : 『 公 曰 : 「 古 而 無 死 , 其 樂 若 何 ? 」 』 此 文 『 何 如 』 上 當 補 『 其 樂 』 二 字 , 意 始 明 。 」 ◎ 則 虞 案 : 治 要 作 「 如 何 」 , 初 學 記 引 無 「 使 」 字 , 桓 譚 新 論 形 神 引 作 「 何 若 」 。
〔 五 〕 孫 星 衍 云 : 「 『 死 』 , 一 本 作 『 沒 』 , 非 。 」 ◎ 王 念 孫 云 : 「 案 孫 本 改 『 沒 』 為 『 死 』 , 非 。 『 沒 』 亦 『 死 』 也 , 不 必 依 上 下 文 改 『 沒 』 為 『 死 』 , 元 刻 本 及 治 要 皆 作 『 沒 』 , 自 是 舊 本 如 此 。 」 ◎ 則 虞 案 : 列 子 天 瑞 引 作 「 善 哉 古 之 有 死 也 」 ; 治 要 引 無 「 者 」 字 ; 新 論 、 元 刻 本 、 活 字 本 、 嘉 靖 本 、 吳 懷 保 本 、 楊 本 、 凌 本 、 吳 本 、 指 海 本 , 「 死 」 均 作 「 沒 」 , 惟 吳 勉 學 本 作 「 死 」 。
〔 六 〕 孫 星 衍 云 : 「 列 子 天 瑞 篇 引 晏 子 曰 『 善 哉 ! 古 之 有 死 也 , 仁 者 息 焉 , 不 仁 者 伏 焉 。 』 」 ◎ 則 虞 案 : 新 論 「 伏 」 作 「 如 」 。
〔 七 〕 孫 星 衍 云 : 「 丁 公 , 名 伋 , 太 公 子 。 說 文 作 『 玎 』 , 諡 法 解 『 述 義 不 克 曰 丁 。 』 」 ◎ 則 虞 案 : 初 學 記 無 「 若 使 」 「 丁 公 」 四 字 , 「 將 」 作 「 長 」 , 治 要 有 「 大 公 」 二 字 , 御 覽 七 百 六 十 五 引 亦 無 「 丁 公 」 。 孫 云 「 丁 公 名 伋 」 云 者 , 齊 世 家 「 子 丁 公 呂 伋 」 , 古 今 人 表 同 。 「 說 文 作 玎 」 云 者 , 說 文 玎 篆 下 云 : 「 公 子 伋 諡 曰 玎 公 。 」 「 諡 法 」 云 者 , 齊 世 家 正 義 引 同 。 案 丁 公 子 曰 乙 公 , 乙 公 子 曰 癸 公 , 此 丁 、 乙 、 癸 乃 周 初 以 干 支 為 名 , 非 諡 , 說 文 文 有 脫 訛 。 左 昭 三 年 傳 作 「 大 公 丁 公 」 。 此 處 「 丁 公 」 二 字 當 在 「 大 公 」 二 字 之 下 。
〔 八 〕 孫 星 衍 云 : 「 襄 公 , 名 諸 兒 ; 文 公 , 名 赤 ; 武 公 , 名 壽 ; 皆 齊 君 。 」
〔 九 〕 則 虞 案 : 韓 詩 外 傳 、 治 要 「 君 」 上 俱 有 「 吾 」 字 。 御 覽 七 百 六 十 五 引 「 君 」 作 「 吾 」 。
〔 一 十 〕 孫 星 衍 云 : 「 說 文 : 『 銚 , 田 器 ; 耨 , 薅 器 也 。 』 玉 篇 『 銚 , 弋 昭 切 。 』 『 耨 』 當 為 『 ● 』 。 」 ◎ 則 虞 案 : 楊 本 「 銚 」 作 「 鍤 」 。
〔 一 一 〕 則 虞 案 : 御 覽 七 百 六 十 五 引 無 「 蹲 」 字 , 「 中 」 下 有 「 也 」 字 。 韓 詩 外 傳 十 作 「 立 乎 畎 畝 之 中 」 。
〔 一 二 〕 則 虞 案 : 初 學 記 十 八 、 治 要 俱 無 「 忿 然 作 色 」 四 字 。
〔 一 三 〕 孫 星 衍 云 : 「 『 御 』 , 初 學 記 作 『 乘 』 。 景 公 駕 八 , 則 據 御 六 , 皆 僭 也 。 」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御 』 本 作 『 乘 』 。 此 後 人 以 意 改 之 也 。 『 梁 丘 據 乘 六 馬 而 來 』 , 言 其 僭 也 , 若 改 『 乘 』 為 『 御 』 , 則 似 為 景 公 御 六 馬 矣 。 」 ◎ 黃 以 周 亦 以 為 當 從 治 要 及 初 學 記 作 「 乘 」 。 ◎ 陶 鴻 慶 云 : 「 作 『 御 』 者 是 也 。 下 文 晏 子 曰 : 『 大 暑 而 疾 馳 , 甚 者 馬 死 , 薄 者 馬 傷 , 非 據 孰 敢 為 之 ! 』 玩 其 語 意 , 是 據 所 御 者 , 正 是 景 公 之 車 , 故 晏 子 言 疾 馳 傷 馬 , 非 據 莫 敢 為 也 。 果 如 王 說 , 晏 子 當 斥 其 僭 , 不 當 如 是 云 云 矣 。 禮 記 曲 禮 篇 : 『 乘 君 之 乘 車 , 不 敢 曠 左 , 左 必 式 。 』 鄭 注 云 『 君 存 惡 空 其 位 , 』 是 古 者 人 臣 得 乘 君 車 之 證 。 」 ◎ 則 虞 案 : 初 學 記 無 「 何 」 「 而 」 「 而 來 」 四 字 。 治 要 「 梁 」 上 亦 無 「 而 」 字 , 指 海 本 據 王 說 改 「 御 」 為 「 乘 」 。
〔 一 四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何 如 』 二 字 與 上 下 文 義 不 相 屬 , 疑 當 作 為 『 何 以 知 之 』 ( 言 何 以 知 其 為 據 ) , 故 晏 子 對 曰 : 『 大 暑 而 疾 馳 , 非 據 孰 敢 為 之 ! 』 今 本 『 知 』 誤 作 『 如 』 , 又 脫 『 以 之 』 二 字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改 作 「 何 以 知 之 」 。
〔 一 五 〕 則 虞 案 : 初 學 記 、 御 覽 皆 無 「 曰 大 暑 」 至 「 敢 為 之 」 二 十 字 。
〔 一 六 〕 則 虞 案 : 左 昭 二 十 年 傳 作 「 唯 據 與 我 和 夫 」 , 初 學 記 引 晏 子 無 「 者 」 字 , 「 夫 」 作 「 乎 」 , 文 苑 英 華 七 百 四 十 九 王 志 愔 應 正 論 引 同 。
〔 一 七 〕 則 虞 案 : 初 學 記 、 御 覽 四 百 二 十 八 引 晏 子 俱 作 「 此 同 也 」 , 應 正 論 引 作 「 此 同 也 , 非 和 也 」 , 左 昭 二 十 年 傳 作 「 據 亦 同 也 , 焉 得 為 和 」 , 此 即 用 其 文 而 辭 稍 略 。 「 非 和 也 」 三 字 當 據 增 , 與 下 句 始 聯 貫 。
〔 一 八 〕 御 覽 四 百 二 十 八 引 作 「 和 者 」 。 應 正 論 作 「 夫 和 者 」 。
〔 一 九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今 據 也 甘 君 亦 甘 』 , 本 作 『 今 據 也 君 甘 亦 甘 』 。 『 君 甘 亦 甘 』 , 謂 據 之 同 于 君 , 非 謂 君 之 同 于 據 也 。 若 倒 言 之 , 則 非 其 旨 矣 。 治 要 及 御 覽 人 事 部 六 十 九 并 作 『 今 據 也 君 甘 亦 甘 』 。 」 ◎ 蘇 輿 云 : 「 王 說 是 。 『 君 甘 亦 甘 』 , 即 左 傳 『 君 所 謂 可 , 據 亦 曰 可 , 君 所 謂 否 , 據 亦 曰 否 』 意 。 」 ◎ 則 虞 案 : 王 蘇 說 是 也 。 應 正 論 作 「 君 甘 亦 甘 」 , 御 覽 四 百 二 十 八 引 作 「 君 甘 則 甘 」 , 可 證 。 指 海 本 據 王 說 乙 , 楊 本 作 「 今 據 也 甘 」 句 , 「 君 亦 甘 」 句 , 誤 。
〔 二 十 〕 則 虞 案 : 初 學 記 、 治 要 均 無 「 忿 然 作 色 」 四 字 。
〔 二 一 〕 則 虞 案 : 治 要 無 「 日 暮 」 二 字 , 初 學 記 無 「 何 日 暮 」 三 字 。
〔 二 二 〕 則 虞 案 : 治 要 「 面 」 作 「 北 」 。
〔 二 三 〕 孫 星 衍 云 : 「 騫 , 字 伯 常 , 名 騫 。 」 ◎ 則 虞 案 : 治 要 「 禳 」 作 「 攘 」 , 「 去 」 上 有 「 而 」 字 。 續 漢 書 天 文 志 注 引 「 召 」 作 「 使 」 , 無 下 「 使 」 字 。
〔 二 四 〕 孫 星 衍 云 : 「 『 詔 』 當 為 『 紹 』 , 說 文 無 『 詔 』 字 , 見 二 世 刻 石 。 」
〔 二 五 〕 則 虞 案 : 治 要 「 戒 」 作 「 誡 」 。
〔 二 六 〕 俞 樾 云 : 「 按 『 設 』 疑 『 說 』 字 之 誤 。 『 說 』 讀 為 『 悅 』 , 下 文 云 『 惡 文 而 疏 聖 賢 人 』 , 『 惡 文 』 與 『 說 文 』 正 相 對 成 義 。 」 ◎ 陶 鴻 慶 云 : 「 『 設 』 , 猶 假 也 , 『 文 』 , 謂 天 象 , 高 誘 注 淮 南 天 文 訓 云 : 『 文 者 , 象 也 , 』 是 也 。 此 承 上 文 『 詔 之 妖 祥 , 以 戒 不 敬 』 , 言 君 當 假 以 自 警 耳 。 下 云 『 惡 文 』 , 正 指 景 公 禳 彗 言 之 。 俞 氏 以 『 設 文 』 二 字 難 通 , 疑 『 設 』 為 『 說 』 字 之 誤 而 讀 為 『 悅 』 , 則 所 謂 『 文 』 者 何 所 指 乎 。 」 ◎ 于 省 吾 云 : 按 俞 說 非 是 。 『 設 』 『 翕 』 古 字 多 通 用 , 書 盤 庚 『 各 設 中 于 乃 心 』 , 漢 石 經 『 設 』 作 『 翕 』 , 墨 子 脩 身 『 設 壯 日 盛 』 , 即 『 翕 莊 日 盛 』 , 均 其 證 也 。 書 皋 陶 謨 『 翕 受 敷 施 』 , 偽 傳 『 翕 , 合 也 』 , 『 合 』 與 『 受 』 義 相 因 , 『 翕 受 』 謰 語 , 『 翕 文 』 亦 『 受 文 』 之 義 。 下 云 『 惡 文 而 疏 聖 賢 人 』 , 『 疏 』 亦 與 『 惡 』 義 相 因 。 」 ◎ 則 虞 案 : 以 下 文 「 近 讒 好 優 , 惡 文 而 疏 聖 賢 人 」 勘 之 , 此 句 當 作 「 設 文 受 諫 而 謁 聖 賢 人 」 , 文 義 始 順 。
〔 二 七 〕 文 廷 式 云 : 「 『 星 』 當 作 『 彗 』 , 下 文 『 何 暇 在 彗 』 , 亦 無 『 星 』 字 。 」
〔 二 八 〕 于 鬯 云 : 「 『 飾 』 當 讀 為 『 飭 』 。 小 戴 月 令 記 孔 疏 云 : 『 定 本 「 飾 」 俗 本 作 「 飭 」 , 』 莊 子 漁 父 篇 陸 釋 云 : 『 「 飾 」 , 本 作 「 飭 」 , 』 并 其 例 也 。 詩 六 月 篇 毛 傳 云 : 『 飭 , 正 也 。 』 國 語 吳 語 韋 解 云 : 『 飭 , 治 也 。 』 然 則 『 政 不 飭 』 者 , 謂 政 不 正 政 不 治 耳 , 作 『 飾 』 非 義 。 」
〔 二 九 〕 于 鬯 云 : 「 『 何 暇 』 , 語 助 , 若 言 『 豈 但 』 。 」 ◎ 則 虞 案 : 治 要 上 方 校 語 云 : 「 在 疑 去 。 」 劉 師 培 引 戴 望 校 語 同 。
〔 三 十 〕 孫 星 衍 云 : 「 『 茀 』 , 穀 梁 傳 : 『 孛 之 為 言 猶 茀 也 。 』 」 ◎ 則 虞 案 : 「 茀 」 即 「 孛 」 , 亦 彗 之 類 。 天 官 書 索 隱 曰 「 茀 即 孛 星 」 。 春 秋 文 十 四 年 『 有 星 孛 入 于 北 斗 」 , 易 緯 「 彗 茀 將 將 」 , 皆 以 「 茀 」 為 之 , 蓋 茀 之 狀 與 彗 略 異 , 光 芒 四 射 , 如 草 木 旁 出 。
〔 三 一 〕 則 虞 案 : 治 要 亦 有 「 忿 然 作 色 」 四 字 。
〔 三 二 〕 則 虞 案 : 治 要 作 「 無 幾 何 , 晏 子 卒 」 。
〔 三 三 〕 孫 星 衍 云 : 「 初 學 記 作 『 出
位 屏 而 泣 』 。 白 帖 亦 作 『 泣 』 , 今 本 『 泣 』 作 『 立 』 ,
非 。 」 ◎ 王 念 孫 云 : 「 按 此 文 本 作 『 公 出 屏 而 立 』 , 『
立 』 即 『 泣 』 字 也 。 古 者 天 子 外 屏 , 諸 侯 內 屏 , 此 言 晏
子 卒 而 朝 無 諫 言 ( 見 下 文 ) , 景 公 出 屏 而 見 群 臣 , 因 思
晏 子 而 泣 也 。 今 本 『 出 屏 』 作 『 出 背 』 , 則 義 不 可 通 。
初 學 記 引 作 『 出 位 屏 而 泣 』 ,『
位 』 字 乃 衍 文 耳 。 『 泣 』 各 本 皆 作
『 立 』 , 考 集 韻 『 泣 』 字 又 音 立 , 云 : 『 猋 泣 疾
貌 , 』 是 『 泣 』 與 『 立 』 同 音 , 故 哭 泣 之 『 泣 』 , 亦 通
作 『 立 』 。 治 要 正 作 『 公 出 屏 而 立 』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已 改 作「
出 屏 而 泣 」 。
〔 三 四 〕 孫 星 衍 云 : 「 謂 諫 古 而 無 死 、 據 與 我 和 及 禳 彗 星 。 左 傳 齊 景 公 言 古 而 無 死 及 據 與 我 和 事 在 魯 昭 二 十 年 , 齊 有 彗 星 事 在 魯 昭 二 十 六 年 , 與 景 公 自 云 一 日 三 責 者 不 合 。 然 春 秋 經 不 書 齊 彗 星 , 或 左 氏 于 二 十 六 年 舉 齊 侯 與 晏 子 論 陳 氏 之 事 , 並 溯 晏 子 彗 星 之 對 , 亦 以 彗 星 為 陳 氏 之 祥 也 。 是 此 書 足 證 左 傳 之 不 及 。 太 史 公 十 二 諸 侯 年 表 誤 以 彗 星 在 魯 昭 二 十 六 年 而 小 異 。 」 ◎ 則 虞 案 : 初 學 記 、 治 要 「 三 」 上 俱 無 「 而 」 字 , 治 要 又 無 「 公 阜 」 二 字 。 「 昔 者 」 二 字 。 文 廷 式 云 : 「 『 昔 者 』 當 作 『 昔 吾 』 。 」
〔 三 五 〕 孫 星 衍 云 : 「 『 誰 』 , 一 本
作 『 孰 』 。 」 ◎ 則 虞 案 : 治 要 、 初 學 記 、 白 孔 六 帖 三 十
九 引 俱 作 「 今 孰 責 寡 人 乎 」 。 元 刻 本 重 「 今 」 字 , 無 「
誰 」 字 , 誤 。 吳 勉 學 本 、 楊 本 、 凌 本 、 吳 本 皆 作 「 誰 」
。 活 字 本 、 綿 眇 閣 本 作 「 孰 」 , 吳 懷 保 本 空 一 格 。
〔 一 〕 則 虞 案 : 楊 本 此 章 缺 。
〔 二 〕 孫 星 衍 云 : 「 太 平 御 覽 作 『 瘠 』 , 下 同 。 說 文 『 ● 』 , 或 從 『 肉 』 。 漢 書 注 臣 瓚 曰 : 『 枯 骨 曰 骼 , 有 肉 曰 胔 。 』 師 古 曰 : 『 才 賜 切 , 胔 瘠 聲 之 緩 急 。 』 」
〔 三 〕 孫 星 衍 云 : 「 『 默 』 , 太 平 御 覽 作 『 嘿 』 , 俗 。 」
〔 四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八 十 六 引 無 「 諫 」 字 。
〔 五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八 十 六 引 無 兩 「 之 」 字 。 「 饑 」 作 「 飢 」 , 「 疾 」 作 「 病 」 。
〔 六 〕 孫 星 衍 云 : 「 『 籍 斂 』 , 荀 子 君 道 篇 『 籍 斂 忘 費 』 , 墨 子 非 樂 篇 『 厚 耤 斂 乎 萬 民 』 。 」
〔 七 〕 孫 星 衍 云 : 「 『 餒 』 當 為 『
餧 』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引 作「
餒 」 , 「 胔 」 作 「 瘠 。 」
〔 八 〕 孫 星 衍 云 : 「 一 本 作 『 哀 』 , 非 。 」
〔 九 〕 黃 以 周 云 : 「 元 刻 本 上 作 『 籍 斂 』 , 此 作 『 藉 斂 』 , 孫 刻 本 『 籍 斂 』 『 藉 斂 』 亦 多 錯 出 , 盧 校 本 並 改 作 。 『 藉 斂 』 。 」
〔 一 十 〕 孫 星 衍 云 : 「 『 于 民 』 , 太 平 御 覽 作 『 賑 民 』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八 十 六 引 「 胔 」 作 「 瘠 」 , 「 民 」 作 「 貧 」 。 孫 氏 作 「 賑 民 」 , 非 。
〔 一 一 〕 蘇 輿 云 : 「 『 氓 』 , 舊 刻 及 浙 局 本 作 『 民 』 。 」 ◎ 黃 以 周 云 : 「 『 民 』 , 元 刻 作 『 氓 』 , 與 上 同 , 今 改 從 元 刻 。 」 ◎ 則 虞 案 : 吳 勉 學 本 正 作 「 民 」 。
〔 一 二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其 』 為 『 期 』 , 『 不 服 政 期 年 』 , 即 王 制 所 云 『 期 不 從 政 』 也 。 『 公 三 月 不 出 遊 』 , 『 三 月 』 與 『 期 年 』 正 相 對 。 」 ◎ 蘇 時 學 云 : 「 『 不 服 政 』 , 謂 寬 其 力 。 『 其 』 與 『 期 』 通 。 」
〔 一 三 〕 則 虞 案 : 御 覽 引 無 「 公 」 字
。
〔 一 〕 則 虞 案 : 藝 文 類 聚 二 、 意 林
卷 一 、 文 選 二 十 四 卷 注 、 事 類 賦 注 三 、 御 覽 十 二 、 三 十
四 、 又 六 百 九 十 四 引 皆 作 「 雨 雪
三 日 」 , 無「
而 不 霽 」 三 字 , 歸 評 本 無 「 之 」 字
, 亦 無 「 而 」 字 。
〔 二 〕 孫 星 衍 云 : 「 『 公 被 』 , 意 林 、 文 選 注 、 藝 文 類 聚 作 『 披 』 。 」 ◎ 則 虞 案 : 胡 刻 選 注 、 聚 珍 版 意 林 、 明 刻 藝 文 類 聚 二 皆 作 「 被 」 , 與 孫 見 有 異 。 御 覽 三 十 四 、 六 百 九 十 四 引 作 「 披 」 , 事 文 類 聚 前 集 十 二 作 「 衣 」 。
〔 三 〕 王 念 孫 云 : 「 按 此 本 作 『 坐
于 堂 側 階 』 , 今 本 脫 『 于 』 字 , 『 階 』 字 又 誤 作 『 陛 』
。 凡 經 傳 中 言 坐 于 某 處 者 , 『 于 』 字 皆 不 可 省 。 治 要 及
鈔 本 北 堂 書 鈔 衣 冠 部 三 ( 明 陳 禹 謨 本 依 俗 本 晏 子 改 『 階
』 為 『 陛 』 , 而 『 于 』 字 尚 未 刪 ) 並 引 作 『 坐 于 堂 側 階
』 , 意 林 及 文 選 何 晏 景 福 殿 賦 注 、 曹 植 贈 丁 儀 詩 注 、 謝
朓 郡 內 登 望 詩 注 並 引 作 『 坐 于 堂 側 』 , 雖 詳 略 不 同 , 而
皆 有 『 于 』 字 。 又 經 傳 皆 言 『 惻 階 』 ( 顧 命『
立 于 側 階 』 , 雜 記 『 升 自 側 階 』 )
, 無 言 『 側 陛 』 者 。 當 依 治 要 、 北 堂 書 鈔 作 『 坐 于 堂 側
階 』 。 」 ◎ 則 虞 案 : 王 說 是 也 。 冊 府 元 龜 二 百 四 十 二 引
亦 作 「 階 」 。
〔 四 〕 孫 星 衍 云 : 「 『 公 曰 』 , 意 林 作 『 謂 晏 子 曰 』 。 」
〔 五 〕 則 虞 案 : 意 林 脫 「 怪 哉 」 二 字 。
〔 六 〕 則 虞 案 : 文 選 卷 二 十 四 注 引 作 「 雨 雪 三 日 天 下 不 寒 何 也 」 , 藝 文 類 聚 二 、 御 覽 十 二 、 三 十 四 、 六 百 九 十 四 引 作 「 雨 雪 三 日 不 寒 」 。 意 林 、 事 文 類 聚 作 「 三 日 雨 雪 而 天 不 寒 」 。
〔 七 〕 則 虞 案 : 北 堂 書 鈔 百 五 十 二 引 作 「 古 之 賢 君 溫 飽 而 能 知 民 飢 寒 」 , 藝 文 類 聚 二 , 御 覽 十 二 、 三 十 四 、 六 百 九 十 四 、 事 類 賦 三 引 無 兩 「 之 」 字 。 又 六 百 九 十 四 引 「 賢 」 下 有 「 者 」 字 , 記 纂 淵 海 六 十 七 亦 作 「 賢 者 」 , 惟 「 者 」 下 無 「 君 」 字 ; 意 林 「 而 」 皆 作 「 則 」 。
〔 八 〕 則 虞 案 : 意 林 、 文 選 注 、 書 鈔 、 藝 文 類 聚 、 御 覽 、 記 纂 淵 海 均 無 此 句 , 冊 府 元 龜 引 有 , 「 勞 」 下 有 「 者 」
〔 九 〕 則 虞 案 : 此 有 二 說 : 一 曰 作 「 出 裘 」 者 , 劉 師 培 云 : 「 案 治 要 『 令 』 作 『 命 』 , 事 類 賦 注 三 引 『 出 』 作 『 脫 』 , 『 與 』 上 有 『 以 』 字 , 『 寒 』 下 有 『 者 』 字 , 冊 府 元 龜 有 『 以 』 字 , 玉 海 百 九 十 五 所 引 亦 有 『 者 』 字 , 事 文 類 聚 亦 作 『 以 與 飢 貧 者 』 , 是 『 以 』 字 『 者 』 字 碻 為 挩 文 。 又 御 覽 六 百 九 十 四 引 作 『 公 乃 命 出 裘 以 與 寒 , 發 粟 以 與 飢 』 , 書 鈔 百 五 十 二 引 作 『 乃 出 裘 衣 發 倉 粟 以 拯 飢 寒 , 民 皆 悅 之 也 』 。 與 此 均 殊 。 」 案 : 文 選 卷 十 三 注 引 作 「 出 裘 發 粟 以 與 飢 人 」 , 藝 文 類 聚 二 、 御 覽 三 十 四 作 「 出 裘 發 粟 以 與 飢 寒 者 」 , 事 類 賦 作 「 脫 裘 發 粟 」 , 王 念 孫 從 此 。 二 曰 作 「 去 裘 」 者 , 俞 樾 云 : 「 按 國 中 之 寒 者 何 限 , 必 人 人 衣 之 以 裘 , 勢 必 無 以 給 之 。 且 文 王 之 民 , 老 者 衣 帛 而 已 , 未 聞 其 衣 裘 也 。 『 出 裘 』 當 作 『 去 裘 』 , 意 林 作 『 公 乃 去 裘 』 , 是 也 。 公 本 被 狐 白 之 裘 , 聞 晏 子 之 言 不 安 于 心 , 令 左 右 之 人 為 之 去 裘 , 故 曰 『 乃 令 去 裘 』 也 。 『 發 粟 與 飢 寒 』 , 本 作 『 發 粟 與 飢 人 』 , 因 『 去 裘 』 誤 作 『 出 裘 』 , 遂 改 『 飢 人 』 為 『 飢 寒 』 , 藝 文 類 聚 、 御 覽 諸 書 引 此 文 , 又 因 『 飢 寒 』 二 字 于 文 未 安 , 于 『 飢 寒 』 下 增 『 者 』 字 , 皆 非 晏 子 原 文 也 。 文 選 雪 賦 注 引 作 『 以 與 飢 人 』 , 可 據 以 訂 正 。 」 蘇 輿 云 : 「 俞 說 是 , 第 從 意 林 作 『 去 』 , 則 泥 矣 。 『 出 』 即 『 去 』 , 無 煩 改 字 以 就 其 說 。 詩 賓 筵 鄭 箋 、 荀 子 大 略 篇 楊 注 、 史 記 韓 長 孺 傳 索 隱 皆 訓 『 出 』 作 『 去 』 , 並 其 證 矣 。 」 是 蘇 輿 以 前 一 說 也 。
〔 一 十 〕 則 虞 案 : 綿 眇 閣 本 、 吳 勉 學 本 作 「 今 」 。
〔 一 一 〕 則 虞 案 : 歸 評 本 作 「 無 名 其 言 」 , 誤 。
〔 一 二 〕 蘇 輿 云 : 「 兼 月 , 兼 一 月 之
粟 ; 兼 歲 , 兼 一 歲 之 粟 。 『 事 』 , 謂 已 有 職 業 可 任 者 ,
故 但 兼 月 ; 『 疾 』 則 病 苦 無 能 為
之 人 , 故 須 兼 歲 乃 可 自 給 也 。 」 ◎ 長 孫 元 齡 云 : 「 事 者
, 謂 冠 昏 喪 祭 等 多 用 度 之 事 。 」
〔 一 〕 則 虞 案 : 御 覽 七 引 無 「 之 」 「 于 」 字 。
〔 二 〕 則 虞 案 : 御 覽 七 引 作 無 「 不 」 字 。
〔 三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案 開 元 占 經 三 十 二 引 作 『 公 問 晏 子 曰 』 。 」
〔 四 〕 孫 星 衍 云 : 「 史 記 索 隱 引 春 秋 文 燿 鉤 『 赤 帝 , 赤 熛 怒 之 神 為 熒 惑 , 位 南 方 , 禮 失 則 罰 出 』 。 」
〔 五 〕 蘇 時 學 云 : 「 案 景 公 時 , 晉 、 秦 、 齊 、 楚 、 吳 、 越 最 為 大 國 , 次 則 魯 、 衛 、 宋 、 鄭 、 陳 、 蔡 , 亦 名 邦 也 。 故 於 諸 國 中 獨 舉 十 二 為 言 , 史 記 有 十 二 諸 侯 年 表 , 蓋 亦 本 此 。 」
〔 六 〕 王 念 孫 云 : 「 此 承 上 文 兩 『
當 之 』 而 言 , 則 『 當 』 下 亦 有『
之 』 字 , 而 今 本 脫 之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元 龜 作 『 何 以 獨 當 之 』 , 占 經 引 作 『 齊 何 以
獨 當 之 』 。 」 ◎ 則 虞 案 : 句 下 當 據 補 「 之 」 字 。
〔 七 〕 則 虞 案 : 御 覽 七 引 「 虛 , 齊 之 分 野 」 , 占 經 引 「 虛 , 齊 分 野 」 。
〔 八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占 經 作 『 天 下 之 殃 』 。 」
〔 九 〕 孫 星 衍 云 : 「 太 平 御 覽 節 其 文 , 作 『 當 強 為 善 』 , 非 。 」 ◎ 黃 以 周 云 : 「 『 疆 』 字 誤 , 元 刻 本 作 『 彊 』 , 音 義 不 誤 。 」 ◎ 則 虞 案 : 活 字 本 、 浙 局 本 作 「 疆 」 , 楊 本 、 凌 本 、 吳 本 均 作 「 彊 」 。
〔 一 十 〕 于 鬯 云 : 「 既 曰 『 為 善 』 , 又 言 『 不 用 』 , 『 用 』 與 『 為 』 當 何 別 之 ? 蓋 此 『 用 』 宜 讀 為 『 勇 』 , 『 勇 』 諧 『 甬 』 聲 , 『 甬 』 即 諧 『 用 』 聲 , 故 可 借 『 用 』 為 『 勇 』 。 『 為 善 不 勇 』 , 與 下 句 『 出 政 不 行 』 相 對 , 『 為 』 與 『 勇 』 、 『 出 』 與 『 行 』 字 別 , 輕 重 一 例 也 。 且 下 文 又 云 『 有 賢 不 用 』 , 若 此 『 用 』 非 假 字 , 則 文 亦 犯 複 矣 。 」
〔 一 一 〕 陶 鴻 慶 云 : 「 『 祈 』 讀 為 『 機 』 。 周 禮 肆 師 職 『 及 其 祈 珥 』 , 故 書 『 祈 』 作 『 幾 』 , 鄭 云 『 「 祈 」 當 為 進 禨 之 「 禨 」 』 也 。 禨 , 妖 祥 也 。 」 ◎ 則 虞 案 : 陶 說 是 也 。 元 龜 「 祈 」 作 「 災 」 。
〔 一 二 〕 孫 星 衍 云 : 「 漢 書 蕭 曹 贊 『 錄 錄 未 有 奇 節 』 , 師 古 曰 : 『 錄 錄 , 猶 鹿 鹿 , 言 在 凡 鹿 之 中 也 。 』 」 ◎ 于 鬯 云 : 「 『 彊 』 當 為 『 彊 勉 』 之 『 彊 』 , 非 『 富 彊 』 之 『 彊 』 , 依 說 文 當 作 『 ● 』 , 『 ● 』 之 古 文 作 『 ● 』 , 正 諧 『 彊 』 聲 也 。 『 食 』 當 讀 為 『 飾 』 , 爾 雅 釋 詁 云 : 『 食 , 偽 也 , 』 是 正 讀 『 食 』 為 『 飾 』 , 故 訓 『 食 』 為 『 偽 』 。 『 彊 飾 』 者 , 謂 其 彊 辨 飾 非 耳 , 此 即 承 上 文 『 百 姓 疾 怨 , 自 為 祈 祥 』 而 言 。 夫 百 姓 既 疾 怨 矣 , 而 猶 自 為 祈 祥 , 苟 非 彊 飾 其 辭 , 何 以 祈 祥 乎 ? 故 曰 『 錄 錄 彊 食 』 , 彊 食 , 彊 飾 也 , 『 食 』 字 若 從 飲 食 義 必 不 可 解 。 錄 錄 , 猶 歷 錄 耳 , 重 言 與 雙 聲 一 也 。 」
〔 一 三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元 龜 作 『 不 嘗 』 , 『 嘗 』 或 『 常 』 字 , 與 此 異 。 」
〔 一 四 〕 孫 星 衍 云 : 「 上 皆 韻 語 。 」
〔 一 五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占 經 引 『 去 』 作 『 出 』 , 元 龜 同 。 」
〔 一 六 〕 孫 星 衍 云 : 「 『 田 』 、 『 民 』 、 『 人 』 為 韻 。 」
〔 一 七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元 龜 作 『 獨 孽 星 乎 』 。 」
〔 一 八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占 經 引 『
遷 』 作 『 乃 遷 也 』 。 」
〔 一 〕 孫 星 衍 云 : 「 說 文 : 『 瞢 , 目 不 明 也 』 , 古 借 為 『 夢 』 字 。 」
〔 二 〕 孫 星 衍 云 : 「 『 辟 』 讀 如 『 闢 』 。 」
〔 三 〕 于 鬯 云 : 「 『 公 疑 』 二 字 當 句 , 疑 晏 子 所 言 湯 與 伊 尹 也 , 故 下 文 『 晏 子 曰 : 「 公 疑 之 , 則 嬰 請 言 湯 與 伊 尹 之 狀 。 」 』 『 以 為 泰 山 神 』 者 , 信 占 夢 者 之 言 也 。 七 字 讀 作 一 句 者 非 。 」
〔 四 〕 孫 星 衍 云 : 「 詩 傳 : 『 皙 ,
