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北溝故宮到台灣當代藝文人物-莊靈攝影展
展 期:104年5月25日(一) ~ 104年6月13日(六)
開幕茶會:104年5月26日(二)11:00
開放時間:10:00-17:00(週日休館,週三延長至19:00)

地 點:中央大學藝文中心展覽室
-------------------------------------------------------------------------
作者簡歷及自述作品精選專文活動花絮觀點回選單

從北溝故宮到台灣當代藝文人物-莊靈攝影展

文/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劉晏汝

按下快門,相機捕捉了「光」的成像;娓娓道來的隻字片語,述說了逝去時光的美麗與哀愁。走過大時代動盪歲月的攝影家莊靈,以真實、素樸的藝術家之眼與創作手法,攝下一幅幅「此曾在」的民國影像,讓那稍縱即逝的光陰片刻,有了棲身之所;而那一字一句的照片說明,也召喚回那段歲月靜好的曾經。

    攝影家莊靈拍攝的題材廣泛,從早期來自生活周遭的攝寫:台中霧峰北溝村景、摯愛的家人、長輩朋友,到1960年代實驗性的現代主義作品:忽略內容意義、著重物象質感和空間結構。1965年之後,更以攝影記者的身分記錄國際性事件、以及捕捉因工作結緣的民國藝文人物的身影。為慶賀中央大學創建100周年,中大藝文中心特別邀請莊靈先生,以其見證的「北溝故宮時代」和台中霧峰北溝,曾是故宮國寶文物在戰亂流亡路途中的落腳之處,是現今台北外雙溪故宮的前身。莊靈自幼隨著父親莊嚴,護運故宮國寶南遷,輾轉貴州、四川、南京,最後隨同一箱箱的國寶文物搭乘軍艦抵台,並落腳於北溝村。在那樣一個動盪不安的年代裡,莊靈以生澀的攝影手法,用美樂達(Minolta)相機書寫童年的日記。

    在「北溝故宮時代」一幅幅的照片中,可以看到北溝故宮內部的工作狀況、參訪貴賓(此部分來自莊嚴先生的紀錄照片),以及少年莊靈所攝的北溝周遭環境、住家房舍(洞天山堂)樣貌、家人、父親的藝文好友同事等影像。觀者可從中勾勒出歷史的脈絡:自1933年戰亂後,故宮人員是如何敬謹辛勤地護運文物播遷,並將文物完好地展示在國內外學者、藝術大師、友邦元首等人的面前。(從1957年起,北溝建有小型陳列室;1961年首度於美國五大城展覽
)
    莊靈自年輕時起,便有隨身攜帶相機的習慣,方便他在行旅之中,攝下與他神遇的那一刻。他尤其喜愛拍攝人物「自然的狀態」,時常趁著被攝者不注意時按下快門,保留住被攝者的真性情。在「台灣當代藝文人物」一張張時間橫跨1960年至2008年的照片中,可以看到許多位藝文界的大師、重要人士,如:郎靜山、張大千、臺靜農、黃君璧、王壯為、江兆申、朱德群、席德進、劉其偉、陳庭詩、林海音、申學庸、楚戈、陳達、洪通、周夢蝶、楊英風、朱銘、孫越、楊麗花等等。這些對莊靈而言「藝師藝友」的台灣前輩、當代名家,在一張張的照片中,傳遞出他們平易自在、率性真實的風采和精神。

    北溝是莊靈的創作原鄉,一幅幅紀實攝影的作品,表達了藝術家用攝影見證歷史的使命感。這些作品除了是創作者的生命風景記錄外,也是民國珍貴的歷史影像檔案。每一張作品中,積累著藝術家長久累積的創作美感,讓觀者在閱讀歷史之外,也能讚嘆攝影家的精準、美感直覺。

