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箏和旗幟」身份識別和感知-張宗帆+CHRIS KIENKE雙個展
展期:104年12月7日(一) ~ 104年12月26日(六)
開幕茶會:104年12月8日(二)10:30
展覽開放時間:10:00-17:00(週日休館,週三延長至19:00)


地 點:中央大學藝文中心展覽室
-------------------------------------------------------------------------
作者簡歷及自述作品精選專文活動花絮觀點回選單

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李惠芳

「風箏和旗幟」是藝術家張宗帆和克里斯Kienke的第一個聯展 。本次展覽匯集了兩位藝術家的繪畫、混合媒材、錄像及牆面裝置作品。
兩位藝術家將在「風箏和旗幟」展覽中的牆面裝置作品裡,呈現重組的台灣和美國國旗顏色,並以其顏色之符號來表示國內外日常生活中所消費的產品。我們所知愛國色調中的「紅、藍、白」到底是什麼概念?我們如何將自我身份附加在一個特定的民族或國家?本次展覽旨在透過每個藝術家的個人歷史、身份和感知來提倡關於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的對話。
張宗帆的作品傳達藝術家對“美”的詮釋,並標識出色彩的視覺隱喻及其在社會中所反映的問題。她的“風箏”系列作品,“風箏”指的是在抽象山水環境中作為闖入者的螢光色域。入侵者利用螢光色和人造色彩來質問其本身是如何影響我們的視覺,以及這個影響亦可為在社會中的矛盾符徵。她的牆面書寫裝置作品使用常見的黑色圓珠筆和台灣、美國的愛國色調,交叉檢視她生活在這兩個國家的親身經歷。
「繪製噪聲」是一件藝術家近期的多媒體作品,此錄像涵蓋音響工程、影視製作、表演藝術和十二件紙上作品。錄像作品呈現出聲音、音樂、舉手投足的細微差別和每天都會遇到的書寫塗鴉,並表達她對普通書寫、繪圖工具以及繪製圓的行為,進行冥想過程後所產生的聲音的可能性。透過移動筆產生的聲音來提示時間及空間,操作觀眾與表演者心靈的連結。與此同時,「繪製噪聲」利用表演中當下書寫的環境記錄重構那些熟悉的聲音,並以收集到的聲響來暗示一首音樂曲目。
藝術家Kienke持續進行的作品「出口六」中,他操縱並截取電子信號被中斷的電視屏幕圖像。當DVD卡住或網絡斷線時,在屏幕上的形象凍結而變得像素化。「出口六」透過這個小故障的觀察並使用“後模擬”的方法來繪製,而藝術家抽象的每個中斷圖像,皆反映現實和虛擬的觀看體驗。其“電視圖”的圖像融合數位技術和繪畫技巧,作為作品的主題和過程,進一步挑戰傳統的繪畫觀念。此外,他的數位圖像檢視將作品定位在當代社會及其與科技關係的對話中。Kienke對於電影和電視的視覺語言,是如何影響個人信仰和認同感的創造感到濃厚的興趣。
「國旗炸彈」作品透過大規模的裝置和拼貼來延伸特定「出口六」作品中的抽象圖像。 Kienke發展一個新的作品來直觀地描述他平日所見的社會化媒體、電視新聞節目和電影常播出渾渾噩噩的愛國主義與不容置疑的民族主義。 Kienke在「國旗炸彈」作品中結合美國人的愛國主義及好萊塢動作片的閃亮外表-國旗、煙火、星星和條紋,紅色、白色和藍色,爆炸、古董車和手槍,再以一個非常圖像化的表達方式呈現。這個超自然的「國旗炸彈」作品既是對偉大民族的慶祝,也是對不容置疑的民族主義觀念下的愛國主義進行批判。這種愛國主義影響一切從輸油管議題到當今ISIS的辯論。在這個新的作品中,Kienke試圖讓人們去思考不懷疑國家的作為和動機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環境和經濟損失。

「風箏與旗幟」訪談全文

2015/11/6

一、「風箏與旗幟」是兩位老師的第一個聯展,請問你們是如何相遇的?(改全形標點)請談談你們在美國或台灣的具體生活經歷、成長背景是如何觸動這一系列創作的靈感?(宜芬)飄逸在空中的風箏、旗幟這兩者材料、型態雖相似,但兩者的(建議刪除)實際用途以及予人的聯想卻大相逕庭。翱翔在天、繫於一線的風箏時常象徵著人們對自由的崇尚、嚮往;與此相對,旗幟則被賦予各種不同的意義、價值,豎立且緊繫於我們日常生活周遭,如競選旗、國旗、加油旗等。請問兩位對於風箏、國旗的看法是什麼?

