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著作年表(1980-2015) 一、中文論文 一) 「思解之格度與軌約原則」,收於《牟宗三先生的哲學與著作》 (台北:台灣學生書局,1980 年),頁 881-896 。 二) 「軌約原則之兩義」,《中國文化月刊》第十四期 (台中:東海大學,1980 年 12 月),頁 45-55 , 同時刊於《鵝湖月刊》第六卷第六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1980年12月),頁30-34。 三) 「理性底觀念之主觀的和客觀的面相」,《鵝湖月刊》第六卷第九期 (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1981 年 3 月),頁 17-22 , 此文又刊於《中國文化月刊》第十九期(台中:東海大學,1980 年 3 月),頁 109-123 。 四) 「萊布尼茲的單子論與心物問題」,《鵝湖月刊》第七卷第六期 (台北:鵝湖月出版社,1981 年 12 月),頁 32-38 。 五) 「顧特曼之詭論」,《中國文化月刊》第二十五期(台中:東海 大學,1981 年 11 月),頁 135-156,此文又刊於《鵝湖月刊》 第七卷第八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1982 年 2 月),頁43-52 。 六) 「康德論意志」,《鵝湖月刊》第八卷第五期(台北:鵝湖月刊 出版社,1982 年 11 月),頁 11-16 。 七) 「"科學革命之結構"與科學哲學的發展」,《中國文化月刊》 第三十三期(台中:東海大學,1982 年 7 月),頁 93-109 。 八) 「論純粹理性的實踐性格」,《鵝湖月刊》第八卷第十期(台北 :鵝湖月刊出版社,1983 年 4 月),頁 39-43 。 九) 「論儒家之法治觀」,《中國文化月刊》第四十二期(台中:東 海大學,1983 年 4 月),頁 104-114 。 十) 「人性與行為之道德責任--康德與孟子之比較」,《中國文化 月刊》第六十三期(台中:東海大學,1985 年 1 月),頁 61-76 。 十一)「論 "腦死即死亡" 二、三事」,《鵝湖月刊》第十卷第八期( 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1985 年 2 月),頁 29-31 。 十二)「孟子 "性命對揚" 章釋義」《中國文化月刊》第六十四期(台 中:東海大學,1985 年 2 月),頁 31-43 。 十三)「荀子論性與論人之為人」,《東海學報》第二十六卷(台中: 東海大學,1985 年 6 月),頁 209-224 。 十四)「儒家與公民教育」,《法言》季刊第三期(香港:法住學會, 1986 年 8 月),頁 3-5 。 十五)「道家的教育哲學」,《教育學報》第十五卷第一期(香港:香 港中文大學教育 學院,1987 年 6 月),頁 62-64 。 十六)「 "資訊後同意原則" 在學校教育研究中的涵義」,《教育研究 學報》第二卷(香港:香港教育研究學會,1987 年),頁 101-103 。 十七)「科學哲學與科學教育」,收於杜祖貽、劉述先合編之《教育、 哲學與文化》(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8 年),頁 241-263 。 十八)「孔恩的科學觀與科學教育的發展」,收於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 院主編之《亞洲華人社會之教育展望》(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教 育學院,1988 年),頁 95-103 。 十九)「朱子道德學形態之重檢」,《鵝湖學誌》第二期(台北:文津 出版社,1988 年 12 月),頁 47-62 。 二十)「自由之真諦 (上)」,《法言》第五期(香港:法言出版社, 1989 年,10 月)頁 28-32 。 廿一)「自由之真諦 (下)」,《法言》第六期(香港:法言出版社, 1989 年,11 月)頁 39-41 。 廿二)「關於香港學制的一些原則性反省」,《教育學報》第十七卷第 二期(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1989 年 12 月),頁 186-192 。 廿三)「民主的基本意義與誤解」,《法言》第七期(香港:法言出版 社,1989 年,12 月),頁 60-63 。 廿四)「民主的文化特色與實現條件」,《法言》第二卷第一期(香港 :法言出版社,1990 年,2 月),頁 66-68 。 廿五)「當代新儒學之哲學開拓:牟先生之哲學貢獻與啟發」,《鵝湖 月刊》第十五卷第八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1990 年 2 月 ),頁 31-33 。 廿六)「孟子哲學中「性」一詞的意義分析」,《鵝湖學誌》第四期(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0年 6 月),頁 31-42 。 廿七)「論顧德曼對顧德曼詭論的解答」,香港中文大學新亞書院哲學 系主編之《科學哲學與分析哲學》論文集(香港:中文大學出版 社,1990年 4 月),頁164-175 。 廿八)「中國民運:從認受性的一個分析」,《鵝湖月刊》第十六卷, 第一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1990 年 7 月),頁 1-9 。 廿九)「孟子政治哲學之定位:民本與民主之論」,《鵝湖月刊》第十 六卷,第五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1990 年 11 月),頁 10-17 。 三十)「康德「符徵論」之倫理學意義」,《鵝湖學誌》第四期(台北 :文津出版社, 1990年 12 月),頁 125-138 。 三十一)「論現代性與後現代主義:當代新儒學的反省」,《鵝湖月刊 》第十六卷,第五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1990 年 12 月 ),頁 3-10。 三十二)「福報與圓善」,《當代新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第二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1 年),21-38 頁。 三十三)「論維根斯坦之「一般之命題形式」」,《東海哲學研究集刊 》第一輯(台中:東海大學,1991 年 10 月),頁 195-206。 三十四)「唐君毅先生論中國文化與民主政治」,《唐君毅思想國際會 議論文集》第四卷(香港:法住出版社,1991 年 11 月),頁 116-124 。 三十五)「從現代到後現社會之中國管理哲學初探」,《管理與哲學研 討會論文集》(台灣: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1992 年), 頁 45-59。 三十六)「先秦儒家之人權觀念:為徐復觀先生之重構進一解」,《「 徐復觀學術思想國際研討會」論文集》(台中:東海大學,1992年),頁 425-436。 三十七 )「論李澤厚「批判哲學之批判」,《台海兩岸文化思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台灣: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1992 年),頁 57-74。 三十八)「後現社會之管理模式:論杜若格之管理哲學」,《管理與哲學研討會論文集》(二) (台灣: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1993 年),頁 149-157。 三十九)「儒家的道德教育理論之現代詮釋與意義」,《教育學報》第二十一卷第二期及第二十二卷第一期 (香港: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1994年 10 月),頁 75-86。 四十)「論當代新儒學之新外王:從現代到後現代化」,《中西哲學的會面與對話》, 《當代新儒學國際研討會》論文集第二卷(台北:文津出版社,1994 年),111-26 頁。 四十一)「牟宗三先生的哲學取向與終極關懷」,《鵝湖月刊》第 239 期(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1995年 5月),頁 32-36。 四十二)「當代新儒學與後現代理論」,收入劉述先主編《當代儒學論集: 傳統與創新》 (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1995 年 5月),頁 51-75。 四十三)「牟宗三先生第一期的康德學:中國量論之建構」,李明輝主編《牟宗三先生與中國哲學之重建》 (台北:文津出版社,1996年),頁 361-376。 四十四)「儒家對人格價值之定位:論個體的人之為人的價值」,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主編《應用哲學與文化治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中壢:國主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1997年),頁181-190。 四十五)「論複製人的倫理問題」《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二期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應用倫理研究室,1997年 4 月),頁 45-46。 四十六)「安樂死之語意分析」,《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四期(中壢: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應用倫理研究室,1997年 10月),頁 1-6。 四十七)「個體價值之定位──當代新儒學論人之為人的論題」,收入 李明輝主編《儒家思想的的現代論釋》(台北:中央研究院文哲研究所,1997年10月),頁133-149。 四十八)「論自殺:儒家與康德對談」《第一屆比較哲學研討會論文集(嘉義:南華管理學院,1998年),頁101-108。 四十九)「複製人之倫理困惑:一個應用倫理學之分析」,李瑞全編《倫理與生死:亞洲應用倫理學論集》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1998年),頁 105-122。 五十)「從儒家的視域看『人類基因圖組研究計畫』」《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六期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應用倫理研究室,1998年 4月),頁31-34。 五十一)與王燦槐合著「代理孕母:男女兩性態度異同初探」《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七期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應用倫理研究室,1998年 7 月),頁41-51。 五十二)「儒家之臨終安寧療護之取向」,《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八期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應用倫理研究室,1998年 10 月),頁58-60。 五十三)「儒家的生命倫理學結構」《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七期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應用倫理研究室,1999年 1月),頁1-6。 五十四)「胚胎之道德地位」《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十二期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應用倫理研究室,1999年11月),頁2-5。 