莊靈Chuang, Ling
1938年生於貴陽,1948年隨父親莊嚴先生護運第一批故宮文物到台灣。1953年開始攝影創作,並將攝影視為終生志業。1961年興大森林系畢業,曾在台大視聽中心及農業陳列館工作三年;1965年考進台灣電視公司任新聞攝影記者24年。曾先後在國立藝專(即今台藝大)、文化大學、銘傳大學及世新大學教授攝影課程。1971年與九位攝影家好友合創「V-10視覺藝術群」,致力於攝影創作新觀念的推動;個人於國內外舉行攝影個展、聯展四十餘次。曾任「中華攝影教育學會」理事長;「影像雜誌」編輯委員;「國美館」、「北美館」、「高美館」、「史博館」、「台博館」及「國父紀念館」之作品審查及典藏諮詢委員;現任「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理事長,「世界華人攝影聯盟」副主席。曾獲「中山文藝獎」、「吳三連獎」及2011年第十五屆「國家文藝獎」。著有「攝影藝術散論」、「新聞攝影」、「莊靈逆旅形色攝影展專輯」及「莊靈、靈視」70回顧展專集等書。

「從北溝故宮到台灣當代藝文人物-莊靈攝影展」
採訪稿

採訪編輯: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李惠芳、劉晏汝、劉宜芬、張文薰

與攝影的淵源及創作表現

1.在莊靈老師的經歷中寫到,在1953年與攝影結緣。是在什麼樣的機緣下呢?此外,如此用一生熱愛的理由又是什麼?您有提到譚旦冏和郎靜山兩位先生在您學習攝影的過程中有所影響,是什麼樣的影響呢?與您日後的攝影創作產生什麼樣的啟發或關聯? (宜芬)

兩個理由一個是家裡面的背景都跟藝術相關。主要是我的父親,他也沒有說你們(小孩)將來要學什麼,他就很自然的,可能是身教吧,或者環境的影響。從小也看到故宮的古物,小的時候就看宋畫,在那個抗戰的年代…這個是董源的這個是范寬的,有一定的機緣,從小就對這方面有一定的認識。當然也不是正式的學校教育,可能這是一個環境的關係。也由於我父親身教關係,他不會做生意,也不搞政治,當然其他的更不會去做,貿易什麼的更是外行,他就是純粹的一個文化人,我們從小就是很自然的(往藝文相關發展)。我大哥(莊申)後來就學歷史;我二哥(莊因)就寫散文,他也能畫,他喜歡豐子愷;我三哥(莊?)就鑽研油畫,我就想「攝影」他們好像都沒有人接觸。

剛好郎先生(郎靜山先生)是我父親的朋友,他大概每年或是隔個年都會到北溝來,看看我父親看看老朋友,帶一些他自己的照片。那時候我還是小朋友也提不出問題來,看他的作品很漂亮,畫意的很清爽,像這些都是很自然的影響。也剛好我父親當年的同事譚旦冏先生,他就是中央博物院籌備處,當時從大陸帶著籌備處的文物跟著故宮一起到台灣來。當時在北溝的時候是兩個單位,另一個單位是中央圖書館,後來中央圖書館在台北找到了地方(植物園)就離開了。剩下故宮博物院跟中央博物院籌備處,所以叫作中央文物聯合管理處。譚先生負責中央博物院的部分,他那時候有個小的工作室,當然是公家設立的,裡面有簡單的設備,他當時負責照相。他抗戰的時候在四川,做過四川的民間工藝調查,他是跟李濟之博士做他的研究項目(當他的研究助理)。譚先生自己會沖,會拍,當時(拍照沖洗)條件非常艱困,他拍一些竹編、木作、民間採鹽啊…詳細的他自己都有紀錄,我看過他很多照片。那個時候他有那個基礎,後來到台灣來之後,故宮很多東西要拍照,要印書編書,從外面找人(來拍照)也不方便,就譚先生自己來,弄了個很小的照相室,自己拍自己沖了以後就掛在那個鐵絲上吹乾然後做照片。我那時候放假就會去那邊,對這個有興趣,看他做,還有他的那些東西(器材)。他也很高興,認為這是同事的小孩,對我也沒什麼防備,我小時候也不會去搗亂,因此就有這樣基本的忘年交情。

