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視繪-張譯云攝影個展」
展期:109年9月22日(二) ~10月8日(四)
茶會:109年9月22日(二)10:30
時間:10:00-17:00(周一至周日)


地 點:中央大學藝文中心展覽室
-------------------------------------------------------------------------
作者簡歷及自述作品精選專文活動花絮觀點回選單

浮「視」繪

開始拍攝於2013年,當時是因為在FB上看到某些藝文聚集的社團中
在繪畫的藝術裡,人們常用這一句“畫得好像真的呀!”來讚美畫家。
在攝影的藝術裡,人們常用這一句“拍得好像一幅畫呀!”來讚賞攝影人。
那麼我就開始想像當畫得好像真的,碰上 拍得好像一幅畫時,
會是怎樣的一個全新畫面呢?

正逢台灣各地興起了一陣彩繪風潮,不管是農村轉型觀光化規劃或是老眷村,
社區改造,街頭的藝術創作…充斥著各式多元的彩繪作品。
所以我游走在大街小巷,城鄉小鎮,找出人為的彩繪塗鴉作品。 利用角度移動的構圖取鏡,搭上虛影,自然中的風景,或人為地景擺置,它們之間無違合的組成,成了一幅全新的〝視〞界畫面! 我將這系列作品,稱之為《浮視繪》。

《浮視繪》這套作品反應現在生活週圍充斥人造景與難以界定的美學藝術,但一開始在拍彩繪時我就意識到這題材並不是唯一或特別,如果沒有加上自己主觀的思維更顯得是直接複製繪者的創意,所以在拍攝這系列前就想著彩繪要和環境,生活元素,物件有種完美的結合呼應,且必要看似無違感的在同一平面畫面上,這必需有良好的細心觀察力和耐心,利用腳步身段在各畫面下移動到某個角度,才能成就心目中完美的畫面,看似簡單卻很不容易。完成的作品畫面看似是一幅似畫非畫,但它背後又實際完成了攝影的環境記錄事件。

臺灣各種彩繪塗鴉,是他者的視覺記憶而使用繪畫的方式呈現,縱然座落在文明的街角牆體,無法如岩洞內的古老壁畫可以流傳長久,卻也是涵蓋在人類文明進化的時間軸;而影像再造創作,是「融入」人文生活的過程,進入了人生存時間軸的記憶運行裡面(如影像中有台北後站壁畫和實景騎樓行人的作品),觀察生物成長和凝固壁畫之間的呈現(如壁畫蝴蝶和實景植物的作品),細膩中帶著複雜的影像構成,我以攝影凝固的瞬間,呈現靜態和動態微妙互動的對話,是視覺再造的呈現,也是生活感觸的深度表現。


自問和詰問融合孵生了這裡的“浮視繪”,一組形式上的畫面分割,再在一個畫框裡讓現實景觀與景觀中刻意或無意添加的繪畫產生互動交流和觀看上的自我問答。同樣作為視覺藝術的攝影於繪畫,在形式和創作意念上的差異或許可以簡單地這麼說,攝影誕生於觀看取景器時啟動快門那個瞬間的自然捕捉,而繪畫則是在眾多觀看之後的冥想創作;前者是主觀的瞬間性客觀關照,是現實的呈現,而後者卻是主觀的積累性客觀再現,是理想的化身。當瞬間性客觀關照在攝影師的凝視裡和積累性客觀再現有機並存時,現實和理想同框了,攝影師像紅娘一樣把它們牽聯到了一起,讓它們發生了關係。

《浮視繪》每一個畫面中,就是如此刻意地把客觀的景觀和主觀的繪畫有機地并置在一個畫框裏,似乎有意在讓現實與理想對話,而這種對話就像日常生活一樣,或許熱若融洽,或許冷酷尖刻。很多生命中的安排都是無法自主的客觀現實,而藝術或許就是時常很無奈的客觀生活中那一束光,這束光讓我們看清了現實的殘忍,從而去用心柔化它,也讓我們看到了無序中的某種和諧,從而由衷地贊嘆。


註:本文章部份摘錄洪世聰(台灣攝影博物館文化學會理事長)
                 陳建中(美國芝加哥羅約拉大學攝影教授)
特為”浮視繪”攝影輯撰寫之序文。特此感謝!