五十五)「儒家論安樂死」《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十二期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應用倫理研究室,1999年11月),頁17-22。 五十六)「人類基因、優生學與基因福利觀」,《瞭望公元2000年焦點研究:人文價值組》 (台北:國家展望文教基金會,2000年),頁165-117。 五十七)「後人類基因體研究之倫理課題」,《與全球同步跨世紀系列研討會實錄(參):基因科技與人類未來研討會》 (台北:救國團社會研究院,2000年),頁119-127。 五十八)「儒家論動物權」《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十三期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應用倫理研究室,2000年1月),頁19-21。 五十九)「電子商務與網路企業之倫理面向」《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十五期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應用倫理研究室,1999年7月),頁32-34。 六十)「後基因圖組之倫理課題:基因與胚胎榦細胞實驗之倫理爭議」,《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十六期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應用倫理研究室,2000年10月),頁1-6。 六十一)「儒家環境倫理學之基本觀念:對伽理葛特之構想的一個批判回應」,《鵝湖學誌》第二十五期 (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2000年12月,頁189-205。 六十二)「胚胎基因實驗之倫理爭議」,《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十七期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應用倫理研究室,2001年1月),頁1-8。 六十三)「醫療倫理委員會與倫理諮詢專員之功能引論」,《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23期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應用倫理學研究室,2002年7月),頁1-4。 六十四)「生命倫理學五十年(上)」,《鵝湖月刊》第330期 (台北:鵝湖雜誌社,2002年12月),頁29-35。 六十五)「生命倫理學五十年(下)」,《鵝湖月刊》第331期 (台北:鵝湖雜誌社,2003年1月),頁15-24。 六十六)「倫理諮詢理論與模式」,《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25期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應用倫理學研究室,2003年1月),頁24-30。 六十七)「基因倫理學之核心課題:發現人類染色體雙螺旋結構五十週年紀念」,《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26期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應用倫理學研究室,2003年4月),頁1-4。 六十八)「數位落差與教育:多層次的分析」,《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27期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應用倫理學研究室,2003年7月),頁8-14。 六十九)「基因疾病、基因治療與醫療保健」,李瑞全、蔡篤堅主編《基因治療與倫理、法律、社會意涵論文選集》 (台北:唐山出版社,2003年6月)頁29-56。 七十)李瑞全、蔡篤堅等合著《醫療倫理諮詢: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出版社,出版中)。 七十一)「生命倫理學:儒家」,刊於杜治政、許志偉合編《醫學倫理學辭典》(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2003年),頁86-90。 七十二)「生命倫理學之課程設計與教學」,《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29期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應用倫理學研究室,2004年2月),頁13-17。 七十三)「從儒家倫理論母親胎兒關係」,《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29期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應用倫理學研究室,2004年8月),頁48-55。 七十四) 「言非吹也:論莊子之非分解的進路」《鵝湖月刊》第354期 (台 北:鵝湖月刊,2004年12月),頁12-17。 七十五) 「中國歷史文化的發展與形態:牟宗三先生歷史文化哲學」《鵝湖月刊》第358期 (台 北:鵝湖月刊,2005年4月),頁10-19。 七十六)「從儒家之終極關懷論生命倫理學之方向」,《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37期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應用倫理學研究室,2006年2月),頁57-63。 七十七)「生殖性複製與醫療性複製之倫理區分」,《醫學與哲學》第27卷,第二期(大連:大連醫科大學,2006年2月)。 七十八)「當代新儒學道德規範根源之建立:從孔孟到牟宗三」,《鵝湖月刊》第379期 (台北:鵝湖月刊,2007年1月),頁21-31。此文又刊於《人文論叢》2006年卷(武漢:武漢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貢192-202。 七十九)「中國哲學現代之後的方向與發展:牟宗三先生兩層存有論的意涵」《當代儒學研究》第一期 (中壢:儒學研究中心,2007年1月),頁1-22。 八十) 「道家哲學型態之釐定:境界型態及所涵之哲學意義」《鵝湖月刊》第382期(台北:鵝湖月刊,2007年4月),頁17-23。 八十一) 「生物資料庫之諮詢同意倫理分析」,《台灣生醫倫理與社會福利學刊》創刊號No.1 (台北:財團法人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2007年9月),頁24-38。 八十二) 「台灣醫療健保制度之公平性:一個初步的分析」,《醫學與哲學》第28卷第12期 (大連:大連醫科大學,2007年12月),頁28-31。 八十三) 「唐君毅先生之生命哲學:心靈與境界一體論」,《鵝湖學誌》第四十期 (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2008年6月,頁34-50。 八十四) 「朱子之道德規範根源問題」《當代儒學研究》第四期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2008年7月,頁23-38。 八十五) 「當代新儒學之環境倫理學:唐君毅先生論天德流行境之哲學意義」劉國英、張燦輝(編)《求索之迹》 (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9年),頁43-54。 八十六) 「龍溪四無句與儒家之圓教義之證成—兼論牟宗三先生對龍溪評價之發展」《當代儒學研究》第四期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2009年7月,頁131-147。 八十七) 「邁向世界哲學:儒學現代化之後」,李瑞全、楊祖漢(合編)《中國文化與世界:中國文化宣言五十週年紀念論文集》 (台灣: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2009年9月),頁555-581。 八十八) 「儒家生命倫理之方向與實踐:同情共感與理性分析并進之路」,《中國醫學倫理學》第22卷第6期 (西安:西安交通大學,2009年12月),頁7-10。 八十九) 「胡五峰哲學之圓教規模」,《當代儒學研究》第八期(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2010年6月,頁79-100。 九十) 「論程明道與胡五峰之致知說」,《東海大學哲學系三十周年系慶特刊》(台中:東海大學,2010年),頁293-309。 九十一) 「唐牟二先生之陽明學—兼論朱陸異同」,《新亞學報》第二十八卷(香港:新亞研究所,2010年3月,頁13-23。 九十二) 「王陽明心外無物之旨--當代新儒學與江華學派之詮釋」(與周琬琳合著)《鵝湖月刊》第418期 (台北:鵝湖月刊,2010年10月),頁3-17。 九十三) 「評各家對《孟子‧告子上》第四章之釋義—兼論儒家經典詮釋之意義」,林維杰、邱黃海(合編)《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中國觀點》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0年),13-31。 九十四) 「都市生活之生態存有論基礎」 ,《兩岸三地人文社會科學論壇》(國立中央大學出版社,2012年)。 九十五) 「荀子哲學之價值艰源問題:兼論孟荀之孔門承傳之取向」《中央大學人文學報》第五十期(中壢:國立中央大學,2012年4月),頁23-48。 九十六) 「《知言》之版本源流和章節考訂:並論張南軒「《知言》序」與朱子「中和舊說」期間對五峰學之理解」《鵝湖學誌》第四十八期 (台北:鵝湖月刊出版社,2012年6月,頁39-86。 九十七) 「天台圓教之哲學意義」《玄奘佛學研究》第十八期 (新竹:玄奘大學,2012年9月),頁129-148。 九十八) 「論朱子「知言疑義」與胡五峰《知言》之義理特色」,《深圳大學學報》2013年第1期(深圳:深圳大學,2013年),頁24-44。 九十九) 「醫藥之良好狀態(wellbeing)之分析:生活品質、生活質量與生命質素」《應用倫理評論》第52期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2013年4月)),頁141-152。 一百) 「卓越醫學之醫藥專業質素:中國傳統醫患關係之現代功能」,《醫學與哲學》第34卷第4A期(大連:大連醫科大學,2013年4月),頁27-31。 一百零一) 「普世倫理與宗教對話:以儒佛二家為例」《玄奘佛學研究》第十九期 (新竹:玄奘大學,2013年9月),頁6-34。 一百零二) 「儒家論人與萬物暨動物之關係和責任」《應用倫理評論》第53期(中壢:國立中央大學,2013年10月)),頁1-13。 一百零三) 「孟子仁政王道新詮:儒家外王學之批判」,景海峰主編《儒家思想與當中國文化建設》(深圳,深圳大學,2013年),頁133-154。 一百零四) 「論中國文化與後現代化:為勞思光先生之文化哲學進一解」《中國文化研究通訊》第23卷,第四期(2013年12月)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頁3-22。 一百零五) 「勞思光與中國哲學」《中國文化研究通訊》第23卷,第四期(2013年12月)(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頁51-60。 一百零六) 「儒家之家庭倫理與生命倫理爭議:回應恩格爾哈特教授幾點意見」《中外醫學哲學》第XI卷,第2期 (2013年) (New York: Global Scholarly Publications, 2013),頁135-139。 