後來在唸台中一中1953年去畢業旅行的時候,同學都去了,也是第一次去獅頭山。當時想說要出去旅行,應該要有照片,就跟我爸說譚先生好像有相機,可不可以跟他借?難得出去小孩子想照個相。我爸大概看我纏得很緊,後來就去跟譚先生講,譚先生居然同意了。譚先生他自己有個相機就借給我,當然他就事先告訴我光圈、快門,片子要怎麼裝,這些基本的東西要學會。後來回來完整歸還,很高興。當時使用那台相機方型的日本相機YASHIKA-D,買了三卷底片當時就照得很高興,細節就不談了。回來沖了之後,最後去看第一卷打開來上面花花綠綠的,沒有一個清晰的影像,心就揪了一下;第二卷還是一樣。因為我看那個(相片沖印店)老闆似笑不笑的,心裡頭就打鼓啊。第三卷打開,哇!只有一張清楚的,就是上面印的這張,這是1953年。而且還是逆光的,當時居然還有逆光的。(笑)這四個同學,兩位都還有聯絡,一位過世了。後來想有這麼一張照片作為一個開始,就走上攝影這條路。如果沒有這一張的話,我後來也不可能搞攝影。


我的第一張照片(獅頭山) (獅頭山/1953/莊靈攝)

這個原因就是說,我哥哥他們我也不想重複他們的路,後來就選擇了攝影。後來我父親到日本去,教育部他們有個考察團,我就跟他說帶個相機回來,他就說不曉得錢夠不夠,我就說你也可以順便在那邊拍照啊,後來就省錢買了台相機Minolta Ä回來。這個帶回來就算是我正式的相機,所有的零用錢都買底片,送給沖印店了。這次展覽關於台中市的也都是那個時候Minolta相機拍的。這是台中的第一市場;這是台中以前的中港路現在叫台灣大道…


台中第一市場(台中第一市場/1950s/莊靈攝)

 

2. 想請問莊靈老師是否有敬重的攝影家或藝術家?是否有對其風格表現或攝影概念作為養分的來源呢?(惠芳)

我想最重要的是郎靜山先生,他是我父親的朋友。但因為我那時候年紀小,也沒什麼跟他就攝影本身有什麼討論。後來歷史博物館出版的郎靜山紀念集,裡面我還特別寫了對郎先生其人其藝看法的文章。也是1953年,中國攝影學會在台北復會,我到台北來已經是1962年,當完兵後,然後才又碰到郎先生。他知道我拍照,當時我在台大視聽中心工作,他問我要不要參加攝影學會,後來也因為工作忙沒有去,但也有拍些照參加一些比賽。現在看沒什麼特別,在當年來看算是比較特別的

這是我剛到台北念書的照片,受到我哥哥還有現代新觀念的影響,對攝影創作想試驗一些自己的想法。這是比較抽象的,當然我哥哥後來畫現代畫,也受到他的一些影響,找了一些質感、構圖、光影,一些純粹的東西(來拍攝)。所以你不能說它是水泥桶什麼,不能叫它(指照片裡面一些純粹的物件等)是什麼。以前人家說你拍個杯子、拍個人、拍個花瓶、拍什麼東西,都是拍「什麼東西」,清楚的表現「什麼東西」。後來新的概念不是要拍什麼東西,而是拍這些東西給你的感覺,這是最大的不同。我就做了類似這樣一系列的作品就寄去(比賽)了,大概至少有十張。過了沒多久就寄回來了,後面附有評審委員的評分表一看都是鴨蛋,一分都沒有。當時中國攝影學會的評委認為這種東西是胡鬧,從此我就不參加中國攝影學會任何有關的比賽,那時候年輕,覺得這個學會對新的觀念完全不能接受,就沒再去。

後來上班,也在學校教書,之後再碰到郎先生 。我那時已在電視台工作多年,中國攝影學會當時辦了國際沙龍,國際沙龍它還是以唯美為主,但它裡面有個新聞組,有在拍跟新聞有關的火警等這一類的,需要一些評審,後來郎先生碰到我,找我來當評審,我作了大概兩三屆的評審。它那個不是專業的照片,都是業餘拍的。當年學會給我那麼多鴨蛋,現在來找我當評審,我也覺得蠻有趣的。(笑)這是台灣的一些轉變。