白 皙 。 』 說 文 : 『 人 色 白 也 。 』 藝 文 類 聚 作 『 湯 長 頭 而
髯 鬢 』 , 御 覽 作 『 湯 長 頭 而 寡 髮 』 , 一 作 『 長 頭 而 髯 』
。 」 ◎ 盧 文 弨 云 : 「 論 衡 死 偽 篇 無 『 質 』 字 , 因 下 『 皙
』 字 誤 衍 。 論 衡 『 顏 』 作 『 頤 』 。 」 ◎ 于 鬯 云 「 『 長 』
下 疑 復 有 『 長 』 字 , 正 因 兩 『 長 』 字 重 疊 , 故 脫 去 一 『
長 』 字 耳 。 『 湯 質 皙 而 長 』 當 句
, 與 下 文 『 伊 尹 黑 而 短 』 相 對 ( 論 衡 死 偽 篇 無 『 質
』 字 , 然 有 不 害 其 為 對 ) , 『 長 顏 以 髯 』 , 亦 與 下 文 『
蓬 頭 而 髯 』 相 對 ( 今 本 脫 『 頭 』 字 , 依 御 覽 鬚 髯 覽 引 補
) , 孫 星 衍 音 義 以 『 湯 質 皙 』 為 句 , 『 而 長 顏 以 髯 』 為
句 , 則 下 文 當 讀 『 伊 尹 黑 』 為 句 , 然 試 問『 而 短 蓬 頭 而
髯 』 , 成 何 語 乎 ? 即 從 脫 『 頭 』 字 之 本 , 云 『 而 短 蓬 而
髯 』 , 亦 成 何 語 乎 ? 『 皙 而 長 』 者 , 謂 其 體 也 。 孟 子 告
子 篇 云 『 湯 九 尺 』 , 春 秋 繁 露 三 代 改 制 質 文 篇 言 『 湯 體
長 專 』 , 皆 其 證 。 然 則 『 長 』 下
必 復 有 『 長 』 字 可 知 。 否 則 『 顏 以 髯 』 又 不 成 語 矣 。 藝
文 類 聚 頭 類 云 『 湯 長 頭 而 髯 鬢 』 。 」 ◎ 則 虞 案 : 于 說 是
也 。 「 湯 質 皙 而 長 」 句 , 言 其 身 修 也 ;「
長 頭 而 髯 」 句 , 言 其 頭 及 鬚 也 ; 後
「 頭 」 誤 為 「 顏 」 , 而 「 顏 」 字
誤 連 上 句 讀 , 致 失 其 義 。 藝 文 類 聚 十 七 、 御 覽 三 百 七 十
四 引 俱 作 「 湯 長 頭 而 髯 」 , 是 其 證 。 又 御 覽 三 百 九 十 九
節 引 作 「 湯 修 以 長 髯 」 , 「 湯 修
」 者 , 即 節 上 句 「 湯 質 皙 而 長 」 , 「 長 髯 」 者 , 即 節 「
長 頭 而 髯 」 也 。 博 物 志 異 聞 作 「 湯 皙 容 多 髮 」 。
〔 五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案 論 衡 死 偽 篇 作 『 豐 上 而 銳 下 』 , 初 學 記 九 引 帝 王 世 紀 作 『 豐 下 銳 上 』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三 百 九 十 九 引 上 字 之 下 有 「 而 」 字 。
〔 六 〕 則 虞 案 : 論 衡 作 「 據 身 而 揚 聲 」 , 「 據 」 字 誤 。 御 覽 三 百 九 十 九 引 作 「 倨 身 高 聲 」 , 高 、 即 揚 也 。
〔 七 〕 則 虞 案 : 御 覽 三 百 七 十 四 、 三 百 九 十 九 引 「 蓬 」 下 俱 有 「 頭 」 字 , 三 百 九 十 九 引 「 黑 」 下 無 「 而 」 字 。 博 物 志 引 作 「 伊 尹 黑 而 短 」 , 自 「 短 」 字 截 讀 , 是 也 。
〔 八 〕 則 虞 案 : 論 衡 作 「 豐 上 而 銳 下 」 。
〔 九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後 漢 書 馮 衍 傳 注 引 帝 王 世 紀 云 : 『 伊 尹 豐 下 銳 上 , 色 黑 而 短 , 僂 身 而 下 聲 。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三 百 九 十 九 引 無 「 而 」 字 。
〔 一 十 〕 則 虞 案 : 論 衡 「 若 」 作 「 奈 」 。
〔 一 一 〕 孫 星 衍 云 : 「 太 甲 , 湯 孫 , 武 丁 ; 小 乙 子 ; 祖 乙 , 河 亶 甲 子 。 」 ◎ 則 虞 案 : 論 衡 作 「 祖 已 」 ,
〔 一 二 〕 則 虞 案 : 論 衡 作 「 和 於 宋 」 。
〔 一 三 〕 則 虞 案 : 論 衡 無 「 景 」 字 。
〔 一 四 〕 黃 以 周 云 : 「 元 刻 『 伐 』 上 有 『 公 』 字 。 」 ◎ 則 虞 案 : 黃 說 誤 。 吳 刻 如 是 , 元 本 、 活 字 本 「 公 」 字 誤 越 在 「 曰 」 字 之 上 , 綿 眇 閣 本 、 吳 勉 學 本 、 楊 本 、 凌 本 均 無 「 公 」 字 , 吳 懷 保 本 作 「 晏 子 諫 曰 」 。
〔 一 五 〕 孫 星 衍 云 : 「 未 詳 。 」 ◎ 于 鬯 云 : 「 蓄 之 言 畜 也 。 孟 子 梁 惠 王 篇 云 『 畜 君 者 , 好 君 也 。 』 此 以 聲 訓 『 畜 君 』 為 『 好 君 』 , 則 『 續 蓄 』 為 『 續 好 』 矣 。 且 孟 子 正 引 晏 子 事 , 見 問 下 篇 , 其 曰 『 其 詩 曰 畜 君 何 尤 』 , 齊 大 師 所 作 也 。 然 則 謂 好 為 畜 , 殆 齊 語 與 ? 依 本 字 蓋 當 作 『 ● 』 , 『 畜 』 『 蓄 』 並 借 字 。 廣 雅 釋 詁 云 : 『 ● , 好 也 。 』 說 文 女 部 云 : 『 ● , 媚 也 , 』 媚 亦 好 也 ( 王 念 孫 廣 雅 疏 證 頗 詳 ) 。 蓋 齊 宋 本 相 舊 好 之 國 , 今 齊 伐 宋 , 是 絕 好 矣 。 『 易 行 』 者 , 易 伐 為 不 伐 也 , 不 伐 即 續 好 矣 , 不 易 行 以 續 好 , 則 仍 伐 以 絕 好 耳 , 『 蓄 』 字 之 義 可 得 。 孫 星 衍 音 義 謂 續 蓄 未 詳 , 疏 矣 。 」 ◎ 于 省 吾 云 : 「 按 『 蓄 』 『 畜 』 通 用 , 古 籍 習 見 , 不 煩 舉 證 。 呂 氏 春 秋 適 威 『 民 善 之 則 畜 也 』 , 注 『 畜 , 好 。 』 孟 子 梁 惠 王 『 畜 君 者 , 好 君 也 』 , 『 畜 』 『 好 』 古 音 同 隸 幽 部 , 乃 音 訓 字 也 。 『 不 易 行 以 續 畜 』 , 即 不 易 行 以 續 好 也 。 上 云 『 請 散 師 以 平 宋 』 續 好 即 平 宋 之 義 。 不 易 行 以 續 畜 , 故 下 云 『 進 師 以 近 過 , 非 嬰 所 知 也 。 』 左 隱 七 年 傳 『 以 繼 好 息 民 』 , 左 僖 四 年 傳 『 先 君 之 好 是 繼 』 , 左 襄 元 年 傳 『 以 繼 好 結 信 』 , 是 『 續 畜 』 猶 言 『 繼 好 』 也 。 」
〔 一 六 〕 陶 鴻 慶 云 : 「 『 近 過 』 二 字 , 文 義 難 通 。 『 過 』 當 為 『 禍 』 。 禮 記 大 學 『 過 也 』 , 朱 氏 駿 聲 以 為 『 禍 』 之 假 字 。 下 云 『 師 若 果 進 , 軍 必 有 殃 』 , 即 近 禍 之 謂 。 」
〔 一 七 〕 孫 星 衍 云 : 「 『 將 』 讀 將 帥 。 說 文 : 『 殪 , 死 也 。 』 」
〔 一 八 〕 孫 星 衍 云 : 「 太 平 御 覽 引 古
文 瑣 語 曰 : 『 齊 景 公 伐 宋 , 至 曲 陵 , 夢 見 有 短 丈 夫 賓 於
前 。 晏 子 曰 「 君 所 夢 者 何 如 哉 ? 」 公 曰 : 「 其 賓 者 甚 短
大 , 小 上 , 其 言 甚 怒 , 好 侻 。 」 晏 子 曰 : 「 如 是 , 則 伊
尹 也 。 伊 尹 甚 大 , 上 小 , 下 赤 色 而 髯 , 其 言 好 侻 而 下 聲
。 」 公 曰 : 「 是 矣 。 」 晏 子 曰 : 「 是 怒 君 師 , 不 如 違 之
。 」 遂 不 果 伐 宋 。 』 」 ◎ 劉 師 培 補 釋 云 : 「 博 物 志 七 云
: 『 齊 景 公 伐 宋 , 過 泰 山 , 夢 二 人 怒 。 公 謂 太 公 之 神 ,
晏 子 謂 宋 祖 湯 與 伊 尹 也 。 為 言 其 狀 , 湯 皙 容 多 髮 , 伊 尹
黑 而 短 , 即 所 夢 也 。 景 公 進 軍 , 不 聽 , 軍 鼓 毀 , 公 怒 (
當 作 「 恐 」 ) , 散 軍 , ( 下 挩 「 不 」 字 ) 伐 宋 。 』 」
〔 一 〕 則 虞 案 : 韓 詩 外 傳 十 作 「 齊 景 公 出 田 」 。 白 孔 六 帖 三 十 九 、 御 覽 三 百 七 十 六 、 四 百 五 十 六 、 藝 文 類 聚 二 十 四 、 六 十 六 引 俱 作 「 景 公 田 」 。 「 署 梁 」 者 , 孫 星 衍 云 : 「 地 名 , 未 詳 。 」 晏 子 春 秋 地 名 多 不 可 考 , 如 前 之 公 阜 , 此 之 署 梁 是 已 。
〔 二 〕 則 虞 案 : 韓 詩 外 傳 作 「 十 有 七 日 而 不 反 」 , 白 孔 六 帖 引 作 為 「 十 二 日 不 反 」 。 御 覽 兩 引 、 藝 文 類 聚 兩 引 俱 作 「 十 有 八 日 不 反 」 。
〔 三 〕 則 虞 案 : 外 傳 作 「 晏 子 乘 而 往 」 , 類 聚 、 御 覽 三 百 七 十 六 作 「 晏 子 往 見 公 」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引 作 「 晏 子 因 自 往 見 公 」 。
〔 四 〕 則 虞 案 : 藝 文 類 聚 二 十 四 引 作 「 衣 冠 盡 不 正 」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引 同 。
〔 五 〕 則 虞 案 : 外 傳 、 藝 文 類 聚 均 無 「 不 革 衣 冠 」 四 字 。
〔 六 〕 孫 星 衍 云 : 「 說 文 『 游 , 旌 旗 之 ● 也 。 』 」 ◎ 于 鬯 云 「 『 望 游 』 , 蓋 猶 『 望 羊 』 , 『 羊 』 『 『 游 』 一 聲 之 轉 , 此 類 實 主 聲 不 主 字 。 史 記 孔 子 世 家 云 : 『 眼 如 望 羊 。 』 前 章 亦 有 『 望 羊 』 字 , 孫 星 衍 音 義 云 : 『 望 羊 , 猶 仿 佯 也 。 』 然 彼 云 『 望 羊 待 於 朝 』 , 或 疑 是 人 名 , 見 前 校 , 則 孫 義 猶 疑 惑 , 合 移 以 釋 此 『 望 游 而 馳 』 , 正 謂 『 仿 佯 而 馳 』 也 。 而 孫 於 此 乃 引 說 文 『 游 , 旌 旗 之 ● 』 , 以 實 義 解 之 , 殆 未 的 確 。 」 ◎ 則 虞 案 : 外 傳 、 藝 文 類 聚 皆 無 此 句 。
〔 七 〕 孫 星 衍 曰 : 「 『 帶 』 與 『 勞 』 字 相 似 , 或 當 為 『 逆 勞 』 。 」 ◎ 長 孫 元 齡 云 「 下 , 下 車 也 。 魯 論 『 孔 子 下 , 欲 與 之 言 』 是 也 。 『 急 帶 』 與 『 緩 帶 』 對 , 肅 其 威 儀 也 。 音 義 『 逆 勞 』 之 解 , 恐 牽 強 。 」 ◎ 則 虞 案 : 外 傳 作 「 景 公 見 而 怪 之 曰 」 , 藝 文 類 聚 二 十 四 作 「 公 見 逆 勞 曰 」 , 六 十 六 引 作 「 公 望 見 晏 子 , 下 車 急 曰 」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引 作 「 公 望 見 晏 子 曰 」 。
〔 八 〕 則 虞 案 : 外 傳 作 「 夫 子 何 蘧 乎 」 , 藝 文 類 聚 二 十 四 引 作 「 何 為 遽 至 」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引 作 「 何 其 遽 」 。 「 為 」 「 其 」 義 通 也 , 「 何 為 遽 」 , 即 「 何 其 遽 」 也 。
〔 九 〕 孫 星 衍 云 : 「 藝 文 類 聚 『 無 有 』 作 『 得 無 有 』 , 御 覽 作 『 得 無 』 。 」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無 』 上 有 『 得 』 字 , 而 今 本 脫 之 。 雜 上 篇 『 諸 侯 得 微 有 故 乎 ( 微 , 無 也 ) , 國 家 得 微 有 事 乎 』 , 文 義 正 與 此 同 。 韓 詩 外 傳 十 作 『 得 無 有 急 乎 』 , 藝 文 類 聚 人 部 八 、 產 業 部 下 、 御 覽 人 事 部 十 七 、 九 十 七 , 並 引 作 『 得 無 有 故 乎 』 , 皆 有 『 得 』 字 。 」
〔 一 十 〕 孫 星 衍 云 : 「 藝 文 類 聚 作 『 無 恙 也 』 。 」 ◎ 蘇 輿 云 : 「 韓 詩 外 傳 作 『 晏 子 對 曰 然 有 急 』 , 無 下 句 。 」
〔 一 一 〕 劉 師 培 云 : 「 黃 本 無 『 君 』 字 , 御 覽 引 作 『 安 於 野 』 , 白 帖 引 『 民 』 作 『 人 』 」 。 ◎ 則 虞 案 : 藝 文 類 聚 二 十 四 引 無 「 為 」 字 。
〔 一 二 〕 蘇 輿 云 : 「 韓 詩 外 傳 作 『 國 人 皆 以 君 為 惡 民 好 禽 』 , 此 下 載 『 臣 聞 之 , 魚 鱉 厭 深 淵 而 就 乾 淺 』 云 云 , 與 此 少 異 。 」
〔 一 三 〕 則 虞 案 : 白 帖 無 「 乃 」 字 。 藝 文 類 聚 兩 引 「 毋 」 皆 作 「 無 」 。
〔 一 四 〕 王 念 孫 云 : 「 『 為 』 上 不 當 有 『 吾 』 字 , 蓋 衍 文 也 。 」 ◎ 陶 鴻 慶 云 : 「 『 吾 』 乃 『 若 』 字 之 誤 。 」
〔 一 五 〕 孫 星 衍 云 : 「 泰 士 , 官 ; 子 牛 , 名 。 孟 子 『 皋 陶 為 士 』 。 韓 詩 外 傳 作 『 為 獄 不 中 邪 , 則 大 理 子 幾 在 』 , 牛 與 『 幾 』 聲 亦 相 近 。 」 ◎ 盧 文 弨 曰 : 「 韓 詩 外 傳 以 下 『 行 人 子 羽 』 作 『 子 牛 』 , 而 此 為 『 子 幾 』 。 」 ◎ 蘇 輿 云 : 「 泰 士 , 即 曲 禮 六 大 中 之 『 大 士 』 ( 『 泰 』 『 大 』 同 ) , 鄭 注 云 : 『 大 士 以 神 仕 。 』 大 士 正 獄 訟 , 蓋 若 秋 官 士 師 察 獄 訟 之 辭 矣 。 」 ◎ 則 虞 案 : 黃 本 「 牛 」 作 「 午 」 。
〔 一 六 〕 孫 星 衍 云 : 「 泰 祝 , 官 ; 子 游 , 名 。 韓 詩 外 傳 作 『 祝 人 泰 宰 在 』 。 」 ◎ 蘇 輿 云 : 「 『 泰 祝 』 , 即 曲 禮 六 大 中 之 『 大 祝 』 。 周 禮 大 祝 『 掌 六 祝 之 辭 以 事 鬼 神 示 』 , 即 此 也 。 」
〔 一 七 〕 孫 星 衍 云 : 「 行 人 , 官 ; 子 羽 , 名 。 」 ◎ 黃 以 周 云 : 「 『 子 羽 』 , 韓 詩 外 傳 作 『 子 牛 』 。 」 ◎ 則 虞 案 : 作 「 子 羽 」 顯 然 有 誤 。 行 人 子 羽 、 鄭 人 也 , 見 於 論 語 憲 問 , 又 見 於 左 襄 二 十 九 、 三 十 一 年 傳 及 昭 元 年 傳 。 似 當 從 外 傳 前 作 「 子 幾 」 。
〔 一 八 〕 孫 星 衍 云 : 「 『 辟 』 讀 如 『 闢 』 。 御 覽 『 庫 』 作 『 廩 』 。 」 ◎ 蘇 輿 云 : 「 下 疑 有 『 乎 』 字 , 傳 寫 脫 之 耳 。 」 ◎ 則 虞 案 : 作 「 廩 」 者 是 。 此 蓋 形 近 而 訛 。
〔 一 九 〕 孫 星 衍 云 : 「 申 田 , 疑 人 名 。 韓 詩 外 傳 作 『 為 國 家 有 餘 不 足 邪 , 則 巫 賢 在 』 。 」 ◎ 俞 樾 云 : 「 按 『 申 田 』 , 官 名 也 。 『 申 』 當 為 『 司 』 , 史 記 留 侯 世 家 『 以 良 為 韓 申 徒 』 , 徐 廣 曰 『 「 申 徒 」 即 「 司 徒 」 耳 , 但 語 音 訛 轉 , 故 字 亦 隨 改 。 』 莊 子 大 宗 師 篇 『 申 徒 狄 』 , 釋 文 曰 『 崔 本 作 「 司 徒 狄 」 』 , 是 『 申 』 與 『 司 』 古 通 用 。 『 申 田 』 即 『 司 田 』 也 。 管 子 小 匡 篇 : 『 墾 草 入 邑 , 辟 土 聚 粟 , 多 眾 盡 地 之 利 , 臣 不 如 甯 戚 , 請 立 為 大 司 田 。 』 此 齊 有 司 田 之 證 。 」 ◎ 黃 以 周 云 「 俞 說 是 也 。 但 齊 之 司 田 , 自 有 申 田 之 名 , 管 子 立 政 篇 詳 敘 虞 師 之 事 、 司 空 之 事 、 申 田 之 事 、 鄉 師 之 事 、 工 師 之 事 云 : 『 相 高 下 , 視 肥 墝 , 觀 地 利 , 明 昭 期 前 後 , 農 夫 以 時 均 修 焉 , 申 田 之 事 也 。 』 今 本 管 子 『 申 』 又 誤 『 由 』 。 王 氏 雜 志 以 為 衍 文 , 失 之 。 」 ◎ 蘇 輿 云 : 「 黃 說 是 。 『 焉 』 疑 當 作 『 矣 』 , 與 上 一 例 。 」
〔 二 十 〕 盧 文 弨 云 : 「 『 聘 』 字 衍 。 」 ◎ 劉 師 培 云 : 「 黃 本 上 方 校 語 云 : 『 國 家 句 可 疑 。 』 」 ◎ 則 虞 案 : 此 句 未 脫 , 「 聘 」 字 衍 , 外 傳 作 「 為 國 家 有 餘 不 足 邪 」 , 可 證 。
〔 二 一 〕 孫 星 衍 云 : 「 藝 文 類 聚 、 太 平 御 覽 作 『 吾 子 』 。 」 ◎ 劉 師 培 云 : 「 黃 之 寀 本 亦 作 『 吾 』 。 」 ◎ 則 虞 案 : 明 鈔 本 此 字 缺 。 外 傳 作 為 「 寡 人 有 四 子 , 猶 有 四 肢 也 」 。 外 傳 上 無 晏 子 , 故 云 「 四 子 」 ; 此 上 列 舉 子 午 、 子 游 、 子 羽 、 申 田 并 晏 子 , 故 曰 「 五 子 」 。 若 徒 指 晏 子 一 人 言 , 引 何 必 列 舉 子 午 子 游 耶 ? 是 作 「 五 」 者 是 矣 。
〔 二 二 〕 孫 星 衍 云 : 「 外 傳 作 『 肢 』 。 」
〔 二 三 〕 則 虞 案 : 藝 文 類 聚 六 十 六 作 「 故 心 有 佚 」 。
〔 二 四 〕 孫 星 衍 云 : 「 太 平 御 覽 作 『 言 與 君 異 』 。 」 ◎ 則 虞 案 : 宋 本 御 覽 作 「 與 君 言 異 」 。
〔 二 五 〕 孫 星 衍 云 : 「 藝 文 類 聚 作 『
則 可 令 四 支 一 日 無 心 』 。 」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可 得 』
二 字 , 與 上 下 文 義 皆 不 貫 , 『 可 得 』 本 作 『 則 可 』 , 『
則 可 』 者 , 承 上 之 詞 , 與 下 文 『 不 亦 久 乎 』 相 應 , 今 本
作 為 『 可 得 』 者 , 『 得 』 字 涉 上 文 『 得 佚 』 而 衍 , 又 脫
去 『 則 』 字 耳 。 韓 詩 外 傳 作 『 人 心 有 四 肢 , 而 得 代 焉 則
善 矣 , 令 四 肢 無 心 十 有 七 日 , 不 死 乎 』 , 文 雖 異 而 義 則
同 。 藝 文 類 聚 產 業 部 引 作 『 若 心 有 四 支 而 得 佚 則 可 』 ,
御 覽 人 事 部 九 十 七 引 作 『 乃 若 心
之 有 四 支 , 而 心 得 佚 焉 則 可 』 , 可 據 以 訂 正 。 」 ◎ 于 鬯
云 : 「 此 當 以 『 若 乃 心 之 有 四 支 而 心 得 佚 』 為 句 , 『 焉
可 得 令 』 為 句 , 『 四 支 無 心 』 屬 下 『 十 有 八 日 不 亦 久 乎
』 讀 , 文 義 自 明 。 不 意 王 念 孫 雜 志 誤 於 『 焉 』 字 讀 斷 ,
因 謂 『 可 得 』 本 作 『 則 可 』 , 『 得 』 字 涉 『 得 佚 』 而 衍
, 又 脫 『 則 』 字 。 如 此 , 則 是 改 書 , 非 校 書 矣 。 彼 所 據
韓 詩 齊 桓 公 傳 作 『 人 心 有 四 肢 而 得 代 焉 則 善 矣 , 令 四 肢
無 心 十 有 七 日 , 不 死 乎 』 之 文 , 以 為 左 證 。 鬯 竊 謂 此 類
允 宜 各 依 本 文 , 本 文 各 自 可 通 , 必 欲 牽 合 , 則 必 有 一 傷
。 且 以 兩 文 審 之 , 晏 子 之 義 實 較 外 傳 為 長 。 『 焉 可 得 令
』 者 , 謂 心 之 不 可 因 有 四 支 而 自 佚 也 , 何 善 之 有 ! 然 則
論 義 轉 合 以 此 準 彼 , 顧 乃 以 彼 準 此 乎 ? 至 謂 藝 文 類 聚 產
業 部 引 作 『 若 心 有 四 支 而 得 佚 則 可 』 , 太 平 御 覽 人 事 部
九 十 七 作 『 乃 若 心 之 有 四 支 , 而 心 得 佚 焉 則 可 』 , 今 檢
類 聚 田 獵 類 引 云 : 『 若 心 有 四 支 而 得 佚 , 則 可 令 四 支 無
心 乎 ? 』 御 覽 諫 諍 覽 引 云 : 『 乃 若 心 之 有 四 支 而 心 得 佚
焉 , 則 可 令 四 支 無 心 乎 ? 』 兩 引 明 明 並 以 『 則 可 』 二 字
屬 下 讀 。 王 於 『 則 可 』 讀 斷 , 『 則 可 』 讀 斷 , 則 試 問『
令 四 支 無 心 乎 』 句 如 何 接 乎 ? 殆 強
就 己 說 而 已 , 必 不 可 也 。 且 御 覽 又 引 云 : 『 若 心 有 四 支
而 得 佚 , 則 可 令 四 支 一 日 無 心 乎 ? 』 彼 『 則 可 』 二 字 亦
明 屬 下 讀 , 王 志 尚 失 引 , 若 依 王 讀 , 則 『 令 四 支 一 日 無
心 乎 』 句 亦 不 能 接 也 。 竊 謂 此 三 引 者 , 實 皆 節 引 晏 子 之
文 而 誤 者 也 。 而 一 引 亦 誤 連 『 焉 』 字 , 其 兩 引 皆 於 『 佚
』 字 斷 句 , 則 轉 可 據 矣 。 」 ◎ 則 虞 案 : 于 說 迂 曲 。 此 以
「 心 佚 」 與 「 無 心 」 二 者 相 舉 以 論 也 。 心 佚 則 可 , 而 無
心 不 可 。 此 當 作 「 若 乃 心 之 有 四 支 而 心 得 佚 焉 , 可 」 句
, 「 得 令 四 支 無 心 十 有 八 日 , 不 亦 久 乎 」 句 , 其 證 有 三
: 宋 本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引 作 「 乃 若 心 之 有 四 支 而 心 得 佚
焉 則 可 , 今 四 支 無 心 也 十 有 八 日 矣 , 不 亦 久 乎 」 , 苟 如
于 鬯 自 「 佚 」 字 斷 句 , 則 「 焉 則 可 今 四 支 無 心 也 」 不 成
文 理 , 其 證 一 也 。 御 覽 三 百 七 十 六 引 「 若 心 有 四 支 而 得
佚 則 可 , 令 四 支 一 日 無 心 乎 」 ,
藝 文 類 聚 六 十 六 引 同 , 皆 節 引 此 文 而 易 其 辭 , 故 改 「 今
」 為 「 令 」 , 而 「 乎 」 字 在 「 無 心 」 之 下 。 苟 如 于 鬯 自「
佚 」 字 截 讀 , 語 意 亦 極 不 明 , 其 證
二 也 。 外 傳 作 「 人 心 有 四 肢 而 得 代 焉 則 善 矣 , 令 四 肢 無
心 十 有 七 日 不 死 乎 」 , 文 字 稍 異 , 而 意 全 同 ,「
則 善 矣 」 即 「 則 可 」 , 亦 即 「 焉 可
」 ; 「 得 令 」 者 , 「 得 」 , 猶 「 能 」 也 , 用 以 輔 足 語 氣
, 其 證 三 也 。
〔 二 六 〕 則 虞 案 : 白 帖 三 十 九 引 作 「
於 是 罷 畋 即 歸 也 」 。 御 覽 三 百 七 十 六 作 「 公 罷 田 而 返 」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作 「 公 于 是 罷 田 歸 」 。 藝 文 類 聚 二 十
四 作 「 於 是 罷 畋 即 日 歸 」 , 六 十 六 作 「 公 乃 罷 田 而 歸 」
, 各 不 相 同 。
〔 一 〕 孫 星 衍 曰 : 「 驚 鳥 令 去 也 。 」
〔 二 〕 則 虞 案 : 治 要 及 御 覽 九 百 一 十 四 引 無 「 怒 」 字 , 四 百 五 十 六 引 有 。
〔 三 〕 則 虞 案 : 治 要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 聞 」 下 均 有 「 之 」 字 。
〔 四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黃 本 『 今 』 誤 『 令 』 , 上 方 校 語 云 : 『 疑 「 今 」 字 』 。 」 ◎ 則 虞 案 : 明 鈔 本 脫 。
〔 五 〕 蘇 輿 云 : 「 從 , 猶 縱 也 。 曲 禮 『 欲 不 可 從 』 , 『 從 』 亦 讀 成 『 縱 』 。 治 要 有 『 也 』 字 。 」
〔 六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 九 百 一 十 四 兩 引 作 「 自 爾 已 來 」 。 ◎ 王 念 孫 云 : 「 後 人 習 聞 『 自 古 已 來 』 之 語 , 罕 見 『 自 今 已 來 』 之 文 , 故 改 『 來 』 為 『 後 』 也 。 不 知 『 自 今 已 來 』 猶 言 『 自 今 已 往 』 也 , 『 來 』 與 『 往 』 意 相 反 , 而 謂 『 往 』 為 『 來 』 者 , 亦 猶 『 亂 』 之 為 『 治 』 , 『 故 』 之 為 『 今 』 , 『 ● 』 之 為 『 安 』 也 。 晉 語 『 自 今 已 往 , 知 忠 以 事 君 者 與 詹 同 』 。 呂 氏 春 秋 上 德 篇 作 『 自 今 已 來 』 ; 呂 氏 春 秋 察 微 篇 『 自 今 已 往 , 魯 人 不 贖 人 矣 』 , 淮 南 道 應 篇 作 『 自 今 已 來 』 。 呂 氏 春 秋 淫 辭 篇 『 自 今 已 來 , 秦 之 所 欲 為 趙 助 之 , 趙 之 所 欲 為 秦 助 之 』 , 韓 策 顏 率 曰 『 自 今 已 來 , 率 且 正 言 之 而 已 矣 』 , 史 記 秦 始 皇 紀 『 自 今 已 來 , 操 國 事 不 道 如 嫪 毒 不 韋 者 , 籍 其 門 』 , 皆 謂 自 今 已 往 也 ( 餘 見 史 記 太 史 公 自 序 及 經 義 述 聞 大 雅 ) 。 群 書 治 要 及 太 平 御 覽 人 事 部 九 十 七 、 羽 族 部 一 引 晏 子 皆 作 『 自 今 已 來 』 。 」
〔 七 〕 則 虞 案 : 御 覽 九 百 一 十 四 作 「 一 弛 」 , 四 百 五 十 六 作 「 未 有 」 。
〔 八 〕 則 虞 案 : 治 要 「 苛 」 作 「 拘
」 。
〔 一 〕 則 虞 案 : 治 要 此 章 屬 雜 上 , 說 苑 正 諫 篇 用 此 文 。 白 帖 三 十 七 引 此 作 國 語 文 。 凌 本 上 方 識 語 云 : 「 武 帝 時 有 殺 上 林 鹿 者 , 下 有 司 殺 之 , 東 方 朔 在 旁 曰 : 『 是 固 當 死 者 三 : 使 陛 下 以 鹿 殺 人 , 一 當 死 ; 天 下 聞 陛 下 重 鹿 殺 人 , 二 當 死 ; 匈 奴 有 急 , 以 鹿 觸 之 , 三 當 死 。 』 帝 默 然 赦 之 。 古 人 諷 諫 , 往 往 類 此 。 」
〔 二 〕 王 念 孫 云 : 「 按 此 本 作 『 景 公 使 人 養 所 愛 馬 』 , 無 『 圉 』 字 , 今 本 有 之 者 , 後 人 依 說 苑 正 諫 篇 加 之 也 。 按 說 苑 曰 : 『 景 公 有 馬 , 其 圉 人 殺 之 , 』 下 文 曰 : 『 使 吾 君 以 馬 之 故 殺 圉 人 , 』 二 『 圉 人 』 上 下 相 應 。 此 文 但 言 使 人 養 馬 , 而 無 『 圉 人 』 之 文 , 故 下 文 亦 但 言 『 殺 養 馬 者 』 , 而 不 言 『 殺 圉 人 』 。 若 此 文 作 『 圉 人 』 , 則 與 下 文 不 相 應 矣 。 又 此 章 標 題 本 作 『 景 公 所 愛 馬 死 欲 誅 養 馬 者 』 , 今 本 『 養 馬 者 』 作 『 圉 人 』 , 亦 後 人 所 改 。 」 ◎ 則 虞 案 : 藝 文 類 聚 九 十 三 、 事 類 賦 注 二 十 一 引 均 無 「 圉 」 字 。 治 要 無 「 圉 人 」 二 字 。
〔 三 〕 孫 星 衍 云 : 「 詩 傳 : 『 暴 , 疾 也 。 』 、 說 文 『 暴 , 疾 有 所 趣 也 , 』 玉 篇 『 步 到 切 』 。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暴 死 』 二 字 文 義 不 明 , 藝 文 類 聚 人 部 八 作 『 暴 死 』 , 亦 後 人 以 俗 本 晏 子 改 之 。 治 要 及 御 覽 人 事 部 皆 作 『 暴 病 死 』 , 藝 文 類 聚 獸 部 , 御 覽 獸 部 皆 作 『 馬 病 死 』 , 文 雖 不 同 , 而 皆 有 『 病 』 字 , 于 義 為 長 。 」 ◎ 則 虞 案 : 事 類 賦 注 二 十 一 引 作 「 馬 病 死 」 , 藝 文 類 聚 二 十 四 引 作 「 暴 死 。 」