浮「視」繪

初識張譯云是在2017年初春美國北卡羅萊納州(North Carolina)的威爾遜(Wilson)Eyes On Main Street攝影節(Eyes On Main Street Outdoor Photography Festival),譯云作爲“當代臺灣攝影“(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from Taiwan)群展的成員之一展出了她的系列作品《浮視繪》。在攝影節期間幾次碰面交流,對自己的作品她都談得很少,出外拍攝時她也喜歡獨立觀察和尋找拍攝對象,這也就是我對譯云的初步印象,直到在嘉義的再次相會。
臺北的朋友把我送上去嘉義的高鐵時告訴我,譯云會在車站接我,然後附加了一句,她開車很猛的。真的嗎?很難想象一個靜若處子的女孩會像一只脫網之兔般勇猛直前。出嘉義車站,譯云如約接站,然後就看到了她的那輛白色SUV,出車站後一路奔向臺南,看來對譯云的解讀要從頭來過。
張譯云的攝影其實一直就像她給人的感覺,看似對立的兩面始終在對話中平衡。和她游走在神農街和孔廟,她處處留意那些古舊的設置和斑駁的歲月留痕。她説她常常獨自到孔廟,一坐就是很久,靜靜地觀察人來人往,久久地凝視墻上斑跡在陽光照射的樹影下合成出的圖案。想象一下風火般地開車到此,馬上進入一個冥思的停頓,這種場域的瞬間轉換或許練就於她一直以來對世界的對比觀察和聯想,一種在對立中對話的意圖。

這裏收集的“浮視繪”本身並不是一個一時興起的攝影形式探索,譯云在她的其他作品中一直在嘗試類似的對視想法。她在《靈魂之窗》就聲言,“特別喜歡拍攝窗戶,我總覺得它們像是建築的眼睛,透過這些眼睛凝視著外面的世界與過客,也讓人們透過它們相視對話。”而在《倂置》中她又把這種理念更加抽象化,“主觀與客觀之間的凝視,内涵意義的延伸,倂置視窗,并列感觀。”除了詰問具象的觀看對視以及抽象的意義對比,她也對形式上的構圖安排提出自問,“分割的畫面是否有違傳統攝影技巧的詮釋與架構?被中分的視覺兩方是否能獨立構成?或仍是保留主題的呼應與延續?”(《中-分》)

自問和詰問融合孵生了這裡的“浮視繪”,一組形式上的畫面分割,再在一個畫框裡讓現實景觀與景觀中刻意或無意添加的繪畫產生互動交流和觀看上的自我問答。同樣作為視覺藝術的攝影於繪畫,在形式和創作意念上的差異或許可以簡單地這麼說,攝影誕生於觀看取景器時啟動快門那個瞬間的自然捕捉,而繪畫則是在眾多觀看之後的冥想創作;前者是主觀的瞬間性客觀關照,是現實的呈現,而後者卻是主觀的積累性客觀再現,是理想的化身。當瞬間性客觀關照在攝影師的凝視裡和積累性客觀再現有機並存時,現實和理想同框了,攝影師像紅娘一樣把它們牽聯到了一起,讓它們發生了關係。

譯云的《浮視繪》每一個畫面中,她就是如此刻意地把客觀的景觀和主觀的繪畫有機地并置在一個畫框裏,似乎有意在讓現實與理想對話,而這種對話就像日常生活一樣,或許熱若融洽,或許冷酷尖刻。生活并不像風和日麗的夏日午後花園裡悠閒散步般的悠閒,很多生命中的安排都是無法自主的客觀現實,而藝術或許就是時常很無奈的客觀生活中那一束光,這束光讓我們看清了現實的殘忍,從而去用心柔化它,也讓我們看到了無序中的某種和諧,從而由衷地贊嘆。

相機之於作爲攝影師的張譯云就是她手裏的藝術之光,她用手裏的相機不只是擷取那些瞬間呈現出來的美,而更多地去框取出現實中似乎無意互動的景觀和繪畫并置,這種并置并非衹是畫面上的視覺對立或和諧,而更多的是意義上的互動,這種互動的緣由其實她已經在自己的《相-由心生》裏探問過,“‘心生’之相到底是被攝者原有的樣貌?或是拍攝者的主觀詮釋?亦或是觀者的拼凑結論?”譯云的生活閲歷以及對理想和現實的思考決定了她框取物像並置的畫面,然後再把這個她嘗試著讓物像對話的相片交到觀者的面前,讓觀者依據自我的生活體驗去還原她/他自己腦海裏的聯想映像。

那天黃昏,我和譯云對坐在窄門咖啡館臨窗的桌邊,她出神地凝視著靠窗那對侃侃而談的年輕男女,窗外斜陽的逆光刻劃出這對年輕人投入的談話身姿,我對視著她。我在想像,如果我把他們同框取景,再把她駕車時和街景對視的畫面並置呈現,或許這就是我對譯云的重新解讀,一個本身如繪畫般充滿幻想的處子卻身不由己地像狡兔般闖入奇異冷酷的現實,在體驗理想和現實對立的同時又試圖把理想和現實再溫柔地撮合起來給觀者品味。

譯云本身其實就詮釋了浮視繪。

 

陳建中(Jamason Chen)