比較佩服的就是郎先生,大家都說他是畫意的,他(其實)最早做過新聞記者在上海的時報,西湖博覽會等這些採訪,可是他後來還是拍畫意的。(我也問過這個問題,我說郎伯伯你當記者應該很多紀實的照片。那時候紀實很流行,陳映真辦的《人間雜誌》,很多人,像張照堂、王信很多是人間培養出來的報導紀實,他們的價值判斷就會認為攝影就應該是這樣,有點學西方的concerned photography所謂關心社會、同情弱勢的,報導社會的不公平、弱勢,把它們的處境狀態藉影像呈現出來。得到大家的關切,然後得到改善。這也是陳映真辦雜誌的目標,這我覺得很好,人道主義我都很支持。但是攝影不應該只有這個東西,攝影其實非常寬,跟一塊畫布一樣。因為我是什麼觀念都能接受,但你自己在創作的時候,你就要找最能夠表達的路來走。所以當年的沙龍跟紀實也是兩條路。郎先生的中國攝影學會在當時是最高攝影的業餘團體,後來機關學校也都陸續有一些團體,也都是業餘的,大家都很自然地走郎先生的唯美、沙龍的(風格)。

後來很多人也都留學,回來後也對他也有些批評,特別是從事新聞媒體的,認為那些都是風花雪月,而應該是「為社會而藝術」;而這個「為藝術而藝術」他們就有點看不起,或者是認為不對。後來這個事情我有當面請教過郎伯伯,他說第一他當年拍的那些紀實的東西他都沒有帶出來。顯然他不認為那是代表他的東西,所以在台灣沒有大陸那些抗戰的東西,有也很少,漢聲雜誌之前報導過一些。他講了一個理由我是能夠接受的,他說太苦,國家苦大家也都辛苦,生活已經很困難了,再看這些悲慘的事情,意思是對大家沒有什麼正面的幫助,何不讓大家看一些賞心悅目的,讓大家可以暫時忘卻這些困難或是痛苦,可以獲得一個暫時的(解脫)…他不是這麼講,但意思是這樣。所以後來他就走這樣的路,以畫意來表現。這個我聽得進去,我認為他是非常誠心誠意的。他為什麼在國際上出了這麼大的名?就是因為他走了這個所謂集錦,但集錦不是郎靜山發明的,國外老早就有。他是用同樣的方式來做,但他的內容完全不一樣。他是以攝影的技術來表現傳統中國的繪畫特別是山水,他的那種意境、風格、精神,或者是東方或者是中國繪畫的神韻,他以最新的影像科技來表達,外國人在當年給予郎先生這麼高的評價,而且給他起了個「Lang style」,這個郎式風格就變成世界非常有名的。他的確是心裡想的跟他實際做的完全都是合的起來的。事實上他技術也很好啊,他去歐洲去哪裡訪問他也拍很多所謂snap shot (抓拍),他也拍很多人像,或者是經過的古蹟他也拍,而且他可以拍得很好,因為他技術在那裏。可是他展覽的時候幾乎都沒有拿出來,這點我很清楚了解,顯然他沒認為那是他的代表,代表他自己的東西,所以他對於後來他做的集錦,還有後來人稱的影繪,才算是他的創作。所以我是覺得郎先生其實是很廣博的。

還有一點,他並沒有說你們都要跟我走。只是他是(當時中國攝影學會)理事長,所以有一定的影響力,大家就很自然地跟他學。但他並沒有說你們一定要跟我。學會裡面就很少有拍報導紀實的,後來才慢慢改變。開始的時候確實沒有,影響所及這些學會(成員)也都以他的風格取向作為一個主要的學習。所以台灣開始業餘攝影,的確是唯美的沙龍的,後來變成人家批評郎先生最主要的一個原因。意思是他壓制了其他的創意和表現,使其無法自由發揮。事實上,我覺得不是這麼回事,他一介文人,一個老先生他能夠壓制什麼。他完全依照自己的所好,別人跟隨他,也許他沒有講過不要跟我學,要走自己的路,他沒有講過這樣的話而已,所以絕對不能夠因為這樣批評郎先生,這樣並不公平。後來我寫的東西大概跟這有關,所以我覺得郎先生對我來講,影響非常大,他沒有具體的指導我,我也是小的時候看他的東西,自然受影響,所以後來拍的東西有點像那種沙龍感。也許因為後來做新聞工作的關係,我從來沒有合成過現在所謂的後製,在暗房我也從來不做後製,就是一次拍,什麼樣就什麼樣,甚至我也很頑固,對這個畫面我也從不去裁切,當時有人所謂的格放,而我是當時怎麼樣就怎麼樣,所以對這些畫面就沒有任何的裁切,這有點受到布列松紀實的概念影響。不過我沒有做到那麼絕對,他只用標準鏡頭,廣角鏡那些他都不用,他就認為自然視覺所看的東西。 而我該用還是用。(笑)