一百零七) 「世界倫理與宗教對話如何可能」,鄭宗義、林月惠(合編)《全球與本土之間的哲學探索:劉述先先生八秩壽慶論文集》 (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14年),頁3-22。 一百零八) 「當代新儒家對禮治民主之批判」,《當代儒學研究》第十六期(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2014年6月),頁1-36。 一百零九) 「儒家道德規範之情理一源論:孟子不忍人之心之解讀」,《國學學刊》2014年第三期(北京:中國人民大學,2014年9月),頁8-18。 一百一十) 「儒家應用倫理之開拓:當代新儒家論科技應用與現代社會之道德問題」景海峰主編《儒學的當代發展與未來前瞻》 (北京:人民出版社,2014年,12月),頁86-114。 一百一一) 「唐君毅先生之心境感應理論與圓教模式」,鄭宗義編《中國哲學研究之新方向》(香港:新亞學術集刊第20期,2014年),頁199-222。 一百一二) 「唐君毅先生與中國哲學現代化之發展:心靈九境之哲學意涵」,《天府新論》第六期(四川:成都,2015年1月),頁20-32。 一百一三) 「當代新儒家之課題與發展:論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三先生之學思方向」,鮑紹霖、黃兆強、區志堅合編《北學南移》 (台北:威秀資訊科技,2015年),頁20-32。 一百一四) 「當代新儒學之生命詮釋學:牟宗三先生之存在呼應之經典詮釋」,《深圳大學學報》2015年第2期(深圳:深圳大學,2015年),頁60-72。 一百一五) 「牟宗三----重鑄儒家圓教之宗師」 ,楊祖漢主編,《中大百年:人文篇》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出版社/台北:遠流出版公司,2015年),頁189-217。 一百一六) 「當代新儒家哲學之普遍意義――圓教與普遍哲學之理念」,李瑞全、楊祖漢合編《二十一世紀當代儒學論文集I:儒學之國際展望》 (中壢:中央大學儒學中心,2015年),頁127-144。 二、英文論文 1. Goodman's Paradox, Ph.D. Dissertation, Southern Illinois University at Carbondale, USA, 1981. 2. 'The Relation between Hegel's Phenomenology and Logic', 《東海學報》第二十三卷(台中:東海大學,1982 年6月), 頁11-18 。 3. 'Conscience, Morality and Creativity', in A-T Tymieniecka (ed.) Analecta Husserliana Vol.XVII: Phenomenology of Life in a Dialogue between Chinese and Occidental Philosophy (Holland: D. Reidel Pub. Co., 1984), pp.179-185. 4. 'The Confucian Conception of Reason and Faith', Dialogue and Alliance, vol.1, no.1 (1987, January), pp.58-65. 5. 'An Analysis of the Aims of Prevocational Education in Hong Kong', Education Journal (Hong Kong: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1991), vol.19, no.2 (1991, December), pp. 145-153. 6. 'A Confucian Critique of Kant's Theory of Moral Cultivation',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與國際東西哲學比較研 討會編之《東西哲學比較論文集》(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 1992年),頁 881-902。 7.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ism and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ChingFeng 38/3 September, 1995, (Hong Kong: Christian Study Centre on Chinese Religion & Culture, 1995), pp. 161-178. 8.‘The Moral Boundar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 Postmodern Vision of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ism’, in F.Neil Brady (ed) 《Ethical Universals in International Business》(Berlin:Springer-Verlag, 1996), pp. 211-222. 9.‘How Ethical Should a Business Enterprise be in a Postmodern World’, 《第三屆管理與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1997年),頁33-48。 10.‘ The Possibility of a Substantial Secular Bioethics: Towards a Confucian Bioethics’,《生命倫理學國際會議論文集》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1998年) 11.‘ A Confucian Conception of Virtual Corporation‘, 《Philosophy and Management: Eth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in Lee Shui Chuen (ed.) (Chungli: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1999), pp189-206. 12.’A Confucian Perspective on Human Genetics’, in Ole Doring (ed.) 《Chinese Scientists and Responsibility: Ethical Issues of Human Genetics in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Contexts》 (Hamburg: Institut fur Asienkunde, 1999), pp. 187-198. 13.’ Confucian Perspective on Some Issues of Bioethics’, 《The Second Asian Bioethics》, in Nobuhiko Takase (ed.) (Tokyo: University Research Center, Nihon University, 2000), pp.113-120. 14.’ A Confucian Perspective on ELSI: Genetic determinism, eugenics and gene therapy’, in Darryl R.J.Macer (ed.) 《Ethical Challenges as we approach the end of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Christchurch, New Zealand: Eubios, 2000), pp.64-68. 15.’A Confucian Concept of ‘Personhood’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Medical Ethics', in Ole Doering and Renbiao Chen (eds.)《Advance in Chinese Medical Ethics (Hamburg: Institut fur Asienkunde, 2002), pp. 167-177. 16. ‘The Reappraisal of the Foundation of Bioethics: A Confucian Perspective’, in Julia Tao Lai Po-Wah (ed.) 《Cross-Cultural Perspectives on the (Im)Possibility of Global Bioethics》 (Dordrecht: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2), pp.179-193. 17. ‘Biotechnology and Responsibility to Future Generations: A Confucian Perspective’, in Margaret Sleeboom (ed.), 《Asian Genomics: Cultural Values and Bioethical Practice》(Routledge & Kegan Paul, 2004). 18 ‘On Relational Autonomy: From Feminist Critique to a Confucian Model for Clinical Practice’, in Shui Chuen Lee (ed). The Family, Medical Decision-Making, and Biotechnology: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Asian Moral Perspectives (Dordrecht: Springer,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7), pp.83-93. 19 ‘A Confucian Evaluation of Embryonic Stem Cell Research and the Moral Status of Human Embryos’, in Shui Chuen Lee (ed). The Family, Medical Decision-Making, and Biotechnology: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Asian Moral Perspectives (Dordrecht: Springer,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7), pp.149-157. 20. “Justice and Equality in Health Care: A Confucian Critique”, Applied Ethics: Life,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Sapporo, Japan: Hokkaido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 21.’What Kind of Trust do we need for Biobanking and Beyond?’, in Kohji Ishihara and Shunzo Majima (ed) Applied Ethics: Perspectives from Asia and Beyond (Sapporo, Japan: Hokkaido University Press, 2008), pp. 43-48. 22.”An Idea of Green Thinking: From Confucian Legacy to Global Warming” in Applied Ethics: Life, Environment and Society (Sapporo, Japan: Hokkaido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 83-92. 