2018年3月於美國芝加哥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



初めて張さんと出会ったのは2017年初春に、アメリカNorth CarolinaのWilsonの Eyes On Main Streetで開催されたEyes On Main Street Outdoor Photography Festivalという撮影会だったのだ。張さんは「当代台湾撮影」(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from Taiwan)の一員として、《浮視絵》シリーズを展示した。そこで数回の交流をしたのが、彼女は自分の作品について、あまり喋っていなかった。野外撮影の時、張さんに最初のイメージはよく自ら観察や撮影対象の取材を見つけていた方だったのだ。だが、台湾の嘉義で再び会う前に、高鉄で見送りしてくれた台北の友達は「張さんは駅まで迎えにいくよ」と伝えた上、「車の運転、スピードが出るよ、彼女」とも言っておいてくれた。本当なのか?静かなときは沈着で、動くときは脱兎のごとし、まさか考え切れないことだったものだ。嘉義駅を出て、張さんは予定のとおりに、迎えに来た。白いSUVの車で、駅を出てからすぐ台南に飛び出して行った。張さんへのイメージをチェンジしなきゃなと考えた。

張さんの作品はそのとおりだ。対立している両側は、ずっと話し合ってて、バランスを維持しているようだ。神農街や孔子廟で行き交いながら、古い設置や歳月の痕跡などを気に留めた彼女。よく独自で台南の孔子廟に足を運んで、行ったり来たりした方々の姿を長い時間で観察していた彼女。そして、壁に残った痕跡と日光の射しでできた樹の影、合わせた図案をじっと見ていた彼女。走行速度が速かったのに、いきなり一人静かな画面に突っ込んだなんて、その一瞬に場面転換の能力は彼女が対比の観察と連想の力を鍛えているでしょう。対立だが、会話できるのを謀るようだ。

 今回集めた張さんの「浮視絵シリーズ」の作品は気まぐれなのではなく、彼女はずっとその対立の会話の画面を試していた。「窓の素材が好きだ。建物の目のようだと思う。様々の目から、外の世界と人間を眺める。更に人々はこの目を通して会話する」と彼女は「靈魂之窗」(魂の窓)の作品で述べた。「倂置」(並置)でその考えはもっと抽象化になってきた。「主観と客観の間、お互いのまじまじ。内面的の意義を伸びだし、並置の視角、並列の見通し」と張さんは具体的なものと抽象的な意義を対比して、形式的な構図にも自身に疑っているようだ。「中-分」の作品にも書いた。「分けた画面は伝統の撮影テクニック、フレームワークなどに違反してるか。分けた画面の両側が独立に構成できるか。それともテーマに応えるのか。」

 独り話で弁論のような話を振り返してから「浮視絵」をやっと生まれてきた。形式上に画面を分けられて、更に撮影者から再び枠で現実の景観とその景観の中に飛び込んできた絵画を交流し合いながら自問自答をする。視学芸術と同様の撮影絵画、形式と創作の考えの違いが簡単に言えば、撮影の作品はシャッターの瞬間に捕られたが、絵画は色々なものを観察してから瞑想された創作かもしれない。撮影は主観の瞬間で客観を補足し、それは現実の表れ。絵画は長い時間で主観の意識を積み重ねて、客観の再現、それは理想の表れ。現実と理想を撮影者で並存された時、捕り側は赤い糸のように、両側の繋がりを結んだ。

 張さんの「浮視絵シリーズ」で、それぞれの画面から、その客観の景観と主観の絵画を並置し、現実と理想の話し合いを手順していたようだ。その話し合いは日常のように、時々にぎやか、だが和らぐ、時々情けなく厳し過ぎる。生活とは、午後の夏に花畑で散策のよにではなく、色々な出会いはコントロールできない客観の現実だろう。芸術といえば、いつも仕方なく客観的なその生活に一部分輝いている光かもしれない。その光は、我々がその現実さをはっきり見通し、力を尽くしてそれを柔らかくする。順序を守らなくても、バランスをとったのを見せてくれた。心から感心する。

 カメラは撮影者の張さんにとして、手で握り締めた光のようだ。その瞬間の美しさを現れるのだけでなく、現実の中、意図せずに交流してる景観と絵画の並置を枠する。その並置は画面上視角の対立、或いは穏やかだけ、更に有意義の交流だろう。そのやり取りの縁起は張さんの「相-由心生」(全ての気分は自身からできたもの)で探求したのよ。「心生」(自身の心から生まれた考えなど)は捕られた側の元々の姿なのか、或いは撮り側の主観の解釈なのか、それとも覗き側から寄せ集めたものなのか。張さんの生活経験、理想と現実への考えは、その並置の画面を枠するのをこれから決めたと思う。それからその物事の話し合いを皆の前に渡してみてくれて、ご覧なさる方々も自身の生活体験から連想されるものの本当の姿を還元してみるでしょう。

 ある日の夕暮れ、張さんと「窄門」という喫茶店で、窓際の対面の席に座り、彼女はぼんやりして、じっと向こうに窓に近いしゃべっていた若い男女を睨んでいた。斜めに窓を通して照射されてきた太陽の光は、その若い男女の姿を刻んだ。私はその時の張さんを視ていて、そう考えたの。もし、その時の張さんとあの若い男女を一つの画面にして、そして張さんが運転する時の目視の画面もその上に加え、両方を並置できたら、それは私が張さんへの新たの解読だと思う。絵画のように幻の考えを満ちる乙女なのに、思い切り脱兎ごとき奇妙で、冷酷の現実に飛び込んできた後、理想と現実の対立を体験する同時に理想と現実を優しく合わせてみて、観覧者に味わいして差し上げる。

