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士班大小事
在這兩年的碩士生活中,實在是受到老師不斷的鞭策與督促,才有幸能如期完成學業。我不敢說自己的學習已經多麼扎實,但確實在過程中感受到知識與心境上的成長與轉變。藉此機會,將這些心得分享給大家,也希望能對未來即將進入實驗室的同學們有所幫助~~~
#做研究一定要不斷回顧文獻跟找老師討論(一定要一定要一定要!很重要所以說三次!)
在做研究時,不知道大家是否也曾有過這樣的感覺:覺得自己已經看了足夠的文獻,應該可以開始進行屬於自己的研究了。然而,真正著手之後卻常常因為不清楚自己真正的目標是什麼、該如何開始、又要從哪裡切入,而陷入徬徨。當下或許會覺得這樣做不錯,那樣做也很好,結果在過程中不斷產生各種想法,卻始終缺乏明確的方向。最後才發現,雖然投入了大量時間與心力,卻換來一個與研究主題沒有直接關聯的結果。這就導致了你在這段時間所付出的努力全都打水飄了。如果你不想跟我一樣在一次次碰壁與失敗的教訓中,才逐漸意識到必須痛定思痛,改變這樣的習慣(雖然還在改變啦)的話,在此勸勉各位千萬不要這樣!這邊直接省流告訴你重點:
1. 如果你有關於要如何設計研究的問題---------去看文獻!
2. 當你懷疑方法是否合適時-------------------去看文獻!
3. 當你迷惘該怎麼解釋結果時-------------還是去看文獻!
4. 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的時候-----------趕快找老師救命!
你會發現,每次當你重新閱讀同一篇文獻時,都會產生不同的感悟與觀點。因為隨著研究階段的推進,你所關注的角度、所累積的知識都不一樣,自然能從中讀出新的啟發。當你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時,尋求老師的指導也是一個很好的選擇。老師往往能從更高的角度給予方向,幫助你釐清問題,避免在原地打轉。
#研究固然重要,但生活也同樣重要
進修讀碩士的原因百百種,但不可否認,最終還是為了那一張學位證書啊~雖然在這段過程中,有時候會出現許多支線任務跟突發事件,像是修課、撰寫計畫、參加會議,甚至是處理實驗室的大小瑣事,常常讓人無法把全部心力都專注在研究上。一開始我也實在不太習慣這種節奏,但我想這就是讀碩士所需要學到的其中一課吧,學會如何安排自己的時間很重要,不要因為事情繁多就感到過度壓力,甚至影響到身心健康,畢竟對我來說讀碩士班的目的就是為了能夠更有競爭力,之後賺大錢、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因此呢,若是因為做研究而讓自己失去健康,那就失去了當初讀碩士的意義,唯有在研究與生活間找到平衡,才是正確的碩士生該有的態度。雖然大家有時候都會因為進度的多寡、成果好壞會讓心情跌宕起伏,但只要一點一滴地持續前進,終究能夠跨過那座看似遙不可及的高山的(這也是在自我勉勵啦哈哈)!
#把握與實驗室同學們的相處時間
兩年的碩士生活真的是轉瞬即逝(當然,如果你想加碼繼續讀博,那就另當別論啦XD)。實驗室裡的同學們都在為著自己的目標而努力,即便研究方向不一樣,但彼此在討論、陪伴與鼓勵中所建立的情誼,卻是難能可貴的。有時候研究自己做研究做到身心疲憊時,和實驗室的同學們一起吃飯、聊聊近況、甚至大吐苦水,都能讓我感到紓壓~大家也會相約去唱歌、出遊,短暫地拋開研究的壓力。雖然這些看似是日常的小事,但卻實在是我碩士生活中最真實的回憶啊~研究或許會結束,但那些時光會一直留在心裡,所以一定要好好把握與同學相處的時光。
以上這些就是我這兩年來在S330的一些體悟與點點滴滴,感謝看到這邊的你/妳,也感謝這段過程中各位實驗室的成員們與老師的照顧!
許鎧麟
2025.0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