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杰畢業於中央大學資訊工程學系。他的畢業論文主要在探討亞卓市結構化網路學習社群的建構方式。2003年到2007年他在中央大學學習科技研究中心擔任博士後研究工作。在這期間,他是亞太數位學習學會的執行秘書。2005年的時候,他擔任CSCL2005的本地工作主席,負責協調會議的進行。他在2005年8月到2006年7月,獲得到美國史丹福大學創新學習中心擔任訪問博士後研究工作。2008年,他到嘉義大學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擔任助理教授。2009到2012年他擔任嘉義大學教學發展中心教學科技與學習輔導組組長。2013年,他是嘉義大學數位學習設計與管理學系的副教授。2013年,他任職中央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暨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2014年到2017年擔任中央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任。他主要的研究方向是學習動機、網路學習社群、遊戲式學習、數位化教室、電腦支援閱讀活動。

張立杰過往參與之研究計畫內容及其主要成果說明如下:

2016年,開始進行社會學習網絡平台 CoCoing.info 的開發

2014年-擔任台灣永齡希望小學中大分校負責人

2014年-2017年,擔任中央大學師資培育中心主任

2013年、轉任中央大學師資培育中心暨學習與教學研究所副教授

 

2011-2012年 教室中多人共用一機之競爭學習情境設計及學生喜好性分析

科技可以協助教室內的師生互動方式。傳統上,大部份的學生多是使用桌上型電腦、筆記型電腦、或是PDA等設備,透過鍵盤、滑鼠、或是手寫筆做為輸入的工具,一個學生一台電腦,學生獨自透過電腦學習,或是經由電腦無線網路,與其他學生互動。但是,教室內是一個要求學生互動很高的環境,學生常常有很多的機會,是透過小組合作或競爭,來進行學習。而每人一台電腦的環境,未必是一個很好的互動環境。目前的科技,在人機介面上已經有很大的改善。傳統的單一電腦,一個人獨用的方式,可以更改為多個人透過分享滑鼠的方式,共用一台電腦。透過多人多滑鼠共用一台電腦,可以大幅度的降低實施這類學習環境的需求。這類的教學環境,我們可以做到3-12個人共用一台電腦。在教室內,對於電腦數量的需求,將從原本的每人一台,降到依據活動需求,整個教室只需3到7台。

 

2010年 數位遊戲使用量與閱讀測驗中眼動凝視點數相關性的探討

學生使用數位遊戲時,所展現出來的高度使用動機,確實令人印象深刻。但學生長時間的使用數位遊戲,對於學生在閱讀一般材料上是否有影響是一個待討論的議題。此一研究,透過眼動儀器對眼動的追蹤,在探討學生使用線上遊戲的量,是否會影響到學生閱讀一般材料。透過包含中文、數學、以及圖形比對的材料,來進行學生的閱讀眼動分析。初步結果指出,受試者的線上遊戲使用程度之分數,和受試者閱讀中文和數學材料的凝視點數目有些微正相關,但與受試者進行圖形比對材料的凝視點數目呈現負相關,但目前的數據其相關性沒有達到顯著。 

 

2009年 使用廣域無線感測網路支援氣象科學探究活動

主要的研究方向是探討在廣域的無線氣象感測網路中,學生如何進行氣象科學探究學習,並分析學生的學習成效(Wang, Chang & Harn, 2009)。本研究透過問題(Questioning)、規劃(Planning)、分析(Analyzing)以及解釋(Interpreting)四個面向來分析學生的探究能力。主要的實驗場域為台北氣象網路平台。透過研究發現,學生在問題、規劃以及分析三個階段表現良好,但是在解釋的階段,則能力有下滑的現象。這一個現象顯示,學生無法有效詮釋探究出來的成果。本研究成果指出,有必要進一步開發出協助學生探究成果詮釋能力的方法(Chang, Wang, Peng & Hsu, 2010)。 

 

2008年 教室內無線感測網路支援群體手勢活動之互動學習環境設計

如何有效地在教室內使用資訊化教學是一個趨勢。在教室內,如何透過設計良好的互動活動,讓教室內學習得更有趣且更有效率,是一個討論的重點。在這樣一個資訊強化的教室環境,需要一個良好的內容設計方法 (Chang et al., 2009)。除了內容的設計外,科技可以協助教室更為活躍。無線感測科技,可以讓教室內的活動進行得更順暢 (Chang, Wang & Lin, 2009)。本研究,以無線感測科技,協助學生進行教室內的活動,並進行學生活動的成果分析,此一研究,獲得第十屆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Technologies的最佳短論文獎(Chang & Chen 2010)。

