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首頁
歷史所介紹
課程介紹
師資陣容
學生專區
相關連結
招生訊息
所友會
大二學習專區
線上寫真館
歷史與田野
史匯專區
 
  史│匯│專│區


《史匯》徵稿啟事


定期出版學術性刊物《史匯》。
以下為各刊物內容之簡介:

﹝1﹞《史匯》

第一期:
  訪問專家學人,就其專門領域談其研究概況與未來展望,以及史料解析與介紹;學生論著方面,除了五篇的研究論著之外,尚有評論專書,與介紹台灣各大學歷史研究所有關台灣婦女研究碩士論文之研究評介;書末對於本所與美國伊利諾大學亞太研究中心聯合主辦之「臺灣與四鄰—文化、政治、社會與經貿關係之探討」國際學術研討會作專題報導。

第二期:
  包括四篇校外教授來本所專題演講的講稿,五篇學生論著。除上述文稿外,尚附有〈一九九四、一九九五學年度全國各大學歷史研究所博、碩士論文目錄〉、〈相關史學期刊出版目錄索引〉與〈台灣地方文史工作單位指南〉等,提供全國歷史研究所研究生和史學工作者參考的目錄索引,為本期的一大特色。

第三期:

整理學者來本所作研究講座之記錄外,本所研究生分析中國廈門大學近年來對於臺灣史研究之情形,書末亦附該校臺史所出版之《臺灣研究集刊》論文目錄。此外,報導本所與國立清華大學師生所組「地方社會的跨學科研究研讀會」,並刊載本所師生對屏東東港角頭廟的田野調查報告。

第四期:

收錄本所教師對於概念學習與歷史教學之研究文稿。而本期之研究專輯為「自然災害與歷史記憶專題」,乃鑒於九二一大地震之發生對於台灣社會造成的廣泛影響而起,包括三篇相關文章,整理發生在台灣的清代地震災害、一九三七年中部震災與八七水災。除災難史的研究及災難受創經驗的呈現外,對於災難的人文觀照,在建構人民的集體記憶與對當下所處環境的認同與關心上,皆能提供反思的空間。

第五期:

  繼第三期本刊之刊載,本期持續報導「地方社會的跨學科研究研讀會」之八十八學年度會議內容。研究專輯為「戰後的國家與文藝專題」,收錄三篇相關文章,以戰後政府對臺灣戲院的接收、電影的管理與臺語流行歌曲的發展,探討國家與文化的關係。

第六期:

本期之研究專輯為「明史研究」,收錄一篇吳振漢教授的近著〈明代中葉私修國史之探析〉及五篇研究生習作。此外,〈臺灣海洋史年表初編(1895-1944)〉收錄四大類與海洋政策、船舶活動、海事教育等活動有關的大事記為本期的另一特色。

第七期:

第七期《史匯》的專題,是對臺灣史歷史分期重新作一番檢驗與省思,分由五位在學碩士班學生從各個角度來提出看法。在個人研究論著專欄,有吳學明教授的〈基督教長老教會在南台灣的傳教與擴展,1865~1945〉一文刊登,其餘另有八篇關於軍事、人物思想、地方產業等論文著作的登載,從不同角度,闡述研究新看法。

第八期:

  《史匯》第八期的主題為「報導下之臺灣」,運用日治時代的報紙,從不同角度與空間來探討日據時期的臺灣,在政治、經濟、社會或是區域的發展,呈現出來的面貌以及評價。另有兩篇書評與三篇個人研究論著,其中一篇為吳振漢教授〈一則明末邸報新聞小考〉,值得閱讀。

第九期:

本期專題主要以「明清變動社會的探討」為主題,收錄文章三篇分別有碩博班的學生。另在研究論著及書評方面則有對明萬曆年間的礦稅問題、國民政府時期的海軍研究、朱一貴生平考略、從明史料中看陸光祖以及對日治時期大溪紳商的研究和評析,為本期在內容上豐富許多也增添不少多樣性文章。

第十期:

  因為稿件收錄的取向,第十期《史匯》的內容有臺灣歷史與社會文化專題研究七篇,研究論著四篇,另有兩篇書評及一篇研究回顧等。其課題多偏向明清史與臺灣之歷史社會文化。本所歷來皆以明清史及臺灣史研究為發展主軸,未來亦朝向明清以降之兩岸發展史為續曲,故學生研究主力乃多分佈於此。

第十一期:
  總計這次專題研究所收錄的七篇文章中,本所同學也收錄了四篇佳作,足以說明同學們在這些研究領域上的努力與傑出表現。在書評的撰寫上,本期也有三位同學分別針對林桶法、張戎(Jung Chang)、喬•哈利戴(Jon Halliday)以及陳培豐等諸位教授的三本大作,提出他們自己的看法與思考,其成果也值得肯定。

第十二期:
  本期《史匯》收錄六篇專題論文,五篇研究論文,以及一篇書評。除近幾屆碩士班同學於各領域研究成果的佳作外,更收錄本所吳振漢教授的〈高攀龍與王國維之死比較分析〉,以及李力庸教授的〈日治時期米穀自治管理政策背景與實施(1936-1939)〉兩篇論文。