 実は張さんの本人はその「浮視絵」を自身で解釈しているではないでしょうか。

陳建中(Jamason Chen)
アメリカ シカゴ(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
2018年3月

 

My first meeting with Yi-Yun Chang was in the Eyes on Main Street Outdoor Photography Festival held in Wilson, North Carolina, USA. It was early of May 2017. As a member of the group exhibition The Contemporary Photography from Taiwan, Yi-Yun exhibited a series of work named “Coinciding”. During the festival, we got the chance to share some ideas, but I found that she seldom explains her works. When we were in photographic outing, she likes to observe quietly and look for the subjects alone. That seems my first impression of Yi-Yun. In October, we met again in Chiayi, Taiwan. I remember on our way to the Taipei Station of THSR, my friend told me that Yi-Yun would pick me up at the Chiayi Station. “By the way, she drives crazy fast!” my friend added. Is that possible? It is really hard to imagine a quiet and graceful woman I knew would drive like a quickly-running hare.  By arriving at the Chiayi Station, Yi-Yun was just right there waiting for me with her white SUV. We speeded up all the way to Tainan, and then I thought she has more character than my first impression.
Yi-Yun Chang’s photography is actually just like the way she is. She seems to keep well a balance between two seemed contradictory characters. In walking along with her in the Sheng Non Street and the Confucius Temple in Tainan, I noticed she was always searching for the old ancient decorations and the remarks with the trace of age. She said she often went there alone and sat for a long time just to watch and observe people walking by, gaze at the tree shadows projecting on the spots of the walls. It was amazing that just a while ago we drove so fast like winds but somehow soon had this silent stop moment. The ability to transit among different occasions has enhanced her to have more observation on the contrast and imagination to the world, which also shows her intention to make the different characters talk to each other.
This collection, Coinciding, is not just a serendipitous exploration of photographic forms. Yi-Yun has been testing the similar idea on her other works. She once said in Windows of soul, “I like to take pictures of windows because they are like eyes of a building and we often say that our eyes are the window of soul. From these eyes, we can see the outer world and passersby. In addition, through these eyes, people on both sides could look at an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Furthermore, she showed this concept more abstractly in the collection, Duet. “When two images are put together as a juxtaposition in one photo, the gaze between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may extend more connotative meaning“, she said. 
Besides questioning the differentiation between the representational observation of each other and the abstractive comparison of meanings, she also wonders the composition of an image:  “Is a divided picture against the status quo interpretation and composition of photography? Could the two equally divided visual elements in one frame speak independently?   Or would they still keep their dialog and continuity of the theme? “ (Half Divided)
The fusion of self-examination and questioning therefore has hatched the “Coinciding” here, displaying a form of picture with divided parts. In one picture, the real scene is composed with a painting that may be included deliberately or unintentionally, resulting in more interaction and self-questioning.  Photography and painting both as visual art, however, are different art forms both in methodology and in practice. Simply speaking, a photograph is captured naturally at the moment when you see through the viewfinder and press the shutter button, while a painting was created meditatively after numerous observations and thinking. The former is the representation of the real, an instant objective projection from the subject; the latter is the objective incarnation of the ideal, an accumulative objective reproduction from the subject.
When both art forms appear in a photographer’s mind together, the photographer is like a matchmaker who composes the real and the ideal in the same frame and therefore makes them in a relationship. In every picture of Yi-Yun’s Coinciding, she does it intentionally to set the objective landscape and the subjective painting in a frame together, meant to make them have a conversation. It may be similar to our daily life, full of joy and sorrow. Life is not always peaceful and graceful like walking in a garden on a breezing summer afternoon. Life fills with full of uncertainty, and nobody can predict and control it. Nevertheless, art will be the light to see through the cruelty of the reality, leading our heart to find a way to warm it. Then, our heart would be full of joy and be able to see the harmonious order in the disorder.
A camera for Yi-Yun as an artist is the light of art. With it, not only can she capture the instant beauty but also frames some meaningful interactions between the scenes and the paintings. Additionally, not only does the setting deliver visual comparative or harmonious imagery effects but also something deeper inside. The concept was originally from her self-examined question in the collection, Physiognomy Derived from Heart: “How is the physiognomy formed, by the object’s original appearances, the photographer’s subjective interpretation, or the viewer’s interactive comprehension? Yi-Yun’s life experience and her thinking on both the real and the ideal have determined the setting of her pictures. Afterwards, viewers may recall their own memories and life experiences to form a different personal interpretation by reading her images.
That late afternoon, Yi-Yun and I sat at the window table in the Narrow Door Café.  In front of us, a young couple leaning against the window were dedicatedly talking. The light through the window outlined the form of the two.  While Yi-Yun steadily gazed at them with all her attention, I was looking at her.  At that moment I was wondering if I could compose the young couple and Yi-Yun gazing them with her driving with gazing outside the car in one frame, that might be a new way of depicting Yi-Yun. The picture in my mind may be seen like this: a graceful woman full of fantastic imagination has accidentally bumped like a hare into the mean and dramatic real world. She is the one who has experienced a lot from the contradictories and is always trying to sensitively blend the ideal and the real for viewers, encouraging them to have their own imagination. 
Yi-Yun herself as a photographic artist actually is the perfect version of Coinciding.