〔 四 〕 則 虞 案 : 治 要 「 令 」 作 「 命 」 , 藝 文 類 聚 二 十 四 作 「 令 刀 解 養 馬 者 」 , 九 十 三 作 「 令 人 殺 養 馬 者 」 , 白 帖 三 十 九 作 「 欲 刀 解 養 馬 者 」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作 「 令 人 持 刀 , 欲 煞 養 馬 者 」 。
〔 五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止 』 下 有 『 之 』 字 , 而 今 本 脫 之 , 則 語 意 不 完 。 治 要 及 御 覽 人 事 部 皆 有 『 之 』 字 。 」
〔 六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引 無 「 于 公 曰 」 三 字 。
〔 七 〕 孫 星 衍 云 : 「 『 軀 』 , 御 覽 作 『 體 』 。 」 ◎ 王 念 孫 云 : 「 按 治 要 作 『 敢 問 古 時 堯 舜 支 解 人 , 從 何 軀 始 』 , 是 也 。 今 本 脫 『 敢 問 古 時 』 四 字 , 則 語 意 唐 突 。 御 覽 人 事 部 亦 有 『 古 時 』 二 字 。 」
〔 八 〕 孫 星 衍 云 : 「 『 矍 』 , 御 覽
作 『 懼 』 。 」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矍 』 本 作 『 懼 』 , 此
後 人 不 曉 『 懼 然 』 之 義 而 以 意 改 之 也 , 不 知『
懼 然 』 即 『 瞿 然 』 也 。 說 文 : 『 ●
( 九 遇 切 ) , 舉 目 驚 ● 然 也 。 』 經 傳 通 作 『 瞿 』 , 檀 弓
『 公 瞿 然 失 席 』 是 也 。 又 通 作 『 懼 』 , 大 戴 記 用 兵 篇 :
『 公 懼 焉 曰 。 』 ( 『 懼 焉 』 即 『 瞿 然 』 ) 莊 子 庚 桑 楚 篇
: 『 南 榮 趎 懼 然 顧 其 後 。 』 史 記 孟 子 傳 : 『 王 公 大 人 初
見 其 術 , 瞿 然 顧 化 。 』 漢 書 惠 紀 贊 : 『 聞 叔 孫 通 之 諫 則
懼 然 。 』 說 苑 君 道 篇 : 『 哀 公 懼 焉 有 間 。 』 皆 驚 貌 也 。
治 要 及 御 覽 人 事 部 並 作 『 公 懼 然 』 ( 鈔 本 御 覽 如 是 , 刻
本 改 為 『 戄 然 』 ) 。 」
〔 九 〕 俞 樾 云 : 「 按 晏 子 問 支 解 人 從 何 軀 始 , 而 公 遽 云 『 從 寡 人 始 』 , 語 殊 不 倫 。 據 韓 詩 外 傳 , 作 『 景 公 離 席 曰 「 縱 之 , 罪 在 寡 人 」 』 。 疑 晏 子 本 作 『 公 矍 然 曰 從 之 』 , 『 從 』 即 『 縱 』 也 。 『 寡 人 始 』 三 字 , 必 有 奪 誤 , 或 亦 如 外 傳 文 , 或 文 不 必 同 , 而 意 則 必 相 近 也 。 」 ◎ 蘇 輿 云 : 「 『 從 寡 人 始 』 不 誤 , 蓋 景 公 悔 心 乍 萌 , 率 爾 而 對 。 若 既 縱 之 矣 , 下 何 以 云 『 屬 獄 』 乎 ? 治 要 無 此 句 及 下 六 字 。 」 ◎ 則 虞 案 : 蘇 說 是 也 。 晏 子 固 知 堯 舜 未 嘗 支 解 人 , 而 以 「 何 體 始 」 為 問 者 , 欲 借 以 啟 沃 景 公 。 景 公 率 爾 曰 「 從 寡 人 始 」 , 言 未 畢 , 知 支 解 人 之 不 當 , 始 然 即 止 。 此 非 有 缺 文 , 正 狀 其 言 之 未 已 也 。
〔 一 十 〕 孫 星 衍 云 : 「 御 覽 『 遂 』 下 有 『 止 』 字 。 」
〔 一 一 〕 蘇 輿 云 : 「 『 公 曰 』 二 字 當 衍 。 」 ◎ 則 虞 案 : 「 遂 不 支 解 」 四 字 , 記 者 之 言 也 , 故 又 用 「 公 曰 」 二 字 以 別 之 。 蘇 言 誤 。
〔 一 二 〕 王 念 孫 云 : 「 按 治 要 及 御 覽 人 事 部 皆 無 此 七 字 , 今 有 之 者 , 亦 後 人 依 說 苑 加 之 。 」
〔 一 三 〕 王 念 孫 云 : 「 按 說 苑 作 『 臣 請 為 君 數 之 』 , 治 要 及 藝 文 類 聚 人 部 、 獸 部 , 御 覽 人 事 部 、 獸 部 , 白 帖 三 十 九 皆 作 『 請 數 之 』 ; 今 本 依 說 苑 加 『 臣 為 君 』 三 字 , 而 脫 去 『 請 』 字 。 按 下 文 『 公 曰 可 』 , 即 可 晏 子 之 請 也 , 則 原 有 『 請 』 字 明 矣 。 故 說 苑 亦 有 『 請 』 字 ( 外 上 篇 記 諫 殺 顏 濁 鄒 事 , 亦 曰 『 請 數 之 以 其 罪 而 殺 之 』 ) 。 」
〔 一 四 〕 盧 文 弨 云 : 「 『 使 』 下 有 『 自 』 字 。 」 ◎ 蘇 輿 云 : 「 治 要 正 有 『 自 』 字 。 」 ◎ 則 虞 案 : 說 苑 「 使 」 作 「 令 」 , 無 「 自 」 字 。
〔 一 五 〕 孫 星 衍 云 : 「 『 致 』 , 御 覽 作 『 屬 』 。 」 ◎ 則 虞 案 : 宋 本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引 作 「 然 後 煞 之 」 。
〔 一 六 〕 孫 星 衍 云 : 「 沈 啟 南 本 下 有 注 云 : 『 或 作 景 公 有 馬 , 其 圉 人 殺 之 , 公 怒 , 援 戈 將 自 擊 之 。 晏 子 曰 : 「 此 不 知 其 罪 而 死 , 臣 請 為 君 數 之 , 令 知 其 罪 而 殺 之 。 」 公 曰 : 「 諾 」 。 晏 子 舉 戈 而 臨 之 曰 』 云 云 。 是 說 苑 文 。 」 ◎ 黃 以 周 云 : 「 原 本 『 子 』 誤 『 乎 』 , 今 正 。 元 本 有 一 ○ , 乃 出 異 文 云 : 『 或 作 景 公 有 馬 , 其 圉 人 殺 之 , 公 怒 , 援 戈 將 自 擊 之 。 晏 子 曰 : 「 此 不 知 其 罪 而 死 , 臣 請 為 君 數 之 , 令 知 其 罪 而 殺 之 。 」 公 曰 「 諾 」 , 晏 子 舉 戈 而 臨 之 曰 』 云 云 , 凡 五 十 五 字 , 又 作 ○ 隔 之 , 乃 接 『 爾 罪 有 三 』 句 。 」 ◎ 則 虞 案 : 元 本 ○ 下 「 此 不 知 」 無 「 知 」 字 , 「 援 戈 」 無 「 戈 」 字 , 明 活 字 本 同 。 黃 氏 蓋 未 見 原 本 , 據 吳 刻 而 言 也 。 此 二 字 乃 顧 廣 圻 所 補 。
〔 一 七 〕 則 虞 案 : 治 要 、 藝 文 類 聚 二 十 四 、 九 十 三 俱 作 「 爾 有 三 罪 」 , 御 覽 作 「 爾 有 罪 三 」 , 事 類 賦 注 二 十 一 作 「 爾 有 三 死 罪 」 。
〔 一 八 〕 則 虞 案 : 治 要 同 , 惟 無 「 而 」 字 , 類 聚 二 十 四 「 而 」 作 「 汝 」 , 九 十 三 無 「 而 」 字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亦 作 「 汝 」 。
〔 一 九 〕 則 虞 案 : 白 帖 作 「 汝 罪 一 也 」 , 類 聚 二 十 四 、 御 覽 作 「 當 死 罪 一 」 , 九 十 三 、 事 類 賦 作 「 一 當 死 也 」 。
〔 二 十 〕 孫 星 衍 云 : 「 『 善 』 , 御 覽 作 『 愛 』 。 」 ◎ 盧 文 弨 云 : 「 御 覽 無 『 最 』 字 。 」 ◎ 則 虞 案 : 類 聚 九 十 三 、 御 覽 八 百 九 十 六 、 事 類 賦 注 作 「 最 善 馬 」 , 類 聚 二 十 四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引 作 「 所 愛 馬 」 。
〔 二 一 〕 則 虞 案 : 類 聚 九 十 三 、 事 類 賦 注 二 十 一 作 「 百 姓 必 怨 叛 」 。 類 聚 二 十 四 作 「 百 姓 怨 吾 君 」 。
〔 二 二 〕 則 虞 案 : 類 聚 及 事 類 賦 皆 作 「 輕 伐 」 。
〔 二 三 〕 孫 星 衍 云 : 「 『 汝 』 , 太 平 御 覽 下 有 『 一 』 字 。 」
〔 二 四 〕 盧 文 弨 云 : 「 御 覽 『 使 』 下 有 『 公 』 字 。 」 ◎ 俞 樾 云 「 『 積 怨 』 當 作 『 怨 積 』 。 」 ◎ 蘇 輿 云 : 「 今 本 作 『 怨 積 』 , 疑 俞 所 見 本 誤 也 。 」
〔 二 五 〕 蘇 輿 云 : 「 『 汝 』 字 緣 上 文 衍 。 」 ◎ 陶 鴻 慶 云 : 「 上 文 當 死 罪 一 也 , 當 死 罪 二 也 , 句 首 皆 無 『 汝 』 字 , 此 文 亦 當 一 律 。 『 汝 』 字 本 在 『 今 以 』 下 , 傳 寫 脫 去 , 而 校 者 誤 補 於 『 當 死 罪 』 之 上 耳 。 」
〔 二 六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引 「 今 」 作 「 令 」 , 義 亦 通 。
〔 二 七 〕 王 念 孫 云 : 「 按 治 要 及 藝 文
類 聚 人 部 、 獸 部 , 御 覽 人 事 部 、 獸 部 皆 但 有 『 公 喟 然 曰
赦 之 』 六 字 , 今 本 『 夫 子 釋 之 』 三 句 , 皆 後 人 依 說 苑 加
之 。 『 歎 』 字 亦 後 人 所 加 。 」 ◎ 則 虞 案 : 類 聚 二 十 四 引
作 為 「 舍 之 」 , 事 類 賦 注 引 作 「 赦 之 」 。 作 「 赦 之 」 ,
微 誤 。
〔 一 〕 廬 文 弨 云 : 「 藉 即 藉 斂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書 鈔 四 十 五 引 『 藉 』 作 『 籍 』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八 十 三 、 六 百 四 十 三 俱 作 『 籍 』 , 元 明 各 本 「 籍 」 「 藉 」 錯 出 。
〔 二 〕 孫 星 衍 云 : 「 據 此 及 左 傳 『 圄 伯 嬴 于 ● 陽 』 之 文 , 知 囹 圄 非 秦 獄 名 。 說 文 : 『 圉 , 囹 圉 , 所 以 拘 罪 人 。 』 」
〔 三 〕 于 鬯 云 : 「 據 下 文 言 『 民 』 , 則 此 似 不 應 言 『 朝 』 。 或 者 謂 外 朝 耳 。 國 語 晉 語 云 : 『 絳 之 富 商 韋 藩 木 楗 而 過 於 朝 , 』 是 民 亦 得 往 來 於 朝 , 必 外 朝 也 。 」
〔 四 〕 孫 星 衍 云 : 「 說 文 : 『 敕 , 戒 也 。 』 『 敕 , 勞 也 。 』 經 典 多 用 『 敕 』 為 『 敕 』 。 呂 氏 春 秋 : 『 用 事 既 飭 』 , 高 誘 注 : 『 「 飭 」 讀 作 「 敕 」 , 敕 督 田 事 。 』 是 此 『 敕 』 當 讀 『 飭 』 也 。 」 ◎ 盧 文 弨 云 : 「 『 敕 』 通 『 敕 』 , 『 功 』 , 謂 功 效 也 。 下 云 『 敕 其 意 』 , 謂 革 民 之 心 也 。 」 ◎ 于 省 吾 云 : 「 孫 星 衍 謂 『 敕 』 當 讀 『 飭 』 , 是 也 。 盧 文 弨 云 : 『 功 謂 功 效 也 , 下 云 敕 其 意 , 謂 革 民 之 心 也 。 』 按 盧 以 『 功 』 為 『 功 效 』 , 殊 誤 。 詩 七 月 『 載 纘 武 功 』 , 傳 『 功 , 事 也 』 。 崧 高 『 世 執 其 功 』 , 傳 『 功 , 事 也 』 。 『 飭 』 謂 整 飭 , 『 飭 其 功 』 謂 整 飭 其 事 , 與 下 云 『 敕 其 意 』 為 對 文 。 功 效 就 事 之 已 有 成 者 言 , 已 有 成 不 須 再 言 整 飭 也 。 」
〔 五 〕 孫 星 衍 云 : 「 言 一 妄 男 子 能 書 記 者 , 即 成 讞 矣 。 」 ◎ 俞 樾 云 : 「 按 孫 說 非 也 , 一 妄 男 子 , 不 可 止 曰 『 一 妄 』 , 『 妄 』 疑 『 妾 』 字 之 誤 , 『 嬰 有 壹 妾 能 書 足 以 治 之 』 , 極 言 治 之 之 易 , 雖 婦 女 可 也 。 下 文 曰 『 則 君 使 吏 比 而 焚 之 而 已 矣 』 , 蓋 兩 語 皆 滑 稽 之 詞 , 故 景 公 不 說 也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黃 本 『 妄 』 作 『 妾 』 , 下 同 , 與 俞 氏 平 議 說 合 。 」
〔 六 〕 孫 星 衍 云 : 「 言 焚 其 讞 也 。 」 ◎ 盧 文 弨 云 : 「 此 正 言 民 意 之 不 從 上 也 。 不 從 上 , 則 比 戶 可 誅 , 故 云 『 比 而 焚 之 』 , 非 焚 其 讞 也 。 觀 下 景 公 曰 『 敕 其 意 』 , 則 『 比 焚 如 』 是 比 焚 如 之 刑 也 , 『 焚 如 』 之 刑 , 殺 其 親 之 刑 也 , 見 周 禮 秋 官 『 掌 戮 』 疏 引 鄭 康 成 易 注 。 」 ◎ 蘇 輿 云 : 「 孫 說 是 。 『 敕 意 』 , 所 謂 革 心 也 , 革 心 上 德 , 故 云 讞 可 焚 。 下 云 『 常 致 其 苦 , 而 嚴 聽 其 獄 , 痛 誅 其 罪 , 非 嬰 所 知 』 , 正 承 此 , 反 言 以 詰 公 不 焚 讞 之 非 耳 。 盧 誤 以 下 『 焚 如 』 為 刑 , 遂 不 可 通 矣 。 」 ◎ 則 虞 案 : 易 噬 嗑 : 「 君 子 以 明 罰 敕 法 」 , 敕 , 謂 理 也 , 求 也 。 上 云 「 敕 其 功 」 者 , 求 其 治 獄 之 功 也 ; 此 云 「 敕 其 意 」 者 , 求 在 獄 之 情 也 。 求 其 功 不 求 其 情 , 則 一 能 書 者 足 以 任 其 事 ; 如 欲 求 其 情 , 則 民 無 欲 殘 其 室 家 以 奉 其 上 者 , 則 比 戶 之 可 誅 矣 。 「 比 而 焚 之 」 , 猶 孟 子 所 謂 「 將 比 今 之 諸 侯 而 誅 之 也 」 ; 「 焚 」 疑 「 僨 」 之 假 借 , 漢 書 韓 王 信 傳 「 僨 于 吳 」 , 集 注 : 「 猶 斃 也 ; 」 左 襄 二 十 四 年 傳 「 象 有 齒 以 焚 其 身 」 , 注 : 「 斃 也 。 」 後 人 忘 「 焚 」 「 僨 」 通 假 之 義 , 而 泥 於 火 焚 , 致 失 其 解 。
〔 七 〕 蘇 輿 云 : 「 句 絕 。 『 比 』 下
當 有 『 而 』 字 , 『 如 是 』 , 猶 云 若 是 , 屬 下 為 義 , 盧 聯
讀 非 。 」 ◎ 陶 鴻 慶 云 : 「 『 比 焚 如 』 三 字 不 可 曉 , 疑 『
焚 如 』 本 作 『 如 焚 』 , 『 如 』 與 『 而 』 同 , 『 比 如 焚 』
即 晏 子 所 謂 比 而 焚 之 也 。 『 焚 』 , 孫 氏 以 為 焚 其 讞 , 是
也 。 校 者 不 知 『 如 』 之 為 『 而 』 , 以 為 文 不 可 通 , 輒 乙
其 文 為 『 焚 如 』 , 盧 校 因 解 為『
焚 如 之 刑 』 , 斯 為 不 倫 矣 。 」
〔 八 〕 孫 星 衍 云 : 「 『 貉 』 當 為 『 貉 』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黃 本 『 貉 』 作 『 貉 』 。 」
〔 九 〕 則 虞 案 : 元 刻 本 、 黃 本 、 子 彙 本 、 吳 勉 學 本 「 餘 」 作 「 余 」 。
〔 一 十 〕 孫 星 衍 云 : 「 言 爭 雞 豚 而 相 傷 也 。 」
〔 一 一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得 』 字 義
不 可 通 , 當 是 『 待 』 字 之 誤 。『
可 立 而 待 也 』 , 見 孟 子 。 」 ◎ 蘇 時
學 說 同 王 。 ◎ 俞 樾 云 : 「 按 『 得 』 字 義 不 可 通 , 乃 『 見
』 字 之 誤 , 史 記 趙 世 家 『 未 得 一 城 』 , 趙 策 『 得 』 作 『
見 』 。 留 侯 世 家 『 果 見 穀 城 山 下 黃 石 』 , 漢 書 『 見 』 作
『 得 』 , 蓋 『 得 』 字 古 作 『 ● 』 , 其 上 從 『 見 』 , 故 『
見 』 『 得 』 二 字 往 往 相 混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作 「 待
」 。
〔 一 二 〕 蘇 輿 云 : 「 『 論 』 讀 為 『 倫 』 。 倫 , 等 也 , 言 審 其 貴 賤 之 等 也 。 作 『 論 』 者 , 借 字 耳 。 」
〔 一 三 〕 孫 星 衍 云 : 「 文 選 三 都 賦 序 『 玉 卮 無 當 』 , 劉 淵 林 注 : 『 當 , 底 也 , 去 聲 。 』 」
〔 一 四 〕 則 虞 案 : 御 覽 八 百 四 十 引 俱 無 「 之 」 「 以 」 字 , 四 百 九 十 三 引 無 「 以 」 字 。
〔 一 五 〕 孫 星 衍 云 : 「 『 雕 』 , 一 本 作 『 彫 』 , 正 字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兩 引 無 「 皆 」 字 。 元 本 、 子 彙 本 作 「 彫 」 。
〔 一 六 〕 孫 星 衍 云 : 「 言 操 火 。 」 ◎ 王 引 之 云 : 「 火 能 燒 薪 , 煙 則 不 能 燒 薪 , 『 煙 』 當 為 『 熛 』 ( 下 『 操 煙 』 同 ) 。 說 文 : 『 熛 , 火 飛 也 , 讀 若 標 。 』 一 切 經 音 義 十 四 引 三 倉 曰 : 『 熛 , 迸 火 也 。 』 淮 南 說 林 篇 曰 : 『 一 家 失 熛 , 百 家 皆 燒 。 』 史 記 淮 陰 侯 傳 曰 : 『 熛 至 風 起 。 』 漢 書 敘 傳 曰 : 『 勝 廣 熛 起 , 梁 籍 扇 烈 。 』 是 熛 即 火 也 。 故 曰 : 『 操 寸 之 熛 , 天 下 不 能 足 之 以 薪 。 』 『 熛 』 『 煙 』 字 相 似 , 世 人 多 見 『 煙 』 , 少 見 『 熛 』 , 故 諸 書 『 熛 』 字 多 誤 作 『 煙 』 。 說 見 呂 氏 春 秋 『 煙 火 』 下 。 」 ◎ 蘇 時 學 曰 : 「 案 即 一 星 之 火 可 以 燎 原 之 意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已 改 作 「 熛 」 。
〔 一 七 〕 蘇 輿 云 : 「 『 足 』 下 疑 有 『 之 』 字 , 而 傳 寫 者 奪 之 。 」 ◎ 則 虞 案 : 非 奪 「 之 」 字 , 上 句 「 之 」 字 或 衍 文 也 。
〔 一 八 〕 蘇 輿 云 : 「 肆 , 猶 列 也 。 」
〔 一 九 〕 黃 以 周 云 : 「 元 刻 脫 『 之 』 字 。 」 ◎ 則 虞 案 : 活 字 本 、 吳 本 亦 脫 , 吳 勉 學 本 、 子 彙 本 、 楊 本 、 凌 本 、 孫 本 均 有 。
〔 二 十 〕 則 虞 案 : 黃 本 「 聽 」 作 「 德
」 。
〔 一 〕 則 虞 案 : 管 同 謂 晏 子 書 為 六 朝 人 為 之 , 且 有 謂 采 集 列 女 傳 諸 書 為 之 說 者 。 今 以 此 章 與 列 女 傳 互 勘 , 列 女 傳 剪 割 增 衍 , 痕 跡 宛 然 。 是 劉 向 據 晏 子 春 秋 并 雜 以 魯 詩 之 說 , 其 中 「 昧 墨 」 「 庾 肆 」 諸 語 , 劉 氏 且 失 其 讀 , 故 又 以 他 事 實 之 。 管 同 之 說 非 也 。
〔 二 〕 則 虞 案 : 白 帖 三 十 九 引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引 俱 無 「 所 」 字 , 御 覽 五 百 一 十 九 引 「 槐 」 下 有 「 樹 」 字 。
〔 三 〕 則 虞 案 : 類 聚 二 十 四 、 御 覽 四 百 十 五 、 五 百 一 十 九 引 無 「 謹 」 字 , 列 女 傳 齊 傷 槐 女 及 類 聚 八 十 八 引 俱 作 「 使 人 守 之 」 。
〔 四 〕 則 虞 案 : 類 聚 二 十 四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只 一 「 令 」 字 , 類 聚 八 十 八 、 事 文 類 聚 二 十 三 作 「 令 曰 。 」
〔 五 〕 則 虞 案 : 列 女 傳 、 類 聚 八 十 八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 五 百 一 十 九 、 九 百 五 十 四 、 事 類 賦 注 二 十 五 、 事 文 類 聚 二 十 三 引 作 「 傷 槐 者 死 」 , 惟 御 覽 四 百 十 五 作 「 傷 之 」 , 下 文 作 「 犯 之 者 刑 , 傷 之 者 死 」 , 亦 沿 列 女 傳 而 訛 。
〔 六 〕 則 虞 案 : 類 聚 二 十 四 作 「 有 過 而 犯 之 」 者 , 八 十 八 、 御 覽 九 百 五 十 四 、 事 類 賦 注 、 事 文 類 聚 作 「 有 醉 而 傷 槐 」 , 御 覽 五 百 一 十 九 引 與 此 同 , 無 「 過 」 字 。 孫 星 衍 云 : 「 『 令 』 」 , 御 覽 作 『 命 』 。 今 見 宋 本 御 覽 皆 作 「 令 」 , 不 作 「 命 」 。
〔 七 〕 則 虞 案 : 藝 文 類 聚 二 十 四 作 「 君 令 吏 收 而 拘 之 , 將 加 罪 焉 」 , 御 覽 四 百 十 五 、 五 百 一 十 九 俱 作 「 吏 收 而 拘 之 , 將 加 罪 焉 」 , 御 覽 九 百 五 十 四 、 事 類 賦 、 事 文 類 聚 俱 作 「 且 加 刑 焉 」 。 列 女 傳 : 「 景 公 聞 之 曰 : 『 是 先 犯 我 令 。 』 使 吏 拘 之 , 且 加 罪 焉 。 」 今 本 晏 子 蓋 沿 列 女 傳 而 增 「 公 聞 之 曰 : 『 是 先 犯 我 令 』 」 九 字 。
〔 八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十 五 引 作 「 其 子 女 往 晏 子 家 」 , 九 百 五 十 四 作 「 其 子 懼 而 告 晏 子 」 , 事 類 賦 作 「 其 女 告 晏 子 」 , 事 文 類 聚 同 , 惟 「 告 」 作 「 說 」 。 是 此 「 辭 」 字 乃 辭 說 也 。 各 本 皆 無 「 女 」 字 。 洪 頤 烜 云 : 「 左 氏 成 二 年 傳 『 必 以 蕭 同 叔 子 為 質 』 , 杜 預 注 : 『 子 , 女 也 。 』 孟 子 告 子 下 『 踰 東 家 牆 而 摟 其 處 子 』 , 趙 岐 注 : 『 處 子 , 處 女 也 。 』 凡 言 子 者 男 女 之 通 稱 , 俗 本 『 子 』 上 增 『 女 』 字 , 非 是 。 」 黃 以 周 亦 云 : 「 不 必 增 『 女 』 字 。 」
〔 九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十 五 作 「 說 曰 」 , 五 百 一 十 九 及 事 文 類 聚 作 「 說 晏 子 曰 」 , 此 「 託 」 字 蓋 為 「 說 」 字 之 形 訛 。
〔 一 十 〕 孫 星 衍 云 : 「 『 負 廓 』 即 『 負 郭 』 , 俗 加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十 五 諸 引 「 賤 妾 」 皆 從 下 句 讀 , 俱 無 「 負 郭 之 民 」 四 字 , 此 恐 沿 列 女 傳 下 文 有 「 幸 得 充 城 郭 為 公 民 」 語 而 增 。
〔 一 一 〕 則 虞 案 : 列 女 傳 無 此 句 。 道 者 , 陳 請 也 。
〔 一 二 〕 則 虞 案 : 列 女 傳 「 不 」 上 有 「 賤 妾 」 二 字 , 案 有 者 是 也 。 苟 無 「 賤 妾 」 二 字 , 是 晏 子 不 勝 其 欲 矣 。 此 「 不 勝 其 欲 」 , 乃 女 子 之 自 媒 之 詭 詞 。
〔 一 三 〕 則 虞 案 : 列 女 傳 無 「 陳 」 字 。
〔 一 四 〕 則 虞 案 : 列 女 傳 「 其 」 下 有 「 有 」 字 , 「 淫 」 下 有 「 于 」 字 , 「 奔 」 作 「 奔 」 。 孫 星 衍 云 : 「 見 奔 , 見 淫 奔 也 。 」
〔 一 五 〕 于 鬯 云 : 「 『 仁 』 當 讀 為 『 佞 』 , 『 佞 』 諧 『 仁 』 聲 ( 小 徐 本 說 文 如 此 , 大 徐 從 信 省 ) , 故 得 假 借 。 小 爾 雅 廣 言 云 : 『 佞 , 才 也 。 』 『 妾 父 不 佞 』 者 , 謂 妾 父 不 才 耳 。 問 上 篇 云 『 寡 人 持 不 仁 』 , 不 仁 亦 不 佞 也 。 俱 不 合 據 本 字 讀 。 」 ◎ 孫 詒 讓 札 迻 同 。
〔 一 六 〕 則 虞 案 : 列 女 傳 作 「 妾 父 幸 得 充 城 郭 為 公 民 , 見 陰 陽 不 調 , 風 雨 不 時 , 五 穀 不 滋 之 故 , 禱 於 名 山 神 水 不 勝 麴 葉 之 味 , 先 犯 君 令 , 醉 至 於 此 , 罪 故 當 死 」 。 此 蓋 劉 向 之 所 增 益 , 以 明 女 之 善 辭 令 也 。
〔 一 七 〕 則 虞 案 : 列 女 傳 作 「 妾 聞 明 君 之 蒞 國 也 , 不 損 祿 而 加 刑 , 又 不 以 私 恚 害 公 法 」 , 與 此 微 異 。 黃 本 「 恚 」 作 「 意 」 。
〔 一 八 〕 則 虞 案 : 列 女 傳 作 「 不 為 六 畜 傷 民 人 」 , 御 覽 五 百 一 十 九 、 事 文 類 聚 二 十 三 引 作 「 不 為 禽 獸 以 殺 人 」 , 又 御 覽 四 百 十 五 引 作 「 不 為 禽 獸 傷 人 」 。
〔 一 九 〕 則 虞 案 : 列 女 傳 無 「 不 為 草 木 」 句 。
〔 二 十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十 五 、 五
百 一 十 九 、 事 文 類 聚 二 十 三 引「
吾 」 作 「 今 」 , 類 聚 又 無 「 身 」 字
。
〔 二 一 〕 則 虞 案 : 「 不 拂 是 以 行 其 所 欲 」 , 即 偽 大 禹 謨 之 「 罔 咈 百 姓 以 欲 己 之 欲 」 也 。 「 拂 」 通 「 咈 」 , 「 是 」 通 「 戾 」 , 「 盩 」 「 咈 」 「 戾 」 同 義 。 書 堯 典 「 咈 哉 」 , 傳 「 戾 也 」 。
〔 二 二 〕 則 虞 案 : 治 者 , 也 。 說 文 : 「 楚 人 謂 治 魚 也 。 」
〔 二 三 〕 盧 文 弨 云 : 「 此 與 下 『 昧 墨 』 『 教 人 危 坐 』 兩 喻 , 俱 不 甚 可 了 , 或 以 去 其 腥 臊 , 則 于 魚 鱉 無 傷 也 『 昧 墨 』 猶 言 『 黑 暗 』 , 黑 暗 之 中 教 人 危 坐 , 人 其 從 之 乎 ? 言 人 不 能 從 也 。 」 ◎ 蘇 輿 云 : 「 腥 臊 , 皆 害 魚 鱉 之 味 者 , 治 魚 鱉 但 去 其 害 味 之 物 , 不 全 棄 魚 鱉 , 以 喻 治 國 者 但 去 其 有 害 于 國 之 人 , 不 欲 以 小 故 而 全 去 之 也 。 」
〔 二 四 〕 黃 本 「 昧 」 作 為 「 脈 」 , 上 方 校 語 云 : 「 一 作 『 昧 』 。 」 ◎ 孫 星 衍 云 : 「 『 昧 』 , 讀 如 冒 昧 , 『 墨 』 , 言 貪 墨 。 」 ◎ 蘇 時 學 云 : 「 『 昧 墨 』 疑 當 作 『 寐 嘿 』 , 蓋 偃 息 之 意 , 言 己 不 能 危 坐 而 欲 以 教 人 。 」 ◎ 于 鬯 云 : 「 此 二 句 對 文 , 則 『 昧 墨 』 下 亦 當 有 『 而 』 字 , 『 昧 墨 』 者 , 孫 星 衍 音 義 解 為 『 貪 墨 』 是 也 。 『 居 庾 』 二 字 當 乙 轉 , 庾 即 今 之 『 稻 堆 』 , 說 見 詩 楚 茨 篇 校 。 『 比 庾 』 者 , 此 庾 與 彼 庾 相 肩 比 也 , 己 貪 墨 而 與 人 比 庾 , 則 人 將 疑 之 矣 。 『 居 』 本 『 踞 』 字 , 說 文 尸 部 云 : 『 居 , 蹲 也 , 』 是 也 。 己 踞 肆 而 教 人 危 坐 , 則 人 弗 從 之 矣 。 此 二 句 當 是 古 語 , 而 傷 槐 女 稱 述 之 以 明 景 公 之 不 自 省 察 而 徒 罪 人 也 。 『 庾 』 『 居 』 二 字 誤 倒 , 致 文 不 可 讀 。 」 ◎ 蘇 輿 云 : 「 此 疑 處 己 於 安 而 陷 人 于 危 意 。 」 ◎ 于 省 吾 云 : 「 按 『 庾 』 乃 『 唐 』 之 訛 。 淮 南 子 修 務 : 『 司 馬 庾 諫 曰 』 , 高 注 : 『 庾 、 秦 大 夫 也 , 或 作 唐 , 』 是 其 證 。 莊 子 田 子 方 『 是 求 馬 於 唐 肆 也 』 , 唐 肆 , 乃 古 人 成 語 。 」 ◎ 則 虞 案 : 「 譬 之 」 以 下 四 句 , 不 知 係 何 處 錯 簡 飄 寄 於 此 , 不 類 不 倫 , 強 為 之 釋 , 轉 成 理 障 。 列 女 傳 此 段 改 作 「 宋 景 公 之 時 大 旱 」 云 云 , 史 通 譏 其 事 代 乖 剌 , 蓋 在 劉 向 之 時 已 失 其 讀 , 故 劉 氏 以 他 事 實 之 。
