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藝不凡-劉其偉特展
展期:105年5月23日(一) ~ 105年6月18日(六)
開幕茶會:105年5月24日(二)11:00
展覽開放時間:10:00-17:00(週日休館,週三延長至19:00)


地 點:中央大學藝文中心展覽室

-------------------------------------------------------------------------
作者簡歷及自述專頁作品精選專文活動花絮觀點回選單

重履劉老的探險足跡─劉其偉特展

文/劉晏汝  中央大學藝術學研究所


在攝影鏡頭下,總是叼著或持著一根菸斗,瞇起歲月顛撲、刻痕紛迷的眼眶,露出慈藹的笑容,他是台灣畫壇的老頑童─劉其偉(1912─2002)。劉其偉集百般武藝於一身,同時跨足多項領域並多有成就,有電機工程師、教授、畫家、作家、探險家、文化藝術人類學家、保育代言人等等。非藝術科班出身的他,畫家的身分是在中年以後,通過日積月累自學、苦練而攢得的成果。走過大時代的動盪、人生大大小小困境的斑斕歲月,劉老磨練出熱愛生命、豁達寬容的胸襟,而這份人生哲學和體悟也呈現在他的繪畫中,靜待觀眾們細細品味。為慶賀中央大學101年校慶,此次中央大學藝文中心特別舉辦「劉其偉特展」,帶領觀眾重履劉其偉一生的探險足跡。看其在繪畫創作道路上多方嘗試、實驗、蛻變的過程;或是跟隨劉老前往世界各地探險,進而了解異文化的風土民情。劉老對生命無止盡的探索和懷抱的熱情,將帶給觀眾極富意義的啟發。

此次展覽將展出劉其偉各時期的代表畫作,從中可看出劉老在繪畫創作這條路上的堅持、實驗、蛻變。在媒材的運用方面,不論是從早期的水彩畫,或是到後期的混合媒材作品,均可見劉老一路走來不斷嘗試與實驗的用心。除了早期風格清新明快的透明水彩作品,在後期的創作中,為了突破單純使用水彩所產生的侷限:「量感」不足,劉老開始使用不同的繪畫媒材來呈現多樣化的筆觸,以求增加畫面的質量感。其曾試驗過:壓克力顏料、粉彩、酒精、甘油、石墨、蠟筆、牛膠、樹脂、漿糊、金銀粉等混合媒材,使其堆疊在棉布上,讓作品極富量感而不輕飄,最終形成劉老作品的特殊風格語彙。這類使用混和媒材的作品,予人一種朦朧、安定的美感,彷彿罩上一層層的薄紗,色塊間的界線變得曖昧,呈現某種肌理質地,使得畫面的層次感更加豐富。

除了多方嘗試不同的繪畫媒材之外,劉其偉也不斷構思造型的呈現。從早期客觀寫生注重具象的表現,到後期跳脫具象的現代繪畫風格,漸變為著重線條的簡練、塊面的分割組合效果。劉老早期剛拿起畫筆時,喜愛描繪身邊的景致和人物,有段時間他前往越南擔任工程師,工作之餘也常探訪各地進行寫生,這些即景速寫便展現出劉老描繪景物的功力。而後期逐漸展現自我創作風格的劉其偉,曾受到幾位抽象派畫家的影響:如克利(1879─1940)、畢卡索(1881-1973)、米羅(1893-1983)。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亦能觀察到劉老融會運用這些前輩藝術大師的造型語言。

因為對人類學抱有濃厚興趣,並且貫徹「人生是挑戰」的信念,劉其偉終其一生不停歇地前往世界各地考察、探險。劉老曾踏訪過菲律賓、韓國、中南美洲、婆羅洲、非洲、巴布亞紐幾內亞、所羅門群島等叢林險地。此次展覽將展出劉老探訪過的原始部落照片、各種原住民文物,以及劉老探險時穿戴的裝備,觀眾得以藉此窺究不同文化的民俗風情。如此特殊的異地旅程,也在劉老的繪畫題材選擇上呈現,像是其描繪的非洲野生動物系列,或是從馬雅雕刻得到靈感的創作,皆取材於此。

劉其偉的作品往往帶有豐富的內涵,展現其作為一位社會關懷者的胸懷。晚年的劉老關懷生態保育議題,創作了許多件以動物為主題的作品。在他的筆下,動物們褪去繁複的形貌,化約為簡單、動人且神祕的姿態,勾起觀眾對大自然的想望,繼而反思現代社會對環境、其他物種的過度濫用和破壞。觀眾們可藉由此次展覽,重履劉其偉的創作蛻變過程,領會到劉老勇於面對挑戰、關懷世界萬物的巨大熱情,並再次折服於台灣藝壇老頑童的魅力。

 

 

 

 

 



 



 

 

 

-------------------------------------------------------------------------
作者簡歷及自述專頁作品精選專文活動花絮觀點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