 

2007年 具有幼兒學習功能的幼兒乘具與其應用之幼兒學習系統專利

具有幼兒學習功能的幼兒乘具與其應用之幼兒學習系統(證書號: I282528),是一個「可抽換輸入裝置無線設備支援與顯像器互動」之兒童椅。該特殊設計的兒童椅可以依據不同年齡的兒童,抽換不同的輸入模組,並可透過無線裝置,將兒童在輸入裝置上所輸入的訊號,傳送到顯像器機上盒。該特殊設計的顯像器機上盒,可讀取許多儲存於快閃記憶體中的程式,依據程式的導引,協助父母親與兒童互動。此發明,對於協助兒童在利用資訊科技於學習的環境建置上,上有極大的改善。此發明,為傳統的兒童椅提供了一種新的設計方法,改變了人們對於兒童椅的舊有觀點。相較於傳統的兒童椅,此一發明「可抽換輸入裝置無線設備支援與顯像器互動之兒童椅」,將無線電電路融入兒童椅,並與電視結合,充分展現設計上的進步性。

 

2005-2006年 於史丹福大學的SCIL中心,進行一年博士後訪問

獲得教育部獎學金,前往Stanford University進行一年的博士後研究工作,此次的國外博士後研究合作單位,是美國Stanford University的創新學習中心(Stanford Center for Innovations in Learning; SCIL)。SCIL中心在我前去之前,剛接獲美國國科會一個大型的研究案,LIFE研究中心發展案(The Learning in Informal and Formal Environments Center),LIFE研究案的總經費是5年兩千五百萬美金的計畫案,由三個研究單位分別為University of Washington、Stanford University、及SRI International所承接。分為三個分項,分別探討腦與學習、非正規學習、以及正規學習。這次的一年博士後工作,讓我可以比較台灣以及美國大學,在執行此類大型專案的不同點。

 

2005年 CSCL2005 Local Organization Chair

擔任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Supported Collaborative Learning 2005 (CSCL2005) Local Organization Chair。CSCL2005是數位學習領域中,水準最高的會議之一。CSCL會議,歷年來,均輪流在美洲及歐洲主辦。2005年,台灣爭取到主辦CSCL2005。這是此會議第一次在亞洲地區舉辦。我在整個會議中,擔任了本地組織主席(Local Organization Chair),負責所有大會的本地聯絡及國外學者協調事宜。此次的大會非常的成功,除了本地學者外,共有來自世界各地兩百五十位國外學者來台與會。這次的會議,從開始籌辦,到最後圓滿成功,我全程參與並組織會議的進行,收穫良多。

 

2004-2005年 可攜式行動電腦教室專利

可攜式行動電腦教室(證書號: 199970),是我們對於傳統電腦教室的配置提出一個全新的架構,所有的電腦改由筆記型電腦,裝置在一台行動推車上,並透過推車的硬體直接進行充電。學生需要使用電腦教室時,將推車推到教室內,在五分鐘內,可以完成佈建一間電腦教室。此一發明,具創新性、進步性及產業性,而獲得台灣專利。美國專利目前正在申請中。此一專利案是我個人第一個專利案,讓我了解到專利對於研究者智財權的保護。後續我們有兩個專利案正在申請審查中。此一專利後續並實施了一項技術授權案(電腦教室行動推車技術授權案,發文字號: 中大習字第O九二OOO四九七四號)。

 

2004-2007年 承接亞太數位學習學會執行祕書

亞太數位學習學會(Asia-Pacific Society for Computers in Education; APSCE)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國際數位學習學會。從2004年開始,申請人在該學會擔任執行秘書,負責學會的運作事宜直到2007年底。

 

2003-2004年: 大型網路社群平台

申請人攻讀博士學位期間,因參與執行計畫之故,得全程觀摩大學學術追求卓越發展計畫:「學習科技-主動社會學習及其應用,從台灣到全世界」大學學術追求卓越計畫。申請人並為「亞卓市」網路學習社群平台中,多階層亞卓平台系統(亞卓鎮、亞卓村、亞卓個人)最主要的系統開發及維護負責人。

 

2003-2004年: 線上同步學習遊戲

透過與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合作,開發教育用途的線上同步互動系統。這次的不同領域的合作,產生許多良好的成果。在系統上,我們進行了許多次的教室內觀察實驗活動,並完成研究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