〔 二 五 〕 孫 星 衍 云 : 「 『 可 』 , 一 本 作 『 有 』 。 」
〔 二 六 〕 則 虞 案 : 御 覽 五 百 十 九 、 事 文 類 聚 二 十 三 引 作 「 害 明 君 之 政 , 損 明 君 之 義 」 , 御 覽 四 百 十 五 引 作 「 妾 恐 害 明 君 之 義 」 。
〔 二 七 〕 則 虞 案 : 御 覽 九 百 五 十 四 引
「 鄰 」 上 有 「 妾 恐 」 二 字 , 無「
皆 」 字 , 「 樹 」 作 「 槐 」 , 無 「 其
」 字 , 「 賤 」 作 「 殘 」 。
〔 二 八 〕 孫 星 衍 云 : 「 『 早 』 , 一 本 作 『 蚤 』 。 」 ◎ 則 虞 案 : 活 字 本 , 嘉 靖 本 、 子 彙 本 作 「 蚤 」 , 吳 勉 學 本 作 「 早 」 。
〔 二 九 〕 則 虞 案 : 御 覽 五 百 十 九 、 事 文 類 聚 引 作 「 而 復 其 言 於 君 」 。
〔 三 十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引 「 民 」 作 「 人 」 , 「 供 」 作 「 從 」 , 列 女 傳 作 「 窮 民 財 力 謂 之 暴 」 。
〔 三 一 〕 盧 文 弨 云 : 「 言 一 玩 好 之 物 耳 , 而 其 威 嚴 乃 擬 乎 君 , 犯 之 則 有 罪 也 。 」 ◎ 則 虞 案 : 列 女 傳 作 「 崇 玩 好 , 嚴 威 令 , 謂 之 逆 」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引 無 「 擬 乎 君 」 三 字 。 案 有 者 是 也 。 下 文 云 : 「 崇 玩 好 , 縣 愛 槐 之 令 , 載 過 者 馳 , 步 過 者 趨 , 威 嚴 擬 乎 君 , 逆 之 明 者 也 。 」 此 云 「 威 嚴 擬 乎 君 」 , 即 約 下 文 而 言 。
〔 三 二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不 辜 』 本 作 『 不 稱 』 , 此 後 人 以 意 改 也 。 『 不 稱 』 , 謂 不 當 也 , 下 文 曰 『 刑 殺 不 稱 , 賊 民 之 深 者 』 , 即 承 此 文 言 之 。 御 覽 人 事 部 九 十 七 引 此 正 作 『 刑 殺 不 稱 謂 之 賊 』 , 列 女 傳 辯 通 傳 作 『 不 正 』 , 亦 是 不 稱 之 意 , 故 知 『 辜 』 字 為 後 人 所 改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已 改 。
〔 三 三 〕 黃 以 周 云 : 「 御 覽 下 有 『 也 』 字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引 無 「 此 」 字 「 也 」 字 。
〔 三 四 〕 孫 星 衍 云 : 「 詩 傳 : 『 羨 , 餘 也 。 』 」 ◎ 盧 文 弨 云 : 「 列 女 傳 作 『 以 美 飲 食 之 具 』 。 」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餒 食 』 二 字 , 義 不 可 通 。 列 女 傳 作 『 美 飲 食 之 具 』 , 『 美 』 與 『 羨 』 義 得 兩 通 , 『 飲 食 』 與 『 鍾 鼓 』 『 宮 室 』 對 文 , 則 『 餒 』 為 『 飲 』 之 誤 明 矣 。 」 ◎ 黃 以 周 云 : 「 當 依 列 女 傳 作 『 以 美 飲 食 之 具 』 , 盧 梁 校 本 並 同 。 」 ◎ 于 鬯 云 : 「 『 餒 』 , 當 本 作 『 妥 』 , 蓋 即 涉 「 食 」 字 而 誤 加 食 旁 , 說 文 女 部 云 : 『 妥 , 安 也 。 』 『 妥 食 』 者 , 謂 所 便 安 與 所 飲 食 , 二 字 平 列 , 與 下 文 『 鍾 鼓 』 『 宮 室 』 比 偶 , 作 『 餒 食 』 則 不 辭 矣 。 王 念 孫 雜 志 依 列 女 齊 傷 槐 女 傳 作 『 飲 食 』 , 謂 『 餒 』 為 『 飲 』 之 誤 , 然 誠 作 『 飲 食 』 , 文 義 淺 顯 , 何 緣 誤 『 飲 』 為 『 餒 』 , 『 餒 』 『 飲 』 字 形 又 不 相 肖 , 故 疑 晏 子 之 文 亦 不 與 傳 同 。 」 ◎ 則 虞 案 : 「 具 」 , 活 字 本 、 嘉 靖 本 、 吳 勉 學 本 、 子 彙 本 、 凌 本 誤 作 「 貝 」 , 指 海 本 「 餒 」 改 作 「 飲 」 。
〔 三 五 〕 則 虞 案 : 列 女 傳 下 有 「 也 」 字 。
〔 三 六 〕 蘇 輿 云 : 「 『 也 』 字 當 衍 , 『 逆 』 上 或 有 奪 字 。 」 ◎ 則 虞 案 : 「 也 」 字 非 衍 文 , 列 女 傳 「 逆 」 上 有 「 是 」 字 , 下 有 「 民 」 字 , 當 據 補 。
〔 三 七 〕 孫 星 衍 云 : 「 藝 文 類 聚 作 『 刑 煞 』 , 今 本 脫 『 刑 』 字 , 非 」 ◎ 黃 以 周 云 : 「 元 刻 脫 『 刑 』 字 。 」 ◎ 則 虞 案 : 列 女 傳 「 稱 」 作 「 正 」 , 類 聚 作 「 犯 槐 者 死 」 , 無 「 傷 槐 者 」 句 , 蓋 節 引 也 。 活 字 本 、 吳 勉 學 本 、 凌 本 俱 脫 「 刑 」 字 。
〔 三 八 〕 孫 星 衍 : 「 藝 文 類 聚 作 『 饗 』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亦 作 「 饗 」 。
〔 三 九 〕 則 虞 案 : 白 帖 作 「 德 未 及 於 眾 」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引 「 眾 」 作 「 民 」 。
〔 四 十 〕 孫 星 衍 云 : 「 白 帖 作 『 刑 僻 如 危 國 』 , 藝 文 類 聚 亦 作 『 刑 僻 』 。 」 ◎ 蘇 輿 云 : 「 三 辟 , 暴 、 逆 、 賊 。 」
〔 四 一 〕 則 虞 案 : 白 帖 引 作 「 是 不 可 以 W 國 安 民 也 」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引 「 民 」 作 「 人 」 。
〔 四 二 〕 孫 星 衍 云 : 「 藝 文 類 聚 、 御 覽 下 有 『 善 』 字 。 」
〔 四 三 〕 劉 師 培 云 : 「 戴 校 云 : 『 當 作 「 微 子 大 夫 教 」 。 』 」
〔 四 四 〕 則 虞 案 : 列 女 傳 作 「 寡 人 敬 受 命 」 。
〔 四 五 〕 黃 以 周 云 : 「 『 趣 』 , 御 覽 作 『 吏 』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十 五 、 五 百 一 十 九 兩 引 「 令 」 下 皆 有 「 吏 」 字 , 列 女 傳 作 「 即 時 命 罷 守 槐 之 役 」 , 「 即 時 」 , 即 趣 也 。
〔 四 六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一 十 五 、
五 百 一 十 九 兩 引 無 「 廢 傷 槐 之 法 」 句 。 又 九 百 五 十 四 下
有 「 罷 其 禁 」 三 字 。
〔 一 〕 則 虞 案 ; 場 本 無 此 章 。
〔 二 〕 則 虞 案 ; 初 學 記 二 十 、 藝 文 類 聚 二 十 四 引 皆 無 「 謹 」 字 。
〔 三 〕 則 虞 案 : 元 刻 誤 「 軒 」 , 活 字 本 剜 改 , 嘉 靖 本 、 吳 懷 保 本 仍 作 「 軒 」 。
〔 四 〕 盧 文 弨 云 : 「 初 學 記 『 逐 』 下 有 『 之 』 字 。 」
〔 五 〕 則 虞 案 : 初 學 記 、 類 聚 皆 無 「 入 見 」 二 字 。
〔 六 〕 蘇 輿 云 : 「 『 君 』 , 音 義 作 『 公 』 , 注 云 : 『 公 , 藝 文 類 聚 作 「 君 」 , 是 。 』 此 蓋 據 類 聚 改 。 」
〔 七 〕 王 念 孫 云 : 「 案 『 曲 沃 』 本 作 『 曲 城 』 , 此 後 人 妄 改 之 也 。 『 曲 城 』 , 一 作 『 曲 成 』 , 漢 書 地 理 志 : 『 東 萊 郡 有 曲 成 縣 , 高 帝 六 年 封 蟲 達 為 曲 成 侯 者 也 。 其 故 城 在 今 萊 州 府 掖 縣 東 北 。 』 史 記 齊 世 家 云 : 『 太 公 東 就 國 , 萊 侯 來 伐 , 與 之 爭 營 邱 。 』 又 云 : 『 營 邱 邊 萊 。 』 然 則 齊 萊 接 壤 , 故 丁 公 有 伐 曲 城 之 事 , 若 春 秋 之 曲 沃 , 即 今 之 絳 州 聞 喜 縣 東 , 距 營 邱 二 千 餘 里 , 丁 公 安 得 有 伐 曲 沃 之 事 乎 ? 藝 文 類 聚 人 部 八 引 此 正 作 『 伐 曲 城 』 。 」 ◎ 蘇 時 學 云 : 「 『 曲 沃 』 當 作 『 曲 城 』 , 紀 年 『 成 王 十 四 年 , 齊 師 圍 曲 城 , 克 之 』 , 即 其 事 也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已 改 作 『 曲 城 』 。
〔 八 〕 蘇 輿 云 : 「 『 日 』 舊 刻 作 『 曰 』 , 拾 補 作 『 日 』 , 旁 注 『 曰 字 』 。 」 ◎ 黃 以 周 云 : 「 原 本 『 曰 』 字 誤 , 今 從 拾 補 。 」 ◎ 則 虞 案 : 元 刻 本 、 活 字 本 、 子 彙 本 、 凌 本 皆 作 「 曰 」 , 類 聚 二 十 四 引 無 此 句 。
〔 九 〕 則 虞 案 : 類 聚 無 「 吏 」 字 。
〔 一 十 〕 王 念 孫 云 : 「 案 『 金 』 上 有 『 有 』 字 , 而 今 本 脫 之 , 則 文 義 不 明 。 」 ◎ 則 虞 案 : 類 聚 無 「 與 」 字 , 指 海 本 已 增 「 有 」 字 。
〔 一 一 〕 則 虞 案 : 元 刻 本 、 嘉 靖 本 作
「 ● 其 人 下 」 ; 活 字 本 、 吳 懷 保 本 作 「 ● 其 人 丁 」 ; 綿
眇 閣 本 、 吳 勉 學 本 子 彙 本 作 「 收 其 金 玉 」 。「
人 下 」 「 人 丁 」 皆 「 金 玉 」 二 字 之
殘 。
〔 一 二 〕 孫 星 衍 云 : 「 『 降 』 , 藝 文 類 聚 作 『 攻 』 。 」
〔 一 三 〕 蘇 輿 云 : 「 『 圖 』 , 各 本 作 『 圍 』 , 音 義 據 藝 文 類 聚 正 作 為 『 圖 』 , 今 改 從 音 義 。 」
〔 一 四 〕 則 虞 案 : 類 聚 無 此 句 。
〔 一 五 〕 孫 星 衍 云 : 「 藝 文 類 聚 作 『 君 人 者 』 。 」 ◎ 則 虞 案 : 初 學 記 二 十 亦 作 「 君 人 者 」 。
〔 一 六 〕 孫 星 衍 云 : 「 『 傳 』 讀 為 『 專 』 。 藝 文 類 聚 作 『 身 不 妄 誅 』 。 」 ◎ 則 虞 案 : 「 不 身 傳 誅 」 者 , 言 人 君 罪 人 當 付 吏 治 之 , 不 親 傳 令 行 刑 戮 也 。 讀 為 「 專 」 , 非 是 。
〔 一 七 〕 孫 星 衍 云 : 「 藝 文 類 聚 作 『 令 吏 舍 之 』 。 」
〔 一 八 〕 則 虞 案 : 類 聚 「 囚 」 下 有 「
舍 之 」 二 字 。
〔 一 〕 孫 星 衍 云 : 「 疑 摶 埴 , 埴 治 聲 相 近 。 」 ◎ 王 念 孫 云 「 案 『 治 』 者 , 也 。 『 摶 治 』 , 謂 摶 土 為 。 廣 雅 曰 : 『 治 , 也 。 』 ◎ 則 虞 案 : 元 刻 本 作 「 冶 」 。
〔 二 〕 孫 星 衍 云 : 『 』 當 為 『 臘 』 , 左 傳 : 『 虞 不 臘 矣 。 』 說 文 : 『 冬 至 後 三 戊 臘 祭 百 神 。 』 」 ◎ 蘇 輿 云 : 「 浙 刻 本 『 』 改 『 臘 』 。 」 ◎ 于 省 吾 云 : 「 按 下 第 十 三 亦 有 『 冰 月 服 之 』 之 語 , 陳 ● 殷 『 冰 月 丁 亥 』 , 吳 式 芬 謂 冰 月 見 晏 子 春 秋 , 即 十 一 月 也 。 」
〔 三 〕 則 虞 案 : 黃 本 「 兵 」 作 「 其 」 。
〔 四 〕 孫 星 衍 云 : 「 『 師 殺 』 , 猶
言 『 軍 興 』 。 」 ◎ 盧 文 弨 云 「 元 刻 作 『 殺 師 』 , 是 。 」
◎ 蘇 時 學 云 ; 「 『 師 殺 』 二 字 誤 倒 , 二 為 四 之 半 也 。 」
◎ 黃 以 周 云 : 「 凌 本 同 元 刻 。 」 ◎ 劉 師 培 云 : 「 『 令 』
字 疑 衍 , 黃 本 無 『 殺 』 字 。 」 ◎ 則 虞 案 ; 吳 勉 學 本 作 「
師 殺 」 , 活 字 本 、 楊 本 、 子 彙 本 皆 作 「 殺 師 」 。
〔 一 〕 則 虞 案 : 左 襄 十 七 年 傳 : 「 宋 皇 國 父 為 大 宰 , 為 平 公 築 臺 , 妨 於 農 功 , 子 罕 請 俟 農 功 之 畢 , 公 弗 許 。 築 者 謳 曰 : 『 澤 門 之 皙 , 實 興 我 役 ; 邑 中 之 黔 , 實 慰 我 心 。 』 子 罕 聞 之 , 親 執 扑 , 以 行 築 者 , 而 抶 其 不 勉 者 , 曰 : 『 吾 儕 小 人 皆 有 闔 廬 , 以 辟 燥 濕 寒 暑 , 今 君 為 一 臺 而 不 速 成 , 何 以 為 役 ? 』 謳 者 乃 止 。 或 問 其 故 , 子 罕 曰 : 『 宋 國 區 區 , 而 有 詛 有 祝 , 禍 之 本 也 。 』 」 下 接 「 齊 晏 桓 子 卒 , 晏 嬰 麤 縗 斬 」 云 云 。 此 恐 傳 聞 異 辭 故 所 記 不 同 。 其 歌 甚 古 , 必 非 後 人 所 偽 託 。
〔 二 〕 則 虞 案 : 景 公 起 臺 , 在 晏 子 既 行 未 返 之 時 , 不 當 云 「 比 其 返 也 」 。 又 下 既 云 「 晏 子 至 」 , 此 又 云 「 返 」 , 亦 重 複 。 「 返 」 即 「 反 」 , 古 「 反 」 「 出 」 二 字 形 近 易 混 , 此 「 反 」 當 為 「 出 」 字 之 訛 , 說 見 吳 大 澂 字 說 , 不 繁 引 。
〔 三 〕 盧 文 弨 云 : 「 『 之 』 字 疑 衍 。 」 ◎ 王 念 孫 云 : 「 案 此 文 本 作 『 役 之 凍 餒 者 鄉 有 焉 』 。 今 本 『 之 』 字 誤 在 『 凍 餒 』 下 , 又 奪 去 『 役 』 字 。 藝 文 類 聚 歲 時 部 下 、 初 學 記 人 部 中 、 御 覽 時 序 部 十 九 , 並 引 作 『 役 之 凍 餒 者 』 。 」 ◎ 則 虞 案 : 北 堂 書 鈔 一 百 五 十 六 及 御 覽 三 十 四 引 亦 無 「 之 」 字 。
〔 四 〕 孫 星 衍 云 : 「 藝 文 類 聚 作 『 公 延 晏 子 坐 』 , 今 本 『 延 』 作 為 『 迺 』 , 非 。 」 ◎ 則 虞 案 : 元 本 、 活 字 本 、 楊 本 、 子 彙 本 、 凌 本 俱 作 「 迺 」 ; 北 堂 書 鈔 、 初 學 記 十 八 、 藝 文 類 聚 五 、 事 文 類 聚 十 二 引 皆 作 「 公 延 晏 子 坐 」 。
〔 五 〕 則 虞 案 : 北 堂 書 鈔 、 藝 文 類 聚 、 事 文 類 聚 集 引 俱 作 「 庶 人 之 凍 , 我 若 之 何 ; 奉 上 靡 弊 , 我 若 之 何 」 。 「 太 上 」 者 , 孫 星 衍 云 「 太 上 , 尊 辭 。 」 「 散 」 者 , 蘇 時 學 云 : 「 『 散 』 當 為 『 敝 』 , 『 敝 』 與 『 散 』 相 近 而 訛 , 下 章 言 『 靡 敝 』 , 是 也 。 」 ◎ 文 廷 式 云 : 「 此 文 當 作 『 太 上 散 我 若 之 何 』 , 『 靡 』 字 涉 下 文 『 太 上 之 靡 散 』 而 衍 , 太 上 散 , 猶 老 子 言 朴 散 也 。 『 洗 』 『 散 』 古 韻 互 協 。 」 ◎ 劉 師 培 云 : 「 今 考 淮 南 原 道 訓 云 : 『 而 不 可 靡 散 』 ; 要 略 曰 : 『 靡 散 大 宗 。 』 」
〔 六 〕 王 念 孫 云 : 「 案 『 歎 而 』 二 字 後 人 所 加 , 上 言 『 喟 然 』 , 下 言 『 流 涕 』 , 則 『 喟 然 』 之 為 歎 可 知 , 無 庸 更 加 『 歎 而 』 二 字 。 藝 文 類 聚 、 初 學 記 並 引 作 『 喟 然 流 涕 』 , 無 『 歎 而 』 二 字 。 諫 上 篇 『 公 喟 然 』 , 後 人 加 『 歎 』 字 , 謬 與 此 同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已 刪 「 歎 而 」 二 字 。
〔 七 〕 則 虞 案 : 藝 文 類 聚 五 無 「 就 」 字 。
〔 八 〕 則 虞 案 : 初 學 記 、 藝 文 類 聚 「 子 」 上 俱 無 「 夫 」 字 。
〔 九 〕 則 虞 案 : 初 學 記 、 類 聚 俱 無 「 速 」 字 。
〔 一 十 〕 盧 文 弨 曰 : 「 蓋 , 音 盍 。 」
◎ 俞 樾 云 : 「 案 『 蓋 』 乃 『 盍 』 字 之 誤 , 『 盍 』 讀 為 『
闔 』 , 襄 十 七 年 左 傳 『 吾 儕 小 人 , 皆 有 闔 廬 , 以 避 燥 溼
寒 暑 』 , 語 意 與 此 同 。 」 ◎ 則 虞 案 : 俞 說 是 也 。 御 覽 一
百 七 十 七 引 正 作 「 闔 廬 」 , 呂 氏 春 秋 知 化 篇 「 吳 為 丘 墟
, 禍 及 闔 廬 」 ,「
闔 廬 」 , 亦 民 居 也 。
〔 一 一 〕 盧 文 弨 云 : 「 句 上 御 覽 有 『 今 』 字 , 『 壹 』 作 『 一 』 。 」
〔 一 二 〕 蘇 輿 云 : 「 『 何 為 』 二 字 , 文 義 不 完 。 左 傳 襄 十 八 年 載 子 罕 事 作 『 何 以 為 役 』 。 」 ◎ 則 虞 案 : 事 見 襄 十 七 年 傳 , 見 前 引 。
〔 一 三 〕 則 虞 案 : 「 曰 」 字 當 為 「 m 」 字 形 近 而 訛 , 御 覽 一 百 七 十 七 引 正 作 「 以 」 。
〔 一 四 〕 則 虞 案 : 御 覽 引 「 聲 」 作 「 美 」 。
〔 一 五 〕 則 虞 案 : 凌 本 「 禍 」 作 「 ● 」 。
〔 一 六 〕 孫 星 衍 云 : 「 『 磋 』 當 為 『 瑳 』 。 」
〔 一 七 〕 則 虞 案 : 吳 懷 保 本 「 高 」 作
「 交 」 。
〔 一 〕 孫 星 衍 云 : 「 一 本 注 云 : 『 庲 , 舍 也 。 』 御 覽 注 云 : 『 音 來 , 舍 也 。 』 玉 篇 同 。 當 為 『 斄 』 之 省 文 。 」 ◎ 劉 師 培 云 : 「 原 本 玉 篇 な 部 引 埤 庲 倉 云 : 『 長 庲 , 臺 , 齊 景 公 作 也 。 』 」 ◎ 則 虞 案 : 廣 韻 十 六 咍 「 庲 , 舍 也 」 。 虞 喜 志 林 作 「 長 府 」 。 孫 云 「 一 本 有 注 云 」 者 , 元 本 、 活 字 本 、 綿 眇 閣 本 、 子 彙 本 正 如 是 。
〔 二 〕 孫 星 衍 云 : 「 『 穗 』 , 御 覽 作 『 種 』 。 」 ◎ 王 念 孫 云 : 「 案 『 穗 乎 』 本 作 『 穗 兮 』 , 與 下 句 文 同 一 例 , 隸 書 『 兮 』 『 乎 』 相 似 , 故 『 兮 』 誤 為 『 乎 』 , 御 覽 人 事 部 九 十 七 引 此 正 作 『 穗 兮 』 。 」 ◎ 于 鬯 云 : 「 『 穗 乎 』 二 字 疑 當 複 疊 , 歌 體 七 字 句 。 」 ◎ 則 虞 案 : 于 云 當 作 七 字 句 , 是 也 。 「 穗 乎 」 複 疊 未 必 然 , 虞 喜 志 林 「 禾 有 穗 兮 不 得 穫 」 , 是 所 挩 者 為 「 禾 有 」 二 字 。 「 乎 」 亦 「 兮 」 字 之 形 訛 , 當 據 校 補 。
〔 三 〕 孫 星 衍 云 : 「 『 殫 』 , 御 覽 作 『 草 』 , 或 『 單 』 字 , 言 盡 零 落 也 。 『 穫 』 『 落 』 為 韻 。 」
〔 四 〕 孫 星 衍 云 : 「 御 覽 作 『 拂 煞 』 , 今 本 作 『 弗 』 , 非 。 『 殺 』 讀 如 『 』 , 說 文 : 『 ● , 散 之 也 。 』 」 ◎ 黃 以 周 云 : 「 『 拂 』 , 元 刻 作 『 弗 』 , 凌 本 同 。 『 弗 』 古 『 拂 』 字 , 御 覽 作 『 拂 殺 之 』 , 下 作 『 靡 弊 之 』 , 無 『 太 上 之 』 三 字 。 」 ◎ 則 虞 案 : 活 字 本 、 吳 勉 學 本 、 楊 本 、 子 彙 本 俱 作 「 弗 」 。
〔 五 〕 孫 星 衍 云 : 「 御 覽 作 『 張 掖 而 』 。 」 ◎ 王 念 孫 案 : 「 『 張 躬 』 , 即 『 張 肱 』 也 ( 『 躬 』 字 古 讀 若 『 肱 』 , 故 與 『 肱 』 通 。 漢 司 隸 校 尉 楊 渙 石 門 頌 『 川 澤 股 躬 』 , 『 躬 』 即 『 肱 』 字 ) 。 故 左 傳 鄭 公 孫 黑 肱 字 子 張 。 鈔 本 御 覽 脫 『 躬 』 字 , 刻 本 作 『 張 掖 』 , 乃 後 人 以 意 補 耳 , 不 可 從 。 」
〔 六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引
「 為 」 作 「 有 」 , 「 誡 」 作 「 譏 」 , 無 「 于 」 字 。
〔 一 〕 孫 星 衍 云 : 「 公 羊 傳 : 『 路 寢 者 何 ? 正 寢 也 。 』 」
〔 二 〕 蘇 輿 云 : 「 治 要 『 又 』 上 有 『 而 』 字 。 」
〔 三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引 無 「 三 年 未 息 , 又 為 長 庲 之 役 」 句 , 又 「 二 年 」 作 「 三 年 」 , 「 又 」 上 有 「 而 」 字 , 「 塗 」 作 「 途 」 。
〔 四 〕 蘇 輿 云 : 「 治 要 『 公 』 作 『 君 』 。 」
〔 五 〕 王 念 孫 云 : 「 案 此 文 本 作 『 君 屈 民 財 者 , 不 得 其 利 ; 窮 民 力 者 , 不 得 其 樂 』 。 屈 者 , 竭 也 ( 見 呂 氏 春 秋 慎 勢 篇 注 , 淮 南 原 道 篇 注 ) 。 言 君 竭 民 之 財 , 將 以 求 利 也 , 而 必 不 得 其 利 ; 窮 民 之 力 , 將 以 為 樂 也 , 而 必 不 得 其 樂 , 故 下 文 云 : 『 嬰 懼 君 有 暴 民 之 行 , 而 不 睹 長 庲 之 樂 也 。 』 今 本 『 君 』 上 衍 『 明 』 字 ( 此 涉 下 文 不 遵 『 明 君 之 義 』 而 衍 ) , 『 屈 』 『 窮 』 二 字 上 又 各 衍 一 『 不 』 字 ( 此 涉 下 文 兩 『 不 得 』 而 衍 ) , 則 義 不 可 通 矣 。 治 要 正 作 『 君 屈 民 財 者 不 得 其 利 , 窮 民 力 者 不 得 其 樂 』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此 當 作 『 明 君 不 屈 民 財 , 不 窮 民 力 , 君 屈 民 財 者 不 得 其 利 , 窮 民 力 者 不 得 其 樂 』 。 治 要 所 引 省 『 明 君 … … 』 二 語 , 今 本 挩 誤 相 兼 。 」 ◎ 陶 鴻 慶 云 : 「 王 氏 從 群 書 治 要 , 謂 『 明 』 字 及 兩 『 不 』 字 皆 衍 文 ; 然 下 文 云 『 今 君 不 遵 明 君 之 義 , 而 循 靈 王 之 跡 』 , 皆 承 上 而 言 , 則 『 明 』 字 非 衍 文 矣 。 疑 兩 『 者 』 字 上 當 重 『 屈 民 財 , 窮 民 力 』 六 字 , 而 寫 者 奪 之 。 」
〔 六 〕 盧 文 弨 云 : 「 『 頃 』 , 元 刻 作 『 傾 』 。 」 ◎ 黃 以 周 云 : 「 凌 本 同 元 刻 。 」 ◎ 蘇 輿 云 : 「 治 要 『 作 』 下 有 『 為 』 字 , 『 頃 』 作 『 頓 』 。 」
〔 七 〕 孫 星 衍 云 : 「 左 傳 昭 七 年 『 楚 子 成 章 華 之 臺 』 , 杜 預 注 『 臺 在 今 華 容 城 內 。 』 」
〔 八 〕 孫 星 衍 云 : 「 『 溪 』 當 從 左 傳 為 『 谿 』 , 昭 二 十 年 傳 『 楚 子 次 于 乾 谿 』 , 杜 預 注 : 『 在 譙 國 城 父 縣 南 。 』 」
〔 九 〕 王 念 孫 云 : 「 案 自 『 又 為 章 華 之 臺 』 以 下 , 文 有 脫 誤 。 治 要 作 『 又 為 章 華 之 臺 , 五 年 未 息 也 ; 而 又 為 乾 溪 之 役 , 八 年 , 百 姓 之 力 不 足 而 自 息 也 』 , 文 義 較 為 順 適 。 」 ◎ 于 鬯 云 : 「 案 此 謂 百 姓 叛 也 。 曰 百 姓 之 力 不 足 而 息 , 特 善 其 辭 耳 。 然 非 上 息 之 , 而 百 姓 自 息 , 非 叛 而 何 。 下 章 云 『 楚 靈 王 不 廢 乾 谿 之 役 , 起 章 華 之 臺 , 而 民 叛 之 』 , 即 可 證 。 」 ◎ 則 虞 案 : 「 息 」 上 「 自 」 字 各 本 俱 挩 , 茲 補 。
〔 一 十 〕 則 虞 案 : 治 要 無 「 于 」 字 「 君 」 字 。
〔 一 一 〕 蘇 輿 云 : 「 治 要 『 遵 』 作 『 道 』 , 『 循 』 作 『 脩 』 , 形 近 而 相 亂 。 」
〔 一 二 〕 蘇 輿 云 : 「 治 要 『 有 』 上 有 『 之 』 字 。 」
〔 一 三 〕 孫 星 衍 云 : 「 已 成 勿 毀 。 」 ◎ 孫 詒 讓 云 : 「 『 壞 』 當 為 『 壤 』 , 形 之 誤 也 。 景 公 為 鄒 之 長 塗 , 須 徵 委 壤 土 , 令 罷 役 , 故 令 勿 委 壤 也 。 孫 氏 音 義 釋 『 令 勿 委 壞 』 云 『 已 成 勿 壞 』 , 乃 緣 誤 為 訓 , 失 之 。 」 ◎ 則 虞 案 : 孫 詒 讓 之 說 是 也 。 此 云 「 勿 委 壤 」 , 下 云 「 斬 板 」 , 俱 言 輟 其 役 。
〔 一 四 〕 則 虞 案 : 「 財 」 通 「 材 」 。
〔 一 五 〕 孫 星 衍 云 : 「 禮 記 檀 弓 『 今
一 日 而 三 斬 板 而 已 封 』 , 鄭 氏 注 : 『 板 , 蓋 廣 二 尺 , 長
六 尺 ; 斬 板 , 謂 斷 莫 縮 也 。 』 」 ◎ 黃 以 周 云 : 「 鄭 注 檀
弓 云 『 謂 斷 莫 縮 也 』 , 『 莫 』 當 依 宋 本 作 『 其 』 , 謂 斷
其 束 板 之 繩 , 音 義 引 誤 。 」 ◎ 則 虞 案 ; 檀 弓 孔 疏 云 : 「
所 安 板 側 於 兩 邊 , 而 用 繩 令 立 , 後 復 立 土 於 板 之 上 , 中
央 築 之 , 令 土 與 板 平 , 則 斬 所 約 板 , 繩 斷 而 更 置 於 見 築
土 上 , 又 置 土 其 中 。 」 此 言 築 墳 法 。 築 路 之 法 , 蓋 亦 先
立 板 , 故 此 云 「 斬 板 」 , 移 而 去 之 , 以 示 勿 築 。
〔 一 〕 則 虞 案 : 楊 本 無 此 章 。
〔 二 〕 則 虞 案 : 御 覽 十 九 引 無 「 春 」 字 。
〔 三 〕 則 虞 案 : 御 覽 十 九 引 無 「 且 」 字 。
〔 四 〕 孫 星 衍 云 : 「 『 治 』 , 御 覽 作 『 成 』 。 」 ◎ 則 虞 案 : 宋 本 御 覽 「 成 」 作 「 治 」 。
〔 五 〕 蘇 輿 云 : 「 音 義 作 『 盤 游 于 田 』 , 注 云 : 『 御 覽 作 「 盤 于 游 田 」 。 』 此 蓋 據 御 覽 改 。 」 ◎ 則 虞 案 : 各 本 俱 作 「 盤 游 于 田 」 。
〔 六 〕 孫 星 衍 云 : 「 『 溪 』 , 御 覽 作 『 谿 』 , 今 本 從 『 水 』 , 俗 。 據 此 , 知 前 『 溪 』 亦 『 谿 』 誤 也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黃 本 作 『 奚 』 。 」
〔 七 〕 孫 星 衍 云 : 「 『 田 』 、 『 安 』 、 『 叛 』 為 韻 。 」
〔 八 〕 孫 星 衍 云 : 「 『 革 』 , 御 覽 作 『 思 』 。 」
〔 九 〕 蘇 輿 云 : 「 『 逝 』 , 各 本 作 『 遊 』 , 『 遊 』 『 逝 』 形 近 而 訛 。 拾 補 作 『 逝 』 , 旁 注 云 : 『 「 遊 」 訛 。 』 」 ◎ 黃 以 周 云 : 「 『 遊 』 當 依 元 刻 作 『 逝 』 , 今 改 從 元 刻 。 」 ◎ 則 虞 案 : 元 刻 本 作 「 遊 」 , 吳 刻 改 「 逝 」 , 御 覽 引 亦 作 「 逝 」 , 子 彙 本 誤 不 成 字 。
〔 一 十 〕 孫 星 衍 云 : 「 朝 韋 未 詳 ,
或 人 名 。 」 ◎ 俞 樾 云 「 按 韋 人 名 。 朝 者 , 召 也 。 劉 向
