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experience in Geohydraulics lab from 2022-2025
2022,適值王士榮老師研究室招收學生,因當時課業尚輕,遂前往請益,自此承蒙收錄, 研習至今。回顧2022 ~ 2025 年間,經歷良多,大二時,在實驗室當工讀生整理同震水位 變化的資料,大三的專題研究便以此為基礎延伸討論,不僅深化對地震與地下水響應之理 解,亦培養統計分析與論文撰寫能力,並幸於推甄之前得以發表一篇文章,承蒙王老師精 心教誨與悉心指導,深感敬佩與感謝。
我向來並非勤學之人,常以及格即可自許,然回首往事,甚感當時自我勉勵之益,雖大一的暑假玩了3 個月樂而無憾,然大二參加在工研院關於地球物理探勘的暑期實習,以及大 三在土水力學研究室進行和潮汐相關的暑期研究皆深具意義。凡遇困難之事,能克之則須自推一把,與其輕易放棄,從長遠來看,努力堅持反而更為輕鬆。所謂一張一弛,文武之道,若能尋得所樂之事,專心致力,並獲得成就感當然很好,若一時未能從事所樂之事,亦當於暇時從事所好以養性情、陶冶心志,畢竟生活是世上罕見的事情,大多數人只是存在而已。.
雖不知此言是否妥當,但我認為無須過於強求自己成為勤勉之人,縱使將大學生活4 年時光投入於遊戲之中,仍可於其中有所領悟,重在明白自己所為何事。即便後悔浪費了4 年 光陰亦無妨,至少學會珍惜時間的重要與意義。誠摯推薦專題研究可向王士榮老師請教, 王老師在研究上專業嚴謹,且對學生關心備至,是一位優秀的好老師。努力如箭,方向決 定能否射中靶心。每次到辦公室與王老師討論專題內容,都能使我對研究方向更加明確,減少在錯誤方向上浪費時間,也如同遊戲中的存檔點一般,使我對既成之事心感踏實。亦感謝實驗室諸位學長姐與同學的協助與指導,使我在學習與研究之路上獲益良多。.
蕭宇皓
2025.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