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踏入研究室後的大學生活
大家好,我的名字是吳昀容,今年是碩一生,指導教授是董家鈞老師以及王士榮老師,未來研究題目和岩石裂隙相關。
當初因為系上有開暑期專題的關係,因緣際會下,我從大二暑假進入王老師研究室,正式第一次觸碰研究,那為什麼會選擇王老師研究室呢?很大的原因是當時的我對於地震領域很有興趣,卻一直沒有機會深入探討,加上地球物理相關課程到大三才比較多,於是就抱著試試看的心情,踏入新環境。
對我來說,這真的很需要勇氣,因為不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會遇到什麼樣的人,太多的未知數讓我既焦慮又期待,但生活步調其實沒有辦法讓我想這麼多,我就這樣被時間推著前進,在這過程我體會到研究帶來的成就感,當然也有壓力很大的時候,像是第一次英文報告、第一次做學術海報、需要開口說英文、面對老師每周的定期討論等等,現在回想起來,很謝謝自己有好好撐過來,這些經歷潛移默化成為了我的養分。
接下來面臨開學,我還是持續在研究室打工,只是無法像以前把所有時間投入在研究,加上還有社團、課業壓力,以及面對大學第一次失戀,於是時間管理被我丟到一邊(這很不好),我只想著如何照顧好自己的心理狀態也想重新好好生活,但往往愈執著愈難受,後來與王老師討論過後,我嘗試寫了大專生研究計畫,很開心最後很幸運通過了,這給了我很大的鼓勵,感受到生活齒輪有在緩慢向前,大三暑假進了工研院暑期實習,到不一樣的城市生活,體會工作是什麼樣子,明白當學生和出社會的不同,大四推甄,或許是前段時間有好好探索自己興趣,算是很明確知道未來想往哪裡走,不過,我也在這期間遇上家庭課題,因此看了心理諮商,也有了契機與自己和解親密關係是怎麼回事,但我再次忽略了研究進度(通過大專生計畫後,需要寫成果報告),算是讓教授失望了吧,在成長過程中,我不太會和師長說太多私事,因為覺得沒有幫助,和師長也保有一定距離感,不過學長和王老師總會帶點情緒說你應該跟老師說,讓老師明白自身的情況很重要,不過要把自己赤裸的一面攤開不太容易,這也是我到現在都還在學習的。
大四下專心寫成果報告,提前修碩班的課,我也逐漸了解關於未來的研究題目我並不想做地震,回想過去修課的內容,我想試試看邊坡,偏向大地工程領域,因此找了董老師談過幾次,很謝謝最後有共導的機會,有沒有興趣總是要踏進去試試才會更明白,以上是我大學踏進研究室的經驗,希望對你/妳有所幫助。
2024.09.16
昀容