我在美國出生成長。孩童時期,我的家庭並不富裕,而當時我的小小世界也尚未意識到其他國家或現實面的存在。然而隨著年齡增長,藉由新聞網絡和家人間談論時事漸使我具備世界政治的視野。當我成熟到足以構思未來時,我發現自己唯一真正擅長就是繪畫,這促使我進入藝術學院,學習成為一名藝術家所代表的意義。我第一次出國遠遊是在就讀研究所期間並花了一年的時間居住在英國的蘇格蘭,同時廣遊英國及歐洲。當我重回美國後,才驚覺自己對於整個世界的認知如此淺薄,而自新聞所汲取的資訊實際上又多麼狹隘,我根本就未曾被真正告知世界上發生了哪些事。自那之後,我的視野再也不同了,而研究所畢業後,我決定再次旅居國外,這次則選在阿拉伯聯合公國。這些在國外生活的經驗便形成作品旗幟的創作基礎,我試圖尋找直觀的方式來描述觀看社群媒體、電視新聞節目和電影等日常傳媒直播經驗裡所探討的渾渾噩噩的愛國主義和不容置喙的民族主義。作品「國旗炸彈」取材於美國人愛國主義和好萊塢度動作片的炫閃表徵:國旗、煙火、星星、條紋、紅色、白色、藍色、爆炸、古董以及手槍,並以一種非常圖像化的方式呈現。這些超自然的「國旗炸彈」既是對偉大民族的慶賀也是對不容置疑的民族主義概念下的愛國主義的批判。此種愛國主義阻礙了當前的一切論辯,從輸油管議題到ISIS皆是如此。透過這一系列作品,我試圖以創作引導人們思考不去質疑我們國家作為和動機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環境及經濟上的損失。

「國旗炸彈」作品選擇採用美國人的愛國主義和好萊塢動作片的閃亮外表:國旗、煙花爆竹、星星、條紋、紅色、白色、藍色、爆炸、古董和手槍在一個非常圖像化的表達方式呈現。這個超自然的「國旗炸彈」作品是既是對偉大民族的慶祝也是對不容置疑的民族主義觀念下之愛國主義的批判。這種愛國主義阻礙一切,從「輸油管議題」到當今ISIS的辯論。在這個新的作品中,我試圖讓人們去思考不懷疑我們國家的作為和動機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環境和經濟損失。(Chris Kienke)
我的背景是生長在美國。當我小的時候,我的家人並沒有很多的錢,我不知道任何其他國家或我的現實的小世界。隨著我的成長,我在家人談論新聞中和透過看新聞網絡漸漸成為有世界政治關的大人。當我大得足以想想我的未來,我唯一是真正擅長的是畫畫。這促使我去藝術學校,學習成為一名藝術家到底意味著什麼。在讀研究所的時候,我第一次出國旅行,我花了一年時間居住在英國蘇格蘭,並能廣泛周遊英國和歐洲。當我回到美國後,我才意識到我其實對這個世界知道得太少了,以及新聞來源實際上是如何峽窄的。我根本就沒有被告知世界上發生了什麼事。我的看法永遠改變了,直到研究所畢業後,我決定到國外生活,這一次是在阿拉伯聯合公國。這些在國外生活的經驗形成現在我做的旗炸作品的基礎。我正在尋找視覺的方式來直觀地描述透過社交媒體,電視新聞節目和電影的日的日常的直播經驗來探討渾渾噩噩的愛國主義和不容置疑民族主義。「國旗炸彈」作品選擇採用美國人的愛國主義和好萊塢動作片的閃亮外表:國旗、煙花爆竹、星星、條紋、紅色、白色、藍色、爆炸、古董和手槍在一個非常圖像化的表達方式呈現。這個超自然的「國旗炸彈」作品是既是對偉大民族的慶祝也是對不容置疑的民族主義觀念下之愛國主義的批判。這種愛國主義阻礙一切,從「輸油管議題」到當今ISIS的辯論。在這個新的作品中,我試圖讓人們去思考不懷疑我們國家的作為和動機所造成的社會,政治,環境和經濟損失。(Chris Kienke)2015/11/17

二、「風箏」系列為張宗帆老師近年來沿用的主題,可以看到系列作品以菱形四邊形塊面的變形與延伸,而「風箏」的命名方式似乎給予抽象作品「詩意」、「具象」的詮釋角度,已知「風箏」命名最初來自畢業個展,想請問老師持續沿用「風箏」為名的原因?而「風箏」系列隱喻現實生活的衝突,是否有新的關照與解讀?老師以「螢光色」、「人造色」作為現代社會中矛盾符徵,可以再多談一些這些色彩對老師的指涉與隱喻?或期待觀者如何解讀呢?
 
「菱形在空間的視覺上就像天空中的風箏」,早期我收到很多觀者對它的詮釋,也予以認同,因此引用觀者的想像而取名為「風箏系列」。我認為風箏的概念是抽象的、是開放的、也是主觀的。中國傳統的方正是一個保守且舒適的概念,它存在於我的日常思考中也存在我對視覺上所要求的「舒適感」。在這系列作品中,當風箏轉化成抽象圖像中規則或不規則的四邊形,我予其人造的螢光色彩,目的在製造視覺上的突兀及微不舒適感。此不舒適感來自我對造型、色彩在日常生活中的矛盾。例如一般人穿戴的耳環、指甲油、鞋帶等生活中顯而易見的特殊色調,這些人造色是美的、是帶有目的的、是突兀的、也「可能」是不協調的。在觀看這些色彩時,視覺會對它產生簡短的、無預警的視覺暫留。這些看似特別的螢光色,在生活中象徵很多莫名其妙的不舒適感。這些不舒適感存在於對話、工作、旅遊等各式各樣人與人相處的情境。因此它(四邊螢光造型)也隱喻現代生活中的些許矛盾和茫然。就像螢光色不屬於一般自然風景中。不同於畫布
系列作品,「風箏」系列的牆面書寫裝置(wall drawing installation)強調作品的創作過程的冥想(meditation)和創作時間的紀錄。造型上,書寫裝置提供觀者對空間上的四邊形的想象的空間。紅、藍象徵台灣國旗的基本色調,配和純白的牆面,我希望鼓勵觀者思考這三色在數位產品、社群網絡發達的日常生活中是如何被使用及象徵我們的身份識別和色彩感知。(張宗帆)2015/11/17