另外一個影響是我三哥(莊?),他那時候已經唸師大藝術系了,寒暑假他就回來寫生,家人寫生嘛,像我媽媽都是他的(model),那些底片都快爛了。其中一張當時在畫我媽媽,當然這張畫也已經不知道到哪裡去了,當時就在那個很簡陋的狀態,相機很簡陋,片子也很普通,拍了就把它留下來,這是當時的實際狀況。他那時也在野外寫生,有的時候我會跟他聊天,三哥就會談一些基本的東西,而不是攝影,是構圖或者美學的東西,比如說這個「光」也有他的感覺,比如這單純的風景,你能把握多少。我記得很清楚,我媽媽當時有養雞,在夏日的庭院中,雞的顏色很深,太陽下在覓食走動,太陽、黑雞、灰影,就這麼簡單的東西,在構圖上,把雞的位置、姿態,地是白的處理得好,他就是好照片,簡單的道理把它發揮得好就是好作品,我哥哥他不拍照,但在構圖上或是一些美學方法,我覺得很受用,即便是當代的東西,你也會考慮到構圖、光影、結構。

沒人注意到的東西,我就會想有沒有什麼可看之處,所以後來我很多正式的作品,都取材別人不會正眼看的東西。現代人已經習慣常見的「美」,但若是將一些想法重新改變,重新檢視平時沒有注意到的東西,他就有它的美與意義,這個後來成為我創作中重要的內容,但我堅持一點,我不會去改動它。,就像是這張照片中,都因為熟悉之故,其中的人物,即使要拍照,他們也都呈現自然的狀態。那我覺得一個是自然、一個是真實,這一直是我創作中,一輩子中,沒有什麼大的改變。你說有沒有做過安排的,那也有,但很少。


三代(士林外雙溪/1971/莊靈攝)

像這個就是純粹的安排,為了第一屆的視覺藝術群(V-10)「女展」,在外雙溪家中外頭,集合媽媽、太太、女兒一起,這是擺出來的。但大部分,98%大概都是自然狀態下的拍攝。

所以在攝影的影響中主要是郎老還有我哥哥,當然後來的攝影的朋友、國外的攝影家也都有影響,像是Ansel Adams(1902-1984)(註1) 、布列松(1908-2004)(註2) 這些大家,談到他們的影響方面,比較像是一種認識、欣賞的角度,但真正對作品直接的影響,很難切割、分析,劃分出來,後來比較像是一種綜合的、比較是吸收以後成為自己的東西。像蠶吃了桑葉吐絲一般。

3. 莊靈老師拍攝家人朋友的日常生活,記錄了時代與記憶,最初以紀實的手法,歷經攝影記者身份視角,直到較晚期的作品採用了新的構圖形式表現,這是經年累月琢磨而來的形貌。「攝影應求真實與自然」為莊靈老師在攝影作品中,持續貫穿的信念,但想請問請莊靈老師這在其中,是否有幾件對攝影創作想法中,改變的契機?請問對莊靈老師而言,「攝影」是什麼呢?(惠芳)

若是自己的純粹創作,沒有為了任何目的,比如我今天要參加,人家所邀請的什麼樣的作品,可能是純美術的,也可能是生態或新聞的,那就需要在某些「框架」中去構思、創作。很多人在拍自然、生態,但很多人很糟糕,現在有些人在生態創作上,並非真的在野外,將光線、甚至使用標本重新使用,甚至是在新聞上記錄為了特定的目的而改變現場,增加後製等動作,我對於這種做法相當不認同。

但是若為純美術創作,我認為沒有任何界限,素材、表現方式上,甚至是道德上不該做任何限制。「後製」、不自然的方式,我覺得不論題材 和表現方式都不應設限。現代繪畫的超寫實主義,比攝影還「真實」 。台灣畫家李梅樹也有拍照 ,當時我去北美館,看到一幅油畫,構圖比較不一樣,人物也很有動態感,後來問了李梅樹兒子,得知李梅樹也有拍照。席德進也有拍許多照片。現在李義弘也拍照,而且拍的很好。這些都是互相影響的。將繪畫構圖的想法運用到攝影上。

