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冷門系所


這一陣子有人在網路上提到沒路用的科系,掀起了一陣冷門科系的話題跟討論,也紛紛有不同「冷門」科系的人跳出來分享一些自己的想法。我也來跟風分享一下「我的冷門系所」經驗。

說到冷門科系,「獨立」科系很容易就被歸到此類中。什麼叫「獨立」科系?簡單的解釋,就是大學各系所在打大X盃時(例如大地盃、大土盃、大企盃、大電盃等等),找不到適合歸屬的系所,後來就組成一個「大獨盃」,專門給這些所謂的「獨立」科系參加的跨校際比賽。也因為這些系所在全國沒有太多相似的系所,所以組不成大X盃,就加入大獨盃。後來有增加一些規則跟限制就是。

我大學就讀的成大資源工程學系,就是大獨盃的一員,也許也算是大家口中的冷門科系吧?!

記得當初大學聯考放榜時,高中同學來電道賀,說我考上了成大XX系!但他說的科系我完全聽不懂,後來自己撥語音電話查榜,說我考上成大XX系,我還是聽不清楚是什麼系(電話語音真的很不清楚),只知道,我考上成大了!到現在還記得,我大學聯考考了319.98分,是吊車尾進成大,台清交一個系都填不上。我也記得,我當初填完台清交各一個系後,填了一堆的成大科系,前面當然填一些熱門科系,機械、電機等等。排到後面也都是依照落點分析的次序填,不過我很清楚的,把物理、化學跟數學排除,因為我實在不喜歡這種單一學科的系,而資源跟地科算是我覺得喜歡的科系(高中推甄成大地科落榜)。喜歡要怎麼定義?其實我就是喜歡自然科學,所以生物和地科都是選項,資源工程系在做啥,在那個網路不發達的年代,我還真的不知道,只覺得資源應該跟自然科學有關,就填了。

念大學時,每次別人問我念什麼系,95%的人聽到資源系都會接著問,是作資源回收的嗎?因為那個年代,資源回收剛剛興起,這個名詞是大家耳熟能詳的。在剛開始的大學生涯,我也還真不知道資源工程系在做啥。大一有四學分的地質學(含實習),算是主科,所以可以大概知道跟地球科學有很大的相關;有資源工程概論,透過幾位老師的課程才了解,資源工程系的前身叫做礦業與石油工程學系,所以有人戲稱我們為「採礦系」或「礦工系」。大二開始有礦物學、岩石學,然後有石油工程、採礦工程跟資源處理工程等,前面是地質學的延伸,後面則是資源工程系的獨特科目。不過也因為台灣沒有什麼礦產了,所以後來更名為資源工程學系。話說,我們系上畢業可以考採礦工程技師,這可是全國少有的技能!雖然現在好像也沒有太大的實際作用就是~

那個年代大家也都是追求熱門科系,所以大一的時候也想過轉系。最後沒有轉(當初成績在前十,不是成績問題),倒也不是因為特別喜歡資源系,而是特別喜歡資源系排(球隊)。大一時,受到系排的學長姐照顧很多,也很喜歡資源系排的氛圍,所以最後決定留下來撐系排。因為當時的資源男排,只有兩位碩二學長、兩位大四學長跟小大一的我是比較固定的成員,大二大三有幾位學長,不過不一定會出現。也因此,自己升大二就接了隊長,希望可以延續資源男排。經營資源系排,是自以為在資源系很重要的使命,而也因此讓自己學到很多,也有非常多的體悟。這部分說來話長,有機會再分享。

當初在成大,有幾個科系是大家所謂的跳板系,資源工程系應該也算是其中之一,因為當初分數比較低,很多人先考進來再轉系,也因此不是大家都喜歡這個科系。後來在思考選組時(大三專業課程),因為很明確的喜歡自然科學,所以沒有什麼猶豫就選擇了大地組,然後展開了一連串的地質修課之旅,把成大的地質相關課程都修了一遍,唯一漏掉的一科是後來老闆(陳時祖教授)的工程地質學。當初是衝堂沒修,但我自己後來旁聽也擔任助教,還協助帶了幾次野外實習。所以雖然沒修過,但也可以算修了好幾次~

大三下在陳時祖老師指導下,開始跟學長做斷層泥的土壤力學實驗專題,四上順利甄試上碩士班,就跟陳時祖老師繼續作研究。也因為剛好發生921集集地震(大四時),跟陳老師和同學在山區跑跟爬了不少崩坍邊坡,碩班論文就持續探討921集集地震引起的草嶺山崩問題。自己對地震還滿有興趣的,很想要預測地震,所以積極爭取作地震的題目,也感謝同研究室的陳志豪同學把地震的題目讓給我。碩一時老師有問要不要直攻博士,我跟老師說,我不曉得自己適不適合作研究,所以等碩二作研究後再決定要不要繼續念。陳老師研究室的規則,碩一修課以及跟學長姐學作研究跟論文,碩二才開始作研究,並帶下屆學弟妹作研究跟論文。