23. “Xenotransplantation: A Cultural Perspective from Confucianism” in Brigitte E.S. Jansen & Jurgen W. Simon (ed.) Xenotransplantation: Ethical, Legal, Economic, Social, Cultural and Scientific Background, Volume 5 (Munchen: Martin Meidenbauer Verlagsbuchhandlung, 2010), pp.127-137. 24. ”The Possibility of a Global Environmental Ethics: A Confucian Proposal”, in Jack Lee (ed.) Sustainability and Quality of Life (Palo Alto, Cal.: Ria University Press, 2010), pp.103-118. 25.“Book Review: Confuican Ethics: Ti and Yong”,in Dao, Volume 10, Issue 2 (2011), pp.263-268 .(A&HCI) 26. “Is Death Necessarily Harmful? Some Reflections From A Daoist Perspective”, in Charles Tandy and Jack Lee (ed.) Death and Anti-Death, Volume 10 (Palo Alto, Cal.: Ria University Press, 2012), pp.115-130 (A Book Dedicated to Shui-Chuen Lee) 27. “On Nussbaum’s Theory of Justice and Animal Capabilities: A Confucian Evaluation and Response”, 《玄奘佛學研究》第十九期 (新竹:玄奘大學,2015年9月),頁239-256。 28. “On the Practice of Family Consent in Medical Decision-Making in Taiwan: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New Revision of the Law of Hospice Palliative Treatment and Related Issues”, in Ruiping Fan (ed.), Family-Oriented Informed Consent: East Asian and American Perspective (Dordrecht: Springer,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15), pp.125-136. 29. “Intimacy and Family Consent”, Journal of Medicine and Philosophy (2015), 40(4): 418-436.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5. (A&HCI,Q1 Journal) 三、書籍 一)《當代新儒學之哲學開拓》,文津出版社,台北,1993 年。 二)《休謨》,三民書局,台北,1993 年。 三)《儒家生命倫理學》,鵝湖出版社,台北,1999年。 四)《應用倫理與現代社會》(與朱建民、葉保強合著),台北,空中大學,2006年。 五) 李瑞全、蔡篤堅等合著,《醫療倫理諮詢—理論與實務》,五南圖書出版公司,台北,2008年。 六) 《儒家道德規範根源論》,鵝湖出版社,台北,2013年。 四、翻譯 一)《休謨》,A.J.Ayer 原著,李瑞全譯,聯經出版社,台北,1983 年。 二)《西洋哲學史第五卷:經驗主義》,第二部,F.Copleston 原著, 李瑞全譯,黎明出版社,台北,1990。 五、編輯專書 一)《倫理與生死:亞洲應用倫理學論集》(中壢:國立中央大學,1998 年) 二)《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一期(1997年1月)至第二十一期(2002 年 1月) 三)Philosophy and Management: Ethical and Empirical Studies, Chungli: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1999. 四)《鵝湖學誌》第二十五期(台北:鵝湖出版社,2000年12月) 五) The Family, Medical Decision-Making, and Biotechnology: Critical Reflections on Asian Moral Perspectives..Dordrecht: Springer, Kluwer Academic Publishers, 2007 六) 《中國文化與世界》(與楊祖漢合編),中壢,中央大學儒學中心,2009年 六、學術會議論文 1986年 3月13-15日 香港中文大學二十週年紀念研討會:亞洲地區華人社會之教育展望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香港 論文:「孔恩之科學哲學與科學教育的發展」 3 月21 日 開放社會及其敵人 嶺南書院,香港 論文:「柏拉圖教育哲學之重估」 5 月25 日 自由之哲學反省 香港新亞研究所,香港 論文:「自由與教育」 11 月22-23 日 香港教育研究學會第三屆年會 香港教育研究學會,香港 論文:「教學效能:一個哲學分析」 「諮詢後同意原則在學校教育研究中之涵義」 「論香港教師之專業化」 12 月27-30 日 Western Regional Conference Comparative &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Honolulu Discussant 1987年 1 月3-7 日 Third Conference on Thinking Conference On Thinking, Honolulu Paper: 'Ching and Chuan and the Confucian Moral Thinking' 4 月10-12 日 教育理論與科技 華南師範大學與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合辦,廣州 主持一節研討會 論文:「知識進化與兒童生長歷程對學程結構之涵義」 7 月22 日 Colloquium on Moral Education and Character Development(道德教育與人格發展) School of Education (CUHK) & Council for Research in Values (Catholic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Hong Kong Paper: 'A Confucian Critique of Kohlberg" 11 月 28-29 日 香港教育研究學會第四屆年會 主持一節專題討論,論題:「知識制度面面觀」 1988年 10 月 13-18 日 國際研討會:文化傳統與當代教育:教學、課程與政 策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與德國文化協會歌德學院會合辦 Paper: ‘The Philosophical Foundation of Kant's Moral Education’ 10 月 24-28 日 分析哲學與科學哲學研討會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 論文:「論顧特曼對顧特曼詭論的解答」 11 月 25-28 日 道德教育研討會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香港 共同籌組者 論文:「儒家的道德教育思想」 12 月 24日 唐君毅思想研討會 新亞研究所,香港 論文:「唐君毅先生論中國文化與科學」 12 月 25-27 日 唐君毅思想國際會議 香港法住學會,香港 論文:「唐君毅先生論中國文化與民主政治」 1989年 6 月 20-25 日 國際中國哲學會雙年會 國際中國哲學會,夏威夷 Paper: 'An Analysis of the Meaning of Hsing in Mencius' Philosophy' 8 月 16-18 日 國際東西哲學比較研討會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台北 Paper: 'A Confucian Critique of Kant's Theory of Moral Cultivation' 12 月 30-31日 第八屆鵝湖論文研討會 鵝湖月刊出版社,台北 論文:「當代新儒學之哲學開拓:牟先生之哲學貢獻 與啟發」 1990年 9 月 22 日 鵝湖月刊社第九次月會 論文:「孟子政治哲學之定位:民本與民主之論」 11 月 17-18 日 香港教育研究學會第七屆年會 籌備委員會秘書 論文:「二十一世紀課程的一個新路向」 12 月 30 - 當代新儒學國際研討會 91 年 1 月1 日 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鵝湖月刊出版社,國際中國哲學會當代新儒學組合辦,台北 會議籌備委員會委員 主持一節研討,論文講評者 論文:「福報與圓善」 1991年 6 月20 日 管理與哲學學術會議 國立中央大學哲研所與管理研究所合辦,中壢 論文:「從現代到後現代社會之中國管理哲學初探」 12 月23-28 日 「安身立命」國際研討會 佛教法住學會,香港 論文:「後現代社會與後現代人」 1992年 2 月 19-20 日 海峽兩岸文化交流學術研討會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大陸工作委員會,台北 論文:「評李澤厚之《批判哲學之批判》」 6 月23 日 香港哲學會月會 香港哲學會,浸信會書院 講題:「後現代:一個哲學的分析」 6 月 25-27 日 徐復觀思想國際研討會 東海大學,台中 論文:「論先秦儒家之人權觀念:為徐復觀先生之重 構進一解」 10 月 10-16日 當代教育科學與二十一世紀研討會 北京師範大學,北京 論文:「二十一世紀的哲學、社會與教育:從現代到 後現代社會的發展」 「論孔恩的科學哲學對智育、課程及教育哲 學的涵義」 11月2日-12月1日 Conference On Wisdom Christian Study Centre on Chinese Religion & Culture, Hong Kong Paper: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ism and the 21st Century' 12 月 19-21 日 第二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 鵝湖月刊社,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合辦,台北 籌備委員會委員 論文:「論當代新儒學之新外王:後現代化之開拓」 1993年 6 月 10-12 日 第二屆國際東西哲學比較研討會 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台北 主持一節研討 論文:「道德形上學之證成及其涵義:康德與牟宗三 先生之比較」 8 月 22-28 日 34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of Asian and North African Studies Hong Kong University, Hong Kong 論文:「現代與後現代之爭:當代新儒學的視野」 9 月 16 日 政治與社會哲學研討會 香港哲學會,香港 籌備委員會委員 主持一節評論 