 

Jamason Chen
Loyola University Chicago, USA

March 2018

「繪影」;張譯云 (1974-) 的攝影創作

前言:
張譯云 (1974-) ,嘉義市人,為臺灣當代目前相當知名的攝影創作者,亦是相關
攝影比賽評審、攝影相關策展人, 同時任教於大學攝影社團 ;無論是傳統的介紹管道 (如展覽介紹、圖錄等) 或現在的新興媒介 (如FACEBOOK、部落格等) 都可以看到介紹其作品的身影。本身的攝影創作題材非常多元廣泛,曾獲得國家美術館全國美術展 (2015) 、美國IPA攝影比賽Honorable Mention (2015) 與法國PX3國際攝影大賽silver銀牌 (2016) 等重要獎項,其作品亦受到國美館典藏。對於筆者而言,創作者張譯云的可探討性不只是細膩、具備強烈吸引力與視覺經驗且富有意義的攝影作品,自身在同時在目前短短數年時間內能輕易跨入攝影創作的高門並能有如此優異的表現更是讓人好奇。有鑑於此,本文將以張譯云 (1974-) 的訪問稿出發, 配合其生平、創作經歷、作品等相關資料,向讀者呈現出其創作思維的構築與作品之發展脈絡、意涵。以下行文當分成 (一) 創作者張譯云生平介紹與攝影創作學習過程、 (二) 個人的系列作品與創作理念、 (三) 創作者張譯云的作品特色與意義 與(四) 未來的展望四大部分,藉此全面深入理解張譯云 (1974-) 的創作歷程。

(一)、創作者張譯云生平介紹與攝影創作學習過程:
根據筆者的訪問紀錄,張譯云於西元2012年前後正式進入攝影創作一途;踏入攝影創作的原因為2010至2011年間,因為家庭的變故,以至於身、心都受到嚴重的打擊與與創傷,在這人生的黑暗時期,一位摯友在此時送了張譯云一台單眼相機 (CANON 550D) ,原本之用意為鼓勵其多走出戶外、利用照相與按快門來轉換自身的注意力,以調整自身的思緒與心情,沒想這個舉動卻讓張譯云產生了進入攝影創作的契機與發展條件。根據訪問稿的資料,自從獲得第一台相機之後,張譯云的創作主要是以散心與轉移情緒為主,同時亦在網路平台 (如部落格與近年來所興起的臉書等) 發表自己的作品,同時配合自身撰寫的文章,形成一個圖文搭配的攝影作品,同時也與網路上的「觀眾」進行互動;討論、分享自己的作品與觀者的心得。也因為持續的創作、分享與學習 (閱讀相關攝影類書集) ,已受到其它攝影創作同好的注意,並介紹了相關的學習管道;亦是張譯云開始認真看待、學習攝影創作的開始,其一為高雄顏明邦 (1955-) 老師,師事顏明邦 (1955-) 不僅完成其基本功之奠定,亦為啟發了張譯云對於題材的多元選擇與興趣。根據自述,顏明邦老師曾勉勵她「初學者要先有”量”,打開自己作品的寬度,別太自我設限,更別急著定風格。等你累積夠了能量自然會一次有所突破性的爆發」。另一則是臺中曾敏雄 (1968) 老師,師事曾敏雄 (1968) 對於其創作的最大助益當是從攝影的「廣度」轉化提升至「深度」,同時配合自身開始進行大量的閱讀 (攝影相關的書籍、圖錄) 與生命經驗的體會、投射,讓自身的作品與創作有更加深入、細膩。同時根據訪問的紀錄文字可知,顏明邦 (1955-) 與曾敏雄 (1968) 二位重要的攝影創作者不僅正式開啟了張譯云的攝影創作路途;更是張譯云最為欣賞的攝影師。

(二)、個人的系列作品與創作理念:
根據目前可見的相關資料、文字訪問稿, 張譯云目前已經公開、較為人所知的系列作品不少 ;如《相.由心生》、《浮視繪》等系列作皆是,《相.由心生》這套作品以動物的形象為主題,其作品 (圖1-3) 給人第一是視覺意象相當強烈;作品中所呈現的動物形象多為局部,但又留下明顯的線索,不會讓觀者無法解讀畫面中的形體為何,甚至可以明確的判斷為何種動物,根據下述的訪問文字

 

        但從開拍前我就一直在探索,東方眾生相與西方完型心理學這
類學問... 遺缺的部份就留待各個觀者去解讀後在心裡自行拼湊
成形。

 