九 歎 遠 逝 篇 曰 : 『 朝 四 靈 于 九 濱 。 』 王 逸 注 曰 : 『 朝 ,
召 也 。 』 左 傳 『 蔡 朝 吳 』 , 公 羊 傳 作 『 昭 吳 』 , 是 『 朝
』 與 『 昭 』 通 , 故 亦 與 『 召 』 通 。 上 文 『 景 公 曰 : 「 唯
唯 , 將 弛 罷 之 」 』 , 故 未 幾 召 韋 解 役 而 歸 也 。 後 人 不
知 古 書 之 假 『 朝 』 為 『 召 』 , 故 不 得 其 解 , 若 從 孫 氏 以
『 朝 韋 』 三 字 為 人 名 , 則 彼 自 解 役 而 歸 , 與 景 公 無 與
, 即 不 足 見 晏 子 匡 諫 之 功 矣 。 」 ◎ 蘇 輿 云 : 「 俞 說 是 。
」
〔 一 〕 則 虞 案 : 北 堂 書 鈔 一 百 三 十 三 、 藝 文 類 聚 六 十 九 、 御 覽 七 百 九 引 與 此 同 。 御 覽 三 百 九 十 三 引 無 「 而 」 字 , 一 千 引 無 「 而 食 」 二 字 。
〔 二 〕 則 虞 案 : 「 左 右 」 二 字 恐 衍 文 。 晏 子 後 至 。 獨 搴 草 而 坐 , 是 搴 草 者 , 晏 子 自 為 , 非 左 右 為 之 也 , 故 景 公 有 此 問 。 北 堂 書 鈔 、 類 聚 、 御 覽 三 百 九 十 三 、 七 百 九 、 一 千 引 皆 無 「 左 右 」 二 字 。 「 席 」 , 書 鈔 、 類 聚 及 御 覽 一 千 引 皆 作 「 坐 」 , 七 百 九 「 滅 」 誤 作 「 戍 」 。 「 滅 」 者 , 孫 星 衍 云 : 「 說 文 : 『 搣 , 批 也 ; 批 , 捽 也 。 』 『 搣 』 與 『 滅 』 同 。 」
〔 三 〕 則 虞 案 : 御 覽 一 千 引 作 「 公 問 其 故 □ □ 」 。
〔 四 〕 孫 星 衍 云 : 「 『 搴 』 , 『 ● 』 省 文 。 說 文 : 『 ● , 拔 取 也 。 』 」
〔 五 〕 則 虞 案 : 說 苑 雜 言 篇 作 「 寡 人 自 以 坐 地 , 二 三 子 皆 坐 地 , 吾 子 獨 搴 草 而 坐 之 , 何 也 」 。 書 鈔 、 類 聚 皆 作 「 子 獨 席 何 也 」 , 御 覽 七 百 九 同 , 惟 「 獨 」 作 「 猶 」 。
〔 六 〕 則 虞 案 : 書 鈔 、 類 聚 、 御 覽 一 千 皆 無 「 陳 」 字 , 御 覽 三 百 九 十 二 、 元 刻 本 、 活 字 本 及 明 刻 各 本 俱 作 「 陣 」 , 「 坐 陳 」 不 辭 , 「 陳 」 字 恐 後 人 所 增 。
〔 七 〕 孫 星 衍 云 : 「 藝 文 類 聚 、 御
覽 作 『 獄 戶 不 席 』 , 『 戶 』 蓋『
尸 』 之 誤 。 說 苑 作 『 唯 喪 與 獄 坐 于
地 』 , 蓋 約 此 文 也 。 『 尸 坐 堂 上 』 , 言 尸 在 堂 , 則 坐 者
不 席 與 。 」 ◎ 王 念 孫 云 : 「 案 尸 為 死 人 , 則 不 言 坐 堂 上
。 御 覽 百 卉 部 七 引 作 『 尸 在 堂 』 , 是 也 ( 檀 弓 『 知 悼 子
在 堂 』 ) 。 今 本 『 在 』 作 『 坐 』 者 , 涉 上 下 諸 『 坐 』 字
而 誤 , 『 上 』 字 疑 亦 後 人 所 加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已
改 「 坐 」 為 「 在 」 。
〔 八 〕 則 虞 案 : 說 苑 作 「 今 不 敢 以 喪 獄 之 事 侍 於 君 矣 」 。 書 鈔 、 類 聚 、 御 覽 七 百 九 、 三 百 九 十 三 引 「 故 」 上 皆 有 「 以 」 字 , 三 百 九 十 三 、 一 千 引 皆 無 「 故 」 字 , 又 「 侍 坐 」 作 「 示 君 」 。
〔 九 〕 王 念 孫 云 : 「 案 『 諾 』 本 作 『 善 』 , 『 父 曰 善 』 者 , 善 晏 子 之 席 而 後 坐 也 。 凡 晏 子 有 所 請 于 公 者 , 則 下 有 『 公 曰 諾 』 之 文 , 此 是 晏 子 自 言 其 所 以 設 席 之 故 , 非 有 所 請 于 公 , 公 無 為 諾 之 也 。 蓋 『 善 』 與 『 若 』 字 相 似 , 『 善 』 誤 為 『 若 』 ( 後 第 十 四 『 善 其 衣 服 節 儉 』 , 諫 上 篇 『 公 曰 善 』 , 雜 下 篇 『 以 善 為 師 』 , 今 本 『 善 』 字 並 誤 作 『 若 』 ) , 後 人 因 改 為 『 諾 』 耳 。 北 堂 書 鈔 服 飾 部 二 、 藝 文 類 聚 服 飾 部 上 、 御 覽 服 用 部 十 一 引 此 並 作 『 公 曰 善 』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已 改 作 「 善 」 。
〔 一 十 〕 則 虞 案 : 御 覽 一 千 引 無 「 曰 」 字 「 諾 」 字 。
〔 一 一 〕 則 虞 案 : 類 聚 引 無 「 矣 」 字
。
〔 一 〕 則 虞 案 : 說 苑 君 道 篇 引 「 謂 」 下 有 「 之 」 字 , 意 林 三 引 作 為 「 此 不 祥 耶 」 。
〔 二 〕 則 虞 案 : 說 苑 、 章 林 皆 無 「 曰 」 字 。
〔 三 〕 蘇 輿 云 : 「 任 , 任 以 事 也 。 」
〔 四 〕 則 虞 案 : 說 苑 有 「 也 」 字 。 董 桂 新 讀 書 偶 筆 云 : 「 晏 子 春 秋 云 : 『 有 賢 而 不 知 , 一 不 祥 ; 知 而 不 用 , 二 不 祥 ; 用 而 不 任 , 三 不 祥 。 』 此 即 孟 子 所 云 『 不 祥 之 實 蔽 賢 者 當 之 』 意 也 。 」
〔 五 〕 則 虞 案 : 元 刻 本 、 嘉 慶 本 「 上 」 誤 「 止 」 。
〔 六 〕 孫 星 衍 云 : 「 『 室 』 、 『 穴 』 為 韻 。 」
〔 七 〕 蘇 輿 云 : 「 『 如 』 , 猶 『 于
』 也 , 言 于 虎 室 蛇 穴 而 見 之 也 。 莊 子 德 充 符 篇 : 『 申 徒
嘉 謂 子 產 曰 : 「 先 生 之 門 , 固 有 執 政 焉 如 此 哉 。 」 』 言
無 執 政 于 此 者 也 。 呂 氏 春 秋 愛 士 篇 曰 : 『 人 之 困 窮 , 甚
如 饑 寒 。 』 言 甚 于 饑 寒 也 。 史 記 汲 黯 傳 曰 : 『 丞 相 宏 燕
見 , 上 或 時 不 冠 , 至 如 黯 見 , 上 不 冠 不 見 也 。 』 言 至 于
黯 見 , 則 上 必 冠 也 。 並 『 如 』『
于 』 同 之 證 。 王 氏 釋 詞 『 如 訓 于 』
條 下 , 獨 遺 此 文 未 引 , 亦 一 疏 矣 。 」 ◎ 文 廷 式 云 : 「 『
如 』 , 往 也 。 」
〔 八 〕 則 虞 案 : 意 林 引 作 「 何 不 祥
也 」 。
〔 一 〕 則 虞 案 : 此 章 譏 景 公 之 非 禮 也 。 失 禮 之 事 , 又 豈 未 祀 而 燕 哉 ? 古 之 制 , 天 子 鐘 三 等 : 曰 特 鐘 , 配 十 二 正 律 , 為 十 二 辰 鐘 ; 曰 大 編 鐘 鎛 ; 曰 小 編 鐘 。 諸 侯 鐘 二 等 , 無 特 鐘 。 今 齊 侯 為 泰 呂 鐘 , 即 天 子 十 二 正 律 之 特 鐘 , 其 僭 禮 甚 矣 。 故 呂 氏 春 秋 侈 樂 篇 以 為 「 齊 之 衰 也 」 。 貴 直 篇 又 云 : 「 無 使 齊 之 大 呂 陳 之 廷 。 」 今 徒 譏 其 未 祀 而 燕 , 是 舍 其 大 而 舉 其 微 矣 。 晏 子 春 秋 之 作 者 , 約 當 秦 統 一 之 際 , 禮 樂 法 度 , 雖 已 湮 沉 , 然 聞 當 時 大 呂 之 作 , 晏 子 有 譏 諫 之 言 , 故 略 舉 其 事 以 存 之 , 恐 當 時 晏 子 進 諫 之 詞 猶 不 止 此 。 此 章 存 天 子 諸 侯 鐘 虡 之 制 , 足 補 饗 禮 之 佚 , 似 非 漢 後 人 所 能 偽 託 。
〔 二 〕 孫 星 衍 云 : 「 意 林 作 『 作 臺 』 , 下 『 為 鐘 』 同 。 」 ◎ 則 虞 案 : 凌 本 「 景 」 誤 「 晏 」 , 吳 勉 學 本 誤 連 上 章 。
〔 三 〕 蘇 輿 云 : 「 舊 刻 『 鐘 』 『 鍾 』 參 錯 , 二 字 古 本 通 用 , 據 說 文 作 『 鐘 』 為 是 , 今 一 例 從 『 鐘 』 。 」 ◎ 則 虞 案 : 元 刻 本 並 作 「 鐘 」 , 意 林 作 「 欲 復 作 鐘 」 。
〔 四 〕 孫 星 衍 云 : 「 白 帖 作 『 又 約 民 為 鐘 』 。 」
〔 五 〕 則 虞 案 : 說 苑 正 諫 篇 引 此 作 「 君 不 勝 欲 , 為 臺 , 今 復 欲 為 鐘 , 是 重 斂 於 民 , 民 之 哀 矣 」 。 藝 文 類 聚 二 十 四 作 「 君 今 既 已 築 臺 矣 , 又 斂 於 民 為 鐘 , 則 民 必 哀 矣 」 。 俱 與 此 小 異 。
〔 六 〕 孫 星 衍 云 : 「 意 林 作 『 斂 民 作 鐘 』 , 又 『 必 哀 , 斂 哀 以 樂 , 不 祥 』 。 」 ◎ 則 虞 案 : 類 聚 引 無 「 夫 」 「 之 」 「 而 」 三 字 。
〔 七 〕 則 虞 案 : 類 聚 、 白 帖 俱 引 作
「 非 所 以 君 民 也 」 , 此 「 國 」 字 當 為 唐 人 所 改 。 說 苑 「
公 」 上 有 「 景 」 字 。
〔 一 〕 則 虞 案 : 元 本 、 活 字 各 本 皆 脫 「 燕 」 字 , 顧 廣 圻 據 目 錄 補 。 綿 眇 閣 本 、 子 彙 本 與 上 章 誤 連 。
〔 二 〕 孫 星 衍 云 : 「 呂 氏 春 秋 侈 樂 篇 『 齊 之 衰 也 , 作 為 大 呂 』 , 高 誘 注 : 『 大 呂 , 陰 律 十 二 也 。 』 」 ◎ 洪 頤 烜 云 : 「 呂 氏 春 秋 貴 直 篇 : 『 無 使 齊 之 大 呂 陳 之 廷 』 , 史 記 樂 毅 列 傳 『 大 呂 陳 於 玄 英 』 , 索 隱 : 『 大 呂 , 齊 鍾 名 , 即 景 公 所 鑄 。 』 」 ◎ 則 虞 案 : 各 本 皆 無 「 為 」 字 , 茲 據 題 增 。
〔 三 〕 則 虞 案 : 標 題 曰 「 將 以 燕 饗
晏 子 」 , 為 此 題 者 , 其 知 禮 矣 。 周 禮 大 宗 伯 「 以 饗 燕 之
禮 , 親 四 方 之 賓 客 」 , 饗 在 廟 而 燕 在 寢 , 凡 饗 皆 先 祼 獻
而 後 燕 食 , 是 饗 兼 祭 禮 與 燕 禮 也 。 燕 於 寢 , 主 於 盡 歡 。
此 云 「 泰 呂 成 , 景 公 謂 晏 子 」 云 者 , 必 景 公 在 廟 言 之 。
廟 非 燕 大 夫 之 所 , 饗 燕 先 祭 , 故 晏 子 以 非 禮 諫 之 。
〔 一 〕 則 虞 案 : 金 綦 玉 絇 , 其 制 未 聞 。 春 申 君 食 客 珠 履 三 千 , 蓋 亦 戰 國 時 制 , 至 漢 猶 存 。 「 飾 」 上 目 錄 有 「 而 」 字 , 各 本 皆 挩 , 茲 據 補 。
〔 二 〕 孫 詒 讓 云 : 「 據 下 文 云 『 故 魯 工 不 知 寒 溫 之 節 , 輕 重 之 量 , 以 害 正 生 』 ( 『 生 』 、 『 性 』 字 同 ) , 又 云 『 令 吏 拘 魯 工 』 , 則 此 當 云 『 使 魯 工 為 履 』 , 今 本 蓋 有 挩 文 。 」 ◎ 則 虞 案 : 北 堂 書 鈔 一 百 三 十 六 、 藝 文 類 聚 八 十 三 、 八 十 四 、 六 百 九 十 七 、 八 百 三 、 八 百 一 十 引 並 無 「 使 魯 工 」 諸 字 , 古 人 文 省 , 不 如 是 之 瑣 , 孫 說 非 是 。
〔 三 〕 孫 星 衍 云 : 「 禮 記 內 則 『 屨 著 綦 』 , 鄭 氏 注 : 『 綦 , 履 繫 也 。 』 」 ◎ 則 虞 案 : 儀 禮 士 喪 禮 「 組 綦 繫 于 踵 」 , 注 : 「 履 係 也 , 所 以 拘 止 履 也 。 」 其 本 字 當 作 「 ● 」 , 說 文 : 「 帛 蒼 艾 色 。 」 是 綦 本 以 帛 , 而 景 公 易 以 黃 金 。
〔 四 〕 孫 星 衍 云 : 「 『 銀 』 , 藝 文 類 聚 、 文 選 注 作 『 組 』 。 」 ◎ 蘇 輿 云 : 「 文 選 注 見 弔 魏 武 帝 文 , 作 『 組 』 于 義 較 長 。 」 ◎ 則 虞 案 : 蘇 說 未 審 。 藝 文 類 聚 八 十 三 、 八 十 四 引 皆 無 此 句 , 北 堂 書 鈔 一 百 三 十 六 、 御 覽 六 百 九 十 七 、 八 百 三 引 皆 作 「 銀 」 。 下 云 「 履 重 僅 能 舉 之 」 , 履 之 所 以 重 者 , 金 銀 珠 玉 使 為 之 也 。 且 「 飾 」 之 云 者 , 言 飾 於 綦 之 上 , 組 綦 本 一 物 , 見 儀 禮 士 喪 禮 , 組 非 飾 物 也 。
〔 五 〕 孫 星 衍 云 : 「 藝 文 類 聚 作 『 句 』 , 通 。 禮 記 玉 藻 『 童 子 不 履 絇 』 , 鄭 氏 注 : 『 絇 , 履 頭 飾 也 。 』 說 文 : 『 絇 , 纑 繩 約 也 , 讀 若 鳩 。 』 ◎ 則 虞 案 : 穀 梁 襄 二 十 四 年 傳 「 衛 侯 之 弟 專 出 奔 晉 , 織 絇 邯 鄲 」 , 楊 士 勛 疏 引 麋 信 云 : 「 絇 著 履 舄 之 頭 , 即 周 禮 絇 繶 及 純 是 也 。 」 是 絇 為 染 絲 編 織 而 成 , 景 公 易 以 良 玉 耳 。 「 絇 」 元 本 、 活 字 本 、 嘉 靖 本 皆 誤 作 「 朐 」 , 御 覽 六 百 九 十 七 誤 作 「 鉤 」 。
〔 六 〕 則 虞 案 : 北 堂 書 鈔 百 三 十 六 「 尺 」 下 有 「 許 」 字 。
〔 七 〕 則 虞 案 : 御 覽 六 百 九 十 七 引 作 「 履 重 , 僕 不 能 舉 之 」 , 又 八 百 一 十 引 作 「 僅 能 舉 之 」 , 類 聚 八 十 四 引 作 「 舉 足 」 , 「 足 」 「 之 」 草 書 形 近 致 訛 。
〔 八 〕 則 虞 案 : 類 聚 八 十 四 、 御 覽 六 百 九 十 七 引 皆 無 「 君 奚 問 」 句 。
〔 九 〕 則 虞 案 : 類 聚 、 御 覽 四 百 九 十 三 皆 作 「 古 者 聖 人 制 衣 服 」 , 御 覽 六 百 九 十 七 作 「 古 之 制 衣 服 」 。
〔 一 十 〕 孫 星 衍 云 : 「 藝 文 類 聚 作 『 煖 』 。 」
〔 一 一 〕 孫 星 衍 云 : 「 『 凊 』 今 本 作
『 清 』 , 非 。 說 文 : 『 凊 , 寒 也 。 』 玉 篇 : 『 七 性 切 。
』 」 ◎ 黃 以 周 云 : 「 元 刻 作 『 清
』 , 盧 校 本 同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御 覽 六 百 九 十 七
引 『 暖 』 作 『 煖 』 , 類 聚 八 十 四 、 御 覽 四 百 九 十 三 、 六
百 九 十 七 並 引 作 『 夏 輕 而 清 』 , 孫 刊 本 改 『 清 』 為 『 凊
』 , 非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六 百 九 十 七 「 履 輕 」 誤 作「
履 重 」 , 明 刻 各 本 皆 作 「 清 」 。
〔 一 二 〕 王 念 孫 云 : 「 案 『 今 君 之 履 』 , 本 作 『 今 金 玉 之 履 』 。 上 文 曰 『 景 公 為 履 , 黃 金 之 綦 , 飾 以 銀 , 連 以 珠 , 良 玉 之 朐 , 其 長 尺 , 冰 月 服 之 聽 朝 』 , 故 曰 : 『 今 金 玉 之 履 , 冰 月 服 之 , 是 重 寒 也 。 』 今 本 作 『 今 君 之 履 』 而 無 『 金 玉 』 二 字 , 則 與 『 重 寒 』 之 義 了 不 相 涉 矣 。 藝 文 類 聚 寶 部 下 、 御 覽 人 事 部 三 十 四 、 服 章 十 四 , 引 此 並 作 『 今 金 玉 之 履 』 。 」 ◎ 于 省 吾 云 : 「 按 王 說 非 是 『 今 君 之 履 』 , 即 指 上 文 『 景 公 為 履 』 之 『 履 』 言 , 景 公 以 金 銀 珠 玉 飾 履 , 晏 子 稱 『 今 君 之 履 』 , 『 今 』 字 義 至 明 顯 , 非 別 有 所 指 也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已 改 作 「 今 金 玉 之 履 」 。
〔 一 三 〕 則 虞 案 : 御 覽 六 百 九 十 七 「 寒 」 上 有 「 而 」 字 。
〔 一 四 〕 于 省 吾 云 : 「 按 『 節 』 猶 『 適 』 也 。 呂 氏 春 秋 重 己 『 故 聖 人 必 先 適 欲 』 , 注 : 『 適 猶 節 也 , 』 下 第 二 十 四 『 二 子 同 桃 而 節 , 冶 專 其 桃 而 宜 』 , 『 節 』 亦 『 適 』 也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百 九 十 三 「 重 」 下 有 「 可 」 字 , 「 可 」 字 不 當 有 。 「 節 」 , 楊 本 凌 本 誤 作 「 飾 」 。
〔 一 五 〕 則 虞 案 : 「 故 」 字 疑 衍 。
〔 一 六 〕 蘇 輿 云 : 「 生 , 性 也 。 『 正 生 』 , 猶 言 『 常 性 』 。 」
〔 一 七 〕 蘇 輿 云 : 「 言 作 不 常 之 服 , 以 為 笑 于 諸 侯 。 」
〔 一 八 〕 蘇 輿 云 : 「 言 無 功 于 國 。 」 ◎ 則 虞 案 : 吳 懷 保 本 作 「 工 」 。
〔 一 九 〕 蘇 輿 云 : 「 言 審 度 其 罪 之 輕 重 而 置 之 罰 。 」
〔 二 十 〕 王 念 孫 云 : 「 案 『 公 』 下 脫
『 曰 』 字 , 『 苦 』 上 亦 有 脫 文 , 蓋 謂 魯 工 之 為 此 履 甚 苦
也 ( 『 請 釋 之 』 別 為 一 句 ) 。 下 文 晏 子 曰 『 苦 身 為 善 者
其 賞 厚 , 苦 身 為 非 者 其 罪 重 』 , 二 『 苦 』 字 正 與 此 相 應
。 今 本 『 公 苦 』 二 字 之 間 , 脫 去 數 字 , 則 文 不 成 義 。 」
◎ 文 廷 式 云 「 『 苦 』 當 作 『 曰 』 , 涉 下 文 而 誤 。 」 ◎ 于
省 吾 云 : 「 按 此 句 無 脫 文 , 王 說 非 是 。 『 苦 』 本 應 作 『
固 』 , 『 苦 』 『 固 』 音 近 , 又 涉 下 文 兩 『 苦 』 字 而 訛 ,
『 固 』 , 猶 『 必 』 也 , 詳 經 傳 釋 詞 , 『 公 固 請 釋 之 』 ,
即『
公 必 請 釋 之 』 也 。 」
〔 二 一 〕 孫 星 衍 云 : 「 『 境 』 , 當 為 『 竟 』 。 」
〔 二 二 〕 孫 星 衍 云 : 「 今 本 『 使 』 作 『 吏 』 , 非 , 以 意 改 之 。 」
〔 二 三 〕 孫 星 衍 云 : 「 『 撤 』 當 為 『
徹 』 。 」 ◎ 則 虞 案 : 孫 說 是 也 。 御 覽 六 百 九 十 七 引 作 「
徹 」 。
〔 一 〕 則 虞 案 : 目 錄 無 「 之 」 字 , 「 居 服 」 二 字 亦 宜 乙 。
〔 二 〕 孫 星 衍 云 : 「 藝 文 類 聚 二 『 王 』 字 皆 作 『 人 』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一 百 七 十 四 引 兩 「 王 」 字 不 作 「 人 」 。
〔 三 〕 則 虞 案 : 御 覽 無 「 晏 子 」 二 字 。
〔 四 〕 王 念 孫 云 : 「 案 『 居 其 』 二 字 衍 , 上 文 以 『 居 聖 王 之 室 』 與 『 服 聖 王 之 服 』 對 文 , 此 文 則 以 『 法 其 服 室 』 與 『 法 其 節 儉 』 對 文 , 不 當 更 有 『 居 其 』 二 字 , 御 覽 居 處 部 二 引 無 。 」 ◎ 于 省 吾 云 : 「 王 說 非 是 。 但 以 對 文 為 改 此 文 之 證 , 不 可 為 訓 , 御 覽 約 省 此 文 , 尤 不 足 據 。 『 法 其 服 , 居 其 室 , 無 益 也 』 , 並 三 字 句 , 古 質 錯 落 , 最 為 可 喜 。 古 書 雖 訛 牾 , 然 後 人 改 之 , 必 有 所 由 , 若 本 作 『 法 其 服 室 』 , 論 其 文 法 , 非 與 後 世 不 合 , 論 其 語 義 , 後 人 非 不 能 解 , 何 以 改 之 哉 ! 」 ◎ 則 虞 案 : 藝 文 類 聚 六 十 四 亦 無 「 居 其 」 二 字 , 句 末 無 「 也 」 字 。
〔 五 〕 王 念 孫 云 : 「 案 『 若 』 當 為 『 善 』 字 之 誤 也 ( 諫 上 篇 『 公 曰 善 』 , 雜 下 篇 『 以 善 為 師 』 , 今 本 『 善 』 字 並 誤 『 若 』 ) 。 『 懷 其 德 』 、 『 歸 其 義 』 、 『 善 其 節 儉 』 三 者 相 對 為 文 , 惟 其 善 之 , 是 以 悅 之 。 今 本 『 善 』 誤 作 『 若 』 , 則 義 不 可 通 。 」 ◎ 則 虞 案 : 各 本 皆 作 「 悅 」 , 指 海 本 改 「 若 」 為 「 善 」 。
〔 六 〕 孫 星 衍 云 : 「 『 ● 』 , 玉 篇
同 『 膍 』 , 婢 脂 切 。 淮 南 本 經 訓 『 衣 無 隅 差 之 削 』 , 高
誘 注 : 『 隅 , 角 也 , 差 , 邪 也 , 古 者 質 , 皆 全 幅 為 衣 裳
, 無 有 邪 角 削 殺 也 。 』 此 作 『 ● 』 , 蓋 言 『 連 』 。 」 ◎
王 念 孫 云 : 「 案 孫 訓 『 ● 』 為 『 連 』 , 則 下 與 『 削 』 字
不 相 屬 , 上 與 『 隅 』 字 不 相 比 附 矣 。 謂 『 ● 』 當 為 『 眥
』 字 之 誤 也 , 『 眥 』 或 作 『 眥 』 , 淮 南 齊 俗 篇 『 衣 不 務
于 奇 麗 之 容 , 隅 眥 之 制 』 是 也 。 隅 眥 者 , 隅 差 也 。 隅 ,
角 也 ; 差 , 邪 也 。 幅 之 削 者 , 必 有 隅 差 之 形 , 故 曰 『 衣
不 務 于 隅 眥 之 削 』 , 即 淮 南 所 云 『 衣 無 隅 差 之 削 也 』 。
原 道 篇 又 云 : 『 隅 ● 智 故 , 曲 巧 偽 詐 。 』 隅 ● , 即 隅 差
, 亦 即 隅 眥 也 。 凡 字 之 從 『 此 』 從 『 差 』 者 , 聲 相 近 而
字 亦 相 通 。 鄘 風 『 玼 兮 玼 兮 』 , 沈 重 云 : 『 玼 , 本 或 作
「 瑳 」 。 』 小 雅 『 屢 舞 傞 傞 』 , 說 文 引 作 『 ● ● 』 , 月
令『
掩 骼 埋 胔 』 , 呂 氏 春 秋 孟 春 篇 『 胔
』 作 『 髊 』 , 皆 其 例 也 。 」 ◎ 蘇 輿 云 : 「 王 說 是 。 淮 南
『 隅 ● 智 故 』 之 『 隅 』 , 字 或 作 『 偶 』 , 衣 邪 謂 之 隅 差
, 人 邪 謂 之 偶 ● , 聲 義 並 近 矣 。 盧 校 本 從 淮 南 作 『 隅 差
』 。 」 ◎ 則 虞 案 : 此 句 似 當 作 「 衣 無 隅 眥 之 削 」 , 「 不
務 」 二 字 沿 上 文 而 衍 , 「 于 」 蓋 「 は 」 字
之 形 訛 。
〔 七 〕 孫 星 衍 云 : 「 淮 南 本 經 訓 作 『 嬴 』 , 高 誘 注 : 『 觚 嬴 之 理 , 謂 若 馬 目 籠 相 闌 干 也 , 言 無 者 , 冠 文 取 平 直 而 已 也 。 『 嬴 』 讀 『 指 端 嬴 文 』 之 『 嬴 』 ( 『 嬴 』 俱 當 作 『 蠃 』 ) 。 星 衍 謂 觚 方 文 , 嬴 圓 文 也 。 」 ◎ 蘇 輿 案 : 「 盧 校 本 從 淮 南 作 『 觚 嬴 』 。 」 ◎ 劉 師 培 補 釋 云 「 荀 子 儒 效 篇 云 『 解 果 其 冠 』 , 楊 注 引 或 說 云 : 『 解 果 , 狹 隘 也 。 或 曰 : 「 說 苑 淳 于 髡 言 蟹 螺 宜 禾 , 蓋 高 地 也 。 」 今 冠 蓋 亦 比 之 。 』 考 『 蟹 螺 』 史 記 作 『 甌 窶 』 , 即 『 岣 嶁 』 之 異 文 , 有 狹 曲 而 高 之 義 。 『 解 果 其 冠 』 , 冠 之 中 高 旁 狹 者 也 。 『 觚 嬴 』 當 作 『 解 嬴 』 , 即 『 解 果 』 之 異 文 , 與 荀 子 同 。 至 『 解 』 誤 為 『 觚 』 , 『 臝 』 誤 為 『 嬴 』 , 而 其 義 不 可 通 矣 。 」
〔 八 〕 則 虞 案 : 初 學 記 九 引 無 「 嘗
」 字 , 「 者 」 下 有 「 矣 」 字 ,「
紩 衣 攣 領 」 者 , 孫 星 衍 云 : 「 說 文
: 『 紩 , 縫 也 』 ; 『 攣 , 係 也 』 。 」 盧 文 弨 云 : 「 『 攣
領 』 , 即 『 卷 領 』 , 亦 云 『 句 領 』 。 淮 南 子 汜 論 訓 : 『
古 有 鍪 而 綣 領 以 王 天 下 者 矣 。 』 荀 子 哀 公 篇 楊 注 引 尚 書
大 傳 : 『 古 之 人 , 衣 上 有 冒 而 句 領 者 』 , 注 云 : 『 古 之
人 , 三 皇 時 也 ; 句 領 , 繞 頸 也 。 』 」 蘇 輿 云 : 「 易 『 有
孚 攣 如 』 , 馬 注 : 『 攣 , 連 也 。 』 『 連 』 亦 『 係 』 意 ,
與 說 文 合 。 」
〔 九 〕 蘇 輿 云 : 「 『 其 義 』 疑 當 為 『 其 政 』 , 今 作 『 義 』 者 , 蓋 緣 下 『 其 義 』 訛 也 。 好 生 惡 殺 , 節 上 羨 下 , 言 為 政 之 實 , 若 云 『 其 義 』 , 便 不 可 通 。 荀 子 哀 公 篇 : 『 古 之 王 者 , 有 務 而 拘 領 者 矣 , 其 政 好 生 而 惡 殺 焉 。 』 恉 正 同 此 , 亦 『 義 』 為 『 政 』 誤 之 證 矣 。 」
〔 一 十 〕 孫 星 衍 云 : 「 『 橧 』 當 為 『
c 』 , 說 文 : 『 北 地 高 樓 無 屋 者 。 』 御 覽 作 『 層 』 , 明
俗 從 『 木 』 。 初 學 記 、 御 覽 下 有 『 王 天 下 者 』 四 字 , 疑
今 本 脫 之 。 」 ◎ 則 虞 案 : 初 學 記 、 御 覽 七 十 九 引 俱 無 「
嘗 」 字 , 元 本 無 「 窟 」 字 , 顧 廣 圻 云 : 「 當 有 『 窟 』 字
。 」 吳 勉 學 本 、 子 彙 本 已 有 之 。 指 海 本 據 補 「 王 天 下 者
」 四 字 。 又 綿 眇 閣 本 、 楊 本 「 橧
」 作 「 櫓 」 。 作 「 橧 」 作 「 櫓 」 , 皆 有 所 本 。 作 「 櫓 」
者 , 禮 記 禮 運 : 「 夏 則 居 櫓 巢 。 」 足 利 本 「 橧 」 作 「 櫓
」 。 洪 頤 烜 云 : 「 太 平 御 覽 五 五 引 作 『 櫓 』 , 家 語 問 禮
篇 亦 作 『 櫓 』 。 劉 熙 釋 名 云 : 『 櫓 , 露 也 。 露 , 上 無 屋
覆 也 。 』 左 傳 : 『 楚 子 登 巢 車 以 望 晉 軍 。 』 杜 注 : 『 巢
車 , 車 上 加 櫓 。 』 孔 氏 正 義 引 說 文 云 : 『 轈 , 兵 高 車 ,
加 巢 以 望 敵 也 。 櫓 。 澤 中 守 草 樓 也 。 』 『 巢 』 與 『 魯 』
皆 樓 之 別 名 。 」 是 綿 眇 閣 本 、 楊 本 作 「 櫓 」 , 不 為 誤 也
。 作 「 橧 」 者 , 禮 記 禮 運 北 宋 本 作 「 橧 」 , 家 語 注 云 :
「 聚 柴 為 橧 」 , 廣 雅 釋 室 : 「 橧 , 巢 也 。 」 廣 韻 「 c ,
巢 高 , 或 作 橧 。 」 集 韻 「 橧 , 聚 薪 以 居 也 。 」 引 禮 運 亦
作 「 橧 」 , 是 唐 宋 以 前 人 多 作 「 橧 」 而 不 作 「 櫓 」 。 孫
星 衍 謂 「 『 橧 』 多 為 『 c 』 」 , 蓋 以 說 文 無 「 橧 」 字 ,
「 橧 」 乃 後 起 字 也 。 惟 案 : 「 c 」 為 「 高 樓 無 屋 」 者 ,
上 古 既 無 宮 室 之 制 , 安 有 樓 耶 。 疑 本 字 當 作 「 榛 」 。 淮
南 子 原 道 「 本 處 榛 巢 」 , 注 : 「 聚 木 曰 榛 」 。 又 說 林 :
「 榛 巢 者 處 茂 林 安 也 , 窟 穴 者 託 埵 防 便 也 。 」 是 則 「 橧
」 之 訓 「 巢 」 , 「 橧 」 之 訓 「 聚 薪 」 , 又 「 橧 巢 」 之 與
「 窟 穴 」 對 文 , 其 字 為 「 榛 」 無 疑 矣 。 凡 「 秦 」 聲 「 曾
」 聲 之 字 , 古 多 相 通 , 若 「 溱 洧 」 之 「 溱 」 , 說 文 作「
潧 」 。 此 蓋 始 假 為 「 橧 」 , 繼 誤 於
「 櫓 」 歟 ? 似 較 作 「 櫓 」 者 義 長 。 孫 志 祖 讀 書 脞 錄 「 櫓
巢 」 「 潧 溱 」 同 音 兩 則 可 參 考 。
〔 一 一 〕 孫 星 衍 云 : 「 如 上 有 『 王 天
下 者 』 四 字 , 則 此 當 作 『 好 而 不 惡 』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路 史 因 提 紀 注 引 作 『 有 處 層 巢 窟 穴 而 王 天 下 , 其
仁 愛 而 不 惡 』 , 足 訂 此 文 之 挩 。 」 ◎ 陶 鴻 慶 云 : 「 『 而