我對攝影態度是很開放的,攝影有兩個功能。一是其先天屬性,紀實的功能,比如是畢業照。或是商業方面,對於商品的,而且要拍的很漂亮,後來都成為相當專業的學問,像是莊明景像莊明景(註3)以前在紐約相當一段時間便在從事這些,這樣的工作,通常攝影公司包了百貨公司的商業商品目錄,拍攝新商品:首飾、衣服、手錶、瓷器、窗簾。或是要是新聞攝影,就必須發揮「攝影」最基本的屬性。但攝影不僅僅如此,攝影還有更自由的地方,可以將攝影當作「畫筆」、「畫布」來發揮,把自己想做的透過自己的技術或想法,透過相機、鏡頭,甚至相機都不需要了,比如:郎老當時所用的「photogram」,將實物擺在相紙上感光,將影子疊在相紙上,變成一種非寫實的記錄,成為自己的創意與表現。這就是自己個人的概念,透過攝影的步驟就可以做到,這是以前用暗房、film、negative來表現出來,現在則是數位化,但很多現代保守的人,像是柯達的人、學院,其中的curator認為攝影已經死了,現代的攝影不是用film,傳統的方式已經沒了。我的看法不一樣,以前在玻璃板上也是影像,也將感光藥膜塗在其他材料上,那也是攝影,所以今日僅是材料、技術上的改變,最後還是呈像出來呈現的還是攝影,它們都是攝影。

4. 莊靈老師於攝影經歷方面豐富且經營時間較久,請問老師對於攝影器材快速演化的看待為何?對老師創作上的優缺點為何?(文薰)

我對器材並沒有 太高的要求,只要能夠合用,對我來說就夠了。 並不需無限上綱、一定要用世界上最好的器材,對我而言那是多餘的花費,不需這種程度,因為我不是 拍廣告,也沒有要輸出 極大的畫面。 並不需要 這些特性,來作為我創作呈現的要素,但也許有一天心血來潮或許會做些改變。我也常常想這個問題,像是畢卡索也是不斷的更新風格 。我覺得藝術創作上也需要這種觀念,像是以前一些人也是,但是在繪畫上,題材、表現方式上都可以改變,這些都該給予肯定。只是我對於攝影的一些想法, 基本上 不需限制,但自己走的路 還是有自己的方式,比如這個系列,就沒有什麼故事,就是憑感覺。就是一些結構的表現,這也是 創作的一種方式,但我還是沒有去改動它。



5. 想請莊靈老師談談拍攝一張照片的歷程。(例如:在拍攝人物照時,如何拍出最自然本色的那一瞬間?在拍攝靜物照時,取景的過程?(晏汝)

拍攝人物的時候,我不會說來到我這攝影棚來,(事實上)我也沒攝影棚,(不希望造成)跟我想像的你有差距,換上衣服等。根本已經改變 了他的慣常樣態,他這個人本來自然是什麼樣,就是什麼樣,我就是用這種最自然地方式來拍照。像是楊麗花在這吃她的便當,她吃她的飯,我也不會請 她作出夾菜 動作, 她自己也不在意。動作大的只有一位 ,(林懷民)。新聞工作做了20幾年,抓拍的點很準。但小相機中,不能預期的表現結果,也是相當有趣的事。

周老師:請問莊老師是不是因為世界是真實的,瞬間捕捉後,不願意再做後製呢?

我就是不太願意做後製的動作,所以我不會去做集錦的東西,像是郎老就做很多後製的東西,我也說不出來,就不想這樣做。但攝影作為藝術的話,這也是一種表現的創意。

周老師:是不是莊老師是比較追求truth的?像是郎老早期的紀實攝影也做得很好,但他後來還是選用沙龍作品做代表。

可是現在對美的概念也是不同,以前覺得不美的,現在也有新的欣賞角度, 像我之前拍的純粹造型東西,別人 也許覺得是亂搞,但 時間慢慢 過去,很多大老看的東西看 的多了,眼光也就自然寬 多了。