可知以不完整的形象呈現,其中是具有一定的抽象意義;越不完整、越局部、把動物拍得不像動物,就讓觀者心中充滿拼湊的衝動。這種視覺上的既定線索,讓觀者在視覺中形成「完成畫面中動物原有面貌」的衝動。而《浮視繪》 (圖4、5) 系列作更具有視覺效果;不僅是單純拍攝彩繪、人造物,而是直接將生活週圍的人造景致與環境做一有機結合,視覺上形成一個完美的呼應,讓觀者看到一件似畫非畫的攝影作品。近來亦有許多新的系列作品;如《卸。妝》、《街角。一種生態》(圖5) ,其畫面的處理、題材選擇更可見其創作的轉變。

(三)、創作者張譯云的作品特色與意義:
至今有關臺灣攝影史 (含影像) 的討論仍有明顯的分歧、不足與有待學術深化,但仍歸納出大致上的發展輪廓;即是從早期的影像,如約翰湯普生 (John Thomson,1837-1921) 的一系列攝影臺灣早期風光、人文開始 (跨越明鄭、清領時期) ,接著日治時期剛開始以調查風土民情為主的攝影照片,逐漸開始有專業攝影工作室與帶有藝術性質的攝影作品;如彭瑞麟 (1904-1984) 與其作品即是一例 (圖6) ,國府時期亦有郎靜山 (1892-1995,圖7) 等中國攝影協會帶有唯美、純藝術性的作品與社會寫實、議題為主的攝影作品二大支系,至今亦有因為攝影器材、後製技術更加先進而發展出的數位影像作品。但無論目前的討論如何分歧、不同,就筆者對於攝影 (影像) 作品與創作的粗淺觀察中,認為攝影作品在畫面呈現上大致可區分出二種概念;一為接近於「繪畫」的攝影作品;其畫面所呈現的視覺意象頗類似繪畫作品,銳意強調構圖、光影與被攝影物的擺放方式等,另一大類則是以強調攝影的「紀錄性」;強調作品畫面的呈現的真實性或是攝影者意圖呈現的被攝人事物之狀態。因此,在此觀察之基礎上,筆者認為更可以突顯出張譯云作品的特殊性。

    在如同《相.由心生》這類型的作品中,從觀者的角度可以發現此類作品帶有畫面經營的趣味,呈現一個動物的局部形象但又不會讓觀者完全無法辨認,此類的概念在今日的繪畫創作中仍是經常可見的手法。但從《街角。一種生態》或近期的尚未完全發表的新系列《卸。妝》等系列作中,筆者可以明顯地觀察到張譯云在自身的作品中試圖去營造出一種氛圍;從一個人、物的自身出發,延伸出其特殊性、值得觀察的一面,可讓觀者從視覺意象中延伸、聯想當下時空的社會環境、當下人際的現況。而《浮視繪》這種類型的作品,更可是張譯云作品特殊性的最佳例證;將生活週遭的人造景致與環境做一有機結合並呈現在作品畫面上,在視覺上形成一個「似畫非畫」的攝影作品,不僅在作品呈現形式上非常的有創意、獨特,更是將筆者觀察的二種攝影作品類型作一有機的結合,如此系列作的其中一件作品 (圖8) ,筆者有幸於國美館展覽 (2015國家美術館全國美術展) 中第一次見到此作,當下並未發現畫面中的特殊性;作品畫面左右二側的樹木樹葉是真實的實物,但在畫面中間的大樹卻是一個彩繪於屋舍壁面的壁畫,根據口述得知,這類的作品必須要人造物與環境、生活元素有完美的結合呼應,並且要有上存在於同一平面的視覺效果,才能「完成」作品。換言之,充斥人造景的生活週圍並非一定可以形成一件作品,必須要配合實際物體的情況、各種拍攝角度的配合方可完成,作品的完成需要細心的觀察、拍攝的耐心,方能成就完美的畫面,看似簡單卻相當不易,這件作品呈現了一個讓觀者產生視覺錯覺的效果 (如當時沒有接受告知,筆者至今仍有可能尚未發現畫面的「秘密」) ,這樣的操作手法絕對與平面繪畫的構圖、想法有一定程度的關聯。同時,在似畫非畫的背後,有可能讓人覺得有記錄當下城市的面貌,亦或是傳遞了城市中真實綠化與虛幻美化的交互結;無論當初的作者原意或是觀者的視覺刺激所產生的共鳴,作品本身絕對傳遞了一個對於當下環境的真實記錄。這樣這樣難以界定的視覺觀看經驗,有機的結合了筆者眼中二種攝影作品類型,更是張譯云作品獨特性的展現。除了《浮視繪》系列之外,如《無邊 . 蔓延》 (圖7) 等系列作品也某種程度符合了上述的特徵;其畫面的呈現不僅具備了傳統繪畫的概念與視覺效果,同時也讓觀者產生一種視覺效果;張譯云在按下快門的當下,不僅記錄了肉眼所見的一切,更透過了仍有傳統暗房所沖洗出的作品訴說著當下時空的特殊性;讓身處同一時代的我們藉由其作品重新去探索建構身旁環境的物件、它們背後所蘊含的各種文化、社會意義,乃至於當下時空所呈現的視覺意象。