不 惡 』 上 當 脫 『 其 德 愛 』 三 字 。 上 文 云 : 『 古 者 嘗 有 紩
衣 攣 領 而 王 天 下 者 , 其 義 好 生 而 惡 殺 , 節 上 而 羨 下 , 天
下 不 朝 其 服 而 共 歸 其 義 』 , 兩『
其 義 』 字 上 下 相 應 。 此 云 『 古 者 嘗
有 橧 巢 窟 穴 而 王 天 下 者 , 其 德 愛 而 不 惡 , 予 而 不 取 , 天
下 不 朝 其 室 而 共 歸 其 仁 』 , 仁 , 亦 德 也 , 『 其 仁 』 『 其
德 』 , 亦 上 下 相 應 也 。 知 此 作 『 其 德
』 者 , 與 上 文 『 其 義 』 云 云 皆 承 上 『 天 下 懷 其 德 而 歸 其
義 』 而 言 。 淮 南 汜 論 訓 云 『 古 者 有 鍪 而 綣 領 以 王 天 下 者
矣 , 其 德 生 而 不 辱 , 予 而 不 奪 , 天 下 不 非 其 服 』 同 。 『
懷 其 德 』 , 即 本 此 , 而 小 異 其 文 。 」 ◎ 則 虞 案 : 從 路 史
注 引 是 ,「
下 歸 其 仁 」 即 承 上 而 來 。
〔 一 二 〕 孫 星 衍 云 : 「 一 本 作 『 益 益 』 , 非 。 」
〔 一 三 〕 孫 星 衍 云 : 「 『 潔 』 當 為 『 絜 』 。 」
〔 一 四 〕 陶 鴻 慶 云 : 「 『 不 為 穴 』 , 當 依 上 文 作 『 不 為 窟 穴 』 。 」 茲 補 。
〔 一 五 〕 孫 星 衍 云 : 「 高 誘 注 淮 南 云 : 『 明 堂 , 王 者 布 政 之 堂 , 上 圓 下 方 , 堂 四 出 各 有 左 右 房 , 謂 之 A , 凡 十 二 所 。 王 者 月 居 其 房 , 告 朔 朝 歷 頒 宣 其 令 , 謂 之 明 堂 ; 其 中 可 以 序 昭 穆 , 謂 之 太 廟 ; 其 上 可 以 望 氛 祥 , 書 雲 物 , 謂 之 靈 臺 ; 其 外 圓 似 璧 , 謂 之 辟 雍 。 諸 侯 之 制 , 半 天 子 之 宮 。 』 」
〔 一 六 〕 孫 星 衍 云 : 「 一 本 作 『 濕 』 。 」 ◎ 黃 以 周 云 : 「 續 漢 書 郊 祀 志 中 注 引 作 『 下 之 溫 溼 』 。 」 ◎ 劉 師 培 云 : 「 文 選 魏 都 賦 注 、 白 帖 三 十 七 、 路 史 禪 通 紀 並 作 『 燥 溼 』 。 」
〔 一 七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大 戴 禮 盛 德 篇 盧 注 引 無 『 能 』 字 , 下 『 不 能 入 也 』 句 同 。 」 ◎ 則 虞 案 : 白 帖 無 二 「 也 」 字 。
〔 一 八 〕 孫 星 衍 云 : 「 淮 南 本 經 訓 『 古 者 明 堂 之 制 , 下 之 潤 溼 弗 能 及 , 上 之 霧 露 弗 能 入 , 四 方 之 風 弗 能 襲 , 土 事 不 文 , 木 工 不 斲 , 金 器 不 鏤 』 , 用 此 文 而 增 『 金 器 不 鏤 』 , 謬 也 。 明 堂 之 上 尚 質 , 安 有 金 器 , 以 此 知 晏 子 書 之 是 。 」 ◎ 黃 以 周 云 : 「 續 漢 書 注 引 作 『 木 工 』 , 與 淮 南 本 經 訓 合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大 戴 禮 盛 德 篇 盧 注 引 作 『 木 工 』 。 」 ◎ 于 省 吾 云 : 「 按 孫 說 非 是 , 淮 南 書 所 謂 『 金 器 』 非 金 銀 之 金 , 即 古 彝 器 以 銅 為 之 , 而 通 稱 之 曰 金 。 古 彝 器 銘 文 , 擇 其 吉 金 以 為 某 器 之 語 習 見 , 金 器 不 鏤 , 與 尚 質 之 義 不 悖 。 」
〔 一 九 〕 孫 星 衍 云 : 「 『 知 』 , 劉 昭 注 續 漢 志 、 文 選 注 、 白 帖 、 御 覽 皆 作 『 知 』 , 今 本 作 『 之 』 , 非 。 章 林 作 『 足 以 示 民 也 』 。 『 及 』 、 『 入 』 、 『 節 』 為 韻 。 」 ◎ 黃 以 周 云 : 「 『 知 』 , 元 刻 作 『 之 』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盧 注 引 『 之 』 作 『 知 』 , 路 史 注 引 作 『 以 示 人 之 節 者 』 。 」 ◎ 則 虞 案 : 白 帖 作 「 示 人 」 , 蓋 避 唐 諱 改 。
〔 二 十 〕 蘇 輿 云 : 「 上 言 『 作 服 為 益 敬 』 , 侈 過 于 修 敬 之 具 , 極 奢 靡 也 。 」
〔 二 一 〕 則 虞 案 : 元 刻 本 「 財 」 誤 作 「 則 」 。
〔 二 二 〕 則 虞 案 : 當 有 「 居 聖 王 之 室 」 五 字 。
〔 二 三 〕 孫 星 衍 云 : 「 『 榭 』 當 為 『 謝 』 , 見 荀 子 。 古 彝 器 銘 以 『 宣 射 』 為 宣 榭 。 」 ◎ 蘇 輿 云 : 「 孫 說 是 , 說 文 無 『 榭 』 。 」
〔 二 四 〕 孫 星 衍 云 : 「 說 文 : 『 小 池 為 汙 。 』 」
〔 二 五 〕 王 念 孫 云 : 「 案 『 而 』 本 作 『 為 』 , 此 草 書 之 誤 也 , 『 亦 』 字 正 承 上 文 『 與 民 為 讎 』 而 言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 而 』 與 『 如 』 同 。 」
〔 二 六 〕 孫 星 衍 云 : 「 體 不 平 安 。 」
◎ 于 鬯 云 : 「 『 平 』 當 讀 為 『 便 』 , 『 便 』 『 平 』 一 聲
之 轉 , 故 古 多 通 用 。 書 堯 典 中 諸 『 平 』 字 , 史 記 帝 堯 紀
皆 作 『 便 』 。 國 危 則 公 不 便 矣 , 故 曰 『 恐 國 之 危 而 公 不
便 也 』 。 孫 星 衍 音 義 云 『 體 不 平 安 』 , 義 固 不 遠 。 『 便
』 亦 訓 『 安 』 , 說 文 人 部 云 : 『 便 , 安 也 。 』 惟 讀 『 平
』 為 『 便 』 , 於 文 為 習 宜 耳 。 問 上 篇 『 二 臣 恐 國 之 危 失
, 而 公 不 得 享 也 』 , 又 『 惡 能 彰 先 君 之 功 烈 , 而 繼 管 子
之 業 乎 』 , 與 此 云 『 若 臣 之 慮 ,
恐 國 之 危 , 而 公 不 平 也 , 公 乃 願 致 諸 侯 , 不 亦 難 乎 』 ,
語 意 正 同 ( 下 章 亦 有 『 嬰 恐 國 之 流 失 , 而 公 不 得 享 也 』
之 語 ) 。 然 則 『 不 平 』 即 『 不 得 享 』 之 義 。 『 不 得 享 』
, 即 『 不 便 』 也 。 」
〔 一 〕 孫 星 衍 云 : 「 說 文 : 『 潢 , 積 水 池 。 』 」 ◎ 則 虞 案 : 北 堂 書 鈔 一 百 二 十 九 引 無 「 西 」 字 。
〔 二 〕 孫 星 衍 云 : 「 滅 軌 , 謂 滅 一 車 也 , 以 下 云 『 高 三 仞 』 知 之 。 詩 『 濟 盈 不 濡 軏 』 , 毛 傳 『 由 輈 以 上 為 軌 』 , 是 改 『 軌 』 為 『 軏 』 字 , 與 牡 韻 不 協 。 據 此 , 知 直 作 『 軌 』 為 是 , 軌 蓋 一 車 之 通 稱 與 。 」 ◎ 黃 以 周 云 : 「 音 義 改 作 『 滅 軏 』 。 」 ◎ 蘇 輿 云 : 「 滅 者 , 沒 也 。 軌 , 車 頭 也 ( 一 本 詩 釋 文 ) , 言 頭 沒 入 水 中 也 。 ( 此 與 文 選 懷 舊 賦 : 『 轍 含 冰 以 滅 軌 』 不 同 , 彼 謂 寒 冬 水 淺 之 時 , 乘 車 濟 洛 , 轍 中 含 冰 , 其 跡 漫 滅 , 若 水 深 則 豈 但 滅 轍 而 已 。 此 乃 狀 其 潢 池 之 深 , 則 當 謂 水 過 頭 , 乃 見 其 深 , 若 謂 水 裁 滅 轍 , 則 是 淺 池 , 非 深 池 矣 。 段 氏 若 膺 合 以 為 一 , 非 。 ) 不 言 『 滅 軸 』 而 言 『 滅 軌 』 者 , 就 易 見 者 言 耳 ( 詩 毛 傳 『 由 輈 以 上 』 , 『 輈 』 乃 『 軸 』 字 之 誤 , 當 依 李 成 裕 說 改 正 ) 。 軸 在 軫 下 , 為 軫 所 蔽 , 不 若 頭 為 人 所 見 , 猶 詩 言 『 濡 軌 』 而 不 言 『 濡 軸 』 , 少 儀 『 祭 左 右 軌 』 而 不 『 祭 軸 』 , 皆 取 其 易 見 也 。 作 『 軏 』 者 , 蓋 形 近 而 混 , 又 因 『 軏 』 亦 有 『 頭 』 之 訓 故 耳 , 不 若 從 『 軌 』 為 優 。 音 義 標 題 仍 作 『 軏 』 , 蓋 承 元 刻 , 言 其 以 滅 軌 為 滅 一 車 , 于 義 欠 晰 。 」 ◎ 則 虞 案 : 書 鈔 引 句 首 有 「 使 」 字 , 是 , 當 據 補 。
〔 三 〕 于 鬯 云 : 「 『 高 三 仞 』 上 當 有 闕 文 。 據 下 文 云 『 亦 室 一 就 矣 』 『 亦 室 一 容 矣 』 ( 此 倒 裝 法 , 猶 言 『 亦 就 一 室 矣 』 『 亦 容 一 室 矣 』 ) , 且 云 『 公 伐 宮 室 之 美 』 , 又 云 『 公 下 堂 就 晏 子 曰 : 「 梁 邱 據 、 裔 款 以 室 之 成 告 寡 人 」 』 , 又 云 『 請 改 室 』 , 然 則 當 謂 『 築 室 於 曲 潢 之 上 高 三 仞 』 耳 。 其 文 脫 去 , 則 『 高 三 仞 』 之 文 無 者 。 孫 星 衍 音 義 云 : 『 滅 軌 , 謂 滅 一 車 也 , 以 云 「 高 三 仞 」 知 之 。 』 是 孫 即 謂 車 高 三 仞 , 殆 不 然 。 」
〔 四 〕 蘇 輿 云 : 「 立 木 , 直 木 也 。 」
〔 五 〕 孫 星 衍 云 : 「 考 工 記 : 『 白 與 黑 謂 之 黼 , 黑 與 青 謂 之 黻 。 』 」
〔 六 〕 孫 星 衍 云 : 「 說 文 : 『 素 , 白 緻 繒 也 。 』 考 工 記 : 『 五 采 備 謂 之 繡 。 』 」
〔 七 〕 孫 星 衍 云 : 「 『 綵 』 , 一 本 作 『 彩 』 , 『 綵 』 與 『 彩 』 皆 當 作 『 采 』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書 鈔 百 二 十 九 引 『 素 繡 』 作 『 縠 』 , 綵 』 作 『 采 』 , 御 覽 六 百 九 十 六 引 同 。 上 有 『 景 公 飲 酒 數 日 』 六 字 , 冊 府 元 龜 二 百 五 十 三 亦 作 『 五 采 』 。 」 ◎ 則 虞 案 : 活 字 本 作 「 一 依 」 , 嘉 靖 本 已 改 作 「 一 衣 」 , 是 兩 本 之 不 同 也 。 綿 眇 閣 諸 本 俱 作 「 衣 」 。
〔 八 〕 俞 樾 云 : 「 按 『 且 』 當 作 『 組 』 , 說 文 系 部 : 『 組 , 綬 屬 , 其 小 者 以 為 冕 纓 。 』 」 ◎ 蘇 輿 云 : 「 『 且 』 」 , 拾 補 作 『 貝 』 , 旁 注 『 且 』 字 作 『 貝 』 , 是 『 貝 』 『 且 』 蓋 形 近 而 訛 。 」 ◎ 則 虞 案 : 凌 本 自 「 冠 」 字 絕 讀 。
〔 九 〕 則 虞 案 : 下 文 言 「 帶 球 玉 而 亂 首 被 髮 」 , 似 此 句 「 冠 且 」 二 字 直 衍 文 , 「 被 髮 」 二 當 在 「 亂 首 」 下 , 於 「 髮 」 字 截 讀 。 冠 以 簪 固 於 髮 , 被 髮 則 不 可 以 冠 明 矣 。 「 帶 球 玉 」 者 , 佩 也 , 非 置 於 冠 , 俞 蘇 二 說 似 泥 。
〔 一 十 〕 孫 星 衍 云 : 「 『 文 』 疑 『 敬
』 字 之 壞 也 。 」 ◎ 張 純 一 云 「 據 『 公 又 曰 』 三 字 審 校 ,
此 文 作 『 昔 仲 父 致 霸 何 如 』 , 今 本 『 父 』 訛『
文 』 , 倒 置 『 仲 』 上 , 後 人 又 增 一
『 管 』 字 , 遂 與 『 又 曰 』 義 不 合 。 」 ◎ 則 虞 案 : 楊 本 正
作 管 仲 父 。
〔 一 一 〕 孫 星 衍 云 : 「 言 在 水 鄉 與 龍 蛇 為 伍 。 史 記 吳 世 家 『 太 伯 文 身 』 , 集 解 應 劭 曰 : 『 常 在 水 中 文 其 身 , 以 象 龍 子 , 故 不 見 傷 害 。 』 」
〔 一 二 〕 于 鬯 云 : 「 即 亦 就 一 室 矣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案 戴 校 云 『 句 有 誤 』 ( 下 『 一 容 』 句 , 亦 云 有 誤 ) 。 」
〔 一 三 〕 孫 星 衍 云 : 「 『 壹 心 』 , 一 本 作 『 一 心 』 , 非 。 」 ◎ 則 虞 案 : 元 刻 本 、 吳 勉 學 本 、 楊 本 、 凌 本 作 「 一 心 于 邪 」 , 義 通 。
〔 一 四 〕 孫 星 衍 云 : 「 通 俗 文 『 重 衣 曰 襲 』 。 」
〔 一 五 〕 張 純 一 云 : 「 『 又 使 夫 子 及 寡 人 』 為 句 , 文 不 成 義 , 改 作 為 『 乃 使 夫 子 責 及 寡 人 』 。 」 ◎ 則 虞 案 : 張 說 襲 楊 慎 評 點 , 其 讀 非 也 。 此 云 景 公 正 與 梁 丘 據 為 笑 樂 , 而 晏 子 及 見 之 , 故 曰 「 又 使 夫 子 及 」 也 , 當 從 「 及 」 絕 句 , 「 寡 人 」 從 下 句 讀 。
〔 一 六 〕 孫 星 衍 云 : 「 說 文 : 『 ● , 惑 也 。 』 『 營 』 與 『 ● 』 聲 相 近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黃 本 『 營 』 作 『 勞 』 。 」 ◎ 則 虞 案 : 誤 也 。 楊 本 作 「 二 三 子 」 , 亦 謬 。
〔 一 七 〕 孫 星 衍 云 : 「 『 櫱 』 , 一 本
作 『 孽 』 , 非 。 說 文 : 『 ● , 伐 木 餘 也 , 或 作 「 櫱 」 。
』 ◎ 黃 以 周 云 : 「 音 義 作 『 櫱 』 。 」 ◎ 則 虞 案 : 元 刻 本
、 活 字 本 、 楊 本 、 凌 本 俱 作 「 孽 」 。
〔 一 〕 則 虞 案 : 元 本 無 「 為 」 字 , 顧 廣 圻 據 目 錄 增 。
〔 二 〕 孫 星 衍 云 : 「 御 覽 作 『 公 日 為 』 。 」 ◎ 則 虞 案 : 宋 本 御 覽 無 「 日 」 字 。
〔 三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引 無 此 句 。
〔 四 〕 長 孫 元 齡 云 : 「 『 中 』 字 句 。 」 ◎ 則 虞 案 : 「 中 」 字 截 讀 是 。 禮 記 儒 行 「 儒 有 衣 冠 中 」 , 鄭 注 : 「 中 , 中 間 , 謂 不 嚴 厲 也 。 」 此 云 「 中 」 者 , 即 對 上 「 巨 冠 長 衣 」 「 疾 視 矜 立 」 而 言 。 「 侻 而 不 駔 」 與 下 「 順 而 不 逆 」 對 文 , 皆 四 字 句 。 此 句 孫 氏 札 迻 亦 失 其 讀 , 見 下 。
〔 五 〕 孫 星 衍 云 : 「 淮 南 本 經 訓 『 其 行 侻 而 順 情 』 , 高 誘 注 : 『 侻 , 簡 易 也 , 侻 讀 射 侻 取 不 覺 之 侻 。 』 廣 雅 : 『 侻 , 可 也 。 』 玉 篇 『 一 曰 輕 也 , 他 活 切 。 』 『 中 侻 』 , 猶 言 『 中 適 輕 脫 』 也 , 『 侻 』 即 『 脫 』 字 之 俗 。 爾 雅 釋 言 『 奘 , 駔 也 』 , 郭 璞 注 : 『 今 江 東 呼 大 為 駔 , 駔 猶 麤 也 。 』 陸 德 明 釋 文 : 『 在 魯 反 , 又 子 朗 反 。 』 不 駔 , 言 不 奘 盛 也 。 」 ◎ 盧 文 弨 云 : 「 『 駔 』 , 當 與 『 組 』 同 。 」 ◎ 孫 詒 讓 云 : 「 案 孫 引 淮 南 注 以 釋 此 『 侻 』 字 , 是 也 。 而 又 據 玉 篇 釋 為 輕 侻 , 則 非 。 『 侻 』 即 謂 簡 易 , 『 駔 』 者 , 『 ● 』 之 借 字 , 說 文 黹 部 云 : 『 ● , 合 五 采 鮮 色 。 』 孫 釋 『 不 駔 』 為 不 奘 盛 , 亦 未 得 其 義 。 」
〔 六 〕 孫 星 衍 云 : 「 侻 順 , 輕 順 。 」 ◎ 則 虞 案 : 「 侻 」 疑 衍 , 見 上 。
〔 七 〕 盧 文 弨 云 : 「 『 民 』 字 衍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已 刪 。
〔 八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六 引 無 「 不 若 」 二 字 , 「 燕 」 作 「 晏 」 。 晏 , 息 也 。
〔 九 〕 則 虞 案 : 御 覽 下 有 「 諾 」 字 。
〔 一 十 〕 則 虞 案 : 御 覽 「 命 」 作 「 令
」 , 句 末 有 「 也 」 字 。
〔 一 〕 則 虞 案 : 說 苑 正 諫 無 「 朝 」 字 , 是 也 。 此 退 朝 後 之 言 , 苟 在 朝 為 此 諫 , 殊 失 體 。 此 「 朝 」 字 蓋 沿 下 文 而 增 。
〔 二 〕 孫 星 衍 云 : 「 詩 傳 : 『 嚴 , 威 嚴 也 。 』 」
〔 三 〕 王 念 孫 云 : 「 案 『 嚴 居 朝 』 本 作 『 朝 居 嚴 』 , 寫 者 誤 倒 之 耳 。 上 下 文 皆 作 『 朝 居 嚴 』 , 此 文 不 當 獨 異 。 說 苑 正 諫 篇 正 作 『 朝 居 嚴 』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已 乙 , 當 從 之 。
〔 四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五 十 五 引 無 「 家 」 字 。
〔 五 〕 孫 星 衍 云 : 「 說 苑 作 『 喑 』 。 」 ◎ 盧 文 弨 云 : 「 元 刻 無 『 吾 』 字 , 說 苑 正 諫 篇 亦 無 , 下 並 同 。 」 ◎ 則 虞 案 : 子 華 子 晏 子 問 黨 篇 引 亦 無 二 「 吾 」 字 , 元 刻 本 上 「 吾 」 誤 「 無 」 , 吳 勉 學 本 已 改 。
〔 六 〕 盧 文 弨 云 「 『 如 』 『 而 』 同 , 舊 本 衍 一 『 而 』 字 , 乃 舊 人 旁 注 誤 入 正 文 , 說 苑 無 。 」 ◎ 俞 樾 云 「 按 『 害 』 下 奪 『 治 』 字 , 『 家 』 下 衍 『 而 』 字 。 晏 子 原 文 本 作 『 非 害 治 國 家 如 何 也 』 , 古 『 而 』 『 如 』 通 用 , 『 如 何 』 即 『 而 何 』 。 上 文 『 公 曰 則 曷 害 于 治 國 家 哉 』 , 故 晏 子 , 言 『 非 害 治 國 家 如 何 也 』 , 明 其 與 治 國 家 有 害 也 。 今 奪 『 治 』 字 , 則 與 上 語 不 應 , 又 衍 『 而 』 字 , 則 文 義 複 矣 , 皆 由 後 人 臆 改 。 說 苑 正 諫 篇 作 『 聾 喑 則 非 害 治 國 家 如 何 也 』 , 當 據 以 訂 正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無 「 也 」 字 , 此 「 也 」 亦 當 讀 為 「 邪 」 。
〔 七 〕 蘇 輿 云 : 「 音 義 『 x 』 作 『 鼓 』 , 注 云 : 『 一 本 作 「 x 」 , 蓋 「 鼓 」 字 之 誤 , 「 鼓 」 亦 量 名 , 說 苑 作 「 菽 粟 」 ( 白 帖 引 作 「 升 斗 」 ) 。 』 」 ◎ 黃 以 周 云 : 『 元 刻 作 『 升 鼓 』 , 凌 本 同 。 」 ◎ 則 虞 案 : 黃 說 誤 。 元 刻 本 、 活 字 本 、 嘉 靖 本 、 子 彙 本 、 凌 本 皆 作 「 升 豉 」 , 惟 黃 本 、 吳 本 作 「 鼓 」 , 楊 本 作 「 x 」 。
〔 八 〕 孫 星 衍 云 : 「 『 綈 』 , 說 苑 作 『 緯 』 , 是 『 綈 』 形 近 『 緯 』 , 故 訛 。 」 ◎ 黃 以 周 云 : 「 元 刻 作 『 綈 幕 』 , 音 義 同 。 」 ◎ 蘇 輿 云 : 「 拾 補 作 『 帷 幕 』 , 旁 注 云 : 『 元 刻 「 ● 」 似 「 幃 」 字 』 。 」 ◎ 則 虞 案 : 活 字 本 、 嘉 靖 本 作 「 綈 」 , 綿 眇 閣 本 、 吳 勉 學 本 作 「 帷 」 。
〔 九 〕 則 虞 案 : 「 大 山 」 , 各 本 及 子 華 子 皆 作 「 太 山 」 , 說 苑 正 諫 篇 「 高 」 下 有 「 也 」 字 。
〔 一 十 〕 黃 以 周 云 : 「 元 刻 作 『 夫 下 者 』 。 」 ◎ 蘇 輿 云 : 「 拾 補 『 天 下 』 上 有 『 夫 治 』 二 字 , 注 云 : 『 二 字 脫 , 當 據 說 苑 補 。 』 」 ◎ 則 虞 案 : 盧 補 「 夫 治 」 二 字 , 是 也 。 子 華 子 問 黨 篇 作 「 所 以 治 國 家 天 下 者 , 非 一 士 之 言 也 」 , 即 用 此 。
〔 一 一 〕 則 虞 案 : 說 苑 「 受 」 作 「 入
」 。
〔 一 〕 則 虞 案 : 綿 眇 閣 本 、 吳 勉 學 本 誤 連 上 章 。
〔 二 〕 王 念 孫 云 : 「 案 兩 『 而 』 字 並 與 『 則 』 同 義 , 『 而 』 與 『 則 』 同 義 , 故 二 字 可 以 互 用 。 雜 上 篇 曰 : 『 君 子 有 力 于 民 , 則 進 爵 祿 , 不 辭 貴 富 ; 無 力 于 民 , 而 旅 食 不 惡 貧 賤 。 』 雜 下 篇 曰 : 『 德 厚 而 受 祿 , 德 薄 則 辭 祿 。 』 『 而 』 亦 『 則 』 也 , 詳 見 釋 詞 。 」 ◎ 文 廷 式 云 「 兩 『 而 』 字 皆 通 作 『 如 』 , 公 羊 傳 『 如 勿 與 而 已 矣 』 , 『 如 』 即 『 勿 如 』 , 是 其 義 。 左 氏 傳 宋 襄 公 泓 之 戰 『 則 如 勿 傷 』 , 『 則 如 服 焉 』 , 二 『 如 』 字 亦 作 『 勿 如 』 解 。 」 ◎ 則 虞 案 : 「 使 人 高 之 」 句 , 疑 有 挩 訛 , 似 應 作 「 使 人 勿 高 之 而 罪 也 」 。 下 文 云 「 今 高 之 從 以 罪 」 , 指 上 句 言 ; 「 卑 亦 從 以 罪 」 , 即 指 此 言 。 故 篇 末 又 云 「 高 亦 有 罪 , 卑 亦 有 罪 」 , 苟 此 云 「 勿 罪 」 , 則 「 卑 亦 有 罪 」 無 根 矣 。
〔 三 〕 陶 鴻 慶 云 : 「 『 今 高 從 之 以 罪 』 , 當 作 『 今 高 之 從 以 罪 』 , 承 上 『 使 人 高 之 而 勿 罪 也 』 而 言 , 『 之 』 指 路 寢 之 臺 言 。 」
〔 四 〕 盧 文 弨 云 : 「 元 刻 『 足 』 下 有 『 乎 』 字 。 」 ◎ 蘇 輿 云 「 『 乎 』 字 衍 文 。 」
〔 五 〕 孫 星 衍 云 : 「 『 謂 』 字 疑 誤
。 」 ◎ 王 念 孫 云 : 「 案 『 謂 』 當 為 『 調 』 , 形 相 似 而 誤
也 ( 集 韻 引 廣 雅 : 『 識 , 調 也 , 』 今 本 『 調 』 作 『 謂 』
) 。 調 者 , 和 也 , 言 不 為 奢 侈 以 勞 民 , 故 節 于 身 而 和 于
民 也 。 鹽 鐵 論 遵 道 篇 曰 『 法 令 調 于 民 而 器 械 便 于 用 』 ,
文 義 與 此 相 似 。 後 問 上 篇 曰 : 『 舉 事 調 乎 天 , 藉 斂 和 乎
民 。 』 亦 與 此 『 調 』 字 同 義 。 」 ◎ 洪 頤 烜 云 : 「 爾 雅 釋
詁 : 『 謂 , 勤 也 。 』 ◎ 黃 以 周 說 同 。 ◎ 劉 師 培 補 釋 云 :
「 『 謂 』 當 作 『 為 』 , 說 苑 君 道 篇 『 則 何 為 不 具 官 乎 』
, 本 書 問 篇 『 為 』 作 『 謂 』 , 『 謂 』 即 『 為 』 字 之 誤 ,
則 此 文 之 『 謂 』 亦 『 為 』 字 之 誤 矣 。 又 呂 氏 春 秋 精 諭 篇
『 胡 為 不 可 』 , 淮 南 道 應 篇 作 為 『 謂 』 ; 漢 書 高 帝 紀 『
酈 食 其 為 里 監 門 』 , 史 記 作 『 謂 』 ; 黃 帝 內 經 素 問 『 夫
上 古 聖 人 之 教 下 也 , 皆 謂 之 』 , 全 本 、 楊 本 作 『 為 』 :
亦『
謂 』 字 作 『 為 』 之 證 。 故 周 秦 古 籍
多 以 『 謂 』 代 『 為 』 ( 如 左 傳 『 一 之 為 甚 』 , 大 戴 禮 『
胡 謂 其 不 同 也 』 是 ) 。 『 為 于 民 』 者 , 『 為 』『
化 』 古 通 ( 如 書 梓 材 『 厥 亂 為 民 』
, 論 衡 效 力 篇 引 作 『 化 』 , 又 堯 典 『 平 秩 南 訛 』 , 或 作
『 訛 』 , 是 也 ) , 猶 言 『 化 於 民 』 也 。 此 言 為 君 者 躬 行
節 儉 , 則 人 民 從 其 化 , 自 『 為 』 誤 為 『 謂 』 , 而 其 意 不
可 通 矣 。 」 校 補 又 云 : 「 墨 子 辟 過 篇 云 : 『 故 節 於 身 誨
於 民 , 是 以 天 下 之 民 可 得 而 治 。
』 此 『 謂 』 字 亦 當 作 『 誨 』 。 」 ◎ 于 省 吾 云 : 「 王 黃 兩
說 並 誤 , 『 謂 』 應 讀 作 『 惠 』 。 書 盤 庚 『 爾 謂 朕 曷 震 動
萬 民 以 遷 』 , 漢 石 經 『 謂 』 作 『 惠 』 ; 呂 氏 春 秋 開 春 論
『 而 天 下 皆 來 謂 矣 』 , 『 來 謂 』 即 『 來 惠 』 ; 韓 非 子 難
三 『 又 使 攻 之 惠 竇 不 得 也 』 , 『 惠 竇 』 左 傳 作 『 渭 濱 』
。 下 第 二 十 二 『 有 惠 于 百 姓 』 , 問 上 第 二 十 五 『 政 不 足
以 惠 民 』 , 韓 非 子 外 儲 說 右 上 『 君 必 惠 民 而 已 矣 』 , 『
惠 民 』 、 『 惠 于 百 姓 』 、 『 惠 干 民 』 義 同 。 」 ◎ 則 虞 案
: 作 「 誨 」 是 。 楊 本 誤 作 「 譓 」 。
〔 六 〕 王 念 孫 云 : 「 案 『 為 』 上 有 『 作 』 字 , 與 下 『 作 為 傾 宮 靈 臺 』 對 文 , 而 今 本 脫 之 。 文 選 甘 泉 賦 注 引 有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路 史 疏 仡 紀 注 引 作 『 旋 室 』 。 」 ◎ 則 虞 案 : 選 注 作 「 琁 」 , 「 琁 」 「 璿 」 皆 一 字 之 異 體 也 , 指 海 本 據 補 「 作 」 字 。
〔 七 〕 孫 星 衍 云 : 「 劉 淵 林 注 吳 都 賦 : 『 汲 郡 地 中 古 文 冊 書 , 桀 作 傾 宮 , 飾 瑤 臺 , 紂 作 瑤 室 , 立 玉 門 。 』 文 與 此 互 異 。 淮 南 本 經 訓 『 帝 有 桀 紂 , 為 琁 室 瑤 臺 。 』 」 ◎ 黃 以 周 云 : 「 『 頃 』 , 元 刻 本 作 『 傾 』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黃 本 作 『 傾 』 ( 路 史 注 亦 作 『 傾 宮 』 ) 。 」 ◎ 則 虞 案 : 文 選 注 引 及 活 字 本 、 楊 本 、 凌 本 俱 作 「 傾 」 。 靈 臺 者 , 瑤 臺 也 。 靈 瑤 皆 玉 之 名 , 古 稱 瑤 臺 、 靈 臺 、 瑤 池 、 靈 室 , 皆 非 臺 名 , 靈 皆 狀 其 臺 室 之 精 美 也 , 故 此 作 「 靈 臺 」 不 為 誤 。
〔 八 〕 孫 星 衍 云 : 「 及 于 難 也 」
〔 九 〕 俞 樾 云 : 「 『 流 失 』 義 不 可
通 。 問 上 七 章 曰 : 『 臣 恐 國 之 危 失 , 而 公 不 得 享 也 。 』
疑 此 文 『 流 』 字 亦 『 危 』 字 之 誤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 流 失 』 , 猶 言 『 放 失 』 , 蓋 『 民 散 』 之 義 。 」 ◎ 于
省 吾 云 : 「 按 『 危 』 『 流 』 形 殊 , 無 由 致 誤 。 『 流 』 乃
『 疏 』 字 之 訛 ,『
疏 失 』 猶 言 『 分 失 』 , 與 『 危 失 』
義 亦 相 仿 。 外 七 第 五 『 出 入 周 流
』 , 蘇 輿 謂 今 本 左 傳 作 『 疏 』 , 作 『 流 』 者 俗 本 也 , 是
其 證 。 」
〔 一 十 〕 蘇 輿 云 : 「 『 亨 』 , 音 義 作 『 亨 』 , 注 云 『 「 亨 」 一 本 作 為 「 享 」 , 「 亨 」 即 「 烹 」 字 , 「 享 」 乃 「 ● 」 字 , 」 古 今 文 異 , 俗 分 二 音 』 , 非 。 」
〔 一 一 〕 長 孫 元 齡 云 : 「 『 怨 』 當 作 『 恕 』 。 」
〔 一 二 〕 則 虞 案 : 楊 本 、 凌 本 無 「 守
」 字 。
〔 一 〕 則 虞 案 : 「 歎 」 , 元 本 、 活 字 本 、 嘉 靖 本 、 吳 懷 保 本 作 「 歡 」 , 文 內 「 歎 」 同 , 綿 眇 閣 本 作 「 歎 」 , 顧 校 從 之 。