11 月 19-22 日 道德與公民教育國際研討會 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香港 籌備委員會召集人 Paper: 'A Postmodern Look at Moral and Civic Education' 1994年 5 月 22 日 當代儒學研討會 中央究研院文哲研究所,台北 論文:「當代新儒學之後現代教育觀」 6 月 12-13 日 管理哲學國際會議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台北 Paper: 'How Ethical Could A Business Enterprise Be' 11 月 27-28 日 香港教育研究學會第十一屆年會 論文:「二十一世紀教育之後現代課題」 12 月 9-10 日 公民社會:問題與前瞻 香港公開進修學院人文社會科學院,香港 論文:「公民社會之重檢:若干觀察與反省」 12 月 28-30 日 第三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 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鵝湖月刊社合辦,香港 籌委會秘書長 論文:「當代新儒學之後現代理論」 1995 年 3月31- 4月1日 Third Annual Studies in Economic Ethics and Philosophy Conference The Center for the Study of Values in Organizations, Marriott School of Management, Brigham Young University, USA Paper: ‘The Moral Boundary of International Business: A Postmodern Vision of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ism’ 8 月 4-8 日 9th International Congress in Chinese Philosophy Boston University, Boston Paper: ‘The Contemporary Neo-Confucian Notion of Postmodernity and Its Implications’ 11 月 10-11 日 香港教育研究學會第十二屆年會,香港籌委會主席 Paper: ‘The Idea of A Virtual School: A Postmodern View of Education’ 1996年 1月1日 「牟宗三先生與中國哲學之重建」學術會議 國立中央大學哲研所,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中國哲學研究中心,鵝湖雜誌社,台北 論文:「牟宗三先生的康德學」 4 月 19-20 日 應用哲學與文化治療學學術研討會 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哲學研究所,中壢 論文:「儒家對人格價值之定位--論個體的人之為人的價值」 11月 16-17日 香港教育研究學會年會 致開幕詞:學校教育之重建 論文:「後現代與後殖民地教育」 12月 23-25日 第四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 鵝湖月刊社,國立中央大學哲研所,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中國哲學研究中心合辦,台北 論文:「超越推述之中國版本:牟宗三先生之第二期康德學」 1997年 6月 6-7日 應用倫理學區域會議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中壢 論文:「複製人之倫理困惑:一個應用倫理學的分析」 6月 21-22日 中西比較哲學會議 南華管理學院哲學研究所,嘉義 論文:「論自殺與自律:康德與儒家對談」 12月27-28日 中國哲學與政治哲學學術會議 鵝湖月刊社,國立中央大學哲研所,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中國哲學研究中心合辦,台北 論文:「儒家對人權的證成」 1998年 3月20-21日 第四屆管理與哲學國際學術研討會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中壢 Paper: ‘A Confucian Conception of Virtual Corporation’ 4月9-11日 The First International Interdisciplinary Symposium on ‘Aspects of Ethics in Medical Sciences in China: Initiating an Ethical Debate 1998’ Institute of Asian Affairs, Hamburg Paper: ‘A Confucian Perspective on Human Genetics’ 6月16-19日 生命倫理學國際會議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中壢,及南華管理學院哲學研究所,嘉義 Paper: ‘The Possibility of a Substantial Secular Bioethics: Towards a Confucian Bioethics’ 9月5-9日 第五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牟宗三先生與當代新儒學 山東大學,孔子基金會,鵝湖月刊社,國立中央大學哲研所,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中國哲學研究中心合辦,山東濟南 論文:「牟宗三先生之邏輯哲學」 1999年 3月 19-20日 哲學與社會批評國際研討會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中壢 論文:「批判理論之批判:哈珀瑪斯之現代化未完成論」 4月30-5月1日 人類基因組計劃之倫理、法律與社會涵意學術研討會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中壢 籌委會會長 論文:「基因決定論、基因醫療與優生學」 5月13-14日 第五屆管理與哲學研討會 國立中央大學企管系與哲研所合辦,中壢 論文:「綠色管理之哲學省思」 5月25-28日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Bioethics “ Individual, Community & Society: Bioethics in the Third Millennium” Centre for Comparative Public Management and Social Policy,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Paper: ‘Reappraisal of the Foundation of Bioethics: A Confucian Perspective’ 8月20-21日 第19 次中國學國際學術大會:The 21st Century and] Chinese Culture 韓國中國學會,漢城 論文:「兩層存有論與生命之轉化:當代新儒學之後現代發展」 9月27-28日 孔子學術國際會議:跨越世紀的回顧與前瞻 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鵝湖月刊社,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台北 論文:「孔子之哲學取向與個體人格之概念」 10月15-17日 Second Hong Kong Medical Genetics Conference Hong Kong Society of Medical Genetics, Hong Kong Paper: ‘Confucian Perspective of Genetics’ 10月19-23日 Medical Ethics in Clinical Medicine, Medical Theory and Research, and Medical Education Asien fur Insitut (Hamburg), Dr.Helmut Storz Foundation, 上海第二醫科大學, 中國國家人類基因組南方研究中心, 上海 Paper: ‘A Confucian Conception of Personhood and Its Implication for Medical Ethics’ 11月19-23日 Fifth International Tsukuba Bioethics Roundtable University of Tsukuba, Tsukuba, Japan Paper: ‘Confucian Perspective on Some Issues Related to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11月24-25日 Second Asian Bioethics Seminar Nihon University, Tokyo, Japan Paper: ‘Confucian Perspective on Issues of Global Bioethics’ 12月28-30日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Ethics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Paper: ‘A Critical Reappraisal of Animal Rights: A Confucian Perspective’ 2000年 5月20-21日 中國哲學與全球倫理學術研討會 東吳大學,台北 論文:「儒家與全球生命倫理學之困境與解決」 6月25-29日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Bioethics: Human Genome and Health Care 國立中央大學哲研所,南華大學哲研所、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Institut fur Asienkunde of Hamburg Paper: ‘Some Implications of the Human Genome Project on Health Care’ 8月4日 環境倫理學會議:環境倫理之天、地、人三相 國立中央大學、生態關懷者協會 Paper: ‘The Fundamental Idea of a Confucian Environmental Ethics: A Critical Response to Callicott’s Project’ 9月19-20日 Ethics in Medical Education in China, affiliated with the 15th Annual Joint Conference of the Chinese-German and the German-Chinese Medical Societies Institut fur Asienkunde (Hamburg), German-Chinese Medical Society (Germany), Chinese-German Medical Society (China) Paper: ‘Models of Moral Education and Medical Ethics Education: A Confucian Perspective’ 9月30日 與全球同步跨世紀系列研討會之三:基因科技與人類未來研討會 救國團、聯合報系 論文:「後人類基因研究之倫理課題」 2001年 5月26-27日 八十九學年度國際研討會:基因科技的倫理、法律與社會議題 國立台灣大學日本綜合研究中心 Paper: ‘Germline Intervention and Responsibilities