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探討高達美在《真理與方法》中對康德《判斷力批判》的初步解讀和批評,特別指出他對所謂「奠基於康德之上的主觀主義及不可知論」的強烈不滿,究竟從何而來?何以致之?這不但是個《判斷力批判》的效應歷史問題,同時也是對高達美所主張文本詮釋有如對話交談的一個案例檢討。
文章從高達美反對主體性哲學及意識哲學的前定思想為起點,說明他無法接受審美主體說與審美意識說的一貫立場。 隨後針對《真理與方法》裡,他承繼人文主義傳統「教化」理念,重新提出而直接挑戰到康德美學的幾個概念,特別是對其審美「趣味」和「共同感」學說之質疑,所進行的檢討和審視。這兩個概念,在兩者的哲學考當中,甚至必須用到不同的中譯表達。其次包括在內的相關議題,還有「判斷力」、「天才」等重要概念。而分析之後,本文再指出高達美自己基於以藝術品之存有為中心的遊戲說與雙重模仿表現說,如何提出一「審美不區分」的說法,為化解康德「自然美」不同於、卻優過於「藝術美」的趨勢,也是他試圖淡化藝術領域中「天才」創作論與「審美意識」鑑賞說的進一步表達。
因受限於篇幅,本文並未深入高達美七十年代後對康德思考評價的若干改變,但第四節嘗試重回康德文本說話,舉發其說與詮釋學理論可以相互發明之處。這是高達美所說「讓文本說話」的必要過程,況且《判斷力批判》並不停留在美學理論的哲學基礎這個部分。本文最後一節,則點出當代對康德《判斷力批判》詮釋值得繼續努力的方向,實即本篇論文後續欲進行的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