三、色彩作為張宗帆老師的主要研究命題,早期作品中多以色塊視覺模式產出,在「繪製噪聲」中張老師選擇黑色圓珠筆反覆環繞,線性擴展至面、色塊,也使人聯想至禪繞畫、曼陀羅。將噪音音像化的過程,可以看到老師試圖加入「書寫」手感,也提供觀者藝術產出的時間歷程,但黑色圓珠筆似乎不是過去風箏系列中常用的媒材,而是日常書寫常用的媒介工具,想請問作此改變的契機為何?(惠芳)想請問張宗帆老師的作品「繪製噪聲」的創作過程,似乎是在各個展出場中現場創作,想請問老師這段創作過程中是否也是一種和空間對話的過程?能請老師再多談談有關於創作這件作品的有趣經驗?

這系列是來自我研究所所修的一堂「研究生素描」課程,主要是在探索自我對素描的定義和可能性。我對常見的黑色圓珠筆產生興趣,它和一般學校裡流行的中性筆不太一樣,也沒有所謂的「極細」版。但它是每個人都容易獲得的書寫工具之一,不管階級、性別、富貧。我開始創作一系列黑圓珠筆的書寫,簡單說就是塗鴉、畫圈圈。當時作了一系列抽象的原子筆書寫作品,也結合了壓克力顏料色塊(見個人網站:http://www.chungfanchang.com/Kite-Drawing)。延續紙上的書寫,我將此系列擴展到牆上,作品不受限於紙的大小,也添加了空間上無止盡的可塑性。但相對的,在空間裡,創作成為身體上、精神上、時間上的馬拉松。我經常獨自在不同的空間裡書寫,排除原子筆在牆面上書寫的反地心引力的困難,我也享受整個製造千千萬萬線條的樂趣。在這當中我也學習到「聽」書寫,每一筆一劃都記錄?時間歷程、冥想的過程、身體的運動。書寫的聲音有強有弱、有快有慢、有亂有序。在這樣的背景下,「繪製噪聲」的想法開始萌芽,我接而尋找志同道合的同事們開始所謂的喝啤酒聊天,在各自繁忙的工作中找時間來「製造」聲音。就這樣,我們經過兩年多的討論、執行、實驗、爭執下,「繪製噪聲」在去年尾聲誕生。見錄像結束後的credits。(張宗帆)2015/11/17

四、想請問CHRIS KIENKE老師是如何發想出「flag bomb」的名稱?老師所創作的〈國旗炸彈 flag bomb〉中,組合成手槍或是煙火等具體形象的不規則長條狀拼貼圖像,這些拼貼圖像的來源為何?是否具有特殊的意義?(觀看時可以看到有白色星星嵌於藍條紋底、一些數字和意義不明的文字)。另一件作品〈國旗炸彈 flag bomb collages〉中使用的拼貼線條是波浪狀的線條,與〈國旗炸彈 flag bomb〉呈現的細長線條很不同,能請老師談談這兩者間的創作理念有何不同?

我的“電視影像”的圖像融合科技和繪畫,作為主體和過程來進一步挑戰傳統繪畫觀念。此外,我的數位影像檢視使作品置於對當代社會及其與科技的關係的對話中。這是我創作這個新的系列的第一年,透過這個系列作品,我正在尋找視覺的方式來直觀地描述透過社交媒體,電視新聞節目和電影日常的直播經驗來探討渾渾噩噩的愛國主義和不容置疑民族主義。
「國旗炸彈」一詞描述了在試圖將民主和資本主義帶入國家之前,從來沒有經歷過這些系統的美國自身廣義上的價值。我的同胞往往認為,這樣做是良好的意願和意圖,因此,我們有正確的解決方案。我相信它往往附帶損害,我們作為一個國家必須面對這種傷害,並從錯誤中吸取教訓。「國旗炸彈」的圖像也常被用來作為我們7月4日國慶節日慶典上煙花的象徵。關於這個偉大的國家,很多東西都是值得慶祝的,但是真正的愛國主義應來自於知事(informed)的質疑而不是盲目的接受的形式。煙火起源於中國,使用該符號並在中國的共和國(台灣)舉辦「風箏和旗幟」展覽,作品更為觀眾帶來的多層次的意義。

2015/11/17

 


 

 

-------------------------------------------------------------------------
作者簡歷及自述作品精選專文活動花絮觀點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