to Future Generations’ 11月10日 2001年生態哲學與環境倫理研討會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環境教育中心 論文:「儒家的生態智慧-一個全球生態哲學理念」 11月10-13日 第六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鵝湖雜誌社、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 論文:「儒家生命倫理學之取向:不忍人之心與自律原則」 11月23-25日 傳統儒學、現代儒學與中國現代化會議 香港新亞研究所 論文:「當代新儒學的意涵:從現代到後現代」 2002年 3月28-29日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sian Genomics: Cultural Values and Bioethical Practice" The Institute for Asian Studies, Leiden University, Leiden, Nederland. Paper: Biotechnology and Responsibility to Future Generations: A Confucian Perspective 5月7日 莊子齊物論學術研討會 淡江大學中文系 論文:「『言非吹也』:論莊子之非分解的進路」 6月24-29日 第三屆生命倫理學國際會議:榦細胞實驗之倫理、法律與社會意涵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國立台灣大學醫學院 論文:An Analysis of the Moral Status of Human Embryos and Embryonic Stem Cell Experimentation 10月7日 專題演講,香港嶺南大學哲學系,香港 論文:「基因醫療與基因優生之倫理分析」 10月11日 專題演講,香港嶺南大學哲學系,香港 論文:「從儒家觀點論當代生死之概念」 10月18日 九十一年度精神醫療人員繼續教育:「醫院裡的哲學家:醫療倫理的省思」,台北市立療養院第二院區,台北,中華心理衛生協會,台北市立療養院 論文:「精神治療之倫理議題與分析」 11月21-26日 第六屆海峽兩岸暨香港地區醫學教育研討會 陽明大學(台北),中山醫學大學(廣州),台北 論文:「生命倫理學之教學目的與方法:儒家之醫療倫理教育」 11月30- 醫學人文課程設計研討會暨教學觀摩會 12月1日 教育部醫學教育委員會,陽明大學,台北 講題:醫學倫理守則之教學 2003年 6月7日 環境倫理學會議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中壢 論文:「論永續發展及人與天地萬物之關係:儒家之論述」 7月22日 數位落差工作坊-數位落差之回顧與前瞻 國立中央大學,中壢 論文:數位落差與教育:多層次分析 10月25日 應用倫理教學研討會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國科會人文學研究中心,台北 論文:「醫療倫理、生命倫理教學發展與模式」 10月31日 文化與環境國際學術會議 淡江大學文學院,台北 論文:「當代新儒學之環境倫理學:唐君毅哲學之開展」 2004年 1月5-7日 Beijing International Bioethics Conference 中國社會科學院哲學研究所,北京 Paper: ‘On Relational Autonomy: A Confucian Perspective’ 1月8-10日 兩岸四地中青年哲學家論壇 澳門哲學會,澳門 論文:生命、倫理與人之為人的價值:中國生命倫理學之基本結構與價值取向 4月9-11日 道家思想國際學術會議 國立中央大學(中壢),鵝湖雜誌社(中和) 論文:道家哲學型態之釐定:實有型態與境界型態之分判 6月24-26日 第四屆生命倫理學國際會議:生命科技、家庭與社群 國立中央大學(中壢),台大醫學院(台北) Paper: Pharmcogenomics: Some Ethical Issues of the Personalized Medicine. 6月28-29日 Conference on Confucianism: Taking Confucian Ethics Seriously 香港理工大學,香港 論文: The Relevance of Confucian Ethics After the Modern: How Confucian approaches MacIntyre’s Thesis 7月25-26日 「醫患關係-醫療訴訟-醫患維權」學術研討會 大連醫學院,《醫學與哲學》雜誌社,大連 論文:儒家倫理關係自律模式下的醫病關係 8月4日 「生命倫理」研討會 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協和醫院,北京 論文:從儒家之家庭觀論生命科技、家庭與社群之關係 9月24日 「儒學與康德」學術研討會 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中壢 論文:孟子與康德是道德內在論嗎? 9月29-30日 康德哲學會議 國立政治大學哲學系,台北 Paper: Transcendental Idealism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Kant’s Philosophy 11月9-12日 7th World Congress of Bioethics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ioethics University of New South Wales, Sydney Paper: On Relational Autonomy: From Feminist Critique to Confucian Reconstruction 2005年 2月20-27 受邀訪問菲律賓大學講學 宣讀論文:1."From Autonomy to Harm: A Paradygm Shift in Bioethics" 2. "Pharmacogenomics: Some Ethical Issues of the Personalised Medicine", 5月6-8日 牟宗三與當代儒學研討會 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論文:中國哲學現代之後的方向與發展:牟宗三先生兩層存有論的意函 5月14-15日 應用倫理學會議 玄奘大學宗教學系、應用倫理研究中心、關懷生命協會與佛教弘誓學院,玄奘大學 論文:生命、倫理與人之為人的價值:儒家倫理學之基本構與價值取向 5月25日 生命倫理與終極關懷研討會 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論文:從儒家之終極關懷論生命倫理學之方向 6月25-26日 台灣生命倫理學會年會學術會議 長庚醫院高雄分院,高雄 論文:Liberal, Feminist and Confucian Conceptions of Autonomy: Towards a New Model of Bedside Consultation 9月4-9日 受邀訪問山東大學醫學院主持講座 講題:儒家文化與生命倫理學 9月10-12日 第七屆當代新儒學國際會議 湖北武大學、國立中央大學、鵝湖月刊社、東方人文研究基金會,湖北武漢武漢大學 論文:當代新儒學道德規範根源之建立 9月30日 「打造健康台灣-思想的、社會的、醫學人文教育的」 10月1日 台灣社會改造協會,台中,中國醫藥大學 論文:生命倫理學的展望 10月18-19日 The Oriental Forum on Ethics of Research Cloning and Embryo Administration 上海科學委員會、上海社科院、基因體南方中心 論文:生殖性複製與醫療性複製之倫理區分 11月17-18日Taiwan-Japan Bilateral Conference on Professional Ethics i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Nagoya Engineering Ethics Forum & Center for the Studies of Higher Education, Nagoya University, Japan Invited Speech: On Professional Ethics Education: Analysis of Cases of Bioethics and Engineering 2006年 1月12-14日 「理解、詮釋與儒家傳統」國際研討會 中研院文哲所,台北 論文:評各家對<孟子.告子上第四章>之釋義:兼論儒家經典詮釋之意義 5月10日 「台灣基因意向之調查與研究學術研討會」 中研院人社中心,台北 論文:生物資料庫諮詢同意倫理分析 5月16-17日 「2006兩岸倫理學術研討會:社會公平正義與倫理」 元智大學,台北 論文:儒家之公義論及其應用倫理學意涵 5月26-27日 「宋明理學學術會議」 儒學研究中心,中央大學, 中壢 論文:論宋明儒之圓教模型 8月1日 2 日健康照護之生命倫理國際研討會 台灣生命倫理學會、中央大學,中壢、台北 論文:Justice and Equality in Health Care: A Confucian Critique 8月6-9日 The 8th World Congress of Bioethics, organized by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ioethics, Beijing Paper: Methodological Familism versus Methodological Individualism: A Confucian Proposal for Global Bioethics 9月28-30 The International EACME Conference ‘New Pathways for European Bioethics’, organized by European Association for Centres of Medical Ethics, Catholic University, Leuven, Belgium Paper: From care ethics to a new pathway of bioethics. A Confucian contribution and its implications 11月17-19日 「東、西方哲學之概念互動」國際學術研討會 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台北 論文:道德規範根源之證成:析論儒家,休謨,康德與西方當代倫理學家之理論 11月20-21日 「2006年『台灣•日本•韓國哲學國際學術會議』 淡江大學,台北 Paper: On Kant’s Formulation of the Autonomy and Kingdom of Ends 11月24-26日 The Joint Symposium on Medical Genetics – “New Paradigms in Medical Genetics”, organized by Hong Kong Society of Medical Genetics Paper: Pharmocogenetics and Bioethics: Some Ethical Reflections on Rare Diseases and Related Issues. 