這些沒什麼道理可說,但這都是你攝影可以取材的對象。平常你不會去注意的,但你若對攝影有興趣,眼睛就會注意到你所見的,跟人家不同的,你就會很敏銳,是否與你有共感、感動之處,它就是你創作很好的一個對象、表現的途徑。一般人走在街上聊聊天走就過去了,攝影的人就會注意到多所不同之處。這我也受到一些新觀念的影響,像是Ernst Haas(1921-1986)(註4) 在紐約所拍的也影響我很多。還有一位大師Irving Penn(1917-2009)(註5) 他們都是拍時尚攝影的,走到工作室突發奇想,因為紐約街頭很髒,他撿了很多香菸頭,有口紅印等等,以 近攝的鏡頭,直接放大,非常震撼,我到紐約大概1972去藝廊看,真的是大師,工作以外的創作。另外一位叫Richard Avedon(1923-2004)都是大師級的。在第五大道的展覽,他在芝加哥拍了許多人像,他也不裝裱,只放出後用釘子釘上,讓觀者與這些人像面對面,也許這就是芝加哥人當時的樣子,也滿震撼的。看了這兩個展覽相當感動,這就是每個人的創意、發現,就成為你的作品。


Ernst Haas

Irving Penn, Cigarette

Richard Avedon

以前(攝影的時候)要很用心,底片很貴還要沖洗出來,好壞你也不知,必須事先設想,沖洗出來沒有絕對的把握,像是Robert Capa(1913-1954)(註6) 當時諾曼第登陸時他就在第一線,事後寄回沖洗時因時間太趕烘乾的時候,好幾卷都壞掉,只剩幾十個CUT,雖然如此都成為世界上重要的經典照片。但有許多意外的,戰爭過了就沒了,有幾張就夠了,他當初只是全心工作完全沒想到其他。

6. 想請問莊靈老師,對您來說,「黑白照片」和「彩色照片」在創作方式上有沒有甚麼不同?或者說在觀看時有沒有帶給您不同的感受?(晏汝)

我覺得彩色與黑白的不同,黑白作品中,色彩可能造成的干擾,可以把這些略掉,可以更純粹看到人物或是環境的表現。他可能是給予某種狀態、顏色,若只用黑白,不會受到干擾,可以看到直接作者想要表現的內涵,一般人常講說喜歡看黑白的,比較耐看,基本的原因就是把這些干擾去掉,在美學上,也成為一種純粹、淨化。那彩色的方面,照理說彩色應該比黑白更寫實,世界都該有顏色,彩色的更真實,但我們還是喜歡拍黑白的,所以就很有趣,在認定上、概念上有不同解釋。像是比賽的照片有各種不同解釋。藝術方面沒有絕對,在比賽中往往選出的,大部份的比賽中,每個人都有心中的冠軍,每個人的看法有很大的差異,但如果作品誰都能欣賞,雖非最喜歡, 但加總後平均起來可能就是最高 的。在創作上我並我沒有絕對的偏好(拍攝黑白或是彩色),在欣賞時還是以黑白為主 。(笑)

1 Ansel Adams (1902-1984),美國攝影師,以黑白攝影創作見長,優勝美地國家公園拍攝系列為其著名代表作。http://en.wikipedia.org/wiki/Ansel_Adams
2
Henri Cartier-Bresson (1908-2004),法國攝影師,其著作《決定性的瞬間》成為紀實攝影聖經。http://zh.wikipedia.org/wiki/亨利·卡蒂?-布雷松
3 莊明景(1942-),1971年前往美國拍攝商業攝影,後放棄安定生活,從事風景攝影,遍及世界各地,尤其於中國大陸、台灣。http://www.acdp.com.tw/Web/200709/zhuang.htm
4 Ernst Haas(1921-1986),攝影記者,彩色攝影先驅。http://en.wikipedia.org/wiki/Ernst_Haas
5 Irving Penn(1917-2009),美國攝影師,知名於時尚攝影、人物肖像、靜物作品。 http://en.wikipedia.org/wiki/Irving_Penn
6 Robert Capa(1913-1954) ,20世紀知名戰地攝影者之一。http://zh.wikipedia.org/wiki/安德?·弗里德曼


 

 

-------------------------------------------------------------------------
作者簡歷及自述作品精選專文活動花絮觀點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