(四)、未來的展望
無論是何種類型的創作,筆者認為其真正可貴、核心的價值在於對於自我的要求與進步、對於現存表現形式不停的突破與對於傳統價值的結合,這樣的價值性,筆者在整理口述文字時就有明顯的感受到這份熱誠:

 

        腦袋裡也常做些天馬行空的想像發想,我作品不一定有與眾不同
的主題,但拍攝當下想法一定是非常個人的想法,情緒觀感……

 

從這段文字中,筆者更可以感受到身為一個創作者的堅持 (無論是各類型的創作) ;作品的呈現必須要有主、客體的意念相容,交互結合,這樣的價值觀讓其作品更具可看性,也獲得了許多觀者、同好與前輩的肯定。目前為止,根據口述文字可知未來不僅有意要將自己的攝影作品以專輯的方式進行出版,更有考慮結合其他創作類型;如紙雕、彩繪乃至於裝置藝術。考慮發展的面向不僅相當多元,同時也讓人期待;究竟要如何將攝影結合紙雕或彩繪差異這麼大的媒材,不僅充滿想像,亦相當讓人期待如何展現新的創作。

 

附錄:張譯云訪問稿 (口述文字)

邱:可否稍為簡述為何踏入攝影創作一途?(有何契機?)
張:2010-2011年是人生打擊很深的時期,因為至親相繼離世而對人生觀及心情
打擊極大,而一位摯友也在此送了我一台單眼 (CANON 550D) 並鼓勵我多走
出戶外按快門轉換注意力及調整情緒,這一拍就栽進了攝影的世界,我想攝影
對我而言已是日常的自然必需..按快門也成了自然反應的一個動作..它不曾間
斷也不會間斷我想會直到我老死吧。

邱:除了攝影之外是否有學過其它相關之領域 (如繪畫,雕刻) ?,如有至今是否仍   
有持續之?
張:在90年代有學習過繪畫(素描、水彩、油彩)及紙雕創作,在2005年因為工作
繁忙而停止相關的藝術創作,目前有想法結合攝影再重執畫筆學。

邱:攝影至今的發展,創作的脈絡(陳述方向請以自身為主)
張:其實一開始對攝影並沒有任何想法與目標,主要以”散心與轉移心情”為
主,另攝影之前喜歡在部落格寫文章和人互動,所以一開始總是以圖文搭配
方式在FB網路平台發表分享,一直透過閱讀攝影類書集並有其它同好推薦
師事高雄顏明邦老師後開始走向系列創作想法,並開始大量拍攝。也開始摸
索傳統底片攝影進暗房沖片放相等,至今拍攝仍以底片與數位併行。拍攝題
材先是以風景小品為開始練習基本技行,進而走訪小鄉小鎮接觸人文風情攝
影再轉而系列創作型的攝影…

邱:攝影學習中的典範(認為有誰?)
張:其實欣賞的攝影師不少,但大多僅於作品上的閱讀與學習,真的要談到影響
應該是我的前後兩位攝影老師;一位是高雄的顏明邦老師,他教會我一切基
本功,也啟發了我多元題材拍攝的興趣,他說初學者要先有”量”,打開自己
作品的寬度,別太自我設限,更別急著定風格。等你累積夠了能量自然會一
次有所突破性的爆發。另一位是台中的曾敏雄老師,他讓我體會攝影不單是
快門這動作如此簡單而已,而是藉由大量閱讀加上生命中不同的經歷體會,
慢慢的反應在自己作品上,他教會我較有系統的去整理編輯出成套成系列的
作品,等於在顏老師的”廣度”之後深耕其中的”深度”。值得一提的是兩
位老師自己本身對攝影投入的心血,精神及態度都是很值得敬佩與學習的標
竿!我想要玩就要玩”真”的,每一回都全力的去拍攝出自己心中的畫面。

邱:如何編輯一本有關攝影的書?(以自身創作為主)
張:編輯這其中的學問很廣也很深…而我自己我覺得在編輯自己的攝影集前先得
做足功課,例如大量的參考閱讀他人的作品軟硬體上的研究,編輯上的順序呼
應考量,到媒材的挑選…最後再回到自己作品上的挑選,與順序試排…開始著
手另外會請其它相關專業人士討論給予討論或是合作,例如美編、印刷等等
領域。

邱:未來是否有設想的”跨域計劃”
張:承上述,的確有想把攝影結合其它媒材重新創作,例如紙雕與彩繪,甚至有裝
置藝術的結合想法。

邱:創作時面臨的瓶頸(簡述之)
張:在傳統攝影與當代攝影間會常自我走向與執行力較無法定調。目前仍屬走在較傳統攝影的手法,但想法很多還沒辦法短時間的去完成。

邱:如何鍛鍊自身的攝影敏銳度?(作品呈現完整性)
張:在攝影裡大概分為「發現式」攝影與「發明式」攝影,大家最常形容的攝
影眼大概就是被我歸在發現式這一類。我覺得自己較善長發現式的攝影,不
管是任何題材的拍攝,我有自己的敏銳度可以很迅速預想想要的畫面,所以
在什麼樣的位置角度與按快門的時機都已無形中成了一種很直覺性反應,   所以我拍照的步調是挺快地。而這些習慣的養成大概都是在「常常拍攝與大
量拍攝」的行為中成就的吧!