2007年 2月11-15日 Symposiums on "Research and Education in Applied ethics in global and cultural settings", organized by Research Group of Ethics, Faculty of Letters, Hokkaido University, Sapporo, Japan Papers: Justice and Equality in Health Care: Applied Ethics as Education Program 3月19-23日 The Eighth Asian Bioethics Conference: Biotechnology, Culture and Human Values in Asia and Beyond, organized by Asian bioethics Association, Bangkok, Thailand Paper: Justice and Health Care: A Confucian Program 7月21-25日 「衛生保健體制改革比較研討會,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醫學與哲學雜誌社與戈西醫科大學,山西,太源 論文:醫療健保之公平性:儒家與羅爾斯-丹尼爾斯之比較 8月6-8日 「儒學全球論壇(2007)荀子思想當代價值國際學術研討會」,山東大學與山東省臨沂市人民政府,山東,臨沂 論文:荀子哲學之價值規範根源問題 8月13-15日 Biobank in the 21st Century: Cooperation and Perspectives to Launch the Taiwan biobank, organized by Institute of Biomedical Sciences, Academia Sinica, Taipei Paper: What Kind of Trust do we need for Biobanking? 10月8-9日 「宋明理學學術研討會」,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中壢 論文:朱子之道德規範根源問題 10月22-25日 Applied Ethics: Secon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t Sapporo organized by Research Group of Ethics, Faculty of Letters, Hokkaido University, Sapporo, Japan Paper:”What Kind of Trust do we need for Biobanking?” 12月15-20日 北京大學醫學院「醫學人文骨幹教師研修班」講學,北京 講題:1) 醫學倫理學方法簡介 - 倫理分析和決策程序 2)台灣醫學人文課程設置簡介 3)生命倫理學 - 儒家視角 12月19日 北京大學哲學系「北大科技史與科技哲學論壇」第46講,北京 講題:生殖性複製與醫療性複製之倫理區分 2008年 5月2-4日 「中國文化與世界宣言」五十週年紀念國際研討會,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中壢 論文:當代新儒學對全球文化之反省與貢獻:唐君毅先生之生命哲學 6月6-7日 台灣生命倫理學會年會學術會議,台灣生命倫理學會與成功大學醫學院合辦,成功大學,台南 論文:國際人體實驗規範之倫理分析 9月5-8日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Bioethics, organ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ioethics, Rejika, Croatia Paper: “Autonomy as the Source of Normativity in Bioethics: A Cross-cultural Examination of the Notion” 9月5-8日 The 9th World Congress of Bioethics, organ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ioethics, Riieka, Croatia Paper: “Humanity (jen) and Family Relationship: How Confucianism Steering through some issues in bioethics“ 9月19-20日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f Bioethics: Health Care and IRB in Post Genome Era, Organized by National Central University and Taipei Medical University, Chungli andTaipei, Taiwan Paper: “A Confucian Concep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Genomic and Human nature” 10月 25-26日 台灣哲學會2008年度學術會議,台灣哲學會,台北,政治大學 論文:「論康德之外在世界存在之證明」 11月7-8日 第五屆霞谷學國際學術大會,江華島,韓國 論文:王陽明心外無物之旨:當代新儒學與江華學派之詮釋 11月21-23日 Applied Ethics: Thi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at Sapporo organized by Research Group of Ethics, Faculty of Letters, Hokkaido University, Sapporo, Japan Paper:”An Idea of Green Thinking: From Confucian Legacy to Global Warming” 12月5-7日 第二屆全國生命倫理學學術會議,廣州,廣州醫學院 專題演講:「儒家生命倫理之方向與實踐:同情共感與理性 分析並進之路」 2009年 4月17-18日 「宋明理學學術會議」,中壢,國立中央大學 論文:「龍溪四無句與儒家之圓教義之證成—兼論牟宗三先生對龍溪評價之發展」 5月18-21日 「中國哲學研究之新方向——中大哲學系60週年紀念暨唐 君毅百歲冥壽」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 論文:「唐君毅先生之判教理論與圓教模式」 9月10-11日 EACME Annual Conference: Multiculturalism, Religions, and Bioethics, Venice, University of Venice 論文:Medicine as the Art of Humanity: How we could learn from the Chinese Conception of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 9月19-20日 「唐君毅、牟宗三先生百周年誕辰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新亞研究所 論文:「唐牟二先生之陽明學—兼論朱陸異同」 9月25-28日 第八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中壢及台北,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系、哲學研究所,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僑教學院,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鵝湖月刊社 論文:唐、牟二先生論二溪之意旨 10月25-28日 New Approaches to Medical Education: Dialogue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on Medical Humanities 北京,北京大學醫學院, 論文:Bioethics Education in Taiwan 11月1-3日 “構建中國生命倫理學與深化衛生改革”國際學術會議 西安,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香港浸會大學應用倫理學研究中心、中國醫學倫理學雜誌 論文:Medicine as the Art of Humanity and Medical Decision Making 11月6-8日 第三屆全國生命倫理學學術會議,山東濟南,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會生命倫理學專業委員會、山東大學齊魯醫院、山東大學醫學院 論文:從儒家之觀點論異種移植之道德爭議 11月13-15日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Ethics, Sapporo, Japan, Hokkaido University Keynote Paper: Medicine as the Art of Humanity: The Confucian Conception of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 11月20-21日 永續發展與優質生活學術研討會,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 論文:The Possibility of a Global Environmental Ethics: A Confucian Proposal 12月25-26日 「《心體與性體》出版四十週年紀念」國際學術研討會,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論文:胡五峰哲學之圓教規模 12月26日 東海哲學30年/蔡仁厚與儒學研討會,台中,東海大學 論文:論程明道與胡五峰之致知說 2010年 5月21-22日 台灣生命倫理學會年會學術會:Bioethics in cross culture prospective:A dialogue between Taiwan & Indonesia,台灣生命倫理學會與華梵大學合辦,華梵大學,台北 論文:Is Terminal Sedation Euthanasia? 6月18-19日 宋明理學學術會議:黃宗羲四百週年誕辰紀念 中壢,國立中央大學儒學研究中心 論文:黃梨洲《明夷待訪錄》之政治理想:兼論當代新儒 家之政治現代化方向 7月27日 A Satellite of the World Congress of Bioethics 2010, organized by the Wellcome Trust Foundation, UK, Singapore Opening Session Chairperson 7月28-31日 The 10th World Congress of Bioethics, organized by The 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Bioethics, Singapore Paper: “A Confucian Conception of Moral Community and Approaches to Bioethical Issues“ 8月1-2日 The Eleventh Asian Bioethics Conference/ Fifth UNSCO Asia-Pacific School of Ethics Roundtable: Mundialization, Bioethics and Policy, organized by the Asian Bioethics Association, National Singapore University, Singapore Paper: A Confucian Model of Physician-Patient Relations 11月6-7日 「綠色啟動(Green Initiative):重探人與自然關係」,第五屆兩岸三地人文社會科學論壇,國立中央大學、南京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合辦,台灣,中壢 論文:都市生活之生態存有論基礎 11月20日 「生態倫理與再現」研討會,成功大學、台南市哲學會合辦,台南 論文:哥本哈根協議後綠色生態倫理之反思:儒道對全球生態倫理的再造 2011年 1月7-8日 「宋明理學學術會議2011─朱子誕辰880週年紀念」,國立中央大學儒學中心,中壢 論文:論朱子「知言疑義」與胡五峰之義理特色 3月12-13日 「第十四屆儒佛會通暨文化哲學學術研討會─死亡作為刑罰?