碩二畢業前跟陳老師表達想要念博班,陳老師推薦我跟新來的老師(剛到成大第2年的徐國錦教授)念博士班,因為他自己準備要退休了,也介紹徐老師那邊有做地震的議題。在跟徐老師面談且沒被勸退後(徐老師的作風,醜話先說在前),博班就轉到徐國錦老師的門下,針對地震引起的地下水文異常變化作研究,也展開了對這個議題的興趣跟投入。博班的轉折很大,簡單的概念是,我碩班的論文完全不考慮水的影響,但博班開始,我做的東西全部都跟水有關。第二個差異是,從高中爛到碩班的英文,博班開始被要求要英文準備所有圖表,英文準備簡報、英文練習報告跟提問。老實說,這實在是始料未及的事!但也因為這個博士班的訓練,讓自己人生產生了非常巨大的轉變~

求學生涯先到這邊暫停,先來分享一下自己念「冷門」科系的感想。

過去的年代,大部分的學生填科系都是依照分數,有一些想法的,也許就像我會刪除一些不想念的,然後填一些自己覺得好像還可以的科系,就去念。不喜歡當然可以轉系,不排斥的,也許就像我繼續念下去,再試著從裡面找一些自己覺得還可以接受的方向去投入。念碩班,說實話是當初大家都在念,自己也就跟著念,因為不曉得畢業後可以作啥,有點逃避的意味;博班呢?我不敢說沒有,也還是有點逃避現實的想法,不想當兵,不想面對現實,但當然也覺得念上去好像也沒什麼不好,以後可以當老師什麼的。也所以,我也必須承認,自己並沒有非常投入博班的研究,念到七年畢業,是自找的。甚至畢業後面對自己過不去的坎,不願面對現實,也是自找的。現在可以當老師,實在是太多貴人的幫忙,心存感激,因此也希望自己可以扮演好老師這個角色。

念資源工程系畢業後可以作啥,說實在的,念書的時候還真的沒想過。一直到博班畢業後,在成大當研究員學習做產學專案,開始接觸實務問題才發現,自己過去一直活在象牙塔中。漸漸的,開始找到自己的歸屬感跟使命感,希望能替台灣做些什麼,也才開始重新動起來。真正開始認真思考這個領域的未來,則是在進到中央大學應用地質研究所之後。當了老師,開始思考永續問題,開始思考怎麼幫學生拓展領域,怎麼幫學生開發出路,怎麼讓系所永續經營。

中大應地所跟成大資源系有著非常奇妙的關係,兩個系所基本上都是介於地質跟工程之間,試著把科學跟工程做連結,就像橋樑一樣。但另一個角度看,對地質專業沒有地球科學系強,對大地工程也沒土木工程系那麼熟悉。好不好,還真是見仁見智,就像有人覺得應該要通才,有人覺得應該要專才。資源系或是應地所,應該會比較像通才的系所。

應地所的學生畢業後,大部分的人都留在原本的領域,包含顧問業、公務機關、科研或教育機關等,即便有不少人到科技業,其中也有一部分的人還是從事相關的業務。感覺會來念中央應地所的學生,相對都是比較想要走產業跟務實的領域,這應該也是畢業生大部分在專業領域發展的緣故。資源系的畢業生有非常廣泛的領域,我知道比較特別的有作家、攝影藝術家、民意代表、老闆等,傳統的如中鋼、中油、公務機關、科技業和學術界都有非常多校友。

也許有人會說,大學或研究所畢業,但未來做不同領域的工作,就浪費了過去的求學時間跟國家的經費。冷門科系畢業後,也許會有一些人在自己的領域找不到好工作,但我個人覺得,個人特質應該是主要的因素。比如說,原本就不喜歡這個領域,念到畢業只是為了拿個文憑,未來當然不一定會從事相關業務。而有些人看似投入別的領域,但實際上他還是在過去學習的基礎上做發揮,把求學時的元素作為自己的創意。也許,求學時的某些科目或某個老師的一句話,促動他的內心而改變自己的未來。

每個人的過去,每一天,都是很值得讚許的,因為那些日子的累積,才會成為現在的自己。當你覺得你有投入,你有學到東西,你有在往前進,甚至有些吃喝玩樂的事,也都有形無形的塑造出自己現在的樣子。你希望自己的未來是什麼樣子,你可以很清楚的規劃,一步一步往前走,達到預想的目標,很好。你不知道自己未來可以做啥,也不知道現在的系所出路,但是現在一步一步往前走,然後找到一條不討厭的路,也不錯。

冷門科系或許不光鮮亮麗,但冷門科系不見得錢賺得少,也不見得未來工作沒有成就感,還是要回到個人,你想要什麼?你希望什麼樣的生活?賺錢很重要,但對很多人來說並不是最重要,賺很多錢沒時間或沒命花,是你想要的嗎?或是賺足夠的錢,但生活和工作可以平衡,可以常常跟所愛的人一起享受生活,或是有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不也不錯?

另外,我自己也覺得,在這種比較偏通才或跨領域的、可能比較冷門的系所,有時候反而可以提供更多不一樣的思想衝擊,造就出非傳統的畢業生。換個角度思考,我們的高等教育,是要培養工廠內的作業員?或是要培養勇於嘗試的潛在企業家?我們的高等教育可以跟產業界有很好的結合,訓練出馬上可以進產業的工程師;但我們也可以專注在腦袋的衝撞,培養有更多思惟的年輕人。其實不管哪一種人,國家與社會都需要,但還是要回到最初,問問自己,你到底想要甚麼樣的未來?

不知道?那就跟我一樣,先往前走,也許慢慢就會找到了~


王士榮 2022.06.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