第十三期:
  第十三期史匯收錄了七篇專題論文,領域包括了明清之際的思想、律令、中國形象,日本治台時期的地方社會,以及國民黨CC系的研究。秉持本所著重明清、中國近代和台灣史研究的方針,將這些領域範圍內的同學作品做一統整探討。另外收錄一篇翻譯介紹「法式新史學」的書評,開拓不同的視野,最後是九十七學年度全國各大學歷史所碩博士論文目錄以及本所活動紀要。

第十四期:
  本期《史匯》總共收入九篇文章:四篇專題研究,四篇研究論文以及一篇研究討論。專題研究之主題為「政治與士人」,此次主題榮幸收錄吳振漢教授〈從日記到野史─文震孟、文秉父子的史事傳承〉,對於欲使用古人日記為一手史料參考者,是一篇值得閱讀和了解使用方法之文章;此外三篇由人物、職位、事件三種不同角度和層面來表示「政治與士人」之主題分別為洪意筑〈明初胡惟庸案之研究〉、劉政賢〈明代通政使司之發展困境〉以及吳柏岳〈王士性早年讀書及游歷〉。研究論文多為本所學生心血之結晶,主題內容為明代與日治時期為主,有史曜菖〈萬「惡」之首:試析《呂晚?先生四書講義》對「私」的詮解〉、江定育〈從《臺灣漢文日日新報》看1905─1911年的海難〉、梁雅惠〈日治時期博覽會中「臺灣喫茶店」之研究〉以及林佳樺〈戰時兒童保育會之宣慰活動〉。研究討論則有何幸真〈承襲、回應與發展─台灣清史研究中的「漢化」論述〉一篇。另附有〈九十八學年度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活動紀要〉和〈九十八學年度全國各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博士論文〉。

第十五期:
  因擴大對外徵稿因素,開放為各界與歷史相關學術論文、書評發表的平台,並由台灣各地專業領域的教授擔任審稿人員。也因此,自本十五期開始,《史匯》當中的論文已不侷限於明清至近代的兩岸。第十五期《史匯》有專題論文六篇,書評一篇。專題論文為蔣武雄〈從宋臣陳襄《神宗皇帝即位使遼語錄》論其使遼事蹟〉、Severina Balabanova〈FEMININE PARADIGMS OF BUDDHA`S LIFE (A COMPARISON OF BIQIUNI ZHUAN 比丘尼傳 AND SCROLL 23 OF JINGL? YIXIANG 經律異相)〉、史甄陶〈論朱熹與崇安劉氏家族的往來〉、林伯瀚〈戰前軍官訓練團之研究(1933-1935)──以陳誠為中心的考察〉、施承志〈一九四九年前後永灝輪修理情況之述評〉以及楊東叡〈日治時期臺灣占卜文化之研究〉。書評則有曾獻緯〈評介黃紹恆著《臺灣經濟史中的臺灣總督府 施政權限、經濟學與史料》〉一篇。此外,十五期《史匯》書末附有附錄〈九十九學年度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活動紀要〉及徵稿啟事。

第十六期:
《史匯》有專題論文七篇。為簡月娟〈書法「形式」與「內容」再詮釋──以帖派「經典」形成史觀為主軸〉、邱煜炫〈吧城華人公館《公案簿》的內容特色與史料價值評析〉、郭永發〈明代山東養馬政策之研究〉、阮湧?〈馬來半島華人甲必丹制度的演變〉、黃?穎〈金耀基對中國政治現代化的研究〉、楊可倫〈塑造工人之城:以大躍進(1958-1961)期間上海鄉土教材中棚戶區及其127居民形象為例〉以及陳思賢〈中華民國與沙烏地阿拉伯王國建交歷程〉。此外,十六期《史匯》書末附有附錄〈100學年度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活動紀要〉及徵稿啟事。

第十七期:
《史匯》有專題論文七篇,書評一篇。專題論文為鄭政誠〈戰時體制下臺灣原住民青年與學生的觀光旅行(1937-1945)〉、郭永發〈明代福建倉儲政策研究〉、?景瀚〈馬士英與福王登基之研究〉、鄭麗榕〈動物養殖的文化史: 以近代臺灣大家族園林與田生活為例的探討〉、陳凱雯〈日治初期基隆築港調查委員會之研究〉、李柄佑〈列強華北駐軍問題與撤兵交涉(1902-1914)〉以及陳建宏〈日治時期臺北的都市化 ─ 以自來水道建置為探討中心( 1907 -1933 )〉。書評則有李強〈《古代地中海與中國關係研究》〉一篇。此外,十七期《史匯》書末附有附錄〈101學年度國立中央大學歷史研究所活動紀要〉及徵稿啟事。


 

 
 

桃園縣中壢市五權里二鄰中大路300號     中央大學人社大樓LS-305     TEL:03-4227151轉33750     FAX:03-4255123

連絡人:許小姐   網頁維護人員 :游孟綸    網站建置年份: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