跨文化、跨視野的對話」,華梵大學,台北 論文:康德與儒家論死刑 7月4-8日 The 17th Conference of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Chinese Philosophy: Inter-Culturalism and Philosophic Discourse—Retrospect and Prospect, Paris EHESS Paper: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Paradoxical identity of tien-li and human desire in Hu Wu-feng’s Philosophy: With an exposition of Chuzi’s Critical Comments on Hu’s Chi Yan and the Possibility of a Confucian Round Teaching 8月5-7日 「東亞儒學的當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議」,儒學研究中心,國立中央大學,中壢 論文:當代新儒學之開拓與全球化 9月28日10月1日 Twelfth Asian Bioethics Conference &Satellite Conference on Bioethics and Community,Asian Bioethics Association, Taipei and Zhongli Paper: Moral Community and Ethical Relationship as An Integrating Principle for Bioethics: A Confucian Way of integrating the Integrity of Individuals in Human Society 12月5-7日 「當代新儒家與西方哲學:第九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香港中文大學、國立中央大學、國立師範大學、東方人文研究基金會、鵝湖月刊社,地點:香港中文大學 論文:跨越西方當代政治困局之第十個民主模式:當代新儒家之民主政治模式 2012年 3月3日 『兩岸三地華人社會幸福狀況的探討』研討會,國立中央大學哲學研究所,國立中央大學,中壢 論文:「醫藥之良好狀態(wellbeing)之分析:生活品質、生活質量與生命質素」 4月20-21日 「牟宗三與中西哲學國際會議」,台中東海大學 論文:牟宗三先生之三期康德學與中國哲學之現代詮釋 5月6-8日 第五全國生命倫理學學術會議,中國自然辯証法研究會,生命倫理學專業委員會,中南大學,長沙 論文: 生活品質、生活質量與生命素質之醫療意涵:國家醫療良好狀態(National Wellbeing of Nation)之倫理分析 5月26-27日 第十一屆海峽兩岸「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玄奘大學,新竹 論文:天台圓教之哲學意義 9月26-28日 當代儒學國際學術會議:儒學之國際展望」國際學術會議,國立中央大學,儒學中心,中壢 論文:當代新儒家之普遍意義──圓教與普遍哲學之理念 10月10日 「Special Lecture on Contemporary Chinese Confucianism」,Institute of Chung-Ang Philosophical Studies, Chung-Ang University,Seoul, Korea. 論文:牟宗三先生的圓教論 10月12-13日 《第九屆江華陽明學國際學術?討會》,韓國陽明學會和江華郡廳主辦, 韓國?究財團協辦,仁川市 論文:「程明道《定性書》之心學詮釋:從胡五峰、朱子到陽明、鄭齊斗(霞谷)與牟宗三之比較論述」 10月27-28日 「全國政治儒學和現代世界研討會」,清華大學人文學院哲學系、春秋研究院、 清華大學比較政治哲學研究中心合辦,北京 論文:「跨越西方當代政治困局之第十個民主模式:當代新儒家之民主政治模式」 11月2日-12月7日 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特邀系列演講:「儒家與生命倫理學」四講 11月9日-11日 “醫學在走向何處:探尋好醫學"學術研討會,中華醫學會心身醫學會分會、中華醫學會醫學倫理學會分會、中國自然辯證法研究學會醫學哲學專業委員會、大連醫科大學、醫學與哲學雜志社,大連 論文:「卓越醫學之醫藥專業質素:中國傳統醫患關係之現代功能」 11月13日 「學術講座:儒家倫理與醫學職業精神」,山東大學醫學院齊魯醫院, 論文:「醫師職業精神與儒家倫理」 11月20日 “生命倫理學的理論與實踐”學術報告會,中國農業大學,北京 題目:「生命倫理學的理論與實踐」 11月27日 「英文中國哲學講座」,復旦大學哲學院,上海 講題:”Confucian Bioethics: Perspectives from the Analects and the Mencius” 11月27日 中國哲學講座,復旦大學哲學院,上海 講題:「公義原理與政體建構:當代新儒家之新外王」 12月13-14日 Family-Oriented Informed Consent: East Asian & American Perspectives on a Cardinal Moral Practice,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Hong Kong Paper: “On the Practice of Family Consent in Medical Decision-Making in Taiwan: The Implications of the New Revision of the Law of Hospice Palliative Treatment and Related Issues” 2013年 1月18-20日 「儒家思想與當中國文化建設」國際研討會,深圳,深圳大學主辦 論文:孟子仁政王道新詮:儒家外王學之批判 4月6-7日 第十二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暨2013關懷生命協會成立20週年「動保倫理」論壇 論文:普世價值與宗教對話如何可能 8月29-31日 「北學南移」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新亞研究所、香港樹仁大學合辦 論文:當代新儒家之課題與發展:論唐君毅、牟宗三、徐復觀三先生之學思方向 9月24-26日 「第二屆當代儒學國際學術會議:儒學的全球化與在地化」國際學術會議,中壢,中央大學儒學中心 論文:當代新儒家對禮治民主之批判 10月19-20日 勞思光教授逝世週年學術研討會-勞思光思想圖譜,台北,華梵大學主辦 論文:論中國文化與後現代化:為勞思光先生之文化哲學進一解 引言:勞思光與中國哲學 11月16-18日 “儒學的當代發展與未來前瞻”——第十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深圳,東方文化研究基金會、深圳大學合辦 論文:儒家應用倫理之開拓:當代新儒家論科技應用與現代社會之道德問題 2014年 4月26-27日 「2014動物解放、動物權與生態平權——東、西方哲學與宗教對話」國際會議(2014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nimal Liberation, Animal Rights, and Equal Ecological Rights: Dialogues between Eastern and Western Philosophies and Religions”),新竹,玄奘大學主辦 論文:”On Nussbaum’s Theory of Justice and Animal Capabilities: A Confucian Evaluation and Response” 5月21-23日 「第三屆尼山論壇」國際會議,山東,山東大學主辦 論文:”Confucianism and the Development of Universal Ethics” 6月5-8日 「孟子與鄒魯文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山東鄒城市,孟子研究院、北京大學高等人文研究院、清華大學國學院、山東師範大學齊魯文化研究院共同主辦 論文:「儒家道德規範之情理一源論:孟子不忍人之心之解讀」 6月9-13日 受方訪問山東大學,主講一場演講,主講安寧療護與案例析。 6月14日 受邀訪問香港新亞研究所,主持「中國哲學與中國文化」講座,講題是:「孔子哲學之現代意義」 7月28日 「全球與本土之間的哲學探索:劉述先先生八秩壽慶學術研會」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主辦 論文:?世界倫理與宗教對話如何可能」 9月19-21日 「第三屆當代儒學國際學術會議:儒學與當代文明」國際學術會議,中壢,中央大學儒學中心主辦 論文:知識與道德之斷與續:當代新儒學之倫理學與量論建構 10月15-19日 唐君毅先生誕辰105周年國際學術研討會議,中國,唐君毅研究所主辦,論文:唐君毅先生與中國哲學現代化之發展:心靈九境之哲學意涵 11月01-09日 The Fifteen Asian Bioethics Conference (ABC 15) ,Japan ,Asian Bioethics Association Paper :Personal Identity and Moral Responsibility: A Confucian Response to Neuro-ethics. 12月04-05日 「朱熹與宋明理學」國際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主辦論文:朱子論心體之糾結歷程:朱子早期之工夫論奮鬥 2015年 1月24-25日 「經典、經學與儒家思想的理代詮釋」國際學術研討會,深圳,深圳大學主辦 論文:「當代新儒家之生命詮釋學:牟宗三先生之生命存在呼應之經典詮釋」 5月30-31日 第十三屆「印順導師思想之理論與實踐」學術會議,中壢:弘誓佛學院主辦論文:「論宗教容忍與言論自由」 7月21-24日 The Nineteen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hinese Philosophy,第十九屆中國哲學國際會議,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國際中國哲學會主辦 論文:「當代新儒家之生命詮釋學:牟宗三先生之生命存在呼應之經典詮釋」 8月14-15日 「東亞視域中儒學的在地化與普世化」國際學術研討會」,台南,成功大學,由台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與成功大學中文系合辦 論文:「儒者與天地萬物為一體:綜論儒學之全球在地化意義與價值」 8月26-28日 第22屆歷史科學大會濟寧衛星會議”儒家文明與當代世界”,山東曲埠,世界歷史學大會 論文:「唐君毅與康德論永久和平之道」 9月10-14日 第四届天地之中(嵩山)——華夏文明與世界文明嵩山論壇,河南登封,嵩山論壇與忠京大學高等研究院合辦 論文:「人文主義之超越內在性:儒家人文精神之文化意涵」 10月2日 「生命倫理與醫學人文」學術研討會,高雄,高雄醫學大學主辦 主題演講論文:「醫學人文與醫乃仁術:論醫學專業之要素」 10月22-25日 「第十一屆當代新儒學國際學術會議-紀念牟宗三先生逝世二十年」,台北&中壢,東方文化財團法人東方人文學術研究基金會、臺灣師範大學國際與社會科學學院、中央大學文學院、華梵大學、香港中文大學哲學系共同主辦 論文:「當代新儒學之新三統論」 10月30日-11月2日 “現代新儒家與現代中國”國際學術研討會,四川,宜賓學院主辦 論文:「唐君毅先生早期哲學之規模」 11月5—6日 「宋明清儒學的類型與發展II」學術研討會,中央大學文學院儒學研究中心、中央研究院明清研究推動委員會合辦 論文:「從工夫論角度申論胡五峰之盡心成性與蕺山之以心著性之異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