〔 二 〕 盧 文 弨 云 : 「 御 覽 四 百 九 十 二 『 寢 』 上 有 『 路 』 字 。 」 ◎ 俞 樾 云 : 「 按 寢 非 可 登 之 地 , 此 本 作 『 景 公 與 晏 子 登 路 寢 之 臺 而 望 國 』 , 傳 寫 奪 之 耳 。 上 章 『 景 公 登 路 寢 之 臺 』 , 下 章 『 景 公 成 路 寢 之 臺 』 , 三 章 皆 一 時 之 事 。 」 ◎ 黃 以 周 云 : 「 御 覽 四 百 九 十 二 作 『 登 路 寢 』 , 元 刻 標 題 作 『 登 路 寢 臺 , 與 前 章 標 題 同 , 則 二 章 俱 作 『 登 路 寢 』 之 臺 可 知 , 今 本 誤 脫 爾 , 當 補 。 」 ◎ 于 省 吾 云 : 「 按 俞 說 非 是 , 『 登 寢 』 即 『 登 路 寢 』 之 簡 語 , 下 章 云 『 景 公 成 路 寢 之 臺 』 , 是 景 公 新 建 斯 臺 , 當 時 言 登 寢 即 路 寢 也 。 」
〔 三 〕 孫 星 衍 云 : 「 『 愀 』 , 『 愁 』 字 異 文 。 」
〔 四 〕 則 虞 案 : 御 覽 四 百 九 十 二 、 記 纂 淵 海 七 十 四 引 「 世 世 」 皆 作 「 代 代 」 , 蓋 沿 唐 人 諱 改 。
〔 五 〕 孫 星 衍 云 : 「 大 雅 文 王 之 詩 , 詩 『 事 』 作 『 仕 』 , 『 貽 』 作 『 詒 』 , 毛 傳 : 『 仕 , 事 。 』 二 字 通 也 。 『 貽 』 , 俗 字 , 當 為 『 詒 』 。 」 ◎ 則 虞 案 : 晏 子 春 秋 引 詩 , 多 同 毛 詩 , 前 已 言 之 。 此 詩 毛 詩 「 事 」 作 「 仕 」 , 「 貽 」 作 「 詒 」 , 惟 列 女 傳 陳 嬰 母 傳 引 作 「 貽 」 , 今 本 晏 子 作 「 事 」 作 「 貽 」 , 恐 後 人 所 改 。 王 先 謙 以 晏 子 引 詩 為 齊 詩 , 未 深 究 也 。
〔 六 〕 蘇 輿 云 : 「 若 , 猶 此 也 。 」
〔 七 〕 孫 星 衍 云 : 「 服 牛 , 服 駕 之 牛 。 」
〔 八 〕 盧 文 弨 云 : 「 御 覽 作 『 夫 婦 共 哭 』 , 牛 死 則 失 其 利 , 故 『 哭 』 下 云 『 非 骨 肉 之 親 』 , 明 是 『 哭 』 字 故 云 爾 。 」 ◎ 俞 樾 云 「 按 『 哭 』 字 是 , 作 『 笑 』 , 字 之 誤 也 。 言 服 牛 于 人 , 非 有 骨 肉 之 親 , 然 死 而 哭 之 者 , 為 其 有 利 于 己 也 。 左 傳 載 晏 子 之 言 曰 : 『 陳 氏 之 德 , 民 歌 舞 之 矣 。 』 即 此 意 也 。 」 ◎ 蘇 輿 云 : 「 『 哭 』 , 各 本 作 『 笑 』 , 今 從 諸 說 正 。 」
〔 九 〕 孫 星 衍 云 : 「 言 可 賣 而 食 之 , 利 大 于 駕 車 。 」 ◎ 蘇 輿 云 「 孫 說 非 。 此 言 平 日 服 駕 之 利 大 耳 , 本 無 骨 肉 之 親 而 哭 者 , 為 生 原 于 我 有 大 利 也 。 如 孫 說 , 則 與 上 句 背 矣 。 」
〔 一 十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易 』 下 當 有 『 之 』 字 , 而 今 本 脫 之 。 下 文 晏 子 對 曰 『 移 之 以 善 政 』 , 『 移 之 』 即 『 易 之 』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已 補 。
〔 一 一 〕 于 鬯 云 : 「 『 移 』 當 讀 為 『 施 』 , 『 施 』 『 移 』 二 字 古 多 通 用 , 小 戴 大 傳 陸 釋 云 : 『 移 , 本 作 「 施 」 。 』 管 子 國 蓄 篇 『 民 庶 之 通 施 也 』 , 輕 重 甲 篇 『 施 』 作 『 移 』 。 詩 葛 覃 篇 毛 傳 云 : 『 施 , 移 也 。 』 史 記 田 叔 傳 裴 解 引 徐 廣 曰 : 『 移 , 施 也 。 』 是 二 字 又 互 訓 矣 。 然 則 『 移 之 以 善 政 』 者 , 謂 施 之 以 善 政 也 。 」
〔 一 二 〕 孫 星 衍 云 「 『 欄 』 當 為 『 闌 』 , 玉 篇 : 『 欄 , 木 欄 也 , 力 寒 切 。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八 百 九 十 九 引 「 牢 」 作 「 罕 」 , 誤 ; 無 「 馬 」 字 。
〔 一 三 〕 孫 詒 讓 云 : 「 『 巨 』 疑 當 為 『 庌 』 , 『 庌 』 省 為 『 牙 』 , 又 訛 為 『 巨 』 ( 『 牙 』 『 巨 』 篆 文 相 似 ) 。 周 禮 圉 師 云 『 夏 庌 馬 』 , 鄭 注 云 : 『 庌 , 廡 也 , 廡 所 以 庇 馬 涼 。 』 是 庌 以 繫 馬 , 或 并 以 藏 車 與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事 類 賦 注 二 十 二 引 『 巨 戶 』 作 『 瓦 石 』 , 御 覽 八 百 九 十 九 引 作 『 車 尾 而 不 服 乘 也 』 , 並 誤 。 」 ◎ 則 虞 案 : 宋 本 御 覽 八 百 九 十 九 引 作 「 車 蠹 于 瓦 石 , 不 服 乘 也 」 。
〔 一 四 〕 孫 星 衍 云 : 「 說 文 : 『 襦 ,
短 衣 也 , 一 曰 ● 衣 。 』 玉 篇 :『
人 朱 切 。 』 『 蔥 』 , 當 為 『 』 ,
說 文 : 『 脛 衣 也 。 』 玉 篇 : 『 蔥 , 口 護 切 , 亦 作 。 』
」
〔 一 五 〕 孫 星 衍 云 : 「 當 為 『 臧 』 。 」
〔 一 六 〕 蘇 輿 云 : 「 拾 補 『 酸 』 下 有 『 酢 』 字 , 注 云 『 脫 』 , 御 覽 有 。 」 ◎ 則 虞 案 : 見 四 百 九 十 二 引 。
〔 一 七 〕 蘇 輿 云 : 「 拾 補 『 府 』 作 『 菽 』 , 注 云 『 府 , 御 覽 「 菽 」 』 ; 『 而 』 作 『 積 』 , 注 云 『 而 , 御 覽 「 積 」 』 ; 『 食 』 下 有 『 也 』 字 , 注 云 『 脫 , 從 御 覽 補 』 。 」 ◎ 則 虞 案 : 「 醯 醢 腐 」 , 「 酒 醴 酸 」 , 「 府 粟 鬱 」 , 皆 三 字 句 , 與 御 覽 所 據 非 一 本 。 「 府 粟 」 即 「 馬 不 食 府 粟 」 之 「 府 粟 」 , 此 書 常 用 之 , 作 「 菽 」 者 , 後 人 以 「 府 粟 」 少 見 而 改 之 也 。
〔 一 八 〕 盧 文 弨 云 : 「 『 餒 』 , 御 覽 『 餧 』 , 乃 本 字 。 『 民 』 , 御 覽 作 『 人 也 』 , 下 有 『 欲 代 之 延 不 亦 難 乎 』 , 無 『 夫 藏 財 』 以 下 語 。 按 御 覽 似 依 唐 本 。 」 ◎ 蘇 輿 云 : 「 『 世 』 作 『 代 』 , 『 民 』 作 『 人 』 , 似 避 太 宗 諱 , 故 云 唐 本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據 增 「 也 」 至 「 乎 」 九 字 。
〔 一 九 〕 則 虞 案 : 元 刻 、 活 字 本 作 「
於 請 」 , 楊 本 、 凌 本 作 「 請 於 」 。
〔 一 〕 則 虞 案 : 御 覽 五 百 五 十 五 引 「 臺 」 作 「 基 」 。 作 「 基 」 者 是 , 見 「 牖 下 」 釋 。
〔 二 〕 孫 星 衍 云 : 「 姓 逢 名 于 何 , 古 人 有 逢 蒙 。 」 ◎ 蘇 時 學 云 「 禮 記 孔 疏 引 『 何 』 作 『 阿 』 。 」 ◎ 則 虞 案 : 孔 疏 見 禮 記 檀 弓 上 。 治 要 作 「 逢 于 何 遭 晏 子 於 途 」 , 北 堂 書 鈔 九 十 二 作 「 逢 于 何 遭 晏 子 」 , 此 文 恐 有 誤 。
〔 三 〕 則 虞 案 : 治 要 作 「 再 拜 于 馬 前 曰 」 , 御 覽 作 「 再 拜 前 曰 」 。
〔 四 〕 蘇 輿 云 : 「 『 挹 』 與 『 揖 』 通 , 荀 子 議 兵 篇 『 拱 挹 指 麾 』 , 富 國 篇 云 『 拱 挹 指 揮 』 , 宥 坐 篇 『 挹 而 損 之 』 , 淮 南 道 應 篇 『 挹 』 作 『 揖 』 , 並 其 證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元 龜 『 挹 』 作 『 對 』 。 」 ◎ 則 虞 案 : 見 元 龜 二 百 四 十 二 引 。
〔 五 〕 蘇 輿 云 : 「 治 要 『 牖 』 作 為 『 』 。 音 義 作 『 』 。 注 云 : 『 「 」 當 為 「 墉 」 , 詩 傳 : 「 墉 , 牆 也 。 」 集 韻 或 作 「 」 , 玉 篇 猶 無 「 」 字 。 』 」 ◎ 則 虞 案 : 活 字 本 、 嘉 靖 本 、 吳 勉 學 本 、 子 彙 本 、 楊 本 作 「 」 , 下 同 。 北 堂 書 鈔 九 十 二 、 御 覽 作 「 牖 」 。 作 「 」 者 是 。 此 云 「 成 路 寢 之 基 」 , 是 基 成 而 臺 猶 未 築 也 。 逢 于 何 父 蓋 先 葬 於 此 , 故 于 何 有 求 母 合 築 之 謂 , 許 葬 而 後 去 。 苟 臺 已 成 , 必 毀 臺 而 後 能 葬 , 下 無 毀 臺 之 言 , 故 知 「 臺 」 、 「 基 」 , 「 牖 」 、 「 墉 」 , 皆 形 近 致 訛 。
〔 六 〕 孫 星 衍 云 : 「 請 與 其 父 合 葬 也 。 」 ◎ 蘇 輿 云 : 「 拾 補 無 『 命 』 字 , 注 云 : 『 命 字 衍 。 』 治 要 正 無 『 命 』 字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五 百 五 十 五 引 亦 無 「 命 」 字 , 指 海 本 刪 「 命 」 字 。
〔 七 〕 孫 星 衍 云 : 「 『 嘻 』 , 『 譆
』 省 文 。 」 ◎ 蘇 輿 云 : 「 治 要『
哉 』 作 『 矣 』 。 」
〔 八 〕 陶 鴻 慶 云 : 「 適 , 丁 歷 反 , 專 適 也 。 言 復 於 君 而 必 不 得 請 , 則 子 將 若 何 也 。 」 ◎ 于 省 吾 云 : 「 按 『 適 』 『 啻 』 古 字 通 。 啻 , 但 也 , 為 , 猶 如 也 , 詳 經 傳 釋 詞 。 上 云 『 嬰 將 為 子 復 之 』 , 此 云 『 啻 為 不 得 , 子 將 若 何 』 , 言 雖 復 之 , 但 如 不 得 , 子 孫 若 何 乎 。 」
〔 九 〕 孫 星 衍 云 : 「 『 則 有 以 』 句
。 」 ◎ 盧 文 弨 云 : 「 文 有 脫 誤 。 」 ◎ 蘇 時 學 云 : 「 『 君
子 』 謂 景 公 , 『 如 』 當 為 『 卻 』 , 『 吾 』 字 當 在 『 儕 』
字 上 。 此 逢 于 何 自 明 己 意 也 。 蓋 謂 合 葬 之 請 , 君 如 見 卻
, 則 吾 儕 小 人 , 當 以 死 殉 之 。 孫 本 於 『 則 有 以 』 為 句 ,
殊 誤 。 」 ◎ 張 純 一 云 : 「 『 者 』 字 當 在 『 人 』 下 , 疑 脫
『 如 之 何 』 句 , 與 上 文 『 適 為 不 得 , 子 將 若 何 』 相 應 ,
下 文 『 當 如 之 何 』 宜 從 王 校 作 『 當 牖 下 』 ,『
如 之 何 』 三 字 蓋 由 此 錯 置 。 」 ◎ 則
虞 案 : 張 說 是 也 。 上 句 云 「 夫 君 子 則 有 以 」 , 「 君 子 」
, 即 「 夫 子 」 , 指 晏 子 言 。 「 有 以 」 , 言 有 所 為 也 。 「
如 我 儕 小 人 」 者 , 指 己 言 , 「 將 如 之 何 」 對 「 有 以 」 言
, 言 無 可 奈 何 也 。
〔 一 十 〕 孫 星 衍 云 : 「 說 文 : 『 格 ,
木 長 兒 。 』 『 梱 』 同 『 ● 』 , 說 文 : 『 絭 束 也 。 』 爾 雅
云 『 樸 心 』 , 『 心 』 蓋 木 名 。 或 曰 : 『 格 』 即 『 骼 』
假 音 , 則 『 心 』 即 人 心 。 」 ◎ 盧 文 弨 云 : 「 格 , 杙 也 。
『 梱 』 , 當 為 『 捆 』 , 叩 、 椓 也 。 」 ◎ 王 念 孫 云 : 「 按
孫 說 『 擁 格 』 『 梱 心 』 皆 謬 , 盧 以 『 格 』 為 『 杙 』 , 亦
非 。 予 謂 『 格 』 即 『 輅 』 字 , 謂 柩 車 轅 上 櫝 木 所 以 屬 引
者 也 。 士 喪 禮 下 篇 『 賓 奉 幣 當 前 輅 』 ( 釋 文『
輅 』 音 『 路 』 ) 鄭 注 曰 : 『 輅 , 轅
縛 所 以 屬 引 , 』 疏 曰 : 『 謂 以 木 縛 于 柩 車 轅 上 以 屬 引 于
上 而 輓 之 。 』 外 上 篇 : 『 盆 成 适 請 合 葬 其 母 曰 : 「 若 此
而 不 得 , 則 臣 請 輓 尸 車 而 寄 之 于 國 門 外 宇 溜 之 下 , 身 不
敢 飲 食 , 擁 轅 執 輅 , 木 乾 鳥 棲 , 袒 肉 暴 骸 , 以 望 君 愍 之
。 」 』 輅 為 轅 縛 , 故 云 『 擁 轅 執 輅 』 , 作 『 格 』 者 借 字
耳 。 盧 以 『 梱 』 為 叩 椓 是 也 。 孟 子 滕 文 篇 『 捆 屨 織 席 』
( 音 義 云 : 『 作 「 梱 」 俗 書 也 』 ) , 趙 注 曰 :『
捆 , 猶 叩 椓 也 。 』 說 文 繫 傳 曰 : 『
謂 織 屨 畢 以 椎 叩 之 使 平 易 也 。 』 然 則 『 梱 心 』 云 者 , 猶
禮 言 『 拊 心 』 耳 。 」 ◎ 蘇 輿 云 : 「 王 說 是 。 」
〔 一 一 〕 孫 星 衍 云 : 「 『 見 』 , 御 覽 作 『 白 』 。 」
〔 一 二 〕 黃 以 周 云 : 「 『 于 』 當 作 『 於 』 , 元 刻 本 不 誤 。 」
〔 一 三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當 如 之 何
』 本 作 『 當 下 』 , 上 文 『 逢 于 何 曰 : 「 于 何 之 母 死 ,
兆 在 路 寢 之 臺 下 , 願 請 合 骨 」 』 , 故 晏 子 如 其 言 以 入
告 也 。 下 文 『 逢 于 何 遂 葬 其 母 路 寢 之 下 』 , 即 承 此 文
言 之 , 今 本 作 『 當 如 之 何 』 , 則 與 上 下 文 全 不 相 應 。 且
不 言 兆 在 下 , 而 但 請 合 葬 , 不 知 合 葬 于 何 所 矣 。 治 要
正 作 『 當 下 』 。 」 ◎ 陶 鴻 慶 云 : 「 王 氏 云 『 當 如 之 何
』 當 依 群 書 治 要 作 『 當 牖 下 』 , 是 也 。 今 案 : 『 何 』 字
不 當 刪 , 屬 下 讀 之 。 晏 子 述 逢 於 何 之 言 , 故 曰 『 何 願 請
合 骨 』 。 今 本 因 『 牖 下 』 二 字 闕 壞 , 後 人 誤 以 『 何 』 為
語 詞 , 遂 臆 改 為『
如 之 何 』 耳 。 」
〔 一 四 〕 則 虞 案 : 書 鈔 、 御 覽 無 「 不 悅 」 二 字 。
〔 一 五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古 之 及 今 』 , 本 作 『 自 古 及 今 』 , 下 文 梁 丘 據 亦 曰 : 『 自 古 及 今 ( 治 要 如 是 , 今 本 『 古 』 作 『 昔 』 ) , 未 嘗 聞 求 葬 公 宮 者 也 。 』 今 作 『 古 之 及 今 』 , 則 文 不 成 義 , 蓋 涉 下 文 『 古 之 人 君 』 而 誤 。 治 要 及 北 堂 書 鈔 禮 儀 部 十 三 、 御 覽 禮 儀 部 三 十 四 , 並 引 作 『 自 古 及 今 』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元 龜 作 『 自 古 及 今 』 。 」 ◎ 于 省 吾 云 : 「 按 王 說 誤 。 既 刪 『 之 』 字 , 又 增 『 自 』 字 於 『 古 』 字 之 上 , 此 不 知 如 本 作 『 自 古 及 今 』 , 後 人 不 至 改 為 『 古 之 及 今 』 。 『 之 』 猶 『 以 』 也 , 『 古 之 及 今 』 , 言 古 以 及 今 也 。 墨 子 兼 愛 下 『 自 古 之 及 今 』 , 非 命 中 作 『 自 古 以 及 今 』 , 即 其 證 也 。 」
〔 一 六 〕 蘇 輿 云 : 「 拾 補 『 葬 』 上 有 『 合 』 字 , 注 云 : 『 脫 , 從 北 堂 書 鈔 九 十 二 補 。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已 補 「 合 」 字 。
〔 一 七 〕 蘇 輿 云 : 「 治 要 『 其 』 上 有 『 治 』 字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治 要 『 君 』 上 無 『 人 』 字 , 黃 本 亦 缺 , 『 宮 室 』 作 『 室 宮 』 。 元 龜 『 人 君 』 下 有 『 者 』 字 。 」 ◎ 則 虞 案 : 活 字 本 、 嘉 靖 本 、 吳 懷 保 本 、 吳 勉 學 本 、 子 彙 本 皆 作 「 室 宮 」 。
〔 一 八 〕 孫 星 衍 云 : 「 『 侵 』 , 御 覽 作 『 奪 』 。 」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生 民 』 本 作 『 生 人 』 。 『 民 』 與 『 人 』 雖 同 義 , 然 與 『 死 人 』 對 文 , 則 當 言 『 生 人 』 , 不 當 言 『 生 民 』 也 。 治 要 、 御 覽 並 作 『 生 人 』 。 下 文 『 奪 人 之 居 , 殘 人 之 墓 』 , 亦 以 兩 『 人 』 字 對 文 。 」 ◎ 則 虞 案 : 書 鈔 九 十 二 、 元 龜 亦 作 「 人 」 。
〔 一 九 〕 蘇 輿 云 : 「 治 要 句 上 有 『 其 』 字 。 」 ◎ 則 虞 案 : 元 龜 同 。 指 海 本 據 補 「 其 」 字 。
〔 二 十 〕 盧 文 弨 云 : 「 『 諸 』 字 衍 , 北 堂 書 鈔 無 。 」 ◎ 則 虞 案 : 治 要 、 書 鈔 、 元 龜 無 「 也 」 字 , 御 覽 「 也 」 作 「 乎 」 , 無 「 諸 」 字 。 然 有 「 諸 」 字 語 氣 自 足 , 齊 人 語 緩 , 非 衍 文 也 。 指 海 本 據 刪 , 非 是 。
〔 二 一 〕 蘇 輿 云 : 「 治 要 『 安 』 作 『 驩 』 。 」 ◎ 則 虞 案 : 元 龜 亦 作 為 「 驩 」 。
〔 二 二 〕 蘇 輿 云 : 「 治 要 『 易 』 作 『 析 』 。 」
〔 二 三 〕 蘇 輿 云 : 「 治 要 作 『 生 死 』 。 」
〔 二 四 〕 蘇 輿 云 : 「 治 要 『 人 君 』 作 『 仁 人 』 。 」
〔 二 五 〕 于 鬯 云 : 「 句 下 當 有 『 也 』 字 , 上 文 可 例 。 」 ◎ 蘇 輿 亦 云 : 「 當 有 『 也 』 字 。 」 ◎ 則 虞 案 : 治 要 正 有 「 也 」 字 。
〔 二 六 〕 蘇 輿 云 : 「 治 要 無 『 得 』 字 , 下 同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亦 無 「 得 」 字 , 書 鈔 有 。 以 下 句 例 之 , 有 者 是 。
〔 二 七 〕 蘇 輿 云 : 「 命 , 名 也 。 」 ◎ 則 虞 案 : 書 鈔 「 蓄 」 作 「 畜 」 。
〔 二 八 〕 則 虞 案 : 書 鈔 無 「 君 」 字 。 元 刻 本 、 活 字 本 、 楊 本 、 凌 本 皆 作 「 詳 之 」 , 誤 。 吳 勉 學 本 作 「 許 之 」 。
〔 二 九 〕 蘇 輿 云 : 「 治 要 『 昔 』 作 『 古 』 。 」
〔 三 十 〕 則 虞 案 : 元 刻 本 、 活 字 本 、 吳 本 皆 奪 「 無 」 字 , 綿 眇 閣 本 、 吳 勉 學 本 、 楊 本 、 凌 本 有 。
〔 三 一 〕 蘇 輿 云 : 「 治 要 有 『 也 』 字 , 下 作 『 且 詩 曰 』 。 」
〔 三 二 〕 孫 星 衍 云 : 「 王 風 大 車 之 詩 。 」
〔 三 三 〕 盧 文 弨 云 : 「 北 堂 書 鈔 『 母
』 下 有 『 于 』 字 , 『 之 』 下 有『
臺 』 字 。 」 ◎ 蘇 輿 云 : 「 治 要 亦 有
『 臺 』 字 , 『 牖 』 作 『 』 。 無『
其 母 』 二 字 。 拾 補 『 牖 』 作 『 』
, 注 云 : 『 「 牖 」 訛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補 「 臺 」 字
。
〔 三 四 〕 孫 星 衍 云 「 玉 篇 : 『 縢 , 繩 也 , 約 也 , 達 曾 切 。 』 」
〔 三 五 〕 孫 星 衍 云 : 「 說 文 : 『 茈 , 草 也 。 』 禮 記 玉 藻 『 縞 冠 元 武 』 , 鄭 氏 注 : 『 武 , 冠 卷 也 。 』 」 ◎ 盧 文 弨 云 : 「 『 茈 』 、 『 紫 』 同 。 」 ◎ 洪 頤 烜 云 : 「 玉 藻 『 縞 冠 素 紕 』 , 鄭 注 : 『 紕 , 既 祥 之 冠 也 。 』 『 茈 』 當 作 『 芘 』 , 與 『 紕 』 字 通 用 。 」 ◎ 蘇 輿 云 : 「 洪 說 是 。 治 要 作 『 布 衣 玄 冠 』 , 無 『 縢 履 』 及 『 茈 武 』 四 字 。 」
〔 三 六 〕 孫 星 衍 云 : 「 『 躄 』 當 為 『 ● 』 。 」
〔 三 七 〕 蘇 輿 云 : 「 治 要 有 『 之 』 字
。 」 ◎ 則 虞 案 : 元 龜 同 。
〔 一 〕 則 虞 案 : 目 錄 「 不 斂 」 上 有 「 而 」 字 。
〔 二 〕 則 虞 案 : 意 林 引 作 「 景 公 嬖 妾 死 , 名 曰 嬰 子 」 , 與 此 異 。
〔 三 〕 陶 鴻 慶 云 : 「 『 膚 著 于 席 不 去 』 六 字 , 語 不 可 曉 , 疑 『 不 食 』 之 『 食 』 本 作 『 斂 』 , 『 斂 』 字 闕 其 右 偏 , 為 『 僉 』 , 遂 訛 為 『 食 』 矣 。 『 不 去 』 二 字 , 當 在 『 公 守 之 』 下 , 其 文 云 : 『 公 守 之 不 去 , 三 日 不 斂 , 膚 著 于 席 。 』 言 三 日 不 小 斂 而 尸 膚 著 于 席 也 ( 下 文 『 死 即 畢 斂 』 , 亦 指 小 斂 言 ) 。 下 文 晏 子 云 『 內 嬖 妾 于 僇 胔 』 , 正 指 此 言 。 蓋 公 之 不 斂 嬰 子 者 , 猶 望 其 復 生 , 故 晏 子 有 進 醫 之 事 也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三 百 九 十 五 引 無 「 膚 著 于 席 」 四 字 , 作 「 三 日 不 食 , 不 去 左 右 」 , 與 此 異 。
〔 四 〕 孫 星 衍 云 : 「 術 客 , 客 有 術 者 。 」
〔 五 〕 孫 星 衍 云 : 「 御 覽 作 」 能 生 死 者 , 聞 嬰 子 疾 』 。 」
〔 六 〕 則 虞 案 : 御 覽 無 「 願 」 字 。
〔 七 〕 則 虞 案 : 御 覽 無 「 遽 」 字 。
〔 八 〕 則 虞 案 : 御 覽 「 乎 」 下 有 「 哉 」 字 。
〔 九 〕 孫 星 衍 云 : 「 『 道 』 , 御 覽 作 『 通 』 , 『 道 』 亦 『 通 』 也 。 」
〔 一 十 〕 孫 星 衍 云 : 「 『 君 請 』 御 覽
作 『 使 君 』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無 「 屏 」 字 。 下 文 云 「
屏 而 沐 浴 」 , 即 承 此 句 而 來 。 「 君 請 屏 」 三 字 為 句 , 「
屏 」 為 屏 避 , 即 下 所 云 「 間 病 者 之 宮 」 。 後 人 誤 「 屏 」
為「
屏 除 」 , 「 潔 」 字 從 上 句 讀 ; 後 奪
「 屏 」 字 , 而 「 潔 」 字 獨 存 。 「 潔 沐 浴 飲 食 」 當 作 一 句
讀 。
〔 一 一 〕 蘇 時 學 云 : 「 案 『 間 』 猶 『
請 間 』 之 『 間 』 , 謂 屏 人 也 。 」 ◎ 則 虞 案 : 「 間 」 , 猶
隔 離 也 。 漢 書 韋 元 成 傳 「 間 歲 而 祫 」 , 注 :「
隔 一 歲 也 。 」 是 「 間 」 有 「 隔 」 義
。
〔 一 二 〕 孫 星 衍 云 : 「 意 林 『 有 』 作 『 作 』 。 」 ◎ 則 虞 案 : 意 林 引 無 「 焉 」 字 。
〔 一 三 〕 孫 星 衍 云 : 「 意 林 作 『 公 信 之 』 。 」
〔 一 四 〕 則 虞 案 : 意 林 作 「 晏 子 令 棺 人 殮 死 者 」 。 御 覽 「 已 」 作 「 也 」 , 蓋 形 近 而 訛 。
〔 一 五 〕 則 虞 案 : 意 林 作 「 公 大 怒 」 。
〔 一 六 〕 則 虞 案 : 御 覽 作 「 吾 為 君 紿 而 已 矣 」 , 是 也 。 此 非 擅 攬 朝 政 , 似 下 當 有 「 祭 則 寡 人 」 之 歎 , 蓋 「 紿 」 字 殘 為 「 台 」 , 又 誤 為 「 名 」 , 言 為 汝 所 欺 也 。
〔 一 七 〕 孫 星 衍 云 : 「 意 林 作 『 晏 子 令 棺 入 斂 死 者 , 公 大 怒 。 晏 子 曰 : 「 已 死 不 復 生 。 」 公 乃 止 』 。 」
〔 一 八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導 害 』 二
字 , 義 不 可 通 , 『 導 害 』 當 為『
道 善 』 , 字 之 誤 也 。 『 道 』 , 亦 『
從 』 也 ( 見 禮 器 注 ) 。 『 道 善 』 與 『 從 邪 』 正 相 反 。 下
文 『 讒 諛 萌 通 』 , 言 從 邪 者 邇 也 ; 『 賢 良 廢 滅 』 , 言 道
善 者 遠 也 。 」 ◎ 劉 師 培 補 釋 云 : 「 王 氏 讀 『 導 』 為 『 道
』 , 是 也 。 惟 『 害 』 字 不 必 改 作 『 善 』 , 『 道 害 』 者 ,
即 匡 君 之 失 , 指 陳 弊 政 之 謂 也 。 此 指 犯 顏 敢 諫 之 臣 , 言
如 祖 伊 以 戡 黎 告 紂 是 也 。 」
〔 一 九 〕 則 虞 案 : 「 萌 通 」 即 「 明 通 」 。
〔 二 十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間 』 字 義
不 可 通 , 當 是 『 閭 』 字 之 誤 ,『
閭 』 , 謂 宮 門 也 ( 月 令 : 『 命 奄 尹
申 宮 令 , 審 門 閭 。 』 成 二 年 公 羊 傳 『 二 大 夫 出 , 相 與 踦
閭 而 語 』 , 何 注 : 『 閭 , 當 道 門 』 ) 。 『 諂 諛 繁 于 閭 』
, 謂 門 內 皆 諂 諛 之 人 也 。 『 繁 于 閭 』 與 『 交 于 國 』 對 文
。 」 ◎ 俞 樾 云 : 「 按 王 云 『 間 』 字 不 可 通 , 疑 『 閭 』 字
之 誤 , 然 閭 , 里 門 也 , 諂 諛 之 言 豈 在 里 門 乎 ? 」 此 『 間
』 字 本 不 誤 , 王 氏 特 以 『 間 』 字 與 『 國 』 字 虛 實 不 倫 ,
故 疑 其 誤 耳 。 問 上 篇 曰 : 『 嗜 欲 備 于 側 , 毀 非 滿 于 國 。
』 彼 以 『 側 』 與 『 國 』 對 文 , 則 此 以 『 間 』 與 『 國 』 對
文 , 亦 何 不 可 , 而 必 改 其 字 乎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
間 』 , 指 宮 內 言 , 故 與 『 國 』 對 文 。 韓 非 子 內 儲 說 上 以
『 郎 中 』 『 國 中 』 並 文 , 亦 猶 是 也 。 」 ◎ 陶 鴻 慶 云 : 「
墨 子 經 上 篇 云 『 有 間 , 中 也 』 。 『 繁 於 間 』 , 猶 言 『 繁
於 中 』 , 謂 公 之 近 侍 也 , 故 與 『 國 』 對 文 。 王 氏 疑 為 『
閭 』 字 之 誤 , 失 之 。 」 ◎ 則 虞 案 : 陶 說 是 也 。 指 海 本 改
為 「 閭 」 , 非 。
〔 二 一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戴 校 云 : 『 乎 字 衍 。 』 」
〔 二 二 〕 則 虞 案 : 「 于 」 字 疑 衍 。
〔 二 三 〕 蘇 時 學 云 : 「 此 語 見 墨 子 。 」 ◎ 則 虞 案 : 見 辭 過 篇 「 雖 上 世 至 聖 必 蓄 私 , 不 以 傷 行 」 。
〔 二 四 〕 黃 以 周 云 : 「 『 傷 』 , 元 刻 本 作 『 蕩 』 , 誤 。 」 ◎ 則 虞 案 : 綿 眇 閣 本 作 「 傷 」 。
〔 二 五 〕 蘇 時 學 云 : 「 一 本 脫 『 哀 』 字 。 」 ◎ 黃 以 周 云 : 「 元 刻 脫 。 」 ◎ 則 虞 案 : 活 字 本 、 吳 刻 亦 脫 , 綿 眇 閣 本 、 吳 勉 學 本 、 楊 本 、 凌 本 有 。
