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專題心得
大家好,我是余柏翰,今年9月即將從地科系畢業,進入王士榮老師研究室做地層下陷相關議題的研究,回顧大學時期的專題研究過程,我整理了一些心得想要跟大家分享,也希望可以給未來看到這篇心得的學弟妹一些有用的資訊。
為何選擇到王老師這邊做專題?
大二下學期剛開始時,因為原本長期工讀的單位工作實在太過枯躁,剛好又在地科系的網站上看到王士榮老師正在徵求研究室工讀生,因此就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換個不一樣的環境試試看。 跟老師面談過後,就順利地進入土水力學研究室當工讀生。
老師通常希望工讀生在工讀之餘,找個專題題目進行研究,當初到研究室的網站上逛了很久,了解研究室在做些甚麼議題。老實說,當時我並沒有對特定領域感到特別有興趣,畢竟這些領域在進研究室前完全沒有接觸過,感覺什麼都可以試看看,所以就跟老師說我想嘗試看看地層下陷的題目,開始了漫長的專題研究過程。
我所做的地層下陷研究,比較偏向土壤力學、大地工程、水文地質相關領域,和過去2年在地科系所學沒有太大的關連性,因此花了很多時間去學習相關領域的知識,閱讀相關文獻,也在這段時間摸索如何利用程式語言進行資料分析(一開始對程式真的是一竅不通,常常感到很挫折),透過持續在研究室摸索學習、參與暑期實習計畫,從一開始懵懵懂懂到最後總算累積一些成果出來。在這段過程,很感謝老師以及研究室學長在研究上給予很多建議,讓我能一步步學習如何分析探討一個科學問題。
王老師也非常鼓勵學生嘗試撰寫大專生計畫書,練習如何撰寫計畫書、執行研究計畫,也在最後把研究成果撰寫成文章發表、甚至參與研討會發表。 因此自己在研究室學習的期間寫作能力有很大的提升,也透過參與研討會磨練口頭報告的能力。 回顧這段過程,雖然有點累;但很充實,也感覺到自己的能力一直在進步。
想跟學弟妹說的話
我想鼓勵學弟妹們在大學期間勇敢嘗試,抓住機會參與活動甚至專題研究,無論是不是滿意自己的表現與成果,至少每一段經歷都會是成長過程中很重要的養分,機會來了,就把自己推上舞台吧~ 很多事都要實際去做才能體會到其中的樂趣。 回顧自己的大學生涯,雖然在研究上或者運動(大學期間參與了幾場馬拉松活動)都沒有甚麼亮眼的成績,但每段經歷都帶給我許多經驗與難忘的回憶。願意站在起跑線上,本身就己經是一件值得光榮的事!
祝福大家都有充實的大學生活,加油囉~
余柏翰
2025.08.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