參考書目:

專訪、專書部分:
感謝攝影創作者張譯云訪問稿與創作自述文字
唐正陽等編《城市的溫度》,臺北:商訊文化,2013
蔡幸伶主編《「時空」轉換.兩樣情:顏明邦》,高雄:高美館,2010
蔡昭儀主編《鹽銀世代-尋找靈光歲月:臺灣攝影家原作展》,臺中:國美館,2016
羅煥光等編《臺灣頭:曾敏雄人物攝影展》,臺北:史博館,2004
福岡美術館編《郎靜山の写真 – 構成された伝統》,福岡:福岡美術館,2011

網頁:
顏明邦個人臉書頁面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1633031174
曾敏雄個人臉書頁面https://www.facebook.com/audioseed?fref=ts
張譯云個人部落格http://www.yiyun-chang.com/blank-4

Yi 攝視界 ~ 譯 想世界https://www.facebook.com/photo.yichang/?pnref=lhc

1.自身亦有經營個人部落格與臉書粉絲頁。參見http://www.yiyun-chang.com/blank-4

2.為《浮視繪》系列作,參加的競賽為2015全國美術展。

3.細節部分因尊重創作者個人隱私,故無詳細說明。

4.參見其臉書粉絲頁的分享。參見https://www.facebook.com/photo.yichang/?pnref=lhc。早期的作品形式為圖文配合;頗有心情小品的形式。早期作品參見唐正陽等編《城市的溫度》,(臺北:商訊文化,2013),頁70-83。

5.有關顏明邦 (1955-) 之經歷與作品,參見蔡幸伶主編《「時空」轉換.兩樣情:顏明邦》,(高雄:高美館,2010) 與個人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rofile.php?id=100001633031174

6.有關曾敏雄 (1968) 之經歷與作品,參見蔡昭儀主編《鹽銀世代-尋找靈光歲月:臺灣攝影家原作展》,(臺中:國美館,2016),頁284-291、319、羅煥光等編《臺灣頭:曾敏雄人物攝影展》,(臺北:史博館,2004) 與個人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audioseed?fref=ts

7.參考本文附錄第四個問答部分。

8.其完整系列作品參考其個人專屬部落格參見http://www.yiyun-chang.com/blank-4。

9.為選引用於張譯云所提共之個人創作自述。

10.該系列作品目前尚未發表,且礙於模特兒自身的肖像同意權,故無法附上作品圖像。

11.參見蔡昭儀主編《鹽銀世代-尋找靈光歲月:臺灣攝影家原作展》,(臺中:國美館,2016),頁12-19。

12.舉例來說,如類似約翰湯普生 (John Thomson,1837-1921) 的一系列有關臺灣早期風光、人文的攝影作品,雖然與臺灣有關,但是否可以完全被界定為臺灣攝影史的濫觴?

13.為純粹筆者個人想法。

14.如解嚴前後的攝影作品皆具備有此特徵。參見蔡昭儀主編《鹽銀世代-尋找靈光歲月:臺灣攝影家原作展》,(臺中:國美館,2016)。

15.該系列作品亦獲得2015國家美術館全國美術展銅牌。

16.為選引用於張譯云所提共之個人創作自述。

17.參考本文附錄第五、六個問答部分。

 

圖版:


圖1 -3 《相.由心生》系列作 (三件) ,2015,銀鹽相紙,48 x48cm。來源:《鹽銀世代-尋找靈光歲月:臺灣攝影家原作展》


圖4-5 《浮視繪》系列作 (二件),2015,鹽銀相紙,48 x48cm。來源:張譯云個人部落格http://www.yiyun-chang.com/blank-4


圖6 彭瑞麟《靜物》,約1930,銀鹽玻璃乾版,11.5 x16.5cm。來源:《鹽銀世代-尋找靈光歲月:臺灣攝影家原作展》,頁64。


圖7 郎靜山《王者的香氣》,1952,不詳,41 x31cm。來源:《郎靜山の写真 – 構成された伝統》,頁45。


圖8 《浮視繪》系列作 (二件),2015,鹽銀相紙,48 x48cm。來源:張譯云個人部落格http://www.yiyun-chang.com/blank-4。

 

 

-------------------------------------------------------------------------
作者簡歷及自述作品精選專文活動花絮觀點回選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