〔 二 六 〕 則 虞 案 : 墨 子 節 葬 : 「 古 聖 王 制 為 埋 葬 之 法 。 」 宋 書 禮 志 引 尸 子 曰 「 禹 治 水 為 喪 法 曰 , 毀 必 杖 , 哀 必 三 年 , 是 則 水 不 救 也 。 桐 棺 三 寸 , 制 喪 三 日 」 云 云 。 此 言 「 聖 王 」 , 蓋 亦 指 此 。
〔 二 七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即 畢 斂 』 三 字 , 語 意 不 完 。 『 即 』 上 當 有 『 死 』 字 , 而 今 本 脫 之 。 『 死 即 畢 斂 』 , 正 承 上 文 『 斂 死 』 而 言 。 」 ◎ 則 虞 案 : 王 說 是 也 , 當 據 補 「 死 」 字 。 又 據 下 句 例 之 , 「 不 」 下 當 增 「 以 」 字 。 「 留 」 者 , 張 純 一 云 : 「 『 留 』 字 義 不 可 通 , 疑 本 作 為 『 害 』 。 『 不 以 害 生 事 』 , 言 不 以 死 人 久 不 棺 斂 妨 害 生 人 之 事 。 」 張 說 未 審 。 下 句 有 「 今 朽 尸 以 留 生 」 , 即 承 此 而 來 , 非 誤 字 也 。 荀 子 禮 論 篇 : 「 禮 者 謹 於 吉 凶 , 不 相 厭 者 也 , 紸 纊 聽 息 之 時 , 則 夫 忠 臣 孝 子 亦 知 其 閔 矣 , 然 而 殯 斂 之 具 , 未 有 求 也 ; 垂 涕 恐 懼 , 然 而 幸 生 之 心 未 已 , 持 生 之 事 未 輟 也 ; 卒 矣 , 然 後 作 具 之 , 故 雖 備 家 必 踰 日 然 後 能 殯 , 三 日 而 成 服 。 」 此 云 「 留 生 事 」 者 , 即 「 持 生 之 」 事 。
〔 二 八 〕 孫 星 衍 云 : 「 『 生 』 、 『 行 』 、 『 性 』 為 韻 。 」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脩 』 字 于 義 無 取 , 當 為 『 循 』 字 之 誤 。 ( 隸 書 『 循 』 『 脩 』 相 似 , 故 『 循 』 誤 為 『 脩 』 , 說 見 管 子 形 勢 篇 。 元 刻 本 作 『 脩 』 , 孫 本 改 『 脩 』 為 『 修 』 , 失 之 愈 遠 矣 。 ) 『 循 』 之 言 『 遂 』 也 , 『 遂 哀 』 , 謂 哀 而 不 止 也 ( 三 年 問 曰 : 『 三 年 之 喪 二 十 五 月 而 畢 , 若 駟 之 過 隙 , 然 而 遂 之 , 則 是 無 窮 也 』 ) 。 喪 服 四 制 曰 『 毀 不 滅 性 』 , 故 曰 : 『 循 哀 則 害 性 』 。 墨 子 非 儒 篇 曰 『 宗 喪 循 哀 , 不 可 使 慈 民 』 , 此 『 循 哀 』 二 字 之 證 。 『 循 』 、 『 遂 』 一 聲 之 轉 , 史 記 孔 子 世 家 及 孔 叢 子 詰 墨 篇 皆 作 『 崇 喪 遂 哀 』 , 是 『 循 哀 』 即 『 遂 哀 』 也 。 」
〔 二 九 〕 孫 星 衍 云 : 「 『 國 』 、 『 職 』 為 韻 。 」 ◎ 則 虞 案 : 「 賓 」 、 「 臣 」 亦 為 韻 , 此 「 客 」 字 衍 。
〔 三 十 〕 孫 星 衍 云 : 「 『 臭 』 , 『 殠 』 省 文 , 說 文 : 『 殠 , 腐 氣 也 。 』 『 尸 』 、 『 胔 』 為 韻 。 」
〔 三 一 〕 長 孫 元 齡 云 : 「 『 性 』 疑 『 制 』 字 之 誤 。 」
〔 三 二 〕 蘇 輿 云 : 「 『 內 』 , 同 『 納 』 。 」 ◎ 則 虞 案 : 「 僇 胔 」 不 辭 , 「 僇 」 下 疑 脫 「 尸 陳 」 二 字 。
〔 三 三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黃 本 上 方 校 語 云 『 「 此 」 一 作 「 是 」 』 。 」
〔 三 四 〕 黃 以 周 云 : 「 元 刻 脫 『 曰 』 字 。 」 ◎ 則 虞 案 : 活 字 本 、 吳 刻 本 已 脫 、 吳 勉 學 本 、 楊 本 、 凌 本 有 。
〔 三 五 〕 孫 星 衍 云 : 「 意 林 作 『 若 日 月 』 。 詩 『 噎 曀 其 陰 』 , 毛 傳 : 『 如 常 陰 曀 曀 然 。 』 意 林 作 『 靉 』 , 文 選 注 作 『 曖 』 , 皆 俗 字 。 」 ◎ 蘇 輿 云 : 「 文 選 注 , 見 陸 士 衡 擬 古 詩 注 , 又 見 座 右 銘 注 。 」 ◎ 則 虞 案 : 選 注 兩 引 「 若 」 皆 作 「 如 」 。
〔 三 六 〕 孫 星 衍 云 : 「 言 以 權 誑 君 , 非 正 也 。 」
〔 三 七 〕 孫 星 衍 云 : 「 『 曀 』 、 『 廢
』 、 『 是 』 為 韻 。 」
〔 一 〕 則 虞 案 : 御 覽 五 百 五 十 八 引 無 「 而 」 字 。
〔 二 〕 孫 星 衍 云 : 「 『 且 』 , 御 覽 作 『 臣 』 。 」
〔 三 〕 則 虞 案 : 御 覽 作 「 我 欲 厚 葬 之 。 」
〔 四 〕 則 虞 案 : 御 覽 「 曰 」 上 有 「 對 」 字 。
〔 五 〕 蘇 輿 云 : 「 治 要 作 『 敢 問 據 之 所 以 忠 愛 君 者 』 。 」
〔 六 〕 黃 以 周 云 : 「 『 具 』 , 元 刻 作 『 共 』 。 」 ◎ 蘇 時 學 云 「 『 共 』 , 讀 如 『 供 』 。 」 ◎ 則 虞 案 : 治 要 正 作 「 供 」 。 黃 云 「 元 刻 作 『 共 』 」 者 非 是 , 元 本 作 「 其 」 不 作 「 共 」 。 綿 眇 閣 本 、 吳 勉 學 本 、 子 彙 本 作 「 具 」 。
〔 七 〕 蘇 輿 云 : 「 治 要 作 『 則 據 以 其 財 供 我 』 。 」
〔 八 〕 王 念 孫 云 : 「 治 要 『 是 以 』 上 有 『 吾 』 字 , 與 下 文 『 吾 是 以 』 對 文 。 」
〔 九 〕 蘇 時 學 云 : 「 『 來 必 』 當 作 『 必 來 』 , 『 存 』 謂 問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治 要 『 求 』 下 有 『 之 』 字 , 是 也 。 戴 校 以 『 求 』 為 衍 文 , 以 『 必 存 』 並 下 『 吾 』 字 為 句 , 以 『 必 存 吾 』 為 恤 問 己 身 , 非 是 。 」 ◎ 則 虞 案 : 劉 說 是 也 。 各 本 無 作 「 來 」 者 , 蘇 氏 所 云 , 未 知 何 據 。
〔 一 十 〕 黃 以 周 云 : 「 元 刻 誤 衍 『 不 』 字 。 」 ◎ 蘇 輿 云 「 治 要 有 『 妒 』 字 。 」 ◎ 則 虞 案 : 作 「 妒 嫉 」 者 是 , 長 短 經 反 經 引 正 如 此 。
〔 一 一 〕 王 念 孫 云 : 「 治 要 作 『 為 臣 道 君 』 。 」 ◎ 黃 以 周 云 : 「 元 刻 『 君 』 誤 『 父 』 。 」
〔 一 二 〕 蘇 輿 云 : 「 治 要 無 『 導 』 字 。 」 ◎ 則 虞 案 : 此 二 句 本 文 及 治 要 似 皆 有 訛 脫 。 下 文 云 「 為 子 之 道 」 「 為 妻 之 道 」 , 此 「 事 君 之 道 」 乃 「 為 臣 之 道 」 無 疑 , 下 句 當 作 「 導 君 有 親 於 父 兄 」 。 本 文 脫 「 君 」 字 , 治 要 「 道 君 」 二 字 誤 連 上 讀 , 「 親 」 上 又 脫 「 有 」 字 。
〔 一 三 〕 蘇 輿 云 : 「 治 要 『 信 』 作 『 義 』 。 」
〔 一 四 〕 則 虞 案 : 治 要 有 「 也 」 字 。
〔 一 五 〕 王 念 孫 云 : 「 治 要 作 『 為 子 道 父 』 。 」
〔 一 六 〕 孫 星 衍 云 : 「 『 鍾 』 一 本 作 『 忠 』 。 」 ◎ 則 虞 案 : 此 句 上 奪 「 導 父 」 二 字 , 「 鍾 愛 其 兄 弟 施 行 于 諸 父 」 , 當 作 一 句 讀 。 父 之 兄 弟 , 即 子 之 諸 父 也 , 「 兄 弟 」 上 故 用 「 其 」 字 ; 「 慈 惠 于 眾 子 」 , 亦 指 父 而 言 , 能 鍾 愛 其 兄 弟 , 慈 惠 于 眾 子 , 即 不 專 其 父 矣 。 凌 本 「 鍾 」 作 「 忠 」 , 尤 誤 。
〔 一 七 〕 蘇 輿 云 : 「 治 要 句 上 有 『 以 』 字 。 」
〔 一 八 〕 則 虞 案 : 治 要 有 「 也 」 字 。
〔 一 九 〕 王 念 孫 云 : 「 治 要 無 『 之 道 』 二 字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據 刪 「 之 道 」 二 字 。
〔 二 十 〕 蘇 輿 云 : 「 治 要 無 二 『 其 』 字 。 」
〔 二 一 〕 蘇 輿 云 : 「 治 要 『 嫉 』 作 『 妒 』 , 句 下 有 『 也 』 字 。 」
〔 二 二 〕 孫 星 衍 云 : 「 今 本 注 云 : 『 下 闕 。 』 御 覽 有 『 晏 子 對 曰 「 不 可 」 , 公 遂 止 』 , 或 在 此 下 。 」 ◎ 盧 文 弨 云 : 「 疑 脫 一 『 乎 』 字 。 」 ◎ 王 念 孫 云 : 「 此 下 各 本 脫 去 九 十 九 字 , 據 群 書 治 要 補 。 」
〔 二 三 〕 王 念 孫 云 : 「 太 平 御 覽 禮 儀
部 三 十 七 作 『 晏 子 曰 「 不 可 」 , 公 遂 止 』 , 乃 取 晏 子 原
文 而 約 舉 之 , 故 與 治 要 不 同 。 」 則 虞 案 : 吳 勉 學 本 、 子
彙 本 「 以 愛 君 」 下 注 云 「 疑 闕 」 , 是 也 。 凌 本 評 曰 : 「
即 此 住 , 儘 是 言 不 盡 意 , 舊 本 以 為 疑 闕 , 何 也 ? 」 楊 慎
亦 以 為 「 有 言 不 盡 」 , 非 是 。
〔 一 〕 則 虞 案 : 御 覽 九 百 五 、 事 類
賦 二 十 三 引 「 令 」 作 「 命 」 ,「
共 」 作 「 供 」 , 「 祭 」 上 無 「 之 」
字 。
〔 二 〕 盧 文 弨 云 : 「 物 , 猶 事 也 。 」
〔 三 〕 陶 鴻 慶 云 : 「 『 反 』 當 為 『 分 』 字 之 誤 。 第 十 九 章 云 『 又 厚 藉 斂 于 百 姓 , 而 不 以 分 餒 民 』 , 是 其 證 。 」
〔 四 〕 王 念 孫 云 : 「 案 傲 , 輕 也 ;
崇 , 重 也 。 言 輕 小 民 之 憂 , 而 重 左 右 之 笑 也 。 問 上 篇 曰
: 『 景 公 外 傲 諸 侯 , 內 輕 百 姓 , 』 管 子 ● ● 篇 曰 : 『 鬥
士 食 于 功 , 則 卒 輕 患 而 傲 敵 , 』 韓 子 六 反 篇 曰 : 『 民 慕
其 利 , 而 傲 其 罪 , 故 姦 不 止 也 , 』 呂 氏 春 秋 士 容 篇 曰 :
『 傲 小 物 而 志 屬 于 大 , 』 是 傲 為 輕 也 。 般 庚 曰 : 『 高 后
丕 乃 崇 降 罪 疾 , 』 是 崇 為 重 也 。 」
〔 一 〕 孫 星 衍 云 : 「 藝 文 類 聚 、 後 漢 書 注 作 『 捷 』 , 頃 公 孫 子 車 也 。 」 ◎ 則 虞 案 : 事 類 賦 二 十 六 、 爾 雅 釋 水 疏 、 御 覽 九 百 六 十 七 、 合 璧 事 類 別 集 四 十 二 引 均 作 「 接 」 , 柳 河 東 集 辯 晏 子 春 秋 注 誤 作 「 棲 」 。
〔 二 〕 孫 星 衍 云 : 「 姓 田 名 開 疆 , 陳 氏 之 族 。 」 ◎ 則 虞 案 : 藝 文 類 聚 八 十 六 、 事 類 賦 、 合 璧 事 類 、 柳 河 東 集 注 引 俱 作 「 疆 」 , 後 漢 書 卷 六 十 、 又 九 十 注 、 爾 雅 疏 引 俱 作 「 彊 」 , 御 覽 九 百 六 十 七 又 作 「 強 」 , 樂 府 解 題 作 「 田 強 」 , 案 作 「 疆 」 者 是 。
〔 三 〕 孫 星 衍 云 : 「 姓 古 名 冶 。 」 ◎ 劉 師 培 云 : 「 樂 府 解 題 作 『 固 野 子 』 , 後 漢 書 馬 融 傳 『 古 冶 』 作 『 古 蠱 』 , 李 注 云 : 『 與 冶 通 。 』 廣 韻 十 姥 『 古 』 字 注 云 『 晏 子 春 秋 有 齊 勇 士 古 治 子 』 , 則 又 引 『 冶 』 作 『 治 』 。 」
〔 四 〕 則 虞 案 : 藝 文 類 聚 、 事 類 賦 、 御 覽 九 百 六 十 七 、 合 璧 事 類 、 柳 集 注 作 「 事 景 公 勇 而 無 禮 』 。 後 漢 書 卷 六 十 、 又 九 十 注 引 作 「 事 景 公 以 勇 」 。 爾 雅 疏 引 作 「 事 景 公 , 以 勇 力 搏 虎 聞 」 。
〔 五 〕 黃 以 周 云 : 「 爾 雅 釋 水 疏 引 作 『 晨 趨 』 。 」
〔 六 〕 則 虞 案 : 元 本 作 「 勇 士 之 力 也 」 , 吳 勉 學 本 、 綿 眇 閣 本 乙 。
〔 七 〕 王 念 孫 云 : 「 接 上 文 曰 『 內 可 以 禁 暴 , 外 可 以 威 敵 』 , 則 此 當 云 『 內 不 可 以 禁 暴 , 外 不 可 以 威 敵 』 。 今 本 上 句 脫 『 可 』 字 , 下 句 脫 『 以 』 字 , 則 句 法 不 協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從 王 說 校 改 。
〔 八 〕 孫 星 衍 云 : 「 『 中 』 一 本 作 『 忠 』 。 」
〔 九 〕 孫 星 衍 云 : 「 『 餽 』 即 『 饋 』 假 音 字 , 三 人 餽 以 二 桃 , 故 云 『 少 』 。 」 ◎ 盧 文 弨 云 : 「 『 餽 』 當 作 『 饋 』 。 」
〔 一 十 〕 則 虞 案 : 後 漢 書 卷 六 十 、 九 十 注 作 「 計 功 而 食 之 」 , 類 聚 、 御 覽 九 百 六 十 七 、 事 類 賦 、 柳 集 注 作 「 三 子 計 功 而 食 」 , 爾 雅 疏 引 同 , 惟 上 有 「 令 」 字 , 皆 節 引 也 。 此 「 何 不 」 二 字 極 傳 神 。
〔 一 一 〕 則 虞 案 : 類 聚 作 「 公 孫 曰 」 , 爾 雅 疏 作 「 公 孫 接 曰 」 , 蓋 皆 略 引 。
〔 一 二 〕 孫 星 衍 云 : 「 呂 氏 春 秋 知 化
篇 『 譬 之 猶 懼 虎 而 刺 猏 』 , 高 誘 注 : 『 獸 三 歲 曰 猏 。 』
古 今 韻 會 『 豜 』 , 集 韻 或 作 『 ●
』 , 『 猏 』 則 『 豜 』 正 字 也 。 」 ◎ 則 虞 案 : 後 漢 書 卷 六
十 , 又 九 十 注 , 皆 作 「 持 楯 而 再 搏 乳 虎 」 , 類 聚 引 作 「
吾 再 拜 隱 虎 功 」 , 爾 雅 疏 引 「 ● 」 上 有「
特 」 字 , 後 漢 書 注 及 類 聚 蓋 節 引 ,
當 以 爾 雅 疏 引 為 是 。 此 脫 「 特 」 字 , 當 據 補 。 廣 雅 釋 獸
: 「 特 , 雄 也 。 」 特 ● , 為 雄 ● , 「 ● 」 者 , 說 文 謂 「
三 歲 豕 」 , 搏 三 歲 豕 不 為 有 勇 , 疑 「 麉 」 之 假 借 。 說 文
: 「 麉 , 鹿 之 絕 有 力 者 。 」 故 與 「 乳 虎 」 對 舉 。 爾 雅 釋
獸 : 「 S , 牡 麌 , 牝 麜 , 其 子 麆 , 其 跡 解 , 絕 有 力 豜 。
」 是 「 豜 」 「 麉 」 相 通 之 證 。
〔 一 三 〕 則 虞 案 : 爾 雅 疏 引 「 無 」 作 「 毋 」 , 下 同 。
〔 一 四 〕 孫 星 衍 云 : 「 『 仗 』 , 今 本 作 『 伏 』 , 非 。 據 藝 文 類 聚 、 後 漢 書 注 改 。 『 卻 』 , 藝 文 類 聚 、 後 漢 書 注 作 『 御 』 。 」 ◎ 蘇 輿 云 「 後 漢 書 注 見 馬 融 傳 。 拾 補 『 仗 』 作 『 杖 』 , 注 云 : 『 舊 訛 「 伏 」 , 改 , 「 仗 」 亦 俗 』 。 」 ◎ 則 虞 案 : 明 本 皆 作 「 伏 」 。
〔 一 五 〕 則 虞 案 : 後 漢 書 兩 注 引 皆 作 「 功 可 以 食 桃 」 , 類 聚 同 , 惟 無 「 桃 」 字 ; 爾 雅 疏 引 與 今 本 同 , 惟 無 「 亦 」 字 。
〔 一 六 〕 孫 星 衍 云 : 「 『 銜 』 , 今 本 作 『 御 』 , 非 。 據 藝 文 類 聚 、 後 漢 書 改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水 經 河 水 注 云 : 『 搜 神 記 : 「 齊 景 公 渡 于 江 , 沈 之 河 , 黿 銜 左 驂 沒 , 眾 皆 惕 , 古 冶 子 于 是 拔 劍 從 之 , 邪 行 五 里 , 逆 行 三 里 , 至 于 砥 柱 之 下 , 乃 黿 也 。 左 手 持 黿 頭 , 右 手 挾 左 驂 , 燕 躍 鵠 踴 而 出 , 仰 天 大 呼 , 水 為 逆 流 三 百 步 。 觀 者 皆 以 為 河 伯 也 。 」 亦 或 作 「 江 」 「 沅 」 字 者 也 , 若 因 地 而 為 名 , 則 應 在 蜀 及 長 沙 。 案 春 秋 此 二 土 並 景 公 之 所 不 至 , 古 冶 子 亦 無 因 而 騁 其 勇 矣 。 劉 向 敘 晏 子 春 秋 云 云 ( 文 見 上 , 不 悉 引 ) , 不 言 江 沅 矣 。 又 考 史 遷 記 云 : 「 景 公 十 二 年 , 公 見 晉 平 公 , 十 八 年 復 見 晉 昭 公 , 旌 軒 所 指 , 路 直 斯 津 , 」 事 或 在 茲 。 又 云 觀 者 以 為 河 伯 賢 於 江 沅 之 證 , 河 作 本 非 江 神 , 又 可 知 也 。 』 所 引 搜 神 記 及 本 書 , 均 足 校 此 節 同 異 。 」 ◎ 則 虞 案 : 類 聚 、 後 漢 書 兩 注 、 御 覽 九 百 三 十 二 引 無 「 于 」 字 , 爾 雅 疏 引 有 。 元 刻 本 、 活 字 本 俱 作 「 御 」 , 楊 本 、 凌 本 作 「 啣 」 。 「 砥 柱 」 者 , 孫 星 衍 云 「 括 地 志 : 『 底 柱 山 , 俗 名 三 門 山 , 在 硤 石 縣 東 北 三 十 里 黃 河 之 中 。 』 」
〔 一 七 〕 則 虞 案 : 類 聚 諸 引 皆 無 此 句 , 惟 爾 雅 疏 引 有 。
〔 一 八 〕 則 虞 案 : 藝 文 類 聚 八 十 六 引
作 「 冶 潛 行 水 底 」 , 後 漢 書 兩 注 引 又 無 「 潛 行 」 二 字 ,
後 漢 書 注 蓋 節 引 , 類 聚 擅 增 也 。 爾 雅 釋 水 :「
潛 行 為 泳 。 」 上 言 「 不 能 游 」 , 故
於 水 底 泳 而 行 耳 。 郭 璞 注 引 此 文 無 「 水 底 」 二 字 , 毛 詩
漢 廣 孔 疏 、 郭 注 、 邢 疏 引 晏 子 同 。 御 覽 九 百 三 十 二 亦 同
。
〔 一 九 〕 則 虞 案 : 楊 本 「 流 」 作 「 行 」 。
〔 二 十 〕 孫 星 衍 云 : 「 『 順 』 , 藝 文 類 聚 作 『 從 』 。 」 ◎ 黃 以 周 云 : 「 爾 雅 疏 作 『 七 里 』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九 百 三 十 二 引 亦 作 「 從 」 , 爾 雅 郭 注 作 「 七 里 」 , 邢 疏 及 毛 詩 疏 俱 作 「 九 里 」 , 黃 以 周 未 細 校 也 。
〔 二 一 〕 則 虞 案 : 類 聚 作 「 得 黿 頭 」 , 後 漢 書 兩 注 及 御 覽 爾 雅 疏 俱 作 「 得 黿 頭 鶴 躍 而 出 」 。
〔 二 二 〕 則 虞 案 : 爾 雅 疏 引 作 「 馬 尾 」 。
〔 二 三 〕 王 念 孫 云 : 「 按 『 冶 視 之 』
上 不 當 有 『 若 』 字 , 此 涉 下 文『
若 冶 之 功 』 而 衍 。 爾 雅 釋 水 疏 引 無
『 若 』 字 。 」 ◎ 俞 樾 云 : 「 按 『 若 冶 』 二 字 , 衍 文 也 。
『 津 人 皆 曰 河 伯 也 , 視 之 , 則 大 黿 之 首 』 , 蓋 津 人 始 皆
驚 疑 , 以 為 河 伯 , 及 審 視 之 , 則 大 黿 之 首 耳 。 視 之 者 津
人 , 非 古 冶 子 也 。 古 冶 子 親 殺 黿 挈 其 頭 而 出 , 復 何 視 之
乎 ? 因 涉 下 文 『 若 冶 之 功 』 而 衍 『 若 冶 』 二 字 耳 。 爾 雅
釋 水 疏 引 此 文 無 『 若 』 字 , 疑 原 文 並 無 『 冶 』 字
, 後 人 據 誤 本 晏 子 增 入 之 , 而 省 『 若 』 字 也 。 」 ◎ 黃 以
周 云 : 「 爾 雅 疏 『 首 』 下 有 『 也 』 字 , 當 據 補 。 」 ◎ 則
虞 案 : 指 海 本 刪 「 若 」 字 , 作 「 冶 視 之 」 。
〔 二 四 〕 則 虞 案 : 類 聚 作 「 功 可 以 食 」 , 後 漢 書 兩 注 引 作 「 可 以 食 桃 矣 」 , 御 覽 引 與 本 文 同 , 惟 無 「 亦 」 字 。
〔 二 五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釋 水 疏 所 引 無 此 下 之 文 , 作 『 二 子 恥 功 不 逮 而 自 殺 , 古 冶 子 亦 自 殺 。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 事 類 賦 、 合 璧 事 類 皆 節 引 。
〔 二 六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類 聚 引 作 『 不 若 子 』 , 『 不 逮 子 』 , 通 考 二 百 一 十 二 引 同 。 」
〔 二 七 〕 孫 星 衍 云 : 「 後 漢 書 注 作 『 挈 領 』 , 是 。 爾 雅 釋 詁 : 『 契 , 絕 也 。 』 詩 傳 : 『 領 , 頸 也 。 』 藝 文 類 聚 作 『 刎 頸 』 。 」 ◎ 洪 頤 烜 云 : 「 『 挈 』 通 作 『 契 』 , 爾 雅 釋 詁 : 『 契 , 絕 也 。 』 郭 注 : 『 今 江 東 呼 刻 斷 物 為 契 斷 。 』 『 挈 領 而 死 』 , 謂 斷 頸 而 死 也 。 」 ◎ 則 虞 案 : 御 覽 九 百 六 十 七 , 合 璧 事 類 別 集 四 十 二 及 柳 文 卷 四 注 俱 作 「 契 領 」 。
〔 二 八 〕 則 虞 案 : 類 聚 作 「 己 獨 不 逮 人 」 , 後 漢 書 兩 注 引 作 「 吾 獨 生 」 。
〔 二 九 〕 則 虞 案 : 御 覽 九 百 六 十 七 、 合 璧 事 類 有 「 也 」 字 。
〔 三 十 〕 則 虞 案 : 事 類 賦 無 「 恨 乎 所 行 」 四 字 。
〔 三 一 〕 孫 星 衍 云 : 「 同 爭 一 桃 而 節 。 」 ◎ 于 鬯 云 : 「 『 同 』 疑 當 作 『 反 』 , 故 下 文 云 『 亦 反 』 。 」 ◎ 則 虞 案 : 「 同 」 下 當 脫 「 反 」 字 。
〔 三 二 〕 孫 星 衍 云 : 「 宜 , 言 不 宜 。 」 ◎ 盧 文 弨 云 : 「 『 其 』 , 元 刻 無 。 」 ◎ 俞 樾 云 : 「 按 二 語 不 可 曉 , 孫 解 均 非 。 夫 同 爭 一 桃 , 何 節 之 有 ? 且 『 宜 』 言 不 宜 , 則 『 節 』 亦 言 不 節 , 兩 句 豈 容 異 義 乎 。 古 冶 子 之 意 , 蓋 以 二 子 之 勇 相 等 , 二 子 同 食 一 桃 , 則 得 其 節 矣 , 冶 專 食 一 桃 , 則 得 其 宜 矣 。 使 二 子 不 死 , 即 以 此 言 處 置 二 桃 可 也 。 上 文 『 二 子 死 之 , 冶 獨 生 之 』 云 云 , 己 自 明 不 得 不 死 之 故 , 此 二 言 又 處 置 二 桃 即 以 定 己 與 二 子 之 分 量 , 故 用 『 雖 然 』 二 字 作 轉 也 。 」 ◎ 則 虞 案 : 俞 說 反 曲 , 此 云 : 二 子 既 同 反 桃 而 節 , 冶 專 其 桃 而 宜 耶 ? 此 處 語 意 甚 急 , 省 語 助 詞 。
〔 三 三 〕 則 虞 案 : 事 類 賦 「 反 」 作 「 返 」 。
〔 三 四 〕 則 虞 案 : 類 聚 作 「 刎 頸 而 死 」 , 爾 雅 疏 作 「 亦 自 殺 」 , 事 類 賦 無 「 挈 領 」 二 字 。
〔 三 五 〕 孫 星 衍 云 : 「 水 經 注 : 『 淄
水 東 經 臨 淄 縣 故 城 南 , 又 東 北 逕 蕩 陰 里 西 。 水 東 有 冢 ,
一 基 三 墳 , 東 西 八 十 步 , 是 列 士 公 孫 接 、 田 開 疆 、 古 冶
子 之 墳 也 。 晏 子 惡 其 勇 而 無 禮 , 投 桃 以 斃 之 , 死 葬 陽 里
, 即 此 也 。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姚 寬 西 溪 叢 語 上 曰
: 『 青 州 圖 經 臨 淄 縣 冢 墓 門 云 : 「 三 士 冢 在 縣 南 一 里 ,
三 墳 周 圍 一 里 , 高 二 丈 六 尺 。 」 』 張 朏 齋 記 云 : 『 是 列
士 公 孫 捷 、 田 開 疆 、 古 冶 子 三 士 冢 , 所 謂 二 桃 殺 三 士 者
。 』 」
〔 一 〕 則 虞 案 : 楊 本 無 此 章 。
〔 二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說 苑 修 文 篇 同 。 書 鈔 八 十 引 說 苑 作 『 登 酌 』 , 御 覽 五 百 二 十 三 、 玉 海 七 十 三 引 說 苑 作 『 登 酎 』 。 」 ◎ 則 虞 案 : 今 本 說 苑 作 「 登 射 」 。 此 諸 侯 大 射 禮 也 , 作 「 酌 」 誤 。 「 登 」 者 , 齊 人 言 也 。 公 羊 隱 五 年 傳 「 登 來 之 也 」 , 注 : 「 登 , 讀 言 得 。 」 「 登 來 」 , 即 「 來 」 , 「 登 」 , 「 得 」 皆 發 語 詞 。 此 云 「 登 射 」 , 即 「 射 」 也 。
〔 三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說 苑 『 侍 』 作 『 待 』 , 玉 海 引 說 苑 作 『 晏 子 修 食 禮 以 待 』 。 」 ◎ 則 虞 案 : 射 義 曰 : 「 古 者 諸 侯 之 射 也 , 必 先 行 燕 禮 。 」 說 苑 作 「 修 食 禮 」 , 即 指 射 日 陳 燕 具 席 位 諸 事 。
〔 四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黃 本 『 天 下 』 作 『 夫 』 , 書 鈔 引 說 苑 『 得 』 作 『 取 』 。 」 ◎ 則 虞 案 : 吳 勉 學 本 、 綿 眇 閣 本 、 子 彙 本 、 凌 本 亦 作 「 夫 」 , 元 本 、 活 字 本 「 下 勇 」 二 字 互 倒 。 欲 解 此 章 之 義 , 當 先 略 陳 其 禮 。 射 者 有 禮 射 , 有 主 皮 之 射 。 禮 射 者 : 一 曰 大 射 , 二 曰 賓 射 , 三 曰 燕 射 。 景 公 此 射 , 即 大 射 也 。 大 射 其 事 見 儀 禮 大 射 儀 , 鄭 目 錄 云 : 「 諸 侯 將 有 祭 祀 之 事 , 與 其 群 臣 射 , 以 觀 其 禮 。 數 中 者 得 與 於 祭 , 不 數 中 者 不 得 與 於 祭 。 」 射 義 曰 : 「 其 容 體 比 於 禮 , 其 節 比 於 樂 , 而 中 多 者 得 與 於 祭 。 其 容 體 不 比 於 禮 , 其 節 不 比 於 樂 , 而 中 少 者 不 得 與 於 祭 。 」 此 主 於 禮 樂 而 不 貴 乎 勇 也 。 三 射 之 外 , 又 有 主 皮 習 武 之 射 , 司 弓 矢 「 弧 弓 以 授 射 甲 革 椹 質 者 」 是 也 。 此 主 皮 尚 勇 力 之 射 也 , 景 公 此 云 「 選 射 之 禮 」 者 , 即 大 射 之 禮 ; 而 欲 得 勇 士 圖 國 者 , 即 欲 去 大 射 而 貴 主 皮 習 武 之 射 , 故 下 文 晏 子 對 以 禮 。
〔 五 〕 孫 星 衍 云 : 「 說 苑 作 『 臣 勇
多 則 弒 其 君 , 子 力 多 則 殺 其 長 』 。 」 蘇 輿 云 : 「 音 義 『
殺 』 作 『 弒 』 。 」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黃 本『
弒 』 作 『 殺 』 。 」
〔 六 〕 劉 師 培 校 補 云 : 「 說 苑 『 維 』 作 『 惟 』 。 」
〔 七 〕 蘇 輿 云 : 「 『 晏 』 疑 『 嬰 』 誤 。 」 ◎ 則 虞 案 : 元 刻 本 、 吳 勉 學 本 、 子 彙 本 及 說 苑 俱 作 「 嬰 」 , 當 據 改 。
〔 八 〕 孫 星 衍 云 : 「 『 飾 』 , 說 苑
作 『 飭 』 , 是 。 」 ◎ 于 省 吾 云 : 「 按 金 文 『 迺 』 作 『 ●
』 , 『 乃 』 『 ● 』 有 別 , 訓 為 『 汝 』 者 作 『 乃 』 , 訓 為
『 於 是 』 者 作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